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載]李寧的重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vct.html

20118月,李寧2011年上半年財報發佈,截止2011630日,李寧牌營收同比下滑4.8%,利潤同比下滑45.6%。李寧換標一週年的這份答捲著實有些意外,不禁要問,李寧怎麼了?!

2010年,有媒體曾經這麼盛讚李寧:「李寧作為國產品牌,已經打破了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市場壁壘,擁有了重排座次的實力。」日曆剛剛翻過2010年的最後一頁,有媒體以:「李寧公司迷途 輝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為標題報導李寧,20117月,國內兩家知名雜誌雙雙把鏡頭聚焦李寧,21世紀商業評論的封面文章是:《李寧進與退》,環球企業家的封面文章是《李寧驚夢》,紛至沓來的媒體們試圖責問、追尋和解讀這間著名企業,在過去發生了什麼?將來會怎麼辦?

 

主動求變

重新回到2010年。這年李寧公司成立20週年,李寧選擇了換標,組織架構調整,經銷商整合等一連串運營方向調整,試圖為李寧的新一輪增長奠基鋪路。

換標和「李寧90後」的終端廣告讓李寧公司的品牌推廣策略飽受質疑;組織架構的調整則事後引發了李寧高管離職風波;經銷商整合頗讓為數不少的小型經銷商甚難理解,同時不少媒體、機構質疑李寧的聲音甚囂塵上,一會說李寧定位模糊忽略7080後,一會又說找林志玲代言的娛樂化方向不靠譜、一會又說搞房地產不重視體育用品,一會又說產品漲價了失去三四線市場,眾說紛紛。

在檸檬們為李寧擔憂的同時,李寧人對自身的問題進行了深層的認識,李寧先生在致員工的信中這麼寫道:中國市場以及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促使李寧公司走上了一個「改變的時代」。在未來2-3年 的持續變革中,公司業績因此發生的短期波動、或因此產生的負面壓力、或因業務整合舍此取彼的種種「陣痛」,是公司必須支付的變革成本,我們主動求變,打破 成規,為了追求更清晰的戰略定位,將在品牌管理、體育營銷、產品設計、渠道優化、運營體系、人力資源等方面逐步去建立起品牌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完成從 「中國製造」到「中國品牌」轉變。或許可以這麼理解李寧的新口號Make the change,是李寧人自己向自己發起的挑戰,突破自我,求索進取之道。

 

渠道增效

8000多家店,年銷售80多億,從坪效看,李寧的坪效在國內體育用品品牌裡首屈一指。但尚有不少提升空間。李寧有1700個單客戶單店加盟商,單客戶單店大多數空間形象無法達到標準店的陳列水平,銷售服務水平亦低,很難進行商品的及時歸併和降解,貨品周轉速度慢,整合和幫助這個群體競爭力、銷售業績的提升的是李寧渠道競爭力提升的動力之一。李寧CEO張志勇表示,李寧計劃推進大的經銷商收購小型經銷商,或者由小型經銷商聯合起來運營,以規模化來提高運營的專業度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推進的速度約每年500~600家。

另外,李寧約有40%的店舖採用的上一代空間形象,同樣屬低坪效店舖範圍,將這些店舖進行空間形象升級亦是李寧渠道競爭力提升的動力之一。張志勇先生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披露,2012年,李寧將主推第六代空間形象,大面積整改,樹立新形象。此外,從李寧三大區的銷售收入佔比情況來看,發現南區銷售佔比遠低於北區,亦低於東區,而安踏的三大區收入卻較為均衡,顯然李寧品牌在南區的渠道數量和市場佔有率並不高,李寧的三大區以事業部模式運作之後,進行一項 「城市經理制」的新變革,即李寧公司的銷售代表直接管控零售店的銷售情況,對訂貨、運營分析、庫存進行負責,而之前,大多數區域,李寧是透過分銷商來管理零售店,此舉應該是李寧由批髮型組織向零售型組織的重大轉變。

最後,李寧的海外佈局也不可忽略,2010年,李寧的鞋服在西班牙的銷售就超過600萬歐元,而通過電子商務巧妙的全面進軍美國市場亦將進入收穫期。前一段時間,李寧的合作夥伴L-Fashion挖走了Nike在法國的銷售經理引發國內外媒體的競相猜測,據披露,20111月,李寧與芬蘭L-Fashion集團簽署了一份長期合同,首期年限為14年,L-Fashion負責李寧牌在奧地利、德國、瑞士、法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芬蘭、荷蘭和俄羅斯九個國家銷售和部分產品樣式的設計。

 

田徑新領地

曾經有媒體批評李寧,說李寧把中國奧委會領獎服的贊助機會留給安踏了,把體育頻道出境贊助的機會留給361度了,把NBA的 籃球資源錯失給匹克了,這個空當的分神,讓李寧和閩系品牌的距離縮短不少。的確,從營銷策略看,李寧似乎有點步伐不夠穩當,過猛烈的把原有的營銷計劃讓道 於換標和品牌重塑。此外,李寧亦認識到,賽事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如果扎堆營銷,勢必被淹沒,效果未見得能有理想的收效。李寧需要一個獨闢蹊徑的機會,從而得到錯峰成長的機會。2011年,姚明退役,NBA停擺,籃球場的營銷效果明顯縮水。在大型賽事資源上遜於晉江品牌的時候,李寧在田徑賽場上建立起一塊不小的自留地。這塊被國內其它對手所忽略自留地,或將成為李寧營銷資源的一大富礦。短跑名將鮑威爾、田徑女皇伊辛巴耶娃、「標槍小貝」托希爾德森、津巴布韋短跑選手恩格尼、埃利特里亞國家田徑隊都是李寧公司旗下資源,明年,也就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將是他們全線爆發的機會

  

或已先行?!

8月份,特步公佈上半年業績顯示,收入和利潤均同比增加25%,但其存貨金額高達8.87億元,增幅為92%,上半年平均存貨周轉日數從46天升至81天。特步副總裁吳聯銀表示:「不斷增加的庫存正在佔用公司人力、物力,也使公司的成本增加,整體利潤降低。」

10月份,安踏管理層披露其2012年二季度訂貨金額增長,將低於首季度15%的幅度,未來半年至1年內,行業亦會充滿挑戰,已難以保證2012年三、四季度訂貨會成績。另外,安踏早前計劃於明年淨增600800間店舖,如今也可能因增加關店數目,而向下調整。

2011年上半年匹克存貨為4.09億元,同比增加41%10月份,匹克宣佈2012年第二季訂貨會結果,訂單金額較2011年同季訂單增長9.5%。匹克公司CEO許志華說:「匹克主動求變,改變增速論英雄的傳統觀念,是為了贏得未來。」

如果說之前李寧的問題是管理層的種種不是或決斷出錯,那麼對於眼下體育用品行業的問題集體爆發又當是何原由呢?庫存增加,增長放緩,價格戰愈演愈烈,行業進入轉折期,李寧只是過早的成為媒體的焦點罷了!

中報數據顯示,20116月底,李寧已經建立191家工廠店,佔總銷售的比例達10%,而李寧計劃年底工廠店數量達到240家,銷售比例佔到總銷售量的15%2011年上半年年報顯示李寧存貨為9.92億元,加上回購了3億元庫存,李寧工廠店店均流水為40萬元/月,如此算來240家工廠店一年可望消化11億之多。李寧回購的存貨,以及加盟商沒有執行的訂單有望在1年左右的時間消化完畢。李寧的工廠店建設進程已經過半,而這個時候,李寧的對手們的工廠店建設才剛剛開始,迫於壓力正在用大把的正價店消化存貨,甚至有些品牌的直營旗艦店直接淪為加盟商的進貨場地。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寧從吊環上跌落,2年後,1990年李寧體育用品橫空出世;2010630,李寧換標正式啟動,對於這個偉大的運動員,對於這間企業,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期待。20119月份,李寧的2012Q1訂貨會剛剛結束不久,數據顯示李寧牌訂單數量錄得低單位數增長,大船正駛出淺灘,開始新的遠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41

或許面對絕路才能重生

2011-11-28  TCW




或許裸裎相見時,心靈最容易敞 開,最容易聽到知心話,也最容易交到朋友。

在俱樂部洗三溫暖,總會遇到各行各業的朋友,最近就聽到一個極為勵志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清潔公司的老闆,手上有幾百個員工,生意做得很好。按照他的 說法,這可是現在台灣最熱門的服務業,創造了非常多的就業機會,而且幾乎人人可做,只要你願意付出勞力即可。

這是一個我過去從未接觸過的行業,對他為什麼會投入清潔行業極為好奇,沒想到從他身上,我聽到一個人生從谷底逆轉的劇情。

這位朋友是空軍官校正期班出身,原來一心想報效國家,沒想到身體的一個小毛病,讓他無法一圓飛官的夢,因此三十九歲就從軍旅退役,手上拿著服役期間存的一 些錢,開始闖蕩商場,剛開始正好遇上房地產大好,做什麼賺什麼,讓他著實意氣風發了好一段時間。

就在他躊躇滿志的時候,房地產景氣逆轉,他的生意也降到谷底,他剛啟動的一個生意血本無歸,不但賠光了過去所賺的錢,還負債兩千萬元,他的人生從此進入黑 暗期。

因為做過軍人,責任、榮譽是他最珍惜的特質,他決定面對債權人,希望大家給他一些時間,他會努力打工還債,有朝一日他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就這樣,在走投無路上,他到一家清潔公司應徵清潔工,他被派在一家日商公司負責清潔工作。他回想起之前的風光,也是一個老闆,而現在竟然在辦公室裡當清潔 工,這對他無疑是極大的折磨,但是他選擇面對,努力工作。

他的認真負責,引起了日商公司老闆的注意,幾年之後,日商的清潔公司合約到期後,日商的老闆就鼓勵他來承包,有了貴人的鼓勵,他就組個小公司開始了自己的 清潔事業,但其實還是以他自己做為主,人力不足,老婆、小孩全部加入,再不足才雇請一些人幫忙。

他沒日沒夜的工作幾年後,生意越做越大,不到十年內,他不只還清了債務,也成為清潔行業中極為專業的公司。

我仔細的描述這個故事,目的在回答一個年輕人的問題,這位年輕人問我,他已經二十好幾,但一事無成,只能在加油站打工,沒有朋友,沒有未來,要怎麼做才能 擺脫一窮二白的困境,賺到錢呢?

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這位年輕人的困境,有這個清潔公司老闆生意失敗時慘嗎?當然沒有,至少年輕人身上沒有兩千萬的負債。可是負債兩千萬的人,願意 奮起與環境搏鬥,願意用十年孜孜矻矻的努力,改變一切。

而這位年輕人只能困在加油站,打零工,然後抱怨社會不公平,對未來沒指望,或許這位年輕人,還沒被生活逼到絕路吧!

人無法立即賺到錢,但只要願意努力做一件事,學一件事,加上時間的磨練,一定可以編織出另一個勵志故事。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POPO原創:www.popo.tw/users/feipengh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6

華碩的蛻變與重生 遇見 不一樣的施崇棠

2011-12-05  TWM




一場900天的文藝復興革命,一 次關鍵產品發表會,我們在紐約遇見不一樣的施崇棠。

那天,他頭髮剪得比以往更短了些,大一號的西裝自此封櫃,傳統皮鞋換成休閒皮鞋,他讀設計學、看音樂劇、聽搖滾演唱會。

《今周刊》從紐約到台北,獨家專訪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觀察他如何從一位機械狂、工程師,變身成設計師、藝術家,帶著華碩走出虧損陰霾,變成今年PC業最大 黑馬。

撰文‧賴筱凡 研究員‧辛曉昀十月,美國紐約第一大道與約克大街相會處,地鐵橋下的會場裡,踏著輕盈的腳步,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走了出來。這天的他,穿著太太新為他採購的 西裝,頭髮也比平常剪得更短了些,腳底踩的傳統皮鞋換成了休閒皮鞋,沒有太多技術的生冷語言。It's show time(表演時間到了)!

丟掉NB(筆記型電腦)運算效率、電池續航力,這天的施崇棠,不談規格、不談技術,他要消費者先想像未來的科技生活,再推到全新的超輕薄筆電時代,他要先 跟消費者溝通,未來筆電會有多不同。

時間倒回發表會前的四十八小時,剛從台北飛抵紐約甘迺迪機場的施崇棠,沒有多休息半刻,馬上開始跟團隊開會討論發表會的簡報。對施崇棠來說,平板電腦「變 形金剛」的成功,或許來得有些意外,但新產品Zenbook不一樣,這是他們揮別分家後的低潮,全力投入的代表大作,絲毫差錯都不被允許。

他來回走過發表會的舞台,心底盤算著每個走位,那一刻,施崇棠不容外界干擾,他要想清楚,怎麼樣的語言,更能讓聽眾抓到華碩想傳達的意境。

於是,施崇棠與團隊逐一設計每個簡報橋段,比起直接告訴聽眾華碩Zenbook重新開機只要兩秒鐘,他們選擇刻意安插讓施崇棠休息喝水的插曲,因為就在他 喝水的那兩秒間,原本處於休眠狀態的四台電腦,全部重新開機完畢,更能讓聽眾抓到重點。

虧損重傷

天之驕子的挫敗 開始組織大改造他來回在舞台上踱步,「NB要打開九十度角,人要半側著身,面對觀眾。」抓著施崇棠調整每個角度的,是華碩設計中心總監楊明晉,他們逐一拍 出一八○度的各種角度,再挑出最符合極致美學的那一張,作為施崇棠在舞台上的展示定點。

過去華碩辦一場記者會,只需半天彩排時間,但為了Zenbook發表會,施崇棠花了整整兩天排練,理由很簡單:華碩不能再用過去的思惟來與媒體、消費者溝 通,因為華碩已經不一樣了!

從蘋果推出iPad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顛覆世界對電腦的想像。而改革,就像不可抵擋的浪潮沖垮各家品牌廠防線,華碩也深受衝擊。

紐約發表會結束後,《今周刊》到後台獨家專訪施崇棠,聊起外表上做了大改變,他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問他是不是改變了很多,他逗趣地給了這個答案:「表面上 感覺是這樣,但本質並沒有,我也只是順著趨勢與需要,配合演出。」在施崇棠的心裡,他仍是那個希望將NB做到最完美的科技狂,那始終是他的本質,但如果只 是把NB的運算效能做到更好、電池續航力做更長,那樣的NB絕對不是極致,「必須還要有美學,做NB當成藝術品在設計。」指著蒙娜麗莎與達文西的合成簡 報,這將是華碩的新核心價值。

所以,為了融入更多美學元素,施崇棠必須改變,一些他過去從未想過的改變,只因他要將NB做到更極致,「因為Apple(蘋果)把整個bar(門檻)拉得 更高了,我自己、整個公司都要不斷進步。」二○一一年全球科技業大動盪,電子五哥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華碩更受市場一面倒地看衰。然而,十一個月過去,華碩 不僅打破市場成見,擠進全球前五大NB品牌,「變形金剛」的銷售更是超出市場預期。前三季每股純益(EPS)達到十五.五一元,成了電子五哥之首。

這些成績,都是靠九百個日子的蛻變而來,是華碩內部一場無聲無息文藝復興革命的果實。

○七年華碩推出第一款Eee PC時,掀起小筆電熱潮。Eee PC創新的成功,讓一度嘴硬、嘲笑小筆電的宏碁董事長王振堂,狠狠地踢到大鐵板。Eee PC帶來的破壞式創新,讓施崇棠引以為傲,也讓華碩站到浪頭上,「那時的我們,就像天之驕子。」他說。

隔年全球金融海嘯襲來,華碩被狠狠地打落地面,受傷慘重。對Eee PC銷售過度樂觀的預估,更讓華碩被庫存嚴重燙傷,當時華碩一季營收不過四百億元,但帳上庫存數字居然高達四五○億元。

思惟反轉

設計掛帥 九百天的文藝復興革命啟動回首這段過去,華碩副董事長曾鏘聲話說得直接:「企業常常會犯的兩個重大錯誤,一個是像水煮青蛙,看不見環境變革,不能掌握關鍵 轉折點;一個是在追求成長的時候,藝高膽大而疏忽危機控管。」而華碩當年犯的錯,顯然就是後者。

面對成立二十年的首度虧損,「成也Eee PC,敗也Eee PC」、「Eee PC表現不如宏碁」,市場批評聲浪從四面八方湧來,那幾乎是華碩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內部士氣有多低落?大家都不敢出聲,就怕下一個被檢討的是自己。」華 碩內部主管回憶。

然而,縱使壓力再大,施崇棠沒有發過脾氣,沒有大聲斥罵,他反而不斷安慰員工,帶著主管逐一檢討,面對公司經營困境,施崇棠其實比誰看得清楚,他知道, 「虧了就是虧了,要面對事實,保持很清明的心,才能針對弱點改進。」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很清楚,○七年接手執行長的他,責無旁貸。他必須變革,舊華碩的那套 已經行不通了,即使再痛苦,都得改革。「○八年以前的華碩,就像很多技術高手集中在一起做事,可是沒有次序,所以那時我們講六個標準差、談流程;○八年到 分家這段時間,我們做的是重新建立系統、體制,像庫存、風險管理。」他說。

於是,施崇棠與沈振來著手推行改造計畫,首先就是調整公司組織架構。他們大刀一砍,原本十一個事業群精簡到只剩三個,施崇棠、沈振來與曾鏘聲各看一個,但 這還不夠,華碩要做好一個品牌,不能只有體制重建。

一場華碩內部的文藝復興革命,才正要展開。

十四世紀,一場從義大利中部發起的文藝復興革命,推翻了過去以神與宗教為核心的思想束縛,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寫下歷史新頁。而施崇棠要推行的「design thinking」變革,就像一場華碩的文藝復興革命,他要在華碩慣用的工程師思惟裡,重新加入美學、設計的元素,他要打破華碩員工慣用左腦思考的習性, 進一步開發他們的右腦。

右腦革命

施崇棠開始研究色彩學、聽搖滾演唱會他很清楚,蘋果開啟的後PC時代變遷,華碩如果要把NB做到更極致,「我們就不能只靠左腦做產品,不能只用工程師思惟 來設計NB,消費者不再在乎CPU是多少GHz,他們要的是NB更有設計感、更fashion(流行)。」釘在施崇棠辦公室牆上的簡報,一張達文西與蒙娜 麗莎的合成照,說明了華碩文藝復興革命的完整內涵,達文西代表的是過去華碩習慣的工程師思惟、精實管理,蒙娜麗莎則象徵著更多美學、設計與藝術。

華碩是工程師起家,工程師思惟的邏輯模式運作了十多年,此刻要他們馬上轉向,談何容易。「很多工程師有個毛病,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就再多個按鈕、功能, 反而造成消費者不便利。如果華碩繼續用左腦思惟來做產品,那我們永遠只能深陷在紅海。」但設計也不是你今天講要做,就馬上能做。「你要引導員工進步,過去 他們深信的某些東西,你要把它break(打破)掉,最後學到的東西才會invaluable(無價)。」施崇棠說。

不同以往,施崇棠一喊六個標準差、喊精實管理,就開始把DNA導入作業流程裡。要讓員工開始用右腦思考,加入設計思惟,他必須要進行一場寧靜革命,從日常 生活中潛移默化,去植入新的企業DNA,他要先從自己開始改變起。

華碩總部十六樓,電梯門一開走到底,就是施崇棠的辦公室,綠意綿延的台北關渡平原就在腳下。多數時間,施崇棠待在辦公室後方的小房間裡,桌上布滿各式拆解 後的零組件,在這裡,他是機械狂、工程師施崇棠;但走出小房間,辦公桌上擺更多的書,談的是藝術、色彩學與設計,他成了設計師施崇棠。

隨手拾起一本書,它單薄得可以,上頭書名如內容般名副其實──《Simplicity》(極簡)。施崇棠興奮地分享遇見這本書的奇妙旅程,「去年我去哈佛 演講時,在他們的書店發現這本書,每一本書都能打開來看,惟獨這本用塑膠套封了起來。」施崇棠馬上意識到這本書的價值,反覆讀了十多遍,還覺得不夠。

○八年,華碩終究走上品牌、代工分家之途,接掌品牌的是施崇棠,向來被外界視為情感豐富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接手了代工事業。「那時,多得是說施先生 (指施崇棠)不懂品牌的負面批評,大家都認為比起施先生,童Sir(指童子賢)更適合做品牌。」一位待在華碩逾十年的老員工說,「但誰會想到,施先生也能 走到今天?」施崇棠比誰都清楚,過去華碩談技術、品質與效能,那是華碩的根本,要追求最好的品質,對華碩來說,並不難。

難的在於,蘋果開啟了新的設計時代,只懂得談規格、談效能的華碩,怎麼開始與消費者談設計?「你得用右腦,要有設計思惟。」施崇棠說,他以身作則,從自己 改變做起。

於是,我們看到過去拚命鑽研技術、零組件的施崇棠,走出了那個機械狂的小房間,開始轉向研讀色彩學、設計學,桌上擺著一本本的藝術書籍,都是他仔細讀過; 趁著出國出差,一有機會,他就拉著公司主管去逛美術館、看畫展。

向來最不重視物質生活享受的施崇棠,他一看音樂劇《渭水春風》就著迷,還包場請員工看;他拉著曾鏘聲一起去聽搖滾歌手Jason Mraz的演唱會,還跟著音樂擺動、打拍子;他畫畫、重視穿著,連領帶顏色都仔細挑過。

施崇棠知道,他必須從自己開始做起,大幅刺激掌管感性、知覺、想像力的右腦,「像愛因斯坦、牛頓,他們若單靠左腦思考,那他們是無法『創』(指發想點子) 的,公式不是關鍵,問題在為什麼他們第一步能想到這個,而那一步還是要靠右腦。」施崇棠說。

揣摩高手

向蘋果學習 產品上市前先讓千名員工試用施崇棠與主管們都很明白,談設計,蘋果絕對是一等一,華碩是後進者,不可能一蹴可幾。「這就是為什麼施先生要我們揣摩高手傑 作。」沈振來笑得靦腆,這「高手」無疑就是蘋果。

他們開始花許多心力去觀察蘋果的作法。「蘋果很重視消費者需求,強調使用者體驗,這是華碩很缺乏的。(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在內部找一百人試用產品、做調 查,那我們就找一千位員工與眷屬,在產品上市前試用、寫報告。」為了徹底了解使用者心得,連沈振來的妻子、女兒都成為試用團。

產品上市後,消費者意見更重要,因此,Zenbook上市的這兩個月,每周的作戰會議裡,施崇棠與沈振來都會找來客服主管報告每一個消費者反映的問題。 「我們不比蘋果強,但我們可以透過消費者意見,把產品做得更好。」沈振來說。

另一方面,為了落實設計思惟,「過去開會都先考慮成本,毛利率已經那麼低了,成本當然要顧;可是,現在開發產品的前兩個月,我都要他們不准談成本,先看設 計。」沈振來說,如果他們要將設計思惟植入華碩員工腦袋裡,就不能只靠施崇棠一個人變革,文藝復興革命必須拓展到整個華碩的企業文化。

「Steve Jobs(賈伯斯)有一項優點,就是他永遠可以從design thinking的角度,從user(使用者)出發。」施崇棠「揣摩」高手,他不只觀察賈伯斯,他連蘋果另一位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都做了很多的研究,辦公室後方的小房間裡,桌上就擺著沃茲尼克的自傳。

要「破」、要「理」

堅持問對的問題 把設計師問得無法招架揣摩高手這堂課,施崇棠上得比誰都認真,但並非蘋果的所有特色華碩都必須吸收,「其實蘋果某些地方也不是完全無懈可擊,但人家有什麼 樣的優點,我們本來就應該要學。」用施崇棠的語言來說,就是要「破」、要「理」。

可是,「破」與「理」是非常艱深的學問。如何破?怎麼理?施崇棠不假思索地回答:「ask the right question(問對的問題)。」為了將設計思惟深植到華碩員工骨子裡,施崇棠比平常花更多時間與員工談事情,「他總是一直追問、一直追問,好像非找到 答案不可。」楊明晉說,每周施崇棠(Jonney)、沈振來(Jerry)與曾鏘聲(Jonathan)三J 會審,總要把設計師問得無處可躲。「你必須給他答案,為什麼用這個顏色,為什麼用這種材質,你要說得出來。」如此一來,過去開發會議都先問規格、先問運算 效能的三J,現在他們的第一個問題,變成先問消費者要什麼、華碩要給消費者什麼,全繞著設計打轉。

在這九百天裡,變革絕對是痛苦的,就像毛毛蟲羽化成蝴蝶前,三到四周的時間,牠們必須不吃不喝也不動,才能在蛹的背部裂出小縫,再讓身體從小縫擠出來。華 碩過去是相當自傲的巨獅,但若要再向上挑戰,就必須不斷地再進化。

九百天的文藝復興革命,不只施崇棠自己變了許多,從形而上到形而下,從抽象的設計思惟DNA,到具體的外在、喜好的改變,他就像但丁開啟了文藝復興的大門 一樣,施崇棠開啟了華碩走進設計思惟的新頁,而這樣的改變,也顯示在華碩的產品上。

在iPad開賣的一年後,華碩的平板電腦「變形金剛」才面世,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變形金剛」的現身,僅僅花了三個月。不是華碩有恃無恐,「前面我們花 了近三個季度,做了一個不work(成功)的產品。」這是「變形金剛」上市九個月後,沈振來首度對外透露「變形金剛」的研發故事。

痛苦蛻變

三季時間做出產品沒特色 喊卡重新再來那是一段再痛苦不過的歷程,所有的品牌廠都被蘋果iPad牽著走,即使三星已率先推出七吋平板電腦,也賣得不錯,但後續接棒演出的摩托羅拉、 宏達電,卻都跳不出iPad的泥淖。

歡喜收割

「變形金剛」創下華碩史上銷售紀錄而華碩,也做了一款與其他品牌相去不遠的產品,「一樣單片平板,給它USB、可以使用Flash,然後呢?這樣與其他廠 有什麼不一樣?」當時,華碩的平板電腦已做出模型機,但施崇棠與沈振來毅然喊卡。

「理由很簡單,施先生不要我們做完全沒有特色的產品,這種東西是不會有『創新打擊率』的。」沈振來說,消費者既記不住你的產品,更不會想買。「距離 Google新平台推出時程,華碩若要一起推出平板電腦,我們就只剩下三個月。」施崇棠帶著團隊,重新開始發想,到底消費者需要的是什麼,仔細去分析消費 者行為,「我們一開始不是太有把握transformer(變形金剛)會成功。」沈振來不諱言,內部意見爭論不休,他們做了一款變形金剛,又做了一款側滑 式平板Slider,最後基於高行動性,先推出了變形金剛。

然而,掌聲並沒有立即如雷響起,訕笑聲倒是不少,在不看好的聲浪中,《華盛頓郵報》資深副總裁兼數位執行長拉文德蘭(Vijay Ravindarn)的一篇專欄,率先劃破了那片寂靜,給了變形金剛掌聲,稱它為「比iPad更好用的平板電腦」。

接著,銷售數字上升、訂單雪片般飛來。「你知道嗎,這是華碩有史以來,單一機種在開賣第一年裡賣得最好的產品,光是今年就賣出一四○萬台。」沈振來的興奮 溢於言表,縱使是當年市場一片好評的Eee PC,第一款七吋機種的銷售數字,也不過五六十萬台,變形金剛等於替華碩團隊打了一劑強心針。

接棒的Zenbook,更讓華碩有信心放手去做。「我們做變形金剛,是瞎子摸象,可是Zenbook不一樣,真正發揮實力在做。」華碩內部主管說,直到 Zenbook做出來,他們才真正走出○八年虧損的陰霾。

回首過去九百天裡,華碩從虧損黑洞,走到現今,在蘋果iPad強勢壓境下,華碩成了今年僅有的兩家出貨量還能逆勢成長三成的品牌,擠進全球前五大品牌,市 占率衝上六.五%,對比宏碁出貨量衰退兩成,華碩NB出貨卻大躍進增長了三○.二%,單季合併營收還跨過千億元門檻,寫下分家後新高紀錄。

從最不被看好的品牌廠,華碩成了今年PC產業裡的最大黑馬。「我們內部回去看這九百天,雖然施先生一直談design thinking,可是你不會有太大的感覺,直到九百天過去,我們現在才比較明白,施先生做的改革是潛移默化的。」華碩內部員工有感而發。

「其實企業競爭到最後,會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的,只要你能夠不斷進步,現在這個challenge(挑戰)反而是好事,才能drive(激發)更多東 西出來,只要你抓對戰略。」施崇棠很清楚華碩今年確實進步了不少,尤其回首過去三年,華碩從史無前例的虧損危機,到坐上全球第五大NB品牌,「○八年的挫 折,給了我們最好的機會,讓我們重新蛻變。」

精益求精

「老二有老二該走的路 最怕老二學老大」即使今年初面對市場的唱衰聲,施崇棠沒有半絲情緒起伏,「因為我無法控制別人如何評價華碩,但我們能做的是按照自己的步調,做對的事。」 面對強敵蘋果給PC產業的偌大壓力,施崇棠聳了聳肩,「老大有老大的路,老二有老二應該走的路,現在最怕老二學老大,這是很危險的,因為你的品牌力比它低 落,你若不採取攻擊性策略,你就會很慘。」在施崇棠眼裡,一味跟在蘋果後頭走是行不通的,最後比的是誰做得「精」。

從紐約專訪完施崇棠的一個月後,我們再次與他相約在台北辦公室,他神采奕奕地出現,手裡拿著畫筆,一筆、一筆地畫著東方人的象徵——龍,他明白,華碩不能 只談蘋果的那套西方美學,而要結合東方文化,走出屬於華碩的一條路。

走過九百天的文藝復興革命,這一刻的他,不是機械狂、不是工程師、更不是佛學家,他就像一位藝術家,擘畫著下一階段華碩的新藍圖。

就像文藝復興(rinascimento)一詞,在義大利文裡,由ri(重新)與nascere(出生)所構成,施崇棠掀起的一場文藝復興革命,將帶著華 碩重新出生。

站在落地窗前,俯視腳下的關渡平原,他不發一語,既寧靜又充滿生命力,一場新時代的挑戰已開始在他腦海裡成形,而剛進行一場文藝復興革命的華碩,才正要迎 向二○一二年全新的挑戰。

施崇棠

出生:1952年

現職:華碩電腦董事長

經歷:宏碁副總經理

學歷:交大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大電機系若不懂這些,你將成數位時代的山頂洞人!

施崇棠布局未來的科技生活

無所不在的「雲端計算」

科技生活的六大概念:

分享(Sharing) 取用(Accessing) 資訊匯流(Flowing)互動(Interacting) 螢幕化(Screening) 價值重估(Generating)將反映在以下的生活用品中,

隨時、隨地且人性化

電視 桌上型電腦 筆電 平板電腦 智慧型手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9

光合作用欲靠網上賣書重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9/3MNDE4XzM4NzA3Mg.html

談判進行一個多月後,光合作用書房「重生計劃」進入實質性階段。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獲悉,經過多輪談判,上週,光合作用「重 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已經出爐,並初步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為了避開民營書店遭遇的網絡銷售的衝擊,新光合作用將採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 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與傳統電商競爭。

簽對賭協議

「目前,詳細的方案已經 出爐,並得到部分投資者的認可。」昨日,負責重組方案設計的開銳創富公司CEO勞莘,代表光合作用官方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目前重組小組已經著手進入 債務清理、項目評估等詳細操作層面,預計一到兩週時間內,詳細的重組方案將向社會大眾全面公開,並公開徵求意見。

此次光合作用的重組被視為「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的一場運動。「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讀者對這個品牌有著深厚的感情。」勞莘表示,因此,新光合作用將不再侷限於以往的「小清新」風格,而是以21世紀讀者群的需求為中心,深入地營造一種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閱讀體驗方式。

新 光合的盈利模式將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相輔進行,實體店將回歸到塑造「悅讀空間」這一傳統核心,進一步強化人文美學體驗,並對商品種類、銷售模式做大幅度 的創新,提升實體店的盈利能力。「線上的銷售目前還不便透露。」勞莘表示,但其模式不會和噹噹、京東等傳統電商競爭,會是一種「新的模式」,作為新光合作 用迎接數字時代的盈利點。

勞莘透露,新光合作用的盈利模式已經引起了數家企業的興趣,目前,經過幾輪篩選後,公司儲備的可合作對象已不下20家,接下來兩週內,將進行最終的篩選。

光合作用創始人、總經理孫池的團隊是否會丟掉新光合的控股權?勞莘表示,光合作用將與投資人簽訂一份對賭協議,通過這種方式,讓原有團隊繼續承擔主要責任,但並不強調掌握完全的控股權。

欠債金額遠低於傳言

此前,光合作用因為集體歇業,被坊間猜測重組將面臨龐大的債務壓力,重新啟動資金可能需要1.3億元。在此前的談判中,債務也成為不少投資人猶豫不決的重要因素。

勞莘首次回應表示,根據目前的盤點情況來看,光合作用所欠債務約為傳說中的1/3到一半之間,即4000萬到7000萬左右。「最終盤點結果還未出爐,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債務數據可能還會少於這個數字。」

除 了債務壓力外,早已將光合作用告上法庭的供貨商們似乎對其已喪失信心,而重建供應商信心也將成為新光合的重要課題。對此,勞莘表示,光合作用的重生需要各 方的支持,特別是供貨商,目前,公司已主動與數家合作了十幾年的供貨商聯繫洽談,對方已承諾將在給予公開支持聲明的同時,部分供貨商免收新光合開業的第一 輪鋪貨費用。未來一到兩週內,聯絡部分同行還將以「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為口號,向社會發出集體的聲明和支持。

此外,本報從半官方人士處獲悉,民營書店將獲得稅費及租金減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的可能性也十分大。

重塑商業價值

而在拯救傳統圖書行業的路上,光合作用也並不是一個獨行者。上個月,在廣州,一家斥資數千萬元的方所書店開門營業。

勞莘也透露,光合作用宣佈歇業時,就有大批投資者前來洽談,其中包括各類投行、做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博物館等文化投資性質的地產商、文化傳媒行業的資本,甚至還有幾家偏重於服裝的企業。

而此前,廈門新格品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CEO蘇曉東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透露,一直以來,很多包括風投、基金在內的各類資本也曾嘗試進軍圖書零售行業,當前的圖書零售行業的商業價值還是被很多資本看好。

但未來民營書店該如何盈利?

「傳統書店的盈利模式必將被淘汰,未來的圖書零售行業必須回歸到體驗式閱讀中去。」勞莘解釋,根據歐美圖書零售業的發展經驗,實體書店不再是圖書的銷售場所,只是一個體驗場所,企業的盈利則需要在實體書店之外的渠道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7

光合作用欲靠網上賣書重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9/3MNDE4XzM4NzA3Mg.html

談判進行一個多月後,光合作用書房「重生計劃」進入實質性階段。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獲悉,經過多輪談判,上週,光合作用「重 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已經出爐,並初步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為了避開民營書店遭遇的網絡銷售的衝擊,新光合作用將採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 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與傳統電商競爭。

簽對賭協議

「目前,詳細的方案已經 出爐,並得到部分投資者的認可。」昨日,負責重組方案設計的開銳創富公司CEO勞莘,代表光合作用官方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目前重組小組已經著手進入 債務清理、項目評估等詳細操作層面,預計一到兩週時間內,詳細的重組方案將向社會大眾全面公開,並公開徵求意見。

此次光合作用的重組被視為「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的一場運動。「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讀者對這個品牌有著深厚的感情。」勞莘表示,因此,新光合作用將不再侷限於以往的「小清新」風格,而是以21世紀讀者群的需求為中心,深入地營造一種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閱讀體驗方式。

新 光合的盈利模式將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相輔進行,實體店將回歸到塑造「悅讀空間」這一傳統核心,進一步強化人文美學體驗,並對商品種類、銷售模式做大幅度 的創新,提升實體店的盈利能力。「線上的銷售目前還不便透露。」勞莘表示,但其模式不會和噹噹、京東等傳統電商競爭,會是一種「新的模式」,作為新光合作 用迎接數字時代的盈利點。

勞莘透露,新光合作用的盈利模式已經引起了數家企業的興趣,目前,經過幾輪篩選後,公司儲備的可合作對象已不下20家,接下來兩週內,將進行最終的篩選。

光合作用創始人、總經理孫池的團隊是否會丟掉新光合的控股權?勞莘表示,光合作用將與投資人簽訂一份對賭協議,通過這種方式,讓原有團隊繼續承擔主要責任,但並不強調掌握完全的控股權。

欠債金額遠低於傳言

此前,光合作用因為集體歇業,被坊間猜測重組將面臨龐大的債務壓力,重新啟動資金可能需要1.3億元。在此前的談判中,債務也成為不少投資人猶豫不決的重要因素。

勞莘首次回應表示,根據目前的盤點情況來看,光合作用所欠債務約為傳說中的1/3到一半之間,即4000萬到7000萬左右。「最終盤點結果還未出爐,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債務數據可能還會少於這個數字。」

除 了債務壓力外,早已將光合作用告上法庭的供貨商們似乎對其已喪失信心,而重建供應商信心也將成為新光合的重要課題。對此,勞莘表示,光合作用的重生需要各 方的支持,特別是供貨商,目前,公司已主動與數家合作了十幾年的供貨商聯繫洽談,對方已承諾將在給予公開支持聲明的同時,部分供貨商免收新光合開業的第一 輪鋪貨費用。未來一到兩週內,聯絡部分同行還將以「拯救傳統文化產業」為口號,向社會發出集體的聲明和支持。

此外,本報從半官方人士處獲悉,民營書店將獲得稅費及租金減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的可能性也十分大。

重塑商業價值

而在拯救傳統圖書行業的路上,光合作用也並不是一個獨行者。上個月,在廣州,一家斥資數千萬元的方所書店開門營業。

勞莘也透露,光合作用宣佈歇業時,就有大批投資者前來洽談,其中包括各類投行、做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博物館等文化投資性質的地產商、文化傳媒行業的資本,甚至還有幾家偏重於服裝的企業。

而此前,廈門新格品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CEO蘇曉東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透露,一直以來,很多包括風投、基金在內的各類資本也曾嘗試進軍圖書零售行業,當前的圖書零售行業的商業價值還是被很多資本看好。

但未來民營書店該如何盈利?

「傳統書店的盈利模式必將被淘汰,未來的圖書零售行業必須回歸到體驗式閱讀中去。」勞莘解釋,根據歐美圖書零售業的發展經驗,實體書店不再是圖書的銷售場所,只是一個體驗場所,企業的盈利則需要在實體書店之外的渠道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8

光合作用重生 試水電子書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2/2NNDE4XzM5MDQ2Nw.html

沉默50多天后,孫池帶著光合作用重生計劃首度公開亮相。

昨日,孫池接受採訪時坦言,當初,光合作用集體歇業主要是投資的回報速度趕不上大環境惡化速度,而從2009年開始,公司的資金鏈就已開始緊張。

目前,經過2年多的調查研究後,新光合作用商業模式出爐,其利潤增長點將包括實體店商品銷售、品牌展示媒介平台及電子書三大主營業務。

舊故事:投資回報速度過慢

光 合作用的「小清新」風格一直被業內外視為傳統書店轉型的一個典型代表,孫池透露,在公司成立16年期間,光合作用經歷過3次品牌改革升級,為創新盈利模 式,公司曾投入幾百萬元開設了網上書店,並引入許多非圖書產品,此外,還在空間升級、改造等方面投入不少。但這些投入尚未進入回報期,行業整體遭受電商的 衝擊、消費者閱讀習慣改變等大環境變化,而這對規模較大的光合作用衝擊更大,傳統圖書銷售利潤不斷下滑,缺乏後續的投入資金,最終歇業收場。

光 合作用重組方案的主要設計者之一、開銳創富公司合夥人張寧也表示,在重組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現,光合走到歇業局面,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投資的問題。「以 前的光合作用的擴張均靠自有資金運作,無外來資本投入,而當傳統業務的造血功能降低後,後續資金又跟不上,自然會入不敷出。」

一位接近光 合作用的人士的說法也驗證了上述觀點。其舉例說明,在圖書產品和非圖書產品的搭配上,孫池一直沒有找到最合適的產品搭配方式,「孫池一直在嘗試,其中,不 乏引進了一些盈利能力不強的商品,這種成本投入在此前的光合作用中出現過很多次,導致投資失敗,而逐步積累起來後,最終導致資金鏈整體崩盤。」

而針對外界傳言光合作用將書店的圖書轉移到超市業務中,孫池也首度澄清,公司的業務只有超市和書店兩塊,公司成立了兩個專業的團隊管理,且前者銷售品種傾向於大眾化的產品,後者則更偏人文,只有少部分暢銷書稍有重疊,公司沒有轉移財產的可能性。

新模式:3條腿走路

光合作用重生商業模式中,將繼續保留實體書店,此外,還將增設品牌推廣媒介和進軍電子書市場。記者瞭解到,三個業務方向均將是新光合的盈利增長點。其中,電子書市場將是光合作用的一個新嘗試。

張 寧解釋,「若做線上實體書銷售,需要龐大的物流支撐,因此,光合作用計劃做數字閱讀的內容提供商,這部分資產將屬於輕資產,需要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如 今進軍電子書產業,在張寧看來時機剛剛好。目前,我國電子書市場還十分混亂,噹噹、卓越、京東等雖然在網上圖書銷售上是大鱷,但在電子書市場,也都剛起 步,如今,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此外,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電子書市場需求快速擴大,一組數據顯示,今年5月亞馬遜宣佈電子書銷售首超實體書,而 2010年、2011年,電子書銷售同比上漲3倍。

線上線下的互動整合後,在光合作用新商業方案中預計,重生後第2年營收能超過1億 元,5年內消化所有債務,5年後的利潤能達3000萬元,並初步達到上市規模。目前,光合作用重生估計需要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首批資金投資方,在達 到IPO規模前,投資回報率將達到4倍。

不過,業內對光合的新模式卻有些擔心。一圖書零售業人士認為,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總投 資至少約需200萬左右的資金,而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夠不夠很難說。而數字閱讀雖屬輕資產,但增設這一新業務,除了企業要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外,還需要 十分龐大的出版商隊伍支持,所以新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將十分考驗新光合團隊的運作能力。

而另一業內人士也表示,「數字光合」符合民營書店的發展趨勢,只能說戰略性正確,其後期盈利能力是否可行還有待觀察。

Related相關

新聞回放

2011年10月底,光合作用書店被爆出其位於廈門和北京的直營店全部歇業。資金鏈的斷裂,讓孫池「含著淚光的夢想」最終難逃傳統書店業頹敗的大勢。

11月上旬,已經宣佈停業的光合作用書店宣佈有望獲得資本注入。根據重組計劃,待敲定重組股東後,光合作用將啟動「90天計劃」,預計到明年春節後,光合作用直營店將重新開業。

12月上旬,光合作用「重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出爐,並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新光合作用將採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24

嵐媽卡喜 日本皇家甜點台灣重生 部落格傳頌好故事 失傳點心一夕暴紅

2012-1-2  TWM




在台灣流傳一甲子的「嵐媽卡 喜」,一種日本皇家御用點心,現在連日本都幾已失傳,為何陳惠芝可以台灣傳人第三代的身分,讓這個點心傳奇重現台灣?

撰文‧林讓均

因為「說故事」,讓一個即將消失的點心,翻紅成為網路上的發燒名品。「嵐媽卡喜」,一種純手工製作的古早日本皇家御用點心生菓子(namagashi), 三年前尚無中文名稱,但現用Google鍵入這四個字,卻跳出超過二十五萬筆的資料,隨便點入一個,都在說嵐媽卡喜從日本飄泊到台灣的故事。

這種在日本幾已失傳、卻在台灣傳承一甲子的點心,由台灣一個家族獨自接續香火,已經傳到第三代的手上。本來,傳承此種點心手藝的師傅在五年前就退休了,注 定在台灣也將斷了香火。

明明已經吹了熄燈號,但二○○九年,由陳惠芝等第三代接手之後,這單品三十五元的點心重出江湖,卻創造出一天最多賣出超過三千個、單月業績破百萬元的驚人 成績,就連媒體邀訪也雪片般飛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本來我們對網購沒概念,結果第一天上線就湧入一千個的訂單,嚇都嚇死了!」四十歲的陳惠芝至今想來仍覺不可思議。因為嵐媽卡喜是純手工製作,一座煎台上 一次只能煎十二個,眼見訂單數字一直飆升,網站還一度關閉拒接訂單。

故事行銷力量大 單月業績破百萬元為了消化這些訂單,陳惠芝不但一口氣請了七位歐巴桑來幫忙,本來已有二十年幼教老師資歷的她,也索性辭了工作,再加上已自行創業開工廠的 弟弟陳俊宏與弟媳徐月容,都回來一起打拚。而工作團隊中的靈魂人物,則是陳惠芝已經七十多歲、人稱「阿海師」的父親陳振海與母親顏碧雲,負責指導製作技 術。

顏碧雲的父親顏水山,就是嵐媽卡喜在台的第一代傳人。日治時代,顏水山被徵召到海南島當軍伕,在那裡他向一位日本皇室點心師傅學藝,回到台灣後,就在新北 市三重區一帶賣餅為生,開啟嵐媽卡喜在台灣的序曲。顏水山最早是推著車子在三重區的市場叫賣,約三十年前曾被延攬到當時餐飲大王「海霸王」店中,為客戶現 場煎製嵐媽卡喜。而早在四十年前他就將這門獨家手藝傳給女婿陳振海。

五年前,陳振海退休了,家裡不再飄著煎烤嵐媽卡喜的香味。但真正讓陳惠芝意識到嵐媽卡喜會斷了傳承,還在於三年前外公顏水山的驟逝。

「我家」的故事 就是品牌故事「我當老師時,經常幫學生記錄成長故事,但對於家族與嵐媽卡喜之間的歷史淵源,竟然幾乎一無所知!」於是,陳惠芝重啟煎台,央求父親把手藝教 給姊弟倆,並且註冊正式的中文名稱「嵐媽卡喜」,這些都還算容易,但難就難在,怎麼做品牌呢?

陳惠芝認真思索品牌內涵,發現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成長回憶,「我就是在嵐媽卡喜的世界中長大的,嵐媽卡喜的品牌故事,不就是『我家』的故事?!」因此,從不 寫部落格的陳惠芝,開始寫起成長過程中與嵐媽卡喜的點點滴滴。在文章中可以看見當年的陳惠芝,常與弟弟跟著媽媽賣嵐媽卡喜的手推車跑來跑去,累了就躲在推 車下睡覺;年紀稍長,她則變成了爸媽的小幫手。再冷的早晨她都要四點起床,一邊打瞌睡一邊攪動紅豆餡,因為外面早就有一堆攤商等著,光是三重天台戲院前廣 場,就有十多攤賣從他們家批來的嵐媽卡喜,「印象中從沒見過爸媽睡覺!」而除了寫家族故事與介紹嵐媽卡喜之外,因為當幼教老師而培養出說故事本領的陳惠 芝,也經常隨處取材,談談生活中看見的人生故事,博得網友的熱情呼應。「我本來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指當老師)啊!」陳惠芝說,嵐媽卡喜為何會從日本皇室 流落到平民百姓家,其身分之謎吸引著她往日本追尋,未來最希望好好寫這樣的故事。

而一邊寫故事的同時,網路轉載越來越多,許多只看過故事的陌生客人因為感動與認同,而願意大筆訂購,這種故事的力量讓嵐媽卡喜成為「小品牌一夕暴紅」的典 型代表;甚至有日本點心師傅循線跨海來台,就為了尋找這種在日本幾已失傳的皇家點心。「小品牌之所以能夠暴紅,往往是故事行銷的威力!」長期擔任企管顧問 的青輔會講師江亘松提醒,故事行銷若要成功,重點是要「常寫好故事」,這等於是在網路上「埋資料」,方便網友搜尋與流傳。

陳惠芝姊弟接手後,靠著故事的人氣加持,已從網路延伸到實體通路,比起父祖輩,月營收多了五、六倍,還開了兩家實體店面,讓擁有皇室尊貴血統的嵐媽卡喜不 再飄泊,終於有了品牌永續發展的第一步。

嵐媽卡喜

成立時間:在台超過60年負責人:陳惠芝(第三代傳人)店面:2家(桃園市、台北地下街)

嵐媽卡喜說故事心法

1. 勤寫部落格,故事題材豐富,因此便於轉載流傳2. 官網上不做轟炸式的宣傳,而是以「分享故事」為出發點3. 「獨特商品」加上「家族故事」,融合成特別的品牌內涵4. 筆觸感性,情節具體,取材生活化,而且充滿懷舊氣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08

回應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預言 PC將死 台灣科技廠如何浴火重生?

2012-4-9  TWM



當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擘畫出未來一千天的科技趨勢,他斬釘截鐵地預言著PC榮景已不再,握有全球超過九○%電腦生產權的台廠,將如何蛻變重生?

撰文‧賴筱凡

科技業快速變化,競爭速度不再是以年計,而是以分秒計算,五年後的世界科技版圖會大洗牌嗎?依據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的預言,未來不僅會發生翻天覆地的 大變化,而且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個人電腦(PC)即將死亡,台灣科技業應該如何面對這場劫難?

對於大師的警告(詳見《今周刊》第七九五期),有人認為危言聳聽,公開駁斥,有人則早已聽到大師的警鐘,默默開始轉型,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如果五年前有人說「光碟已死」,大概會被人視為瘋子,但是蘋果、華碩在二○○七年推動新革命,將光碟機及鍵盤消滅,在台灣PC生產供應鏈的光碟機、鍵盤、 軸承、機殼、電源器產業中,首先中箭落馬的就是光碟機、鍵盤與軸承。

求轉型

光碟一哥強攻車用電子

「你看看我們做過的產品,從CRT(傳統顯示器)、LCD(液晶顯示器),到光碟機,沒有任何一樣產品,能讓我們安心立命二十年,轉型、改變就是IT產業 的宿命。」建興電執行長廖學福早就從昔日的PC榮景裡醒來,去年,建興電以全球第一大光碟機廠之姿,衝出六一二.八億元的營收,改寫歷史新高,可是他沒有 半丁點興奮之情,因為危機已迫在眉睫。

建興電,全世界第一大光碟機廠商,握有三○%的市占率,不論是內建在PC、筆記型電腦,抑或外接式薄型光碟機,可說全球每三台光碟機裡,就有一台是建興電 出品。然而,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卻抵不過科技革新的浪潮!

一張、一張地秀出正在開發中的醫療器材照片,建興電執行長廖學福語帶興奮地介紹新生力軍,為了趕上變化,建興電決定大舉轉型,「今年我們要將三○%資本支 出投進車用電子,三○%拿來投資開發醫材,剩下的一樣用來研發新產品。」廖學福很清楚,不轉型就注定被淘汰。

他逐一檢視建興電的各項產品線,既然PC的光碟機需求不如以往,車用光碟機成了建興電轉型的第一步。

○六年,建興電花了二十一億元,從飛利浦手上買來車用光碟機部門,坐擁地利之便的車用光碟機部門,成了建興電轉型的急先鋒。「從飛利浦手上接下來的德國團 隊,他們一直都與歐洲車廠有高度的合作,車用光碟機只是轉型的第一步,後面其他類的車用電子,才是關鍵。」廖學福說。

去年底,建興電開發出車用的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器,相中消費者離不開智慧型手機的趨勢,又善用了建興電開拓車用市場的優勢,「原本要花一年以上的認證時 間,我們壓縮到一年以內,無線充電器只是起頭,我們甚至希望它能成為另類揚聲器,不用拿著手機就能通話。」如何搶進汽車裡的資訊產品市場,廖學福已有好些 個想法,今年建興電要將光碟機營收貢獻比重再往下降到七成,車用電子營收貢獻可望衝上一○%,一步步推動建興電的寧靜轉型。

於是,原本站在PC淘汰賽邊緣的建興電,瞬間領先跑在前頭,成了全球科技大變遷下,轉型的領先者,更從凱文.凱利口中的被淘汰者,變為率先走在趨勢的先行 者。

在過去的五千天中,凱文.凱利預言過許多科技大趨勢,仔細聆聽的如蘋果賈伯斯、臉書的馬克.佐克伯都成為科技贏家,在新一波的改變浪潮中,台灣還有哪些人 聽到改變的聲音?

拚整合

多合一功能產品新主流

在凱文.凱利全球科技大變遷的預言裡,除了PC將消失,被智慧型手機取而代之外,還有另一項重要觀點,便是科技產品終將整合在一起,智慧型手機將集多數科 技功能於一身,甚至有朝一日,我們連智慧型手機都不需要,處處都將是螢幕,讓我們隨時可以登入網路,邁向雲端。

凱文.凱利的話聽起來很抽象,然而,就在三年前的北美消費性電子展(CES),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曾這麼說過:「為了讓數位家庭成為 可能,家裡所有的牆壁都將變成螢幕,鏡子也可能成為顯示器。」施崇棠口中的一席話,無疑是呼應了凱文.凱利所提出的「鏡子世界」理論。於是乎,當華碩從變 形金剛的平板電腦,到今年西班牙世界通訊大展(MWC)提出的PadFone,都開始看得到凱文.凱利預言裡的趨勢逐一兌現。

「很快地,NB將不再是你想像的那樣。」去年《今周刊》專訪施崇棠時,他在最後露出一抹微笑,留下這個看似懸疑的線索,其實,他只是在預告,PC已經回不 去了。

宏達電今年的關鍵大作「One系列」,也呼應了凱文的預言,整合的趨勢已經開始威脅到數位相機的生存,宏達電行銷長王景弘不諱言,「新產品媲美單眼相機的 高品質,就是要消費者拍照時只需要One,不再需要數位相機。」這也難怪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會逗趣地說:「我們也只能跟相機廠商說抱歉了。」總之,在凱 文.凱利所預言的全球科技大變遷裡,轉型將是全球科技廠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當然身為PC生產大國的台灣,尋找新產品更是迫在眉睫,但也不全然地悲觀,因為 在凱文.凱利看來,台廠還是具有相對優勢,「可喜的是,台灣擁有完整的生態環境,整體供應鏈一旦發動轉型,競爭力也遠比其他國家強,端看台廠能否走出自己 的路。」看來,台廠如何在後PC時代重新找到定位,關鍵還是握在台廠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44

溫州能否涅槃重生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382

坐在出租車裡看溫州,你很難把這座城市和財富聯繫起來。

在溫州10天坐過幾十輛出租車,沒有一輛,哪怕一輛的副駕駛位置上開車窗的把手還健在,那裡通常是一個洞。車廂內總是瀰漫著濃濃的汽油味,手動擋的外皮經常翻起,看到裡面黃色的內瓤。

司機找零的鈔票常常又髒又破,用白紙小心粘貼了中縫的紙幣時常見到,就像車外很多的建築一樣。

有一次,從這樣的車裡機打出的一張的票,即使對著太陽,也看不出一丁點印跡。「沒墨了。」司機麻利地拆了機器,露出裡面深藍色的墨帶,然後用手沾了沾口水,塗在上面。再試,依然是白。

「好車不賺錢。」另一名司機解釋說。說話間,這種破破的出租車就像玩具車一樣,常常在幾條車道間穿梭著見縫插針,常常紅燈的時候,車正好橫跨在分界 線上。或者摁著喇叭朝正前方橫穿馬路的行人衝去,在幾乎要碰上的那一剎那,稍微打了一下方向盤,從行人身旁呼嘯而過,沒有減速。

是的,沒有減速。當然,經常要急停。

還有拼車。

溫州的出租車幾乎就是這座城市草根經濟的象徵:快,省,趕,急功近利,不重規則,卻又熱氣騰騰。這些成就了這裡曾經的輝煌。

危機仍未見底。這場幾十年未遇的危機給了一直順風順水的溫州人巨大的反省。溫州經濟何去何從?溫州模式能否涅槃重生?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見解。

「把資金輸送到 實體經濟中去」

胡旭蒼(溫州佑利集團董事長,環亞創投執行合夥人)

很多溫州企業家這次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他們總覺得黑暗不會那麼漫長,總有一些亮光,但其實黑的時候會更黑,亮的時候會更亮。

溫州是中國經濟整個身體當中最敏感的部位,溫州的問題也是全國的問題。現在應該把真正的資金輸送到實體經濟中去。

溫州的信貸危機還在惡化,沒有實質的救市。1-3月新跑了60家。我一個朋友要跑了,我幫他擔保要賠1500萬。現在,存款準備金率已經下調了兩次,可市場還是見不到錢。一是銀行惜貸,二是錢都被政府貸走了--房地產調控讓地方政府瀕臨破產。

對於溫州中小企業的升級前景,我並不看好。一是像風電、太陽能、潮汐發電這樣的新能源,哪一個不需要巨大的投資?中小企怎麼能有那麼大投資實力?其次,像物流、金融、和能源行業,國家又有那麼多限制,怎麼進入?民企還沒進,國企一進,就都死光了。

我辦環亞創投,投的全是外地企業,溫州企業一家沒投。溫州好的企業不讓我投,溫州人有錢,差的不敢投。而且,溫州也缺少那種高科技、附加值高、會有爆髮式發展的企業,因為溫州留不住人才。

溫州能提供很好的辦公室,很高的年薪,但是提供不了很好的社會氛圍,晚上出去休閒一下,或者充充電,溫州都提供不了。所以互聯網、動漫都集中到杭州,哪怕在寧波也呆得住。

其實,溫州是一個自淨能力很強的社會,這次肯定能恢復。溫州走出危機不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只需要把節奏把握好(別猛放猛收)。當務之急就是減稅,改善中小企業生態,藏富於民是政府現在最應該做的。

「溫州要學先進 金融運作手法」

林建華(溫州正昌道泰集團總經理瑞安中小企業協會會長)

溫州人永遠是找市場,不會找市長。一旦出現經濟危機,民間自動會產生替補機制頂上來。這次擔保公司倒下了,但各大企業協會馬上替補上去,包括溫州一些北大、清華這些EMBA班,同學班都有一個資本管理機構。

我們企業協會為會員企業牽線搭橋,還貸應急。比如說你現在是A企業,他是B企業,他需要兩百萬,你正好就有兩百萬,找一個第三方的會員企業給他擔保,我給你牽個線,借個條。你有困難了,他也會幫助。這樣我們內部的這些會員,對內循環,這樣就是自救。

同時企業協會還可以做創投。比如,我們先選擇50家會員企業,每家出一百萬,就有五千萬的資金。每家出五十萬,就有兩千五百萬。可以做很多事情。假 如有一家會員企業,技改可能缺五百萬。我就跟他談判,是不是這個可以作為股權投資?或者也可以固定回報,利息算兩分,借五百萬一個月是十萬元,簽這個合同 三年,這也是一種創新。

溫州就是要學美國金融運作手法,只要把金融的力量調動起來,威力是無窮的。美國金融很發達,哪個工廠只要有一個好的項目,華爾街資金很多,馬上對接過來。溫州的中小企業要對接金融,對接創投,威力也不得了。

溫州老闆三十年來一路順風走過來沒有受過什麼挫折打擊。有點挫折打擊一下,大家會清醒起來,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像這次教訓以後,很多人會離開房地產行業,打死也不會再進去,因為打擊太大了。

此外,民間信用倒退十年,連親戚朋友之間借錢都變得小心翼翼了。這也是好事,以後溫州的民間經濟也要慢慢走向正規化,更看重法律契約。

溫州經濟通過這次危機也是要升級。溫州轉型升級的出路就要學台灣。台灣和溫州都是在全世界各地貿易做得非常好。台灣的模式很值得溫州學習,把一些代工的東西都轉移到外地去。溫州就建成一個研發中心和銷售中心,我們把兩頭抓住。

溫州人過去的商業文化是喜歡賺快錢,有很多賺快錢的手法,所以他不注意長期投入。為什麼說溫州的PE做不大呢?因為PE的投資週期一般要三四年,上市了才能獲得回報。以溫州人的個性,他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他喜歡一年內就見效果,所以說溫州人喜歡做貿易。

但溫州也是一個信息高度流通的城市,應該說屬於商業信息爆炸的城市。現在很多溫州老闆在外地辦廠,或者融資都跑來溫州。溫州變成了一個資本的聚集地。

所以我認為,溫州通過這次危機肯定會昇華,肯定會變好。溫州人這麼好的經濟頭腦,還怕找不到出路?

「價值鏈的轉型升級國家 更應該支持」

史晉川(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溫州這次金融體制改革好比是建一個自來水網,然後安裝龍頭。接下來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供水設施建好了,好像溫州的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實體經濟這些鍋碗瓢盆都是漏的,那水再放進去這個金融資源還是浪費的。

溫州金融體制改革的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於金融體制本身,還取決於金融體制服務的那個實體經濟。

而實體經濟能不能發展好關鍵就是轉型升級,在我個人看來有三種途徑。

第一種,跨產業。比如蓋房子的去做動漫,就是二產跨到三產去了,而且跨到比較高端的文化創意產業。但是這種轉型升級蠻少企業可以做成功的,而且是要有一定的政策條件。

第二種,跨行業。比如南存輝(正泰集團董事長)生產低壓電器,後來生產中壓高壓電器,然後進入光伏了。比如胡福林(信泰集團董事長)原來做眼鏡的,現在去做太陽能了。但你沒有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很難做成功。

第三種就是做價值鏈的轉型升級。比方浪莎從最早的貼牌代工,到現在涵蓋從研發、設計一直到品牌營銷的整個價值鏈。

我覺得第三種轉型升級是廣大的企業都可以做的,但現在政府對這種轉型升級好像有點看不上,因為這類轉型升級最後產品種類沒有變,沒有轉型升級似的。 你如果是生產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電子板啊,政府就會支持。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可能也是從政績的角度考慮,沒有全面地來看轉型升級這件事。

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給優惠,做這個價值鏈的轉型升級國家也應該給優惠,只要是轉型升級國家都應該支持,因為這個也可以做得很高端,就像LV包包的產值比做光伏的還多,眼鏡皮鞋也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71

明茶房女主人浴火重生

2012-6-28  NM




夫妻檔做生意可以是雙劍合璧,互 補不足,但也容易因生意日生齟齬,無法抽身,終成陌路人。明茶房屬後者。麥惠蘭(Vivian,四十五歲)和前夫關仲良(Leo)於九九年創辦明茶房,將 中國茶重新包裝,走中高檔路線,生意滔滔,更揚威海外,獲選入○二年奧斯卡的官方禮品包。○五年,夫婦豪擲三百萬在灣仔星街開鋪,引來不少海內外傳媒採 訪。風頭一時無兩,背後卻危機四伏。投資太大,周轉不靈,夫婦間更出現第三者,最後生意、婚姻皆失敗收場。○八年,離婚後的Vivian,痛定思痛,在太 古工廠大廈重建明茶房,繼續賣茶,並開班教人品茶知識,重新上路,活出「寵辱不驚,閒看門前花開花落」的茶人風骨。

第一次見面,民族打扮的Vivian沏好茶,輕輕呷了一口茶後,突然道:「講賣茶,我可以話係搞到『家破人亡』。」記者一臉愕然,Vivian苦笑着嘆了 口氣。故事要由她和丈夫的結合說起。Vivian的前夫Leo是她的中學藝術老師,比她大九歲。女方中六時,二人不理世俗眼光相戀,後更一同前往美國深造 藝術設計,三年後,回港結婚生仔。夫婦先開設廣告公司,再轉行賣茶,開設明茶房。這盤生意,曾令他們名利雙收,最後卻也成為離婚的導火線。○八年是 Vivian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年,生意周轉不靈,自己患上重病,丈夫Leo卻戀上公司一名女職員。「我一直努力鋪紅氈俾佢行,俾佢做主角,但最後我連佢 『背後女人』呢個稱號都配唔上。」Vivian黯然道。記者找到曾經同她並肩創業的前夫Leo,將明茶房的前世今生,呈現出來。

風光‧並肩

九九年,Vivian和Leo有感廣告公司的自我發揮空間不大,萌生轉行念頭。「 Leo曾幫朋友成立『邀月』茶館,我哋又鍾意飲茶,便想試吓做茶。」Vivian憶述,夫婦決定做自家品牌的茶,Leo花了兩年時間,在內地福建、潮州等 地茶莊,和茶農打關係兼學茶,向其直接入貨。二人有設計及廣告底子,包辦品牌形象及包裝。傳統茶莊給人高高在上之感,明茶房決定走簡約﹑親民的中高檔路 線。鋁罐上的包裝紙,以中英文列明茶的出產時間、地點、味道﹑成分,以及沖泡方法。「我敢話我哋係第一個咁做,針對有要求﹑鍾意自己揀嘢嘅中產客。」 Vivian驕傲道。

揚威奧斯卡

公司初期主力做外銷,不時周遊列國,參加食品展,憑着獨特的茶包設計,在二千年的巴黎食品展奪得「最佳流行及創新產品獎」,「香港人崇洋,對放洋返來嘅來 路貨都加以朝拜。」Vivian說,○一年,公司反攻本地零售市場。她用外國的獎項作籌碼,聯絡本地的高級超市,成功在金鐘太古廣場的Great上架。 「Leo好叻,設計咗個電腦互動程式,俾顧客睇住來揀。好多外國人都會行Great,其中瑞士百貨公司Globus及英國Selfridges嘅買家就係 咁搵上門,同我哋攞貨。」Vivian說。幸運的,其中一名顧客是澳洲領事館領事,亦是Leo曾任職的公關公司的創意總監,穿針引線,明茶房的桂花香單欉 (音﹕從)茶葉,獲選入七十四屆奧斯卡的嘉賓紀念禮物籃的禮品之一,是奧斯卡成立以來首個入選的中國品牌。○三年,Great邀請明茶房在食坊設立茶吧。 Vivian每天朝十晚十,親自落場泡茶,一杯賣約三十元。「客人以外國人及中產為主,茶吧初初每月得千零蚊生意,一年後已有十幾廿萬。」○五年,太古發 展灣仔星街,邀請明茶房進駐,開業六年終於有地鋪,兩夫婦十分雀躍,但如今Vivian只能嘆一句﹕「唉,星街開鋪可以話係我嘅詛咒。」

結業‧離婚

「茶吧嘅成功令我哋信心大增,準備發大來做。星街間鋪,單係裝修就用咗二百萬。」Vivian說,星街地鋪分上下兩層,面積約一千六百呎,賣茶之餘亦做小 食。設有廚房,更請了名外國廚師。「Leo係藝術家性格,裝修材料要最靚,廚房用具要名牌,我哋吵過好多次,因為開鋪嘅錢好多係我問媽咪借嘅。」 Vivian輕聲剖白心底話﹕「父母一直反對我同老師一齊,所以我想搞好明茶房,令父母睇到Leo有一番事業,接受佢多啲。」

天堂跌入地獄

重金開鋪,生意卻沒有預期的好。「裝修得太靚,無茶吧咁親民。廚師用嘅都係貴價食材,無客來,浪費晒。」Vivian解釋,投資太大,月租要五萬多元,公 司不久即周轉不靈,「試過出糧俾員工都有問題。」不過,最大打擊是,Vivian發現患上子宮肌瘤,在最需要丈夫陪伴的時候,發現Leo和其中一個年輕女 職員有染。「我嬲到三個星期唔開鋪,那時大約係○六年底。」Vivian說時仍帶怒氣,她自言性格倔強好勝,「唔想盤生意死」,於是展開一系列推廣活動, 包括品茶工作坊、出席大企業宣傳活動及茶與食物配搭班等。「呢個時候,Leo卻想賣咗明茶,仲公開財政數據。我覺得佢想喺婚姻同生意上一併踢我出局。」 Vivian氣道,經過一輪拉鋸,最後太古拒絕續約,店鋪結業收場。「佢見我同老公合作有問題,盤數又唔靚,咪唔續約,其實最後幾個月,每月營業額都有成 三﹑四十萬,俾多三年時間我,應該可以回本。」Vivian說。不過,Leo卻有另一說法,他無否認有外遇,但卻指是Vivian想踢他出局。「當時明茶 房最大問題係流動資金不足,我先搵投資者注資,唔係想賣盤,咁搵得投資者,就要公布一啲財務數據。」Leo無奈道。二人既是夫婦又是生意拍檔,關係慢慢出 現轉變,原本以丈夫為中心的Vivian變得獨立,「喺做生意過程中,我有自己意見,敢批評,唔再係以前嘅唯命是從。」Vivian坦言。Leo亦表示, 夫婦在公司的角色不清晰,「喺營運上,我好多想法都實行唔到。」最後生意失敗,連婚姻也賠上。

重生‧獨行

Vivian原本租住太古城千三呎單位,離婚後,為節省租金,和兩名兒子,搬至西灣河單幢式舊樓的四百多呎單位。Vivian不捨明茶房,○八年四月將公 司搬至原用作寫字樓的太古工廈單位。「我同前夫打緊離婚官司,自己有病,又要照顧兩個分別十四同七歲嘅仔,第一年見親屋企人都哭,我都唔知自己係點捱過 來。」終於,Vivian得到丈夫明茶房的股份,並用註冊了間新公司,繼續經營明茶房。「重新起步,梗係難。茶農以為我唔識嘢,俾次貨我,一飲就知唔同。 我火滾,撻訂再賠埋運費,成批貨俾番佢,佢先知驚,賣番正貨俾我。」Vivian重新探訪過往合作的茶農,建立關係。另外,Vivian亦再度聯絡各大高 級超市,鋪路做零售。藉着昔日的名氣及人脈,明茶房成功獲Great﹑ThreeSixty等超市向她以買斷形式取貨,現公司八成收入來自零售。位於太古 的寫字樓,部分用作倉庫,Vivian向茶農買茶,再自行包裝。另外,亦在公司開辦品茶班,「明茶房嘅『明』由日月二字組成,象徵智慧,意思係想引人明白 茶嘅真義。」Vivian笑說,她是老闆亦是推銷員。「我面皮厚,周圍cold call大公司,好像在汽車公司或名牌時裝,在其宣傳活動上,泡茶予客人。」Vivian自嘲道:「我哋而家約有三﹑四十種茶,希望專注做好基本茶,毛利 約為六至七成。」試過有熟客在旅遊網站Trip Advisor提及明茶房,公司即多了外國遊客幫襯。經過一番巨變,Vivian的性格有好大改變,做生意亦「無咁大想頭」, 「我好滿意依家嘅生意模式,可以將自己識嘅嘢教俾客人,盈利夠出糧、夠交租,已足夠。」Vivian捧着茶,莞爾道。

開業資料(04/2008)

入貨:$800,000裝修:$150,000租金:$120,000*其他:$30,000總投資:$1,100,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05/2012)

營業額:$250,000入貨:$80,000人工:$80,000*租金:$40,000雜費:$10,000盈利:$40,000*八個全職人工,不包老闆

前夫回應

因為一盤生意,令一對有三十多年感情的夫妻反目收場,對於妻子的種種指控,Leo聽到後神色凝重,沉默數秒後說:「我唔想對方用自己觀點去睇件事,將責任 拋喺另一方身上。但我唔想再講,明茶房係我嘅brainchild(創作),我都想佢好,希望Vivian生意興隆。」原來Leo離開明茶房後,亦有做進 出口茶生意,「我無好aggressive去搵客,都係靠幾個熟客支持。雖然有用番明茶房嘅茶農,但盡量避免踏足本地零售市場。」除了避免與妻子有正面衝 突,Leo指在香港做茶有一定難度,因為識茶愛茶之人,主要是一小撮中產,如基金經理、律師等。要打開新市場,就要夠噱頭,將茶以現代方式呈現,他更特意 電郵記者有關星巴克在美國開第一間茶室的新聞。另外,作為一個以夫妻檔做生意失敗的過來人,Leo指公私分明最重要,他補充:「無論係唔係夫妻,只要係合 伙做生意,各人職責要用白紙黑字寫清楚,分開時,大家可以拿走啲乜亦要寫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