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八萬五到四萬七鄔滿海執迷未悔


2014-02-06  NM  
 

 

鄔滿海,昔日「八萬五」政策的執行人,今天「四萬七」目標的制定者。縱使董建華的計劃經濟式房策引發負資產十年浩劫,鄔滿海仍然堅信政府大幅增建公營房屋的方向正確,對梁振英的建屋目標沒有任何懷疑,因他表示曾目睹劏房住戶的生活環境,較當年七層徙置大廈更惡劣,認定政府必須出手相助。然而,這位「居屋之父」承認:「而家搞四萬七,要吸取當日八萬五嘅教訓。」更不諱言類似當年樓市崩潰危機或會重臨,政府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在公屋與居屋比例上走鋼線,作為樓價緩衝區。與居屋結緣近四十年,由八萬五走向四萬七,他鐵了心支持,只因在公私營房屋的天秤上傾斜向基層,私人物業市場不是其考慮首要因素。

鄔滿海在不同崗位參與了政府兩個重要建屋目標,計劃的長短優劣,肯定心中有數,對於記者有關八萬五的提問,浸淫官場多年的鄔滿海,一律以標準官腔回應。當記者單刀直入發問:「八萬五當年累死好多人,好多負資產、好多人燒炭……」一向溫文有禮的鄔滿海,罕有光火反駁:「呢啲都唔係八萬五嗰五萬個公營房屋嘅責任,你問錯問題,負資產係經濟逆轉、樓價下跌引致,你應該問好啲,你猛咁數八萬五嘅不是,你一早已經將佢,當係一切禍害嘅根源……」

力撐八萬五利基層

鄔滿海力撐八萬五,深信「政府必須照顧市民住屋需要」,除了是遵循房策部門的宗旨外,他稱十四年前走訪深水埗低下階層住屋情況的經驗,亦大有關係。當年社區組織協會社區幹事施麗珊帶他參觀板間房和籠屋,卻發現十室九空,原來不少租戶獲編配公屋遷出,令他感到縱使這項聞者色變的房策備受千夫所指,但大量公屋供應可幫助貧困戶改善居住環境。去年他和幾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重踏深水埗,卻大為沮喪:「我感到好傷感。印象好深刻,點解呢啲情況會存在?一個七百幾呎唐樓單位,可以劏成十七個棺材房,我七十年代入房署,但劏房環境比徙置區仲衰!我哋真係要搵多啲地、起多啲樓,先可以改善居住環境同質素。」雖然公屋增建對樓價影響有限,居屋對樓市殺傷力卻不容忽視。鄔滿海似乎忘記八萬五禍患出現後,政府針對樓市的調控步伐緩慢,起初甚至仍以貸款計劃取代,而且他和不少房策官員一樣,對居屋和私樓銷售客源重疊敏感度不足,相信不少港人都會記得○二年九月長實銷售大角咀凱帆軒,甚至趁房委會第二十四期甲居屋揀樓,特設專車接送準買家到凱帆軒售樓處,這時董班子才如夢初醒,至同年十一月推「孫九招」,無限期停建停售居屋。

居屋隨時由賣轉租

港人付出了樓價暴跌六成的慘痛代價,對八萬五猶有餘悸,但梁振英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未來十年興建四十七萬個單位,大部分集中最後五年建成,外界擔心重蹈八萬五覆轍。鄔滿海強調,未來十年建成的八萬個居屋,部分屬可租可賣設計,是政府的重要風險管理措施,「市好當居屋賣,市差就變公屋租。因為公屋不論樓市上定落,個需求都一直存在。類似孫九招手法,令幾萬個居屋丟空,大家唔想再見到。」他相信市民不會反對居屋單位「由賣轉租」,「起好樓遇到低潮周期出現,係有機會發生,房屋需要無論經濟環境點差都存在,除非香港有一百萬人突然失咗蹤,但呢個係唔會發生嘅。」不過,當年政府將居屋屋苑紅灣半島賤賣、狂益地產商的慘痛教訓,正好說明官方縱有風險管理,如何拿捏適當時機的能力卻成疑問。 事實一再證明,政府睇錯市是尋常事。梁振英去年中重推俗稱「白居二」的白表免補地價買居屋計劃,以為協助市民置業,不料反而刺激二手居屋呎價大幅颷升,令上車客置業更困難。有份策劃該計劃的鄔滿海強調,「白居二」只是新一批居屋未應市前,給予市民多一個選擇,「無論如何,五千個名額未必用得晒可以理解,起碼有個機會俾市民選擇……(應否再推?)如果新居屋供應唔夠多,都可以再推落去。」

樓市辣招今年不撤

本港樓市泡沫未除,踏入馬年是否入市良機?身兼房協主席的鄔滿海說:「我通常唔會答樓市問題,始終影響樓市同樓價因素太多,利率走勢、供應及需求、外圍經濟變化等。」但他說政府近日強調「雙辣招」已馴服樓市,暗示短期內未必取消。「當供求平衡,辣招就可以鬆綁,但一定唔係而家。(今年內會唔會?)我唔敢答,立法會都未通過,點可能講今年內取消呢?」鄔滿海呼籲市民置業必須考慮負擔能力,更特別忠告年輕人諗清楚,「若買上車盤,短期又再轉讓,要考慮市場變化,因為買間樓係長遠承擔,短期樓市波動影響不大,所以諗住短時間又再轉,就要認真考慮。」

數口差讀測量

與房屋結緣,和鄔滿海人生規劃有密切關係。六三年他報讀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理工學院前身),只因父親一番話。「先父同我講,香港人口不斷增加,肯定好多人要搵屋住,所以做建築會有前途。」曾任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的鄔滿海,起初想做結構工程師。「我計數太渣,入唔到結構工程,反而測量科目成績okay,所以咪投身測量業。」六七年畢業適逢左派暴動,鄔滿海未上班已啃「無情雞」。「畢業前有工料測量師行請我,但我未返工已收大信封,佢哋只保證頭一年有工開,但如果我未返工前搵到另一份工,佢哋話會好理解我嘅決定。」適逢差餉物業估價署招聘估價助理,鄔滿海便加入鐵的衙門,展開三十八年的公僕生涯。

遺憾孫九招廢居屋

至七七年,他跳槽房屋署出任高級產業測量師,一手一腳湊大居屋,更見證這項計劃的高低起跌,九六年九月晉升為房屋署副署長,「上世紀末首見居屋『賣剩蔗』,個心已慽慽然,及後『孫九招』宣布居屋完成歷史任務,更可以話係我服務政府最大憾事。」○三年他轉換跑道加入屋宇署,同年九月晉升為屋宇署署長,○五年十二月退休。鄔滿海亦為香港測量師學會及英國特許測量師學會資深會員,一一年競逐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選委,他以一千二百零九票最高票數當選。一二年九月獲政府委任為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同月再獲選為香港房協主席,是梁振英的重要房策顧問。從董建華到梁振英,儼如「大躍進」的建屋目標重現香江,未知會否教「居屋之父」再一次失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87

李稻葵:中國實體經濟未來五到十年將有質的提高

編者按:

4月8~11日,以“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11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未來五到十年是中國實體經濟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幾年,中國的實體經濟會有質的提高。他同時表示,金融必須為實體經濟服務,金融只有在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過程中才能找到自己發展的機遇。

以下為李稻葵演講內容:

中國正站在世界實體經濟回升的起點上,要抓住這個機遇

首先我想談一個觀點:未來五到十年是中國實體經濟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實體經濟會在未來五到十年之內有一個質的提高。

三大因素得出這個結論。

第一,未來五到十年,全球的實體經濟應該有望保持相對穩健的回升態勢。盡管全球政治形勢比較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政策出現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包括美國在內的社會出現了內部的撕裂,但是,我們應該比較清醒地認識到,經濟有它自身的發展周期,現在我們站在了世界實體經濟回升的起點上,要抓住這個機遇。

盡管美國自身的結構性問題還在加深,財政赤字問題嚴重,國債水平還在提高,對全球的貿易逆差短期內難以逆轉,但現在美國實體經濟還是處在向上的發展階段,美國的經濟未來若幹年保持GDP增速2.5%問題不大。其他新興市場經濟也是處於回升階段,歐洲的經濟穩步回升,俄羅斯、巴西的經濟也在同時回升。

第二,科技發展到現在又到了一個周期的新起點,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投資面貌。註意,我沒有說這一輪的人工智能、這一輪的大數據馬上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我是說它會帶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新科技發展第一步影響的是投資,但不一定能夠馬上實現它的預期。就像本世紀初,我們看到在美國出現了一輪互聯網的泡沫,當時並沒有帶動互聯網經濟突飛猛進,那時亞馬遜還不行,eBay還沒有起來,還沒有阿里巴巴。但是,那時候的互聯網浪潮確實帶來了一輪投資浪潮,而投資直接影響宏觀經濟。

我這里面有一個潛臺詞,大量的高科技投資很可能會淪為泡沫,最後破裂。請大家一定註意,我的潛臺詞是比較正面的,是贊揚這個泡沫的。現代世界經濟相對而言是資金過剩的經濟,是主題缺乏的經濟,一旦你創造一個主題,或者是鐵路,或者是互聯網,或者是電氣化,或者是人工智能,投資馬上蜂擁而上。投資一來,經濟就上升了,這是我們中國實體經濟未來五到十年有望上臺階的第二個因素。

第三,這個因素最重要,中國的實體經濟此時此刻到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我們的實體經濟現在是全面趕超。中國經濟,可以這樣講,是當今世界經濟中實體經濟布局最完善的經濟。我有時候開玩笑講,我們這個經濟體,既生產草鞋,也生產高端的、和意大利皮鞋競爭的上萬塊皮鞋;我們既生產最簡單的自行車,我們也生產複雜的高鐵、大運力火箭、發射衛星以及我們的大飛機,如此完善的布局,這是全球經濟沒有的。相比之下,美國的產業布局是非常極端化的,既有非常高的科技,也有質量不行、研發上不去的產業,這是美國經濟的結構問題。

金融行業要想方設法為我們百姓創造高質量的金融資產

下面講金融。實體經濟要起飛,對金融是一個重大機遇,金融必須為實體經濟服務,也只有在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過程中才能找到自己發展的機遇。我們的金融基本矛盾就相當於社會矛盾一樣,金融的基本矛盾是日益增長的在企業和老百姓手中的現金與相對短缺的高質量金融資產之間的矛盾。我們的現金很多,我說的現金是指存款、理財和我們手中的現金。但是我們的金融資產有多少呢?比如理財產品現在受到的垢病很多,很多理財沒有配置到真正發揮作用、能夠給我們高回報的金融產品上去,很多理財產品背後是爛資產,這是我們金融行業的基本矛盾。

所以,金融行業的使命或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想方設法為我們的百姓去創造高質量的金融資產。怎麽創造?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要尋找最好的投資項目,就是要緊緊抓住剛剛我說的中國實體經濟不斷升級的重大機遇。這是我理解的金融改革的基本任務。

具體來說怎麽辦?我想未來五到十年金融領域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防控風險。防控風險一定要把那些不良資產消滅掉、化解掉,把金融體系的腫瘤消滅掉。金融跟房地產不一樣,金融是一盤棋,只要某一個地方出現問題,馬上反映到全局。所以我呼籲,要把那些腫瘤幹掉,要把那些不斷吸納我們金融資產的壞的投資項目消滅掉,該重組就重組,該關門就關門,該轉給財政的就轉給財政。

第二件事:多元化。我們金融體系太單薄,現在銀行吸納現金的量非常大,大量的貸款是經過銀行出去的。銀行是一個渠道,我們人為強迫很多貸款必須通過銀行走,只要不通過銀行,就好像你是歪門邪道,你就是影子銀行。

我強調一點,這里有一個誤區,很多企業家總覺得上市是唯一的成功標誌。其實坦率地講,不一定所有的企業都適合上市,上市是美國市場經濟的玩法,其他市場經濟,德國、歐洲的不一定是上市這個渠道,有大量的非上市企業長期都是家族或者投資者控制的,非常穩健,比如說輪胎這個行業,輪胎行業老大是米其林,米其林三四代人了,但是它不上市。

所以我要呼籲,我們要學華為,用大量的錢搞研發,才能辦成百年老店,才能科技領先,才能變成全球品牌。

第三件事:正規的證券市場一定要做好,包括股市,一定要做好。我個人觀點,一定要夯實法治基礎。舉個例子,比如說我是小股東,我告上市公司犯規了,結果法院判上市公司給我補償一千萬。這其實告錯了,上市公司的錢是股民的,應該去罰內部的人,是誰簽的字,誰造的假。板子打錯了,為什麽?部分原因是我們的證監會沒有法律能力,沒有刑事審判權,沒有刑事執行權,它只能罰款。

所以我非常高興地看到,經過社會多年的呼籲,包括我個人的呼籲,國家現在終於決定在上海成立金融法院。我呼籲還要成立金融檢察院,讓他們代表股民去抓違規者,檢察院把案子遞交給法院,法院按照專業標準去判,這樣才能真正夯實我們的法治基礎。(李稻葵系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新華網思客”微信公眾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55

林鄭為建故宮館 推翻西九規劃 周五到立會接受質詢

1 : GS(14)@2017-01-04 23:05:21

【本報訊】政府未經公開諮詢下突決定在西九文化區建故宮博物館,惹來社會極大反響,身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本周五將出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解畫,料觸及與內地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內容等;身兼選委的園境師及議員則提出幾大質疑,包括有違西九規劃原意、處理不透明等,要求盛傳會出戰特首的林鄭公開交代。記者:陳雪玲 梁佩珊



自從聖誕前赴京出席故宮活動後,林鄭未有公開回應坊間對西九建故宮館的質疑,本周五她將應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邀請出席特別會議解畫,身兼內會主席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透露,預料屆時會觸及香港與內地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內容,以及公眾參與等社會關心的問題。



■建測界選委陳彥璘(左)及陳元敬(右)昨開記招,斥故宮館有違西九規劃原意。

浪費顧問及基建開支


而民主派「L5@建。測。規。園」團隊的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選委昨召開記招,批評建故宮館的決定。曾經參與西九文化區總體園境規劃及設計的陳元敬批評,今次做法是把2009年至2011年3次大型公眾諮詢後,將最後的大型表演場地圖則推翻,將原有範圍一分為二,劃出部份地方建故宮館,指此舉影響附近已規劃的多用途廣場等,「以後係咪只要有資金同地方,就可以推翻以往嘅規劃?」陳又批評改建故宮館,會浪費已支付的顧問費用及基建費用,「我覺得係浪費公帑,要修改以往公開招標嘅設計、正在興建嘅基建等,推翻以前所有工夫,由蘋果轉橙,係好差嘅事」。團隊又指,原先的大型表演場地可容納1.5萬人,會帶動文化區內的零售和餐飲業,但改建的故宮館屬於密封式靜態展館,質疑有違整體規劃的原意及公眾期望。而現時已選擇的建館規劃團隊,是由賽馬會抑或西九董事局,甚至北京故宮博物館決定,當局亦有需要交代。


陳元敬強調把歷史文物送到香港展覽並非壞事,但不能未經諮詢便已定案,強調林鄭若參選特首,勢向她及其他候選人詢問有關故宮館的規劃。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計劃推行情況聯合小組委員會副主席、公民黨陳淑莊指,林鄭周五要交代事項,包括稱2015年起與北京故宮博物館洽商是以政務司司長抑或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身份,及為何作為主席可在董事局未授權下與有關方面商討。陳又稱,西九董事局早前稱林鄭曾於去年上半年諮詢夏佳理等局內資深成員,促林鄭交代哪些人及何時諮詢,有否相關文件及紀錄。陳直斥:「(故宮館)要擺喺西九,得,做公眾諮詢,(否則)一係唔好擺西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3/198846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