📖 ZKIZ Archives


高舉「聯日抗韓」旗幟 債留台廠? 爾必達來台招募抗韓大軍的盤算

2011-2-21  TWM




即將成為首度來台發行TDR的爾必達,打著「聯日抗韓」的旗幟,手握力晶、茂德產能,企圖縮短與韓廠的差距。「聯日抗韓」真能奏效?還是成就了爾必達,最後留下台廠滿手債務?

撰文‧賴筱凡

我愛台灣,我愛台灣人,我愛台灣的食物,我愛台灣的公司。」透過視訊,爾必達(Elpida)社長坂本幸雄用生硬的日本腔英語表達愛台灣的決心。

就在台灣DRAM大廠哀鴻遍野之際,爾必達成為「聯日抗韓」的新希望;但是坂本幸雄卻不願購併任何一家台灣DRAM廠,在這一波全球記憶體產業淘汰賽中他有何盤算?他真的可以成為台灣的救星嗎?

爾 必達召開視訊法說的這天,日本正下著雪,就像DRAM產業漫長又不見盡頭的嚴冬。台、日DRAM大廠去年第四季嚴重虧損,連爾必達也難逃虧損新台幣一○ 一.二二億元的命運,台灣從南科虧損一○四.三億元、至瑞晶小虧十八.一七億元,整個DRAM產業哀鴻遍野,只有韓廠三星、海力士(Hynix)市占率逆 勢增長。

是聯日抗韓還是助日抗韓?

喊了好些年「聯日抗韓」,爾必達陸續取得瑞晶、茂德多數產能,如今,連力晶都交出DRAM產品銷售權,再加上爾必達來台募集近四十七億元,抗韓大軍似已然成形,真的能相信爾必達會帶領台灣DRAM「慘業」殺出重圍嗎?

答案似乎是悲觀的。

隨 著DRAM產業的景氣循環加速,燒錢的速度有增無減,二○一○年短暫的回春,曾讓台灣DRAM廠以為「春燕真的回來了」;只是開心不過三季,DRAM價格 崩盤,DRAM廠重回虧損地獄,這次,連口袋深的台塑集團,恐怕都會縮手。美光(Micron)執行長艾波頓(Steve Appleton)不諱言,「虧損連連的台廠,已經沒有意願,也沒有財力再投資擴產。」攤開美光、爾必達為首的兩大非韓陣營,南科、華亞科大砍今年資本支 出,在不包含新一代三七奈米技術的製程投資下,南科、華亞科今年的資本支出縮減至一二○億元與一七○億元,對比去年大手筆砸下二三○億元與五五○億元,從 南科、華亞科的資本支出計畫,已嗅到台塑集團縮手的味道。

更別提爾必達陣營,力晶、茂德幾乎是舉手投降的狀態,爾必達與其子公司瑞晶的資本支出,也雙雙降低至四百億日圓(約新台幣一四○億元)與兩百億日圓(約新台幣七十億元)。

反觀韓廠,絲毫沒有要踩煞車的跡象。光是三星今年用在記憶體的資本支出就高達六.三兆韓元(約新台幣一六三九億元),海力士的資本支出也維持去年水準,投下三.三七兆韓元(約新台幣八八五億元),遠遠超出美光、爾必達陣營的資金。

更 別說,三星去年七月遙遙領先同業,轉用三五奈米來生產2Gb容量的標準型記憶體,成本比起四六奈米再減少三成。等於三星生產一顆2Gb容量的DDR3主流 記憶體,成本只要一美元,而台廠的平均成本卻仍在二美元上下,就連海力士的三八奈米也已量產,但台廠去年底才紛紛轉進四○奈米、四二奈米,根本競爭力完全 無法與韓廠抗衡。

這也難怪坂本幸雄會預言,樂觀的話,經過這一輪淘汰賽,全球DRAM廠可能會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若是情況趨向悲觀,最後存活下來的DRAM廠則恐僅剩兩家。

也就是說,這波淘汰賽中,坂本幸雄並未將台廠列入存活的名單中,在台灣提供資金、產能等炮彈支援下,台灣只是扮演「助日抗韓」的配角角色,在美、日、韓大戰過後,台灣DRAM廠依然「斯人獨憔悴」!

這一場DRAM的軍事競賽,要勝出的兩項關鍵:一是錢、二是產能。坂本幸雄非常清楚這一點,比口袋深度,他贏不過有台塑集團撐腰的美光;比產能,他還有一些機會。

若以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的數據來看,去年底爾必達市占率一三.六%,力晶二.二%、茂德一.八%,爾必達掌握力晶與茂德產能後,市占率可望來到一七.六%,大幅縮短與海力士的差距。

爾 必達已表明不當台灣救星所以,在茂德、力晶無力再砸錢開發下一世代技術時,爾必達出面將新世代的技術開發重責攬在身上,而力晶與茂德則得將旗下產能交給爾 必達,但爾必達又明確地表達,不會「合併」力晶、茂德,因而形成爾必達、力晶、茂德之間的關係「既合又離」的複雜關係。

觀察DRAM產業多年的分析師指出,其實,坂本幸雄深諳「合併」絕對不是一步最佳的棋,因為一旦合併,力晶手上有高達四百億元的債務,與茂德待償的五百億元債務,馬上就會變成爾必達的龐大包袱,所以,坂本幸雄曾多次公開聲明,絕對不會「買」力晶與茂德。

形勢比人強,雖然爾必達早已表明不會當台灣救星,但是台灣還是甘願提供產能、資金給爾必達,作為下一代技術的研發費用,從根本加深台、日DRAM廠的合作關係,這就是希望台灣DRAM業能夠保住一息命脈,避免遭淘汰提早出局。

為了與韓廠一拚,坂本幸雄也不能讓力晶、茂德倒下,力晶、茂德手上的產能雖不及南亞科,但在這場DRAM淘汰賽中,也是爾必達不小的助力。

所以,在力晶全面退出DRAM銷售後,轉型成為爾必達的代工廠,甚至市場傳言,爾必達未來可能以代替力晶負擔部分債務的方式,進一步取得力晶最先進的工廠。

對比早就退出標準型DRAM殺戮戰場的旺宏、華邦電,轉投利基型記憶體後,各自闖出一片天,還深陷在虧損泥淖的台廠,也只能暗自垂淚。

至於即將來台發行TDR的爾必達,雖然TDR所募集的資金,將全數用在瑞晶,作為下一世代技術開發的資本,至於能不能獲得台灣投資人的認同,就看坂本幸雄要如何證明,他有多愛台灣了。

聯日真能抗韓?

——三星、海力士持續壯大

公司

市 占率(%) 營收(億元)三星 40.7 1032 1639 海力士 21.9 555 885 爾必達 13.6 345 140 美 光 12.0 304 870 南亞科 4.2 118 120 力 晶 2.2 133 160 華邦電 1.9 48 49.6 茂德 1.8 45 尚未公布資料來源:集邦科技、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3

改革煎熬 「高鐵原始股東 沒有把債留子孫」 高鐵董事長范志強完整告白

2014-11-10  TWM
 
 

 

高鐵新出爐的財務改善方案,引發原始股東醞釀向政府求償,高鐵董事長范志強接受本刊專訪指出,財改若不做,高鐵將破產、由政府買回,屆時損失更大。因此,執行減、增資等一連串計畫,是高鐵浴火重生的不得已決定。

整理‧周岐原

十月二十三日,高鐵公司經過六小時漫長討論後,董事會終於決議通過財務改善方案(以下簡稱財改方案)。股東臨時會通過後,高鐵公司將全數收回特別股,另外歸還站區用地,再減資普通股六成、增資三百億元;另一方面,高鐵特許營運期則將延長為七十五年。由於減資幅度不小,引發正反雙方爭議。本刊專訪高鐵公司董事長范志強,他催生此次財改方案的說明與心情如何,以下是專訪摘要整理:《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高鐵財務改善方案出爐後,部分人士認為,理應依據合約由政府買回,你的看法是?

高鐵公司董事長范志強答(以下簡稱答):高鐵BOT案(興建─營運─移轉)歷經十餘年,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勉強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高鐵過去,不論是投標、興建或營運初期,我都沒有參與,沒有立場對過去的事表達意見。

談股東損失

若讓政府買回 更血本無歸高鐵公司面對目前財務困境,大概只剩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條是與政府協議,找出一個徹底解決問題的財務改善方案;假設財改方案行不通時,高鐵公司也不能只等著破產、依合約由政府買回,我們也會提請仲裁,維護股東權益。

這一次高鐵公司能與政府達成共識,優先選擇財改方案而非政府買回,主要在於雙方均考量以全民、政府及股東利益為依歸,選擇以損害最小、效益最好的方案解決目前問題,達成三贏而非三輸的結果。就損害控管角度而言,採行財改方案,原始股東將損失三九○億元,主要因為原始股東將減資六成,其中包含政府公股與泛公股的普通股股東損失八十五億元,民股包含五大原始股東損失三○五億元;未來增資時,泛公股要出資一三○億元,民股出資七十億元。

如果是政府買回的話,情況可能就很糟了。首先政府得出資三千九百億元以上,其實政府出資就是全民出資。損失也差距甚大,公股與泛公股的普通股、特別股股本,以及特別股的累積未付股息,合計大約五百億元,可能血本無歸。高鐵公司在原合約下承諾要給政府的一○五○億元回饋金,大概也追討無門,合計政府方面大概要損失一五五○億元。

民股也不好受,合計普通股及特別股股本加股息大約七百億元,比財改方案的兩倍還多。採取財改方案,股東要減資六成,當然很痛;可是如果不做,公司就撐不了多久,破產後被政府買回,又要面臨可能所有投資化為烏有。最後決定優先推財改方案,也是在不得已情況之下,這個抉擇對我們董事而言,也非常痛苦。

從其他效益分析,執行財改方案後,高鐵所有員工工作權獲得保障,他們的經驗與技術獲得保留。畢竟台灣只有這一條高速鐵路,老闆可以換,有經驗的夥計可是沒處找。

反觀政府買回後,第一種方案是改為國營事業,必定引起社會對高鐵未來績效、服務品質的質疑;同時,員工能否就地轉為國營事業員工,也是問題重重。另一個方式是政府買回再委外經營(OT),這時同樣得給予特許營運期,與財改方案中政府付出代價無異。總之,政府買回說起來容易,可能只是下一個問題的開始,弄得不好,說不定重蹈覆轍,再搞出新的夢魘。

談調降票價

維護股東報酬 再降有困難問:這次財改方案中,高鐵公司票價最多只調降一百元,沒有降回去年十月一日的票價,也有批評聲浪?

答:財改方案其中有很多看似獨立的措施,實際上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調降票價涉及全民利益,政府當然把它視為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但我也要顧及公司經營能否持續,股東有沒有合理報酬。經過財改方案後,票價有一定程度降低,雖然未能盡如人意,但高鐵公司一年將減少三十億元收入,再降實在有困難。

其實,高鐵絕不是一種便宜的運具,舉世皆然。以這個票價來看,我們的票價在全世界高鐵中是很低的,僅高於中國及韓國。但中、韓兩條高鐵是由政府出資興建,不計攤提折舊,也沒有利息費用,如果我們也能不計這兩項成本,票價可以打對折,但是恐怕全民都要多交點稅。

另外,談到未來高鐵公司的合理報酬,我認為如果平均每年稅後EPS(每股純益)低於○.五元,甚至在○.四元以下,恐怕吸引不了任何人參與增資。我覺得,不論對未來新增股東或原股東,維持一個長期、穩定的合理報酬,應該也是要被接受的。

或許會有人挑戰這個觀點,認為「你的財務估算,畢竟只是估算,萬一實際結果超出預期,造成投資者暴利怎麼辦?」我可以負責任向大家說,財改方案還有一項「獲利平穩機制」。

簡單講,這項措施就是在未來高鐵公司營運結果,如果有超額利潤的話,必須交給政府,由政府使用於高鐵相關指定用途,調降票價就是其中之一。這樣一來,票價就會回到合理的範圍。所以「延長特許期」、「票價」與「平穩機制」三者是環環相扣的。

問:關於減資幅度六成,及增資三百億元,你可否深入說明?

答:普通股減資、增資和返還站區土地以折抵回饋金,這三項措施也是環環相扣的方案。高鐵公司這次打消累積虧損,將把帳上累虧加計未償還的特別股累計股息一次處理。我們把政府原先給的五個站區事業發展用地地上權,透過公平鑑價取得鑑定金額,用來折抵部分給予政府的回饋金。透過這種資產處分,先彌補累積虧損,不足部分再由原股東減資補平,試算結果大約還要再減六成,也就是每股減六元。但我要強調,原始股東已經把過去虧損處理完了,沒有債留子孫疑慮。

談未來計畫

增資一百億 全民抽籤認股此外,我對原始股東投資高鐵公司十餘年,沒拿到一毛錢股息,未來還將被減資,也是感同身受。這個結果並不是今天的財改方案造成,歷年虧損是早已存在的事實,財改方案只是要解決面臨的困境而已。換句話說,股東手上的十元變成四元,是在我們研擬出財改方案之前,早已經虧掉了。

未來將安排的增資,預定採兩階段、分三步驟辦理,目的在強化公司的財務體質。

第一階段二百億元,將分為私募一三○億元、現金增資七十億元。私募全數由政府指定的泛公股認購,目的是確保政府可取得高鐵公司的經營主導權,這是政府接受財改方案、給予高鐵公司延長特許期至七十五年的先決條件,我們似乎也只能接受。現金增資七十億元,除了依法保留一○%給員工認購,其餘由原股東依比率認購,保障原股東參與增資的權利。

第二階段是,未來高鐵公司將在上市前增資一百億元,由全民抽籤認股,讓全民共同分享高鐵的經營效益。當然這也是政府要求的。

問:上任高鐵公司董事長八個月以來,你的感想是什麼?

答:就我個人的看法,高鐵能在有效率、不延誤、也無大幅追加預算下順利完工,而且維持一定施工品質和服務水準,平心而論,這些原始股東貢獻也是值得肯定。

目前高鐵準點率居世界之冠,許多評鑑得分甚至超越日本新幹線;但在收費方面,台灣高鐵票價在全世界高鐵間仍然很低。所以總的來說,台灣高鐵的整體表現還算不錯。我希望「忘記過去,面對未來」,繼續努力,在獲得民意支持及完成各項必要程序前提下,創造共贏。

一次看懂高鐵改革七重點

方 案 重 點

買回特別股 全數買回特別股,金額約390億元變更特許年限 由現行35年,延長為75年普通股減資 減資6成約390億元,再增資300億元(第一階段私募130億元、現金增資70億元;第二階段全民釋股)

中止站區

開發 將五個站區用地的50年地上權,歸還交通部,折抵部分給予政府的回饋金放棄案件協調 優待票短收等三案放棄協調

調整費率

及票價 計價機制將納入物價指數等變數,北高單程新票價約1530元獲利平穩機制 年度稅後淨利逾45億元、未滿50億元時提撥50%;超過50億元時,提撥70%用於調降票價等用途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進入存亡關鍵時刻

高鐵通車以來大事紀

2007.03 ● 台北至左營全線通車2008.12 ● 變更折舊辦法,隔年起採用運量百分比法2009.09 ● 董事長由殷琪更換為歐晉德2012.06 ● 支付回饋金20億元予交通部2013.02 ● 多位特別股股東先後聲請給付股息;調漲票價2014.03 ● 董事長由歐晉德換為范志強;11月通過財務改善方案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400

效法瑞典 避免債留子孫 高齡社會、少子化 加深年金危機

2015-12-28  TWM

台灣現行的勞保年金制度,是由這一代來扶養上一代,再由下一代扶養這一代,難免不公。 實施自動平衡機制,才是改善這個問題的良方。

台灣的社會保險如果想要正常運轉,就得學習聞名國際的瑞典NDC年金制度〈Notional Defined Contribution〉。一九六○年代,瑞典的第一層社會保險制度採用確定給付制,類似台灣的勞保年金。到了一九九○年代,瑞典面臨經濟衰退的困境, 失業率節節高升,導致有能力繳保費的人變少,加上人口老化讓領退休金的人變多,年金制度眼看就要瓦解。

為了讓年金制度可以運作下去,瑞典政府結合五大政黨研究對策,終於制訂出目前讓歐洲國家競相學習的NDC制度。

瑞典NDC又稱為公共年金,是第一層的社會保險年金制度,一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所得年金」,無年齡限制與職業差別,也不分任何國籍,一律強制納入 投保範圍,提撥率是稅前薪資的一六%。第二部分是「保障年金」,無須由人民繳交保費,全由國家稅收來支應,目的在給予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費用,即使沒有工作 收入者,也能在退休年紀屆齡後領有一筆微薄的退休金。第三部分是「附加年金」,強制個人必須提撥薪資的二.五%,並可自行選擇投資標的,算是第一層社會保 險中的輔助項目,希望為人民增加一點退休金。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

NDC的精神在於「自己這一代的退休金,由工作時期的自己來存」,不會有債留子孫的情況,徹底排除世代不公的現象。

NDC雖廣受世界各國肯定,但它不是一套讓所有退休人士滿意的作法。就算工作時期繳的費用差不多,年輕一代未來可領的退休金,肯定比老一代的還少。金額上會有差距,與存活機率有關。

例如出生於二○○○年代的年輕人,能夠活到老的機率,就比早他們三十年出生的上一代高出許多,這與時代進步有關。隨著飲食、醫療與社會環境提升,愈晚出生的人,較不易遇到生死存亡的威脅,能活到領退休金年紀的人,必定比上一代還多。

NDC或許能讓老一輩多領一點,但下一代也許只能領到過去的八○%;等到更後面的年輕一代退休時,可能只有過去的六○%。這是﹁自己這一代的退休金自己存﹂必定會有的現象。缺點是,每一代領取的金額會有差距;但優點是不會把債務留給下一代,退休金制度得以持續運作。

平衡機制讓制度不破產

讓瑞典NDC得以永續經營的關鍵,在於一套「平衡機制」的設計,它會隨著人口結構變化與人民繳交保費的多寡,每年固定時間檢測退休金支付是否會有問題。一旦該年出現支出大於入帳的狀況,就會啟動平衡機制,無須經過政府同意,自動做出應對措施。

平衡機制會計算每位退休老人必須少拿多少比率的金額,才能讓平衡率回到安全標準,因此該年度的退休金就會比較少。幸好有平衡機制存在,讓退休老人每年都有 錢可領,年金制度也不會破產。除此之外,NDC還有「緩衝基金」的設置。這是一筆獨立出來的資金,專門負責在平衡機制嚴重失衡,例如經濟景氣太過惡劣,或 該年度退休老人數量特別多,導致退休金給付金額被迫大幅減少,緩衝基金就會撥款補貼,讓退休金額能維持在尚能接受的數字。

NDC屬於第一層社會保險機制,緩衝基金裡的資金全由政府負責,從不同管道來開闢財源,並非由人民繳交而來。

未來台灣也可仿效此法,成立緩衝基金,幫助台灣社會保險年金制度健全發展,永續經營。

(本文摘自第三章.孫蓉萍整理)瑞典的NDC制度,讓歐洲國家競相學習,關鍵就在於不將債留子孫,徹底排除世代不公的現象。

中華民國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作者︰郝充仁

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中華民國精算學會副會員、台銀人壽獨立董事、國民年金監理委員、勞工保險監理委員、私校退撫會監理委員。

出版:今周刊出版(2015年12月)

撰文 / 郝充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