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做溫控 被大金空調視為勁敵

2013-04-08  TCW
 
 

 

這一站,我們來到台中太平,一探哈伯精密工業從台中大肚山精密機械聚落出發,一路征服到鄰近阿爾卑斯山的德國、瑞士等客戶,其背後的秘密。

每月出貨超過三千台精密機械用溫控設備,「哈伯是全球高階溫控設備產能最大的廠商。」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總幹事黃建中透露,每次赴日展覽,關東精機、大金空調等競爭者,都會到哈伯攤位刺探敵情。

日本前十大工具機廠,就有七家跟哈伯做生意,連全球最頂級印刷電路板(PCB)鑽孔機廠瑞士波沙勒斯(Posalux)、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及蘋果(Apple)供應鏈專用設備廠所用的高階設備,全都要靠這位溫度解決專家。

「速度與精度決定一切,」哈伯董事長許文憲解釋,精密度越高,機台越強調速度、精度與定位點,溫控設備就是要解決機械加工熱脹冷縮等變形,才能讓客戶精密加工生產出包括iPhone手機等產品的工藝品質感。

在工具機零組件躍上世界第一的許文憲,過去曾是一名刷新跳高紀錄的運動員。

就讀大甲高中體育班的他,創業之初純粹意外,他在大學聯考前出了場車禍,體育夢碎,轉念改學一技之長,沒想到第一份工作在飲水機工廠做不到一年,公司就倒閉。

「我人生到目前吃頭路(受雇)只有九個月,」許文憲回憶,後來隔壁廠家說油壓機會發熱,晚上十點後不能繼續生產,他想到用飲水機的壓縮機熱交換冷卻原理,解決溫度問題,越研發越有成就感,隔年創業,每天一早五點半就出門摸機械。

冷灶才燒熱,卻買到空殼公司!決心把自己當老二,永遠要追第一

身處台中工具機聚落,照理說客戶林立,他的成功卻因為產品特性,來得很晚。三十年前,3C產業還不用工具機加工,速度與精度要求較低,也不用連續二十四小時加工,所以他研發的溫控零組件,不像滾珠螺桿、伸縮護罩等零組件,是每台設備運作必要配備,充其量只是可有可無的選配,「那時候就是沒這個需求,人家(指其他必備零組件廠)已經賺了十幾年,我們還賺不了錢。」

苦守冷灶十二年,直到一九九三年,公司月營收才首次突破三百萬元,但隔年許文憲又遇上事業第一個挫敗。

「我做這行人生很坎坷,同行來仿我東西做不到兩年,說沒賺錢要把東西賣給我。」他當年不過三十出頭,正血氣方剛,心想購併對方後,市場全歸自己,殊不知,花三百二十萬元買到的卻是間空殼公司,「以為把同行消滅掉,自己就獨大,這個心態不對,」這讓許文憲下定決心不要想同行,「最大競爭敵人就是自己,我要跟自己賽跑。」

從此,許文憲對員工說,哈伯沒有同行,同行就是自己,「哈伯永遠是老二,你不能說我就是第一,」哈伯海外行銷經理吳斐然解釋,董事長常說腦中的「第一」永遠不同,「當你達到一個目標,會自己再試下一個目標,那個目標才是真正的第一。」

叩關日本,卻品質出包!決心控制微小溫度,再戰一流市場

同時期他的第二個挫敗,則和台灣工具機遭美國出口設限的大時代背景有關。為突破外銷困境,許文憲開始隨上銀科技等台灣工具機龍頭廠向日本叩關,一九九五年,因布局日本市場有成,年營收首度破億元,卻因為衝太快,協力廠來不及跟進,造成品質不穩,連烤漆都出問題……。三年後,原本一個月超過五百台的訂單,全數歸零。

進攻日本市場吃了敗仗,讓許文憲不停自問,他曾經歷過兩個創傷,「難道還要有第三個嗎?」他暗自告訴自己:「絕對不行。」

沉思、檢討、再出發,他決心雪恥,堅持挑戰世界一流的市場,有朝一日一定再讓日本客戶埋單,於是把過去賺的錢大量投入研發、設備與人力,溫控的能耐這才從正負兩度,逐漸進階到正負○.一度,「我們就是在控制它的微小。」以瑞士最精密、一次鑽六個印刷電路板的鑽孔機來說,一旦溫度補償失衡,造成鑽孔大小或位置偏移,電路板就會全部報廢。

黃建中分析,鐵的熱膨脹係數是十一.七,意思是溫差一度到○.一度,因溫度變化位移範圍,將從十一.七微米縮小至一.二微米(○.○○○一二公分),等於到達一根頭髮百分之一的精準度。

就像許文憲學生時期每次的百米練習,從最早十五秒進步三秒要花三個月、再進步一秒花六個月,再進步○.一秒則歷時一年。儘管每躍一關要花加倍的時間,他每次精進技術的過程仍堅持一路拚下去,因為德國、瑞士與日本這群全世界最挑剔的客戶最不容許疏忽,連萬分之一誤差都不能有。

「為什麼瑞士做冷卻機沒這麼有sense(觀念)?不是它們不好,是它們環境太好了,」他笑稱,歐美設備有的住得比人還好,反觀台灣工廠大多沒冷氣,問題多,所以累積的經驗值也多,光一個機台的測試報告,就能累積五公分厚。

精進管理,連廁所也規定!要走金字塔中上,拚低價會死得難看

二○○○年來,哈伯搭上台灣工具機產值一路攀高的順風,又受惠賈伯斯(Steve Jobs)掀起的產業革命,再放大自己輔助精密機械的競爭力,讓它八年前開始擺脫臭名,重回日本市場。「今天日本市場前五大工具機(廠),我做了四家,前十大我做七家,」儘管如此,許文憲至今對待重量級日本客戶仍小心翼翼,「十年前我已經創傷一次,一創傷就十年,人生不能再來第二次。」

為了精進工廠管理,他再加入台灣工具機聯盟(M-team),甚至連工廠的廁所都要導入5S現場管理(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在採訪這一天,他趁午休時帶我們四處參觀工廠產線,其間還不忘檢查廁所,只因為一點點味道就把一旁的廠長「盯」得滿頭包,他的嚴謹與高要求可見一斑。

個性不容一點瑕疵的許文憲,還在兩年前斥資超過八百萬元,打造出連工研院都沒有的環控研發實驗室,讓自家溫控商品可模擬攝氏八十五度到零下四十度之間的生產環境,以及各種濕度、電壓、震動和噪音等測試,確保產品的材質與功能,不論出貨到寒帶或熱帶國家,甚至惡劣環境,都能夠運作無虞。

「我們要走在金字塔中上,不然市場你要拚低價位會死得很難看,」入行超過三十年,許文憲看到以價格搶市的業者都撐不久,讓他篤定一直要跟自己賽跑,持續創造附加價值,才能不落後給過去的自己,成為夾縫中的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76

在事業高峰搶先轉型就是創新 大金蘇一仲搶攻「塗的空調」巿場


2013-06-03  TWM  
 

 

在事業高峰搶先轉型就是創新大金蘇一仲搶攻「塗的空調」巿場成立已半世紀的和泰興業,繼把日本大金空調打造成為台灣第一品牌後,董事長蘇一仲今年又有新布局,將投入與「空氣」有關的事業,到底他的葫蘆裡賣什麼藥?

撰文‧許瓊文

天氣漸熱,各大冷氣品牌進入備戰狀態,打算趁旺季一舉提高市占率。日本大金空調在台灣空調市場是後起之秀,一九九二年由和泰興業代理至今,在商用空調以及豪宅商辦的區控型空調市場,搶下超過五○%的第一市占率。

大金空調銷售數量穩定成長,二○一二年的營業額達到七十二億元,在變頻空調創下八連冠銷售第一的紀錄,對於後進品牌能有如此斐然的成績,台灣總代理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功不可沒。

提到蘇一仲的名字,一般人未必熟稔,但若說大金電視廣告中穿著和服的空調達人,這位家喻戶曉的廣告明星,正是董事長本人。

老董拍廣告出奇制勝

今年已七十三歲的蘇一仲,身材高大,說起話來仍舊中氣十足,言談間夾雜中、英、台等多種語言,不時出口成章、引經據典,還幽默地說笑話,訪談過程充滿笑聲毫無冷場。

外界看他,喜歡變魔術、講笑話,親自上陣拍廣告,認為大金就是砸大錢打廣告,才有今天成績。實際上,在代理大金初期,和泰興業是先布建經銷通路點,沒有打廣告,「才不會出現消費者看到廣告想買,卻買不到的窘境。」和泰興業副總經理李良懿說。

蘇一仲總是告訴員工,「要做就做到最好。」深知通路的重要性,他花七年時間親自拜訪經銷商,全台一千多個經銷點,架構大金在台的銷售網。在行銷上,蘇一仲也出奇制勝,他身穿和服的造形、大金相撲寶寶圖案,加上廣告金句,以「日本第一品牌」作為訴求,打造出大金的地位。

一手建立大金品牌,蘇一仲總是快人家一步,當市場以窗型冷氣為主時,大金推出分離式冷氣,爾後又早一步推出變頻空調,強打省電節能。蘇一仲總是說,企業經營就是︽易經.繫辭︾中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不斷地循環,要不斷地創新進步。」「從生產、行銷,到安裝服務,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就像身體的頭、手、腳,連『肛門』也同樣重要,缺少一個部分,品牌就不會成功。」蘇一仲打趣地說。

也許家用機種可以靠行銷廣告,但是商用機種如果不夠省電、穩定,還是難以獲得肯定。李良懿說:「所有統一超商,除了台南、屏東,全使用大金空調,還有全家便利商店也是。今年,第一季我們就接到台北大直兩家頂級飯店的訂單,還有豪宅,在商用機種上,大金絕對領先。」和泰興業是日本大金目前在全球唯一的代理商,魚幫水、水幫魚的合作關係,使得台灣成為大金在全東南亞的第二大市場,每年銷售超過五千五百台,僅次於新加坡。

日本大金在台灣成績後來居上,除了和泰興業的通路、行銷策略得宜,主要供貨台灣的生產基地||大金泰國DIT工廠,也功不可沒。

加強與日合作 布局新事業DIT工廠位在泰國曼谷東南方的工業區「亞曼達」(Amata),負責供應除了印度、中國、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總面積約二十一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十六座東京巨蛋那麼大,有三千多位員工,是大金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平均每天可生產超過五千台空調。

走進工廠內部,整齊的生產線,完全複製日本的半自動化生產流程,讓人宛如到了日本。

仿照「豐田生產方式」,輸送帶運送不同規格的機種,由自動化的機器車,遵循固定路線,精準配送所有零件到工作站,時間、地點、零件全都電腦控制,再由工人負責裝配,「每個工作站的工人都能組裝不同機種的機器,最有效率。」DIT工廠廠長築山吉德說。

這樣杜絕浪費、提高生產效率的生產線,大金成功複製到全世界工廠,是穩坐市場領導品牌地位的成功關鍵。大金在世界各地都有生產工廠,以「在地生產、供應在地銷售」的原則,只有少部分高規格的機種留在日本本地生產。

雖然與日本原廠關係很好,但蘇一仲其實很清楚,事業永續經營,要降低風險、增加獲利來源,「我個人希望與原廠能有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但和泰興業也會開始投入其他與空調相關的事業。」蘇一仲說。

很少人知道,大金除了空調事業,「化工事業」也有相當強的研發能力。

今年初,和泰興業與日本塗料施工大廠柏原合資成立「台灣柏原和泰」,進攻塗料市場。其中一項新研發的塗料,塗在玻璃外牆上,可快速降低室溫,與冷氣搭配使用更省電,蘇一仲已為這項產品想出廣告詞:「塗的空調」。

談到未來的投資重點,蘇一仲說會是「dealing with air」(與空氣有關)的事業,在事業高峰之際,搶先機轉變就是創新,創新就要想著成為only one,這正是蘇一仲多年企業經營的成功關鍵。

和泰興業

成立:1963年

董事長:蘇一仲

資本額:4億9200萬元主要業務:日本大金空調台灣總代理2012年營收:約72億元2013年營收目標:約8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50

關於格力空調技術性的幾點看法 jin888555

http://xueqiu.com/9864931797/24100296
最近關於格力空調技術性的討論比較多,筆者是多年持有格力的工科技術人員,這裡多說幾句,以前我沒多說,是考慮自己長期持有格力股票,未來可能會在低位繼續增持,所以儘量不發表一些看多言論。

首先,家用空調領域,甚至於整個民用產品領域幾乎都不是技術比拚的主戰場,真正的技術擂台還是在軍用領域,所以說對於民用產品來說,絕大部分公司所謂的技術領先僅僅是相對業內來說,我們投資人討論技術問題不應脫離這個前提。

第二,格力的家用空調技術國內第一,這個當無疑問。一個非常有利的論據是,其實格力一直在為軍方研發空氣製冷設備及部件,當然這個消息一般比較敏感,不敢多說,說多了沒好處,美國找這個藉口制裁你一下,那格力空調再想出口就難了。

第三,同為亞洲國家的民用產品領域,日本和中國一樣,對產品幾乎都是屬於改善型的研發,就是說他們不停的對某一產品進行改善,本人的職業,呵呵,每天就在做這些工作,當然你別跟我抬槓,舉個反例跟我爭論,我的意思是絕大部分。這些改善型的技術很容易被模仿照抄,所以說,對於投資來說,一個民用公司的技術領先,僅僅是一個很弱的理由,一個輔助性的理由,關鍵的買入理由還是要看財報。

結論,對於絕大多數投資人來說,作為技術外行,你無論援引多少技術文章,來論證什麼技術觀點,對於他們是既無效果,他們也沒多大興趣,總之,這可以說是一件很沒意義的事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731

“美米聯姻”獲批 首個“孩子”可能是智能空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666.html

“美米聯姻”獲批 首個“孩子”可能是智能空調

一財網 王珍 2015-05-21 09:04:00

美的集團(000333.SZ)5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美的集團擬向戰略投資者小米科技非公開發行股份一事,5月20日獲證監會審核通過,定向發行股票數量為5500萬股,發行價格為22.01元,募資不超過12.66億元。

經過半年“戀愛”,美的和小米在5月20日領到了“結婚證”。《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美的內部獲悉,“美米聯姻”的“首個孩子”可能是智能空調,很快將會發布。

美的集團(000333.SZ)5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美的集團擬向戰略投資者小米科技非公開發行股份一事,5月20日獲證監會審核通過,定向發行股票數量為5500萬股,發行價格為22.01元,募資不超過12.66億元。

去年12月,美的集團發布公告擬引入小米科技作為戰略投資者。通過此次發行,一方面,美的集團與小米科技以股權合作為紐帶,建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全生態鏈的戰略合作,加快完善美的集團自己的智能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美的集團的資本結構,減少利息支出,增強公司的資本實力,提升公司新興產業投資運作能力和治理水平。

美的集團董事長、總裁方洪波強調,在”互聯網+“背景下,美的利用移動互聯的思維和技術,積極改造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以面向用戶的極致產品和服務為導向,實現整個價值鏈上下遊的連接,從企劃、設計、供應商、制造、銷售、傳播、渠道到售後的所有業務流程,都將實現移動端控制;公司圍繞著信息化、平臺化、扁平化來推動業務和組織的全面整合與協同;在智能制造環節,推進實施工業4.0,加大機器人產業投入,積極布局精密及裝備制造等領域,完善公司的產業鏈布局,拓寬未來發展的空間。

與此同時,美的集團不斷推動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健全公司激勵機制。美的集團已推出二期股權激勵計劃及核心管理團隊的持股計劃,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行權價為31.54元。近日,美的集團也完成了核心管理團隊持股計劃暨“美的集團合夥人”計劃在二級市場上股份的購買,共計購買約648萬股,購買均價為34.85元/股,耗資2.3億元。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54

奧克斯發布極客空調,與小米達成合作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0/152052.shtml

奧克斯發布了極客空調,該款空調厚度130mm。它在技術上采用了薄型化的電擊設計,在厚度方向上比普通電機縮短了25%的殼體厚度。功能特點上,此次的新品極客系列采用了雙核雙驅渦旋送風技術,采用雙風道的掛機形式,實現360°上下環繞式立體送風。

事實上,奧克斯近年來一直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持續加碼智慧家居。

早在2014年起始,奧克斯與360展開了跨界合作,利用數據雲端為奧克斯智能空調提供網絡平臺的相關運行服務、雲端數據存儲。2015年上半年,奧克斯聯手京東商城,搭載京東雲的智能高端平臺,讓旗下諸多產品實現了WIFI互聯、遠程控制、語音控制、多終端控制,故障提醒和天氣預報等諸多功能。如今,奧克斯又牽手小米,希望借鑒學習小米的互聯網思維、爆品戰略、口碑傳播等經驗。

奧克斯家電集團總裁崔華波先生表示,依托於小米生態鏈體系,小米智能家居生態圈初見規模,已接入十余個產品品類,目前有超過千萬在網設備。圍繞硬件設備智能化及設備間互聯互通、用戶觸達及體驗提升、雲服務及數據挖掘等方面的智能硬件核心問題,小米可以提供完善的智能家庭解決方案,並且與小米手機操作系統的深度整合。

奧克斯與小米的智能空調合作,只是雙方深研物聯網科技的第一步。接下來,奧克斯將全面兼容小米智能家居系統,與小米手機、小米生態鏈產品互聯互通。未來,基於用戶生活應用場景為源頭,奧克斯與小米或將加大聯合研發力度,擴容智能家電陣營,為消費者提供更智能、易用的產品體驗。

版權聲明:本文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348

美的空調“機器換人”:零件生產線希望無人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429.html

美的空調“機器換人”:零件生產線希望無人化

一財網 王珍 2016-01-21 20:40:00

美的家用空調的生產自動化率將從目前的16.9%提升至2018年的50%,未來五年內會投入40至50億元,最終目標是建成全智能工廠。

1月20日,美的家用空調廣州南沙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首次對外開放。美的集團副總裁、家用空調事業部總裁吳文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的家用空調的生產自動化率將從目前的16.9%提升至2018年的50%,未來五年內會投入40至50億元,最終目標是建成全智能工廠。

經歷了去年激烈的價格戰及市場下滑,吳文新預測,2016年國內家用空調市場不會再降,至少會穩住,而且各大廠家也會更加理性,不會像2015年那樣“殺紅了眼”。他相信,擁有優質的智能產品和不斷提升的智能制造體系支撐,“2016年美的不可能沒有好表現”。

力推智能工廠

記者在現場看到,美的南沙工廠已有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一條是空調內機組裝線,另一條是空調外機組裝線。工作人員介紹,全廠有5000多個傳感器,將生產各個環節的實時信息及時反饋到中央控制室,管理人員通過移動終端就可以進行操控。

這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上,共有100多臺機器人、機械臂,有的安放壓縮機,有的擰螺絲,有的焊接,有的檢測,有的幫空調裝箱……協調有序、忙而不亂。但生產線旁還有一些工人在作業,因為機器人、機械臂無法完成的精細動作,仍需工人來完成,不過粗重活全由機器承擔。

在生產線之間的綠色走道上,有一條窄細的黑色磁性軌道,響著音樂的AGV物流小車不時會沿軌道自動把配件送到需要的工位上。而管理人員通過全廠布局的4G網絡,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即可向物流小車發出配送指令。車間里配備液晶顯示看板,能夠及時監控生產、高空物流、地面物流等情況。

同時,工廠生產線的信息也與外部用戶緊密聯接。客戶可以在移動端APP中輸入訂單號,查看產品生產、倉儲、配送的最新進展。這為今後推行用戶個性化訂制C2M模式,打下了基礎。

吳文新認為,去年國家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具有深遠影響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

“美的家用空調有六個工廠,其中廣州、武漢工廠成為智能制造的示範點,目前各有兩條自動化生產線,一旦成熟,其它工廠也會複制這些做法。”吳文新說,要用五年時間,花40到50億,建立標準的智能工廠,以快速地響應市場。

空調總裝線將只保留三成工人

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是美的家用空調智能制造規劃的“三階段”。吳文新介紹,美的空調自2011年開始推進自動化到2015年,已在智能制造方面累計投入10億元,現有機器人數量562臺,平均自動化率16.9%,遠高於行業7%的平均水平,已節約人力成本2.2萬。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招工難、人工成本擡升等因素促使像美的這樣的制造巨頭加快了“機器換人”的步伐。

吳文新介紹說,2011年美的家用空調用工人數為達到峰值的5萬人,2015年減少至2.8萬人,2018年將進一步減少到1.6萬人。“未來,空調總裝線只保留三成工人;零配件的生產線希望實現無人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生產線上機器人數量從2011年的50臺,增長至2015年的562臺,2018年將進一步增加到1500臺;自動化率也有望在2018年進一步提升至50%。隨之而來的結果是,空調的月產能會不斷擴大,由2015年的400萬臺,提升至2018年的500萬臺。

在這個過程中,美的希望逐步建成設備自動化、生產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動化、決策數據化的智能工廠體系。以一條普通生產線為例,如果建成全智能生產線,工人的數量將從160人減至51人;機器人從0個增至68個;一次組裝合格率從97%提升至99.9%;轉換產品型號的時間從45分鐘縮短至3分鐘;自動化率從內機4%、外機8%,提升至內機64%、外機65%。

所以,吳文新強調,推動智能制造技術是基於對多重因素的考慮,首先智能制造技術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合格率的提升能增加客戶忠誠度;其次,智能制造技術可以實現柔性化生產,轉換產品型號的時間縮短至3分鐘,讓工廠可以生產多批次、小批量的訂單,甚至滿足個性化訂制需求;第三才是對成本的考慮。

難點在於工藝流程標準化

作為美的南沙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建設的合作夥伴,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楊愉強感嘆,德國2013年提出工業4.0,計劃花15至20年去實現。中國跳過工業3.0(自動化),直接從工業2.0(大規模生產)向工業4.0(智能化)轉變,必然會經歷陣痛。

楊愉強回顧,剛與美的開展合作時,原本認為空調制造要實現C2M訂制化生產非常困難,但由於美的已提前對工藝管控、產品尺寸等方面進行標準化、模塊化處理,而且將生產工藝全部分享,所以這兩條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很快就完成了。

按照計劃,南沙工廠兩條自動化生產線每臺空調的生產節拍是14秒,但目前仍需20秒。吳文新坦言,還需進一步調試,預計到2016年春節後,可具備C2M訂制化生產的條件。

推進過程最大的難點在哪里?楊愉強表示,手工組裝對零件的精度要求沒那麽高,但從工業2.0直接跳到工業4.0,“自動化就一定要求零件標準化,滿足在公差範圍。一些零件標準有差異,只能與視覺傳感器等結合來解決。”

具體來說疑點、難點在於,“一是對來料質量、尺寸的管控;二是工藝次序的調轉會否對產品品質有影響;三是哪些地方用機械手、要有幾個功能、投入多少、多久有效益等,真正評價經濟效益很難;四是工藝、工序、工時上緊密合作。”楊愉強認為,這次美的與博眾緊密配合,才攻克了不少難關。他還提醒說:“自動化一定要規劃未來幾年的產品形態,否則投資巨大的自動化生產線在幾年後可能會過時。”

美的南沙空調工廠廠長汪小進透露,他們從2014年開始籌劃,前期做了很多調研,目前這兩條自動化生產線的自動化率達到64%、65%,已考慮到未來產品型號轉換的問題,內機生產線現可兼容4個系列100多個型號。早在2010年,美的集團便提出自動化戰略,招聘了上百人的自動化團隊,為此次轉換成功提供了技術支持。“但對比2018年目標,現在又是新起點。”

吳文新認為,推進智能化需要全面規劃。空調是充分競爭的行業,實施智能化生產在考慮成本節約的同時,一定要提升產品可靠性。“我們很謹慎,先做了3D模擬視頻,之後又花7萬元做了模型,在充分論證後才敢真正動手改造。”

智能制造包括智能化產品、訂單智能化、生產智能化、供應智能化、物流智能化及服務智能化等多方面。吳文新透露,到2016年8月,美的家用空調所有產品都將標配WIFI功能,未來還會具有自診斷、自學習等功能。目前,美的集團已把旗下各個事業部的服務業務進行整合,在智能服務方面會統一規劃和推進。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54

從空調銷售到霸道女總裁,董明珠就是個大寫的“不信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list/2016/0306/154572.shtml

導讀 : “所有的去處,都跟來路有關”。

前天

董小姐和雷布斯坐在一起“眉目傳情”的照片曝光

1

一時間,各大科技、財經、政治媒體

迅速開啟娛樂媒體八卦模式

貢獻了大量娛樂版面的標題

“不是冤家不聚首 今年兩會董明珠和雷軍又坐一起了”

“雷軍笑答“與董明珠賭約”:你去問董大姐”

“董明珠笑盈盈看著身邊的雷軍,是歡呢還是喜呢”

“雷軍為何對董明珠沈默寡言”

“雷軍與董明珠今年兩會再次“同桌” 看到格力手機說了什麽?”

“董明珠兩會月牙眼笑對雷軍”


看到這些標題

鏟叔真的是菊花一緊

明明是兩個拼殺多年的競爭對手

硬是被同行們包裝成了相愛相殺的“老情人”

2

但這些鏟叔都不是很care

最讓鏟叔不爽的是董小姐被抓拍時的表情

3

wuli開機女皇氣吞山河的霸氣哪去了?

咄咄逼人的眼神哪去了?

4

鏟叔不要看這花癡娘子

鏟叔要看那個所向披靡的董小姐!

5

要知道

董小姐圈子里素來以“鐵娘子”著稱

氣場強大,驍勇善戰

而“董小姐”與“雷布斯”的10億豪賭恩怨

從2013年底至今

已經演繹成了一出火星四濺的長篇跨年連續劇

6

事件過長,讓鏟叔帶著大家簡單回顧一下

 

2013年12月12日,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稱若小米5年內營業額超越格力,願董明珠賠自己1元。而董明珠則“壕”稱,1元不夠,願賭10億。“10億豪賭”誕生

7

2014年10月,網信辦活動中,董小姐回應與雷布斯的10億“賭局”:小米和格力之間的可比性並不多。格力堅持的是百年企業的夢想!

2014年11月19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對話》節目采訪雷布斯時提及十億豪賭。雷軍自信的回應:我們的差距在縮小,再有一兩年格力就輸了。因為傳統企業增長率是10%,而互聯網是150%甚至200%。

2014年12月12日,雷布斯再放豪言,五年內小米超過格力的可能性是99.99%,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小米員工多能幹,我雷軍多能幹。格力是工業時代制造業的驕傲,小米卻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

2014年12月14日,董明珠再次發飆:小米不是什麽偉大公司!小米手機不是有品質的產品!小米若與美的聯手,是兩個小偷的結合!(好兇)


起承轉合,一樣不落

8

如果你覺得這些看的不過癮

那麽高潮來了

 

過去這幾年,董小姐專註吐槽雷布斯

據不完全統計

僅在剛過去的2015年

董小姐便貢獻了吐槽雷布斯10大語錄

1.做企業還是回歸到原點,就是要腳踏實地,別人總說雷軍輸、你輸,我覺得只有自己輸、沒有別人能讓你輸。

2.如果雷軍沒有技術創新、沒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就輸定了。而且,專利必須要有真正的含金量。

3.沒有顛覆性產品小米輸定了。

4.小米的雷軍,他就是一個做手機的,他還讓別人給他加工,你有什麽含金量?你跟誰挑戰?”

5.雷軍和我打賭沒意義比專利我贏了。

6.我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雷軍。

7.雷軍搞路由器不叫智能家居。

8.我說雷軍是小偷, 他不敢告我。

9.雷軍無信用

10.互聯網能造空調嗎?互聯網永遠都只是工具,不能替代實體經濟。


董明珠憑借對雷軍和小米的頻繁吐槽

成為互聯網行業中當之無愧的話題女王

而格力和小米本來兩個井水不犯河水的公司

也在綿密的纏鬥中被媒體數次的送上頭條版面

不論10億豪賭誰輸誰贏

至少在品牌曝光、產品推廣上,雙方都沒有輸家!

9

(咯咯咯~)

—————————我是董小姐雇來的分割線—————————

 

作為一個傳統女企業家的董小姐

卻帶著鮮明的“反女性特征”

“溫柔”、“親和力”這些詞從來都和她不貼邊

“狠辣”、“霸氣”是她的個人標簽

10

合作夥伴說“跟著董明珠,永遠不會輸”

競爭對手說“她走過的路草都不長”

她自己則說“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

11

而此前,曾有一份董明珠的內部講話被曝光

董明珠在講話中把美的、海爾等競爭對手罵了一個遍

罵海爾的尤為經典

“海爾可以吹15米距離的空調就是是鼓!風!機!

12

那這個讓對手聞風喪膽

把雷布斯罵的體無完膚的董明珠

究竟是何來歷?

 

翻開的董小姐的人生履歷

鏟叔直接給跪了

這簡直就是一部

霸道女總裁抗爭命運蛻變傳奇大戲!

 

1954年,董明珠出生。

1975年,董明珠21歲,開始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

1982年,董明珠28歲,兒子東東出世。

1984年,董明珠30歲,丈夫因病去世,此時兒子才兩歲。

1990年,董明珠36歲,她把兒子交給姥姥看管,辭掉南京工作,南下廣東打工。這!是!董!明!珠!人!生!的!轉!折!點!

13

1992年,董明珠38歲,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占整個公司的1/8。

1994年,董明珠40歲,在格力電器最困難的時候,董明珠接過了經營部長一職。

2007年,董明珠53歲,出任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14

2009年,董明珠55歲,入選英國《金融時報》“全球50大女性CEO”

2010年,董明珠56歲,獲選英國金融時報“全球最具影響力50名商業女強人”(名列第五)。

2012年,董明珠59歲,正式被任命為格力集團董事長。

2015年,董明珠62歲,獲選《福布斯》亞洲商界權勢女性的50位榜單(名列第四)。

15

36歲之後

董明珠的開掛人生

和她的性格及天賦有很大關系

 

她極其看中“原則”。曾有一個銷售額1.5億的經銷商來格力要求“特殊待遇”,董小姐不但沒有理會,反而直接把對方開除經格力經銷網。那時的董明珠剛剛升任銷售經理,位子還沒做穩就砍掉了1.5億的銷售額。董小姐的回應很堅決:只要違犯原則,天王老子也給我下馬。

而且董小姐相當好鬥!當年格力改造供應鏈的時候,需要先付款後發貨。董明珠發現財務部配合不力,經常沒法知道客戶到底打款了沒有。她的解決辦法是,直接找到董事長朱江洪要財權!對於公司內部的非議,董明珠的回應雲淡風輕:我要這個權力,不是我自己的權力最大化,我只是為了能夠做好一件事。

而在營銷方面,董明珠也是一個天才。1995年,她發明了“淡季返利”的政策,在空調淡季,各個品牌紛紛降價促銷打價格戰的時候。格力不僅一分錢不降,反而拿出一億元利潤的2%按銷售額比例補貼給每個經銷商。最終在空調業最困難的1996年,格力銷售增長17%,第一次超過春蘭。

就這樣,在她的領導下,格力電器從1995年至2005年,連續11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首位。

16

(我簡直就是個天才)

出生於1954年的董明珠今年已過60歲

面對“何時退休”的問題

董明珠表示:我從沒想過退休!

17

這個神一樣的女子

雖然36歲前的人生平淡無奇

但36歲的她卻用自己的魄力走出了一條傳奇之路

18

能夠在36歲時重新選擇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

這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氣和魄力?

19

鏟叔不禁思考

也許人生,真的隨時可以重來!

————————我是董小姐雇來的第二條分割線—————————

雷曉宇曾在一篇文章中為我們描述過一個不那麽一樣的董明珠

那是一個褪去總裁光環的董明珠

一個不吵不鬧的董明珠


雷曉宇:你最推崇的女性是誰?

董明珠:《血疑》里的山口百惠。純真的,被保護的,樂於幫助別人的。”

 

答案耐人尋味!

20

丈夫去世6年之後

一個36歲的女子獨自南下打工

從南京來到特區

從一個銷售做起

帶領格力成為世界品牌

自己也成為當之無愧的霸道女總裁

21

而那段灰色的6年

到底發生過什麽無人知曉

在她的自傳里,那6年的經歷也是一段空白地帶

沒人知道她一個女人是怎麽熬過那段難熬的歲月

22

今天我們鏟叔不和大家討論董明珠的成功之道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不能被複制

尤其是在那個時代出生

已走過半個世紀的董小姐

 

但鏟叔想說

“所有的去處,都跟來路有關”

董小姐,加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127

做空調的格力就別來手機圈湊熱鬧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1/155339.shtml

導讀 : 人們只是在消費它的話題,但最終不會選擇購買這個產品。

如果這兩天的媒體消息準確的話,在不久之後,以董明珠女士的個人照作為開機啟動頁的格力手機又有新一代要殺入市場。根據目前的報道,格力宣布要推出的格力手機2代,售價定在3000元左右,號稱對標的是iPhone SE,一舉進入高端手機市場。

董明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的格力二代手機是真的會被推到市場中去賣,出貨量要沖擊1億臺。那麽,你相信這次的格力2代手機可以具備對標iPhone SE的設計和配置麽?如果你問我的意見,我會說,現代社會已經發展到分工這麽細致的成熟階段,幹自己擅長的事就好了,做空調的格力還是不要來手機圈湊熱鬧了。

可能有讀者認為這樣的論調偏激,但這不是唱衰品牌跨界創新的可能,也不是一刀切的否定。我們姑且是否能夠具備做好手機的能力和它是不是必須要做手機來聊聊這件事。

  新品牌很難進入並改變目前的手機市場格局

首先,我們來看看目前我國的手機市場。隨著前幾年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機制造商用了不到10年時間就讓我國近8億人口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國內手機市場目前已經趨於飽和狀態。來源於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稱,在經過了多年逾10%的高速增長後,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出現全年個位數增長。在目前逐漸放緩的經濟增長形勢下,未來10年再讓這麽龐大數量的人購買智能手機,將是一件更為艱巨的任務。

所以,擁有大概300多家智能手機制造商的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即將迎來大洗牌。按照美國彭博社的說法,中國手機市場增長率從2011年的150%降至2015年的2%,在手機出貨量逐漸下滑的過程中,中國300多家本土智能手機生產商中將有一半可能被淘汰消失。可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之激烈。

2012年底之前的前3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每年都翻番式增長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紅利期早已過去,高端手機市場格局基本已定,華為、蘋果和三星已經牢牢占領了前三的位置。

國內市場雖然品牌複雜度增加,但幾乎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額依舊掌握在銷量排名前十的廠商手中。去年的四個季度中,國內手機銷量排行前十名集中在華為、小米、聯想、魅族、樂視、以及OPPO、VIVO等這些品牌之中,新品牌想要進入並且生存下來,太難。

格力手機在這個時間節點高調殺入手機市場,客觀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機會點。

 做好手機很難,格力顯然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而且,作為參考,格力手機一代的表現並沒有太強的說服力,反而讓格力在造手機這件事上,被減了分。

首先是研發和創新能力被質疑。去年7月上線的格力手機一代,定價在1600元,屬於中低端機型。本來就是家電企業第一次做手機,大家期待值也放得比較平,但是,實物卻低得超出了你的想象。眼見為實,先來張圖。

首先感受一下這個厚度。在各家的智能手機已經以輕薄作為賣點的2015年,格力出了一個媲美遙控器厚度的老爺機。工業設計略顯老土,正面采用了一塊5英寸720P屏幕,電源開關設置在了手機左上角(私以為這個設計簡直反人類)。機身右側音量鍵上方的小圓形按鈕,你猜猜是用來幹嘛的?是的,它是用來開空調的,格力確實和它的主業務做了無縫對接,設計了一個專門的開關按鈕在手機上。

再來看配置,格力手機一代運行Android 4.4.4系統,搭載驍龍410處理器。說到處理器,又不能不多話了,手機的CPU中樞嘛,體驗的直接基礎。驍龍410是什麽檔次的配置呢?一般的主流廠家只會用在幾百元的機器上,有測評人士用跑分軟件測試了一下,結果嚇人,這個處理器在跑分軟件上的得分比小米2還要低。從設計到配置,格力手機一代都已落後市場很久了。

大家都知道,做手機的門檻在降低,有錢的話,花幾個月時間,找一些代工廠,就可以推出一款手機。但是新品牌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準入門檻並未消失,入場之後,資金鏈、供應鏈、本身研發實力等等方面的能力,才是決定品牌能否長久生存下去的關鍵所在。

要知道,大品牌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數量有多嚇人,我們來看看國產手機品牌老大華為的數據,僅僅去年一年,華為在智能手機研發上就投入了10億美元。華為發言人喬伊·凱利曾表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已經預計並看到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會出現整合。你需要開發出具有差異性的智能手機,否則就會成為一家沒有特色的供應商。”格力不要說特色了,甚至沒有追上市場平均水平。

除了研發、創新能力外,還有一個致命的點,格力手機的產能嚴重不足。也就是說,即使格力手機出現大賣的情況,估計格力也生產不出這麽多手機。從一代在聚劃算上上線半個多小時就下線的情況來看,格力的手機一代還不具備大量量產的能力。格力官方也承認了這一點,他們給出的解釋是:“那是我們安徽一個經銷商自己做的,未取得總部授權,所以令其撤銷。目前產能供不應求,何時公開發售,敬請等候通知。”這一等,就等跳票了,二代都宣布要出來了,一代還是沒有消息。

至於其備受爭議的開機畫面,雖然可以說在營銷上兵出奇招,在段時間內花了最少的錢,讓格力手機被最廣泛的人群知道。但對於格力的品牌來說,長期來看,是不是真的加分這個值得商榷,反正輿論基本一面倒,大家都不太接受得了這個方式,甚至有人高呼,開機就被嚇殘。

Gartner駐臺灣分析師CK·陸表示:“即使是對華為和小米這樣的一線廠商來講,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是個很艱難的市場。” 一方面要專註產品與技術創新,另一方面要從戰略層面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既要向高端進發,還要拓展海外市場。而從研發、供應鏈、硬件、渠道、宣傳等方面來看,格力目前都不具備一個合格的手機生廠商應該需要具備的能力,在這個階段,它還不具備能夠真的做出好手機的戰略意識和整合能力。

格力有做手機的必要嗎?

其實,在談格力是否有實力做好手機之前,還可以來談談格力是不是有必要一定要自己做手機。其實,對於格力來說,它涉足手機產業最重要,以及最關鍵的考慮,應該就是布局智能家居的全生態閉環。

在物聯網、智能家居概念火熱的這兩年,估計董明珠女士從整個品牌的戰略發展考慮,還是想要從手機切入,做成完整的智能家居閉環。把手機打造成自己的入口以及“管理中心”也許就是格力想要的——在智能家居時代,讓智能手機將成為一個連接各個家用電器的平臺,替代各個電器的遙控器和顯示屏,讓人們時時刻刻能夠關註各個家電的運行狀態,並且能夠實現可視化的遠程控制。

可是,格力擅長的是做家電,而智能家居的生態閉環,其實缺少手機也可以完成,“管理中心”其實只是需要搭建一個APP體系罷了,完全可以采用和手機廠商合作的形式來實現。不過,可能董女士不想在未來受制於手機廠商,所以想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可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產業的各企業本來就應該是開放的合作形態,合作多贏。

但格力卻選擇將自己樹到了手機品牌的對立面,把本來應該是合作夥伴的手機品牌們都變成了競爭對手,一定程度上,給自己的發展樹了障礙。不過可能在格力的高層看來,格力的空調能夠這麽受歡迎,說明消費者認可格力品牌,那麽消費者就會愛屋及烏認可格力品牌下的格力手機。但這個邏輯本身就不是一個正確的導向。

但不能否認的是,通過格力手機引發的熱議和關註,已經讓格力收獲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關註,成為一個成功的借勢營銷案例。但,這並不全是好事。

現在說起格力手機,大家最大的印象,可能仍舊停留在開機畫面董明珠女士的照片和問候語上,對於手機本身表現如何,並沒有特別多人在關心。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就已經很危險了,因為,這意味著消費者對於這個品牌的關註度,和對營銷號的關註一樣,他們只是在消費它的話題,但最終不會選擇購買這個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84

格力聯手阿里推出智能空調 二代手機曝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165.html

5月11日,格力與阿里智能首次聯手推出兩款智能空調,邁出智能和定制轉型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格力2代手機的正面照片11日也首次曝光,將成為格力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環。

格力的主要經銷商之一、浙江盛世欣興格力公司的總經理張軍督介紹說,“今天發布的兩款智能空調新品,通過移動端技術,給消費者帶來智能的體驗、生活品質的提升。”

智能家居行業目前走的是“硬件+軟件+服務”的模式,這要求智能家電不僅要安裝有智能系統,還需要搭載智能手機的APP。此次發布的新品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內置的阿里智能APP,只需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安裝“阿里智能”APP,連接家中空調,就可以對空調進行遠近程操控,更出色地掌控風向。

基於阿里智能平臺提供的雲端數據,以及格力的研發實力,這兩款新品集1個APP、4種睡眠模式、7檔風速、獨立除濕等功能於一體。它們將於5月12日在天貓格力官方旗艦店預售。

除了手機遠程操控外,包括智能空調在內的智能家居,與傳統家電不同之處在於,通過wifi模塊等連上網絡,用戶的數據將通過網絡進入雲端,經過雲端的挖掘和計算,將對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物流、售後服務等產生巨大影響,生產出最適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格力與阿里智能的合作是在當今物聯網發展趨勢下,家電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放合作、實現共贏的又一次嘗試。此次合作將為雙方共同的智能家居戰略再落一子。阿里智能平臺又添一個新的合作夥伴,相信格力也會向智能和定制轉型邁向一大步”。

不僅與互聯網巨頭深化合作,作為格力智能家居重要一環的格力2代手機,也即將推向市場。11日,格力2代手機的正面照片首次曝光。

據格力內部人員透露,進軍手機領域也是格力多品類發展的重要環節,為格力後續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經過2015年的結構調整,格力電器布局的多品類的發展架構已然初步成型。

據悉,格力2代手將配備高通驍龍820處理器、全金屬外觀、6英寸夏普2K屏幕和其他功能,將於近期率先在董明珠自媒體對網友開放體驗預售。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格力珠海總部接待廣東省女企業家代表時直言,盡管格力電器2015年營業收入大幅下跌,但格力正在轉型,數據不能說明全部。未來格力仍然以空調為主,智能裝備、數控機床、模具將是格力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61

董明珠擴大電商朋友圈 格力京東聯手發布智能空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761.html

董明珠給京東“站臺”不是虛的。6月7日,格力·京東微聯智能空調發布會在格力鳥巢旗艦店召開,格力與京東聯合發布了3款7個型號的京東定制智能空調。

這也顯示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擴大電商“朋友圈”。今年5月格力才剛與阿里智能首次聯手推出兩款智能空調。先後與阿里、京東的合作意味著,過去一向倚重線下專賣店、“打法”比較傳統的格力,也積極采用定制的新“玩法”,來拓展線上電商市場。

“移動互聯網技術風起雲湧,空調也先後呈現出變頻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格力電器電商負責人胡文豐說,“今天我們在這里發布的智享、睿享、靜享三款空調,集成了格力空調的核心科技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產品,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智能生活體驗。”

這三款智能空調6月1日起即在京東商城進行預售,消費者支付50元定金可抵100元購貨款。僅6月7日0點至8點,7個型號的智能空調預售就近5000臺。

據介紹,消費者只需在手機、平板電腦上下載安裝“京東微聯”APP,就可以隨時隨地對這三款智能空調進行管控,不論是出門後才想起來忘了關,還是擔心忙了一天回家後熱氣撲面,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一鍵解決。此外,這三款智能空調還分別搭載了格力1赫茲變頻技術、4種睡眠模式及廣域掃風模式。

京東智能副總裁劉子豪表示,京東和格力聯手打造誠信、責任、品質的“中國造+互聯網”戰略,此次京東微聯和格力發布的三款智能空調,是雙方戰略合作落地的重要舉措之一。

5月18日,京東宣布啟動“618品質狂歡節”,董明珠受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邀請出席啟動儀式,親自為電商渠道站臺。而早在去年年底,董明珠和劉強東就一起以卡通形象,為格力京東旗艦店賣廣告,轟動一時。

作為京東的跨品牌、跨品類智能家居互聯互通平臺,京東微聯將智能家居生活中的應用都整合到了一個App中,接入京東微聯平臺的智能產品合作夥伴,可以依托這個平臺,分享京東微聯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技術能力,與用戶實現更好互動。

業內人士表示,“格力與京東微聯的合作是在當今物聯網發展趨勢下,家電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放共贏模式的註解之一。此次合作將為雙方共同的智能家居戰略再落一子。京東微聯又添一個新的合作夥伴,相信格力也會向智能和定制轉型邁出一大步”。

6月6日,格力2代手機在董明珠自媒體開始獨家認購,它是格力智能家居布局的重要一個棋子。從這次與京東的合作看出,作為傳統制造巨頭的格力,沒有僅僅局限於自身的力量,正以更開放的心態、更廣泛的合作,來構建其智能家居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