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霸王陈启源:中药世家还是江湖郎中?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8631.html


国内洗护品首富、霸王董事会主席陈启源正被财富的过山车带入谷底。因其中药洗发水含有致癌物二恶烷,引发股价大跳水,短短几日,陈启源夫妇的财富蒸发超过20多亿港元。

神秘富豪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面对霸王上市以来的最大危机,陈启源仍未公开露面。在7月16日霸王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陈启源及霸王高层集体缺席,行业协 会被推到了前面,成为挡箭牌。广东省日化协会称,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二恶烷就作为杂质进入化妆品,似乎洗发水含有二恶烷已经是行业的潜规则。随后,国 家药监局通报霸王中药洗发水的抽检结果:其中的二恶烷含量不会影响健康。但这并不能恢复公众对其洗发水的信心并打消外界的疑虑。

一直以来,陈启源低调、神秘,牢牢主导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资金运作,就是公司员工也很难见到“霸主”。外界只能从成龙代言霸王中药洗发水的广告上,窥见其真容,即洗发水外包装上印有“中药世家”的陈启源头像。

霸王的内部员工透露,老板(陈启源)和老板娘(万玉华)的分工各有不同。员工能见到老板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他一直牢牢主导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资金运 作。万玉华则凭借治业精神和工作激情推动公司的发展,她主要负责产品研发、企业营销和市场管理。据说她至今仍亲力亲为,与大型经销商直接打交道,令霸王的 客户不会因业务人员流动而流失,使市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营销上,例如包装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要把关,无论是纸张、瓶型、材料,都必须她本人签字才能生 效。但是,她为人又很低调,极少对外人评论业界状况以及霸王的情况。

学历疑云

公开资料显示:陈启源祖籍广东罗定,现为加拿大籍,获得加州美国大学DBA博士学位。外籍身份和博士学历显得陈启源与国内众多民营企业家不同。但自 从唐骏“学历门”事件后,企业高管学历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据调查,陈启源的博士学历与唐骏的博士学历一样值得怀疑,方舟子也曾指出来中国招生的加州美国大 学是一所没有经过认证机构认证、做不实招生广告的“克莱登大学”。

中药世家?

如果说美国博士只是陈启源用来装点门面,那么“中药世家”为其带来了实际利益,有十足的“含金量”。虽然国家药监局禁止日化产品的药用宣传,但在霸王的宣传中,巧妙地把“中药世家”与中药洗发水的防脱功能联系在一起,成为产品的一大卖点。

探究陈启源的发家史,颇具传奇色彩。根据其乡亲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他及家人自称陈启源其陈氏族谱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 陈霸先。而且族谱中还记载,陈氏后人迁移到罗定后,也继承了陈霸先的一些医术,行医者众,“中药世家”的称号逐渐流传开来。至1928年前后,乡邻中许多 人生头蚤,陈家人便教人用茶麸、防风、辣蓼、樟木等煲水洗头,治疗头蚤,由此中药养发之风盛行乡里。

19日,霸王内部培训PPT在网上泄露出来。这份资料中,霸王捏造了一个完全子虚乌有的历史故事,把自己的产品和300多年前的顺治皇帝、董鄂妃,以及近代的慈禧太后扯上关系。

把自身产品与历代皇帝扯上关系,听上去像一个传说,已很难考证。可考察近代的陈氏父子,却发现“中药世家”名不副实。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到《罗定史志》2007年第35期上曾记载,陈启源的爷爷陈琼芝,1930年前后多出外在广东、广西等地行医,并开药铺,为粤西一带名医。“陈启源作为长孙,年少时很得爷爷宠爱,时常抱着他讲其行医的故事,带他到各地游历。”

陈启源的父亲陈敬芳,曾与人合伙经营一家农药厂。陈启源早年当兵,退伍后继承了父亲的农药生意,从事杀虫剂贸易业务。

从陈启源父子的经历来看,很难与“中药世家”相联系,没有行医资质的他们,恐怕只能算是江湖郎中。此次二恶烷事件也加速了“中药世家”所暗示纯天然洗发水神话的破灭。

原始积累

其实,号称百年“中药世家”的霸王集团成立于1989年,公司历史不过十来年。

上世纪80年代初,万玉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霸王的招股资料显示她在该所的职务是工程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万玉华认识了前来咨 询有什么专利项目可以拓展的陈启源。两人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将关注点放在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洗涤剂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承包了所里一个下属企业, 类似今天的试验车间。

陈启源夫妇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啤酒香波,在黄河以北,定价3元的啤酒香波一投入市场就反应良好,于是两人果断与研究所脱离。1988年,霸王公司成立,主要生产霸王牌啤酒香波。

那时霸王牌啤酒香波的销售方式很简单,就是做大流通,走大渠道。所谓的大流通就是绕开当时的百霸王集团创始人陈启源货站批发,直接由霸王给经销商底价,由经销商负责霸王产品的一切销售活动。此时,已可以看到霸王赖以成功的诀窍雏形之一:将营销做到极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启源夫妇完成了霸王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这时,随着外资的进入,啤酒香波的历史也宣告完结。于是,霸王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极。

创业之路

1997年,本土企业重庆奥妮以首乌洗发露实现年销售额数亿元,成为最早的知名中草药洗护发品牌。与此同时,万玉华老东家华南研究所刚好研究出中草 药的植物洗发配方,经临床试验效果比奥妮还要好,霸王公司火速买下了这个专利。与奥妮从包装到诉求都颇类似的霸王果酸首乌、皂角首乌洗发露于1998年面 世。

随后,霸王洗发露借香港美容美发博览会召开之际,大手笔请来香港明星代言,打开知名度。同时,霸王还开始尝试当时内地日化厂商少见的终端销售,在卖 场门口搞时装表演、唱歌跳舞、小品相声,并穿插霸王产品知识的抽奖活动,而且以高返利、无需铺货等模式争取了珠三角的众多宝洁经销商,打开霸王的销路。

不过,霸王的发展亦非一帆风顺。2001年,面对拉芳、舒蕾等竞争对手的异军突起,当时主管研发和营销的万玉华指导霸王推出“丽涛”系列对撼,同样 是通过大手笔聘请香港明星李嘉欣代言,进行地毯式广告轰炸,将销售主动权交给经销商……但是由于市场环境以及推广方式的问题,“丽涛”系列出师不利。

因经营不善,“丽涛”昙花一现后便销声匿迹。之后,公司改头换面包装“霸王”品牌。

2002年,霸王对业务进行整改,包括改换原有产品的包装、调整价格、推出新的广告片段,加大终端促销力度,上马牙膏等日化产品。2003-2004年,销售恢复起色的霸王国际在广州白云兴建四星级的霸王国际大酒店,由万玉华兼任酒店总裁。

2005年,陈启源拍板以外界传闻的1000多万元巨资,聘请成龙做产品代言人,并投入数千万元,通过广告轰炸来打造 “中药世家”概念,并以“中药世家”第十九代传人自居。

霸王沿袭至今的明星策略所费不菲。据霸王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应付Actual reality(一家专门给成龙支付广告费的公司)的款项,在 2006年为1540.7万元,2007年一跃为3256.7万元,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依然增加至3679.2万元。在港上市前夕,霸王还打算增加王 菲为产品代言人,业界传闻其费用为2000万元。

看来,不论加州美国大学博士还是“中药世家”都是陈启源的华美外衣,不知在揭开一层层华美的包装之后,霸王还有多少不为公众所知的秘密?

人物档案

陈启源,47岁,祖籍广东罗定,现为加拿大籍华人。加州美国大学DBA博士,现担任霸王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万玉华,女,1965年生。1988年华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专业毕业,加州美国大学企业管理博士,高级工程师,霸王国际集团总裁,业内人称“霸王教母”,正是在她的领导下霸王成就了一代“防脱”霸业。

回顾:霸王“致癌”事件

◎7月14日香港媒体《壹周刊》报道称,霸王旗下洗发水含有致癌物二恶烷。当天下午,霸王公司发声明,强调产品安全。

◎7月16日霸王委托广东行业协会出面为其正名。当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经过抽检,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制售的洗发水中,二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但并未公布检测具体数据。

◎7月19日霸王被证清白之后的首个工作日,霸王发表声明称要起诉《壹周刊》。但消费者和众多网友并不买账,当天,霸王内部培训PPT在网上泄露出 来。这份资料中,霸王捏造了一个完全子虚乌有的历史故事,把自己的产品和300多年前的顺治皇帝、董鄂妃,以及近代的慈禧太后扯上关系。

◎7月21日药监局公布霸王二恶烷检测数据;霸王正式提起诉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30

“中药世家”源于危机公关?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7/3OMDAwMDE5NjE3OA.html

9月3日,霸王(广州)有限公司被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中药世家”,成为自2007年中药文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首家喝上“世家”头啖汤企业。

被授予“中药世家”牌匾当日,霸王董事长陈启源夫妇上演了颇有戏剧性的一幕——从授牌到离开酒店,陈启源仅花了10分钟。而且,全程噤言。

“走了,走了,陈启源从后门走了。”现场一位记者话音刚落,大批媒体疾速追出发布厅。面对追问,陈启源边走边说了唯一一句话,“没什么好说的”;而霸王CEO万玉华则笑答:“这些问题要去问他们(评审小组)。”

从二恶烷事件爆发,到陈启源身世被起底,霸王会否继续走“中药世家”路线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如今,霸王似乎给了一个肯定答案。

事实上,《关于公布“食品世家”、“中药世家”等认定办法的通知》(下称“通知”)在8月25日才刚下发,仅仅8天后霸王便获得“殊荣”。

“飞快”获封

对 于如何评定霸王为中药世家,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修表示,历史依据、世家传承人的祖籍情况、公司对社会的作用以及产品的 影响是领导小组评定的四大标准。“根据霸王提供的申报材料,再加上当地政府、老百姓的佐证,可以说我们对霸王的认定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的。”

霸王“中药世家”的认定发生在二恶烷事件后,且离《通知》下发仅8天,这是一起危机公关吗?

“从申报,到审查、佐证,通知通过,然后进行社会公示,最后公告,前后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广东省某知名药企研发部工程师9月6日表示,其公司产品在2008年入选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

在她看来,霸王8天便成为“中药世家”很神奇,但也绝非不可能,“也许霸王提供的申报材料很翔实,当地政府的佐证很顺利迅速。”

对此,张俊修坦承领导小组确实是在二恶烷事件发生后紧急启动“中药世家”的认定工作,但他强调“中药世家”并非为霸王而设,“以后还会陆续有‘食品世家’、‘腊肠世家’、‘月饼世家’等认定。”

而上述药企工程师认为,企业得到认定,虽然对销售不会带来直接的提升,但可以进一步塑造、宣传企业品牌。而这正是霸王现时所急需的。

危机公关

恶烷事件不仅令霸王市值一度缩水20亿,更甚的是对其“中药世家”品牌根基的动摇。

一家位于广州的家乐福霸王促销人员称,在二恶烷事件发生后,该超市霸王护发产品销售下跌了五成,虽然药监局早已发出公告澄清,但至今仍然有消费者认为产品有问题。

而护发产品是霸王主要收入来源,霸王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上半年收入9.308亿元,同比增长了36.7%,其中护发产品收入为8.897亿元。

霸王已提前通风,“2010年可能是公司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本集团须处理其四个新推出的品牌产品在运营方面的事宜;另一方面,本集团亦须快速解决媒体文章及新闻报导所带来的危机公关问题。”

而为了重塑霸王品牌,霸王特别提出了“巩固及加强霸王品牌产品的形象”“重新培训销售代表及宣传人员”、“重新教育零售商、分销商及消费者如何理解二恶烷”、“重新设计现有产品包装”及“推出全新或升级版产品”等一系列措施。

与此同时,在电视非黄金时段,以甄子丹、成龙以及王菲代言的霸王产品广告时常连珠式发放,而对于一直无太大起色的护肤品,霸王也表示,将透过多个广告及宣传活动,提升本草堂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霸王上半年分销开支上涨了34.5%至3.821亿元,原因正是“宣传各品牌及产品所产生的广告费增加”。

9月6日,汇丰证券将霸王目标价由6.4港元下调至4.1港元,并预期霸王洗发水销售在2011年才复苏,而凉茶在2010-2011年对集团最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68

世家望族

2001-10-25  NM




每當日落黃昏時,位於半山般含道 上,港大校園內的馮平山博物館,便會亮起零星的燈火,映照?騔]下佇立候車的學生們。馮平山,原是第一代華人企業家,是香港少數的百年家族。他的承繼人馮 秉芬,更是六、七十年代風雲人物。然而家業傳到第三代,卻是煙消雲散了。最近,馮家持有的上市公司啟 祥,遭世交東亞銀行追債,景況難堪。這顆世家巨星,看來真的隕落了。 今年,本是馮秉芬九十歲大壽,然而他並不快樂。

一月份,與他青梅竹馬、廝守六十八年的太太簡笑嫻逝世,身體已然孱弱的他,坐輪椅出席喪禮時,神情悲愴。 「他們很恩愛蕂!以前一齊打高爾夫、一齊周圍去,可說是形影不離。本來兩人打算趁今年九十大壽大肆慶祝一番,可惜簡笑嫻等不到……」一名與馮氏夫婦相交五 十年的友人說,「他太太過身後,他成個人『謝晒』,深居簡出,連他創辦的馮氏宗親會,農曆年搞聚會都沒有出席。」除了太太捨他而去外,連生意亦遭逢厄運。

八年前成功重組業務及分拆上市的啟祥集團,翻生之後再死過,近日因財政問題而遭銀行追債,包括馮秉芬曾出任董事及總經理的東亞銀行。原來,過去幾年啟祥想發大來做,由代理商轉為生產商,於是大肆投資三千萬美元,在新會、無錫興建造紙廠,令公司財 政緊絀,至今仍欠下一億八千萬元債項,尚差五千多萬為項目「埋尾」。

屋漏兼逢連夜雨,與啟祥合作近半個世紀的Tempo紙巾,以及有三十年關係的愛華音 響,代理權亦相繼流失。而啟祥過去五年有四年蝕錢,累積虧損逾三億元,元氣大傷。加上今年四月還出售佔七成營業額的成衣生意,令人更覺啟祥前路茫茫。 東亞銀行要收樓 銀行見啟祥無力償債,於是陸續動手。

今年六月,先是廣東省銀行,將啟祥抵押的灣仔宜興大廈寫字樓,以及海怡半島商場鋪沒收;然後輪到大債主東亞銀行,九月 初沒收大角嘴博文街物業後,並要求馮氏三兄弟,慶彪、慶鏘及慶炤都要做啟祥董事,搵人注資。

馳騁商場達七十年的馮秉芬,對於啟祥再次重組,已顯得有心無力。其實早於十五年前,由他一手創辦的馮秉芬集團,便因擴張過度而出現財政危機,遭十多間銀行追討五、六億元債,情況較今次嚴峻得多。危機觸發點是於八六年。

當年三月初,馮秉芬還出盡鋒頭,與「公司醫 生」韋理聯手,向東亞銀行的李福樹家族,爭奪華人置業控制權,最後由中途殺出的「股壇狙擊手」劉鑾雄奪得華置。高潮過後的九月,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國家銀 行,突然入稟高院,向馮秉芬集團及家族成員,追討三百六十萬美元欠款,揭開債主臨門的序幕。

隨後康年銀行經營出現問題,政府派渣打銀行高層去睇數時,揭發 康年單是向馮氏家族便貸款二千萬美元,違反銀行向單一貸款人,不能借逾一成銀行資本的規定。有關問題揭出後,馮氏債權銀行紛紛出手,爭先恐後向馮氏追數, 傳聞負債逾五億元,市場為之嘩然,這個曾經顯赫的世家望族,原來已外強中乾。 十五年前曾現危機 為了挽救危機,七十五歲的馮秉芬即時變賣資產,如淺水灣麗都物業、東亞銀行股權來還債;另外又將蝕錢公司斬 纜,裁掉幾百名員工。而馮秉芬的富豪老友,亦紛紛出手相助,湊合一筆挽救基金,當中包括新華社的鑫隆投資出了一千萬,而邵逸夫則出得更多。

馮秉芬商業王國 爆發危機,禍根在於接班的兒子,做生意太冒進所致。六九年底,才五十八歲的馮秉芬,剛自東亞銀行總經理之位退休,便同時宣佈退休將集團生意交棒給兒子, 「我退休的理由,是因為我要讓路給新血。我想給他們一個向前邁進的機會,我相信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馮秉芬當時對記者這樣說。由於大仔慶麟無心生意,而 二仔慶彪則專注於兒科醫生事業,馮秉芬集團於是交由兩個在美國哈佛大學學成歸來的兒子,三子慶鏘和四子慶炤接手。從此馮秉芬集團便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兒子冒進七癆八傷

首先,兩兄弟與伍日照合作,取得「麥當勞」快餐在港經營權;然後在淺水灣麗都商場內,經營燒烤場、麥當勞、平山酒樓和聽濤會等,並乘勢搞飲食管理,經營愉 景灣、澄碧村、清水灣哥爾夫球會、海外銀行家協會的餐廳。「酒樓、麥當勞都是做旅客生意,生意有限。聽濤會是私人會所,只招呼會員,不會常滿。」一名曾經 在聽濤會工作的廚師說,「馮爵士每個月總有三、四次在聽濤會請客,請的都是殿堂級人馬,如包玉剛、簡悅強等,連英國皇室、美國總統都招呼過!

馮家似乎不在 乎是否賺錢,只是找個地方招呼朋友罷了。」踏入八十年代,馮秉芬集團急劇朝多元化發展,積極與美國、英國、德國的大公司合作,成立地產物業、煤礦開採、玩具、遊樂公園,又與專做旅行支票的通濟隆成立合資公司。結果發展過速及借貸過度,加上管理不善,集團開始搖搖欲墜。當年埋單一算,淨計生產芭比娃娃的玩具公司, 便蝕了幾千萬元,最後停產收場。而在加州的音響喇叭工廠,亦負債纍纍。

傳聞拖垮馮家的致命傷,是慶鏘和慶炤,夥同永安郭家(慶炤當時妻子是郭志怡)大炒期 貨,終於一敗塗地,要老父馮秉芬重出江湖。經此一役,這個百年家業早已七癆八傷,徒具形骸而已。

馮平山開天闢地                     

馮秉芬原是香港世家子弟,父親馮平山是香港第一代華人企業家。馮平山於一八六○年在廣東新會出生,七歲入私墊讀書,十五歲遠渡重洋到泰國,投靠叔父開設的 廣同興雜貨店做櫃面,十九歲當買手,常來往港、泰兩地辦貨。廿三歲時他回鄉發展,與岳父合資種甘蔗,卻遇颱風吹襲而損失殆盡。他於是拿?韝@千元資本,到 重慶開設「安記號」,逢春節到港、澳搜購砂仁及桂皮回重慶出售,而秋季則返重慶買土產運回香港和廣州。那時香港與重慶之間電報剛通,馮平山自編密碼,利用 電報與供應商通訊報價,又自置船隻載貨,生意遠遠拋離同行。一九○九年,四十九歲的馮平山在廣州開設兆豐行,四年後將基地轉移來港,在上環文咸西街開鋪, 並自資經營維吉銀號和亦安銀號。

「兆豐行一開始已經好大規模,員工有三、四十人,老闆特登請了兩個伙頭,每日食飯足足坐滿三圍。」兩代均在兆豐行打過工 的天德行老闆聶國良回憶說,「當時兆豐行在荷蘭街和干諾道西有兩個大貨倉,自己擺貨用,行內算是少有。」兆豐行在第二街還有員工宿舍,鋪頭內更有客房,招 待從外國來參觀的顧客。而寫字樓內,全是酸枝傢俬;與買手傾生意時,總有兩、三個「後生」站在背後斟茶遞水,很有氣派。 銀號收樓發大財 經營海味雜貨令馮平山興家,但令他發大財的,原來是銀號業務。

「民國初期,香港經歷兩次罷工潮,一次是海員罷工(1922),接?颽O省港大罷工 (1925),地產市道大幅滑落,做按揭的亦安銀號,沒收好多幢樓(分佈德輔道中、永樂街、高街一帶)。市況回穩後,樓價穩步上揚,馮平山就發達囉!真是 富貴逼人來。」聶國良說,「當時他還將樓宇平租給員工,一層房子月租才幾元,還平過租梗房。」一九一九年,簡東浦與李冠春及李子方兄弟創辦東亞銀行,長袖 善舞的馮平山,亦成為第一批入股股東及董事

三年後,馮氏與李冠春創辦華人置業;翌年又 與押業大王李石泉合資安榮置業,涉足地產生意。發財後的馮平山,對教育捐獻不少,除倡辦漢文中學(今金文泰中學)外,並捐資十萬元興建港大中文圖書館,即 今天的馮平山博物館。一九三一年,馮平山病逝,享年七十一歲。

由於大仔及二仔早夭,接掌家業便落在四子馮秉芬身上。早於父親未死時,與秉芬是孖生的哥哥秉 華,較熱衷讀書;而在港大中文系讀書的秉芬,見父親年事已高,主動輟學接手家族生意,並出任東亞銀行經理。當父親一去,他便順理成章接掌兆豐行。「他很進 取,未收到貨,已經俾錢供應商,以至和平後,日本、安南有九成供應商,指定供貨給兆豐行,成為行內最大規模者。」聶國良回憶說。

馮秉芬光輝歲月 馮李爭華置交惡

馮平山與李冠春兩家,本是百年世交,一起拍檔搞生意,成立東亞銀行及華人置業,其中於一九二二年創辦的華置,更由兩家輪流做主席,一向相安無事。七五年, 華置將中區華人行賣給李嘉誠及㶅豐,套回一億三千萬。當時馮秉芬力主把套回的資金,以股息派給股東,但佔股較多的李家,卻決定將資金買回另一上市公司中華娛樂,以取得旗下娛樂行業權,雙方頓生嫌隙。

八六年李家發生內訌,李冠春細太太所生的李福兆,因未獲選進入東亞董事局,他一怒之下,把手上幾個巴仙的華置股份,售予「公司醫生」韋理。韋理於是與馮秉芬合作,以持有三成股權為由,宣佈收購華置。而馮氏更反客為主,在華置股東大會上,把所有李家人馬轟出董事局, 除李福兆外,還有他的同父異母哥哥,李福樹及李福慶。李福樹心有不甘,決定反擊,找來新鴻基的馮永祥合作反收購,每股作價十六元。兩虎相鬥之下,一股未持 的劉鑾雄卻加入戰團。他主動接觸李福樹,李氏把心一橫,將三成多華置股份賣給劉氏,連同馮秉芬胞兄馮秉華等股東出讓的百分之七,劉氏持有四成二華置股份, 已然勝券在握。

馮秉芬自己先打退堂鼓,把所持華置股份悉數讓給韋理,令華置收購戰變成劉、韋大戰。其後劉氏透過大比例供股,令彈盡糧絕的韋理亦要退出,劉 鑾雄成功取得華置控制權。

馮秉芬成冬菇王

另外,兆豐行還把原本只一桶一桶賣的冬菇,自行包裝成每包五公斤的玉花牌冬菇,令銷量倍增,行內便稱馮氏為「冬菇王」。「每逢有海味運到,南北行都會通知 各批發商幾時開盤。」一名在文咸西街打躉四十年的經營商說,「每逢兆豐行開盤,就有過百人堆在兆豐行門前,有些是出價買貨,但有些只是來了解行情,甚至傾 生意,開盤於是變成業界的聚會。」

經營兆豐行同時,馮秉芬於一九三八年自立門戶,成立馮秉芬有限公司,開拓海味以外的新生意,如零售、保險及其他地產投資。到大陸解放後,哥哥秉華自美國返港後,秉芬便將兆豐行生意交給他打理,自己專注個人的事業。到六十年代,秉華自己搞紡織廠,於是又將兆豐行生意,交給么弟秉芹打理。

時至今日,兆豐行由秉芹二女兒秀卿管數。至於公司股 權及大廈業權,一直由秉芬與秉芹兩家瓜分。馮秉芬將兆豐行交給家人後,自己全力拓展馮秉芬集團,相繼開辦啟祥洋行、同安漁業、中華百貨、會德豐紗廠、南華 保險等,建立了一個規模較兆豐行大很多的商業王國。五十至七十年代,是馮秉芬的黃金時代。

愛作英國紳士打扮的他,是上流社會的頭面人物,先後出任市政局議 員、立法局及行政局議員,歷侍六任港督,七一年更獲皇室頒授爵士銜,將馮平山家族聲望推至高峰。可惜,他的兒子接棒失手,令家族一沉不起。 太太一去頓失所依 經歷巨變後,樂觀的馮秉芬仍生活如常,每朝早與太太到深水灣打高爾夫球,然後回公司坐 鎮。在馮平山捐建的新會景堂圖書館內,工作了五十幾年的李中壯說:「愛攝影的馮秉芬,總揹?颽蛨魖咧儦炷挴]天台影相,而簡笑嫻則愛到休や室唱卡拉OK, 甚至在操場打籃球。」愛吃的馮秉芬,加入甚多名廚會員的法國美食會。「他什麼都食,西餐、日本菜等,最緊要新鮮、好味。」

同是會員的聯邦酒樓老闆程基說, 而最不可少的,是伏特加酒。他對員工、鄉里亦不薄,每逢過年過節,兆豐行都叫福臨門到會;而鄉里來港,馮秉芬會請他們到鄉村俱樂部食飯,還親自車接送。 「不過,自從簡笑嫻年初過身後,馮秉芬身體變得差了,要時常坐輪椅出入。」一名友人說,他今年已沒有返鄉下;而據馮秉芬集團的員工說,連太子大廈寫字樓, 他都極少出現。

今天的馮家,有點日落西山的境況。身家已然大縮水的馮秉芬,年前以二億三千萬,賣掉住了廿八年的南灣道大宅後,只租住淺水灣花園大廈,與四 子慶炤為鄰。而慶彪及慶鏘,亦租住附近的陽明山莊及南灣坊,至於大仔慶麟則移居美國。百年家業,從此凋零,有點樹倒猢孫散的況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37

世家:安德魯·卡內基 商而優則慈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211/t20121121_378240.htm
卡內基沒有單純作為商業巨賈被記住,而作為「商而優則慈」的代表人物傳世。他在65歲時聽從內心的聲音,激流勇退投身慈善,他的座右銘「富有著死去的人死得可恥」影響了諸多巨富。為保證慈善事業永續運營,他設立了紐約卡內基公司,以基金會方式運營,專注於教育與世界和平。由於制度設計合理,基金會躲過了1929年危機,並戰勝了通脹。

    

     王翔 楊颿/文

 

  和卡內基同時代的許多美國巨富如范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古爾德(Jay Gould)如今都已被淡忘,但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仍被人廣為稱頌,這並不是因為他的財富,而是他作為現代美國的「慈善之父」的成就。比爾·蓋茨在2008年決定投身慈善事業時,有美國媒體認為,蓋茨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安德魯·卡內基」。卡內基已經去世快100年了,但他的財富直到現在仍然被後世有志於慈善事業的精英管理著,他們護衛著他的財富和慈善事業。

 

 

  鋼鐵大王套現

 

  安德魯·卡內基,13歲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的窮小子,卻在短時間內成為了舉世聞名的鋼鐵大王,他一生主要的財富也正來源於他創立的卡內基鋼鐵公司。他在65歲時把自己的鋼鐵公司賣給了摩根—雖然當時的他很確定,如果再有5到10年,他就能打敗摩根財團的鋼鐵公司,因為他的公司有著最先進的技術、更大的規模和更低的成本。

 

  當時的摩根心裡也很明白,自己所創造的鋼鐵公司只有兩條路:收購卡內基鋼鐵公司,或者被它打敗。所以,摩根極力想達成這樁收購。但卡內基卻有些猶豫,一方面他已經65歲,想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家人以及慈善事業上,賣出鋼鐵公司還能一次性地得到一大筆資金;而另一方面,他熱愛一手創立的鋼鐵公司,只要一工作,他就熱血沸騰,廢寢忘食。所以,摩根拉攏了卡內基的親信查爾斯·施瓦布做說客。

 

  施瓦布也想促成交易,他先去找了卡內基的妻子路易絲·惠特菲爾德(Louise Whitfield)。路易絲多年來一直希望卡內基能從事業中脫身,多陪伴家人,所以她建議施瓦布在和卡內基打高爾夫時提出這個建議,這時卡內基比較放鬆,是最佳的遊說時機。施瓦布就在和卡內基打球時建議:一、是時候把你的公司賣給一個能將你的鋼鐵事業一直繼續下去的公司了;二、你一直以來捐出財富的願望,只有在你賣出公司套現後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他的建議得到了卡內基的採納,卡內基開了一個價碼給摩根,摩根很快就同意了。

 

  1901年,雙方以4.8億美元的價格達成交易,這4.8億按卡內基的要求被分成3種支付方式,其中的1.6億美元是年利率5%的黃金抵押債券,2.4億美元是新成立公司的股票,8000萬美元是現金。卡內基個人從中得到2.25億美元,全部為債券和現金,因為他不想讓股價的波動影響自己的慈善事業。卡內基一生積累的財富總額在4億美元左右,後人根據通貨膨脹率調整後推算,這些財富相當於現在的2900億美元,在美國歷史上僅次於洛克菲勒的資產。

 

  家族內部的財富分配

 

  卡內基52歲時才結婚,他的妻子路易絲比他小22歲,他們結婚時簽有一份「婚前協議」,在獲得價值30萬美元的債券以及每年2萬美元收入的條件下,路易絲放棄丈夫財產的繼承權。不過後來,卡內基又為路易絲提供了一些資金用於她和女兒未來的生活,路易絲去世後,在遺囑中給他們的女兒留下了200萬美元的資產,並給4個孫子女每人25萬美元。

 

  卡內基在遺囑中並沒有給妻子和女兒留下一分錢,不過他把擁有的房產都留給了妻子。在提到女兒時,他說:「在許多年以前,我就給妻子留下了超過她希望並且足夠養育我們心愛女兒的資金,由於現在並不能確定給女兒多少才能讓她最幸福,所以我把這個職責交給她的媽媽,我相信母愛將是最好的指引。」

 

  卡內基在1901年設立了霍姆信託公司。這家金融機構從未正式對外營業過,其主要職責就是作為受託人保存、投資並分配卡內基的財富。卡內基有一張年金名單,在這張名單上的人每年都能從他這裡得到數額不等的資金,這一部分資金就來源於霍姆信託公司。霍姆信託同時還是卡內基遺囑的第一執行人。負責信託公司事務的是卡內基一生的朋友和財務顧問羅伯特·弗蘭克斯,弗蘭克斯還是卡內基基金會的第一任財務主管。

 

  投資永恆的善事

 

  卡內基因為在慈善事業上的成就廣為人知,而和他同時代的很多巨富都已漸漸被人淡忘。這不是因為卡內基更富有,而是因為他在慈善事業上的貢獻。他孜孜不倦地推銷著自己的價值觀,他之後的很多富豪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這一價值觀影響,他的座右銘「富有著死去的人死得可恥」影響了很多人,包括同時代的洛克菲勒和比爾·蓋茨等後世巨富。

 

  賣掉一手創立的公司後,卡內基終於有時間也有金錢可以完成他的願望—將自己一生積累的財富捐贈出去。不過在進行了多年的直接捐助後,卡內基發現,在他有生之年要將財富全部有效地捐贈出去是完不成的,所以,他設立了紐約卡內基公司(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即「卡內基基金會」),雖然名字叫公司,它卻是一家實實在在的基金會,他希望這個機構在他身後運用他留下來的財富,將他的慈善事業永續運營下去,「在這個世界上做真正永恆的善事」。

 

  基金會的第一任董事會成員基本由卡內基的私人顧問組成(見表),卡內基本人主持了9年的基金會工作,確保基金會能夠流暢地運行。後來,他的女兒瑪格麗特(Margaret Carnegie)終其一生都是董事會成員,延續著父親的慈善事業。

 

 

  在基金會運行方面,卡內基一生專注於教育以及世界和平。他於1900年出資700萬美元建立了卡內基技術學校,該學校後來和梅隆學院合併成為了現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但他並沒有將基金會的運行目的限定於此,他認識到,世界一直是在變化的,所以,他為基金會的董事會留下了在未來修改慈善事業方向的權力。不過,卡內基基金會後來的運行基本仍圍繞這兩個方向,著名的兒童教育類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就由卡內基基金會出資製作,基金會還建立了2000多家圖書館,這些圖書館至今仍然為美國成千上萬的民眾服務著。

 

  卡內基在設立好基金會以後,陸陸續續將剩餘的所有資金注入到了基金會,這些資金的總額為1.35億美元,絕大部分是債券的形式,這讓卡內基基金會成為了當時世界上資金規模最大的基金會。他還將霍姆信託公司的所有權都留給了基金會,霍姆信託在完成支付年金的使命以後,其剩餘的本金能留給基金會繼續從事慈善事業。這樣的設置能給信託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一定的激勵,使其能夠有效地運作信託公司的資金,因為在支付完所有的年金以後,本金都歸實際控制人所有。

 

  卡內基基金會存在的目的,是在保證購買力的情況下,能夠永續地為其所資助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美國的法律規定,慈善基金會每年必須支出總資產的5%,這對基金會的管理者來說是一項艱巨的挑戰,因為保證購買力意味著基金會的收益率要長時間地戰勝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而這個任務得在每年支出資產的5%之後完成,也就是說,每年的收益率要等於5%加上通貨膨脹率,基金會才能永續存在下去。另一方面,每年的支出使得基金會對資產的流動性也有一定的要求,這又會間接地降低基金會的收益率,給管理者帶來更大的挑戰。基金會的管理者必須要在資產安全、資產增值以及流動性三方面做出平衡的配置。

 

  卡內基時代,其基金會的資產基本都是鋼鐵債券;在他去世以後,基金會逐步進行了分散化投資,一開始只是在不同的債券中進行分散,之後延續到了其他資產品種。1929年卡內基去世10週年時基金會的資產配置顯示,其86%的資產是債券(圖1)。這樣的配置現在看來顯得非常明智,因為這讓基金會躲過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1929年大崩盤,卡內基對債券的偏愛得到了顯著的回報。

 

 

  但躲過金融危機是一回事,戰勝通貨膨脹卻是另外一回事。2000年時,卡內基基金會的資產達到歷史最高值,但也只不過達到了經通貨膨脹調整後基金會資產應有價值的84%,這個數字在1974年一度低至30%。要戰勝通貨膨脹,必須得降低債券的配置,增加權益類資產的比重,而這又會增加風險,所以,為了做好平衡,基金會設定了資產配置的目標比率,然後每年會重新評估並相應地調整目標。從2000年基金會設定的資產配置目標比率以及實際配置的情況來看,其固定收益的比重比起將近一個世紀以前的85%已經被大幅地降低了(圖2),卡內基基金會也因此享受到了20世紀末美國股市的大幅升值,其1989 -1999年的年平均回報率達到14.9%。

 

 

  在投資方面,卡內基基金會擁有明顯優勢:其一,基金會的投資並沒有受到來自外界的監管和壓力,所以它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獨立的投資和配置;其二,由於基金會的定位是永續存在的機構,所以可以將投資時間段拉長,只要在流動性允許的條件下,就可以進行更多的長期投資和逆向投資。

 

  1999年成為卡內基基金會歷史上第一任首席投資官的艾倫·舒曼,在她的任期內充分利用了這樣的優勢。艾倫·舒曼來自耶魯大學基金會,她由該基金會著名的大衛·斯文森(David F.Swensen)指導並提拔。當時卡內基基金會的主席曾是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校長,他覺得選一個在大學基金會工作過的人能給家族基金會帶來新的理念和想法,所以選了艾倫·舒曼。

 

  在舒曼的任期內,她將更多的資金配置到了能產生更高收益的資產類別上。2011年的基金會資產配置顯示,這一趨勢一直延續至今(圖3),因為在舒曼看來,家族基金會對流動性的要求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因為基金會的固定支出並不高,根據歷史來看,每年用於運行基金會的資金佔總支出的15%,這就意味著,剩餘85%的項目資金支出可以根據基金會資產的多少來調整,所以她認為,配置一些精心挑選的優質基金反而能幫助基金會長期戰勝通脹,而在流動性方面,她保證總資產的5%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部分資金正好是基金會每年的必需支出。

 

 

  在浮動收益資產配置方面,舒曼將大部分的資金都以母基金(FOFs,Fund of Funds)形式配置在其他的基金上,比如說,她在耶魯大學基金會時就擅長的房地產以及能源類基金,還有波動性較低、和市場相關度較低的絕對回報類基金。這樣基金會就可以減少自己做投資的成本,因為從長期看,資產管理行業的最大成本是龐大的投資團隊的開支,最大的投資風險也來源於投資團隊的主動管理能力不強。母基金模式既能節約成本,又能靈活選擇各大類投資品種的最佳投資團隊,把資金交由最優秀的團隊來管理,並便於在風險出現時把不合適的管理團隊清除到配置之外。

 

  卡內基的典範意義

 

  在慈善事業上,卡內基作為典範被世人傳頌,很大程度上是他身體力行,且其基金存續至今,可見對資本安全的護衛尤其重要。總體來看,卡內基及其基金會的特殊之處在於四點。

 

  1、激流勇退,合適的時候做自己想做的事。

 

  卡內基沒有單純作為商業巨賈被記住,而是作為「商而優則慈」的代表人物傳世,關鍵是他激流勇退,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對做企業的人來說,最難的就是離開自己一手創辦的商業王國。同時,卡內基直接領導了旗下基金會最初9年的運作,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事業的開始。

 

  2、目的明確,既保證長期穩定運作,又留出足夠的調整空間。

 

  卡內基無論在理念還是制度設計上都力求確保基金長期存續,他確定以基金會方式引導自己的慈善事業,既指明了慈善的方向,又給繼任者在選擇人才與投資方向的調整上留足了空間。基金會和公司一樣,長期的成功往往不是某些決策的成功,而是治理結構的成功。

 

  3、投資的抗風險能力和配置能力非常重要。

 

  卡內基基金會的投資有兩個最大的亮點,一是通過配置債券躲過了1929年股災,這既有創始人偏好又有運氣的原因;二是在20世紀最後的25年裡,使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基金會資產價值從其應有價值的30%上升到84%,這是其管理者充分認識到基金會的短期償付壓力很小,有流動性優勢,從而加大配置權益類長期資產所致。大凡在權益類資產上獲得重大成功的機構,往往都有長期資金優勢。

 

  4、選對賢人。

 

  成功的基金會往往有些相似之處:能繼承創始人意志理念的家庭成員,有忠誠度的長期好友,重視名譽又有豐富人脈的外部賢達,最專業人士的輔助,當然,其他還需要的因素就是宗教般的使命感和對信託責任的忠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54

世家:印度的洛克菲勒:安巴尼家族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302/t20130225_410974.htm
印度第一家族的創始人迪魯巴伊·安巴尼既沒有事先分配財產,也沒有安排交班,這為兩個兒子的爭產埋下了地雷。幸運的是,穆克什和安尼爾兩兄弟在分家後各自擴大其商業王國,並躋身全球富豪榜前列,這足以證明迪魯巴伊在後代培養上的過人能力。名門望族留給後代最重要的財富應該是人脈、經驗、能力和價值觀,而非金錢、股權、房產或古董。

  2010年,位於孟買市中心、估值10億美元的豪宅「安蒂拉」(Antilla)甫一落成,就被譽為全球最貴的私人豪宅。這棟建築有27層樓,173米高,能停160輛車,有獨立的電影院和健身中心,還僱傭了600名工作人員。他的主人是被稱為印度第一家族的安巴尼家族第二代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
  安巴尼家族被媒體稱為「印度的洛克菲勒」,其控制的公司收入一度佔到印度GDP的3%。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安巴尼家族的兩位成員—穆克什·安巴尼和他的弟弟安尼爾·安巴尼(Anil Ambani)同時位列前十名,穆克什以43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五,而他的弟弟以420億美元排名第六。
  雖然安巴尼家族的財富傳承只經歷了一代,但家族繼任者擴張財富的速度讓世人歎為觀止,而這都得益於家族創始人迪魯巴伊·安巴尼(Dhirubhai Ambani)的苦心經營(附圖)。印度媒體把安巴尼家族的發展歷程分為迪魯巴伊時代和後迪魯巴伊時代。
迪魯巴伊時代:財富迅速積累


  1932年,迪魯巴伊出生於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小鎮丘瓦德(Chorwad)。他在也門首都亞丁(Aden)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那裡,迪魯巴伊不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殼牌石油公司(Shell)的小職員榮升為經理,還偶然發現當地硬幣的銀含量價值高於其面值,隨後他決定把這些硬幣鑄成銀條賺取中間的差價。也門政府很快發現市面上的硬幣迅速減少,並派人調查此事,他們發現了迪魯巴伊的所為,並把他遣送回國。
  1958年,回國的迪魯巴伊和表兄用375美元在孟買創辦了信實商業公司(Reliance Trade Co Ltd),主要從事聚酯紗和香料的進出口貿易。迪魯巴伊努力和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並說服他們把具有壟斷性質的香料賣給自己,他的公司通常能從這一生意中獲得300%的利潤。在迪魯巴伊的努力下,信實商業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1965年,他準備擴大公司規模,但表兄卻小心謹慎、安於現狀,他不得不與之和平分手。同年,印度政府發佈了利好尼龍生產企業的政策。迪魯巴伊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商業機會,於是創辦了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並創立了自己的品牌「Vimal」。迪魯巴伊認為,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他通過品牌營銷不斷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當時信實每年花在廣告上的費用多達120萬美元。1975年,信實工業公司的利潤增長高達700%。1977年,其公開上市,募集了180萬美元的資金。1979年,信實工業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成為印度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商。
  政商結合是大家族慣用的商業手段。印度人開玩笑地說,印度最大的政黨就是信實黨(Reliance Party of India)。迪魯巴伊通過不斷支持政客來為自己的商業帝國謀取利益。在印度大選中,他給予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資金上的支持。甘地上任以後,印度政府給予信實工業公司一系列的優惠,這家公司由此控制了全國紡紗業產能的50%。1980年,印度政府不僅同意了信實工業公司擴張的請求,還拒絕了其他企業的同類申請。
  1986年,正當迪魯巴伊準備繼續在印度商界大展拳腳的時候,由於身體過度疲勞,他住進了醫院。這時,迪魯巴伊開始著手考慮自己商業帝國的接班人,他決定召回遠在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就讀的大兒子穆克什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就讀的二兒子安尼爾幫助自己打理公司。他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並任命穆克什和安尼爾為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從此,信實集團開啟了「三人主政」的時期。
  1988年,迪魯巴伊決定進入石油領域。由於穆克什大學期間學的是化工專業,迪魯巴伊讓穆克什負責這個項目。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國際油價迅速增加,導致印度外匯儲備不足,影響了當時的印度經濟。在嚴峻的形勢下,印度提出了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的經濟開放政策,允許私營企業進入之前不能經營的領域,如銀行、金融、石油等行業。正是在這種有利的政策下,1991年,穆克什成立了信實煉油私營公司(Reliance Refineries Private Ltd)。兩年後,在安尼爾的策劃下,信實煉油私營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印度第一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企業。隨後,在穆克什帶領下,信實煉油不斷擴大規模並進行技術革新,2002年,石油已成為信實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當然,安尼爾也不甘示弱,他將主要精力用於在印度開展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業務。
  在穆克什和安尼爾的協助下,安巴尼家族的產業逐步擴大。2002年,信實集團的收入達到150億美元,佔印度GDP的3%,佔印度年出口額的5%,貢獻的稅收佔全國稅收總額的10%,利潤佔印度所有私營企業當年總利潤的30%。

  後迪魯巴伊時代:家族的分裂
  家族傳承一直是困擾很多大家族的問題。為了財富傳承,迪魯巴伊從小就注意栽培自己的兩個兒子。他非常注重兒子的教育,在常規學習以外,還專門聘請了傳授常識的家庭教師來陪伴和教導他們,以便孩子們能全面發展。穆克什在一次訪談中說,他的成長主要受益於四個方面:學業、家庭教師教授他們的常識、父親對於創建信實集團的激情,還有父親對家庭的深入關懷。
  迪魯巴伊允許孩子在他設定的範圍內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並自由地成長,穆克什覺得這對自己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當前進的道路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你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雖然穆克什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很管用,但他承認做起來很難,比如他自己就對家族第三代管得過多。
迪魯巴伊還經常與孩子們分享創業的激情,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兩個兒子十幾歲就開始在公司鍛鍊了,這為他們的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對孩子們進行學業和事業上的教育以外,迪魯巴伊會堅持把每個週日留給家庭,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學業和事業以外的樂趣,比如說在森林中漫步或者在小溪中洗一個澡。
  2002年迪魯巴伊去世,但他沒有像很多美國家族創始人一樣為子女建立了信託,也沒有為子女分配自己的財產,這為安巴尼家族日後的分裂埋下了伏筆。穆克什是長子,他覺得自己理應繼承父親的全部事業,而安尼爾卻不甘心當哥哥的助手,兄弟倆就此產生了分歧。最終,三年的豪門恩怨隨著一紙協議的簽訂畫上了句號。
  2005年,在母親科姬娜的調解下,穆克什和安尼爾最終敲定分家協議。根據協議,穆克什得到信實總資產的30%,負責信實工業公司、收購而來的印度石化公司(IPCL)和信實工業基礎設施公司(Reliance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Ltd);弟弟安尼爾同樣得到30%的資產,負責信實能源公司(Reliance Energy Ltd)、信實電信公司(Reliance Communications Ltd)、信實資本(Reliance Capital Ltd)和信實天然資源公司(Reliance Natural Resources Ltd)。科姬娜只保留了30%的信實股份,其餘的10%在迪魯巴伊的女兒之間平分。
  協議還規定,兄弟兩人10年之內不得在同一行業競爭,同時二人均有權使用公司的商標和品牌;另外,安尼爾的公司需要重新取名並重新上市,但新上市公司的名稱中可以加入「信實」字樣,從而擴大信實的品牌影響力。迪魯巴伊可能萬萬想不到,自己離世後,當年一手創立的信實集團會一分為二。
  這場豪門恩怨也牽動著很多印度股民的神經。信實擁有印度25%的股民,豪門恩怨的落幕也給印度股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協議達成的第二天,印度股市大漲,信實旗下的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很多印度人預測,安巴尼家族會就此走向沒落,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2007年,分家兩年以後,信實旗下公司的市值從原來的1萬億盧比上升到了4.3萬億盧比,穆克什和安尼爾分別帶領自己的公司走向成功。

  穆克什與安尼爾:
  商業帝國的持續擴張
  分家以後,穆克什的商業帝國得到進一步發展。他控制的信實工業公司,起初的主營業務為能源和化工,2005年,穆克什提出擴大加曼納加爾煉油廠的計劃。2007年,他與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Chevron)達成合作。2009年,加曼納加爾煉油廠的擴建使得印度石化公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綜合煉油企業,日生產量達到124萬桶原油。
  穆克什不僅在石油領域擴張,他還拓展了新的商業領域。鑑於印度零售市場有巨大的發展空間,2006年,他創立了信實零售公司(Reliance Retail),進軍零售業。當時匯豐銀行的全球研究報告顯示,2006年,印度零售業的產值為3000億美元,到2012年將升至5500億美元。2008年,信實零售和英國瑪莎公司(Marks & Spencer)合組瑪莎信實印度公司(Marks & Spencer Reliance Limited),瑪莎和信實零售分別持股51%和49%。信實零售選擇和瑪莎合作的重要原因,是看中其在零售行業的管理經驗和品牌影響力。信實零售在跟著名零售公司合作的同時,也加快了自有品牌的發展速度。截至2012年,它已在印度85個城市開設上千家店面。
  這些商業上的成就給穆克什帶來了眾多榮譽。2011年,他成功進入美國最大商業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董事會,成為首位非美國籍董事。2012年,哈佛大學根據股票回報率對印度全部CEO的表現進行排名,穆克什排在第三位,2002到2012年間,他為股東創造的收益率高達745%。根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截至2012年,穆克什的財富達到210億美元,為印度首富。他的信實工業公司2012年收入為666.8億美元,僱員23166人,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99位。
  安尼爾的表現也絲毫不遜色於他的哥哥。他另起爐灶,將分得的資產組合成立了信實-安尼爾·迪魯巴伊·安巴尼集團。2005年,安尼爾以8260萬美元收購了寶萊塢電影公司Adlabs Films,收購之前的2004年,其利潤是444萬盧比,到2008年已增至4.59億盧比,對其收入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影院放映業務。
  2007年,安尼爾看好印度農村電信市場的巨大潛力,他控制的信實電信公司投資25億美元開建農村基礎電信設施,為達到這一目標,信實電信同年和中國的華為簽署了價值2億美元的採購合同。農村的網絡覆蓋為信實電信帶來了更多的業務,同時,安尼爾不斷擴大信實資本的業務領域,目前,信實資本經營包括資產管理、保險、私募股權投資等金融業務,其淨資產從2005年的1438億盧比上升到2011年的10910億盧比。
2012年,安尼爾決定和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萬達集團合作,涉足房地產領域。據報導,信實和萬達將組建一個合資公司,建設綜合性鄉鎮項目,主要投資於商用樓宇、酒店、公寓、零售空間,項目總計佔地約2000萬平方英呎,投入為10億-15億美元。
  同樣持續擴張自己商業版圖的安尼爾,雖然財富數額不及兄長,但根據《福布斯》的統計,截至2012年,安尼爾的財富亦達60億美元,排在印度富豪榜的13位。他控制的信實-安尼爾·迪魯巴伊·安巴尼集團2012年收入為154億美元,僱員12萬人。

  安巴尼家族的過人之處
  安巴尼家族從發家至今雖然僅經歷兩代人,但充滿了傳奇色彩。在各國家族傳承史上,分家後又將家族王國不斷擴大的例子並不多見,安巴尼家族的案例堪稱經典。而這一家族傳承中的一切皆因老迪魯巴伊而起。
  從缺憾的角度看,老迪魯巴伊複製了亞太地區很多富豪的失誤,既沒有為子女建立信託,也沒有事先分配自己的財產,甚至沒有安排交班,這為兄弟之爭埋下了地雷。幸運的是關鍵時刻,孩子母親挺身而出化解矛盾。由此可見,有兩個要素對維持家族安定至關重要:權威人物和明確的分配方式。
  從幸運的角度看,分家後兩兄弟能各自擴大其王國,足以證明老迪魯巴伊在後代培養上的過人能力。老迪魯巴伊在培養兒子時用盡時間和心力,這是大多數成功企業家很難做到的。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名門望族留給後代最重要的財富,應該是人脈、經驗、能力和價值觀,而非金錢、股權、房產或古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77

世家:梅隆家族 父子王國的往事(上)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303/t20130320_420641.htm
如今,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比爾·蓋茨、巴菲特等當代超級巨富的創富傳奇,上個世紀洛克菲勒、福特、杜邦等家族的輝煌歷史也幾近家喻戶曉,但又有多少人知曉資產可以和他們媲美的梅隆家族?梅隆家族的奠基人托馬斯·梅隆(Thomas Mellon)如何完成從法官到銀行家的華麗轉身?他的兒子安德魯·梅隆(Andrew Mellon),這個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三屆的財政部長,又是如何把家族版圖逐步擴大?梅隆財團何以通過產融結合,在美國歷史上大放異彩,又何以因為第三代無心從商而影響力下滑?梅隆家族的百年沉浮同樣耐人尋味。

  

  父子聯手,政商結合,造就超級巨富

  

  2007年,《福布斯》雜誌刊登了一份「美國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其中,梅隆家族的安德魯·梅隆和他的弟弟理查德·梅隆(Richard Mellon)榜上有名。他們的資產之和折合成2006年的美元價值是1328億,而比爾·蓋茨的資產價值是530億美元,僅列在第13位。

  

  梅隆家族歷史悠久且實力強大,曾在美國的政治、經濟領域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操縱著金融、鋁、石油、煤礦、造船、煉鋼、軍工等行業的上百個企業。這樣一個超級巨富家族的影響力廣泛滲透進了美國的商界、政界、金融界、慈善界和藝術品收藏界,因此,梅隆家族在鼎盛時期堪稱美國首屈一指的望族。要說起他們的財富積累故事,還要從家族奠基人托馬斯·梅隆開始。

  

  1818年10月1日,5歲的托馬斯·梅隆隨父母乘一艘近海客輪從加拿大東部新不倫瑞克省的聖約翰到達美國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這家人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英國卡斯爾敦,從倫敦出發橫渡大西洋,途經加拿大,經過長達3個月的艱苦旅行,最後到達目的地美國。在這片土地上,托馬斯將作為梅隆家族的奠基人,成為與洛克菲勒同時代的傑出人物。


托馬斯從小就幫助父親打理農活,同時他也對知識充滿了好奇,學習勤奮刻苦,顯示出不同尋常的聰慧和實踐能力。14歲時偶爾讀到的一本《富蘭克林傳》,喚起了他的雄心,從此他決心憑自己的努力擺脫平凡生活,當上體面富有的「上等人」。即使是婚姻也成為他努力的一部分,他與當地名流女兒結婚的戰略,讓自己獲得了大量土地,並奠定了家族產業的基礎。在不懈的努力下,他順利當上了法官。托馬斯利用律師和大法官的頭銜,把法律作為自己的武器,並以經營抵押不動產為增加財富的捷徑,同時他還以至少12%的利息放貸。很快,他發現自己手中的資產量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增長,他對事業的激情也越來越高。

  

  虎父無犬子,托馬斯最喜歡的兒子—安德魯·梅隆繼承了托馬斯的基因,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商業頭腦。當安德魯看見農民的馬車經過自己家門時,便把家裡的草打成捆以5美分的價格賣給他們,開始賺錢。17歲時,安德魯以極大的熱情加入了他父親所創立的事業。托馬斯派遣安德魯去收栗樹街劇院(Chestnut Street Theatre)到期的抵押貸款,再前往巴爾的摩去購買巴爾的摩和華盛頓之間的土地,安德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這些任務。在父親的栽培下,安德魯迅速成長,把父親交辦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1890年,35歲的安德魯正式接手了老托馬斯的事業,成了梅隆家族的頂樑柱。據保守估計,老托馬斯一共給他的繼承人留下了超過245萬美元的私人財產,其中安德魯的那份大概達到100萬美元。

  

  安德魯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他將銀行等主業開展得有頭有緒,並不斷擴張著梅隆家族的財富版圖,1920年,梅隆家族成為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其當時的納稅額僅次於洛克菲勒和福特家族。

  

  梅隆父子歷來就熟悉政商結合之道,他們通過與州政府廣泛而盤根錯節的關係獲取信息和利益。當時的公共基金會以無利息的優惠條件將資金存入梅隆家族的銀行,然後政府再付高利率借出。他們還經常在政府投票要將某大街建設成幹線或拓寬之前購入當地的土地以從中牟利。梅隆家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關係還幫助他們在石油領域抵禦住了來自洛克菲勒的強大攻擊,當時洛克菲勒控制了全美大部分的石油運輸鐵路線,所以他可以通過調高運費來打擊競爭對手,不過這招卻沒有打敗梅隆家族下屬的石油公司,梅隆家族通過和政府的密切關係,並在長期為他們服務的合作夥伴和律師的幫助下,在港口成功修建了油輪碼頭,並艱難地鋪設了從油區通往碼頭的管道,從而避開了洛克菲勒的攻擊。當時,能在洛克菲勒石油帝國的眼皮底下完成該項目絕對算是一個壯舉,而這都得歸功於他們和各方面,尤其是政府,保持的長期而良好的關係。

  

  伴隨著家業的擴大和交際事務的增多,安德魯開始對國家事務狂熱起來。他經常進行政治捐款,結交議會中的重要人物,他在沃倫·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當選美國第29任總統的時候,當上了財政部長。隨後,在1923至1933年的11年間,他還成為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和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兩位總統的財政部長。他是美國歷史上為數極少的連續三屆當選為總統內閣成員的財政部長,對此,美國人戲稱「三位總統為梅隆打過工」。

  

  安德魯在白宮的政治身份,無疑使他的事業如虎添翼。1924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梅隆法案」,將向富人徵稅的稅率由原來的72%降低到24%。有利的稅收政策讓梅隆家族變得更加富有,安德魯的個人財富在1929年的賬面價值為1.05億美元,其中包括1200萬美元的債券、1000萬美元的煤礦土地、320萬美元的房產、800萬美元的藝術品和110萬美元的應收款,餘下的是股票,大部分是梅隆集團下屬企業的。但這個組合的實際價值很難弄清楚,因為梅隆家族掌控的很多公司並沒有上市,很難計算真正的市場價值。保守估計,安德魯的財富最多的時候有1.3億美元。就是這樣一位深諳投資與政治結合之道的傳奇人物,將梅隆家族推向了鼎盛時期。

  

  銀行為核心,締結梅隆財團

  

  說起梅隆家族,梅隆銀行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托馬斯·梅隆曾說過:「每當我獲得金錢時,我總把它用到最有利的地方,用在我所能發現的最保險、最盈利的投資上去。」正是膽識和頭腦,讓他後來的事業蒸蒸日上。

  

  1869年,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成立。這是托馬斯第一次正式做生意。為什麼選擇銀行?在托馬斯看來,銀行業很容易經營,「它並不需要多少知識,只要學上一兩個星期即可」。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門好生意。在那個經濟動盪的年代,利率常年維持在百分之十幾的水平,放貸幾乎成了最簡單快捷的掙錢方法。但1873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導致了大衰退,美國境內一片蕭條。當時梅隆家族手上持有大量被宣告失效的賓夕法尼亞鐵路證券和貶值的抵押資產和房產。

  

  對於當時只有18歲的安德魯來說,在這個黯然的特殊時期開始自己的銀行業生涯的確是提心吊膽,但他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嚴酷時代迅速成熟起來,1874年初,通過安德魯的努力,梅隆父子銀行的存款又回到了危機前的60萬美元。為了嘉獎兒子的突出表現,第二年,托馬斯把銀行1/5的股份轉給了安德魯。1876年,銀行有了小的變化,安德魯獲得授權,接管銀行的日常事務,但托馬斯仍然是銀行的絕對控制人。

  

  在安德魯剛剛接手時,梅隆父子銀行的利潤只有1.4萬美元,在他的打理下,銀行的存款在19世紀70年代末達到100萬美元。對於一個剛剛成立10年的私人銀行來說,這是非常出色的成績。因為那時,在鼓風爐裡面工作的工人一天勞動12小時,只能賺到2美元的日薪。

  看著兒子把銀行打理得井井有條,1882年初,托馬斯表達心願,把梅隆父子銀行的管理權及收益都交給安德魯。銀行的控制權由此轉移到兒子手中,這一點在家族中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1887年,托馬斯又任命理查德·梅隆為梅隆銀行的副總裁,幫助安德魯打理銀行工作。1902年,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改名為梅隆國民銀行。1921年,由於安德魯擔任了美國財政部長,理查德·梅隆便從哥哥手中接過銀行總裁的職位。

  

  1946年,梅隆國民銀行、聯合信託公司(安德魯·梅隆在1889年創立)和Mellbank(理查德·梅隆在1929年創立)合併為梅隆國民銀行-信託公司(Mellon National Bank and Trust Company),1963年,又更名為梅隆銀行公司(Mellon Bank Corporation)。2007年,梅隆銀行公司(1999年更名為Mellon Financial Cooperation)和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合併,更名為紐約梅隆銀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截至2007年6月30日,紐約梅隆銀行管理和託管的資產超過20萬億美元,其中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1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證券服務機構之一。

  

  產融結合,打造金融控股王國

  

  金融業務以外,梅隆家族還通過家族直接控制的金融企業將其資金和觸角深入到當時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現今大家普遍認為,當時的梅隆銀行是大規模生產革命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包括美國鋁業、海灣石油和西屋電氣等巨頭都是由梅隆銀行直接投資並參與管理的,另外,美國鋼鐵、亨氏、通用汽車、埃克森美孚等企業也都是在梅隆銀行強大的資金幫助下誕生並逐漸成長為行業巨頭的。金融業務的延伸,加之在工業領域的拓展,產融結合使得梅隆成為當時最具財勢的財團之一。

  

  安德魯很早就明白,要在任何行業發跡,除了貸款以外,還要對全產業鏈進行統籌兼顧,這一經營理念讓梅隆家族在許多行業取得了成功。梅隆家族對美國鋁業的投資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

  

  當時一個發明了電解鋁方法的公司碰到了資金困難,他們有4000美元債務無法償還,只好找到梅隆。梅隆同意幫他們償付該筆債務,不過同時希望能購買一些公司的股票,之後梅隆還動用自己的資金和旗下的地產子公司為該公司提供擴建資金和場地,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換取該公司的股票,不久就擁有其1/3的股份。在這之後,梅隆開始資助公司進行大規模生產,除了提供資金外,還在參議員的幫助下促進了一項關於對進口鋁徵收每磅15美分進口稅的法案的通過,安德魯還親自出面和英國鋁公司達成協議,在該協議下,雙方都不許在對方國內市場做推銷生意。1907年,該公司改組成為美國鋁業,股票總價值達到1.5億美元,安德魯的兄弟理查德·梅隆出任掛名總裁,到1915年,該公司的再投資款項已可全部從利潤中提取而無需另發股票,而這只是梅隆家族控制的眾多產業中的一個。

  

  梅隆家族通過父子兩代人的努力,終於打造了一個龐大的金融控股王國。不過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財富傳承的問題早晚都需要處理,安德魯作為家族第二代對財富傳承的理解和實施是什麼樣的?梅隆家族是否擺脫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其家族基金會又是如何成立和運作的?且待下期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32

二五仔世家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8/blog-post.html'
筆者拙文《英倫諜戰Cambridge Five》曾經介紹了在冷戰時代最轟動英倫的間諜集團Cambridge Five五子,包括Kim Philby、Donald Maclean、Guy Burgess、Anthony Blunt和另外一名身份仍未偵破但據說是身居要職的超級間諜。其中Kim Philby這名二五仔生父也是一名劃時代的二五仔兼一手促成沙地阿拉伯(Saudi Arabia)石油業興起的拆家Hillary "Harry" St-John Bridger Philby。
話說在一戰前夕,英法在邱吉爾主導下想逐步獨霸中東、沙地阿拉伯半島乃至波斯的油源。一戰時英軍美索不達米亞遠征軍(Mesopotamian Expeditionary Force)在中東一帶正蠶食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的領土。1915年遠征軍政治部主管Percy Cox招攬失意於印度官場的劍橋畢業生Jack Philby加入遠征軍負責雜務工作。到了1917年11月,Jack Philby正式被編入MI6負責前線任務的特工,深入沙地阿拉伯半島聯絡當時仍是窮得兩餐不繼的沙地酋長Ibn Saud替英國效力,這名Ibn Saud便是後來中東產油大國沙地阿拉伯King Abdulaziz。
Ibn Saud生於利雅得(Riyadh)一個遊牧家庭,年少僅有的地盤被Al Rashid族人佔據而四出流浪,最終投靠了科威特酋長Mubarak Al-Sabah,奠定了兩家日後世家關係。後來Ibn Saud及家人聯手武力驅走Al Rashid族人,嬴得眾沙地族人(House of Saud)支持而一統沙地阿拉伯半島。本來Ibn Saud希望認奧斯曼帝國為宗主國,豈料土耳其人還之以刀刃,結果Ibn Saud一怒之下在Jack Philby策反投靠了英國。當年英國人正猶豫Ibn Saud是否真正完全掌握沙地阿拉伯半島,於是Jack Philby便由利雅得穿過沙漠到達吉達(Jeddah)以證明Ibn Saud他在當地的政治實力。
一戰後Jack Philby在倫敦和中東主力協調錫安主義者(Zionists)有關在巴肋斯坦立以色列國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Baron Rothschild(見拙文《伯爵特工》)。也許其本人一直以來在英國政壇非藍血貴族,後來決定離職而成為Ibn Saud的私人顧問兼做當地的貿易生意。據說Jack Philby為了娶四個老婆而甘受割禮成為伊斯蘭信徒。當年Ibn Saud的沙地王國除了萬里黃沙外收入只有靠到當地朝聖的伊斯蘭信徒,所以Jack Philby當年連兒子Kim Philby和家人的生活費也甚拮据。當年Ibn Saud曾希望像波斯一樣開發石油,可是由於沙地阿拉伯半島受當年Turkish Petroleum Company的Red Line Agreement下已被劃定為Anglo-Persian Oil Company的勢力範圍。英國為免沙地跟波斯競爭而不願開發。

到了1932年,美帝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SoCal)透過Jack Philby向Ibn Saud招手油源開發。在談判中Jack Philby聯同Ibn Saud把英國人的Anglo-Persian Oil Company踢出局,最終以相當於175,000美元的黃金為上期,奪得沙地60年石油開採專營權。後來SoCal把沙地石油權益和Texaco擁有的East of Suez權益合併注入一間公司,便是後來我們熟悉的Caltex。不久二戰爆發,二五仔之父Jack Philby還向德國和西班牙商討石油貿易,研究透過當時中立的西班牙向納粹德國出國石油的可能。

據說Jack Philby對當年在印度官場因性醜聞被炒一直耿耿於懷,加上他的反猶太人思想,所以在加入MI6之後一直以英國機密情報私下過料給Ibn Saud甚至美國石油公司。其子Kim Philby劍橋畢業後雖在MI6平步青雲,但畢竟虎無犬子,最終也變節投靠到蘇聯的懷中。事頭婆在二十世紀日漸沒落,也許多得這些二五仔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150

中環金粉世家情

2017-04-27  NM

中環鑲金老店,景福珠寶古老高門及招牌,一切金色的,都是真金箔。鋪內掛着的景福商標,兩匹駿馬後面放了一個八卦擋煞。三樓露天園林石景,一池錦鯉,算有風水玄機,也只能配合一個時代一個時勢。景福創辦人楊志雲,昔日在中環文咸東街提煉金條創業,又在尖沙咀把小旅館打造成美麗華酒店商場王國。這位中山老闆與鄭裕彤、何善衡一輩的地產風雲都過去了。為楊家打工半世紀的老臣子陸烱鏞,今天拿出四十多年前為楊太親手戴上的翡翠鑽石項鏈,千粒鑽石,龍鳳絕配,最無價的,還是一段金粉世家情。

陸烱鏞在一九六六年楊家風光的時候入職最低職位「交收員」,現在是景福集團總經理。他說,楊志雲愛玉,君子之好,也看眼光,七十年代,他先在香港得到一塊騰龍翡翠,到歐洲公幹,又在珠寶店遇上翔鳳翡翠。買回來後,把兩塊碧玉一拼,匹配得令人震驚。他找景福設計師包括聾啞的女師傅,用超過一千粒鑽石,製造了一條「龍鳳項鏈」,準備送給太太郭恩慈。玉在現代珠寶界,價值不在開價人,在於買家心頭好。陸烱鏞在珠寶業半個世紀,未見有如此絕配,「這條鏈之可以成為一條鏈,是一個緣分,我們估計它原來就是一對,分開了,最終輾轉再成為一對是好神奇。」楊志雲如何在歐洲找到翔鳳翡翠,老臣子說情節只有天知道。能說的真相,在於兩枚翡翠的品相。「看慣玉的都知道,兩件玉質地及色澤相似,其實好難,加上雕工一致,好難得。」

本來鳳去龍孤,誰料最後又把鳳找回來,楊志雲原意送給太太慶祝兩人金婚紀念。最終,楊太不等金婚,在長子楊秉正大婚之時,急不及待把它戴上。鏞哥還記得那天上景福大廈三樓,即記者訪問現場,親手替楊太戴上龍鳳鑽石鏈的情形。「幫楊太戴上了龍鳳鏈之後,你覺得她……」記者還未說完。「Perfect!」鏞哥當然做過推銷員,但脫口而出就是心底話。「楊太幾大件吓,戴這樣的鑽飾,我們說要受得起啊。」長子結婚,一套龍鳳翡翠鑽飾,配襯金色褂,女主人的喜悅可想而知。

人去樓未空

七十年代是楊家美好時光,婚宴當天,楊家幾個少奶都找鏞哥上三樓替她們準備行頭。女人戴金銀珠寶首飾,有時怕戒指太大,有時怕頸鏈會扣不穩。楊家老太戴上傳家寶後說過什麼,鏞哥不記得了。但老臣子現在夠輩分開玩笑:「一班少奶站在一旁,我想她們好恨囉。」人去樓空情還在。楊志雲一九八五年中風離世,長子楊秉正及三子楊秉賢辭世多年。去年四子楊秉堅七月一日剛宣布接任主席後不久病重,九月九日在美國離世。金粉世家,楊志雲看着陸烱鏞成才,陸烱鏞看着景福老去。老臣子說起楊家在香港發跡故事,比枱上一杯陳年普洱更耐人回味。「你坐的位置以前是寢宮,用來午睡。寫字枱在這邊(楊志雲大相一邊),景福餐廳在二樓,食西式菜,算好高級,不過跟Gigi餐廳又無得比。不同年代,是不同的。」已經不復存在的景福餐廳,當年只有老闆級人物會來。「隔鄰廖創興銀行、恒生、對面永隆老闆會來。」英雄地,風雲變,不變是楊志雲一生鄉音。應記者要求,陸烱鏞模仿楊老闆用中山鄉音講那句迴盪心裡半世紀的千年教誨:「要Bea(俾)心機灶(做)」。其實,鏞哥也曾是廣州灣銀號少爺仔,當年鄰鋪金行老闆就是楊志雲。戰後,楊志雲離開大陸來香港發展,陸父則堅決不走。因為媽媽是香港人,鏞哥最終跟着母親與姐姐,帶着三個弟弟來港謀生。勤奮的他做過木踭,月賺四百多元,後來做電筒廠頂級工人,月賺三百多元,依然比一百五十元月薪入職楊家高。但學一門手藝是當年的打工智慧,比做一個沒有特別志向的藍領好。當年陸烱鏞是偶然在世伯推薦下,半年內兩度面見楊志雲,第二次見工,透過楊家福將「樹伯」安排到美麗華酒店找楊志雲。「你阿爸好嗎?」見工時候,楊志雲已經問候陸家故人。同鄉念舊,在講人情世故的年代很自然。

景福孭金人

五十年前第一天上班,鏞哥的第一個工作是送信。他接過英文地址的信件,「哦」了一聲,眼睛盯着信封背面幾行「雞腸」,腳已經行了出老細房,轉頭在美麗華酒店門口拿起電話找救兵。「佢識我,我唔識佢。於是打電話回去問同事應該送去邊?」記者笑他好懂得「執生」,他說老同事說他蠱惑。楊家以金條起家,鏞哥當年做過「孭金」送貨人,有時四個伙記,白恤衫,粗黑皮帶裡包着合共近二千兩黃金,四個很有分量的男人,坐在的士裡,重量集中,經常令的士「搶軚」。後來做了幾年找換後升級,調去鐘錶部三天又遇上人事鬥爭,再被調到珠寶部,偷師、落手穿珍珠頸鏈,學會打結後,最難得是遇上三少爺楊秉賢,栽培他在工作時間學習鑽石鑑證。「主要因為三少,信任之外,當然要他告訴老豆我能做事。」中環老臣子每次說到三少爺恩師,總有一秒沉默的感動。往後他被楊志雲派去夏威夷處理景福「拉閘」,再調去紐約打理生意,很得老闆信任。可是,有次他先斬後奏私自回港參加弟弟婚禮,楊志雲震怒,召他上翠亨村酒樓照肺。老闆教誨:「做事要有始有終。」跟着大老闆所見所聞,也讓他得益不淺。「楊生不時與鄭裕彤傾偈,你有無見過呢?」記者問。「我見過,不過不在這裡。就算在這裡,都不是我能夠參加。他們有個131飯局(地產會),方潤華等都係會員。每個月都會坐在這裡傾吓偈。我見得最多楊志雲不是在這裡,而是在美麗華地下花園式coffee shop。」

細數風雲大事

楊志雲一九四九年在文咸東街五號創立景福金鋪,經營煉化金條生意,用九九九十足成色金條賺取信譽與第一桶金,六十年代與何善衡建美麗華酒店後又染指地產,發展美麗臺與玫瑰新村,與鄭裕彤成立新世界,與何添、郭得勝、馮景禧、冼為堅等商場同輩起風雲之時,李兆基還只算是個後輩。「美麗華,你們一定有看報紙啦,恒基佔咗70%,其實美麗華一早就有好多物業,都是楊志雲的眼光,他拿捏好準。」如他所說,很多相關地產項目,報上資料都有。「他最鍾意同何添傾偈,是漢宮酒樓、銅鑼灣明珠廣場老闆,跟他好老友。一坐埋,好似細路哥一樣,拍埋大髀。」景福老臣子,看慣風浪,也很熟悉香港大孖沙的光輝歲月,大事隨口就數出來。「與鄭裕彤新世界合作買藍煙囱(即尖沙咀新世界中心前身),楊志雲親自操刀去買藍煙囱。他都要有膽量知道鐵路不會搬,才可以成功。地產最靜之時他買入美麗華投資,也是跟新世界合作。再之後就是楊志雲在北角買百福花園,也是跟新世界合作。」跟鄭裕彤合作的,還有碧瑤灣,至於珠寶方面,兩人是同行也是敵國,也有一段合作的淵源。「有間叫文華珠寶,在金巴利道和彌敦道交界,美麗華商場,是楊志雲與鄭裕彤一人一半的珠寶店,景福都在文華旁邊,最靚店鋪不是給景福用,反而是跟鄭裕彤合作,管理由周大福控制。」

有心有癮有動力

當年楊志雲跟很多有名商人合作,陸烱鏞說,一九七二年上市公司中,楊志雲是六十八間上市公司的董事,八成是非執行董事。因為興趣廣泛,楊志雲教員工做生意,要有心有癮頭才有動力。首先,做生意,不可以像賣郵票,不要人家賣幾多錢,你就賣多少錢。第二,要主動,別人吃你一碗及第粥,你要額外推銷新鮮雞蛋,要sell by heart,告訴人家雞蛋新鮮有益。「第三,我識個酋長,佢有二十個老婆,五十個仔女,現在還要生,為什麼?佢有癮啊!佢鍾意先有得生,要有癮去做。」說到第三個帶點鹹味的故事,加上楊志雲的中山鄉音,大家聽到這裡,都會笑起來。聽說楊志雲不太懂英文,出埠需靠長子楊秉正做大秘書。陸烱鏞記得楊老總經常教導子女員工,做生意要殷實,有誠信,「賺一分錢都是馨香的。」他做珠寶,一定要有質素才交貨,「就是煉金,如果body成色不夠,一焊就沒有那個成色,所以,有質量控制,就不會呃人。」「放在現今商業市場,你認為這樣做生意,贏定輸呢?」「贏。每一個品牌如果你不去keep quality,像長城,興建有多難,摧爛幾易。」卡地亞跟Tiffany的名氣,就因為堅持品質控制,這一點,他也一生記着。

景福養大他三個弟弟入大學,又養大子女,而他,何嘗不是給了景福一生。「我跟景福,睇住景福大,我心底有一句slogan,景福是我家,養活我全家。」能說這種話,放在今天中環,已經不是那回事。他由景福而來的歸屬感,在中環幾成絕唱。至於做老臣子的秘訣,如何能為一個老闆打工五十年?「除了俾心機做之外,就是不要計較太多,真的!大膽講,人家都會挖角,有好多機會俾我,我打份工賺得幾多錢?永遠打工,永遠都需要我這種人才,是有人高薪挖角,但我所有的都是景福給予,我出去,會對唔住楊家,所以,我同獵頭公司講,我不會走的。我的感情在景福,不會因為哪個死了而可以走。」「看着楊先生、幾位少爺都走了,有話想說嗎?」記者問鏞哥。

養活我全家

「他們都是我老闆,養活我的家族,他們離世我當然好傷心,我只能寄望他們下一代繼續上一代的宗旨。」創業難,守業更難。他評幾位前任少爺主席,七少楊秉樑好大膽,敢在經濟低迷時,於太古廣場創立Masterpiece by king fook景福概念店。已故恩師三少爺楊秉賢穩重保守,四少楊秉堅則有意回到父輩金飾實力,希望從傳統走進現代。楊秉堅愛好藝術文化,創立優質中國服品牌源(Blanc de Chine),後來經營困難,年前賣了大部分股份給內地商人。他去年身故前幾個月,對記者說過一句話:「我總是逆水行舟。」有種說法,逆流而上,是一種進步基因。上週在香港會的景福店,看見楊秉堅天圓地方的金飾概念,想起楊家第二代,總愛將中國文化一卷書氣放在生意上。景福如何走下去?今天老臣子再次拿起閃亮翡翠鑽石項鏈,那可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了。

撰文:冼麗婷攝影:葉漢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41

政治世家:貝爾英國最年輕勇者

1 : GS(14)@2016-01-15 17:33:16

今年41歲的Bear Grylls(貝爾),全名Edward Michael Grylls,Bear為其暱稱,父親是英國保守黨政治家Sir Michael Grylls,母親Lady Sarah Grylls出生於政治世家。Bear自小跟父親登山、航海,長大後成為英國著名探險家、作家和電視主持人,因拍攝野外求生節目《人在野》(Man vs. Wild)成名,其中他在節目中常要明星嘉賓生吞老鼠或吃蟲,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貝爾於94至97年曾在英國陸軍特種空勤團服役,學習徒手搏擊、沙漠寒地等環境的作戰生存技能。23歲登上珠穆朗瑪峯,成為英國最年輕的登峯者。2009年,他以35歲之齡,成為英國最年輕童軍總會總領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15/194525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42

出身政治世家林錫山亦正亦邪

1 : GS(14)@2016-01-20 17:46:18

捲入貪案的立法院秘書長林錫山,出身政治世家,立法院人士形容其聰明絕頂,但愛恨分明,行事作風「亦正亦邪」。因他作風果斷,獲王金平深深倚重,成為在任最久的立法院秘書長。但隨着國民黨選戰大敗,王連任立法院長幾乎無望,林又面臨貪案,兩人政壇前途也亮起紅燈。林錫山生於彰化,父親林炳森曾任彰化市民代表、彰化縣議員和立委。1990年,28歲的林錫山當選第一屆立委,成為最年輕的立委,1998年選舉失利,獲王金平延攬擔任秘書長。林勇於任事,加上與王是兩代世交,獲對方倚重。



與王金平兩代世交


2005年,王與馬英九競逐國民黨主席職位時,被黨內大老紛紛勸退,惟獨林力排眾議堅持戰鬥到底,王因而決心參選。而王去年有意參選總統,結果在林建議下沒有領表,未料王的政治行情後來一落千丈,一度和林保持距離,直至不分區立委第一名確定後,雙方關係緩和。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0/19459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