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买家梦碎Prada:13%股权“罗生门”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4/2MMDAwMDE4NjY2MA.html


“收购谈判正式破裂了,我们已经开始在抛售手上的Prada股权了。”13日,富客斯控股集团CEO陆强称,由于无法接受对方公司提价行为,这桩持 续近2年的收购谈判正式终止。

他进而强调,收购主体是其自己和一家意大利投资基金,无关富客斯公司本身,收购资金也不来源于富客斯公司,此 事不会对富客斯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不控股就退出

谈判近2年,距离入主国际一线品牌Prada只 有一步之遥,陆强却不得不止步于此。电话那头他的语气有些沮丧。

“我现在不想谈论这件事情了。”陆强说,目前已经确定不再收购Prada 了。无法拿到控股权的话,就无法参与企业的实际经营,这部分股权就变成纯粹的投资了,意义不大。

2009年夏天, Prada深陷债务泥潭,部分家族持有者将股份抵押给银行。6月份,意大利媒体报道称,Prada考虑对外出售至少40%的股份,以偿还巨额债务。

陆 强称,其出资2000万欧元收购了意大利的一家商业咨询公司。这家公司被收购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和Prada的贷款银行洽谈购买Prada的股权,这部 分股份大约占Prada总股本的30%左右。此外,富客斯集团还通过所收购咨询公司的人脉,“和Prada的自然人股东和债权人谈判,希望也能收购他们手 中的股权,这部分股权在10%左右,加上从银行收购的股权,中国买家有望对Prada进行控股。这家意大利公司已经陆续购买了Prada约13%的股权, 只需再增持约20%股权,就可实现控股。但Prada就在此时‘变脸’,抬高了收购价格。”

Prada另寻他路?

Prada 公司12日以电子邮件发布公告称,公司重申其94.9%的股权由普拉达家族和Patrizio Bertelli控制,而其余5.11%股权由意大利银行Intesa Sanpaolo SpA (ISP.MI)控制。否认陆强持有其13%股权。

对 此,陆强回应说,自己的确和一家意大利公司共同持有Prada的部分股权,但不能透露具体份额。由于继续收购无望,已经开始抛售这部分股权。

据 海外媒体报道,在Prada公司知道收购的“幕后老板”是中国人后迅速变脸,原本剩下1亿欧元的股份,瞬间报价升至2.5亿欧元,谈判立即陷入僵局。而 Prada方面给出的理由是:“交给中国人,会把质量、格调都搞差。”

陆强显然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现在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档次并不低。而 且我们如果拿到经营权,也会好好经营,不可能把设计和生产马上都搬到中国来。”

在他此前的构想中,Prada现有的一切保持不变,但是,会 专门为中国市场建立一个副牌,采用产业链整合模式来运作,设计、生产、渠道联动。

在陆强看来,Prada拒绝这桩生意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和 资金面的好转。金融风暴过去后,Prada的经营改善,出售的动力不足,才是公司反悔的重要原因。“据我所知,现在有一家香港投行有意投资他们,重启上市 之路。”

2008年金融危机前,Prada就有上市计划,多家银行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危机爆发后,Prada无法偿还欠5家意大利银行 的至少6亿欧元债务,将股份抵押给银行,银行遂决定打包出售,全球遍寻买家。陆强就是在这个时候决定收购Prada。

按照最初设想,陆强收 购团队原本计划出资4.5亿欧元收购银行所持有Prada股份,而照Prada变脸后的情形,目前可能六七亿欧元都谈不下来。

陆强确认,不 会考虑提价收购,已经放弃谈判。

奢侈品“中国潮”

不论Prada是否会变成一家中国股东持有的公司,中国市场对于包括其在内 的奢侈品牌都意义重大,欧美市场销量受损的国际奢侈品牌商们正在把中国市场当作“救命稻草”。

5月,Prada陆续在上海半岛酒店和上海国 际金融中心开幕了两家大型Prada专卖店,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商城开幕了两家旗下品牌Miu Miu专卖店。下半年还将在成都开幕一家新的Prada专卖店,在杭州开幕一家新的Miu Miu专卖店。

而在今年以前,进入中国市场这么 多年的Prada在内地总共只有12家专卖店。这只是Prada集团未来几年在中国进一步扩大投资的开始。

2009年底贝恩公司公布的《全 球奢侈品市场报告》说,2009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超过96亿美元,增长了12%。另外,中国内地消费者还在境外购买了大约116亿美元的奢侈品。中 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奢侈品消费大国。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全球占有率达27.5%。而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则在2009年分 别下滑了16%、10%和8%。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后地盘争夺战时代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中,5到7年后,中国就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 市场,到2015年奢侈品市场总值达248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29%。

陆强掌控的富客斯集团是最早一批奢侈品商,于7年前开出了上海第一家“奥特莱斯”(工厂直销折扣店),目前在全国拥有4家outlet和5个奢侈品 品牌的代理权。陆强对中国未来奢侈品市场的潜力也十分看好,这正是其出手收购Prada的重要原因。

陆强没有透露其用于收购的资金来源。

2008 年初,富客斯宣布获得软银赛富约4000万美金投资,2010年3月第二轮8000万美元融资已经启动,该公司筹划明年赴香港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6

揭恒基高層與天匯買家伙伴關係


2010-7-29 NM





天匯天價交易一事,警方尚在調查階段,成為恒基上市以來最大的企業危機,除了警方的商業罪案調查科,地政總署亦不斷去信恒基,對其銷售手法窮追猛打,負責拆彈回信的幕後軍師,正是前房屋署副署長鍾麗幗,現任恒基旗下香港小輪發展部董事。

揭 開整單天匯的交易,並非偶然,而是有組織、有部署,鍾麗幗與天匯相關的買家原來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首先鍾麗幗的兒子謝天龍就同天匯買家朱立基的妹妹朱敏 穎,在○九年齊齊擔任億盛創富有限公司的董事,那時億盛的大股東是一間名叫GNL09的公司,天匯部分單位的代表簽署買家,即會計師張莘及律師李廣耀分別 任董事的堡欣投資及德信顧問,背後同樣由這間GNL09持有,早於天匯開售樓盤之時,GNL09已是謝天龍、張莘及李廣耀的公司股東,天匯買家與恒基系高 層的關係不言而喻。

而代表朱立基簽署購入天匯天價單位的DJ秦善文,早前亦被警方邀請協助調查;而他與鍾麗幗女兒謝天懿同屬香港青年聯會的 成員,秦善文並且擔任該會的副主席。無獨有偶,在齊伯禮律師行擔任律師的謝天懿,也是恒地副主席李家傑一手籌組的百仁基金會的會員。鍾麗幗向外間表示已離 婚,外界對其丈夫的身份所知不多,不過她的兒子謝天龍及女兒謝天懿的英文名譯音,分別是Chia Thien Loong及Chia Thien Yi,以英文譯文推斷,鍾麗幗的前夫來自東南亞。

海外公司買豪宅

六九年加入政府任政務官的鍾麗幗,九九年為官時就曾試過與謝 天龍,購入房協物業荷李活華庭,隨即「摸貨」轉售,賺了四十三萬,事後還辯稱「幸運地」抽中籤才購入,一直為人詬病。她與仔女都喜歡投資物業,由天水圍嘉 湖山莊,到麥當勞道都有,只是以往買樓她都以自己或女兒名義購入,去年中,她以二千五百萬買入淺水灣物業,改以BVI公司登記,與一眾撻訂天匯買家同出一 轍。於○三年在政府提早退休後,為避嫌並沒有到恒基地產任職,轉而受聘於恒基旗下的香港小輪,擔任發展部董事。雖不在其位,但她並非首次替恒基地產「出 面」,如曾代表恒地參與競投及宣傳西九發展項目,最後因不在其獲准的工作範圍內,被政府作公開批評及書面告誡。相信鍾麗幗在天匯交易的角色,將成為警方調 查的對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2

国美商都叫价百亿 买家称黄家“疯了”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0/583081.html

经过“9·28”一战,黄光裕家族变卖资产的进程并未停止,因为特别股东大会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所以在对待即将出售的国美商都价格方面,心理预期已翻了一倍。

“100亿元?他们疯了吗?”一位正在参加黄家该块地产谈判的机构人士如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不过黄家发言人仍旧表示,虽然没有正式的评估机构报告,但国美商都的价格应该更高。

国美商都位于北京南四环丰台科技园,面积55万平方米,由国美置业在2005年拍下这块北京当年最大的招拍挂项目,但此后的开发一直断断续续,出于边建造、边招商、边出售状态。

一位代表一家上市公司参加国美商都谈判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该机构对国美商都做过尽职调查,“我们报价40亿元,昨天还在和黄家谈判。国美商都并不 像他们说得那样好,其实只完成了外装,也没有启动招商,我们如果收购了,还要为此投入七八个亿来做内装,还要数千万元来做招商工作。黄家的成本只有20多 亿元,凭什么要100亿元呢?”

此前亦有机构人士表示,9月份黄家和陈晓争夺国美控制权时,的确谈过40亿元的价格。“现在黄家的心态变了,也不急了,所以要卖更高的价格了。”上述机构人士表示。

卖家的预期与买家有较大的差距,这或许意味着商战处于热身阶段。卖家对国美商都寄予了改善现金流的巨大期望。黄家发言人周三向记者表示,国美商都已 经拿到房产预售证,各证齐全而且完成了装修,全部竣工,因此价格应该在2008年的60亿元以上,“怎么也得超过100亿元吧”。

或许是三大因素导致了卖家和买家的价格预期差距。首先,对国美商都的估值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商户租金。卖家对商户租金的预期在2008年售卖时 就设定为7元/天/平方米,而上述买家的预期则根据2010年的调查设定为2元/天/平方米,这里存在超过2.5倍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总体估值的悬殊。 “启动之初怎么可能7元/天/平方米呢?那得是成熟地块,国美商都这里至少得开发上三年才能达到。”上述机构人士分析。

另一因素还在于商铺资源。“黄家没有大规模启动招商工作,这意味着商户租金的回流不能很快成为现实,我们买家是要为此空置付出高额利息成本的。我们正好在其他的项目中进行同类的招商工作,那些商铺资源就可以直接拿过来。”机构人士称。

对国美商都的用途、短长期规划也导致了买卖双方的价格预期差距。如以国美商都为长期运作的商业地产,则更有耐心等待国美商都发酵成熟,而若以国美商 都为资本运作的筹码,则更重视价格与收益的短期价差。“我们是打算把国美商都拿过来做资本运作的,完成内装招商等包装,对该项目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来运 作。”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黄家的心态变了,这影响了在国美商都项目上的谈判能力。中介机构人士如此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44

黃、陳之爭再起 董監改選提前開戰外資搶進國票金 誰是幕後真買家?


2011-1-3  TWM




近一個月來,外資買超國票金近十二萬張,消息來源透露,背後神祕買主除可能是大股東黃春發想拉高持股,亦直指另一大股東陳哲芳背後有大型企業為購併而來,包括元大金、富邦金及旺旺集團蔡衍明都被點名,也讓國票金董監改選戰提早引爆。

國票金控購併大都會人壽一案,才在二○一○年十月初破局,但美麗華集團黃春發與耐斯集團陳哲芳兩大股東間的經營權大戰,不但沒有因此順利落幕,戰況顯然進入白熱化階段。

國票金近一月內在特定外資買盤大量吃貨動作下,不但大股東提前布局明年董監改選的企圖心浮上台面,甚至國票金將被購併的傳聞亦在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

根據券商進出表統計,一個月來,單是來自瑞士信貸證券與港商荷銀證券的買超數量,分別就達約九萬張與二.六萬張之多,一舉將國票金的外資持股比率推升到歷 史高點一○%的水準,股價更急漲近三成至十二元以上價位。投銀人士分析:「買盤如此集中,意圖顯然不單純,不是為了支持某一方大股東陣營,就是有人要準備 購併。」「以現在國票金的營運展望,絕對不會吸引真正外資來買。」摩根大通證券副總裁許世德說,央行開始升息不利於國票金本業經營,因為傳統票券利差收益 開始進入走下坡階段,未來只會越來越少。

那麼,這個站在不斷買超外資背後的神祕人物究竟會是誰?或許,從過去兩大股東的股權大戰裡,可以見到一些蛛絲馬跡。

時間拉回到○五年,國票金每逢董監改選前夕,總離不開大股東爭奪經營權的戲碼,在這場長達六年的拉鋸戰裡,過去黃、陳二派因持股相近,都在一○%上下,不但積極徵求其他股東支持,也常見在市場上收籌碼、增加持股的情況。

尤其雙方不斷在媒體刊登廣告互相攻擊,更曾以每張一千元天價徵求委託書。不但小股東早就見怪不怪,當年以公股代表人身分居中協調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冲,更以「兩隻大熊打架」來形容黃、陳二人股權上的角力。

外資大買,動機不單純此次黃、陳兩派大股東再次失和的引爆點,雖是因購併大都會人壽意見相左所致,但與過去到了最後,總是會在雙方協調董監席次下,以和平 落幕收場,知情人士透露,「這次董監改選大戰提前開打,結果肯定與過去截然不同。」「外資在市場上大買國票金超過五%的股權,背後買家的可能性之一,就是 黃春發。」一位市場人士指出,據了解,如果觀察黃、陳兩派目前持股,外資手中的股權對陳哲芳陣營而言,帶來的影響力有限;但對黃春發陣營卻如同吃下大補丸 般,甚至「連談都不用談,光靠股權優勢就能在明年拿下多數董監席次,一口氣打敗對方。」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目前黃春發陣營包括國票金董事長洪三雄、 台產董事長李泰宏等,持股已超過二成,占董監席次六席;反觀陳哲芳陣營則仍在一○%以下,雖仍坐擁五席,但在黃春發陣營多了五%股權的助陣下,明年即使發 動委託書徵求大戰,恐怕亦難守住相同席次。也因此,對黃春發而言,花費高額成本,透過外資在市場收購顯然更加划算。

尤其過去國票金本業營運與股價雙雙徘徊在低檔,黃、陳二人在市場上尋找買家消息此起彼落,同時也一直有針對買下對方手中持股一事進行協商,儘管最後都因為 收購價格過低而破局。但是,如今黃春發若先在市場吃下多數持股,既將股權影響力推高,亦將股價墊高,對於日後雙方重新啟動股權收購談判,也可達到進可攻、 退可守的效果。

元大、富邦、旺旺都被點名雖然黃春發有可能是策動國票金提前發動董監改選大戰的主角,但陳哲芳也絕非省油的燈。市場盛傳,陳哲芳已與國內某大型企業談妥條件,不但準備將手中持股全數賣給對方,甚至將正式購併國票金,而該大型企業,可能才是外資背後真正的神祕買家。

根據過去開發金購併金鼎證時的經驗來看,開發金便曾透過外資大舉在市場收購金鼎證的股票,藉此拉高持股比重。以此對照目前國票金外資持股變化,不難看出相 似之處,購併意味十足。根據消息來源指出,可能購併國票金的企業,除元大、富邦等金控公司被點名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竟也出現在買家 之列。

據了解,元大金因本身有元大證金子公司,購併國票金可發揮擴大市占率的效果,而富邦金在近兩年來不斷快速購併,若購併國票證,亦可望發揮提升市占率,與元大證券排名拉近的效果,也因而被點名成為買家之一,但旺旺集團的入列,則相對讓人感到意外。

蔡衍明近年來積極擴張集團事業版圖,先後拿下中時集團、中嘉網路,旗下唯一金融事業體旺旺友聯產險,相較之下則顯得較無發展,有鑑於ECFA(兩岸經濟協 議)簽署後,兩岸金融業交互合作、投資商機逐漸明朗,對蔡衍明而言,若能順利拿下國票金控,日後在金融產業的勢力必將大增。

此外,若拿下國票金控的平台,未來亦有機會進一步透過購併外商壽險公司,與旺旺友聯產險結合,把餅做大;如此一來,往後即使深耕金融本業,或是選擇待價而沽,甚至引進陸資結盟,對蔡衍明來說都是一項划算的生意。

雖然外資背後的買主,國票金高層強調不知道是誰,同時也否認購併傳言,但無論如何,都已正式啟動了這場董監改選大戰,明年勢必難再見到黃、陳兩派「兩隻大熊打架」的場面。

目前資產規模排名國內十五家金控最後一名的國票金,未來將如何表現,值得觀察。

一個月來,特定外資買盤 集中大量收購國票金股票進出券商 買超張數 進出券商 賣超張數瑞士信貸 90865 日盛 22176 港商荷銀 25789 元大京華 21749 華南永昌 8187 國票 19405 永豐金 4982 台銀 17765 大華 3650 富邦 12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6

央企訪問團千億購買力出擊 中國超級大買家只能做不能說的盤算

2011-2-28  TWM




農曆年過後,一連串兩岸參訪活動熱烈展開,其中,二十三日由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領軍的央企及各產業龍頭的參訪團最具分量。這群市值超過二十四兆台幣的企業,為何對台灣充滿興趣?他們究竟肩負什麼樣的特殊任務?

撰文‧吳美慧、林宸誼

中國中央直接掌管的十幾家巨型企業,二十三日隨著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度組團登台參訪,尋找與台灣企業的合作機會。這些靠著獨占優勢各霸一方的國有企業,此行除了考察台灣投資環境外,他們還負有什麼特殊任務?什麼產業是他們最有興趣的?

中國央企來台參訪,雖不是第一次,卻是兩岸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之後,首度大舉來台,包括中國糧食大王中糧集團、中國最大連鎖超市中國華潤集團、中國風電大王華銳風電、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等,這些在中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央企,已在台北大集合。

他們來台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值得高度注意。與過去不同的是,此次中國央企參訪的重點區域在濁水溪以南,似乎也透露出未來央企有意把南台灣作為投資重點的意圖。

隨著陳雲林來台參訪的央企和民營企業的總市值超過六兆人民幣(約合台幣二十四兆)。六兆人民幣有多大?約略等於台灣去年十二月外匯存底的一.六倍,就可以知道,這群人的身價「極具份量」,更擁有採購千億的潛力。

央企來台投石問路

背後緊扣「十二五規畫」

觀察這次央企來台的公司和行走路線,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緊扣著中國的「十二五」規畫,以及台灣即將開放陸客自由行,帶來的新商機;不僅台灣的企業想要爭取合作機會,連中國的央企也想要在台灣建立灘頭堡,分一杯羹。

「央 企到台灣投資,是要算成績的」,一位央企高層私下表示。「你知不知道,中國公布的十二五規畫,外面看到的都是新產業項目,但同時還給央企一個特別的任務, 就是要在台灣找投資項目,讓利給台灣。」一道命令下來,央企踴躍來台灣找機會,為的就是要上繳成績單,完成官方交辦的任務。

對大多數央企來說,台灣仍舊是陌生市場,因此,不可能在還不清楚狀況前,就拿著大筆的鈔票來台灣投資。這次的參訪,可視為「投石問路」的前奏曲,接下來的「磨合」才是重點。

「央企絕對會配合國家政策做事」,一位央企的高層說,哪怕最後投資失敗,都不必負責任,「只要是配合國家政策的事,怎麼做都對。」官方的一個命令,央企不敢不從,「績效比結果還重要」。由此推估,央企從參訪到實際投資,快則半年、少則一年,馬上就會開花結果。

其實,從來台參訪企業的名單中,不難看出中國央企想要找新能源產業、物聯網、觀光、食品等項目合作的對象,加速完成十二五規畫。

名單中的華銳風電,其業務都以新能源產業為主,正是中國發展十二五規畫中的重點項目。日前,保利協鑫在台灣才剛喊出要設立研發中心,就掀起台灣搶人才風潮。而稍早跟隨南京團來台灣的中國普天,更是把LED當作未來幾年衝刺的項目。

央企鎖定的合作對象

能源產業、物聯網、食品

此外,中國正加大力度推進雲端技術,而從雲端技術衍生出來的物聯網商機,會如同雨後春筍般地陸續冒出頭。名單中的愛國者數碼則是來台灣找尋可以連結的物流,讓物聯網從中國與台灣共同串起新商機。

而此團來台的央企中,部分已經和台灣產業有實際連結。譬如華潤集團,去年已經在台灣先設立華潤芯電子公司,先行切入高端的微電子領域,此外,集團也不排除未來到台灣設立超市。該集團不願透露姓名的高層說,要等到考察完後再說。

至於上海水產集團則提前一步,在今年元月分前往台南市學甲區考察完虱目魚魚塭後,可望透過學甲公司與養殖戶,在二月底完成簽約,作為中國企業來台考察後,第一份成績單。

學甲食品公司董事長王文宗表示,這次合作模式由上海水產集團與台南學甲食品公司做代表,已經先在北京簽約,以契約養殖方式為期一年。收購價則以每台斤收購價格,再加新台幣十元,向每戶採購三萬台斤,共三百噸,每戶今年保證獲利新台幣三十萬元。

為了這筆訂單,當地養殖戶四月清明節過後就會開始整地,十月開始收成。台灣部分,學甲食品公司則會與學甲當地弱勢、低收入戶養殖戶,在二月底完成簽約,簽約後每戶先發放三十萬台幣,作為整地、買魚苗費用。

其實,中國央企或是大型企業與台灣企業合作時,最怕被冠上「以大欺小」的臭名。所以,收購虱目魚,會先繳付整體、買魚苗的錢,讓養殖戶不必為第一筆款項傷腦筋。

同樣的,央企下單給台灣的公司,也都會隨著合同簽署後,把第一筆的L╱C(信用狀)開出。至少,現階段和中國央企合作,只要按照合約與遊戲規則走,無須擔心收不到款項。

可能來台投資的央企

名稱 代表人 主要業務 資產總額

(人民幣) 在台投資

中國華潤集團 董事長

宋林 消費品、電力、地產開發、醫藥等 港幣4830億元 2010.10投資新台幣1000萬元設華潤芯電子中國遠洋運輸集團 總 裁魏家福 貨櫃運輸、碼頭、貨運 1461億元 已投資陽明海運在高雄港貨櫃碼頭20%股權

中國光大集團 行 長

郭 友 銀行、證券、保險 13000億元 已與一銀簽署通匯業務合作

中糧集團 董事長

寧高寧 農產品,中國最大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 2000億元中國港中旅集團 助理總經理王富剛 旅遊、房地產、物流貿易 3400億元

中國航空集團 副總經理

孫玉德 航空客貨運、飛機維修、機場管理等 767.5億元

華銳風電 技術總監

陳黨慧 生產、銷售風力發電設備 214億元

上海水產集團 董事長

湯期慶 漁業捕撈、批發、食品加工 36.44億元 已與學甲公司簽訂虱目魚養殖契約,3月生效

製表:林宸誼

吳美慧、林宸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3

中國買家莫為他人做嫁衣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3-26/100241326.html

陶景洲

  現在全球市場有一怪現象:任何一筆交易,只要有中國企業參加競爭,賣家一定會賣出一個出人意料的高價。去年底,一家名不見 經傳的天津民營企業,競標收購歐盟一家電纜公司,出價奇高。結果競標的意大利和法國兩家公司先後指責該公司違反基本競標規則,最終中國企業沒有收購成功。

  無獨有偶,本月又有光明乳業競購Yoplait酸奶製品公司多數股權,似有志在必得之勢,但最後花落美國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

  兩起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案例中,都是中國企業不斷喊出高價,競爭對手指責中國企業破壞規則,當地權力當局介入交易,並宣稱所涉行業涉及經濟安全 或敏感行業。因此,投資所在地當局、媒體以及行業所涉企業,齊聲要求中國企業退出或出局。

  這讓人不由產生一種感覺,中國企業在類似交易中完全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各方利用或玩弄了一番。

  首先,賣家以及它們的財務顧問們先炒「中國概念」。中國現在被整個世界視為最有現錢的地方,加上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胃口與日俱增,只要能吊起一 兩家中國企業的胃口,則這項買賣一定會賣出個好價錢,甚至天價也有可能。

  中國企業一旦介入,媒體就會找出「深喉」。之後,賣價就會節節上揚。中國企業所表現出的姿態,大多會是財大氣粗、出價高出競爭對手一大截。

  其後,劇情進入第二幕。會有國外學者或某一對手突然發問:中國企業為何出此等高價?是不是中國政府為了達到某種政治或軍事目的而動了無形的手? 該行業被來自中國企業掌控,未來還會安全嗎?

  這種輿論導向,由於政治制度方面的差異,很容易為國外一般民眾接受。想想前不久發生在法國的雷諾汽車「經濟間諜」鬧劇,造謠者第一時間喊出有中 國企業收買經濟和技術情報,還真有很多人相信。幾年前中海油在美國收購優尼科失敗的一幕,似乎就在眼前。

  戲演到這時候,懸念幾乎不復存在。由於當地權力當局深感行業敏感,賣方會選擇一家除中國以外的出價最高的企業成交。賣家賣出了一個好價錢,出價 較高而成交的企業捍衛了該國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價錢高出其最初的預期也物有所值。中國政府無形的手不得不收回,中國企業也鳴金收兵。

  這是不是中國企業在發達國家收購的宿命呢?還是中國企業家在某些方面準備不足?

  儘管每筆併購交易都有自身的複雜因素,但是,個人以為以下幾點不妨作為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借鑑:

  一、中國企業不能「窮得只剩下錢」。那種以為「大手筆」、出高價就可以壓倒競爭各方的方式,需要重新思考。

  二、在現有的世界格局之下,在西方世界對中國企業為實現中國政府外交和軍事目的存在重大懷疑的情況下,有些項目中國企業完全不必去「湊熱鬧」, 有些項目中國企業則不能「單干」。否則,只會增加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戒心和擔憂,也完全是被賣家和它們的財務顧問當槍使。

  三、中國企業家要敢於激流勇退,萬不可志在必得。海外收購是系統工程。不僅要有強有力的法律、會計、財務、稅務等外部支持,也需要公關、媒體關 係等的有效配合。海外收購是富人的遊戲,成功者極少,收購不成功者居多。

  當然,中國企業如此衝動背後有深層次的體制原因,比如國資委對央企提出的做大做強要求,同時卻又缺乏對企業失誤決策的懲罰機制,加上中國經濟快 速發展對外部資源的依賴性提升,都可能促使央企領導人盲目在海外併購。要解決這些深層次的機制問題,則非此一專欄所能概述。

  從業多年,筆者多為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提供服務,但是近幾年來有機會參與不少中國企業在海外併購,也見到了不少教訓。最後給中國企業家一個忠 告:別讓外部世界把中國企業看成「錢多、人傻」而 「拿你開涮」,更不要自覺或不自覺地「為他人做嫁衣裳」。

  作者為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國際商會仲裁院委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6

彤叔幫買家曝光 引爆人和五大地雷

2012-03-29 NM

近日上市民企捲起新一輪「核數風暴」,是人是鬼,逐一揭盅。名單上,包括將防空洞改裝成商場起家的人和商業(1387)。海嘯後上市的人和,曾是 「集資王」,獲大孖沙鄭裕彤及劉鑾雄發功力撐。但禁售期一過,股東即露出「真面目」,或押股或跳船或減持,股價由高位插水六成。一○年公司業績大走樣,全 靠一宗佔盈利達九成的「神秘交易」谷數。早前交易被基金踢爆「收唔足數」,公司燶味十足。 為查究交易真偽,本刊花了兩星期,走訪五省七市,直擊人和旗下多個商場。赫然發現,涉及交易的多個項目,背後的「神秘買家」,竟然與近年活躍於「金魚缸」 的彤叔幫,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揭開多宗「低買高賣」、超筍交易背後的來龍去脈。


直擊之旅首站是山東濰坊。○九年 七月,人和宣布以三億五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市內一個地下商場,翌年十一月即以約九億元甩手;除額外建築成本,一轉手賺逾三億元,認真「和味」。但 交易詳情及買家,卻未有提及。記者根據當地工商登記資料,發現項目新買家是中渝置地(1224)副主席林孝文。中渝的主席張松橋,正是新世界彤叔幫的核心 成員。 記者根據項目的登記地址,找到寫着「地一大道•風箏購物廣場」的地下商場,卻發現場內烏黑殘舊,沒有商鋪營業。廣場地面的招商中心亦人去樓空,只有旁邊數 間店鋪仍有營業。其中,賣風箏工藝品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商場一○年五月開業,去年六月已關閉。王先生是地下商場的舊租戶,貪租金便宜,便租鋪賣內衣,「每 平方米一天才四塊錢(租金),租半年還免半年,不收管理費。開業頭兩個月,商場都滿租,人氣算不錯,但後來人流越來越少,店鋪關的關,走的走。去年春節以 前,還開店做生意的才三家。」王先生慨嘆,以前經常一個月都做不了一宗生意,倒蝕了二十萬貨錢。最後記者在場內辦公室找到商場招商經理張小姐,她指商場正 停業整頓,「以前是服裝商場,但不賺錢,我們打算把商場規劃成二十四小時不夜城。」


項目效率成疑,卻能高價出售, 令人費解。一○年,人和營運收入急跌七成,但盈利卻只微跌百分之五,原來全靠將出售五間附屬公司的四十億元入賬,將當年盈利「谷」到三十八億元人民幣。人 和只在年報中簡單透露售價及項目名稱,而出售附屬公司的資產淨值、付款方式等重要資料卻欠奉。本刊穿州過省,追查在交易中出售的其他項目,揪出「幕後玩 家」,層層破解,引爆人和五大地雷。

地雷一 神秘買家曝光
翻查記錄,人和一○年出售的五個商場,有四個是收購得來。其中哈爾濱附近的大慶、遼寧大連、山 東濰坊三個項目同於○九年七月買入,當年人和為收購配股集資三十七億港元,聲稱要「打造地下批發市場的全國網絡」;翌年四月,再收購成都項目。不過,言猶 在耳,這些商場卻於一○年十一月極速轉手,短短一年,為人和帶來數倍的回報。買家是誰,成為最大疑問。山東濰坊買家林孝文曝光後,答案開始浮現。 記者從山東轉飛哈爾濱,乘坐兩小時火車到達大慶。大慶項目位於薩爾圖區,地下商場正在裝修,只有部分租予跳舞教室及桌球場仍營業。桌球場職員表示商場於一 ○年一月開幕,去年九月已關閉,大部分租客都搬走。人和的項目都以轉讓公司股權形式出售。濰坊項目由香港恒盈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原由人和主席戴永革(大股 東好肯秀麗兄)任董事,一○年十二月轉手後,改由黃皓出任董事。黃皓是上市公司中國微電子(139)主席兼行政總裁,公司改名前叫越南控股,旗下附屬公司 於○八年,獲得越南經營OK便利店獨家專利權。 至於四川成都項目,由香港可高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原董事是人和大股東好肯秀麗,一○年十二月轉手予新買家歐亞平。歐亞平活躍於金融界,與紅籌之父梁伯韜稔 熟,是上市公司百仕達控股(1168)主席兼執董。 林孝文、黃皓、歐亞平突然沾手內地商場,高價接貨,動機成疑。記者翻查資料,發現他們與由鄭裕彤牽頭,活躍於金融市場的富豪搵食團關係密切。○九年,「殼 股」中策集團(235)為計劃收購台灣南山人壽,發行總值七十八億可換股票據集資,認購的富豪名單上,除了鄭裕彤、劉鑾雄,張松橋,還包括是次神秘交易的 買家林孝文、黃皓及歐亞平,另外人和非執董、主席戴永革的妻子張興梅,亦認購了三億五千萬元票據。由此可見,這班人齊齊搵食已非首次。事實上,自人和上市 後,鄭裕彤及劉鑾雄一直背後發功力撐。彤叔於人和上市前,以十六億港元購入股份,成為基礎投資者,大劉上市後亦斥三億港元入股。後來更買入人和三億美元優 先票據。是次林孝文、黃皓及歐亞平等人突然同時高價買入人和項目,絕非偶然。

地雷二 先入賬再收錢
幕後買家同人和大 股東關係密切,但這些「超筍」交易於一○年底完成,人和已「急不及待」把這筆收入於一○年度入賬,撥入盈利中。事實是,仍有二十七億尾數未收回,列入應收 款中。 人和在年報並沒無披露五個項目的還款安排及期限,至去年十二月,爆出「爛賬」疑雲,才公布指有五十五億元應收賬於十一月到期,出售成都項目,仍有十億元欠 款。消息一出,瑞銀把人和的投資評級由「買入」降至「沽售」,目標價更由一元三毫九仙狠劈至八毫子,更預期公司需就成都項目作出十三億元的撥備。至本週 二,人和回覆本刊查詢,突然指交易所有餘款已收訖。 有基金經理直斥人和做法離譜,「佢哋咁明目張膽谷數係金融界唔常見。」該基金經理表示,市場有公司會將資產賣俾自己友「谷數」,炒高股價,「賣咗嘢但收唔 足錢,最後變成爛賬。買家另一邊就靠炒賣股票賺錢,下一步就係棄殼。」

地雷三 捲中央權鬥 失靠山
哈爾濱起家的人 和,能得到彤叔等大孖沙睇中力撐,與公司的「太子黨」背景不無關係。現時人和的非執行董事蔣梅,正是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兒子曾偉的妻子。蔣梅畢業於北京舞 蹈學院,曾任央視主持,結婚後絕跡熒光幕。○二年,蔣梅加入人和集團,曾任廣州人和董事等,○七年更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丈夫曾偉一家與人和大股東好 肯秀麗和她的胞兄戴永革十分老友。早年,曾偉兩夫婦被踢爆斥巨資買下澳洲悉尼豪宅。去年,《悉尼先驅晨報》報導曾偉與蔣梅是水果萬事達國際有限公司的董 事,公司在澳洲註冊,董事會成員包括好肯秀麗、戴永革及其妻張興梅。 近日,中央最高領導層因處理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一事,爆發新一輪權鬥。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政協主席賈慶林等「江澤民派」(江派)主張放他一馬,但胡錦濤、 溫家寶則主張依法處理。近日,周永康等江派更傳出被「看管」。事實上,去年七月,江澤民突患重病,一度傳出病危,身體大不如前,不僅令他對十八大人事問題 力不從心,更令「江系」勢力急速下滑。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正是江派前核心人物,江派失勢,巧合地,人和過去數月頻頻爆出醜聞,包括被大和證券踢爆其瀋陽及 虎門項目延工,內地報紙亦紛紛報導人和重金買入的無錫項目「貴得離譜」,及有商戶示威等。失去「保護罩」的人和,神話不再。

地雷四 無錫項目觸礁
公 司前景未明,近年旗下項目亦相繼出事。去年一月,人和忽然由地底「跳出」地面,斥資二十六億(人民幣,下同)收購無錫招商城。根據無錫招商城有限公司一○ 年度的年檢顯示,商場負債總額高達十八億元,當年虧蝕達三千九百萬元。 記者去到商城招商部,看見宣傳海報,指未來五年會投放高達一百億元人民幣擴建及招商。不過,現場未見有大型擴建工程進行,只有E座第三層正在翻新改造成精 品服飾城,面積約七千多平方米。 記者找到其中一名店主徐先生,暗示想買鋪,他立刻落力推銷。「每年租金六萬元,如果買購經營權則三十五萬元。」他指人和去年八月本想收回第三、四、五座商 場的攤位改建,但遭商戶反對,「人和想建地下商場,所有檔主停業三天遊行反對。後來,人和老總保證十年內都不會動我們,叫我們放心做。」徐先生解釋,招商 城○三年由政府開發,為了吸引人們開檔,以低租吸引租戶,只須交下按金就能擁有商鋪的經營權。後來,店主開始炒賣經營權,「前年最火爆,像我這個店要五十 多萬。」徐先生向記者出示與大業主的租約說,租金每年約一萬一千元人民幣,鋪位經營權轉讓時,只需通知人和更改經營執照名字,及邀付百分之一交易費,原本 想大興土木改建商場的人和,卻因租戶反對而碰壁,動彈不得。

地雷五 股東「跳船」
人和「是人是鬼」,一眾股東最清楚。○八年十月,人和上市時撞正金融海嘯,在一眾大孖沙擁護下 才上市。不過,上市半年禁售期一過,人和頓時成為各股東的「提款機」。○九年三月,五名股東旋即配售五億四千萬股舊股,套現十億元。一個月後,再有三名股 東,包括Ever Union Capital、Bookman Properties及Rich Crown,配售四億股,套現約六億九千萬元。 另外,上市時,持股量一度高達一成的彤叔,更委派新世界發展高級投資總監及新世界策略投資執行董事何智恒,出任人和非執董。但禁售期滿,彤叔馬上減持。其 中於一○年七月底,人和發出盈警前兩小時,鄭裕彤旗下公司以平均每股約一元六毫,減持一千四百多萬股人和,套現逾二千三百萬元,當時的盈警通告列明何智恒 也參與董事會,因而引發市場非議。彤叔現已沽清手上股份,今年二月,何智恒亦辭任人和非執行董事。 另一邊廂,大股東好肯秀麗亦同樣「手緊」,於○九年五月,三折抵押手上的百分之六的人和股權,以取得六億元約兩個月短期銀行貸款。○九年三月至七月期間, 更前後三十八次減持人和股份,總共套現逾二億四千萬元。同年七月,人和以先舊後新配售二十億股,集資三十七億元,好肯秀麗配售十億股舊股,再套現十八億六 千萬元,持股量降至五成七。現在好肯秀麗持有股份已由上市時的約七成,減至不足五成。

項目延工 抽水吊命
人和旗下兩 大「亮點」項目,包括廣東東莞虎門項目和瀋陽項目二期,原定於今年三月完工,記者去到現場,發現兩個項目仍在施工。瀋陽項目有職員指項目有望於年底落成, 「我們的項目在商業區,政府規定白天有八個小時不能施工,沒辦法。」他說。項目延工直接影響人和的現金流。由於人和只擁有項目的經營權而非業權,出售項目 內的店鋪經營權時,需擺放資金在銀行為買家做擔保,該筆資金以應收款項入賬,直至項目落成,才可收回款項。過去兩、三年,人和的應收賬款亦按年增加。截至 去年底,應收賬款達二十四億元人民幣,當中逾期金額近十三億元。為了吸水應付旗下建設中的項目,除了配股,人和於一○年,更三度發高息票據,集資近七十億 元,年息由十一點七五釐至十三釐。 本週二,人和公布一一年業績,再次施展財技,投資物業評估由一○年的十三億元,發水至六十八億元,盈利彈升至五十四億元。

傳奇女子 背景神秘
人 和可說是近年在港上市的典型民企,公司年資短卻發展迅速,大股東的發跡史亦同樣傳奇。現時四十九歲的人和大股東好肯秀麗原名戴秀麗。十分低調。資料顯示, 戴秀麗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八六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文學系,之後先後在《哈爾濱日報》和《珠海特區報》做過五年社會版記者;九一年往英國留學,並嫁給一名 英國教師Hawken,移居當地,並隨夫姓,改名為秀麗•好肯,其間曾在英國從事金融工作。曾與戴秀麗在《珠海特區報》共事的《珠江晚報》資深編輯李波 稱,戴秀麗八八年加入,平日主要報導社會及消費新聞,印象中戴秀麗家境普通,似文化人多於生意人,對她突然發達覺得「難以相信」。九二年,戴秀麗突然離 職,「走得有點急,她說珠海太小,沒什麼新聞,想去外國見識。」李波說。 出國不久的好肯秀麗,突然飛黃騰達,九六年斥資一千萬元人民幣收購哈爾濱人和一半股權,租用當地防空洞,改建成商場。後來曾偉妻子蔣梅不避嫌加入人和,公 司發展更加一日千里,收購頻頻,終於○八年十月成功上市。好肯秀麗身家一度暴漲至逾百億元,躋身胡潤女富豪第六位。近年躋身胡潤榜的民企老闆有如被「落 咒」,輕則失勢如榮智健,重則成為階下囚如黃光裕。落難民企老闆,相信陸續有來。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0

大陸買家法律意識低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13.html
今日看樓盤傳真, 提到有兩宗觀眾報料有關涉及內地人的二手樓買賣, 行為令人驚訝。

第一宗是內地買家看中了一個單位, 向一名香港業主提出買賣, 經過經紀安排, 雙方簽好臨時買賣合約, 內地買家開出一張12萬支票給業主作小訂, 準備14天後交大訂。一天後業主收到經紀電話說內地買方有資金問題, 希望可以更改成交日期, 可否帶同臨約出來更改。業主好心就應承了, 於是到一間快餐店見買家及經紀, 經紀接過3份臨約 (買賣雙方加經紀共3份), 整理好及修改好之後交給該名內地買家先加簽修改部份。該買家接過臨約後突然起身走人, 邊走邊撕毀合約, 當這次交易從沒有發生過。經紀及業主都傻了。

第二宗, 業主是內地人, 簽好了臨時買賣合約給一名香港買家, 誰知業主見香港樓市颯升而後悔, 要求買方取消交易, 買方認為只要照合約精神賠償便可。但業主卻聲言會破壞該層樓, 日後買方住入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嚇得買家怕怕。

當中有線電視亦有講及一些律師意見, 第一宗的話, 律師認為有臨約殘骸, 加上不能過戶的支票, 還有經紀作證, 成功告買家毀約機會很高, 不過更簡單是告該張12萬支票不能過戶, 這個會更快捷及成功率更高。第二宗的話, 要告他還未做的動作比較難, 法庭亦要證明樓房破壞要到一般人不能居住的程度才會要求業主賠償。

還有, 內地人在港搞上了這類民事案, 就算告入了, 也不會影響他們出入境, 如果在港沒有住址, 連找他賠償的動作都做不到, 香港法律只有香港人在守, 大家跟內地人做交易真要小心萬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9

投行稱諾基亞或被收購 微軟三星均為潛在買家

http://news.imeigu.com/a/1339296971540.html

6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巴黎銀行在報告中指出諾基亞可能會被收購。受收購傳聞刺激,諾基亞週五股價大漲6%,創五個月以來最大漲幅。

據悉,受蘋果iPhone以及谷歌Android智能手機銷量影響,今年諾基亞手機銷量下滑41%。巴黎銀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諾基亞正在依託微軟Windows Phone應用軟件重塑智能手機業務,同時報告指出諾基亞可能被收購,微軟也是潛在的買家之一。

位於英國倫敦的投資公司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博•諾德伯格(Bo Nordberg)稱,許多公司被傳為是潛在的買家。他表示,可以肯定一些公司會對諾基亞感興趣,但該手機製造商並不是特別吸引人。因為許多分析師都對諾基亞發展前景持懷疑態度。

諾基亞發言人道格•道森(Doug Dawson)聲明對公司股價變動或是關於兼併、收購的任何猜測都不予置評。而微軟倫敦發言人也明確表示不會對傳言以及猜測發表評論。

自蘋果於2007年推出iPhone以來,諾基亞已經失去了價值約87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報告,三星電子於今年一季度超越諾基亞成為世界第一大手機製造商。

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銀行市場分析師哈坎•烏蘭尼(Haakan Wranne)表示,目前諾基亞股價僅是稍高於2歐元。顯然從資產評估角度來說公司具有更高的價值,因此不難理解這類傳言會刺激股價上漲。

去年諾基亞與西門子公司曾計劃出售諾基亞西門子股權,但交易最終未能達成。巴黎銀行在報告中表示,諾基亞西門子的吸引力應當被考慮。獲得諾西擁有的全球業務是對三星電子有相當的吸引。

而三星倫敦發言人稱不會對業界猜測發表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3

三年,失意的股市買家,賣家則是絕對的贏家。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85p9.html

A股創下了三年收市新低,港股也不見得好去哪。A股就不用說了,從博客第一篇到現在都極度看空A股。

 

買的永遠沒賣的精,把股票賣給你的,很明顯是博弈的贏家。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還有贏家就是提供交易機會的投行,券商,及各類無形,看不到的手(如審核,發行IPO過程產生的經濟利益鏈條),都在吸取投資者的血汗錢。另外,還有一個大贏家,房地產的投資者,他們也是這一波的大贏家。

 

勝負已定,除了繼續堅守,別無他選,風水隨時會輪流轉,特別是港股,超值堪比08年金融危機。

 

也許再等三,五年後,價值投資者是贏家,前提是迴避賣股票給你的大贏家而輸家,我希望是房地產投機者。

問題是如果房地產綁架了經濟,房地產的投機者輸了,價值投資者有機會是贏家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