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技大廠因應︾送房送車優惠盡出 捧著錢四處招工找不到作業員?從台灣運過去!

2010-03-15  今周刊





當缺工延燒中國華東,科技大老接 續拋出回台設廠、打造無人工廠的話題,缺工不再是科技大老的煩惱,而是所有想進入科技業的求職人才,與所有科技業投資人都應該研讀的課題。

 

撰文‧賴筱凡

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卻發生了一個大問題,讓多數電子業大老闆今年農曆過年都無法安心休假,那就是大陸缺工!

缺工的問題有多嚴重,從電子五哥給員工優惠出手越來越闊綽,就可以小見大。不僅仁寶年前就祭出抽汽車留人,年後為了獎勵績優員工;富士康更是大舉在山東省 煙台買下八百七十戶套房給績優員工,甚至連裝潢都有補助。

大陸缺工的問題其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早在去年十月,電子業還在出貨旺季時已嗅出端倪,在電子業紛紛從沿海拉長戰線進內陸時,就已傳出這樣的耳語: 「現在華東缺工很嚴重,聽說華碩薪水開到一千三(百元人民幣),都找不到工人。」說這句話的,是一家老牌科技廠的執行長,以前當地勞工的月薪一個月是人民 幣八百元,去年卻已悄悄漲破人民幣千元大關,出現捧著錢還找不到工人的窘境。

工資漲價,相對稀釋營業利益率缺工的情況從每家科技公司年終尾牙必談缺工,甚至逼得鏡頭大廠大立光董事長林耀英在法說會上說出重話:「大陸缺工問題嚴重, 不得不考慮將新的生產線和廠區移回台灣。」因為缺工,讓大立光空看訂單湧入,卻受限產能沒法接,最後比較低階的VGA(三十萬畫素)訂單只好拱手讓人。

但大立光並不是受到這波衝擊最嚴重的,因為從花旗環球證券的推估,大立光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達一八.一%,但同樣是零組件廠的可成、閎暉和新日 興的勞動成本比率卻更高,分別達二七%、二一.七%和一六.五%,未來只要大陸工資每調漲一○%,閎暉的營業利益率就會被稀釋一一.四%,可成也會有八% 的影響。

即使是營業利益率水準相近的NB代工廠與EMS(專業電子代工)廠,也難以避免受到衝擊。

雖然從數據上來看,廣達、仁寶、緯創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約是一%,鴻海也只有三%,但勞力需求明顯多很多的鴻海,在工資每調漲一○%,營益率可 能因此衝擊七%,甚至摩根士丹利證券更指明,最直接的是連EPS(每股稅後純益)都會減少一到九%不等。

缺工已經讓科技業從上到下都拉警報,因為缺工讓零組件出不了貨,就出現零組件缺料問題,缺料就讓零組件價格墊高,代工廠的毛利更堪憂,導致最後的終端產品 出貨都有問題。

光從高盛證券報告來看,五大NB代工廠的出貨預估向下修正○.四到○.六%不等,影響的是宏碁、惠普等品牌廠今年的NB一哥之爭。

以工引資,﹁拓荒﹂條件十分優渥這些數據乍看之下有些驚人,因為缺工不再是電子廠大老闆要煩惱的問題,就連每個大小投資人都跟著擔憂。然而,這次大陸出現 缺工不再是短暫的議題,而是結構問題,這也讓台灣廠商紛紛忙著找解決之道。

跟中國政府關係好的,就忙著打點關係,因為可能一通電話,就能獲得當地政府載來一車車的工人,解決訂單出不了貨的燃眉之急,但內地城市要開發,內地省市政 府張著「大西部拓荒」的旗子,他們開出的條件更優惠,「我們『以工引資』,來內地設廠,先保證給你工人,再談租稅優惠。」廣西北海市副市長彭鳴達豪邁地 說,因廣西北海是二線城市中唯一靠海的城市,是通往東協最近的出海口。

但是,沒門路的廠商怎麼辦?大陸找不到工人,那就從台灣運過去。這樣的趨勢令人跌破眼鏡,一位大陸台廠供應鏈的主管透露,為了解決缺工問題,工人又搶手, 所以台廠開始從台灣找人,報到地點就直接設在大陸,食宿都由台廠負責。

只是這樣的情況聽在華碩人資副總張天寶耳裡,他笑了笑,「成本划得來嗎?」若把大陸勞工目前高漲到逼近人民幣兩千元的月薪,對比台灣作業員的月薪,確實有 成本差距,但當訂單出不了貨時,要賠的是更大筆的違約金,甚至是一家企業的商譽及來年的訂單,所以從台灣運工人到大陸上工的情況,就這樣應運而生。

這從求職網站上也能見微知著。過去在求職網站上,科技廠徵赴大陸工作的職缺,大部分都是主管階級,不管是工廠主管、業務主管也好,通篇都是主管階級的需求 為主。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打開求職網站,科技廠密密麻麻的職缺中,卻開始見到不少廠商在徵求作業員,職務需求直接挑明得到大陸工作,即使薪資不如以往赴陸主管 的高,卻成為求職市場的新活水,這樣的趨勢,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回台設廠,牽一髮動全身正因大陸勞動結構出現不均衡的問題,這也讓台灣的科技廠不得不開始思考解決之道。

最直接的就是調漲工資,只是調漲工資就得面臨成本增加問題,在每家科技廠紛紛舉行招工會之際,調漲工資可能還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大廠口袋深,沒有資金後盾 的小廠,怎麼付得出高額工資?這也是為什麼年後抽機車、給高額加班費等五花八門挽留勞工的舉動一一出籠。

此外,沿海缺工問題更加快了電子廠內移的動作,在惠普率先進入重慶設廠後,鴻海、廣達、英業達跟著搶進,偉創力、光寶都是緊接著要前進重慶的廠商。

內陸城市擁有的勞力後盾與租稅優惠,比沿海城市的投報率更高,於是,重慶、武漢、瀋陽等內地大城市與二線城市開始遍地開花,成為吸引科技業搶進的新投資天 堂。

為了進可攻、退可守,早些年前進越南設廠的台廠,金融海嘯喊卡停工的,也開始復工建廠,就為了防範一旦缺工之火燒不盡,還有同樣勞動成本也低廉的越南可退 守。

而部分廠商也開始調動,降低勞動力吃緊的華東地區產能,而是把訂單轉到華南或是華北工廠,甚至考慮大規模自動化,降低勞動成本,讓缺工問題不再成為台廠出 不了貨的夢魘。

至於回台灣設廠,在林耀英疾呼產能擠爆了之下,也成為台商心裡解決缺工的一個選項。

同樣需要大量勞力的機殼廠可成,也漾起回台的新漣漪,「誰不想回來?大立光想回來設廠,我們也想回來啊,但是仁寶、廣達不回來,我們的客戶都在那裡,回得 來嗎?」可成發言系統說,在中國找工人從兩、三天補齊,變成要一周才能找到人,大陸自由人力市場明顯出了問題,所以,回台灣設廠也可以是一個選項。

一個缺工問題,讓世界工廠的光環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快速開發下的隱憂,台灣科技廠要如何因應,則考驗著每位科技大老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5

《奥马哈之雾》误读三十一:称重作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lu2d.html

 

误读三十一、称重作业 

 

主要误读:长期持有一只股票的信心来自于其股价一直没有被高估

我方观点:不断进行“称重作业”的投资操作,尽管听起来很美,实际上却陷阱重重。

 

    让我们先假设一个投资案例:如果我们预期某只市价10元的股票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为15%(即5年后预期市价为20元左右),然而股价在两年后就迅速升 至20元的5年目标价位,我们是否需要把它卖掉?相信绝大多数的投资人会因为以下两个原因而选择将股票售出:1、如果最初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是合理的,那么 两年后20元的定价便有高估之嫌; 2、既然预期收益已经实现,理应获利了结。

    我们再把问题设计的稍微复杂一些:假设你是一位基于企业内在价值进行投资的专业人士,如果你认为某只你持有的股票其每股内在价值大约为15元,当它很快被 叫卖到20元、25元抑或更高的价格时,是否也需要将其尽快出手?对于这个问题,恐怕大部分的投资者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

    下面我们先把以上两个问题放在一旁,一起来重温格兰厄姆和费雪的两段重要表述:“不要试图从有价证券的交易中获取高过其商业价值的超级回报,除非你充分了 解其商业价值。”(格兰厄姆《聪明的投资者》)“没有任何时间适宜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这两段话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一般情况 下,投资者不要基于估值而卖掉你最信任公司的股票。

    一边是显而易见的市场逻辑,一边是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老实讲,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结论。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去看看被称为世界最伟大投资人的巴菲特,在其5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所进行过的几次“称重作业”及其最终的效果究竟如何。

1)1942年春季,将近12岁那年,巴菲特为自己和姐姐多莉丝分别买入3股被父亲看好的股票——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不久,由于市场低迷,公司股价由每股38.25元跌至每股27元。由于“觉得责任压力大得可怕”[i],当股票价格开始回升时,巴菲特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将其售出。然而售出没过多久,股票价格便升至每股202美元。

2)1951年,以总成本10282美元买入盖可保险的股票,第2年以15259美元的价格出售(年回报为48.40%)。20年后,其沽出部分的公司股票市值升至130万元,也就是说,巴菲特在那20年间的年复合损失率为24.89%!

3)1966年,以平均大约每股0.31美元的价格买入迪斯尼公司的股票。1年后,当公司股票价格升至0.48元后卖出,年回报为54.83%。1995年迪斯尼股票升至每股66美元,巴菲特1967年的出售行为让其付出了137倍的机会成本,合19.22%每年!

4)1978-1980年间,以平均每股4.3元的价格卖出手中的大都会公司(首都/ABC的前身)股票,在1987年又以平均每股17.25元的价格重新买回,这中间7年的机会成本为每年21.90%。

5)1993年底,以每股大约63美元的价格卖出大约1/3的首都/ABC股票, 并确信“在资本买卖差价上实现的收益将大于以后获取的企业经营性收益”。然而到了1994年底,公司与迪斯尼合并,合并时每股股票价格折合85.25美 元。一来一去,巴菲特第二次沽出首都/ABC的行为导致了总额为2.23亿美元的损失,损失率35.32%。1995年,大都会股票价格因为与迪斯尼合并 而继续上升,使得巴菲特因沽出股票而遭受的年复合损失率达到41.42%。

    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后,巴菲特在1995年致股东信中写道:“这样的统计结果让我得到一个教训:不要轻易卖掉一家优秀(Identifiably wonderful)公司的股票。”令人不无感慨的是,巴菲特发出的这一句呼吁距离其两位老师作出的几乎是同样内容的忠告,已经分别过去了50年和60年!

    至此,有些读者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巴菲特通过“称重作业”卖出的股票全是错误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的“称重作业”可 能都不是错误的。只是我们今后在进行自己的“称重作业”时需要注意两个前提:一是由格兰厄姆提出的,要“充分了解”(这并不容易)你手中股票的商业价值; 二是由费雪和巴菲特提出的,不要轻易卖出的股票只限于那些“最优秀的公司”。也就是说,当你持有的是一间——至少你认为是——最优秀的公司从而拥有极高的 商业价值时,你最好拿着它不要轻易脱手。

    即便上述准则背后的道理显而易见,但实际操作起来远没有这样容易。对公司商业价值的把握可能出现的主观偏误,将使我们难以始终能正确遵循这一准则,这个问 题甚至连巴菲特也难以全然规避。我们就以他在1993年卖出首都/ABC的股票为例,看看他当时是如何进行分析的:“…在支付35%的资本利得税后,我们 实现了2.97亿美元的税后盈余。相对地,在我们持有这些股份的8年期间——经由这些股份——该公司分配给我们的透视盈余在扣除估计14%的所得税之后, 只有1.52亿美元,换句话说,透过出售这些股份所获取的利益,即便在扣除较高的所得税负之后,比原先透过持股所分配到的盈余还要高出许多。”从这段话我 们可以看出,作为20世纪最杰出投资人的巴菲特,当时以一个“企业投资人”的心态在评估了该股票的商业价值后,作出了他认为是正确的卖出决定,但事态的发 展却证明他还是错了。

    股票市场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对一家真正的优秀公司来说,市场给出的价格往往是低估而不是相反。我们就以伯克希尔公司本身为例,想必没有谁能比巴菲特自己更 了解它,如果巴菲特本人对伯克希尔给出一个价值判断,应当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来看巴菲特在1983年致股东信里的一段表述:“在现 有经营阶层过去19年的任期内,每股帐面价值由19美元增长到975美元,约以22.6%年复合成长率成长。考虑到我们现有的规模,未来可能无法支持这么 高的成长率。不信的人今后只能去当一个普通业务员而非数学家。”而随后的实际情况是:自83年始的10年中,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净值依然实现了24.67% 的高速增长,增长速率还高于过去的19年。如果当年有投资者看到公司董事长的这段评论而在1984年以一个吸引人的价格将伯克希尔股票出售,那么将错失 10年最高可达12.46倍(年复合28.7%)的投资回报!

    在与朋友的交流中,还有不少人提出如下质疑:如果“称重作业”不可为,为何巴菲特买入的股票其大部分的持有时间短于3年?如果对一间优秀上市公司最好采用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为何统计显示其绝大部分的长期回报低于伯克希尔每股净值的增长?

    这些问题问得都很好,只是在问题中又出现了新的误读。比如经巴菲特在较短时间(就国内标准来说已经算是长期投资了)卖出的股票,大部分并不是基于价格因 素;而长期持股的回报低于公司净值增长则是因为“保险浮存金”的杠杆作用。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另有章节讨论,这里不赘了。

 

 

本节要点:

1、就一家优秀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而言,市场予以低估的可能性往往大于高估;

2、对一家投资者深具信心的上市公司而言,最好的投资策略就是在其价格不是很高时买入并长期持有(不要忘了定期体检);

3、对于一家具有“令人垂涎三尺的事业”(巴菲特语)的上市公司而言,频繁“称重作业”带给你的损失可能要远大于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18

台商實習篇》碩博士生選擇吃大鍋飯、當基層作業員「自討苦吃」實習法 猛增十年功力

2011-7-23  TWM



有別於以往在國內企業實習的舊模式,大學生赴海外實習取經已成為主流。目前就讀於中興大學碩士班的曾啟華和成功大學博士班的吳宗諭,在去年就都遠赴大陸在台資企業內實習,從他們的經驗,可一窺海外實習的價值。

撰文‧李建興

如果你是大學生,四十五天的夏日假期,你會如何運用?旅遊、海邊狂歡、無所事事,還是出發到陌生的國度,住宿舍、吃大鍋飯,被人當菜鳥呼來喚去?大部分人會選前者,但是就有一些人選擇提早到大陸吃苦,他們為何﹁想不開﹂?

去年,分別至捷安特昆山廠以及連展科技深圳廠實習的曾啟華和吳宗諭,就是自討苦吃的少數案例!

卸下學生的特權與姿態

事實上,在踏上這趟旅程之前,目前即將從中興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班畢業的曾啟華,其實也有過幾次到企業實習或是打工的經驗。但由於目前大學所安排的國內實 習課程,企業往往有心無力,而學生也在企業採取放牛吃草態度下,陷入了「想做的做不了,想學的學不到」的窘境,只能虛耗這個寶貴的機會。有了大學時期的前 車之鑑,在去年碩一升碩二之際,曾啟華就決定自己安排實習課程。

只是,有別於其他同學選的多半是「事少離家近」的國內企業,曾啟華告訴自己,「實習,就是要體驗到真正的國際格局,否則還不如到速食店打工來得實際!」於是,從一開始,他鎖定的即是到大陸或國外的實習機會,因緣巧合下,參與了由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主辦的研習活動。

「我很幸運,一去就碰到了重量級的企業人物!」曾啟華表示,由於他所實習的單位︱︱ 捷安特(中國)十分重視每年這群遠渡重洋的台灣實習生,因此公司派了創辦人劉金標的女婿︱︱捷安特中國商品部經理汪家灝親自帶領。在「學生有心、業主有 情」的情況下,汪家灝安排了一系列的見習課程,讓曾啟華有著截然不同的歷練。

曾啟華回憶,當他報到的第一天,在門口迎接的就是汪家灝,當時汪家灝沒有過多的客套之辭,見面第一句話就說:「你要記住,來這邊你就是捷安特的員工,你得 卸下學生的特權和姿態,一切比照員工的待遇!」於是放下行囊後,曾啟華立即換上捷安特大陸員工的制服、住內地員工的宿舍,吃同樣的伙食,甚至清晨時分在值 星官的集合下,就得和全體員工在廣場下作操、聽訓,展開一日的工作。

見識利益的角力與退讓的拿捏然而就在這鐵血、戰戰兢兢的作息當中,讓過去一直生活在「舒適圈」的曾啟華體會到在企業上班最真實的一面。從捷安特紀律嚴謹的 管理中,更認知到何以這家來自台灣的外來企業,面對來自於大陸各省五湖四海的員工,能整合成超高效率部隊。不過,在曾啟華的心中,捷安特成功的真正關鍵, 則是企業對員工的栽培。

在這四十五天裡,曾啟華發現捷安特的幹部對於基層員工可謂無所不教,從不藏私。拿他自己來說,儘管只是個過客,但在汪家灝的帶領下,曾啟華見習了大大小小 多場的業務談判,每次一結束,汪家灝也總會不厭其煩地與他討論會議的心得,於是短短的一、兩周內,曾啟華就能快速掌握每場會議的話題,並聽出客戶與廠商間 利益的角力和退讓的拿捏。

而除了教導,捷安特更不吝給予員工表現機會。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汪家灝帶著他到數百公里之外的南京巡店,在行前汪家灝就耳提面命:「看店不是去彰 顯官威,而是要看出基層通路面臨的問題,總部得想方設法幫忙解決。」曾啟華發現捷安特各店,對於產品擺放位置沒有所謂的標準規格,尤其一些偏遠店面,更還 發生黃金櫃位竟擺放他牌寄賣商品的情形。在曾啟華主動提議下,汪家灝授權他自行為捷安特設計了一套「產品櫃位規格」,而在微幅修改後,曾啟華的這套設計, 竟成了捷安特通行於各通路的標準模組。

而去年在連展科技深圳廠見習四十五天的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班學生吳宗諭,儘管事隔一年後,仍然對當時的體驗津津樂道。

其實,一提到海外實習,大家都會好奇地問吳宗諭,頂著博士生的光環,找工作並不是一件難事,為何還要千里迢迢跑到海外去實習?「但我的想法不一樣,假使沒 有行萬里路,我的萬卷書也只是紙上談兵!」有別於一般大學生遠赴海外實習,多半有鑑於台灣大學文憑不值錢,工作難尋,因此想藉到大陸實習,投石問路,成為 踏入職場的跳板;相對而言,未來想朝著學術領域發展的吳宗諭,去年的這趟實習生涯,則充滿著濃濃的學術味。

攤開吳宗諭的學歷,大學念的是外文、研究所學的是企管,到了博士班則主攻政治經濟學,在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學涯中,對於國際政經局勢有深厚興趣的他,卻是一脈相承的學習版圖。

首先,將語文的硬底子打好,以成為未來走訪體驗各國政治與經濟樣貌的工具,其次將企管的學問作為基礎,以當研究政策與經濟發展互動關係的最佳印證論述。

但待在學術象牙塔近十年,讀過無數著作後,面對快速變遷的國際政經局勢,吳宗諭常有「理論與實務鬥不攏」的困惑。在盤點了自己的學習版圖後,他發覺,整個 學習拼圖裡,缺少的正是「實務經驗」這一塊。因此去年他主動報名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所提供到大陸台商企業實習的名額,成為去年唯一的博士實習生。

體認政治文化牽動經濟現象雖然,當初吳宗諭的這項決定,引來學校指導教授的質疑,不少老師認為,大陸的學術遠落後於台灣,又何必捨近就遠,多此一舉?但事 隔一年後,證實了這是「報酬豐富的投資」。畢竟,這是吳宗諭從事學術研究多年以來,最貼近實務的一次經驗,讓他得以從更豐富的角度檢視所學。

對吳宗諭而言,企業如何面對來自世界各國同行、供應商與客戶的挑戰?在一夕數變的政策下如何快速因應?以及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下做決策,這些才是自己最想體驗的重心,而堪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正是最佳的觀察樣本。

因此,在這四十五天的實習生涯裡,吳宗諭除了與其他實習生一樣,體驗生產線員工的生活,更時時細膩地觀察企業對於每一個變局的反應。

也因此,除了平日窩在工廠外,每逢假日,吳宗諭總是將自己行程排得滿滿,走訪各大城市,觀察老百姓的作息與消費,見證內地的經濟實況。

另外,吳宗諭也會主動安排訪問大陸的學校,進行學術交流,甚至在台商和當地學者的引薦下,接觸到了不少企業高層,在深談後,得知了業界最真實的反應。

就拿去年大陸一連串的打房政策,吳宗諭就發現,有別於台灣成效不彰,在大陸的威權體制下,政策一下達,房地產相關企業果然就大幅緊縮投資,讓他深刻體驗到「政治文化牽動經濟發展」的特殊現象。

在這四十五天中,吳宗諭印證了許多書本上的知識,也推翻了學術象牙塔裡過時的觀念,更觀察到了不少還未被研究的現象,讓他的學術生涯如虎添翼。

「回顧起來,那一段海外實習的經驗,至今仍是我生命中無可取代的閱歷!」一提起去年在大陸台商企業的實習,吳宗諭和曾啟華很有默契地道出相同的感受。

誠如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所言,「活在地球村裡,現在的大學生很難閉門造車了!因此走出海外,已成了必修的學門!」而中華知識經濟協會祕書長陳祥 順更直接建議:「未來大學課程,更應將海外實習經驗視為學分!」畢竟,要與其他國家的人才同場競爭,台灣的年輕人恐怕得提前累積更多國際化的職場閱歷了。

曾啟華

出生:1987年

學歷: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實習單位:捷安特(中國)

吳宗諭

出生:1984年

學歷: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班

實習單位:連展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50

炒人作業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2/08/blog-post_24.html
講明先,呢篇全篇都係抽水文。事原係尋晚響facebook見到條片,一連四集有關一間本地科技公司既「炒人」片段。睇完之後實在覺得太過匪夷所思,第一個反應係:「超,條片係咪堅架?」

故事既內容唔響度重覆啦,但我之所以第一個反應覺得,條片唔知堅定流既原因,係因為「炒人」呢個動作,我自己都做過。但係要落手炒人,邊會咁樣做架?「炒 人」係一件目標為本既事,但求用最快既速度,最少既說話,將「被炒」既對象送離開間公司。然而「被炒」既人,不論係「罪有應得」,抑或係「含寃受屈」都 好,被人炒,心裡一定覺得氣難下,對你充滿怨氣。一個對你,對公司充滿怨氣既人,如果再受多點刺激,你能夠控制佢唔做出啲會傷害人傷害公司既事?我都係果 句,即使係罪有應得都好,跟曾經共事既夥計「分手」,字裡行間還是「好來好去」比較妥當,雖然虛偽,但山水總有相逢,無謂結怨太深。

第二樣我覺得匪夷所思既係,你都既然準備好解僱信,表示你都已經早有決定。炒個人遮,仲乜要嘥咁多口水去講到天花龍鳳,自己有幾咁正義,而對方又有幾咁邪 惡呢?莫非你會以為,單憑你果半粒鐘「好有氣勢」既說話,會令到被你炒果一位同事,忽然「茅塞頓開」,感動流涕地認同你炒佢係件天經地義、替天行道既好 事?都去到「分手」一刻啦,做老闆,呢個彩,唔駛攞啦。冇必要響呢一刻都要「贏」埋先安落啦下話。

據說條片,係呢位老細自己放上網既。觀乎條片既角度,應該係偷拍既。咁我估呢位老細拍片既原因,應該係想錄低同事既口供,作為證據去告佢。先唔評論「偷 拍」呢個行為正唔正確,但如果真係如傳聞所講,係佢自己放條片上網的話,佢既立心,我就相當懷疑。我諗,咁做既原因不外乎兩個:一;佢真係好憎好憎果兩個 夥計,想將佢地既樣同做過啲乜野供諸於世,等佢地啲衰野揚左,以後都唔駛旨意有人肯請。呢個係一個「報復」既心態,人有情緒有弱點,我明白。但選擇得做老 細呢條路,就要接受作為人家老闆,你係需要具備比下屬有更廣闊既胸襟,否則下屬就唔會願意跟住你。儘管有時的確係非常激心同勞氣,但向下屬「報復」既心, 則絕不能有。不然的話,只會輸得更慘。第二個可能嘛…我估佢可能覺得自己鬧人鬧得咁行,好型好Man,不得不跟大家「分享」一下掛?OK,呢期最型係你 啦。

單睇幾條短片,就去評論成件事情誰是誰非,可能並非太過恰當。不過對於短片裡面,呢位老闆炒人既手法,我就只能用「愚蠢」去形容。響商業社會生存得耐既 人,都會明白,凡事做得太盡,通常都冇乜好結果。你以為你在置人於死地,但同一把刀卻往往會掉頭將你刺傷。山水總會相逢,凡事留一線,這話真的不會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61

一起作業網融資2000萬美金:重公司價值風頭正盛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16/144175.html
重公司無疑正在風口之上
 
在京東、大眾點評、58這些重公司價值得到資本和市場廣泛認可之後,重公司風潮正刮向教育這一同樣屬於服務業的領域之中,7月16日,一起作業網這家之前在業內低調的在線教育公司出現在公眾視野。而它的融資之所以具有可以來剖析的範本意義,核心在於,它也是一家i黑馬所認知的「重公司」。
 
到底何為「重公司」?
 
I黑馬不該隨便定義,但是i黑馬認為,如今風頭正盛的這一批重公司,都應具備如下特徵:
 
植根於傳統行業,和傳統行業及其緊密。這就讓重公司分別都是一門苦生意。傳統產業利潤低、勞動密集、整個產業缺乏必要的行業標準,尤其是服務業的標準,這導致互聯網與這類傳統生意結合的時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採集,背後則是強大的地推團隊的說服與教育。
 
人是公司的第一價值。不是技術,也不是產品。而是最寶貴的人,京東、58而言,如果沒有了人,尤其是大量的地推與地面的快遞,價值鏈極難被打通。
 
干的基本上都是曾經巨頭們不相干和不願意幹的長尾的聚合。這類生意以58為代表,電線杆上的小廣告的確巨頭看不上,但就是靠著強大的地推,58把他做成了大生意。
 
行走都是十年如一日的積累,猶如沙漠中的駱駝。選擇要做重生意的公司,一定都不是想要賺快錢的公司,他們需要的是日復一日的累積,和對細小動作的反覆演練。
 
哪麼說了這麼多,為何要說今天融資的一起作業網?因為它的生意模式極重,重到創始人自己也覺得需要燒很多錢,但是他也認為正是這種重,才能建立真正的壁壘。
 
到底有多重,先讓我們看看一起作業網的商業模式
 

一般的企業價值鏈條中,不管是B2C也好,還是B2B也好,一般只會涉及到兩端,也就是產品的端,和用戶的端,或者客戶端。你要讓二者的價值鏈平衡就好了,一般的輕公司可能就是把產品做到極致把控就ok了。
 
但是一起作業網的商業模式卻一下子涉及到三個利益關聯方,分別是教育中的三個角色,家長、老師、學生。
 
先看看三個利益關聯方的不同需求:
 
老師:學生成績好。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讓我上課更輕鬆,工作更便利?
 
家長:學生成績好。有面子。
 
學生:我才不管什麼成績好不好,老爸不打我屁股,作業少有少,最好沒有,才不要參加什麼課外培訓。
 
這是i黑馬假想的三方的利益鏈條。先不管成不成立,而一起作業網,從名字上就知道是以作業切入的平台,那麼它的平台屬性要想成立,也需要滿足三方共贏,有一方利益得不到保證,可能就不成立。
 
還好,一起作業網創始人劉暢這個在i黑馬採訪中一再認為自己從俞敏洪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的娃娃臉校長認為,這一切的核心在於搞定其中的關鍵角色老師就好了,所以,他認為一起作業網的用戶雖然都是學生,但本質上它還是像一個2B(企業級)應用。
  
如何去搞定老師,讓全國各地的老師都用這個產品?這的確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因為中國大大小小的學校分佈太過於分散,而且光是北京這樣一個城市,如果只是以班級為單位就足夠多的老師,這個時候,是要做重還是做輕就是一個選擇了。尤其是類似項目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放棄了。
 
但是在新東方的經驗鍛鍊了創始人劉暢的地推和思考的能力。新東方之所以在中國各個複雜的地域中能夠很快滲透,與老師們善於與學校、教育局打交道是息息相關的。劉暢找到了對於老師們而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研員。
 
「教研員的利益訴求點在於,他們每年都會有課題的任務,而一起作業網這個產品,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個課題,這樣,我們拿著課題的方式去跟教研員談,基本上就很好切入讓老師們使用了。」
 
這就讓一起作業網有了一支線下的拓展團隊,這讓一起作業網具備了做重的基因。雖然目前這一支線下團隊只有數十人。
 
當然一起作業網之所以為重公司還有一點在於後台的數據的重。作業這個切口的邏輯要做重在於,只有你有足夠大的多的數據庫,才能夠按照老師的思路去出題,那麼如何讓題目上來,劉暢依然選擇了去做重,那就是通過手動的方式錄入,而這一件重要的事情,劉暢做了快兩年,而且是一直在做。
 
這兩個重的基因為它們建立了很強的壁壘和護城河,在這個時代,誰能幹苦活髒活,誰就能具備很強不可複製性,在一個資本浮躁的時代,態度也是一種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13

打考績不能黑箱作業

2014-08-04  TCW  
 

 

把同仁當家人,是王品集團核心的企業文化之一,但要落實這個理念,前提是要有一套公平對待每一位同仁的制度。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落實同仁的薪資與考績,都要透明公開。

在薪水方面,目前集團內共約一萬六千名同仁,扣除一百多位總部主管,其餘所有的人員,包括區經理、各店店長、主廚等各級主管的這一萬五千八百人,每個人實領薪資多少,在內部統統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在王品集團工作,都能知道同事或店長等主管領多少薪水。

因為薪資透明,加上每家店的每月營收穫利,也都對同仁公佈,所以,每個人很清楚自己領的薪水或獎金,為什麼是這個數目;當知道別人薪水比自己多,則能激發見賢思齊,自我鞭策追求更好表現的工作動力。

由於薪水和考績是連動的,因此,在王品,每位同仁的考績也須公開,一家店內,年底誰拿優等,或誰被評為甲、乙、丙等,同仁彼此之間都知道,絕對不是僅主管和當事人才知道的「黑箱作業」。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樣做違反人性,畢竟,很多老闆視「看帳、加薪或打考績」,為自己不可侵犯的無上權力;也很少公司這樣公開個人薪資與考績,因為這樣做,是讓老闆少了很多的彈性處理空間。

但我卻認為,透明化有助提升經營效率,且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一旦建立這樣的制度,一切薪獎都攤在陽光下,打考績的人只有力求公平一途,不敢亂打或別有私心;老闆也不能因為個人偏好,幫特定員工暗地加薪、升職,讓打考績淪為上司操弄對個人效忠的工具;就算有主管想護航某一位下屬,亦無法得逞,自然也就不會形成徇私舞弊、搞小圈圈的組織文化。

事實上,在王品,任何有關金錢的處理,都特別重視透明與程序。以核發獎金為例,即規定不能由主管以紅包袋當面贈予現金,這是為了避免產生效忠個人的暗示,一定要採取匯款方式進到同仁帳戶。因為,這份獎金是同仁自己努力得來的,而非某一主管所施予的恩惠。

我認為,經營者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營造一個獎酬公平、讓所有人都能安心工作的環境,同仁只要願意努力付出,做好顧客滿意度,就該得到相對的報酬,薪水自然跟著成長;而最不須做的,就是把心思浪費在爭取老闆關愛的眼神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14

美國對俄石油制裁第一步:美孚暫停北冰洋油田作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18

west-phoenix-web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作為美國對俄羅斯石油業制裁的第一步,全球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暫停開采位於俄羅斯境內北冰洋地區的一處儲量達數十億桶的近海油井。

三位匿名知情人稱,在歐美宣布禁止幫助俄羅斯勘探、開采北冰洋地區深水或頁巖油田僅僅幾天之後,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OAO Rosneft)聯合開發的北冰洋近海油井就暫停作業了。

歐盟對俄開展一輪接一輪的制裁,意在懲罰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的推波助瀾的角色。禁令要求美國企業在9月26日之前停止所有被嚴格禁止的鉆探和測試性服務。

據美國經紀商Prime Executions Inc.首席能源策略師Chris Kettenmann透露,埃克森和挪威石油服務公司Seadrill(SDRL)旗下的鉆井承包商北大西洋鉆井公司(North Atlantic Drilling ,簡寫為NADL)恰好處於制裁禁令範圍之內,其必須在最後日期前結束或暫停禁令涉及的在俄油田作業。

兩家公司開發的油田項目位於俄羅斯北部海岸線地區,總價值高達7億美元。Chris Kettenmann還補充稱,該項目最早可能於明年早些時候重啟。

今年8月,俄油和埃克森美孚合作開發的北極喀拉海Universitetskaya-1項目開始使用NADL的“西阿爾法”(West Alpha)鉆臺。Universitetskaya-1油井的鉆井作業暫停是歐美對俄制裁令西方企業對俄投資放緩的第一個有形證據。

Chris Kettenmann對埃克森股票持“賣出”評級,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曾經是最受業內關註的油井之一,因此意義重大。停下來真的很難。

自前蘇聯解體後,歐美企業就打入俄羅斯能源市場,以期幫助俄羅斯開發境內預計儲量為750億桶原油。

上個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俄油與NADL達成一致,將收購後者30%股份,旨在深入與油服技術供應商的關系,為其北極鉆探活動增添助力,這也是就西方限制對俄出口技術嚴厲制裁的明確反擊。

不僅如此,7月,俄油還同意將6個海上鉆井平臺租賃給NADL,時間至2022年,租賃金約42.5億美元。

在紐交所上市的NADL是全球市值最大海上鉆井公司Seadrill的子公司,其大部分活動都在挪威和英國,被稱為“海上惡劣環境下的鉆井公司”,主要為油氣開采商提供鉆井平臺、設備以及其它服務,尤其是在容易遇到極端天氣的北海海域。

NADL旗下船隊擁有5座半潛式鉆井平臺、1艘鉆井船及3座自升式鉆井平臺。Seadrill擁有該公司70%的股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1

閒聊投資—抄作業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5410220

靠工資賺錢是加法,靠投資賺錢是乘法,所以很多人希望通過投資致富,但是股市幾千個股票,還有各種其他品種,很多新人一頭霧水,不知道該買什麽。我認為,投資第一步從抄作業開始比較好,直到今天,我還經常抄別人作業。那麽為什麽說抄作業好呢?

我做過好幾年的產品經理,對軟件開發有一些了解,當我們準備開發一個項目的時候,工程師該如何實現目標?通常而言,比較好的方法先尋找開源軟件模塊,而不是自己去開發。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工程師可以很容易找到開源軟件,一個投資者通過各種論壇,也很容易找到各種投資信息。當然,也有人非要閉門造車自己寫,但通常累死累活,造出來的還不如別人開源的模塊。同樣,也有一些投資者排斥外界的任何觀點,一根筋投資,大部分的結果並不好,可能運氣好買了一個不錯的股票,但最終會在某一個票上面套牢。

但是抄作業,並不是很容易實現的,可以說,抄作業的功力足夠好,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足夠實現財務自由,下面說一下抄作業的幾個境界。

1、盲目照抄作業,只抄答案,不管過程。這種人通常是股市中的韭菜,是股市買單的人。就好像一個工程師為了開發一個項目,找到一個開源模塊,自己並不理解,就照搬過來,結果軟件BUG不斷,還沒法解決,這個工程師只能罵開發這個模塊的人是傻瓜,或者騙子。股市中盲目抄作業的人很多,看巴菲特買中石油,他們也買中石油,可惜巴菲特1.8港幣買,他們48元買。這些人也是一些通過搞薦股賺錢的所謂分析師的韭菜,專門幫別人擡轎子。

2、關註別人寫作業的邏輯和過程。這種人已經很難成為韭菜了,看到人家說銀行股市盈率低,他們會自己親自算一遍,看到人家說某個成長股業績預期高速增長,他們也會親自看一遍財務報表,看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相類比IT軟件工程師,在使用一個開源軟件的時候,自己先寫一個測試軟件測一遍,看性能和功能是不是符合要求,那麽再用的時候,也不會遇到問題束手無策了。從抄答案提升到抄邏輯,恭喜你進階了。

3、不僅會抄作業,還會選擇性抄作業,那麽恭喜你,你可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許你的收益率,能戰勝被你抄作業的人。比如騰訊和百度,去抄ICQ和谷歌的作業,抄成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如果你看到別人寫的分析,知道哪些是客觀的分析,哪些是寫作業的人屁股決定腦袋的想法,那麽你可以做的比他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59

閒聊投資——檢查作業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5527162

前面寫完了抄作業和寫作業,最後講檢查作業。

我上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是中等水平,倒不是考試題不會做,而是粗心,該作對的題做錯了。直到小學四年級,我突然開竅了,做完題以後,開始檢查答案,用各種方式來檢查答案是否是正確的,從此我進入好學生的行列。到了高中,有一次我做物理的選擇題,我不計算,只是看ABCD四個答案的合理性,結果10道題能作對9道題。

投資看似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抄抄別人的作業也許就賺了不少錢,但拉長時間周期看,投資又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投資是一個可熔斷的行業,也許你前面賺了再多,只要最後一把失手了,你最後的價值也許不是正數,而是負數。很多天才投資家,最後以破產告終,投資界的常青樹也屈指可數。所以不論我們是抄別人的作業,還是自己寫作業,最後一步一定不能省略,那就是檢查作業。塞斯卡拉曼的安全邊際,就是一種檢查作業的方法。

怎麽檢查作業,我覺得以前和訊網的德隆專家總結的三知道很形象。
1、能跌多少?從各種安全邊界去分析,計算一個投資品種最大的下跌空間。
2、能漲多少?從各種可能的情況分析,計算一個投資品種最大可能的漲幅。
3、需要等多久?這個對上杠桿的投資者非常關鍵,如果等待價值回歸的時間遙遙無期,那麽堅決不能上杠桿。

當然,也不是所有投資策略都要檢查作業,如果投資足夠分散,每個品種只買1%,並保留足夠現金,那麽就沒有必要檢查作業了,也就是通過降低投資的效率,來提高投資的容錯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28

一起作業網3年有了1000萬用戶,難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1588.html

一起作業網3年有了1000萬用戶,難嗎?

第一財經周刊 吳楊盈薈 2015-03-28 11:39:00

一起作業網希望做成K12在線教育的大平臺,但它只選擇了一個最小的切入口開始—英語聽說作業。看起來,它似乎找對了路。

作為北京市通州區一所小學的英語老師,李穎也開始觸網了。她所在的學校引進了互聯網教學。在互聯網教學的網站上,李穎給學生一周布置3次英語聽說作業。學生回家在自己的電腦上完成單詞聽讀、課文朗讀、繪本故事等任務。電腦系統會自動記錄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同時根據發音給出相應的分數。

“孩子們覺得做作業就跟玩一樣,積極性特別高,我們老師管理起來也很方便。”李穎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她此前最大的煩惱,是學生的聽說能力太糟糕。一個四五十人的班級里面,常常只有10多個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流利地朗讀英文。自己布置的朗讀作業,學生們回家完成的效果也不好。許多人要麽不讀,要麽隨便亂讀。老師除了課堂提問和單元測驗,並沒有更多約束學生練習英語聽說的辦法。

一起作業網就是這樣一家通過互聯網和計算機輔助K12學校(指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基礎教育階段)進行教學的網站平臺。平臺以線下班級為用戶單位,支持小學英語和數學的在線作業和專項練習。目前全國有31個省市的4萬多所學校正在使用一起作業網,覆蓋學生人數超過1000萬。2015年2月18日,一起作業網宣稱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達到6億美元。這是截至目前中國K12在線教育領域單筆數額最大的一次融資。

一起作業網的CEO劉暢受邀加入這家公司的時候,他還弄不太清楚狀況。2011年年初,他剛從新東方助理副總裁的位置上離職,正在尋找自己的創業項目。兩個月後,投資人徐小平找到他,說要邀請他加入一個“顛覆新東方,改變世界”的項目。他決定過來看看。

當時的公司還不叫“一起作業網”,使用的是“朗酷科技”的名字。朗酷科技在2007年由3個在矽谷的中國年輕人創辦。他們發明了一項技術,能夠使用計算機給人的英語讀音打分。軟件對人發音識別的精細程度很高。用戶對著電腦讀“Computer”,軟件會告訴你是“com”“pu”還是“ter”上的發音有問題。

徐小平和王強看到了朗酷的這項技術,兩個人都很感興趣。徐小平往里面投了5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但王強覺得這只是一門技術,還不是一個產品,沒有參與投資。2009年下半年,徐小平又追加了100萬美元的投資。王強這時覺得產品出現了雛形,也開始帶著大量資金進入,自己擔任朗酷的董事長。

朗酷的管理層在這三四年里發生了不小的變動,3個創始人都陸續離開。徐小平於是找到劉暢,希望他能夠加入擔任CEO。新東方的經驗告訴他們,口語市場只占英語培訓市場的2%。如果朗酷想要賺錢,只能從應試上想辦法。“語音技術如果能夠進入公立教育系統,將來大有可為!”徐小平用他一貫激情的語氣試圖說服劉暢。劉暢的回答是:“給我1個月的時間想想。”

劉暢決定到全國不同城市中,去看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他用一個半月的時間,走遍了北京、沈陽、湘潭、葫蘆島等多個城市。他挑選的這些城市包括了全國好、中、差三個層級發展水平,同時是自己曾經工作過或者有朋友居住的地方。在沒有其他幫助的情況下,他只有通過人脈關系網絡,才能讓自己順利進入學校調研。

劉暢發現,許多所學校的老師在給孩子們上課時,都將“Unit Six”讀成了“油耐特細克斯”。而且英語老師發音不好的問題,城市級別越低越明顯。看到這些小學里的英語教學情況,他對項目開始有了信心。

“語音打分技術可以用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成人用來自學,另一個是給70萬老師用來改變幾億小學生的事情。如果學校用了這項技術,完全可以取代點讀機、複讀機、磁帶和光盤這4樣東西。在美國也已經有類似的小學教育網站BrainPOP可以借鑒。”劉暢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劉暢覺得自己一下子把項目的商業邏輯理清楚了。他回來找到徐小平,同意加入朗酷科技。2011年10月,改版後的“一起作業網”正式上線。它給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個K12在線教育平臺,但它選擇的切入口很小—小學英語作業。

在新東方工作過10年的劉暢了解,中國什麽樣的人會願意為了教育付費。“不是學霸,也不是學渣,而是學中。而且學生不會自動自己來交錢,是學中的爸媽硬拉著他們,把錢拍在交費的臺子上。”因此他認為,一起作業網必須做一個包括老師、學生、家長三方在內的平臺。沒有老師就不會有黏性,沒有家長就沒有人給錢。

覆蓋三方用戶的平臺很容易鋪得太大,浪費資源且在各方面都做不出成果,這也是劉暢所害怕的。他最常問自己的問題是:能不能做得小一點,再小一點?一起作業網的目標是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覆蓋全科作業。但劉暢最後決定,只從小學英語的聽說作業做起。

在做這個決定上,小學各科老師的用戶畫像分析幫了劉暢不少。他發現數學老師是50多歲的老頭,戴著塑膠眼鏡,保守嚴肅,對互聯網一竅不通。英語老師是28歲的年輕女性,淘寶重度患者,天天刷微博微信。“小學英語老師是中國小學老師中最年輕的一批人。大多數老師對互聯網不熟悉,從英語老師入手能夠省下互聯網產品的用戶教育成本。”劉暢說。

一起作業網必須進入公立教育系統,這是劉暢和團隊的共識。為了爭取到第一批學校用戶,劉暢自己做起了銷售。他拿著一張簡單的宣傳單,一連跑了10個城市,在每個城市尋找一個能夠幫助一起作業網進入學校的人。當時他對如何推廣沒有太多頭緒,找的人里什麽身份都有,包括局長、校長、教研員。只要覺得有希望,他就上門拜訪。

學校對一起作業網的功能很感興趣。這套系統能夠解決老師讀音不好的問題,也能讓家長省下買複讀機之類設備的錢。然而說服學校的最大難題是,怎麽樣讓他們相信一起作業網永遠免費。

學校並不相信這個年輕人所說的話。他們覺得,劉暢所說的免費只是一個圈套。從第一所學校開始,劉暢聽到最多的就是這樣的質疑:“收錢嗎?以後也不收錢?那你們怎麽活?年輕人,別再忽悠了,這個我見多了。”甚至有校長以為,一起作業網的盈利模式是作業免費,麥克風收錢。

劉暢不知道,該怎麽向這些不熟悉互聯網的校長們解釋清楚互聯網的免費模式。他想來想去,用中國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即時通訊軟件QQ打起了比方。“比如QQ也一直都不收錢。最後是通過黃鉆這種商業模式獲得收入。”校長們似懂非懂:“哦,你們是靠廣告?”甚至不同的人對他們的盈利模式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劉暢只好順著他們的思路點頭,最後終於成功讓他們相信一起作業網會一直免費下去。一起作業網上線的第一個月里,劉暢獲得了第一個公立學校用戶—湖南湘潭市湘潭縣百花小學。

打入公立教育系統的艱難,讓劉暢和團隊開始動搖。他們懷疑這一步是否有必要。也有人提議,是否可以繞開公立教育系統,直接跟老師個體合作,直到用戶的反應幫他們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一個家長從北京郊區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找到一起作業網的公司總部。家長很生氣,投訴網站的插件下載不下來,希望一起作業網立刻幫他解決問題。劉暢和團隊一邊處理,一邊小心翼翼地問:“網站這麽難用,為什麽不放棄使用?”家長回答:“因為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小孩一定要完成。”聽到這句話,劉暢和團隊都松了一口氣。他們終於能夠肯定,當初決心打入公立教育系統的決定是正確的。

要讓大多數公立學校接受一起作業網,必須首先讓教育主管部門接受。劉暢和團隊很清楚這一點。他們為此申請了“新課標形勢下小學英語網絡作業形式探究”的十二五規劃課題。半年之後,課題通過了國家審批。官方的認可給了一起作業網推廣團隊很大的優勢。一起作業網的推廣人員到學校去,都會自我介紹:“我是國家課題的×老師。”在這之後,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開始願意接受一起作業網。

一起作業網上線15個月之後,用戶規模即將達到100萬。就在這個關頭,網站卻出現了最嚴重的一次危機。由於用戶量過大,網站服務器崩潰,所有功能無法使用。網站宕機了整整8天。第9天,網站恢複了,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一下子湧進來幾十個老師開始布置作業。劉暢驚訝地打電話去問這些老師,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老師說:“我天天刷,天天刷,刷到第9天終於打開了。”

這句話對於劉暢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標誌。“聽到這句話,我知道企業終於活下來了。”

教育系統打通了,一起作業網同時開始面臨資金的壓力。網站上線幾個月之後,天使融資即將用盡。劉暢急忙開始尋找A輪融資。在徐小平和王強的幫助下,他們陸續約見了20多個投資機構。由於網站剛剛起步,用戶增長慢,各項數據也才剛剛萌芽,最後只有3家投資機構有意向投資。其中兩家都是海外基金,最終項目通過需要經過美國總部審核。

劉暢在一天清晨來到投資公司的視頻會議室。對面的大屏幕里,一排身處美國矽谷的投資高層聽他宣講一起作業網的商業模式。聽完網站通過錯題分析收費的商業模式。美國人無法理解,竟然有家長會為了讓孩子多做題來不停花錢。他們否決了對一起作業網進行投資。

最後一個找來的是雷軍創立的順為基金,順為基金的CEO許達來是新加坡人。他跟劉暢團隊聊了一個小時,就聽懂了整個商業模式。新加坡的教育習慣和中國很像,父母也願意交更多錢,讓孩子做更多題。許達來回去後,和包括雷軍在內的高層開了次會,一周之內就決定投資一起作業網。

2012年上半年,一起作業網獲得了順為基金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在之後的兩年半時間里,一起作業網又先後進行了3輪融資。

一起作業網的推廣團隊只有20多人,基本一個人負責一個省。之前主要采取的是地推方式,讓推廣人員親自上門到教育局和學校宣傳。這種方式在獲取種子用戶的時候比較有效,但到後期大規模吸引用戶就有些力不從心。劉暢和團隊嘗試了更多的推廣方式,從線下向線上拓展。

和湖南衛視的合作是劉暢認為最成功的推廣。當時校園真人秀節目《一年級》正在湖南衛視熱播。一起作業網的員工偶然在微博上發現,里面的小明星“小蘋果”做家庭作業時使用的是一起作業網。原來,《一年級》中的湘郡未來實驗學校,整個學校都在使用一起作業網。劉暢和團隊立刻聯系湖南衛視,商量是否能夠資源置換,在節目中為網站做更多的宣傳。雙方達成合作後,湖南衛視給了一起作業網更多的鏡頭。

新的推廣方式讓一起作業網的用戶增長速度變得快了起來。獲得第二個100萬用戶,一起作業網只花了5個月的時間。到了2014年年底,一起作業網的用戶規模超過了1000萬。

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一起作業網又面臨新的選擇。“做內容和做平臺,我們只能夠選一種。一起作業網最開始是自己做內容的,但現在既然我們選擇了做平臺,就必須向第三方內容開放。”劉暢告訴《第一財經周刊》。

如今一起作業網上,已經引進了了十幾個內容團隊的產品,包括臺灣的愛兒優、韓國的文康繪本等等。之前一起作業網自己做內容,需要將幾十個版本教材中的英語單詞一點點用英文描繪出來。工作量大,而且內容質量不好把握。引入第三方內容之後,內容的專業性和精美程度都提高不少,這些優質的內容也為其吸引了更多的用戶。

在怎麽掙錢的問題上,劉暢目前並不希望想太多。他認為中國的家長會願意為了錯題付費,也會給好的內容埋單。但盈利還不是一起作業網現階段要重點考慮的事情。一起作業網正在嘗試科目上從英語向數學拓展,階段上從小學向中學拓展。光是這兩件事情,就要花上他和團隊幾年的時間和精力。

“K12教育做平臺,要有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劉暢說。

(應受訪者要求,李穎為化名。)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