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供乾與當炒 沒必然關係

1 : GS(14)@2013-08-07 00:22:2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供干」這個名詞由來已久,並非我的首創,但是,這專業名詞只是流行於專業人士的圈中,卻的的確確是我在2007年出版的第一版《炒股密碼》,第一次向散戶介紹了它的內容。

在出版了這本書之後,我儼然成為了供股專家,後遺症是,不時接到有關供股的查詢,初時覺得很有趣,後來則有點不勝其煩了。最深刻印象的一次是,有一位資深網民,名叫「阿里爸爸」,經常在網上回答網友有關供股問題,忽然來電郵問:「供干是不是一定要大比例供股呢?」

日前,又有一位老友來電,問我:「首都創投(2324)供股,是不是供干呢?」

我沒好氣的回答:「我都是你打電話給我,才知道它供股,怎知它是不是供干?」

其實,一隻股票的供股原因,單憑表面去判斷,是不一定準確的,因為股票的基本原理是:沒有凡A則B的定律,而是不確定的,一切只是機率。

股票沒有必然法則

不過,這位問問題的朋友,常常免費幫我做事,我只能應酬他一下,略看了一看資料,回電說:「這公司日前二供一,供0.65元,但供股日的股價都差不多,結果認購不足,包銷商上身。我不知其原意是不是供干,但結果卻的確是供幹了。」

我又補充了一句:「記覑我的免責聲明:股票沒有凡A則B的必然法則,供幹不一定會炒,炒也不必然要先供干。」

記得當日我回應那名「阿里爸爸」:很多教授供股的人,誤以為供干是大比例供股,其實供干最多的機會率是從二供一到一供二之間,原因?沒篇幅說了。

周顯
2 : GS(14)@2013-08-07 00:22:59

阿里巴巴成日話我無進步,繼我話成日講粗口死寫財技都無前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55

【讀書好×果籽】民俗學的視野:讀《梅乾與武士刀》

1 : GS(14)@2017-05-27 00:08:09

【文化籽×讀書好】最近同友人談起香港工匠技藝失傳問題,她的家族是製造傳統中藥,如猴棗散、川貝末等,認為會隨着父親一代而終結,我深有同感,家父在印度人裁縫店工作,為赤柱軍營的英軍造西裝、禮服,學的是一套標準英式西裝工藝,今天香港懂得造英式西裝的師傅,已經買少見少,後繼無人。數年前曾到訪內地紫砂茶壺的原產地丁蜀鎮,那些近五百年由明朝流傳下來的手造茶壺工藝,所用的工具與明朝無異,工藝師在環境惡劣的工作坊內造壺,他們說手工壺正逐步被倒模大規模生產取代。今天中國傳統工匠技藝式微,但年輕人卻追捧日本的工藝產品,如岡山縣人手藍染牛仔褲、手工木眼鏡框、手工阿波藍染布、以至手工釀造清酒,但凡「手工」就代表了品味、時尚,何解?

民俗工藝之美

我相信因為日本人是最早發現面對西方工業文明入侵,需要致力維護民俗工藝,於是由人類學家、藝術家、歷史、考古學家在三十年代發動民俗學運動,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研究妖怪傳說,從天狗、河童中理解日本民族性,柳宗悅則發現生活中民藝品的實用價值,提倡「用之美」,發起民藝運動,1936年在東京市目黑區駒場設立日本民藝館。他兒子柳宗理揉合設計與傳統工藝,生產出獨一無二的日用品,如經典的「蝴蝶凳」及南部鑄鐵鍋。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樋口清之作品《梅乾與武士刀》,作者是日本考古學大師,在二戰後日本努力接受美國文化,以為這等如洗心革面,樋口卻反其道而行,重新由生活文化詮釋「日本是甚麼?」,此書是學術大師手到拈來之作,很易讀,且充滿趣味。他首先確立日本人基本價值,與西方分別是在於人與自然關係,日本不是以征服自然出發,而是細心地觀察自然,順應自然作配合。他寫日本京都三十三間堂,這座興建於1265年用來安放一千零一尊觀音塑像的佛寺,七百多年來經歷討無數颱風、地震天災,三十三間堂仍然屹立不倒,靠甚麼?近千年歷史的中國木建築早就沒有了。原來它的地基不是穩固的石頭,而是黏土與砂礫等一類具彈性的土質,可以卸力。


生活中的身份認同

書中提到日本煉鐵鑄刀技術,曾令西方人嘖嘖稱奇,德國孖人牌刀具是從日本鑄刀學到一點便已經成為名牌產品。原來當時日本只有松炭作燃料,但不足以令鐵熔成液態,只能變成含雜質的半液態,由於含碳成份高,硬但脆,於是工匠就用捶打令碳成份逐漸釋放出來,但捶打力度要一致,否則品質不均令某位置易折斷。這些技術在中國也有,但武士刀的特別在於同一張刀身,既有堅硬鋒利的刀刃,又有柔軟性的刀身,巧妙之處是鍛燒刀身後泡進溫水令刀鋒變硬這工序,水太冷收縮速度太快,刀刃會有裂痕,水溫太熱,又得不到期望的硬度,而掌握水溫這就是鑄刀師傅的絕學,是刀匠一生的血汗智慧,日本人稱為「心魂傾注」。西方及中國有高溫燃料如焦煤、焦炭可煉鐵水,所以只要做好拋光打磨便成,但日本因只有木炭這種低溫燃料,天然條件不利,經過近千年不斷改進下鑄造出冷兵器時代最強武器,明朝日本浪人海盜襲擊福建廣東沿海,士兵便受盡武士刀的苦頭。樋口清之在書中也介紹了日本稻米文化、副食品,追求甜酸苦辣鹹之外的第六種味道「鮮」,由此最後產生了「味精」。這些故事既有考古、又有歷史文化分析,亦關連當今日本社會,身份認同不一定是宏大的歷史敍事,也可來自日常生活,希望有一天我也會看到「香港民俗學」的好作品。



柳宗悅提倡尊重工藝精神,傳承至今。

柳宗理設計的經典作品蝴蝶凳,體現了工藝運動與設計的相輔相成。

撰文:劉細良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26/200334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