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說新經:工廠關閉 CD玩完

1 : GS(14)@2011-01-15 15:07: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71674
繼 Walkman之後,又傳出 Sony即將關閉新澤西州的 CD工廠。據報,當工廠關閉時,將有 300名員工被 Sony炒掉。公司發言人指,當下的經濟環境,關閉工廠是一般節省成本的手段。事實上,自音樂行業被 iTunes攻陷後,唇亡齒寒,全球有關唱片的產品或生意,包括唱片零售店或唱片,都不難想像這天的到臨。
有市場研究機構指,去年美國音樂銷售整體下跌 2.4%,唱片收入更慘不忍睹,新推出的唱片銷售下跌 16%,而電子音樂收入卻上升 1%達 11.7億美元。
記得 08年,正值本地網絡商開始推出包月的上網聽歌服務,那時爭議甚大,在美國甚至有消費者認為那是美其名的「音樂稅」,群起而攻之。當時我認為那是音樂行業對 iTunes的絕地反擊,再講,一個好歌手的價值是其歌喉,而不是預錄的歌曲。換言之,歌手只要受歡迎,即使唱片收入跌,卻可在即場表演活動賺回來。因此,我看不到音樂人反對電子音樂的理由,因為既得收入(利益)只會逐步從唱片公司手裏轉移到音樂人身上。
音樂業已被攻陷

轉變其實並不止於音樂行業,因為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範式轉移,所有跟「內容」和「資訊」有關的行業都要被牽扯進去,除音樂業之外,還有電影業、電視業、報業、出版業及遊戲業等等,互聯網的興起及 CD等載體的衰亡,只是市場對這些行業發出的警號。
而這場財富再均分的戲碼,最精采的,莫過於由較年輕的、充滿動力的互聯網公司,飾演挑戰者的身份,不斷侵蝕媒體巨頭和大企業的財富和影響力,在一些市場慣於被既得利益者壟斷、個人自由得不到保障的地方,通常都有一群網民拍掌叫好,吶喊助威。
音樂業已被攻陷。餘下的幾個行業,我個人認為電影和電視最危險,因為他們的產品,先天已非常適合數碼化傳播,換句話說,電影和電視跟 iPad、 iPhone、 Xbox、 Google TV這些由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產品,簡直是天生一對。遊戲業也是一樣。幸而,由電視業者組成的聯盟,至少有一個叫 Hulu的產品可以跟 YouTube抗衡。
至於出版業和報業,我認為越難數碼化的產品,就越有對抗的本錢,基於這個考慮,我會較為看好出版業,期待 Amazon作出絕地反擊的戲碼。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48

告別 CD Wordy

1 : GS(14)@2013-08-15 22:58:51

http://wordyhylau.blogspot.hk/2013/08/cd.html
第一次買 CD 是 1995 年的暑假。那一年做暑期工,賺到的錢有兩個用途:交學費和買 CD 機。在買 CD 機之前,已經買了第一張 CD。那是一套叫《Hits on TV》的雙 CD 純音樂專輯,由特邀管絃樂團演奏日劇的主題歌。當時有一部 AIWA 隨身聽,覺得質量挺不錯,加上同學都說 AIWA 的影音產品比較耐用,所以 CD 機也買 AIWA 的。

從那時候開始,每個月都買 CD,中間經歷了幾次高峰時期,每個星期都要買。多年積累下來,怎說也有兩千多張。大概三年前,決心要好好整理自己的 CD(和 VCD、DVD),花了十幾個週末。除了確實看到自己花了太多錢買 CD 外,也看到它們囤積起來,所佔的地方實在太多,於是就開始減少買 CD。最初,也曾經懷疑自己有沒可能輕易破除十幾年的心癮。幸好在一些客觀因素的催化之下,這個計劃沒有帶來很多預期發生的陣痛。

一直以來,聽流行音樂為主。這幾年自己覺得很好聽的歌曲或音樂沒有太多,娛樂活動轉移到以電影為重心,加上出差多,雜事也多,無暇也無心情去聽音樂,買 CD 的慾求大降。然後,iTunes 正式登陸香港,線上購買音樂作品十分方便,撇掉了租金和其他經營成本,線上音樂價格明顯比較 CD 便宜,更可以節省大量空間。

從線上購買音樂作品,錄音質量的確比以前聽 CD 差一些,更別去跟高品質錄音的 CD 相比了。然而,如今鮮會用心去聽音樂,對錄音的品質要求也降低了,不一定要去買 CD。

凡事也有例外的情況,假如十分喜歡的歌手推出專輯,是具有歷史意義或難得的錄音,製作單位又強調錄音的品質的話,也會考慮買 CD。但如果純粹是在包裝上下功夫,那可不能打動我。

曾經深愛 CD,現在卻很少播放,甚至覺得疏遠它也不是什麼一回事。冷靜地看這些變化,再次說明,世事何曾絕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70

賣無線喇叭多過CD機

1 : GS(14)@2015-04-08 00:04:18

【消費轉型】串流音樂顛覆傳統音樂市場,不但影響唱片銷售,令歌手叫苦連天,本報記者發現,市面上的CD機更可謂買少見少,各大連鎖零售店、電腦商場、影音商舖已經轉型銷售藍芽喇叭(Bluetooth speaker)、USB播放器等無線產品為主,並且正逐步取代橫行市場多年的鐳射唱片CD機。



生產商利潤較高

各大零售商轉型銷售無線喇叭,除了基於消費者主導,另一個原因就是「錢作怪」,生產無線喇叭利潤一般較高。根據通力電子(1249)去年全年業績報告的資料顯示,新型音頻產品如立體家庭音響、無線音箱的毛利率較高,未來會計劃增加銷售新型音響產品。雖然用CD機聽歌的人越來越少,然而黑膠發燒友仍有對舊式唱片喜愛的理由,約30歲的羅先生由2009年開始聽黑膠唱片,至今家中已存放逾千隻黑膠碟,連音響投資超過十萬元。他認為用黑膠播放的歌曲聲線較柔,音樂感亦較強,「出街先會用電話聽,屋企一定用黑膠」。另一名年約50歲的吳先生則表示,七十年代已經開始聽黑膠唱片,「睇住唱片封套會有滿足感,鍾意將唱針放喺唱片上嘅感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407/191031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2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