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碳交易關你事 (25 July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信報)

本報「經濟觀點」欄主唐方方連續兩個星期一就溫室氣體排放權(碳交易)市場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和分析。看樣子,作者意猶未盡,下周仍會就相關議題加以發揮。

唐先生文章給老畢最大的啟發,在於他指出中國有別於另一發展中大國巴西,人家懂得充分利用《京都議定書》衍生出來的「潔淨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開拓諸如甘蔗渣發電、燃料轉換等有助能源結構多元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項目,而中國則百餘個CDM項目中無一引入先進技術,僅以低廉價格把「核證減排量」(CERs)賣給外國。這會否令你想起中國以廉價消費品換取外滙、產業檔次停滯不前?要化被動為主動,中國看來要像巴西一樣,深謀遠慮。

全球碳交易市場潛在規模有多大?根據顧問公司 Point Carbon的估算,以倫敦為中心的碳排放權交易額,今年上半年約380億歐羅,較去年全年高出差不多一倍。Point Carbon估計,到2020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增至3萬億歐羅,而倫敦所有大投資銀行屆時都會設有專門負責碳交易的部門。

為了鼓勵先進國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聯合國透過CDM建立核證減排(CERs),通過批出CDM項目,鼓勵發達國資助發展中國家推動潔淨能源計劃。

不過,審批過程不乏爭議,因為一些損害環境的工程也向聯合國尋求CDM地位,例如印度財團Tata的燃煤發電廠項目。儘管這個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多達二千六百七十萬噸,但Tata聲稱,新廠的排放量比使用舊技術的發電廠低二百八十萬噸;換言之,Tata每年可以向發達國出售二百八十萬個CER(一個CER相當於一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每噸23歐羅的價格計算,Tata每年從售賣CERs可獲6440萬歐羅。這豈非等同於聯合國變相資助排放二氧化碳項目嗎?

聯合國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並考慮減少CDM批核數目,意味市場上的CERs將減少。在供不應求下,排放權價格易升難跌。

Point Carbon預期,隨着油價高企和CERs供應減少,排放權平均價格將在2012年前升至32歐羅水平。

風險當然有。例如全球經濟衰退導致工業活動大減,CERs需求相應下跌,價格便會下滑。不過,參考2001至05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上升3.2%,遠高於1990至99年的0.8%,發生上述情況的可能性顯然不大。

減排是各國政府共同關注的大事,但作為小投資者,又有沒有渠道參與碳交易市場?答案是肯定的。最簡單直接的途徑,是透過交易所買賣投資工具進入這個市場。上月,英國投資銀行巴克萊新推出了一種交易所買賣票據(ETN),以iPath Global Carbon ETN(代號GRN)之名,在紐約證交所掛牌。

GRN追蹤巴克萊環球碳指數(BCGCI),後者則跟隨與CDM和「歐盟排放交易計劃」相關的碳排放權價格上落。

BCGCI表現如何?截至今年4月底,該指數錄得28.93%升幅,輕易跑贏環球股市。不過,要注意的是,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不同,ETN有年期限制,愈接近到期日,價格下跌風險便愈高。然而,GRN要到2038年才到期,距今整整三十年。屈指一算,老畢屆時已七十有三了,你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67

誰說給超豪華汽車加稅不關你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250

 

資料圖:保時捷跑車。(2016年10月26日)(新華社 黃氏香/圖)

重點不在加收10%的消費稅,而在收稅環節的變化,從生產(進口)環節,改到了零售環節。

從2016年12月1日起,在中國市場上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將在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稅率為10%。

2016年11月30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在發布這一通知時稱,此舉是“為了引導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其實,早在1994年中國消費稅開始實施時,就按照汽車排放量設置了不同的稅率,現行汽車消費稅(2014年版)中,針對1.0L、1.0L-1.5L、1.5L-2.0L、2.0L-2.5L、2.5L-3.0L、3.0L-4.0L、4.0L以上排量的乘用車,設置了從1%-40%不等的消費稅稅率,體現了“節能減排”導向。

這次征稅,主要是增加了一個稅目,即在“小汽車”稅目下增設“超豪華小汽車”子稅目,有些類似奢侈品征稅。對於高汙染高耗能產品、高檔消費品以及高檔服務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通過稅收引導合理消費,也是共識。

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主要為進口,本身銷量不會太大。就在2016年11月26日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國機汽車發布《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預計,2016年國產汽車市場規模約為2650萬輛,進口車市場市場規模約110萬輛。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沒有專門的銷售統計數據,估計不會超過進口車總量的1%,放在中國汽車銷售市場,約為萬分之四。

對於這類汽車的消費人群來說,多加10%的消費稅甚至也不會對其購買決策產生太大影響,因為進口車“稅比價高”是常事。2016年3月,中國海關總署官方微信“海關發布”曾專門發文介紹,一輛進口車要繳三個稅種: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其中,關稅稅率為25%,增值稅稅率為17%,消費稅稅率則根據排氣量不同,從1%~40%不等。

以一輛從德國進口的4.4排量的寶馬X6為例,假設這款車到岸價格是50萬元人民幣,那麽它的關稅為12.5萬元,增值稅為17.7萬元,消費稅則高達41.6萬元,總的進口成本為121.8萬元(這一價格還不包括經銷商利潤)。

對超豪華汽車加征10%的消費稅,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政府能多收稅。假設一年賣出1萬輛130萬元的車,政府可以收到1.3億元超豪華汽車消費稅。

但相比今年推行的營改增的減稅額,這也是小巫見大巫。2016年11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自2016年5月試點全面推開營改增以來,到10月底累計減稅965億元,加上前期試點行業和原增值稅行業通過營改增的減稅額,預計全年減稅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這次征稅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汽車消費稅都是在生產(或進口)環節收稅,這次則是在零售環節征稅。這也是本次加稅跟普通消費者的最大關聯。征稅環節的變化,是2014年底以來啟動的消費稅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

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中國自從1994年實行消費稅以來,一直是實行價內稅,在生產環節收稅,即生產企業先交消費稅,產品賣出去後再收回。哪個地方生產消費品的企業越多,哪個地方的消費稅越多。比如,消費者在北京買了一輛武漢生產的汽車,消費稅其實交在了武漢。此前新能源汽車異地銷售障礙,很大程度上也與之相關。

對消費者來說,消費稅更像是一筆糊塗賬,既不知道稅交在了哪里,也不清楚自己交了多少稅。目前,中國的國內消費稅屬於中央稅,由國稅部門征收。2015年中國財政收支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消費稅10542億元,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是第四大稅種。2016年5月推行營改增以後,消費稅目前是中國的第三大稅種。

早在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就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提議按照消費地原則將國內消費稅劃為地方稅,由生產環節改為零售環節征收。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明確指出,要“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納入征收範圍”。

那麽,既然超豪華汽車消費稅征收是在零售環節,會不會逐漸推及其他汽車,再推及其他品類?地方政府接下來對招商引資的熱情會不會轉向鼓勵本地區消費?

在“營改增”完成之後,消費稅改革應該也不遠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40

誰說給超豪華汽車加稅不關你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250

 

資料圖:保時捷跑車。(2016年10月26日)(新華社 黃氏香/圖)

重點不在加收10%的消費稅,而在收稅環節的變化,從生產(進口)環節,改到了零售環節。

從2016年12月1日起,在中國市場上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將在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稅率為10%。

2016年11月30日,財政部、國稅總局在發布這一通知時稱,此舉是“為了引導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其實,早在1994年中國消費稅開始實施時,就按照汽車排放量設置了不同的稅率,現行汽車消費稅(2014年版)中,針對1.0L、1.0L-1.5L、1.5L-2.0L、2.0L-2.5L、2.5L-3.0L、3.0L-4.0L、4.0L以上排量的乘用車,設置了從1%-40%不等的消費稅稅率,體現了“節能減排”導向。

這次征稅,主要是增加了一個稅目,即在“小汽車”稅目下增設“超豪華小汽車”子稅目,有些類似奢侈品征稅。對於高汙染高耗能產品、高檔消費品以及高檔服務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通過稅收引導合理消費,也是共識。

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主要為進口,本身銷量不會太大。就在2016年11月26日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國機汽車發布《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預計,2016年國產汽車市場規模約為2650萬輛,進口車市場市場規模約110萬輛。零售價格13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上的汽車沒有專門的銷售統計數據,估計不會超過進口車總量的1%,放在中國汽車銷售市場,約為萬分之四。

對於這類汽車的消費人群來說,多加10%的消費稅甚至也不會對其購買決策產生太大影響,因為進口車“稅比價高”是常事。2016年3月,中國海關總署官方微信“海關發布”曾專門發文介紹,一輛進口車要繳三個稅種: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其中,關稅稅率為25%,增值稅稅率為17%,消費稅稅率則根據排氣量不同,從1%~40%不等。

以一輛從德國進口的4.4排量的寶馬X6為例,假設這款車到岸價格是50萬元人民幣,那麽它的關稅為12.5萬元,增值稅為17.7萬元,消費稅則高達41.6萬元,總的進口成本為121.8萬元(這一價格還不包括經銷商利潤)。

對超豪華汽車加征10%的消費稅,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政府能多收稅。假設一年賣出1萬輛130萬元的車,政府可以收到1.3億元超豪華汽車消費稅。

但相比今年推行的營改增的減稅額,這也是小巫見大巫。2016年11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自2016年5月試點全面推開營改增以來,到10月底累計減稅965億元,加上前期試點行業和原增值稅行業通過營改增的減稅額,預計全年減稅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這次征稅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汽車消費稅都是在生產(或進口)環節收稅,這次則是在零售環節征稅。這也是本次加稅跟普通消費者的最大關聯。征稅環節的變化,是2014年底以來啟動的消費稅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

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中國自從1994年實行消費稅以來,一直是實行價內稅,在生產環節收稅,即生產企業先交消費稅,產品賣出去後再收回。哪個地方生產消費品的企業越多,哪個地方的消費稅越多。比如,消費者在北京買了一輛武漢生產的汽車,消費稅其實交在了武漢。此前新能源汽車異地銷售障礙,很大程度上也與之相關。

對消費者來說,消費稅更像是一筆糊塗賬,既不知道稅交在了哪里,也不清楚自己交了多少稅。目前,中國的國內消費稅屬於中央稅,由國稅部門征收。2015年中國財政收支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消費稅10542億元,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是第四大稅種。2016年5月推行營改增以後,消費稅目前是中國的第三大稅種。

早在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就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提議按照消費地原則將國內消費稅劃為地方稅,由生產環節改為零售環節征收。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明確指出,要“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納入征收範圍”。

那麽,既然超豪華汽車消費稅征收是在零售環節,會不會逐漸推及其他汽車,再推及其他品類?地方政府接下來對招商引資的熱情會不會轉向鼓勵本地區消費?

在“營改增”完成之後,消費稅改革應該也不遠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67

Money Walker:英國脫歐或關你事

1 : GS(14)@2016-03-11 12:57:42

英國會喺6月23日,就係咪會脫離歐盟舉行公投,呢件事對香港人嚟講好似好離地,雖然香港係英國前殖民地,但兩哋家陣嘅經濟往來其實唔算重。不過如果你係滙控(005)、電能(006)同長建(1038)嘅股東,英國脫歐就絕對關你事。根據法巴嘅講法,無論公投結果係點,單單係公投落實舉行,都已經會有壞影響,因為公投增加咗英國嘅不確定性,繼而會損害到當地嘅消費同投資信心,亦都不利英國嘅外國直接投資。如果英國最終真係脫歐,影響就更大,因為英鎊會首當其衝下跌,當地GDP亦都難免會受累。講到喺英國有業務嘅本港上市公司,滙控一定榜上有名,事關英國同愛爾蘭,夾埋佔滙控收入28.19%,不過都唔夠電能多,電能喺兩國嘅收入合計佔公司收入49.52%。唔止喺英國做生意嘅企業,就連喺歐洲有業務嘅企業亦受牽連,因為脫歐會觸發英鎊滙價下跌,繼而間接削弱非英國企業喺歐洲嘅競爭力。新秀麗(1910)同歐舒丹(973)喺英國以外歐洲地區嘅收入,分別有19.08%同17.53%,佔比唔輕,所以英國脫歐多少都會對佢哋有影響。究竟英國脫歐機會大唔大呢?我用賠率答你。英國博彩公司Ladbroke就英國脫歐開賭盤,買英國留喺歐盟嘅賠率係1.33倍,買英國脫歐嘅賠率就係3.25倍。雖然暫時英國脫歐嘅機會睇落唔算大,但距離公投仲有三個幾月咁多,中間可以存在好多變數,揸住有英國同歐盟業務股份嘅散戶,唔能夠掉以輕心。
El.本欄逢周二、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1/195246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61

【圖解新聞】【英國脫歐?】脫歐大大鑊 點樣關你事

1 : GS(14)@2016-06-20 05:45:08

6月23日,是英國脫歐公投的大日子,相信結果將於香港時間6月25日凌晨便有結果,英國脫歐不脫歐,對全球金融以至政治影響重大,在於香港人角度,無論是去英國留學、旅行,還是往馬莎買幾件餅乾返公司當零食,都會受影響。若然英國民眾決定脫歐,投資者便擔心歐英國缺乏歐盟支持而令經濟放慢,資金可能撤出英國,令英鎊滙價下跌。根據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IESR)早前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若6月23日的公投結果是支持英國脫離歐盟,英鎊滙價可能會下跌20%。英鎊滙價,最影響留學英國的成本,2014年至2015年,赴英留學港人總數達1.6萬人。假設學費連宿位每年1.3萬英鎊,以近期每1英鎊兌11.2港元計算,大概為14.56萬港元,倘若英國脫歐真的令英鎊滙價貶值兩成,英鎊兌港元跌至9算,以港元計的學費連宿位,僅11.7萬港元,每年節省2.86萬港元。至於前往英國旅行,假設以2萬港元兌換成英鎊於當地使用,同樣以英鎊兌港元11.2計算,目前只可以兌換接近1,786英鎊,英鎊貶值兩成的話,便可兌換2,222英鎊。於香港的馬莎百貨買餅乾食,情況有點不同,原因是貨物只佔上整體成本的一部份,即使來貨價便宜兩成,但香港舖租、售貨員人工以港元均不變,因此英鎊貶值只能降低餅乾的部份成本,估計馬莎餅乾平不到兩成。雖然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但已經是接近20年前的事,從貿易層面來看,目前英港的經濟關連度不算高。單計2015年,商品進口入香港排名,英國十名不入,佔香港整體數字不足1.5%;至於香港出口目的地,英國則排第十,佔整體出口2.4%。雖然貿易數字顯示,英國脫歐未必對香港構成很大直接打擊,但從資金流角度來看,一旦英國脫歐,會令全球股市下跌,香港作為投資者的「提款機」,資金流出香港的機會大,屆時便打擊香港股市及樓市,進而拖累經濟。因此,英國脫歐,從經濟角度看,香港受害程度較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0/196614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