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州粽子 肇慶生產 成本倒逼食品業悄然轉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7/wMNDE4XzQ0OTIwMQ.html

端午將至,粽子市場消費者爭奪戰已提前打響。

胡國球 攝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吳婧靚

端 午將至,粽葉飄香。記者日前走訪廣州市場發現,利口福、合口味、五芳齋、思念、三全、三珍齋等各大品牌的粽子已全面上市,各大品牌的促銷戰也悄然拉開。記 者發現,在勞動力密集的粽子行業,其產銷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不少食品企業均將生產環節向農產品產業帶轉移,而研發和營銷中心則保留在消費一線市場。

專 家指出,傳統食品行業裡出現的企業產銷結構調整現象,雖然是企業們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採取的不自覺行為,但當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進行這種調整時,在客觀上將 會給我國傳統農產品產業帶來正面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就指出,食品企業調整產銷結構,有利於提高中國農產品質量和生產水平。

1.粽子生產向低成本區轉移

「這 兩年人工成本上漲很快,去年工人包一個粽子人工費為5分,今年漲到8分。」深圳市合口味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皮金昌日前告訴記者,在該公司新工廠裡的員工, 包粽子最多的工人一個月可掙3000元,「這在當地算是收入很不錯的工作了,若是在深圳,這樣的工資收入很難找到穩定的員工。」

合口味食 品公司總部在深圳,當時他們在深圳也有一個工廠,2010年底該公司在福建詔安投資1.2億元建成的大型現代食品生產基地投產,該公司就陸續將產能轉移到 福建新工廠裡。「現在新工廠一天粽子產能為20萬隻,在端午粽旺季到來時,這樣的產能可能滿足市場供應。」皮總經理告訴記者,與其他包子、饅頭等速凍食品 早已實現現代化生產不同,粽子的生產到目前為止國內都不能實行全自動代生產,全部得靠人工一隻隻包紮,這也使得這一傳統食品的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

「在 深圳,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大量工人做粽子,而且包粽只是在旺季來臨時招工人來做。另外,即使找得到,人工成本可能也很高。」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如是解釋該公 司將工廠搬離深圳的原因。在參觀合口味詔安工廠時,記者在現場看到,從切肉、洗粽葉、包紮等關鍵環節,每一條生產線上都有很多工人在手工操作。

廣 州酒家集團今年的粽子生產也首次轉移到廣東珠三角城市肇慶。該集團在廣州番禺自有一個大型現代化生產基地,往年該公司的粽子都出自廣州番禺利口福工廠,然 而今年記者卻看到,該公司今年的「利口福」品牌粽子卻委託了位於肇慶的三家工廠生產加工。對此,該公司也指出,今年食品行業的人工成本增長很大,平均漲幅 達30%。記者昨天獲悉,目前廣東本土品牌三珍齋、裹蒸皇等同樣選擇在肇慶生產。

人工成本壓力增加問題同樣困擾另一家速凍食品巨頭思念。 此前,思念食品控股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近年來人工成本持續上漲,對傳統食品行業影響很大,「我們在廣州有一個小工廠,主要是生產全 自化的包點,但勞動力密集型的粽子生產仍然放在鄭州,在廣州的人工成本太高,企業消費不起。」

記者昨天查閱國內兩大速凍食品巨頭思念、三全的2011年財報,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一是公司成本中佔比較大的豬肉、麵粉等原材料價格全年均大幅上漲,幾次提價未能覆蓋原料成本的上升,二是生產工人數量和人工成本都有上升。

近年來不少食品企業均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三四線城市甚至更偏遠的市場,這已成為一種趨勢,對於企業們自覺作出的這種佈局調整。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幾年,人工成本持續上漲趨勢將可預見,因此對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食品產業來說,及早作出產業調整將有利於公司長遠發展。

2.生產轉移 企業佈局上游原料

記者發現,部分食品企業們在將生產基地向農產品產業帶轉移的同時,也在做著上下游產業鏈的佈局。

深 圳合口味食品公司公司董事長孫小荔告訴記者,看中詔安是由於這裡是蔬菜、水產品等農產品豐富基地,在原料採購、安全監管方面有便利之處。據介紹,在速凍食 品中使用的蔬果等農產品,該公司與詔安當地種植公司簽約採購,同時在種植過程中,該公司也會時常對種植基地進行監管,並向當地農戶提供培訓、技術指導等。 據透露,接下來該公司還將在當地建設自有種植基地,從食品加工延伸到上游原料種植,而這樣做的目的一來在採購農產品方面節省成本,二來也能有效獲得安全的 食品原材料。

廣州酒家集團也有意向上游原料基地進軍。據悉,在廣東特色的涼茶飲料行業,包括廣藥、加多寶、鄧老涼茶、霸王等食品企業均已 投資上游中草藥基地。此前廣東霸王國際公司告訴記者,以該公司使用量較大的原材料何首烏為例,去年若依靠市場收購每市斤要19元人民幣,而其自有種植基地 的何首烏能將成本下降10%至20%左右。霸王宣稱,該公司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種植基地消化部分原材料漲價帶來的經營壓力。

事實上,目前國內多家食品龍頭企業已在佈局產業鏈,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國內粽子大王五芳齋這幾年已在投資上游種植業,如糯米、大米等均有自有基地。思念食品公司也表示,該公司已在考慮將向上游原料業務延伸,比如可能投資上游種植基地,以獲得穩定而安全的食品原料。

食品企業調整

將促進農業產業化

專家分析

有 專家認為,目前廣東,甚至國內傳統食品行業裡出現的企業產銷結構調整現象,雖然是企業們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採取的一種不自覺行為,但當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進 行調整時,在客觀上將會給我國傳統農產品產業帶來正面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就指出,食品企業調整產銷結構,有利於提高中國農產 品質量和生產水平。

「在成本倒逼形勢下,部分食品企業調整產銷結構是非常理性的做法,長期下去對於農產品集群帶的欠發達地區來說,也是一 件好事。」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分析,食品和農產品加工接近農產品集群帶,可以直接節省物流運輸成本,同時,由於遠離一線城市,勞動力成本也可以比較 大幅度地降低。另一方面,來自一線城市的大企業生產基地遷移過來,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發揮了一線城市在現代服務業對於欠發達地區製造 業的輻射作用。

「營銷和研發留在消費一線市場,生產轉移到農產品產業帶,這種做法是對的。」李國祥指出,做研發必須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也 需要很多資金投入,而在中國的一線城市,信息、人才、資金基礎都非常有優勢。其次,做研發對中國依賴科技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中國農業未來發展 的方向。「這種做法對食品產業發展也有良好的推動。」

李國祥認為,要提高中國農產品質量和生產水平,中國農業必須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並 靠龍頭企業的帶動。他指出,當農業實現產業化之後,企業把買什麼種子和肥料,何時進行蔬菜種植和上市做好規劃,告訴農民,農民按照指導種植便可,這樣也實 現了科技指導農業,生產出的農產品質量便有了保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4

巴菲特再為食品業收購助陣 漢堡王獲30億融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803

美國快餐巨頭漢堡王公司昨日公布,計劃以11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餐飲連鎖企業Tim Hortons。外媒獲悉,巴菲特將為漢堡王此次收購提供約30億美元融資支持。這是巴菲特繼去年以約280億美元聯合收購亨氏後又一次參與食品業收購。(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漢堡王將以優先股為代價獲得巴菲特的投資,此次收購25%的資金將來自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巴菲特的投資回報將達到9%。目前巴菲特參與投資仍在協商,具體框架不明。

漢堡王的最大股東是巴西巨富Jorge Paulo Lemann主要控股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3G資本,後者持有漢堡王71%的股份。去年2月,巴菲特正是與3G資本聯手收購了美國老牌食品業公司亨氏。含亨氏發行債務在內,那筆交易規模合計280億美元,成為食品飲料行業最大規模收購案之一。

此次漢堡王收購Tim Hortons如順利完成,新成立的公司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快餐連鎖集團。公司的年營業額將達到220億美元,在世界10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8萬家連鎖店。

上海高特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王海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巴菲特喜歡投資穩定增長並存在需求的行業,也喜歡需求強勁支撐出來大公司,食品行業正是這樣一個行業。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漢堡王的收購交易近來受到美國業界廣泛關註,引起美國政界對該司刻意避稅的爭議,因為漢堡王打算收購後將公司總部遷往加拿大,“叛逃”最大目的是為了避稅。

美國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Carl Levin表示,漢堡王的提案反映了美國政府打擊“逃稅”交易的必要性,這項提議正是“國會需盡快遏制通過並購逃稅現象的又一警示”。

漢堡王CEO Alex Behring和巴菲特昨日分別向媒體表示,合並後將公司總部遷到加拿大並非出於避稅的考慮。Alex Behring說是為了拓展業務,巴菲特說是因為Tim Hortons在美加邊境以北有“深厚的根基”。

根據美國稅務法規的稅收倒置(tax inversion)規定,美國企業可以通過海外並購把經營主體改設到較美國稅負更低的國家,從而避免繳納高額美國企業稅。美國的企業稅率高達35%,在發達國家中位居榜首。

《華爾街日報》下圖對比了漢堡王與Tim Hortons及其競爭對手的市值、年收入等關鍵數據。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收購, 漢堡王, Burger Ki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30

巴菲特再出手 卡夫亨氏合並食品業新巨頭誕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0376.html

巴菲特再出手 卡夫亨氏合並食品業新巨頭誕生!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3-25 21:02:00

卡夫食品集團和巴菲特麾下的亨氏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將合並,創建卡夫亨氏公司。合並後的卡夫亨氏將成為北美地區第三大食品和飲料公司。

卡夫食品集團和巴菲特麾下的亨氏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將合並,創建卡夫亨氏公司。合並後的卡夫亨氏將成為北美地區第三大食品和飲料公司。

卡夫食品集團的股東不僅將獲得合並後新公司的股票,同時還將獲得每股16.50美元的特別現金派息。卡夫現股東將持有新公司49%的股份,亨氏股東將擁有51%。本次交易中,巴菲特和巴西億萬富翁雷曼將投資100億美元。

巴菲特

巴菲特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是一樁以我的方式進行的交易,合並了兩家世界級的公司,同時傳遞了股東價值。”

消息發布後,截至北京時間18:25,卡夫食品的股票在盤前交易中大漲15.79%,報71.01美元。截至3月2日,卡夫食品的流通股數量為5.8813億股。

2012年10月,為了業務更加聚焦,財務數據更加漂亮,作為全球最大食品集團之一,原卡夫食品集團宣布完成對公司的業務分拆,把公司分成全球零食業務和北美雜貨業務兩個獨立運營機構,並作為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開始交易。

分拆之後,北美雜貨業務繼續使用“Kraft”英文名稱,旗下產品包括卡夫通心粉與奶酪、奧斯卡·麥爾(Oscar Mayer)熟肉類制品及菲力(Philadelphia)奶油乳酪等產品。卡夫食品集團的股票代碼由原先的“KFT”變為“KRFT”。

而擁有吉百利、奧利奧餅幹等產品的全球零食業務將啟用新名字億滋(Mondelez)。億滋的股票代碼為“MDLZ”。

由於養老金計劃的相關項目計提了13.6億美元的費用,卡夫食品截至2014年12月27日第四季度凈虧損3.98億美元,而2013年同期水平盈利9.31億美元。公司稱其丟失了40%的美國市場。

亨氏原為上市公司,2013年2月被雷曼旗下的3G資本和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收購退市。

3G Capital是位於巴西的私募股權機構,除了投資亨氏,公司去年還將投資的漢堡王以及加拿大咖啡和甜甜圈連鎖餐廳Tim Hortons進行合並。3G Capital對收購公司會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計劃,在收購亨氏之後,3G Capital宣布進行裁員並關閉部分工廠。不過,與其他私募股權基金不同,3G Capital傾向於長期投資,投資時間平均超過5至7年。

(綜合新浪、界面等)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