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孝信給兒子林建涵的接班考題:進軍物聯網 一張總裁文告 牽動中興保全轉型大計

2015-05-11  TWM
 
 

 

國內保全業龍頭中興保全,繼一月宣示進軍物聯網後,四月又啟動組織再造,轉型的態勢愈趨強烈,主導一切的,是看似隱身幕後的董事長林孝信,也是他出給小兒子林建涵的接班考題。

撰文‧鄧 寧

走進中興保全位於台北市鄭州路上的總部大樓,尚未進入辦公室,就先看到一張寫得滿滿的A4紙貼在牆上,是一張致SIGMU集團全體同仁的「總裁文告」,講述了「破除論資排輩的迷思」、「唯才是舉,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勇於改變,才能適所適任」等內容,最下方署名者,當然是SIGMU集團總裁林孝信;而這張文告,是他在今年三月二日對內發表的新春談話。

在總裁文告發布後的一個月,自四月一日起,中保啟動一場「網通時代」的組織再造,拿掉原本隸屬於總公司之下,負責管理全國六十家分公司的台北、新北、桃竹、台中、高雄「五大處」編制,於是年營業額超過六十五億元(不含轉投資公司)的中保,上下溝通距離再度從三層縮短至只剩「總公司─分公司」兩層,成為一個扁平化組織。在啟動一連串的改革前,中興保全的上下溝通總共有五層。

自建管理平台 App行動簽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讓總公司能直轄眾多基層部門,約在半年前,中保自行編寫了一套新的管理平台系統,有相對應的App可供所有人員下載。中興保全副總經理朱漢光解釋,所有來自基層的訊息,上傳到此平台後會自動被歸類、管理、分析,「以前第一線不能解決的問題,得經層層公文請示,耗時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周;現在新平台能直通決策層,在充分授權下,一天內一定會解決,或提出解決方案並回覆客戶。」甚至主管還能透過App行動簽核,不一定得待在辦公室裡。

資歷達二十五年的中保系統事業處協理胡志強,在四月一日前為台北管理處處長,「處」的編制解散後,調任至總公司系統處,負責較大型的保全系統專案,「新的管理方式就是『一條鞭』,目標是效率提升、客戶數翻倍成長,四月以來確實有看到績效提升。」胡志強說,以前他負責管理台北的分公司,現在則管理全國六十家分公司的系統與特品部(如AED),業務範圍更大,且每月都會與林孝信開會兩次,「以前不會那麼頻繁地見到總裁,他對於市場變化非常敏感,能預見未來趨勢,並要我們提前啟動產品開發。」不僅如此,一向以日式管理風格聞名的林孝信,揚棄論資排輩的獎勵模式,要求老員工拿出真本事才能得到升遷機會,為何會出現這種轉變?

這其實是林孝信居安思危的結果。從中興保全的業績來看,創業三十八年來皆維持業界龍頭地位,且受惠於產業形式特殊,只要裝機的戶數大於拆機的戶數,營收即可源源不絕地累積,因此中保自創業的第十年起就沒虧錢,堪稱集團中最穩固的一隻腳;二○一四年的合併營收、獲利與每股盈餘更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如此,中保近七年來的年營收成長率,始終無法突破五%,市場評估,這樣的成績「穩健有餘、成長不足」。

善用LINE取代層層上報為了追求成長,林孝信不斷地在開會時問「為什麼?」甚至在開會前沒收手機,追求高效率,也尋找開源節流的成長力道。組織改造的扁平化是節流的一部分,而開源的方向,則指向物聯網。

為了進軍物聯網,他一面欽點次子、中興保全副總經理林建涵領軍研究,自己也展現強大的求知欲,閱讀大量的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等企業的經營策略書籍,譬如去年出版的《Google模式:挑戰瘋狂變化世界的經營思維與工作邏輯》,向當紅的美國網路企業借鏡;他相信,當網路科技進入企業,營運模式也必須與時俱進,網路系統與工作的運用,有利於組織精實。譬如,不同階層的人透過LINE群組,越過層層上報直接發言,呼應他在「總裁文告」中明示:「當『前線』與『後方』的界線消失,管理階層也必須走出辦公室,直接面對第一線市場。」進入中保十年的林建涵觀察到父親此波改造,受到西方網路型企業影響頗深,「美式企業的特質是以量為主、極力擴增客戶數,所以總裁也期待我們能讓中保再次突破量的限制。」對林建涵來說,跟在父親身邊,學習最深刻的是數據管理,「總裁有很多理念,但『數據』對他來說最重要,一家公司做得好不好,數字會說話,我在他身上學會用數據管理,走對方向,公司只會好不會壞。」在嚴格的數字管理下,中保可認列的轉投資公司多達二十一家,去年只有一家虧損,其餘全數獲利。

一三年十一月,林孝信檢視財報,在會議中說了句話:「成本為什麼這麼高?應該可以更低。」總裁一句話,促使全體總動員找出癥結。身負重責的林建涵強調,成本控管必須與研發、技術一同思考,「我們分析中保所有產品,發現器材成本、安裝成本都很高,若能將產品無線化,就能降低成本。」進入一四年,物聯網應用話題蔚為風潮,整合了多種通訊模組的新型路由器也趨於成熟,採購費用遠低於系統主機,科技環境變化為中興保全的轉型鋪好道路;今年元月,由林建涵領軍開發的「中保無限+」正式上路,主打物聯網生活的應用服務,除了基本的安全監控外,諸如智慧防災、智慧照護、智慧居家控制、智慧節能與智慧防盜等,都可一併整合,且因應採購成本下降,家戶月租費也從過去的二八○○元調降至一六八○元,降幅達四成。

「三個月來,選擇安裝﹃中保無限+﹄的新客戶,占了所有新戶數的七成,預估之後能再往上提高到八、九成。」由於入門價格變低,又不需要拉線破壞裝潢,許多租房子住的小家庭或學生都變成潛在客戶,有利於中保提高滲透率,上市一個季度,林建涵總算是不負期望,交出了一張極具成長潛力的成績單。

充滿各種新觀念的「總裁文告」中,林孝信惇惇訓示:「改變非一蹴可幾,今日不改變明日必將淘汰。唯有學習新的事物、新的知識,才能拋棄舊思惟、彌補當下的不足。」雖然六、七年前就嚷著要退休,但對事業仍充滿雄心的林孝信,不輕易從第一線退下。儘管他已將集團中的復興航空與國產實業的董座大位交予長子林明昇,仍自己兼任中興保全董事長,親自帶著林建涵守住固若金湯的這份事業。

推智慧運用服務 廣受好評與哥哥林明昇相差六歲的林建涵,目前掛有中興保全副總經理、中保寶貝城董事長、中保科技董事長、「中保無限+」執行長等頭銜,一二年時已為中保科技開發出創業作「開店快手」;今年他獨挑大樑,以「中保無限+」接軌物聯網,意味著集團版圖中,中保的未來接班人,極可能就是林建涵。

林建涵透露,父親每天早上準時進公司,早上九點,中保、國產、興航的資料全都已匯總進電腦裡,林孝信會花一小時仔細看完報表,「一旦發現問題,他會打電話叫相關主管來開會,或是中午到總裁辦公室一起吃便當。」晚上七點半,集團所有高階主管都會收到當日業績簡訊,每人都必須記清楚數字,朱漢光說:「總裁隨時可能出題考問,而且他不只問你的業務範圍,比如我管公關,但也會被問業績數字,他希望所有主管都必須對數字敏感。」被問倒怎麼辦?林建涵與朱漢光異口同聲道:「那就難過了,等著被總裁連續考問好幾周吧!」「總裁是一名社會觀察家,他將全世界的趨勢帶回來,要求部屬達成,下一步他要出什麼題,沒有人能預料。」對林建涵來說,「物聯網」只是開頭,林孝信出的考題,還會更多。

中興保全

成立:1977年

資本額:45.12億元

董事長:林孝信

業務:保全服務、物聯網系統2014年營收、獲利、EPS:130.72億元、20.34億元、4.62元

林孝信領軍

網通時代下中保的3大變革組織扁平化:從最初五層制壓縮至兩層制,總公司與分公司直接聯絡,管理更有彈性。

善用App管理:人人都有行動裝置,App能自動歸類、分析問題,讓第一線直通決策層,大幅縮短解決時程。從原來最長要一周,縮短到一天內解決。

「快」打敗「慢」:物聯網時代追求效率,小自會議沒收手機,大至規定一天內須提出解決方案,「快」就是中興保全的改造要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396

印尼盾、馬幣急跌 創下十七年新低價 亞幣貶值 牽動金融風暴敏感神經


2015-08-03  TCW

在美元升息、亞洲出口暴跌的陰影下,新興市場的匯率繼續創下歷史新低,不僅跌破二○○八年金融海嘯的低點,跌穿去年俄羅斯金融制裁的低點,還以驚人的賣壓創下九一一風暴以來的新低價。這是單純反映美元升息前的調整?還是另一次重大金融風暴的序曲?

撰文.乾隆來

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有政治與經濟面同時爆發危機的雙重併發症。去年的焦點在俄羅斯,烏克蘭危機引發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加上石油價格崩跌,導致盧布瞬間貶 值一○○%;再之前,巴西總統羅賽芙勝選連任後,爆發巴西石油動搖國本的貪腐弊案,大宗物資與石油價格的重挫又踹上一腳;今年初輪到歐亞交界的土耳其,里 拉一年內貶值超過兩成,土耳其總統還在壓迫央行調降利率,造成更大的資金外逃與貨幣貶值。

下半年全球焦點來到馬來西亞,七月六日上午九點半,馬幣兌美元匯率來到三.八○二五比一,這匯價觸動了所有交易員的敏感神經,因為一美元兌三.八馬幣的匯 價,就是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固定匯率價位,當年二月,馬幣一度貶值到四.八八五,當時的總理馬哈地採取資本管制、訂定一比三.八的固定匯率,一直 鎖到二○○五年才解除。

劇貶的導火線在七月三日《華爾街日報》報導,政府調查馬來西亞主權基金(1Malaysia Development Bhd)帳戶,發現二○一三年三月出現約新台幣二一○億元資金,直接匯入總理納吉布的私人帳戶,這個指控被納吉布與主權基金同時駁斥,但是也沒有提出任何 反證。

印尼、馬國外幣借款飛漲

七月下旬,有六個納吉布相關帳戶遭到凍結,新加坡也凍結當地兩個與1MDB相關帳戶,另一方面,馬國收緊新聞管制,嚴查任何討論此案的網路傳言,並限制兩位緊咬弊案的反對黨國會議員出境。

馬幣貶值至今沒有煞車跡象,基本面繼續惡化,馬國出口年增率在今年四月大跌八.八%,五月又創九.一%跌幅,政府干預的外匯現貨已跌破九七年金融風暴的低 點,兩個月期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更來到三.九一馬幣兌一美元的歷史新低。摩根士丹利發出報告,指稱土耳其里拉與馬幣是今年最弱勢的兩支新興 市場貨幣,底部仍未浮現。

馬來西亞還有一位難兄難弟,印尼貨幣貶值幅度遠超過馬來西亞,六月底,印尼央行通告所有企業,在印尼境內的交易必須使用印尼盾,不能再用外幣交易,這個看似尋常的通告,卻觸發了外界對於印尼盾急貶的新一波憂慮。

印尼盾從金融海嘯之後的八千七百盾兌一美元,已持續貶值了四年多,最近竟然跌破一萬三千六百盾,寫下十七年來歷史新低。台灣旅客過去曾經享受低廉的峇里島旅遊,如今,歷史又要重演了。

印尼與馬來西亞除了經濟下滑、石油等出口原物料下跌的因素之外,最令人擔心的是飛漲的外幣借款。

兩國在今年前六個月舉債外幣的金額,已經超越去年全年了,及至五月底為止,印尼有三八%的政府債券是以外幣計價,而馬來西亞則已經逼近三三%。拜歐洲與日 本不斷QE之「賜」,需錢孔急的印尼與馬來西亞在投資銀行的仲介下,不斷增加海外借款部位,取得低利息、高流動性的外債,卻付出本國貨幣劇烈貶值的代價。

貶值感染效應 泰銖受牽連外債比率太高,非常容易引發金融禿鷹的襲擊,美銀美林證券就編製了一個「外債原罪指數」,像台灣這樣完全沒有外債的國家,原罪指數為零,全數外 債的國家,原罪指數為一。馬來西亞在○九年時的原罪指數只有○.一,今年五月已經飆升到○.三七,印尼則由○.三,加倍至○.六七。

當然馬來西亞與印尼,乃至去年匯率腰斬的俄羅斯,與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相比,都各自累積了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防禦金融風暴、資本外逃、禿鷹襲擊的能力早已大幅提升。

馬幣與印尼盾在去年年中曾經遭逢一波襲擊,雖然匯率還是持續貶值,但是經濟並沒有出現重大危機,今年新一波的貶值,賣壓來自於內部政治風暴,以及Fed確認升息的政策,至今也還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

然而,馬幣與印尼盾的貶值在七月引發感染效應,泰銖在七月下旬一度貶值跌破一美元兌三十五泰銖的價位,泰銖在七月二十四日截止的一周內,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達二%。

新興市場與亞洲各國都面臨到出口衰退、資金外逃的雙重壓力,匯率貶值理論上可以刺激出口,但是根據資本經濟學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統計,新興市場整體出口到五月為止的三個月,仍然較一年前衰退一四.三%,跌幅創下金融海嘯之後的新紀錄。

這一波匯率貶值到底會持續擴大,形成新一波的金融風暴,或者創造另外一次低價買進的機會,大好大壞的變局,必須密切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55

丁渝洲:牽動兩岸新局 及早慎選APEC代表 系列報導二〉給下一任總統的建言

2016-01-04  TWM

及早準備APEC代表人選、讓國防與情治真正中立、做好兩岸關係風險管理,這是國安會前祕書長丁渝洲給新總統的三項建言。身為國安與戰略領域大老,他也建議現任總統,選後第二天就把國安情報同時送給新總統。他的理由為何?

總統有人事任免權、政策主導權、資源分配權及三軍統帥權;其所做成的重要決定,大則改變歷史進程,小則影響施政成敗。所謂「兵隨將轉,一將難求」,在在說明領導者的重要性。

總統該有的願景力

讓官員感到「忙得有價值」我認為傑出領袖應具備下列五項條件:首先,是令人尊敬、信賴的人格特質。領導者要具備誠信、正直、勇氣、熱情與堅強的意志力,「誠信」尤其重要。

遺憾的是,台灣正面臨嚴重誠信危機,人民不信任政府、司法,兩大政黨全無互信,在生活中都缺乏安全感,人民怕吃到黑心食物、怕買到仿冒品、怕接到詐騙電話,這些都是對台灣無形的潛在傷害。

新任總統應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以自己的人格風範與意志,建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廉能政府,才能重新贏回人民信任。

其次,要提出短期目標、長期願景。總統必須讓人民知道,政府要為大家做什麼、帶領大家往何處去。如此,領導才有方向,奮鬥才有動力,施政才有重點,官員才會忙得有價值,才會忙出施政成果。

總統該有的執行力

要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第三,要有知人善任的能力。用人是施政成敗的關鍵,也是一門高度的藝術;用對人是政府最珍貴的資產,用錯人是對人民最大的傷害。因此,要避免任用意識形態 強烈、品德不良之人;更應以開闊無私的胸襟,不分黨派族群,為人民尋求有真才實學、有責任心,能協同合作的賢能之士。

讓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並懂得授權,讓官員能夠受到尊重與信任,如此才能使人人都發揮所長。

第四,要有決策力。總統決定國家大政方針,決策是總統必須承擔的責任,更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高智慧的課題。

決策時,要以理性客觀的態度,以目標為核心、情報為基礎,透過嚴謹邏輯,經系統性評估,尤其要集思廣益,才能提高決策品質;否則,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

最後,要有執行力。執行力的最高境界,是把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化為可能。好的執行力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有處理危機的智慧,以及與不同意見者溝通的胸襟。

總統該有的責任感

不盡責就無權力正當性

更重要的是,為確保國家利益、爭取大眾福利時,要有能夠承受各方壓力,並不計毀譽的勇氣,堅定去做對的事,才能完成政府訂定的目標。若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

總統是榮譽也是責任,更是人民的希望。任何領導者只有在善盡責任時,才有使用權力的正當性。大家都知道權力能讓人腐化,權力也是對人性最嚴峻的考驗,領導者要懂得自我反省與克制,才不會迷失自我、濫用權力。

總統領導時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本著服務與利他的精神,造福廣大人民。惟有具備真誠的奉獻精神,才能成為傑出的國家領導人。

總統面對的兩岸考題

維護主權 又不踩到紅線

兩岸最大分歧點是主權,而不是治權;換言之,就是統獨之爭。統獨所牽涉的主客觀因素,既廣泛又複雜,用最簡單的話歸納如下:能否「統」,關鍵在人心,惟有 爭取到人心的「統」,才是真正的「統」;能否「獨」,依賴的是武力,一旦使用武力,沒有贏家,只有傷害的大小。因此兩岸領導人及周邊國家的有識之士,都希 望能和平處理兩岸紛爭,這是各方最大的共識,也是解決問題最恰當的途徑。

兩岸國力、軍力及國際影響力,差距益增,「反台獨」更是中共長期以來最大的共識。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地位穩固,其領導風格充滿膽識,果斷與強烈使命感,其對台工作有明確戰略目標,全盤戰略構想,也有周密的計畫,全面推動和平統一。

反觀台灣,內部陷於統獨之爭、族群分裂;在敵強我弱的不利處境下,尤其長期以來我國對兩岸工作,沒有戰略規畫,只有被動回應,以拖待變,絕非長久之計。

新任總統如何確保中華民國主權,同時又避免挑戰中共的一中原則,在這歷史的重要轉折上,是危是安,考驗領導人的智慧。

二○一六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代表人選是觀察指標。○一年我擔任國安會祕書長時,時任總統陳水扁希望突破以往由財經背景官員為代表,特別請前副總統李元簇出席上海APEC;由於我們獲得的情報錯誤,誤認中共會同意,最後卻功敗垂成。

若民進黨再次執政,指派何人代表總統出席,對新的兩岸關係將是一項重要指標。新政府應及早準備,做出最好的安排。

我國應比照美、日等先進國家,建立定期向國會提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制度。不僅可提高政府官員與人民的安全警覺,同時可用以指導各情治單位工作方向與重 點。台灣幅員有限、人口密集、內部分裂,社會安全幾乎不設防,政府內部安全機制形同虛設,國家危機指數偏高;目前卻沒有單位專責研訂國安戰略。

從來沒有僥倖、廉價的國家安全,國安不怕問題多、威脅大;反而是政府忽視安全,低估威脅,錯估形勢,更令人憂心。

總統要做的國安布局

偏向任一黨 都是國家不幸領導者要有危機意識、風險觀念,更要在安定中進行各項改革,在安全中推動兩岸關係,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

我有一次到某先進國家訪問,在一次小型宴會上,參與的該國情治首長竟一度打起瞌睡;原來當時他同時為兩位總理服務,一位是新當選者、一位是現任,每每忙到午夜。雖然政權轉移,但不論新舊政權,對情治人員充分信任,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國家。

反之,中南美洲某國家總統,一上任就託我派人協助訓練其新任情治官員,因為他將前朝情治首長全數撤換;但新上任的全都不了解情況,也缺乏專業能力。這種改朝換代就全盤汰換情治官員的作法,是對國家安全最大的傷害。

我也要在此建議政府當局,在一六年一月十六日投票產生新總統後,比照先進國家作法,從第二天開始,即將相關國安情報同時送給新領導人,使總統當選人能隨時 了解、掌握國家維安狀況,避免在長達四個月交接期,發生不必要的意外事件。以上所談的事項,希望能建立制度,維護國家安定與安全。

新當選的總統,對國防情治單位首長的任用,必須格外謹慎,一旦國情單位偏向任何一政黨,都是國家的不幸。

我期盼往後無論哪一政黨執政,總統都能恪遵《憲法》、嚴守分際、尊重制度、信任專業,讓國防與情治兩大維護國家安全的支柱,能保持真正中立,如此我們才能稱得上是民主、現代化國家。

撰文 / 整理•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92

兩件事牽動 台灣再降息三次不意外 關鍵解讀》我們會負利率嗎?

2016-02-22  TCW

全球負利率競賽開打,台灣央行會跟進?

一旦降息,誰將受害最深?低利率時代又該如何自保?

全球央行面臨實施負利率政策壓力,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開槍」的國家,台灣央行是否也會跟進?

日本央行推出負利率政策,引起反效果,全球股市重挫,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農曆春節每天赴央行加班,外匯局、業務局、國庫署、秘書處,天天都有人輪班,緊盯全球金融市場。

「央行不會讓利率變負,」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說,並表示,「央行貨幣寬鬆政策,將會繼續。」他認為,利率下降,最大受害者就是存款戶,以日本為例,根據統計,日本七成的金融資產,是直接或間接由六十歲以上的人持有,利率下降,對其中靠利息生活的人而言,收入會減少,收入減少就會收縮消費,不會擴大支出;台灣情況也相同,依賴存款利息生活的退休族,將是降息最大受害者。

當韓國降息、台灣出口續衰為救疲弱出口,央行勢必啟動降息台灣央行不會讓利率變負利率,但,今年卻持續有降息壓力。

胡勝正認為,日本開第一槍,對台灣壓力還沒那麼大,但,如果韓國跟進,台灣就會降息了。

因為,日本不是台灣的出口競爭國,韓國才是,而韓國向來緊盯日本貨幣政策,因此,估計韓國這次不會沒有動作,一旦韓國降息,造成韓元貶值,那對台灣的出口就會有影響,台灣只好跟進降息,進一步引導匯率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

除了來自韓國的壓力外,台灣出口持續衰退,也是央行將降息的原因。

財政部長張盛和預估今年一月出口,將和去年十二月一樣,呈現兩位數衰退幅度,去年十二月台灣出口值為二百二十多億美元,比前年同期衰退二二.九%,出口疲弱,可見台灣經濟情況依然低迷。

這兩個因素,讓央行近期內有降息的壓力。央行在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後,曾經連續降息七次,重貼現率從三.

六二五%,降到一.二五%,之後又升息,直到去年,才又降息兩次,重貼現率來到一.六二五%,目前距離當年最低水準,仍有〇.

三七五個百分點空間。但,這次一旦央行啟動降息,不排除利率可能創下歷史新低水準。

「央行今年如果三次降息,不要太意外。」一位金融機構總經理說,他認為,雖然台灣負利率的可能性不高,將來,利率趨近於零,是有可能的。

當利率趨近零,錢該擺哪裡?

定存、現金殖利率穩定股相對安全但,以調降利率,來刺激經濟的效果如何?胡勝正認為,如果沒有投資機會,調降利率是沒效的,以消費面來看,有錢人,可能會因利率低而多消費點,但沒錢的人會不敢消費,尤其是靠利息生活的退休族,造成通貨更緊縮。

「利率四%以下,對刺激經濟,毫無效果。」長期關注國際金融、第一銀行前董事長黃天麟認為,利率如果是在一〇%,調高利率,遏止通貨膨脹,非常有效,如果要振興經濟,降低利率,也會有效;對一家工廠面言,如果貸款利率是一〇%,降兩個百分點,變八%,利息負擔會輕很多。但,當利率降到四%以下,目前二%,未來降到一%,對工廠老闆的投資決策,就沒有影響,因為資金成本非常小。

他也認為,央行會降息,但只有宣示效果,利率政策對刺激景氣是無效的。

台灣的利率可能趨近於零,一般民眾的錢該放在哪裡?「三%獲利,就算很賺了。」國際票券總經理蔡佳晉說,過去大家習慣經濟年年成長,投資報酬率有七%、八%,甚至是兩位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要迎接低報酬的年代,大家要習慣。」他認為。

而,年息一%左右的定存、現金殖利率穩定的績優股,恐怕是短時間,相對安全的標的了。

對貸款戶而言,利率降低,利息負擔越來越輕,是負利率時代的受惠者,但,「資本一定要有利潤,」黃天麟認為,因為,負利率是經濟上非常不正常的情況,利率總有一天要回升,屆時,在低利率、零利率時借錢的人,壓力會非常大。

短期來看,台灣雖然沒有負利率的可能,但是,利率卻可能在國際負利率戰爭下,創下新低,面對低報酬率時代的來臨,每個人的投資心態都要調整,謹慎保守,才持盈保泰。

撰文者賴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11

中核集團牽手中船工業:這事不僅關乎南海,還牽動北極

當一家核能巨頭和一家船舶巨頭進行聯手時,它們會做些什麽?根據第一財經記者觀察,其中一個選項應該少不了核動力船舶。種種跡象表明,這樣的項目正在提速。

中核集團官網最新公布一則的《中核集團與中船工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消息稱,7月22日,在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與中船工業集團董事長董強共同見證下,兩家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雙方將在更高的起點上深化未來合作。

孫勤稱,中核集團是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中船工業集團是國家船舶工業的脊梁,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雙方以協議的簽署為契機,發揮各自優勢,強強聯合,實現軍民融合發展,為推進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董強則稱,中船工業與中核集團的合作有著很好的合作基礎,合作空間巨大,希望雙方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在此之前, 7月14日,中核集團官方微信摘登的一條消息稱,中國科技人正在撐起中國作為全球大國脊梁。隨著中國海上民用核動力技術成熟,中國正在全力建造海上(海洋)核動力平臺及破冰船。

上述協議的具體內容並沒有對外公布,雙方簽署的還只是合作框架協議,最後能否達成商業合同依舊存在變數。不過,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兩年前,2014年3月14日,中核集團總經理錢智民曾在上海出席破冰船研發戰略研討會,聯合各方加快推進中國極地開發破冰船項目。

出席該研討會的有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船級社、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708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1研究所等單位。

錢智民當時說,研發破冰船有利於提升極地考察能力,有利提升核行業水平,有利於提高造船工業水平,有利於加強軍民結合,是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要舉措。中核集團將全力以赴推動破冰船研發項目。

在研討會上,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院長羅琦重點介紹了破冰船具有的動力、機動性、後勤補給、空間布置及環保等優勢,並根據國內的現實情況提出了初步技術方案。

事實是,隨著海洋戰略的實施,極地考察工作越來越重要,而破冰船作為極地考察不可缺少的工具,急需發展。目前,中國只有一艘極地科考船,破冰能力有限,科考能力有限,研發破冰能力強、科考綜合性能優良的破冰科考船非常迫切。

核動力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而得到動力。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帶上10千克核燃料,就相當於帶上25000噸標準煤。

俄羅斯擁有多艘核動力破冰船

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俄羅斯建造的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已經在今年6月份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由俄聯合造船公司建造。該破冰船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540噸,載重量可達10萬噸,計劃於2018年開始服役。

央視此前報道,按照設計,無論是北冰洋的淺水區還是深水區,“北極”號將都能暢通無阻,能延長俄羅斯“北方航道”的運輸期限,甚至實現全年通航的目標。

顯然,與俄羅斯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核動力船舶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

“從長遠來看,核動力可能是極地科考船的一個選擇。”中船工業集團官網顯示,《中國船舶報》在2014年引述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的話說,2014年年初“借西風”成功突圍南極浮冰區海域的“雪龍”號,在贊譽聲中也說明了常規動力科考船在極地高寒地區的局限性。

但胡可一同時表示,發展核動力是一個矛盾。雖然核動力極地科考船的破冰能力、支持力是其他動力型船舶無法比擬的,且就環保性而言,核動力船舶可以實現零汙染。但考慮到政治、社會、環境、核燃料生產後處理不完整等因素,中國要設計、建造第一艘核動力極地科考船仍有很多制約因素。

“雪龍”號是中國最大和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極地考察船。 “雪龍”號被困事件發生後,關於提升極地科考船破冰能力的呼聲不絕於耳。

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於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中船重工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忠不久前向媒體表示,僅就海上石油鉆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來市場規模就超過1000億元。根據測算,渤海灣每年將形成500億元的核動力裝備制造產值,而南海的規模則會更多。

中船重工集團已經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則消息顯示,該公司申報的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海洋核動力平臺示範工程項目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的同意,這將為實現中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的突破奠定基礎。

國家發改委當時還“請中船重工集團與相關單位加強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動力技術基礎上,結合當前工業化水平和民用核電技術要求……盡早實現我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突破”。

目前,中船重工集團已經就海洋核動力平臺與國內核企進行了合作。目前,中船重工集團旗下七一九所已完成了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兩種技術方案。一種為浮動式核電站,即將核電站布置於浮動式平臺上;另一種為可潛式核電站,除滿足浮動式核電站性能要求外,還可滿足在惡劣海況下,平臺下潛至水下工作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009

險企舉牌公司大量被列聯營 政策走向牽動神經

謀求舉牌公司控制權的步伐,遇上了止步於財務投資者的“棒喝”。剛剛刮起的監管風暴,可能讓激進舉牌、將被舉牌公司列入聯營企公開信息顯示,安邦保險舉牌的十家上市公司中,有四家被列為聯營企業,而前海人壽舉牌的八家公司中,亦業的險企,面臨何去何從的尷尬。

將持股較多的被舉牌公司列入其聯營企業的範圍,已成為部分風格較為激進險企的普遍做法,這也成為部分險企調節利潤、增厚資產規模的重要手段。有四家被計入聯營企業。

然而,監管層已在12月13日明確要求,險資股權投資應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也應以參股為主。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謀求控制權是險企的目標之一,對於已經確定的股權關系,相關險企是退居財務投資,還是拋售離場?未來具體監管政策的走向,牽動著整個市場的神經。

大量舉牌公司被列為聯營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12月13日在講話中表示,保險資金運用必須把握審慎穩健、服務主業的總體要求,把握好三個原則:投資標的應當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股權等非固定收益類產品為輔;股權投資應當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少量的戰略投資應當以參股為主。

但事實是,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後,將被舉牌對象列入聯營企業的做法,已經屢見不鮮。舉牌較多的安邦保險、前海人壽等險企,均普遍采取了這一做法。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道,截至目前,安邦保險舉牌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十家,而舉牌後被列為聯營的企業,至少已經達到四家。安邦人壽在財務報表附註中表示,聯營企業是指安邦人壽能夠對其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

根據2014年財報附註,首先被安邦人壽列為重要聯營企業的是民生銀行。2014年11月,安邦首次舉牌後繼續增持,截至當年12月17日,安邦人壽、安邦產險、安邦集團、和諧健康共計持有民生銀行9.06%的股份,其中安邦人壽持股比例4.97%。

安邦人壽稱,其對部分聯營企業表決權低於20%,但該公司及控股股東對被投資企業擁有董事會席位,或享有被投資企業財務、經營政策參與決策的權利,該公司作為一致行動人,從而施加重要影響。從2014年12月23日開始,安邦人壽開始對民生銀行施加重大影響,因此在2014年年報中將其列為聯營企業。

隨著2015年連續發動舉牌,多家上市公司隨之被安邦保險列入聯營企業範圍。2015年財報顯示,除了民生銀行,安邦人壽還將金融街、金地集團列入不重要聯營企業;安邦產險則將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同時列為重要聯營企業,金融街、金地集團、遠洋地產列為不重要聯營企業。

類似情形並不鮮見。前海人壽舉牌的上市公司中,目前也有四家被列為聯營企業。7月底披露的2016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前海人壽已將萬科列為其聯營企業。寶能所持股份中,前海人壽直接持有萬科7.36億股,持股比例為6.67%。

從持股情況來看,前海人壽單一持股並未達到20%的最低現行規定,也未取得萬科董事會席位或派駐代表,亦未能對萬科經營決策施加重大影響,本不具備將後者列為聯營企業的條件。但在今年4月,其控股股東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將直接、間接所持有的14.73億股的表決權,讓渡給前海人壽,使其持股比例達到22.01%。

除了萬科,還有多家被舉牌公司被前海人壽列為聯營企業。2015年財報顯示,當時被列入聯營範圍的企業,包括南玻A、韶能股份、中炬高新三家,截至去年底,投資余額分別為46.8億元、20.4億元、27.8億元,直接持股比例為17.22%、15%、23.28%。

增厚業績、規模

將被舉牌上市公司列入聯營企業後,對相關險企的業績、資產規模有顯著的增厚作用,這可能也是險企舉牌後,對被舉牌公司在財務上積極並表的動力所在。

根據2014年財報,列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聯營企業,安邦人壽將采取權益法核算,按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份額,確認當期投資損益。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與初始投資成本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安邦人壽投資收益共計136.9億元,其中約81.3億元來自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占比近60%。2015年,安邦人壽投資收益287.8億元,而對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為82.1億元,占比約為29%。

截至2015年底,安邦人壽的長期股權投資達722.72億元,同比增長31.75%;安邦產險的長期股權投資達914.74億元,同比增幅24.21%,而這一科目主要內容均為對聯營企業的投資項目。安邦產險認為,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對其認為具有戰略性,持股比例分別為10.72%、5.61%,計入的投資賬面價值分別為498.45億元和288.57億元。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5年末,安邦人壽總資產達9216億元,同比增長近6.7倍。而安邦人壽在2013年年底的總資產規模只有169.72億元。這意味著,在過去兩年間,安邦人壽的總資產規模增長了53.3倍。

將被舉牌公司列為聯營企業,對賬面利潤增長也大有裨益。如民生銀行,截至2015年底,安邦人壽所持4.97%的股份,對應的投資賬面價值為282億元,而安邦產險所持5.61%的股份,對應的投資賬面價值為288.57億元。

“險企舉牌上市公司是正常策略,這些上市公司肯定是業績比較優秀、成長性較好的公司,與做大規模、賬面利潤關系不大。”廣東金融學院保險系主任、教授羅向明說,謀求控制權也是險企的目標之一。

在核算方法上,前海人壽與安邦人壽基本一致。根據其2015年財報附註,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凈資產份額的差額,不調整初始投資成本,反之則計入當期損益。

2016年上半年,前海人壽長期股權投資余額,出現大踏步大幅增長。根據財報披露數據,2016年初,前海人壽長期股權投資余額130.1億元,而到了6月底,已經暴增至331.7億元,增加約201.6億元,增幅接近1.55倍。

2016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前海人壽截至6月底,可供出售、以公允價值計量並計入當期損益兩項金融資產,分別為331億元、270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約-36億元、82億元,兩者共計增加46億元。這意味著,當期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大幅減少。

從可查對外投資、持股信息來看,2016年上半年,前海人壽在資本市場、未上市企業股權方面,並未進行太多大額投資。2016年6月,前海人壽曾披露兩筆大額投資,分別向深圳金利通金融中心(下稱“金利通中心”)、杭州新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新天地”)投資65.7億元、30.4億元。工商資料顯示,2016年5月30日,金利通中心項目所屬的深圳金利通投資有限公司出現了一次股權變更(下稱“金利通投資”),前海人壽持股比例由22.09%上升至99.9%;此前持股12.049%的平安信托,持股比例降至0.0949%;持股65.375%、0.484%的渤海信托及另一名股東徹底退出。在2016年上半年財報中,金利通投資、杭州新天地,均被列為前海人壽子公司、合營企業,持股比例分別為99.91%、82%。

對於上述兩筆大額投資,列入何種科目尚不得而知。但在相關公告中,前海人壽明確將杭州新天地列為不動產項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海人壽萬能賬戶對投資性不動產類累計投資290.33億元,對股權投資則未提及。

而前海人壽當期長期股權投資余額暴漲,極有可能來自將萬科列為聯營企業所形成。寶能系持有的萬科股份中,前海人壽直接持有7.36億股,涉及資金約105億元。加上今年4月鉅盛華讓渡表決權的14.73億股,持股成本合計約為350億元。

截至2016年上半年財報截止日,萬科尚未複牌。而在2015年12月停牌時,萬科股價處於階段性最高點,為24.43元/股。由此推算,截至今年6月底,前海人壽上述持股,市值約為540億元,浮盈在190億元左右。

借助會計核算方式的變化,前海人壽的業績大為改觀。今年上半年,前海人壽營業收入285.6億元,營業支出222.2億元,凈利潤62.9億元,營業收入中,投資收益128.5億元。2015年其舉牌多家上市公司後,由於出現不同程度的浮虧,計入這一因素後,前海人壽今年上半年的投資收益,與投資萬科的盈利基本吻合。若扣除投資收益,其當期凈利潤虧損超過65億元。

財務投資與控制權的矛盾

按照監管層的要求,險企進行股權投資,應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少量的戰略投資應當以參股為主。

武漢科技大學董登新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監管高層上述講話,至少具有三層含義:第一,險資的主業必須回歸保險;第二,財務投資也不是短期炒作,而要長期投資;第三,險資不要搶奪上市公司控制權。

“險資舉牌的上市公司中,險企相當部分已成為第一大股東,甚至相對控股股東,本來也是合理合法。”羅向明說,險資股權投資,一般以戰略投資為主,註重長期性、收益性、安全性,如中國人壽2006年以350億元投資南方電網,每年收益都在13%左右;此外,中國人保2014年以120余億元投資廣東高速公路、中國平安投資京滬高鐵也是如此,兼顧了長期性和收益性,起到了保險業對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作用。

對於險企來說,股權投資以財務投資為主,與其通過成為被舉牌公司主要股東乃至控股股東,似乎存在矛盾。業內人士認為,現在部分險企對資本市場形成不良影響,對實體經濟構成威脅,與保險的本質相違背。

如此一來,已經舉牌、為上市公司重要股東,乃至控股股東的險企,將何去何從?羅向明說,對於這一情況,目前政策走向尚不清晰,但監管會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或讓險企另設獨立公司去經營,即剝離出險企,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但問題不止於此。董登新認為,從目前來看,監管的動作將是對萬能險、分紅險等短期理財性質產品的一次重要規範,部分險企業務過於集中在萬能險,對務單一且又較為激進的險企影響將會較大,償付能力可能會出現危機。

“原有的股權投資從盈利到虧損,後續投資又受到政策和資金限制,特別是部分產品停止銷售,這些險企的資本金可能出現問題,流動性可能遇到麻煩。”羅向明說,短期內股東可能要大量增資,以維持正常的償付能力。

而另一方面,監管層再次明確,險資要成為長期資金的提供者,不應進行短期快進快出的炒作。如此一來,當流動性出現問題時,應當如何應對?董登新認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相關險企只能減持,控股股東必須要註資拯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83

辭舊迎新際將臨解禁雙高峰 減持預期牽動市場神經

近年來,限售股解禁和股東減持時常牽動著A股市場的神經。而2016年的收官月以及2017年的開局月即將迎來當年“最大解禁潮”,解禁金額均在2016年前11個月平均解禁規模的兩倍以上,市場普遍預計解禁規模合計在8000億元左右。

如此放量的解禁潮,也讓市場擔憂由此帶來大規模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潮,進而對A股市場的流動性以及收益率產生影響。有券商分析師人士預測,大規模的減持可能並不會發生,這兩次大規模的限售解禁將以影響預期的方式對市場產生影響。

以2016年的解禁減持情況來看,有標記為減持解禁股份的股份數有104.67億股,對應的市值有1682.97億元,這部分減持市值占到今年以來總減持參考市值的近半。

收官月臨年內最大減持潮

自去年股災期間祭出的《18號文》改變市場解禁減持節奏之後,今年1月7日的減持新規,一定程度上放開了大股東的減持行為,讓市場解禁減持開始回歸正常節奏。

縱觀2016年全年的解禁節奏,月度解禁壓力高峰主要出現在1月、6月、11月和12月,其中12月將掀起“年內最大解禁潮”;4月、7月和10月則為解禁壓力最小的時期,尤以10月份為市場解禁最低窪地;其余5個月的解禁節奏則相對較為平緩。

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11月的限售股的解禁額度分別為184.1億股、172.96億股、154.26億股,對應的市值規模分別為2220.4億元、2522.46億元、2572.26億元,而4月、7月、10月的解禁額度均在百億股以下,市值規模也僅在千億元左右,其余5個月的解禁市值規模則在1500億元~2120億元之間。

而對於即將收官的2016年12月份以及即將迎來的2017年1月份,業內普遍認為,這兩個月將迎來解禁高峰期,均為當年解禁規模最大月份。

“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將有兩次較大規模的限售股解禁,其額度分別為301.66億股和291.08億股。”招商證券策略研究主管分析師王稹分析認為,去年7月份至12月份由於股災致使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增持股票,而其中絕大部分將會在今年年底到期。

光大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趙揚在其報告中分析指出,今年12月與明年1月解禁市值分別為3695億元、 4036億元,對比年內前11個月平均1720億的平均解禁市值規模,12月與明年1月解禁金額均在前11個月平均解禁規模的兩倍以上。

“跨年時節,市場將迎來8000億元的解禁高峰。”國金證券策略李立峰團隊也指出,未來兩個月解禁集中在月末兩周,其他時間均相對平穩;其中,12月最後兩周解禁規模分別為968.55億元、1876.60億元,占12月解禁規模的76%;明年1月最後兩周解禁規模分別為1417.06億元、1534.38億元占明年1月解禁規模的67%;整體這兩個月共有492家公司解禁,規模分別為3742億元、4407億元,總計8149億元。

從今年12月份以及明年1月份的解禁結構來看,趙揚表示,12月的解禁情況主要來自中小型股票的高百分比解禁,明年1月則是中大型股票的中高百分比解禁;板塊結構上,中小創業板為解禁來源的主力軍。

但李立峰團隊則認為,12月解禁主要集中在主板,解禁規模占比57.9%,解禁公司家數占比44.8%;明年1月解禁規模仍以主板為主,占比42.1%,解禁公司家數三個上市板較為均衡。

根據wind以及券商研報數據,明年1月份之後,明年上半年的下一個解禁額度高峰期或將在4月份來臨,預計明年2月份至6月份的限售股解禁額度分別為91.63億股、147.18億股、254.06億股、127.71億股、0.8億股。

減持預期帶來風險?

限售股解禁的同時往往會引發股東的減持行為,這因此也總牽動著市場敏感的神經。

以wind數據變動截止日期為參考條件,截至12月29日晚間公告前,2016年以來A股市場共計減持223.83億股,對應的參考市值為3595.41億元。其中今年3月份的減持市值最大,達到485.35億元;6月份和7月份則分別以451.95億元、425.6億元的減持市值位居其後,此外,11月份和12月份至今的減持市值也均在400億元以上,分別為415.41億元、401.38億元。

在這些減持的股份中,有標記為減持解禁股份的股份數有104.67億股,對應的市值有1682.97億元,這部分減持市值占到今年以來總減持參考市值的近半。而這些解禁減持股份中又有93.97億股是通過大宗交易渠道減持的。

“解禁減持行為更易發生在市場弱上漲狀態。” 趙揚認為,最適合減持的環境是市場穩定運行向上向下波幅皆有限,最好是偏正向波動,大跌或大漲的月份解禁減持都很慢,相反走平或小漲的月份解禁減持速率加快地非常明顯。

從解禁減持的主題來看,趙揚對年內前11個月的解禁減持主體進行分類統計發現,在公司公告記錄的重要股東二級市場行為中,最主要的減持主體來自於公司的其他中大股東(非第一大),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減持所占份額較少,“考慮到不同類型股東的持股目的,今年的解禁減持行為以財務投資者的套現止盈為主”。

而對於今年12月和即將帶來的1月份兩個如此放量的解禁高峰期,二級市場的減持壓力幾何?李立峰團隊表示,這兩個月首發原股東解禁和定增解禁為主要解禁類型,規模合計占90%以上,其中,12月以定增解禁為主,明年1月以首發原股東解禁為主。

一般而言,由於定增股東大多為了短期持有股份獲利,因此解禁後減持意願較強;而大股東通常長期持有公司股份,通過參與公司經營發展獲利,解禁後減持意願相對定增解禁稍弱。“我們傾向於認為12月解禁減持壓力要相對1月偏大,但也不排除類似於近期部分公司大股東減持套現行為發生的可能。”李立峰團隊如是稱。

“推算現在到明年農歷新年之前,市場大致會有360-720億的實際減持金額,具體落於區間何處依賴於下一階段市場的實際表現。 ”趙揚在其12月中旬的報告中指出。

“這兩次大規模的限售解禁將以影響預期的方式對市場產生影響,而大規模的減持可能並不會發生。”據王稹估算,12月和明年1月,大規模限售股解禁如果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將會影響市場收益率下跌1%~1.5%,而流動性受到的影響更大,招商A股流動性指數將下跌10-12點。

就實際投資而言,趙揚認為,當前炒作個股解禁的邏輯已與2013年大有不同,目前市場去年牛市後遺癥依然明顯,短期註意回避定增浮盈比率較高、解禁規模占比中遊的一些個股,特別是套現意願更為強烈的3年期定增項目解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