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海油再取澳洲天然气 中澳资源合作升级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0/yNMDAwMDIxMDIyNw.html

12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中海石油加里里天然气公司,与澳大利亚爱克索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克索玛”)签署协议,将投资5000万澳元(约合3.26亿元人民币)获得澳煤层气项目探矿权。

这是中海油首次在海外开展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巧合的是,此前,中海油在该领域的另一项重大投资,也同样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双方所签协议的最终生效,尚需双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不过,在澳大利亚政府、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大中华区资深投资专员王恒岩看来,这些应该都不成问题。

“近来,澳中资源领域的投资交易,在媒体上显得较为平静,但实际上依旧保持着高热度。”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恒岩表示,“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去年有较多起交易审批推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但今年以来的项目,推进都比较顺利。”

从天然气到有色金属,从煤炭到铁矿石,中澳之间在传统资源领域的合作,不仅已全面铺开,而且正在往清洁能源等热门领域扩展。

王恒岩还向记者指出,中澳合作过程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是,合作企业正在逐渐突破澳、中两地的地域局限,以战略伙伴的方式,共同开拓第三市场,比如非洲、东南亚等地。


去昆士兰

这是中海油继3月获得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在昆士兰州煤层气资源区块权益以及煤层气液化生产线部分权益之后,在海外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投资。

根 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海油将出资5000万澳元,获得爱克索玛公司位于昆士兰州中部加里里盆地5个区块的50%的直接权益;以及购买爱克索玛股份的选择 权。公开资料显示,澳大利亚煤层气自1996年以来产量逐年增长,2004年澳大利亚煤层气产量达到13.56亿立方米,其中78%产自昆士兰州。

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表示,中海油非常关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这样拥有大量煤层气资源的地区。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国主要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商和销售商,如果此番首次在海外较大规模介入陆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能获得成功,中海油将获得可观的海外天然气资源,并为中海油稳定供应液化天然气资源提供一定保障。

据评估,爱克索玛公司所属区域内的煤层气和页岩气潜在资源量可达28300亿立方米。该公司董事长布莱恩巴克称,加里里盆地富含大量的煤层气和页岩气资源,足以支持建设一个甚至更多的大型天然气下游项目。

不过,这一协议的生效,除需中澳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外,根据澳洲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中海油所获得的股票购买选择权,需要通过爱克索玛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

全面介入

同样把“首次”选择在澳大利亚的,还有山西沁和能源集团。

这家位于晋城的“全国煤炭行业效益十佳”企业,目前正联合几家国内的矿业投资公司,计划投入3.1亿澳元,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里奇兰兹煤炭项目进行开发。

已有资料显示,里奇兰兹煤炭项目包括GreatNorthern和Fassifern两个煤层,预计5年内开采,最小开采寿命为20年,年产能最少可达到400万吨。

沁和能源将负责具体运营,初步进行露天开采;同时计划建一座产能340万吨的洗煤加工厂,主要生产含15%灰分和9%水分的热能煤,产品除供给当地发电站外,还可出口亚洲市场。

12月9日,沁和能源集团总经办主任史俊兵告诉本报记者:“这是我们第一次海外投资煤矿,但具体的项目进展要到明年上半年方可讨论。”

后来者,正准备投入,而先行者们,正在等待回报。

12月6日,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处矿产正式开始产铜。

这一名为“安妮女士”的项目,位于昆士兰州伊萨山成熟矿区,拥有多个基础金属和贵金属矿藏,由中科矿业集团持有100%股权。该项目计划于2011年实现年产铜2万吨至2.5万吨,并最终达到3万吨。

而 12月7日,澳大利亚第四大钼矿公司Moly Mines发布公告称,其与中国汉龙矿业集团之间合资建设年产能为1000万吨钼矿的项目,获得了中国发改委的批准。汉龙集团将出资2亿美元收购Moly 的55.49%的股权,并在2011年1月31日前为该项目安排5亿美元的融资,使该矿将成为逾25年以来新开发的首个大型钼矿。

“中澳之间的投资热度一直都很高涨,不仅资源领域的交易很多,目前在清洁能源(如风能、核能等)领域,也有很多洽谈项目正在运行,只是未到时间公布罢了。”王恒岩告诉记者。

联手出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权合作成功后,中澳企业进一步联手投资矿产开始显露出新的趋势,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铝、力拓牵手开发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石项目。

此 外,2009年2月,中金岭南(000060.SZ)成功认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Perilya Limited 50.1%股份,2010年12月7日,Perilya Limited要约收购加拿大全球星矿业公司(GlobeStar Mining Corporation)通过发改委批准。

“我一年前就说过,中澳企业的合作,不应仅局限在相互的地区,应该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方式,去非洲、东南亚,甚至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把投资合作延伸到第三市场。”王恒岩对记者表示。

在这样热度下,似乎连澳方即将开征的资源税也不再成为重大障碍。

就在今年7月,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总裁沈鹤庭还曾对本报记者表示,澳方不该征收资源税,如要征收,也应该根据项目成本实施,并区分本土矿商和外来投资者,以保持中国企业到澳洲投资的热情。

对此,王恒岩告诉记者:“资源税目前还没有最终统筹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澳方也一直在倾听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意见。”

其所在的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就一直在把中国企业的反应、忧虑和意见,反馈给澳大利亚国内决策机构。

上月来华访问的澳大利亚财政部长斯万也表示,将与中方就澳大利亚即将推行的矿业资源税进行讨论,在他看来,这不会影响来自中国的投资热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9

最多舛的中澳鐵礦

2014-01-13  NCW
 

一個工期一延再延、預算一升再升的磁鐵礦項目,終於在2013年底運出了第一批精礦粉。中信泰富用七年多時間,

歷盡海外開礦各種艱辛

◎ 本刊記者 蒲俊 文在海外開礦有多難?曾被認為 中國最佳上市公司的中信泰富,用了七年時間,在遭遇了幾乎所有可能的惡劣情況之後,給後來者提供了一個教科書般的學習案例。

中信泰富(00267.HK)于2013年聖誕節前一天宣佈,中澳鐵礦(Sino Iron)的承包商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601618.SH/01618.HK,下稱中冶) ,將向中信泰富移交該項目的前兩條生產線和相關建設工程。兩者的總包合作也就此宣告結束。未來還有四條生產線,中信泰富打算自行建設。

中信泰富曾是香港舉足輕重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業投資商,隸屬於 “紅色資本家”榮毅仁創辦的金融混業集團公司中信集團。

2006年, “中國需求” 推高全球鐵礦石價格連續三年上漲,榮毅仁之子、時任中信泰富集團主席榮智健決定在這個超級繁榮周期殺進陌生的戰場,全資買 下中澳鐵礦。當時鐵礦石進口價格約為 每噸60美元。按原計劃,中信泰富投資30多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投產。這是當時中國在海外最大的一起礦業投資。

中信泰富僱傭了一個來自澳大利亞本土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但三年之後被迫抽調在非洲有豐富工程建設經驗的中信建設副董事長華東一萬里救火;中信泰富與中國歷史最悠久、專業設計和建設能力最強的冶金工程承包商中冶訂立總承包合同,卻不得不忍受工期由三年增至七年、合同造價從11億美元增至40 多億美元;中信泰富以4.5億美元從原業主手中買下鐵礦,如今身陷六宗官司還

未了結……

2013年12月2日,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和澳大利亞西澳州州長科林· 巴奈特(Colin Barnett)按響汽笛,一艘滿載黑色精礦粉的貨輪駛離普雷斯頓海角港,開往萬里之外的中國。如釋重負的常振明身邊,已經沒有了2009年黯然下課的榮智健,也沒有2013年在又一次計劃推遲後掛冠而去的華東一。最後的幾個月,中信集團常務董事、中信泰富總經理張極井,這位位高權重的部級幹部,幾乎每個月有一半時間撲在礦上。

“中澳鐵礦項目對所有人都是觸動。 ”一位熟悉中澳政商界的澳大利亞人士說, “從澳大利亞的角度看,我們感到很抱歉,這個項目變得十分艱難,代價也很大。 ”常振明的反思是: “中澳鐵礦昨天的這些窘事都是因為不熟悉當地實際造成的,這也是中國企業 ‘走出去’中最容易付學費、買教訓的一條。因此,在海外施工,做任何事都要未雨綢繆,科學規劃,有效組織實施。 ”西澳州州長科林· 巴奈特的批評則 嚴厲得多: “中國公司一擁而上,投資了一些全新的鐵礦石項目。如果說到教訓,那就是太多太快,沒有找到高質量的資產和合作伙伴。 ”對2008年因投資大量澳元衍生品而巨虧的中信泰富來講,七年澳大利亞辛酸開礦史留下的最深遠影響,不是總投資由30多億美元飆升2倍多,而是遙遙 無期的盈虧平衡點——自2012年開始,全球鐵礦石市場告別繁榮周期,高成本供應商壓力大增。

悲催的本土化努力

本該熟悉當地法律法規、勞工政策、產業環境和文化觀念的澳大利亞職業經理人團隊,並沒有阻止中澳鐵礦在這幾個方面付出慘痛代價不能說中信泰富對困難毫無準備。負責 管理中澳鐵礦項目的全資子公司中信泰富礦業,首任執行董事長是擁有30餘年礦業界工作經驗的澳大利亞人巴瑞· 菲茨傑拉德(Barry Fitzgerald) 。

僱用本土專業人士加入管理層,通常被視做海外投資減少“外來者劣勢”的重要做法,但巴瑞等人與中信泰富的磨合併不順利。

本該熟悉當地法律法規、勞工政策、產業環境和文化觀念的澳大利亞職業經理人團隊,並沒有阻止中澳鐵礦在這幾個方面付出慘痛代價。或者澳大利亞人在袖手旁觀,或者他們的正確建議沒有受到重視。2010年上半年,巴瑞從中信泰富礦業辭職。

2007年1月,中信泰富與中冶訂立工程總承包合同,中冶負責採購開采設備、設計、施工及安裝破碎站、選礦廠、球團廠、物料輸送系統、營地及其他配套基建設施。工程最初合同價格預計為 11.06億美元,預計需時約三年,首批產品將于2009年初付運。當年8月,由於認購資源量從10億噸上升到20億噸,中信泰富雄心勃勃地將設計年產能從1200萬噸升至2400萬噸,還包括一個600萬噸產能的球團廠,合同總額調整至17.5億美元,同時,項目需時也調整為五年左右。

這份協議的重要前提是,使用中國工藝和技術、中國設備和中國勞工。中信泰富和中冶都曾一廂情願地設想,從國內拉來一批精幹隊伍,以大會戰的氣勢迅速推進工程。

很難相信,擁有國際化運營團隊的中信泰富和豐富國際工程經驗的中冶,均沒有意識到,根據澳大利亞規定,赴澳工人必須英語雅思考到6分——一個足以拿到英國大學碩士錄取通知書的水平,電工、焊工等專業人員還必須通過澳方的專門考試。澳方還要求外籍工人必須與當地工人同工同酬——這裡的卡車司機年收入15萬澳元(約合80萬元人民幣) 。

在施工高峰期,中澳鐵礦項目大約有4000名工人,來自中國的約400 人,這還是積極爭取後的結果。有澳大利亞研究者做過比較,中澳鐵礦獲得的政策待遇顯然不算好,澳大利亞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 有一個需要8000 名工人的項目,獲准僱傭1715名外國勞工,比例遠超中澳鐵礦。

高昂的人工成本還表現在住宿條件上。張極井介紹說,最初根據國內經驗,設想幾名工人住一間宿舍,施工方給出了3000萬美元的報價,結果足足花了3億美元, “每個工人都住有空調、電視、冰箱、衛生間、淋浴房的標配單間,營地還建有健身房、游泳池、體育場、24小時娛樂室、零賣店和酒吧” 。

《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中,曾列舉

了中澳鐵礦的教訓:

——不熟悉當地的文化觀念。中國企業認為,如果工期來不及,大不了像國內一樣,搞 “白加黑” “五加二” 。沒想到澳大利亞工人工資按小時計算,工會力量很強,不能隨便加班;而且實行“9+5”模式,工作9天,休息5天,到點就走人。

——不熟悉當地的法律法規。澳大利亞對安全、環保、土著遺跡保護的規定極嚴, “刮5級風吊車都得停下來” ,因此工期難以保證; “中澳鐵礦的公路要通過當地一片螃蟹保護地,按規定必須蓋橋,橋洞還得足夠大,不能影響螃蟹爬來爬去,光這座橋就花了6000萬澳元(約合3.22億元人民幣) 。礦區每一處土著遺跡都要和土著人協商、搬遷,光這件事就用了一年時間。這些在原來的‘計劃’中壓根都沒考慮到。 ”張極井說。

接近中信泰富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之所以這麼昂貴,是為保護生態,全程採用鋼管樁, “這座二孔橋,在國內造價約500萬元人民幣” 。

——不熟悉當地的市場環境。中澳鐵礦29公里長的礦漿管道建設向澳大利亞當地企業招標,一家資質差的企業報價7000萬澳元,另一家資質好的企業報價近1億澳元。由於對當地市場不了解,中國人選擇了報價低的企業。結果幹到一半幹不下去了,不得不推倒重來,再請那家資質好的企業來幹,一番折騰後,花了整整1.4億澳元。

中冶方面曾總結工期延誤和成本超支的原因:雙方在項目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在對澳大利亞法律、工程管理規範及項目實施條件瞭解不夠的情況下倉促開工;業主場地遺跡清理滯後;設計方案和設備選型多次變更;項目自動化程度高、調試及調試資料複雜且量大;項目現場遭遇多次颶風、運送材料的多批船期延誤;雙方現場團隊都缺乏海外大型資源項目建設的管理經驗等。

不眠之夜

眼看著礦業超級繁榮周期卻出不了礦,不斷的延誤和追加投資,讓中

信泰富心急如焚

2009年4月,決定投資中澳鐵礦的榮智健因澳元危機引咎辭職,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出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完成對中信泰富控股的中信集團開始更多地參與到這一項目中來。除原中信建設副董事長華東一替換巴瑞· 菲茨傑拉德外,一同加入的還有四位中信在國際工程項目方面富有經驗的管理人員。新的命令是確保2010年底投產,不得再出現任何延誤和意外。

能幹的自己人在陌生環境中艱難前行。在全球鐵礦石短缺和高價刺激下,供應側不斷擴產和建設新礦山,西澳衆多巨型能源資源項目上馬,上演搶人和搶物資大戰。2010年,礦山卡車輪胎甚至要提前兩三年下訂單。和必和必拓、力拓這樣的老牌大礦山比,初出茅廬的中澳鐵礦毫無優勢。一方面是成本和工期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眼看著礦業超級繁榮周期卻出不了礦,無法獲得現金回報,中信泰富不能不著急。

2010年年中,中信泰富與中冶簽署補充合同,給抱怨 “中國員工無法進入” “本地勞工成本太高”導致報價增至33億美元的施工承包商中冶,追加了8.35億美元。

項目的巨大規模、複雜的工藝流程以及來自各地的各類承包商,也給中澳鐵礦的管理帶來困難。2010年10月,中信泰富終止了與 AE&E 的電廠承包合同,原因是後者未能履約,不得不再尋找新的承包者。這一年,生產線上的電力供應和控制系統也因為設計上的修改等原因,交貨延遲。

“回想起走過的路,我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真的是比較艱難,也有相當大的壓力。 ” 常振明在2010年的年報里進行了這樣感性的說明。

到了2011年,他的表述更直接: “我和董事總經理張極井先生以及在澳洲的項目負責人華東一博士,都曾有過許多不眠之夜,因為我們的項目在規模上前無古人,且不在自己的國土上。 ”2011年年初,為確保項目盡早投產,中信泰富礦業曾在北京召集主要承包商、設備製造商以及供貨商評審項目進展狀況,並確定後續施工和運營準備計劃。主持會議的包括常振明、張極井和華東一,中冶方面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亦有參會。

但第一條生產線仍未如願在當年7月開始運行調試並出口精礦粉。中期業績會上,中信泰富公開表示對中冶的失望。

但中冶方面認為,很難想象一個項目會遭遇中澳鐵礦這麼多實實在在的困難和麻煩,墊付支出遠超預期,並再次將報價提升30%至43億美元。在考慮了其他方案後,中信泰富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最終在年底又追加給中冶8.22億美元。

之後,中信泰富開始直接負責所有採購工作,與中冶成立工作小組,共同管理所有項目調試和安全相關的工作。

同時,工程總承包合同項下的球團廠建設撤銷,中冶的承包範圍從六條生產線 變成前兩條。此外,倘若中冶延誤工期而導致中信泰富蒙受損失,中信泰富有權根據合同價格 0.15% 的比率獲得按日賠償。中冶當時承諾前兩條生產線分別于2012年8月31日和12月31日前投產。

但中冶又食言了。雙方在2013年簽署了第四份補充合同,中冶須在2014年1月23日之前,將操作手冊和圖紙等資料移交給中信泰富。中冶集團團隊的核心成員及中冶北方,將以協助方式參與中澳鐵礦項目。

對於不斷上升的成本,兩家中國企業存在分歧。2013年1月,中信集團同意調整合同金額到43.57億美元,但中冶方面預計的合同總成本又達到49億美元。雙方將通過第三方審計協商解決這一問題,但審計沒有時間表。

常振明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報價節節攀高,有澳元持續升值等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觀因素走了很多彎路, “不了解在澳大利亞開發大型礦山的實際情況,想當然地套用、照搬國內經驗,嚴重低估了施工難度。 ”

最後的磨難

高盛在一份報告中預計該項目總投資將達到 110 億美元,較最初計劃

超出2倍多

在位於西澳皮爾巴拉地區普雷斯頓海角附近的礦區,矗立著澳大利亞甚至全球最大的礦山設備和基礎設施:五層樓高的破碎機,2700噸重的自磨機,以及令這些龐然大物相形見絀的長2.2公里、寬1.1公里、深達432米的礦坑。常振明曾經感慨: “初次到項目現場時,其龐大的規模令我驚嘆不已。 ”從沒做過鐵礦的中信泰富一出手,就是一個超高難度項目——磁鐵礦含鐵量低,有人形容要磨成 “像奶粉一樣細”的精礦粉才能用,選礦工藝包括破碎、篩選、研磨、分選、過濾和乾燥等。這個聚光燈下的項目給了所有經手人巨大壓力,隨著工期一再延誤、投資一再攀升,壓力更與日俱增。

2012年11月,中澳鐵礦第一條生產線開始試車生產精礦粉,並計劃在2013 年初裝運。礦粉要通過30公里長的礦漿 管道輸送至普雷斯頓海角港,這是皮爾巴拉地區40年來建造的第一個港口。

隨後的設備磨合又出現問題,以致第一條生產線試車後未能連續順產。 “一開始是單個部件調試,然後區域,然後在整條線調試。 ”一位接近中信泰富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選礦廠的控制操作系統包括7.8萬個節點,調試並不容易。

2013年4月,第二條生產線試產,球磨機的電機滑環未通過耐壓測試,再次延遲。對此,評級機構穆迪副總裁高翔評論說,無論在已建成生產線的營運還是新生產線的建設方面,中信泰富仍面臨挑戰, “雖然中信泰富在建成第一條生產線時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恐怕最終項目竣工前的過程不會如該公司先前所預期的那樣順利” 。

當然,努力並非沒有成績。除了選礦磨礦,整個項目還包括電廠、礦漿管道、海水淡化廠以及港口等,占了成本的很大部分。這些輔助設施當時已全部建完。

2013年12月,第一船精礦粉終於裝船運往中信泰富位於江蘇的特鋼廠,第二條生產線也在帶料調試。負責製造球磨機等設備的中信重工,由董事長帶隊 在項目現場負責。第三至六條線仍在建設中,目前全部磨機已就位,接下來還 要完成土建和安裝。

除了工期,成本是中澳鐵礦最受關注的問題,中信泰富現在不願回答。張極井表示: “在項目全部投產前,由於利息無法再資本化,同時要開始計算折舊,每噸生產成本會較高。我們將力爭後四條線儘快投產,提升產量,從而發揮更大的規模效應。 ”截至2012年底,中澳鐵礦項目總投資已達91億美元,其中68億美元為建設費用。高盛曾在一份報告中預計該項目總投資將達到110億美元,較最初計劃超出2倍多。

投行對前景看法不一。花旗看多,認為中澳鐵礦長遠可確保向中信泰富及其他中國特鋼廠提供穩定及優質的鐵礦石供應。高盛則對項目回報有保留,除了考慮到項目折舊已經開始入賬,還包括鐵礦石價格仍未見底。

2012年9月,鐵礦石價格跌至87美元 / 噸時,高盛曾對中信泰富項目進行過一次壓力測試,將其單位現金成本和總成本分別設定在每噸78美元 -79美元和每噸115美元 -127美元。高盛認為中信泰富的每股盈利將較基準情景(92美元 /噸)下的預測低38%-48%。

2013年全年,品位為62% 的鐵礦石135美元 / 噸的均價表現,讓大型礦山都很意外,但業內普遍認為,這樣的價格水平未來難以持續。2014年供應側大約會有1億噸新增產能進入市場,而中國在解決產能過剩以及大氣汙染治理方面的政策,也使鋼鐵產量很難再以接近10% 的速度增長。高成本的鐵礦石項目勢必承受更大壓力。

有銀行人士曾向財新記者分析,這樣的大項目, “將來如果鐵礦石價格下來,還貸就困難了” 。

前述接近中信泰富的人士在談到鐵礦石價格時則表示,中信泰富也擁有下游特鋼業務,能夠在價格方面與中澳鐵礦產生一定協同作用。

下一個考驗

運出第一批精礦粉後,能否搞掂愛打官司的前業主,成了中信泰富下

一個考驗

年產量2400萬噸的中澳鐵礦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磁鐵礦項目,自然牽動了中澳兩地高度關注。它關乎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開礦的信心。在優質的赤鐵礦占比超過90% 的澳大利亞,開采難度較大的磁鐵礦過去幾乎無人理睬,正是在中國企業表現出興趣後,磁鐵礦石的發展潛力才開始被考慮。

已將特鋼、鐵礦石和房地產列為主業的中信泰富,中澳鐵礦項目占其資產的三分之一。公司管理層在過去三年一直把項目的建設和儘快投產視做首要任務。不開出礦,對投資者沒法交待。

接下來中信泰富還要進行四條生產線的建設調試,並解決與前任業主克萊夫· 帕爾默(Clive Palmer)的爭端,實現項目的規模生產。對於管理層,現在還不是坐下來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但對於業界,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商業環境下進行“綠地”項目開發,哪怕是澳大利亞這樣一個礦業開發高標準的發達國家,中信泰富的經歷彌足珍貴。當年那一輪蜂擁而出的海外找礦者,如今有幾家真正開出了礦?

與中澳鐵礦同時開建的一些西澳礦山,也同樣遭遇了成本升高、勞動力緊張以及政府稅收政策變化等挑戰,但影響都沒有中澳鐵礦這麼大。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資料,澳大利亞采礦業在2011財年的資本開支較上一財年增加34%。鞍鋼和澳大利亞公司金達必共同投資的西澳中西部地區的卡拉拉(Karara)磁鐵礦,年產精礦800萬噸,也曾遭遇長時間擱置和成本破表,2007 年鞍鋼進入,到2013年4月才宣告投產。

中冶自己位於西澳蘭伯特角的磁鐵礦項目也遭遇重大挫折,預計可收回金額遠低於資產賬面值,2012年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23億元人民幣。

以中澳鐵礦為代表的案例說明,在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開礦,比在國內或非洲等地更困難得多,國內的商業模式根本無法複制到西方成熟市場。高盛澳大利亞/ 新西蘭自然資源行業組聯席主管理查德 · 菲利普(Richard Phillips)認為,毛利率降低會影響 “綠地”項目的開發,礦山可能會更願意進行既有項目的擴產以及已投產項目的收購。

無論建設過程如何艱難,運出第一批精礦粉,中澳鐵礦在2014年有了不錯的開頭,但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亞遭遇的全部麻煩還沒有全部解決。中信泰富當年以4億多美元從克萊夫· 帕爾默手中買下了中澳鐵礦。根據協議,帕爾默還可以每年獲得來自中信泰富的專利費。

但2012年11月,公司收到了帕爾默公司發出的通知,起訴中信泰富違約。帕爾默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愛打官司的礦業大亨。帕爾默手里還掌握有普雷斯頓海角港口的運營權。

接近中信泰富的人士稱: “對中信泰富來說,只要鐵礦石能運出去就行。 ”搞掂了生產建設後,能否搞掂這個難纏的人物,成了中信泰富下一個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12

中澳簽署自貿協定意向書 澳最終將取消所有自中國進口商品關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83

彭博社報道稱,中澳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意向書,中國取消了澳洲對華煤炭出口關稅。

意向書還顯示,澳洲對華出口的包括鋁土礦、煉焦煤、動力煤等能源和資源產品將在兩年內免除關稅; 將在四年內取消澳洲奶制品行業關稅;將在九年內取消所有澳洲進口牛肉的關稅。

此外,悉尼將建立人民幣清算銀行,同時中國授予澳大利亞5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

另據新華社報道,澳大利亞承諾最終將把所有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降為零。

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評論稱,中澳自貿協議是迄今為止中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的最為全面的貿易協議。

以下來自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意味著(澳大利亞)進入中國服務市場的最好時機。

95%的出口中國的產品最終將免關稅。

將在九年內取消所有中國對澳洲牛肉的進口關稅。

將在四年內取消澳洲奶制品行業關稅。

澳洲對華出口的包括鋁土礦、煉焦煤、動力煤等能源和資源產品將在兩年內免除關稅。

將中國企業赴澳大利亞投資的審查門檻金額從2.48億澳元提升至10.8億澳元。

將在悉尼建立人民幣清算銀行。

今天早些時候,華爾街見聞網站援引新華網介紹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17日在堪培拉舉行會談,雙方共同宣布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有望為澳出口企業帶來巨大商機,或緩解澳煤礦商的困局。

澳大利亞總理秘書 Josh Frydenberg周日在布里斯班(澳東部城市)接受彭博新聞社的采訪時表示,自貿協定“將會改變遊戲規則”。他表示:

中國對澳開放包括農業、服務在內的行業將讓澳大利亞受益匪淺。

澳洲第一大銀行——澳洲聯邦銀行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中對中國依賴程度最高的國家,澳對華出口占其GDP比重的5.3%。中國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需求是“多多益善”,而澳大利亞人則享受著中國廉價制造業產品帶來的好處。 2013年,中澳雙邊貿易達到了1510億美元。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中澳自貿協議的一大亮點是,澳大利亞貿易部將為澳國內牛奶場帶來四年內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此外,澳大利亞的釀酒商、金融機構、工程服務企業等眾多領域均將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待機遇,中國政府對澳大利亞貿易放開的廣度和深度均令相關行業驚喜過望。

此外,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除牛奶外,包括酒類產品、園藝產品、海產品、煤炭等累計占澳大利亞出口額93%的貨物都將在2019年前削減關稅至零。

澳洲聯邦銀行首席匯率和利率策略師、國際經濟部主管Richard Grace評論稱:

聲明宣布後,澳元很可能會受到條件反射式的提振。中澳雙方都會從中收益,但是澳洲較小型的企業將會更多地獲益。

緩解澳煤礦商困局?

匯豐銀行預計,自貿協議將免除自澳進口煤炭的關稅。

作為全球最大煤礦出口國,中國取消煤礦關稅將刺激澳洲煤礦商的利潤增長。此前,由於全球煤礦供應過剩和經濟增長放緩,煤價受到壓制,包括法興銀行和法巴銀行在內的投行都削減了煤價預期。

匯豐銀行澳大利亞首席經濟學家Paul Bloxham在電話中告訴彭博:

對於煤礦行業來說,(自貿協議)可能意味著近期中國宣布的煤炭進口關稅不適用於澳洲。這很重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32

外媒評中澳自貿協議:現實比夢想骨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69

習近平,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中國

歷時逾十年談判後,中國與澳大利亞本周一終於簽訂了兩國自由貿易協議(FTA)。路透等西方媒體稱它是里程碑式的協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向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和服務業敞開市場,澳大利亞也將放寬中國對澳豐富資源的投資限制。

但此後路透、法新社、ABC等外媒指出,FTA固然呈現了中澳貿易和投資的美好前景,但就目前協議結果和雙邊貿易的現狀看,還有一些現實的問題。

根據FTA,包括多種資源、乳制品、牛肉和家畜在內,9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商品關稅會被取消。但由於中澳未能就放寬中國國有企業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限制達成一致,澳大利亞出口幾大主要農產品——棉花、小麥、糖、大米與油菜籽還都未獲得免稅。這些產品的關稅得在三年以後才能進行評估。屆時能否調整關稅還要取決於中國國有企業在澳投資受管制的情況而定。

澳大利亞反對黨工黨領袖Penny Wong稱:“制糖業等關鍵出口產業已被告知,不要對中澳自貿協定有任何指望,工黨對此十分關註。”他還說,如果協議細節確定並公布,工黨將據此判斷是否協議符合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路透報道提到,一些專家告誡,麻煩可能就隱藏在詳細條款中。

即便解決了農產品關稅的問題,協議也未必能如澳大利亞政府期望,達到足夠促進經濟的作用。畢竟,農業在澳大利亞出口貿易中體量很小。

如下圖所示,澳大利亞外事與貿易部數據顯示,去年澳大利亞農業對華出口額僅有36.8億澳元,僅占商品出口總額的3.89%。去年第一大出口農產品羊毛的出口額為19億澳元,而礦產品中僅鐵礦石的出口額就高達526.5億澳元。

澳大利亞,進出口,自由貿易協議,鐵礦石,農產品

澳大利亞礦業協會表示,簽署FTA後,中國對澳出口焦煤征收的3%關稅將立即被取消,對燃煤征收的6%關稅則將於兩年內徹底取消。可是,因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內港口的鐵礦石、煤炭和棉花庫存極大,對澳大利亞礦產品的需求也相應減少。路透報道指出,澳大利亞乳業目前也難以借助中國掀起發展高潮。

澳大利亞國內對FTA的擔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在澳項目會不會剝奪澳大利亞本土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會不會過於依賴中國。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Andrew Robb回應以上第一種擔憂稱,根據FTA,中方的確可以聘請有經驗的中國勞動者,但前提是澳大利亞本土沒有能勝任特定項目的熟手勞動者。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史教授Geremie Barme認為:“只有過了幾周、幾個月以後才能看出FTA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所以對此應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此外,澳大利亞金融業對FTA也較為謹慎。他們認為,亞洲同行已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澳大利亞的企業可能只會涉足邊緣項目,無法在核心銀行服務業展開競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83

中澳自貿協定影響電話會議紀要:對液態奶影響大於奶粉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35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1-19 11:08 編輯

中澳自貿協定影響電話會議紀要:對液態奶影響大於奶粉,對乳企影響可控

主要數據:
  

① 奶粉進口量:2014年1-9月我國進口奶粉總量(包括全脂+脫脂)為81萬噸,其中來源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奶粉為3萬噸,占比3.7%,位列第三,進口金額1.5億美金,占比3.7%;
  

② 液態奶進口量:2014年1-9月我國進口液態奶總量(包括全脂+脫脂)為21萬噸,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進口液態奶為2.7萬噸,占總體進口液態奶比重12%,位列第二,進口金額3041萬美金,占比13%。
  

③ 奶粉單價:2014年1-9月我國進口奶粉到岸單價為4.96美元/KG;其中澳大利亞進口單價為4.98美元/KG,新西蘭為5.03美元/KG。澳大利亞單價略低於新西蘭。
  

④ 液態奶單價:2014年1-9月我國進口液態奶到岸單價為1.07美元/KG;其中澳大利亞進口單價為1.14美元/KG,最大的進口國德國為0.97美元/KG。澳大利亞到岸單價比德國單價高出17%。
  

⑤ 關稅:目前我國進口液態奶最惠國關稅在10%-20%之間,全脂和脫脂牛奶關稅稅率為15%。按照7元/L的到岸單價算,15%的關稅為0.5元,即關稅減免對每盒牛奶單價影響0.5元。

研究員觀點:

1、 總體而言,中澳自貿協定以及未來更多的自貿協定是國內相關產業和企業必須要面對的客觀現實。能采取應對措施的企業還是好企業。

2、 自貿協定給乳企帶來的是壓力和機遇並存,機遇甚至大於危機。市場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國內乳業供給環節存在的問題,如果把生產環節同供給環節割裂,生產環節的企業尋找到更為經濟的原料供應,對生產環節是有利的,雖然現實情況不是那麽簡單,但實際乳企一定能在構建系統優化的生產加工鏈條當中受益。而在應對品牌消費端方面,高度穩固的寡頭市場結構對於把控市場走向十分有優勢,而當進口奶市場整體話語權逐漸滑向國內乳企巨頭手里,未來國內乳業的產品結構、渠道結構和市場層級都將是比較鮮明和合理的。


電話會議紀要:

中澳自貿協定的背景:
中國需要更好的貿易和投資環境,自貿協定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很大關系,中國同澳大利亞自貿協定從2005年就開始談。中國同時還在和韓國、歐洲等很多國家和地區在談。瑞士基本已經確定,歐洲幾個國家也在談,簽訂自貿協定國家會越來越多,這是個趨勢。

未來國外越來越多的快消品會進入中國市場,而且價格會產生沖擊,對消費者來說是福利。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個國家出口結構:
這兩國都是出口型的,一個偏重資源(澳大利亞),一個偏重產品(新西蘭)。

新西蘭有最大的出口載體恒天然企業,新西蘭以出口大包粉等原材料為主,澳大利亞以出口成品為主,比如嬰幼兒配方奶粉、UHT奶。原因是澳大利亞原奶價格比新西蘭高一些(今年兩者成本可能會打平)。雖然澳大利亞出口成品為主,但在出口的過程當中,澳大利亞品牌並不占主導和優勢。

2013年澳大利亞脫脂奶粉產量25萬噸,新西蘭的產量38.6萬噸。澳大利亞全脂和半脫脂奶粉14萬噸,新西蘭是125萬噸(中國2013年從新西蘭進口奶粉68.7萬噸,澳大利亞進口2.8萬噸)。

新西蘭牛奶產量2000多萬噸每年,澳大利亞不到1000萬噸,兩者差2.2倍,新西蘭400萬頭,澳大利亞不到200萬頭。

澳大利亞每年110公斤,新西蘭是70多公斤人均消費。


乳品供應潛力:
80年代澳大利亞比新西蘭好,但這幾年新西蘭非常快。澳大利亞奶牛養殖集中在東南部,維多利亞州為主,土地面積3%,但奶牛養殖占到60%。澳大利亞能養殖的國土面積是有限的,不會無限制的增加。澳大利亞奶牛養殖規模水平不如新西蘭,原奶單產達到8-9噸。每年乳制品出口30億澳元,每年增長10%左右。

新西蘭南島的牧場分布均勻,牧場土地肥沃,可以全部養奶牛。

澳洲很多土地幹旱,適合養殖肉牛,不適合養奶牛。幹旱和洪澇災害要比新西蘭多很多。澳洲乳品增長空間有,由於其很多陸地面積不適合養殖奶牛,同新西蘭比還差很大一截。

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對中國的好處:中國投資澳洲的門檻降低,中國企業往澳洲投資會升溫,伊利、蒙牛、光明、貝因美、三元都已經或準備去投資,澳大利亞將成為繼新西蘭以後第二投資熱門國家。

自貿協定是好事情。中國乳業需求增長很快,新西蘭是穩定的供應地,資源保障。中國的企業必須走出去。新西蘭一家獨大有風險。中澳貿易關系的加深,澳洲將成為新西蘭之後穩定供應資源保障的國家。

澳大利亞以出口成品為主。澳大利亞短期對中國出口奶粉大量增加不太可能,原因是產能比較低。

澳洲沒有很大產能空間(包括他適合養殖奶牛的國土面積比例是不高的),產品結構在那放著。澳大利亞人均用奶量是新西蘭的1.5倍,澳大利亞人口是新西蘭的好幾倍,2400萬,新西蘭450萬。懷疑有沒有更多的東西進入中國。

澳大利亞是250萬噸,液態奶產量。是新西蘭的數倍。澳大利亞短期內快速進入中國的產品是UHT奶。

澳大利亞乳制品的優劣勢——澳洲奶粉市場主導品牌是歐洲的:
歐洲是成品(比如嬰幼兒奶粉、酸奶、UHT奶,企業多,品牌多)占優勢,新西蘭是原料奶源占優勢,澳大利亞兩頭都不占。

在澳大利亞市場主導的嬰兒奶粉、奶酪等基本都是歐洲的品牌,而且澳洲很多乳品工廠都是歐洲和新西蘭品牌企業所有;澳洲本土最大的是邁高,品牌優勢不明顯。因此地位很尷尬。

澳洲UHT體量很大,主導出口也會以UHT為主,未來協定後,澳洲UHT牛奶的出口相對來說才是有潛力的。

對中國國內乳制品消費市場的影響
中國同澳大利亞談自貿,同歐洲也在談。從市場影響看品牌影響最大的是歐洲,原料影響最大的是新西蘭,澳大利亞夾在兩者中間。
不能狹義認為中澳自貿協定是一個威脅,因為威脅比不上歐洲和新西蘭。


影響,第一,在產品市場對國內有沖擊但不明顯,更不用驚慌。進口液體奶今年30萬噸,占比很低。到2018年之前,認為進口奶占UHT消費量應該不會超過5%,所以說沖擊不是很明顯。第二,進口奶價格比較低,會改變目前高端牛奶的是市場格局。

未來企業戰略布局該怎樣?

建議的布局是這樣:國內大型企業加速走出去,加速品牌和資源合作和收購。同時,依靠國內奶源的,加快國內走低溫化。2014年很多養殖企業給中央上報信息,要求保護國內養殖,中央也比較重視,近期也可能對複原乳出臺一些政策。以國內奶源為原料的一定要走附加值高的產品,比如酸奶建議采用鮮奶而不是奶粉,高檔的功能奶也建議用生鮮乳而不用奶粉。

未來自貿協議對中國奶源的影響
未來同歐洲自貿談判一旦成行,對國內奶業的影響是肯定的。

國際原奶價格優勢明顯,國內原奶價格3.8-3.9,歐洲3.4-3.5,新西蘭2.7-2.8。我們的價格比歐洲高20%,比新澳高30-40%。且國內養殖規劃和標準化程度低,品質差異大,原奶劣勢明顯。國內養殖有資源瓶頸,飼料、水、土地。目前國內超大規模養殖不符合中國國情。過去的小散退出市場,奶牛養殖發展現在並不穩定。

未來中國需要依靠外向保障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政府也是持比較支持的態度。對沖擊的應對,要加速海外布局和國內低溫化。另外,切實可以加速適度規模化和一體化,降低成本價格。成本高在於產業模式和管理運營落後,不完全是原料成本更高。國外的原奶價格保持平穩的原因:牧場管理做到最好。

國內乳企受益更多還是受損更多?
當然是受益更多。

澳洲自貿協定最大優勢在於降低投資門檻。國內乳企通過自貿協定加速海外布局,購買企業和品牌,購買資源,綁定原奶資源。跟研究機構合作提升技術水平。協定以後對外投資合作的門檻會越來越低。

中國進口奶趨勢不可避免。今年國內原奶需求4600萬噸,2020年7000萬噸。國內滿足不了。自貿協定,一方面有助於乳品價格降低,另一方面有助於國內資本對外布局。

中國的企業去澳洲布局,通過並購品牌+工廠,資源進入中國市場後,國內企業有政策、渠道優勢,在進口中能起主導作用。未來進口奶有定價能力的是國內企業。進口對國內的沖擊談不上。

對養殖,國內需求很大。國內和國外需要分工,國內引向高附加值產品,如低溫;進口奶把價格往低里引導。完成分工後,國內和國外並不矛盾。日本為了保護本土養殖,發展低溫巴氏奶,除了巴氏奶,其他全部從澳洲新西蘭進口。

進口奶2014年占比多少?澳大利亞液體奶進口是否有沖擊?
1%多。進口品牌數量很多,但是沒有很大的,多而不大不強。原因是從業者多數是貿易類公司,甩給經銷商,不做市場。

今年開始國內大的企業參與進來,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三元貝因美等等,國內大乳企參與後的比例可能會做到進口總量的50%-70%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上,那麽就掌握了進口奶的話語權。

中國市場層級非常明顯,即使在高端牛奶受到沖擊的情況下,未來金典和特侖蘇往三四線市場走(非常適合禮品市場),一二線用自己的進口產品來同其他進口奶競爭,同時高端產品再出新品,更高系列,例如花色系列(例如小黃人)來填補,做到產品的梯度,來化解這個沖擊,完全是做得到的。

國產的優勢:1.中國企業,像伊利蒙牛這樣的企業,對市場和渠道的把控非常嚴謹細致。產品流向控制很好,國外企業不可能相抗爭,伊利、蒙牛渠道力量是國際上其他企業不具備的。中國市場縱深度很大。進口奶能不能沖擊國內市場,核心是看能不能做傳統渠道。2.國外UHT品類單一,我們國家品類非常豐富,進口奶不可能做那麽多口味。消費者對口味忠誠度很低,國產轉換很快,國外不行,跟不上市場變化。

國內企業對市場把握強太多,所以生產和營銷成本都比國外好。自貿協定後,企業能夠系統化的生產銷售優化,獲得更為綜合的競爭力優勢。

進口奶現在品牌很多,但沒有一個品牌能做出有影響力的規模出來,但國內企業走出去以後再走回來,在渠道市場份額和定價方面的話語權是完全不一樣的。

資源分工問題,政策上有沒有推廣巴氏奶的趨勢?
目前政策方面對主推巴氏奶還沒有那麽明顯,這個剛剛報到國務院,主要是國際奶價下降,奶農利益受損的問題,剛剛引起重視,政策還沒有出臺。

關於資源分工的問題,是長期的問題。對於伊利、蒙牛能不能做巴氏奶:伊利說只要市場需要馬上能做,只要時候到了,就能轉;伊利原來奶源主要在北方,從06年開始做織網計劃,奶源東移、南移,現在在各個省份建立牧場。蒙牛依靠現代牧業,下一步也會發展酸奶、乳酸菌飲料,低溫渠道也在搞。巴氏奶伊利和蒙牛要做都能做,為什麽不願意做,因為現在量還很少。

中國消費目前還會是常溫為主,這是中國人消費習慣以及常溫奶特性決定。現在90後00後開始適應低溫奶,前景是好的。需求是好的,低溫奶發展取決於需求的培育,另外取決於奶牛養殖能不能適度規模化發展。

兒童奶情況不是很好的原因?
乳品未來很專業細分的方向,兒童奶這幾年受制於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對兒童奶添加的東西產生質疑,影響消費;另外而且兒童奶價格比較偏高,三四線城市一下推廣比較困難的;替代品比較多,例如莫斯利安在三四線銷售很好,很多兒童是消費對象,這對兒童奶也是替代;當前一二線銷售,三四線還是比較少,一二線替代品很多。

旺旺的兒童奶做的不好,一個重要原因是旺仔在兒童奶紅火的來的時候沒有將兒童奶產品做成系列;而蒙牛伊利在兒童奶發力後,很快形成了系列化,做市場,做渠道方面優勢逐漸突出,兒童奶,兒童酸奶等等。下一步很多人要做,貝因美要做,在渠道方面精耕細作,對旺仔有很大競爭壓力。

奶粉新政的影響:
以前有1000家是國外品牌,80%是貿易公司。從去年7-8月後,很多企業停止進貨,到今年以後,5月份名單公布以後,看到大量原來不知名品牌已經退出市場。今年完達山、三元、飛鶴從去年6-7月抓住這個機會。新政終結了過去大家對洋奶粉的迷戀。

今年年底會看到變化,又有幾家企業開始躍躍欲試從二線市場發力,可能會重新回到06年的格局——國外和國內的品牌都有幾家很強勢的品牌。政策給消費者心理產生了影響。國內對新政的執行,品牌數量並沒有減少,很多企業被迫出品牌。伊利、飛鶴、聖元都出了很多副品牌,主要做嬰童渠道,6-7萬家終端,主要在3-4級市場。

2015年可能是行業拐點,今年轉型基本上都轉型完了。貝因美和雅士利在嬰童渠道做了產品,明年開始收獲。明年是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翻開新的一頁。

對雙11君樂寶奶粉在電商熱賣的看法:
雙11,降價、促銷的模式對非硬性需求的產品效應比較明顯,比如小家電、茶葉、堅果。嬰兒奶粉是硬性需求(比如孩子吃多少還是多少,量不會因為價格下降而增加)。如果商家參與自損利益對企業沒有好處。

今年雙11有幾個企業參與其中,第一類是當成品牌推廣的活動來操作。第二類是從12年開始出現專門做電商的品牌。有些產品品牌本來就是電商,需要按照電商規則做。(來自中銀國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792

中澳鐵礦九年糾葛 中信計提百億減值準備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6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20 17:56 編輯

中澳鐵礦九年糾葛 中信計提百億減值準備
作者:程俊

中信股份(0267)周二宣布,受到過去數月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公司可能會對中澳鐵礦作出14-18億美元的減值準備。

中信股份在聲明中稱,減值撥備屬非現金項目,但仍會令公司去年度的盈利因此減少。此外,中信表示中澳鐵礦項目的第三至第六條生產線的建設正按計劃進行。其中,第三、四條線的調試預計將在今年底前開始,第五、六條線的調試會在明年。預計到2016年底,整個項目將全面建成投產。

該項目總投資近100億美元,這是澳洲最大的磁鐵礦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最大投資。

2006年中信斥資4.15億美元買下西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權。最初收購目的是確保原材料供應,從而保證公司的長期發展。

中信最早的成本預算為33.19億美元,計劃投產時間定於2009年7月。然而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鐵礦項目” 生產的首船成品礦才付運,累計耗資已近100億美元。更為糟糕的是,項目現有的產量僅為當初產能設計的一小部分。

中信雖從未向外界披露過中澳項目的噸成本核算,但依照當地同業者與分析師的測算,這一數目不會低於每噸80美元,與澳洲當地生產商每噸30美元到40美元的開發成本相比毫無競爭力。而隨著鐵礦石價格的暴跌,項目最終關閉的風險十分巨大。目前鐵礦石價格僅有70.2美元/噸。



來源: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14

中澳鐵礦九年糾葛 中信計提百億減值準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55

中信股份周二宣布,受到過去數月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公司可能會對中澳鐵礦作出14-18億美元的減值準備。

中信股份在聲明中稱,減值撥備屬非現金項目,但仍會令公司去年度的盈利因此減少。此外,中信表示中澳鐵礦項目的第三至第六條生產線的建設正按計劃進行。其中,第三、四條線的調試預計將在今年底前開始,第五、六條線的調試會在明年。預計到2016年底,整個項目將全面建成投產。

該項目總投資近100億美元,這是澳洲最大的磁鐵礦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最大投資。

2006年中信斥資4.15億美元買下西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權。最初收購目的是確保原材料供應,從而保證公司的長期發展。

中信最早的成本預算為33.19億美元,計劃投產時間定於2009年7月。然而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鐵礦項目” 生產的首船成品礦才付運,累計耗資已近100億美元。更為糟糕的是,項目現有的產量僅為當初產能設計的一小部分。

中信雖從未向外界披露過中澳項目的噸成本核算,但依照當地同業者與分析師的測算,這一數目不會低於每噸80美元,與澳洲當地生產商每噸30美元到40美元的開發成本相比毫無競爭力。而隨著鐵礦石價格的暴跌,項目最終關閉的風險十分巨大。目前鐵礦石價格僅有70.2美元/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63

中澳正式签署“自贸协定”(商务部权威解读)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71

导读: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安德鲁·罗布17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出席签字仪式。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



中澳正式签署自贸协定

据新华社17日消息,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于20054月启动,历时十年。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11月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 期间,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共同确认并宣布实质性结束谈判。此次协定正式签署,为两国分别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使协定尽快生效奠定了基础。

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迄今已商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

在货物领域,双方各有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将在协定生效时立即实现零关税。减税过渡期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达到 100%;中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分别达到96.8%97%。这大大超过一般自贸协定中90%的降税水平。

在服务领域,澳方承诺自协定生效时对中方以负面清单方式开放服务部门,成为世界上首个对我国以负面清单方式作出服务贸易承诺的国家。中方则以正面清单方式向澳方开放服务部门。此外,澳方还在假日工作机制等方面对中方作出专门安排。

在投资领域,双方自协定生效时起将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澳方同时将对中国企业赴澳投资降低审查门槛,并作出便利化安排。

除此之外,协定还在包括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等“21世纪经贸议题”在内的十几个领域,就推进双方交流合作作了规定。

澳大利亚是经济总量较大的主要发达经济体,是全球农产品和能矿产品主要出口国,有着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及治理模式。中澳自贸协定 签署,是我国在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程中迈出的重要而坚实的一步,对我国在“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起到重 要的促进作用。中澳自贸协定也是继韩国之后,我国与亚太地区又一个重要经济体签署的自贸协定。这对于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亚太自由贸易 区(FTAAP)进程以及加快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是中澳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澳两国一直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和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中澳双边贸易额1369亿美 元,是2000年的16倍。截至2014年底,中国赴澳各类投资总额约749亿美元。目前,澳大利亚是我国海外投资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目的地。我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将进一步促进两国资金、资源流动和人员往来,推动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向 持久和深入方向发展,使两国产业界和消费者广泛获益,造福于两国人民。

链接:自贸区能带来啥福利?

【澳大利亚:红酒龙虾,快到碗里来!】

澳大利亚幅员辽阔,美食众多。鲜活的海鲜、香嫩的牛羊肉、独特的时蔬、品质上好的奶酪和橄榄油,还有醇香爽口的澳式啤酒以及品质上乘的红酒。

根据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结果,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这意味着,美味澳洲大龙虾今后可能从高档酒店“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大家也有更多机会品尝澳洲牛排和澳大利亚红酒。

所以,小伙伴们可以尽情呼喊:澳洲红酒大龙虾,快到碗里来吧!

【韩国:抢购化妆品无需再等“双十一”】

2004年中韩双方宣布启动民间可行性研究,到今年最终完成实质性谈判,中韩自贸区谈判可谓“十年磨一剑”。

根据双方谈判结果,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

这意味着,在中国销路一直不错的韩国服饰、汽车以及电子产品的售价有望更“接地气”。同时,韩国的美容机构将有机会把诊所开到中国境内,让中国消费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韩国的美容服务。

韩国化妆品受到许多中国年轻女性消费者青睐,但不少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价格“水涨船高”,“火了”国内的代购生意。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这一价格差异有望缩小。想买韩国化妆品,也许不必再等“光棍节”。

【新西兰:不必再“抢奶粉”】

新西兰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虽然人口只有400多万,但新西兰的乳制品出口量居全球第一。

200847日,中国和新西兰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该协议规定,中国将从2008101日起逐年降低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关税,并于201711日前取消鲜奶及奶油、黄油、奶酪的关税,于201911日前取消奶粉关税。新西兰奶制品有望成为更多中国“奶爸”和“辣妈”的选择之一。

【东盟:优质水果平民价】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贸区,同时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自2010年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

中国-东盟自贸区给中国民众带来的实惠十分明显。山竹和榴莲等来自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在国内市场日益普遍,泰国大米、越南绿豆糕、菲律宾芒果干、印尼黄金糕、越南和马来西亚咖啡等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北方的腊月想吃热带水果?没问题!

【智利:好酒不只欧洲有】

提及葡萄酒,许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地中海,习惯把葡萄酒与法国划上等号。但是,地处南美洲的智利凭借其气候优势、独特的葡萄品种以及历史悠久的传统酿酒工艺,其葡萄酒产品不仅有欧洲风味,同时兼具南美特色,具有多个知名葡萄酒品牌。

中国-智利自贸协定2005年签署,2006年正式实施。物美价廉的智利葡萄酒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下次买葡萄酒,别只盯着法国品牌。

【瑞士:拉近名表距离】

中国-瑞士自贸协定今年71日正式生效实施,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和全球经济前20强国家达成的第一个双边自贸协定。

根据中瑞自贸协定,瑞士参与降税的产品比例是9999%,中方是965%。其中降税幅度较大的产品有纺织品、服装、鞋帽、汽车零部件和金属制品等。

瑞士的诺华和罗氏都是全球顶尖的制药公司,零关税有望降低中国部分进口成品药和原料药的价格。同时,钟表是瑞士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随着关税降低,瑞士名表的境内外价差望逐渐缩小。也许过几年,瑞士手表的价格也会变得“亲民”一些。

(文章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来自商务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81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雙滿月” 上海關區進口貨物稅款優惠近四千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404.html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雙滿月” 上海關區進口貨物稅款優惠近四千萬

一財網 胥會雲 2016-02-22 17:15:00

中韓、中澳兩項自貿協定實施兩個月,上海關區兩項自貿協定項下進口貨物受惠貨值12.4億元、稅款優惠3992萬元。

中韓、中澳兩項自貿協定實施兩個月,上海關區兩項自貿協定項下進口貨物受惠貨值12.4億元、稅款優惠3992萬元。

其中,自韓國進口主要受惠商品為未鍛軋鋅、合成橡膠等工業類產品;自澳大利亞進口主要受惠商品為牛肉、海鮮等民生類產品。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於2015年12月20日起正式實施,當日實施第一次降稅,2016年1月1日實施第二次降稅。經過一定過渡期後,兩個協定項下絕大多數貨物最終將實現零關稅。其中,中韓自貿協定項下,最長20年過渡期後,韓國將對92%稅目數的中國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我國將對91%稅目數的韓國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中澳自貿協定項下,澳大利亞將在5年內對全部中國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中國在經過最長15年過渡期後對96.8%稅目數的澳大利亞原產貨物實行零關稅。

據上海海關介紹,截至目前,兩項自貿協定項下共進口貨物2063批,受惠貨值12.4億元、稅款優惠3992.2萬元。其中韓國原產貨物進口840批,受惠貨值5.1億元、稅款優惠1220.6萬元,主要受惠商品為未鍛軋鋅、合成橡膠等;澳大利亞原產貨物進口1223批,受惠貨值7.3億元、稅款優惠2771.6萬元,主要受惠商品為牛肉、海鮮等。

除企業享受到成本降低、通關便捷外,普通市民也將享受到自貿協定帶來的實惠,能更快、更省錢的買到來自韓、澳的“美食盛宴”。

“貿易協定生效後,稅率經過兩次調整,進口成本下降,所以我們相應調整了一些商品的零售價。比如從澳洲進口的龍蝦,關稅從15%下降到9%。隨著幾級供應商不斷放大成本優惠的效應,我們的零售單價也從去年的每斤325元左右降至270多元;等2019年關稅降為0後,隨著綜合稅率下調,龍蝦價格將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上海極鮮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杜震介紹說。

截至目前,中澳自貿協定項下,澳大利亞原產牛肉進口406批,受惠貨值1.7億元人民幣,占比23.1%;海鮮進口327批,受惠貨值7311.7萬元人民幣,占比10%。

2015年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貿企業面臨進出口“寒冬”。上海海關方面表示,自貿協定實施後,上海海關在通關現場設立了中澳、中韓自貿協定貨物通關專窗,為受惠貨物驗放提供便捷通道,及時解決企業通關受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04

中澳法「術」交流團

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一向給我一個很奇怪的感覺, 究竟這班人搞甚麼法學交流的? 這個「澳」字, Oh! 除了有些澳洲畢業外, 有去「澳」洲交流嗎? Oh! 或者有, 恕我無知, 我沒有去他們的網頁看, 也沒有留意他們平時的活動, 除了頭馬, 何秀蘭維肖維妙地形容豬一樣的隊友的馬恩國大律師外, 其他人我沒有留意。馬大狀率團北上訪問, 傳來了的一段佳話, 明報早3日這樣講:

正在北京訪問的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一行人,早上與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會面。團長馬恩國會後引述張榮順稱,現時「港獨」沒有實力,但即使「港獨」具備實力亦「好易處理」,因為中央「要法律有法律,要槍有槍,要炮有炮」。

我看了報導也沒錯愕, 正是要法律有法術, 要槍無得搶, 要炮可以車大炮, 聽過了, 也沒有興趣寫評論。到了今早看明報頭條, 恍然大悟, 原來中澳法「術」交流基金會替「港獨」出了一口烏氣, 要繼續讀本文, 就一定要先看明報頭條那幾篇, 才會跟我一樣有所體會。(訪京團成員晝見京官夜蒲K 接查詢後退出法學基金會 馬恩國任執委會主席 譚惠珠辭榮譽顧問), (這一篇其中一張相是女子的手摸着律師下體照, 未成年讀者不要看。我警告做足, 刺傷眼睛與人無尤)。

我恍然大悟是甚麼呢? 原來馬大狀的團友聽到張副主任講槍炮, 心中一定不服, 要比拼下, 於是晚上走去北京夜蒲, 展示香港的槍炮實力, 難怪無槍無炮的譚惠珠要劃清界綫。最好笑的是明報的排版, 兩條茂里律師和性感女貼面照當然是搶眼, 再加一張梁美芬教授跟豬一樣的律師的貼面照, 好像要人遐想, 自由聯想……唔通梁美芬以前在北京讀書也做過KTV?

法學交流變成性學交流? 中港兩地一向都交流頻繁, 了無新意。在KTV應酬, 應酬啲乜呢? 咿, 唔係叫交流喎, 唔係叫交易貼切啲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