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近外資醫藥企業討論所謂基層市場,我對朋友的回覆. mynameispang

http://xueqiu.com/1759100637/23977563
鬼兄及各位高人好:

前段時間在魔兄微博中稍有討論廣闊市場,對眾多高人之論述受益匪淺,鬼兄之拋玉,閱後表敬意,隨磚,.因水平和理解有限, 言語不到之處請見諒,本文為業務零散時間碼字,只為討論交流,少數據,少框架,多調侃,多不成熟個人感觸,不談定義,不談理論,只回憶初之經歷.

廣闊市場之詞確源自外企,故名思義,廣而闊,增加標準化難點,如marketer所知,標準化,討論化論述有其難點,如九寨溝之風景,紅黃綠白青黑,如中國之白酒,各位之鮮明,仁智各見.

然市場之耕作,早為沃土,個人以為上世紀80年代終末期,計劃經濟尾期,國家醫藥管理局體制下,國藥集團還是部署行政單位幾大醫藥採購供應站之總體,供需信息不對稱,市場經濟萌芽頂破堅土之時,有了很大的政策真空,少數敏銳之人,抓住機遇,利用好政策漏洞,把握需求,找廠家,計劃生產任務完成後,部分緊缺少的品種醫院或下級單位的需求卻沒有得到滿足,於是與廠家調度搞好關係,與醫院採購達成協議,謀取差價,富裕了一些早期藥蟲,建立初期網絡,人脈,供產銷,財務體系熟悉建立初步框架.

其中傑出敏感人士,採取更激進的手工作坊創業模式,找產品,利用以往渠道銷售,貨,票滿天飛,河南,安徽,遼寧,廣東皆有類似期貨的現款交易甩貨市場,其中以上海藥廠的小產品-特色專科小藥,外資的OTC,醫院雙跨產品為扣率最高,流通最快,類似標準貨幣的交易產品, 假藥,過期藥,無療效藥等充斥的黑金年代.也是豪傑備出的年代,其中有很多目前看來匪夷所思的創奇故事.在此不多論述,如大家有興趣,待後敘.

上述傑出人士中,對市場深度理解,地方的行政資源掌握到一定程度後,深感風險和不確定性受廠家制約,具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怎願如此,於是掌握產品權,謀取更大利益,自身的 營銷強項相結合,跌跌撞撞的大浪淘沙,有專注地方,有覆蓋全國,有開發市場熱點產品,有強調中藥,有看上外企產品,殊途同歸,走上與銷結合的產銷結合之路,目前國內在市場內有聲有色的特色企業,早期之江南某子江,北方某正,某花,華東某和等和未提及的藥企.均有此特色的影子.

大浪淘沙後的今天,各區域頗有實力的大包商,很多出自類似企業,你可以想像與一個二十年紮根本地,隨著醫院成長,以醫院為家的人,可以與連續二到三代的同崗位交易的人及團隊去競爭的難度嗎? 他所擁有已不僅僅是關係資源,利益鏈上隨社會發展已經錯綜複雜到難以割捨理清,深深掩埋下的雄厚及堅固,不僅僅是利益,更多的是目前逐步被挑戰的信任,從前的業務基礎建立的血肉共贏關係,各位可能都聽過做銷售就是做人的道理,我認為執行最好的就是這些逐步離去市場,頗具江湖色彩的大包商,這裡的故事傳奇卻更加樸實,貼近我們,卻更加無法複製,再寫下去就停不住了.

在這階段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 安徽某地的快批形式雖名聲不佳,假次品層出不窮,但發展迅猛,出現不應該出現的各大外企產品,引起軒然大波,更曾有高級領導人因此地快批假藥產品造成命案而勃然大怒,九死一生,卻還是發展下來,此地為中國醫藥發展中,絕對會有大筆墨書寫,創奇故事太多了.是我所知道的,農民,木匠,泥瓦匠全民殺向全國賣藥的典範,圈內有..幫之稱,以凶悍,敢為而著稱.部隊系統內強勢.

話題回歸外企.

我所知道的時間,有可能更早,有待高人糾正,是約2002年底,2003年初,以廣告深入人心的部分合資製藥公司內部檢討PROCESS,優化流程時,發現總銷量與所掌握渠道總量相差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此銷量流入何處?是否可增長,是否可掌控,為何出現此種情況,其中OTC和醫院雙跨品種較大的二家公司產生興趣,開始調研,並借助商業夥伴縱向探索,其時範圍不大,僅為糾因之項目小組,後逐步查到部分流失銷量去向,因當時商業渠道的信息化建設剛處萌芽,所以很難落實到深處,彙總信息後,開始內部討論,看是否有培育之價值,僅靠廣告,沒有任何人工推廣就產生效益,若能進行有效推廣,是否會提升效益呢?帶著疑問,控制了規模,抱著實際尚不明確的目標,在現在看來有很大問題的績效考核及管理制度下就組織團隊開始嘗試推廣.

主要形式:

與一級商業客戶,重點二級,篩選出的三級(一級客戶推薦)合作,下降彼時無代表直接覆蓋的部分發達地區市縣,形式主要以選定客戶組織的週期的訂貨會上宣講產品,介紹公司,分發品牌提示物,贊助訂貨餐會,並繼續向下拜訪會中所確認的重點商業公司,如初步形成小規模的縣鎮衛生機構採購聯合體,當地較大的連鎖藥店,地市級別當地的國有商業大戶,所涉及的產品主要為醫院和OTC的雙跨產品,當時政策鬆散,無處方可買到處方藥,效果稍顯,但卻因多種原因,表面看來為人力和渠道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受限,無法掌控實際流動渠道的頭和尾,並對產品銷量增長的促進作用,在不同區域區別非常大,可說難以總結出標準化的形式予以大範圍推廣.而且只能與當時略顯正規的大商業公司合作.宣講教育會一年幾千次,至於推廣方式不斷調整,借用醫院渠道使用技巧,部分奏效,部分無用,大家都是專家,不費口水了.

閒談部分管理特色:當時的團隊管理為特色的臨聘-也即目前的合同工制度,半年或一年簽,甚至人頭是掛靠在當時商業夥伴公司,獎懲制度及標準與正式RX員工區別甚大,逐步推行中產生了一些變化,報假量,為得到返點的重複進退貨,樣品的再銷售,兼職,最嚴重的就是參與或直接造假藥銷售,引起社會關注,幾大公司雖進行處理,但力不從心,這批銷售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曾有同事放在辦公室裡的外套,電話非手機,筆記本非電腦,及品牌提示物等,啼笑皆非的被盜,也為趣聞.

鬼兄文中所言的幾家外企公司採用不同分類方式,各有道理,然業績目前看來大家認可不一,歸根到底,還是各公司自己規劃的市場是否是自己目前文化,合規,模式所能取得業績的呢? 不評論哪家公司論述市場是否正確,我也見過幾家公司部分操作市場的幾批人,只說一句,少有見過在集市中肉搏見血的悍將,這和主流醫院的相互對抗不同類型.

2005年-2006年,因種種原因,再次與所謂熱談的第三終端,所謂基層市場又有了更加直接的接觸,投入半年時間(多項目同時運作,可不是完全半年全在此市場),
在四川,云貴,陝甘寧,廣西,重慶,江西,湖南等地累計拜訪近二百家縣市級醫院,大小藥店, ,與上述幾家有特色,或只做此類市場內企的一線業務人員,省市地級經理實地工作,與所謂市場部及大小老闆討論,有了一些收穫.不想寫的太細,一定有目前還在直接操作的朋友在看此文,不班門弄斧.

人海戰術,每人負責幾個縣,鎮鄉,主要二個任務,

第一, 與商業公司協做,參與商業,或組織企業專場訂貨會,煙酒糖茶, 電飯煲,非常可樂,電熱毯,棉被,床單,被套,豆油,手電筒,你能想到的所有生活必需品,抽獎,按訂貨金額比例分發. 季度一次,再下沉到較符合投入產出比的富裕縣鄉,或小規模的鎮,村衛生所.因國家政策影響,村醫必要考試,後來添加了衛星鄉村醫生學分教育,邀請縣市專家講課的形式互動,也促進了北京某公司學分教育公司的發展,據我所知,某公司的銷售總監曾為AZ的銷售代表,並無貶低之意,為更能大展拳腳致敬.

第二,學術及感情營銷,找定位,分析競爭對手.銷售,回款均為此代表負責.

部分公司的業務人員以縣為單位配備幻燈機,2006年後,基層人員擁有筆記本電腦,投影儀,激光筆等工具讓我驚訝,至於大醫院推廣會流程裡的種種產品資料,會議簽到等面面俱到,事前有計劃,事後有追蹤,過程有監控,費用要申請,也是外企培訓出的一線代表給內企帶來的貢獻呀. 區縣討論會議中已經是PPT導向了,雖然文中一半是先誇老闆如領袖般的高瞻遠矚,如太陽般的普照大地,業務人員吸取能力後的功力大增,老闆語錄更是為模板,讓我SHOCK了一下外,其他市場管理工具應用不次於外企地區經理級水平了.

會議討論部分要點

1.老闆要開始的秋收戰役如何確保成功?

2.遇到客戶問外企的產品管用,你們推薦的不管用如何回答?

3.部分地區以特色農產品代替貨款是否可以推廣,財務是否可以接受,一線人員去集市將農產品變現,再匯回公司,佔用銷售時間太多.

4.外地區兄弟公司串貨如何對戰? 其老闆言我支持串貨,他能你為何不能,賣到月球上的銷售才是好銷售.所以敵對心態有趣.

某次總部會議:

1. 公司要不要進入發達地區的三級醫院,如何進入?

2. OEM代工據銷售要求為養活隊伍還需要100個產品以上,以前產品不好賣了.

3. 兼職發現後需要嚴重處理,但是否考慮公司層面來做,成立商業公司承接訂單.

4. 員工家屬開拓市場的保證金是否比外面人要便宜.

5. 公司批發來的床單質量較差,建議更換廠家,非常可樂供貨價提高,可否更換會議飲料及抽獎所用品牌.

6.沒與公司簽訂正式工作合同的推廣人員是否給印名片,否則在外面可信度不高,印了的風險如何抵禦等.

插曲:2003年的某天

鞭炮聲,劣質白酒,不衛生飯菜,吵鬧聲,攜妻帶子佔名額,划拳,一個大型的訂貨會如同縣裡富翁紅白喜事的熱鬧,.帶著雞籠,騎馬,抗鋤頭,挖煤的,村醫生活之苦呀.甚至部分場合有縣局領導出席,拿三瓶藥的就有面子可以和組織人員的酒司令共飲,至於一件貨則可以做到靠近表演的前排,廟會前的歌舞,我只能承認自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新奇,原來可以這樣?讓我打開眼界,以後有機會,可開單帖描述,很有趣的人生經歷.

小結: 小結寫得較早,看了大家對鬼兄的回覆,裡面很多高人的建議都讓我受益匪淺,我沒有修改,小結內容也是一邊中午吃飯,一邊打字,所以質量不高,慚愧.

1.大而全的概念不適合中國國情,基層市場此概念在目前不會有外企對市場定義的統一,不同地區應區別對待.

2.外企大規模進入所謂基層市場時機未到.

3.外企在基層市場如何獲得成功,需要對成功進行定義,在部分地區,部分產品可獲得成功.

4.不是所有外企都適合所謂基層市場.

5.戰果是打出來的,分析太多無用,一定要去做,做事前分析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未知變化如何利用現有資源,不過界的解決,解決不了就改善.

6.對目前強調流程規範的外企,很難有限掌控全流程,這也是為何不能委託第三方銷售,或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的顧慮.

7.合規不僅僅是要求自己的銷售人員,甚至對渠道合作夥伴也是有要求的,而日益規範或苛刻的合規要求難以在這個市場有所大做為,部分試點擦邊球的成功不能做為成功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25

最近海外一篇非常熱門的關於YY的評論 davidni

http://xueqiu.com/5550875323/24915270
$歡聚時代(YY)$ 最近海外一篇非常熱門的關於YY的評論,作為YY投資者值得一看
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1593492-yy-d-you-know-what-you-own 

文章大意如下:
中國互聯網一直是熱門話題,對於投資者來說,阿里巴巴即將上市和騰訊(TCEHY.PK)微信的國際擴張讓人興奮。事實上,我相信微信可能是第一個獲得國際認可的中國產的平台,可以和Facebook(FB)競爭。作為中國人是值得驕傲,這些事態發展讓人感到興奮。然而,作為投資人我們需要謹慎操作。水漲船高,風大豬也會飛。有一個中國的網絡股被高估和誇大其辭了:這就是YY公司(YY)。 YY目前已經被異常高估,絕對不應在目前價位附近持有。

YY公司股份以每股10.50美元的價格上市以來翻了4倍,大多是通過宣稱其本身作為一個領先的社交網絡平台和快速增長的用戶群取得的。此外,其相對其他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快速提升收入和利潤的能力吸引了希望分享一塊不斷增長的中國互聯網市場蛋糕的西方投資者。 YY在2012財年,錄得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32億美元及14,300,000美元。在每股43美元,YY的市值約為2.4億美元,超過18倍的2012財年收入。

在討論YY可疑的財務報告之前,需要指出的很重要的一點是YY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交網絡平台。西方媒體已經奇蹟般地把YY與微博和Facebook劃上等號,但它實際上是一個利用女孩表演套取不知情的人的錢包的平台(a platformthat exploits women while feeding on the ego and wallets of uninformed men)。

YY的商業模式

YY的投資者應該花時間瞭解其業務模式。在彭博社的文章中,記者援引一位女主人倪女士的話,「我是很性感很成熟的女孩,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喜歡我」,倪說。 「你感覺像一個明星,無論你說什麼都有數百人響應。」

YY的主要利潤來自為像倪女士這樣的小姐購買虛擬禮物的看客。然而,這些小姐所提供的娛樂內容真正是不值一提的。投資者應該觀看一些YY現場互動視頻來理解為什麼YY根本就不是一個主流的社交網絡平台。

雖然沒有人能否認,如此連接倪女士 「成熟性感」式的女主人與為她們購買虛擬泰迪熊的顧客的平台可能屬於一個社交網絡的範疇,但它肯定不是一個可以與Facebook或微博相提並論的主流的社交網絡。如果非要比較的話,YY更多可能是一個與FriendFinder Networks更接近可比的社交網絡平台。

關於YY的主要問題

有一些重大顯著的警示標誌揭示YY的重大會計和商業問題,包括:

幾乎沒有任何營銷花費。 YY的競爭對手一直花15% - 20%的收入在市場營銷,以爭取更多的收入。 YY花費2%。在過去我們已經看到了幾乎相同的現象,如被摘牌的東南融通(等等,等等)。
大量使用「托」,這可能會導致虛報收入。有關中國媒體的報導表明,YY平台個別用戶花費數百萬購買虛擬禮物。 YY的管理層聲稱其業務模式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吸引了極其富有的個人。雖然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實的,但由一個單一的個人花費超過3000萬人民幣的開支購買虛擬禮物是違背邏輯和常識的。 YY沒有披露其收入集中的其主要客戶的身份。這是值得懷疑的。審計師是否進行了適當的程序,以確保花費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個人的確是無關的第三方。

收入可能製造的方式是通過使用灌水(又名「托」)。這些是公司員工或聯屬公司在YY遊戲或音樂頻道發佈虛假消費數字來吸引新客戶的努力的一部分。YY從來沒有公開披露的發起人在其平台上的存在,但研究表明,其廣泛存在。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它是在同行業中的潛規則。如果YY平台上的一些揮金如土的客戶其實是「托」或發起人,即YY分支機構。我們發現了廣泛的評論在中國的網上論壇,討論懷疑YY平台上的一些最大的消費者是事實上該等「托」。

YY的註冊用戶和活躍用戶的數量言過其實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證據包括淘寶的頁面,個人可以花1元(價值15美分)購買310個yy註冊帳戶。按淘寶報價,技術上可以約1.7萬元人民幣或2200美元購買530萬個用戶。 YY進一步建立激勵殭屍用戶註冊。同時,多個第三方軟件應用程序的存在是為了方便產生多個用戶帳戶。 YY的官方渠道政策,激勵它的用戶使用該軟件。此外,專有的數據表明YY的最高支付用戶數過去三個月經歷了大幅下降。最昂貴的「國王的帳戶」從三月底的133個用戶到6月底至73個用戶。

雷軍以每股27美元售出超過500,000股。C

FO參與巨人網絡欺詐集體訴訟。 CFO Eric,他是巨人網絡之前CFO,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其後償還1500萬美元的欺詐集體訴訟。

不可思議的低營銷支出

對於許多長期和短期投資者,東南融通(LFT)最大的紅色標誌,表示欺詐只是在眾目睽睽下為整個時間。香櫞研究的決定命運的2011年4月的報告中注意到了實質性的毛利率融通不規則LFT。雖然所有的軟件同行報告中期毛利率30%的範圍內,東南融通被報告的毛利率超過60%。我們相信,YY的財務報告表明若干項目更大的不規則比東南融通的「行業領先」的毛利率。所有主要競爭對手相比,YY花費其收入的一小部分銷售及市場推廣。下面的圖表顯示銷售和營銷支出為2012財年其總收入的百分比,並編譯的數據引用的公司提交的20Fs。

雖然其他領先的社交媒體,視頻和平台公司在中國度過一個顯著比例的收入在市場營銷中,為了實現經濟增長,YY似乎能夠做同樣的很少或根本不存在的營銷支出。 YY的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從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是5萬元,12萬元,13萬元和1700萬元。除了在2010年增加了一倍,這個數字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扁平線。佔收入的百分比從2009年的15%,數量下降到只有2%,在2012年。

在摩根士丹利的初始報告中,分析師還指出YY的壯觀低吸納客戶成本相比其同行的原因的是口碑營銷。這種解釋簡直是非常不可信的,因為微博,優酷和人人網是中國家喻戶曉,YY作為一個品牌,在中國很少有人聽說過。如果有的話,YY應該花費更多的營銷資金來擴大知名度,而不是更少。

YY音樂的直接比較

幾個月前,彭博社發表文章,YY的配置文件。文章YY的業務,較少提到在YY的監管備案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YY的真正魅力的部分似乎是源於吸引力的女孩穿著低胸上衣的性吸引力。藝人通過引誘用戶購買虛擬泰迪熊項鏈補償。在同一篇文章中,新聞記者上市的9158.com作為另一個現場廣播公司具有幾乎相同的商業模式。投資者應導航網站9158.com和yy.com作比較。

好奇YY的低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銷售和市場營銷支出的情況下,只標有進一步難以置信9158.com當CEO時討論了本質上的不同的營銷支出數字的盈利能力在9158。

「博政軍,9158的CEO表示,雖然許多人認為它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業務,盈利能力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花了40%的收入作為佣金支付給我們的藝人,另外20%的銷售和一個額外的20營銷%。有很多其他與業務相關的成本,如帶寬和研發人員相關費用。「

假設9158將花費接近40%的收入,銷售及市場推廣。然而,yy年花費約2%,而經營一個大致類似的娛樂平台。這種差異簡直是不可調和的。

在線遊戲及其他

除了YY音樂,YY生成從博彩相關產品的收入。在線遊戲業務為銷售及推廣成本高是出了名的。人人網和奇虎網頁遊戲平台。雖然奇虎和人人網在中國有顯著的存在,是知名的品牌,他們仍然花重金推廣他們的遊戲平台,為了保持經濟增長。 YY經營其遊戲平台,通過一個網站叫duowan.com。多玩是一個在中國領先的遊戲信息門戶網站17173.com是直接競爭對手。根據Alexa的統計,17173.com被列為中國第134網站而Duowan.com被列為在中國第102。

YY的銷售和營銷支出索賠難以置信進一步顯現,投資者應該看在出售17173.com的交易。按照相關披露,銷售和營銷支出作為遊戲信息門戶17173.com,約佔其總收入的10%,YY的極低的銷售和營銷開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很難想像,在一個行業更好地瞭解競爭對手的收入都花費了相當大的比例,保持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YY的收入可信性問題

但YY的收入誠信應該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每中國有關媒體報導,YY用戶的消費是極其扭曲。在新聞文章日期為2013年5月,據報導,為了支持自己喜愛的女主人在渠道,頂級富豪,寶哥花費520萬元,排第二名用戶花費400萬元。進一步報導的前10名內的其他八個用戶花費各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因此,在一個單一的事件上十個人合共花了超過2000萬人民幣在YY的平台上。

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核數師及本公司已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誰花了10萬元的個人,的確試圖支持一個女主人,而不是試圖提振往返收入頂線的YY。添加到懷疑,多個中國在線消息來源還懷疑YY的員工可能會冒充客戶哄抬虛擬禮物和其平台上拉動消費。 YY的商業模式在中國的文章,討論,記者提到許多YY用戶懷疑是一個「托」公司即啟動子誰花的錢誘使他人花費更多的頂級消費國之一。在一個單獨的Q&A平台,有人明確回答,喜歡YY做的平台有「托」誘使其客戶花更多的。 YY不透露是否使用「托」在其公開存檔,這引起了顯著的問題,YY的收入流的可信性。


這些引用的文章提出的獨立性YY客戶的重大問題。中國互聯網用戶一直懷疑一些YY平台上的揮金如土,其實員工喬裝成顧客,吸引更多的消費。雖然它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營銷策略,YY的管理需要它的用法和如何正確識別其收益與美國投資者對即將到來的。如果媒體的報導是真實的,它是高度可疑,事實上,一個富裕的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將參與競爭扔掉錢。此外,YY的管理層應披露投資界收入的百分比應執行習慣來自排名前30位的消費個人及核數師審核,以建立這些客戶臂長度標準。

前所未有的用戶基礎通脹

對於許多機構投資者,投資在一個社交網絡公司是為未來投資。投資者往往關注較少,目前的贏利機會,但更注重對公司的用戶基礎和能力從事其用戶群。從表面上看,YY增長其總註冊用戶基礎和活躍的用戶群做了驚人的工作。截至2012年年底,YY總註冊用戶帳戶站在4.57億,也經不住其每月活躍用戶在70萬。 YY目前擁有530萬總註冊用戶群。

即使我們忽略的總註冊用戶賬戶,這顯然是一個虛增的數字,70萬月活躍用戶仍然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的數字。如果這是YY的業務的精確表示,中國互聯網人口的大約15%的將被簽署成YY按月。這個數字是否反映了現實YY的業務?如果沒有,是多麼的不準確的數字?

YY公開承認在其風險因素,其報告的註冊和活躍用戶數並不能反映其獨特的用戶群。投資者明白,所有的社交網絡平台,在其註冊和活躍用戶數有一定程度的高估。但他們可能不知道YY的情況下,通脹是前所未有的。

YY的社區歪斜政策呼籲濫用

雖然公司定期披露的風險因素,它是投資者的工作,理解和正確地評估風險。即使YY確實披露的風險虐待,它肯定沒有強調對投資者的問題是多麼普遍和大量。 YY的商業模式涉及通道業主,演藝人員和食客。通過YY的平台,個人可以申請通道,作為的通道增益普及,它可以成為劃分為更小的數字通道。例如,一個4位數的頻道更為突出地顯示,因此更受歡迎比一個六位通道。由於藝人和渠道擁有者支付的百分比受食客購買虛擬禮物,他們有巨額獎勵,獲得並保持低兩位數的頻道。每YY的自己的政策規管的應用,使用率和沒收的渠道,一個4位數的通道可以被應用,如果在申請前的七個天,通道達到150個並發用戶的一個最大的兩小時內,共五天。獲得通道後,通道所有者仍然需要保持150個並發用戶數要求不低於15天,在30天的週期為兩小時。鑑於通道的業主申請,並維持低兩位數的渠道,這是本質上更受歡迎,利潤雄厚的資金獎勵,通常的做法是創建多個帳戶,並讓他們記錄在相同的時間,以滿足所有通道業主普及的要求,以保持其所有權低兩位數的渠道。這種做法是如此普遍,有專門設立的軟件程序,以方便登錄到多個YY帳號。

有21個不同的軟件程序,專門為用戶進入多個YY帳號上市一個YY用戶經常光顧的網站上登錄。投資者將不得不下載和使用這些程序瞭解如何大幅誇大活躍用戶數。

這種方案允許用戶登錄賬戶使用一台計算機上有相當多的。最糟糕的部分,YY自己的政策,其實強烈激勵通道業主做,因此他們可以申請一種比較流行的通道或保持較為流行的通道。 YY的報導活躍用戶數可能是許多訂單由新浪和人人等公司因激勵錯位的類似報告的數字較大幅度的高估。

管理意識

YY的管理肯定是知道的活躍用戶基礎在何種程度上被誇大了。這是值得懷疑的,他們是良性的,足以提醒投資者對這些重要問題。事實上,這幾乎是滑稽的,YY的管理層強調其缺乏的能力,以驗證其風險因素披露其用戶的身份和註冊信息。註冊YY帳號可能僅僅是在世界上最簡單的註冊過程。最值得注意的是,用戶不需要為了註冊一個帳號,更不用提一封電子郵件通知的過程,需要許多網站甚至提供一個電子郵件地址。

第三方檢查顯示人氣虧

YY已經報告在過去幾年顯著增長,其用戶群,但一些簡單的檢查顯示的普及,事實上已經減弱。

百度指數搜索

YY經營一個平台,YY客戶端,YY.com和Duowan.com。百度指數跟蹤某些關鍵短語的普及,並在理解的趨勢可能會有所幫助的。百度指數結果進行跟蹤主品牌YY的普及表明其受歡迎程度已經在事實上已經減弱。

挑戰比比皆是,在YY的移動戰略

YY的管理層在最近的季度電話會議,試圖減輕一些事先關注其移動戰略投資者。投注在移動YY的成功的投資者應該保持幾件事情記在心裡。

3G數據使用的關注。 YY經營作為視頻直播平台,因此需要大量的數據使用,以支持其平台所提供的互動功能。大多數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不要購買近足量的數據,以允許廣泛使用的視頻直播。

移動直播引入進一步的監管不確定性。在2011年5月,酷6(KUTV)推出了類似的平台,它允許移動廣播和流媒體直播。該平台橫空出世,是一個失敗,並隨後關閉。消息人士指出,部分停機的原因涉及到監管的問題和困難,監管該等UGC。通過移動廣播某些送檢材料,這簡直是太容易了。例如,有人可能會播出一個賭博遊戲或鬥爭等內容時,通常會被嚴格審查,在傳統的視頻上傳網站。

雷軍,一個受人尊敬的中國VC投資者代表他的公司已經售出了超過500萬股27美元,目前股價43.6美元。

結論

在其目前的估值,YY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做空機會。另外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的估值,存在重大欺詐風險,由於不明原因的低銷售和營銷支出大幅增長。此外,它的用戶群更是大大誇大了。最後,YY的平台擴展可能會受到其初始的市場地位,其定義的用戶群。大部分用戶群似乎是狂熱的遊戲玩家或金融食客的年輕貌美的女藝人。
來源:YY:你知道你擁有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32

我最近研究服裝行業的過程和結論 巴菲林奇小厄姆

http://xueqiu.com/4027447937/26015557
我最近研究服裝行業的過程和結論
註:此文是7月底寫完的,調研完畢後匹克已經漲上去了,很可惜只建了一點觀察倉,並且一直沒等到完美買入點位,因此數據和現在是有偏離的,並且就是一些隨筆,隨便分享~

目錄
海選PK賽
晉級PK賽
行業分析
購買建議


海選PK賽
佐丹奴重要財務指標鏈接: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hkstock/finance/00709.html 
佐丹奴,存貨周轉率非常低,低到國際一流水平,達到6%.雖然佐丹奴在中國大陸的生意不好,但是因為他們是走國際化路線,在東南亞,澳洲等地方,銷售還是大好一片,毛利率也增高,股價也相應不停創新高。換一個角度來考慮,中國的服裝市場不景氣,管控能力超強的佐丹奴也不能獨善其身,那麼如果中國服裝行業轉暖,對於一些前期估值被打壓得一塌糊塗的服裝品牌公司的股票,為什麼不是一個機會呢?因為估值相對不低,國際業務佔比很大,所以拍死了。

報喜鳥歷年年報鏈接: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B_Bulletin/stockid/002154/page_type/ndbg.phtml 
報喜鳥,存貨激增,處在業績開始大量變臉的前兆,賬上5個億現金,比7匹狼9牧王少20個億左右,所以PE7,也談不上相對低估了,所以拍死了。

雅戈爾歷年年報鏈接: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B_Bulletin/stockid/600177/page_type/ndbg.phtml 
雅戈爾,因為我要找反轉,雅戈爾服裝行業只佔40%,其他是地產等業務,所以我就不感冒了,服裝佔比基數不夠大,並且房地產等投資業務有敗家和影響業績的可能性,而他們老闆一直夢想能夠做中國的巴菲特,喜歡到處股權投資,相當不夠專注,直接拍死。

探路者歷年年報鏈接: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B_Bulletin/stockid/300005/page_type/ndbg.phtml 
探路者,雖然是創業板僅存的低估值公司,但是相對其他服裝行業的上市公司,我還是覺得相當的很貴啊,20多倍的PE呀,雖然戶外行業增速很快,公司業務發展也很快,是國內上市的唯一戶外品牌,但是始終看不到他有什麼核心競爭力。感覺探路者質量品質一般,木有設計感,沒有拿的出來的明星產品,價格還不便宜,戶外產品如果脫離了功能,就會變成老太婆都嫌醜的怪衣服。好吧,嘮叨那麼多,還是要拍死他,主要原因是因為估值貴了,有時候估值比公司本身還重要。

波司登重要財務指標鏈接: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hkstock/finance/03998.html 
波司登,羽絨服老大,公司股價09年到11年翻了10倍,羽絨服已經佔領40%的市場份額了,目前對增長的市場策略,跨品類,跨地域經營的效果都不理想,波司登男裝,女裝傑西,海外擴張,全部一般般,倒退趨勢,看來跨個小市場也是灰常的困難的,沒看到什麼亮點。所以我看不到往後能有什麼大增長。不過呢,10倍的pe,羽絨龍頭,這個估值,安全係數是有了,但是談不上有多划算。波司登最美好的時光已經錯過了,接下來的波司登,存貨拉多,市場佔有率難有進一步發展,擴類跨地域發展暫時失敗,業務大好的概率極低,而我們是想找戴維斯雙擊的可能性,所以拍死了。

安踏重要財務指標鏈接: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hkstock/finance/02020.html 
安踏,什麼都很好,存貨周轉率高達8,真的相當好,但是價格不好,買不下手,沒有意義,拍死。

李寧重要財務指標鏈接: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hkstock/finance/02331.html 
李寧,說實話,我對這個運動品牌行業整體真的不那麼看好。但是基於估值,還是要好好研究一下。先講大點的,以前三四線城市是把李寧之類的當名牌穿,而不是當運動時的衣服穿,有流行趨勢,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早就變換口味,大量移情別戀到時尚休閒的平價衣服上了。這個是總的市場量級的一個超級壞消息。還有一個超級壞現實是,主流潛在消費群體人口基數越來越小了,這是人口紅利決定的,人為都沒法改變。並且以前的消費群體年紀上來後,也要更換口味有部分轉換成商務休閒的潛在客戶群,所以,即使去庫存成功了,問題也沒那麼簡單。單講李寧這個公司,我到現在為止還是不看好的原因有:
1,估值相對還一點都不低,咋看李寧現在50個億市值,和安踏200億市值比好像很便宜,但是李寧發的債就有44個億,相比較同行361度36億市值,現金21億,匹克30億市值,現金22億等,估值一點也不低,361度和匹克的股價都低於淨資產,李寧的股價是淨資產的3倍,當然這個是因為361及匹克有大量的現金在賬上放著。但是30,49,67億是依次匹克,361,李寧的營業額,我把它看做是市場佔比,對應的市值卻是30,36,100億,明顯李寧相對還是高估了。匹克現在PE7,361度PE才4.我覺得匹克比361估值高,是因為匹克存貨管理得好,在細分類別籃球鞋有國際知名度,但是李寧現在的價格,我認為並不理想。
2,李寧不夠有事業心,連李寧這個品牌的建立都是原來健力寶的李經緯幫李寧弄起來的,稍微有品牌知名度後,李寧就撒手不管了,現在情急之時又回來救火,咋看很有情節,但是沒有慾望和熱愛,怎麼可能持續的去做好李寧呢?
3,李寧的內部有很多管理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比解決庫存要難多了,李寧管理成本相比同行非常高,行政成本也是年年增高,管理沒有一點競爭力,不是巨大的重大的組織重組都很難解決問題了,去年中旬引入了TPG的金珍君來做副主席整改公司,這個是好事,因為金珍君把達芙妮弄好了,但是李寧的問題比達芙妮的問題大多了,不能因為金有一次成功經驗,就把籌碼擺在李寧身上,失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舉一個小例子,最近李寧用一億美元簽了韋德10年,把我雷吐血了,真不知道金珍君是怎麼思考出來的,韋德都三十好幾的人了,職業生涯快玩完了,一千美金一年是他全盛的最好的時期和耐克簽的價格,這種決策我覺得非常非常愚笨。
4,李寧去庫存咋看很成功,線上到處聯合網商做活動銷庫存,最近聽說三年前的一折貨都賣了,但是我認為這未必是什麼好事,因為大量的大幅度打折,是很傷害品牌形象的,至少我身邊的人都覺得李寧打折好賤賣,嚴重影響了品牌形象。相比較我更欣賞匹克的接受事實應對方案法,保持價格堅挺,關閉1300個店面,減少生產和發貨,雖然國內銷售一下少了40%,但是很健康,這才是積極承認錯誤,正確的解決治本之道。從這一點上,我思考出了第五點。
5,李寧管事的管理層全是職業經理人,在這麼一個危機四伏的公司賺多少錢全靠業績做了多少,難免短視,要他們把長期點的願景宏圖霸業擺在心上,我看李寧本人沒有這個影響力。因此李寧公司的決策也是和公司的格局有很大關係的,他們希望保持利潤和銷售任務的完成中處理庫存,而不是一開始就從大局方面把庫存看做第一重要又緊急的事情,這部錯棋,現在想想,可以說是必然的。
所以捏,拍死了。


晉級PK賽


剩下的相對優質公司,有如下:
平價時尚休閒類公司:美邦服飾,森馬服飾。
成熟商務休閒類公司:七匹狼,九牧王。
運動類公司:匹克,361度。

美邦VS森馬
美邦歷年年報鏈接: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B_Bulletin/stockid/002269/page_type/ndbg.phtml 
森馬歷年年報鏈接: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B_Bulletin/stockid/002563/page_type/ndbg.phtml 
特點:美邦和森馬的大股東持股都達90%左右,流通的只佔10%左右。美邦分紅給力到不行了,當然我是老闆我也會大方分紅的,反正控股90%,分紅是回錢的唯一手段,就算便宜你們小股東,也就是順帶的10%比例,哈哈。
區別:美邦的衣服偏簡單,圖案少點,受眾在年輕人中屬於比較大點的。森馬的衣服那個花紋啊,幼稚啊,我是真受不了,受眾在年輕人中屬於嫩的,聽說很多中學生穿呀。美邦比森馬淘寶銷量要好一點,也重視一點,總的來說都不錯的。他們兩家的淘寶天貓店都做得不錯的,看得出來比較重視呀。美邦走平價時尚路線,分牌ME.CITY走時尚路線,ME.CITY童裝走中檔時尚路線,淘寶了一下,其實感覺都還可以,但是也沒有任何亮點。森馬也有個童裝品牌,風格一樣是我理解不了的,頭疼。

美邦2009年只有9個億的存貨,到2010年,存貨激增到25個億,消到現在還是維持著20個億的存貨。再看一下森馬,存貨管理能力很強,基本保持著10個億的存貨量,至少我能看到的年報裡,都是這個水平,維持得很不錯,而且森馬的存貨周轉率是4點幾,管理還是相當給力的。

估值:美邦12年營業額97億,森馬70億,美邦和森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都是7個億。美邦和森馬的毛利都差不多45%左右,淨利潤美邦卻出奇的低,同類風格的毛利相當的品牌中,美邦現在的淨利率是最低的,這方面,即是美邦的弱點,又是美邦的空間。
森馬賬上躺著50個億的現金,真的好有錢呀。美邦賬上只躺著幾個億現金。美邦86億的市值,減去幾個億的現金,森馬136億的市值,減去50億現金。80億的美邦要廢掉多出來的那10個億正常水平外的存貨,我不認為那些多餘的存貨算什麼資產,和森馬的估值是相當的。
美邦和森馬的成長性等都是很類似的,但是很大的區別在於,森馬的負債遠低於美邦,森馬的負債率是12%,美邦的是52%。為什麼差那麼遠呢,和老闆的思維有關,一個有錢就趕緊分紅回流到自己腰包先,一個有錢就屯著,還準備想要用20億收購GXG(我覺得收購價格很貴喲)。


結論:期待困境翻轉,業績大增,可能美邦的可能性會更高,而且他每年賺到錢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趕緊分紅掉,喜歡分錢不怕交稅的一定喜歡他的,但是美邦的運營風險也更高,因為有激進的失敗戰略案例導致存貨激增,以及現在的負債高,現金少,這個對於小股東只佔10%的公司,問題也不大,因為沒錢他很容易就琢磨質押或者要賣股份什麼的了,反正股票多,高度控股。
期待資金安全的角度,可能森馬會更保險,因為他存貨管理得好而且很專注於弄衣服,現金又多債務很少,這種人想破產都很難不是嗎?

如果是我,美邦比森馬,我會選美邦,因為森馬的50億現金放在賬上,是強大的資金後盾也是很大的一枚炸彈,用不好價值就頓減了。高價失敗收購的概率會相當大,如果收購不理想,市場預期會大跌,並且看他們收購GXG的20億預期價格,我覺得不划算,並且企業的增長我是一直喜歡內生不喜歡收購來完成的。森馬因為有50億現金,LYR PE看起來很嚇人達17.9倍,木有美邦的PE10倍看起來那麼舒服清爽,並且極度不喜歡他們幼稚的卡通風格,但是屌絲的世界你不懂,我這種大屌絲也無法理解小屌絲。另外,兩家雖然不貴,可我還是覺得不太便宜,都沒怎麼看上眼。


七匹狼VS九牧王
七匹狼歷年年報鏈接: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B_Bulletin/stockid/002029/page_type/ndbg.phtml 
九牧王歷年年報鏈接: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B_Bulletin/stockid/601566/page_type/ndbg.phtml 
特點:七匹狼分紅相當的小氣,可能是因為大股東持股比例不是太多吧。
區別:七匹狼男裝從頭到腳四處開花,外套,褲子,衣服佔比很均勻。九牧王褲子佔比40%,是褲王,褲子毛利高,因此九牧王毛利比七匹狼略高一些。七匹狼積極開拓電商,積極支持各加盟商開拓電商,在淘寶,加盟商有些賣的比自己的還好,而我看到的九牧王賣的好的只有直營店,明顯感覺沒那麼給力。七匹狼存貨管理相當給力,11年6個億庫存,12年5個億庫存,電商去庫存以及活動去庫存都很有戰略性,感覺很好。而九牧王的存貨管理和七匹狼的有差距,存貨周轉率七匹狼是四點幾,九牧王才一點幾,差了不是一點點。七匹狼是老牌上市公司,有多年的業績和表現可循,九牧王才剛上市3年。七匹狼經營思維很謹慎有謀略,2012年全年沒有新開店,不激進,不懈怠,整理好三線以下的店舖大店化和效率化。其實七匹狼和森馬美邦等的毛利率是差不多的,都是50%以內,而七匹狼這個檔次的男裝,款式更新慢很多,存貨好銷,品牌相對強勢有溢價,競爭也沒有美邦等厲害,表面看未來更確定。
估值:靜態PE都是10倍左右,但是七匹狼綜合估值更低,七匹狼股價低於淨資產,賬上放著20多億現金,市值才53億,也就是去現金的話30個億左右,目前七匹狼賺差不多6個億一年,這個估值在A股中小盤股裡,真的是屬於相當的划算的。七匹狼的估值一直是高於九牧王的,但是因為今年6月份各基金的限售解禁期到了,虧損不少,基金考核都是極其短視的,因此拋盤不斷,七匹狼估值被打壓到低於九牧王。
九牧王的老闆很有意思,是做紐扣起家的,可謂是屌絲逆襲王,我在閱讀九牧王年報的時候,驚喜的發現他們的林老闆有寫致股東的信,這是我閱報無數,除了伯克希爾外看到的第一家寫致股東的信的上市公司,言語也很真誠實在,還是相當有好感的。

九牧王還有一個怪現象,就是看他們的股東結構的時候,覺得真的好奇怪看不懂,他的第2,3,4,5大股東都是莫名其妙的泉州市某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我很好奇是大股東的,還是大經銷商弄的,和九牧王什麼關係呢?後來調研一下把我雷到了哦。

第一大股東九牧王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林老闆本人的。

2股東泉州市順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陳金盾的,是林老闆的大舅子。

3股東泉州市睿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是陳加貧的,是林老闆的二舅子。

4股東泉州市鉑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陳加芽的,是林老闆的小舅子。

5股東智立方(泉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是陳美箸的,是林老闆的小姨子。

所以這個家族企業人事還是相當複雜的呀。

結論:各項優勢都很明顯,七個狼和九個王,我會選擇七個狼。


匹克VS361度


匹克重要財務指標鏈接: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hkstock/finance/01968.html 
361度重要財務指標鏈接: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hkstock/finance/01361.html 

匹克22億的現金,30億的市值,流口水呀。。。
361度21億的現金,36億的市值,應收款多了點,我直接把它當存貨看,可惜了啊,但是估值也比匹克便宜不少,匹克靜態PE是7.8,361度是4.1,市盈率差了差不多一倍喔。
匹克有很多亮點,分別為:
匹克的運動鞋渠道銷售庫存比才2點幾個月,庫存管理得非常好,沒有陷入困境,談不上反轉,談不上反轉意味著沒有反轉失敗的風險,安全係數高。
匹克有明星產品,這是非常寶貴的亮點,匹克一直專注於籃球鞋。NBA大部分球隊都有匹克球員,東西部決賽中只有一個隊沒有匹克球員的,匹克非常會簽高性價比年輕潛力球員,而且還簽得多,注重球員的性價比,成長性,並且適度分散投資,真的很有價值投資之勢呀,最近匹克在非洲啊,南美啊之類的比較落後的但是打籃球的地方,銷售了9個億的存貨之類的便宜東西,那些地方的人喜歡NIKE籃球鞋又買不起,穿匹克也會很有面子,因為自己喜歡的冠軍球員也穿匹克啊,而李寧簽的球員又貴又走下坡路。
運動品行業需求缺乏動力,因為青少年人口處於明顯的負增長狀態,因此運動服裝像以前那麼容易賺錢的日子木有了,以後這些運動服裝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在細分中生存紮根,往外延伸拓展,這一點我在匹克身上有看到希望,匹克深明運動品牌的品牌價值提升,必須要在幾項熱門運動中拋頭肉露臉,才能樹立品牌,籃球,足球,網球,高爾夫球,棒球,奧運會等。匹克專注攻籃球,連續5年有匹克球員進NBA決賽得冠軍,真的很厲害!水滴石穿,2012年匹克在美國銷售3000萬,增長60%左右。這個基數雖然很小,但是持續的曝光度會讓匹克在籃球領域樹立品牌價值,這個力量是很大的,在北美火了,意味著國內和其他國際上也有大量的受眾認可和跟風,匹克也是至今為止,第一個真正打入美國市場被消費者真正接受的運動品牌。如果有一天匹克在NBA火了,意味著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品牌。
大股東絕對控股公司,自己管理公司,目光長遠。

361度最大的亮點就是:便宜,便宜,便宜,但是便宜到一定份上,就是超級大的亮點!361度沒有特別專注於哪一塊,運動類的贊助也相對較少,倒是電視廣告賣得不少,我在淘寶上看他們的衣服款式也是偏時尚休閒類的運動品牌,看來他們是要走大眾時尚運動休閒的路,很多平時不怎麼運動的年輕人,都是身穿361的T恤,腳踏361的鞋子,連他們的代言人貌似都是一些港台偶像派明星。走這個定位需要有很多的款式,庫存管理就是個很大的問題。另外隨著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從喜歡日常不運動穿運動類衣服,轉變成喜歡穿時尚休閒類的衣服,361度應該是比較容易受到衝擊的運動品牌。

估值:匹克30億營業額30億市值,361度49億營業額,36億市值,匹克匹克PE7.8,361度PE4.1,匹克從10年的8個億,跌倒12年的3個億利潤,361度從10年的12個億,跌到12年的7個億,可以說匹克從營業額和淨利潤都比361下滑得厲害,但是這個多出來的下滑量,是和匹克的決策有關的,匹克關店1300家至六千多家(以前一共有7千多家),應對行業危機,這麼做基本保持了價格體系的穩定和對品牌傷害最小化,但是短期內國內營業額必然大減。而361度還多增加了185家店(增加後是是七千八百多家)。這些經營決策的背後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分化變得非常明顯,我直接把應收賬款當存貨處理,匹克應收加存貨13億,而361度應收加存貨卻高達25億,查了整整12個億,而且361的應收加存貨12年比11年,只是低了一個多億,和10年比存貨多了一倍多,去庫存化沒什麼成績,問題依然木有解決,匹克相對好一點,雖然12年比11年,應收加存貨也是只是低了一個多億,但是和10年比,存貨只是多了30%左右,也就是說匹克的存貨問題一直就控制得很好,只是付出了關店的斷臂代價。
反轉毛估計提:
匹克3個億利潤,22億現金,13億存貨,30億市值,30市值-20億現金+13億存貨=23億 7點幾
361度7個億利潤,21億現金,25億存貨,36億市值,36市值-21億現金+25億存貨=40億5點幾

結論:雖然361度估值比匹克略低,但是基於應收加存貨的處理一直沒見大的好轉,存貨減值對利潤的影響,使未來的財務表現存在不可確定的風險,很難預估。而匹克已經經歷過最壞的關店階段,目前存貨及公司各項運營指標都屬良好,比較充分的釋放了風險,安全係數高很多。並且匹克定位在更加專業的籃球鞋的市場上向外拓寬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開始嶄露頭角,有成為專業領域國際品牌的想像空間。未來的品牌溢價和高度我認為會高於361度。相比較,我會基於風險已釋放的安全考慮,選擇匹克。

行業分析:
網購對這些品牌的市佔率影響,我覺得長期是相當有限的,目前看線上服裝品牌真正形成大勢的貌似只有凡客誠品。之前大家一直在說的淘品牌崛起,從2012年線下大牌批量進駐天貓開始,勢頭並不好。我淘寶了兩個晚上,把有研究的公司的服裝和一些淘品牌都研究了一遍,發現這些線下服裝的天貓店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代理商的淘寶店也有很多銷量在售,唯一木有官方天貓店的居然是匹克,不過匹克有一些代理商的天貓店,但是銷量一般,但是在凡客匹克有店哦,而且很籃球風。感覺匹克現在還是不重視線上銷售哦,相比較李寧等線上去庫存的努力,我覺得匹克好安靜。但是我覺得網購對這些品牌的線下渠道長期看肯定是有很大影響的,不過基於現在網售成本也很高了,我認為服裝行業的品牌價值,還是取決於自身啊,畢竟,網購顛覆的更多是購物平台,而不是產品本身,在哪裡買衣服,買的都是衣服本身而已。

平價時尚休閒類公司:美邦
成熟商務休閒類公司:七匹狼
運動服裝類公司:匹克

行業格局觀想:我認為平價時尚休閒類公司是競爭最大,也是市場最大的一塊,幾十到三百之間,打仗一樣,優衣庫,zara,H&M,都在進駐一線城市快速擴張中,凡客也相當厲害,總之我認為快時尚好賺錢,但是風險超級大,成首富(優衣庫)和失敗都在一念間,高庫存是快消最恐怖的恐怖,一般人駕馭不了,我說實話真的沒把握看不透呀。
而成熟商務休閒類的公司競爭相對小很多,他們的價位在300到1000之間,其實毛利率和快消差不多,在50%以內。國際大牌這個價位的基本等於無競爭啊,剩下福建的和江浙的老闆們窩裡爭。好的方面是,人口紅利暴漲的一代,也就是我和我之前這一代啦,馬上就要到七匹狼的目標客戶群年齡了,那麼將會有大批新客戶從李寧啊,美邦啊,轉到七匹狼裡去,因為他們肚子會大起來,肌肉會消失掉,覺得穿李寧美邦不合適了,太屌絲了,太幼稚了,那時候就會發現七匹狼之類的好像更適合自己。壞的方面了,成熟商務休閒類的品牌報喜鳥一季報很差,有業績變臉的架勢,而七匹狼,九牧王的秋冬訂貨會,增長好像也感覺乏力,才增長個位數。而之前三年七匹狼的淨利潤增長率都是40%左右,今年一季報只增長7%,所以商務男裝現在貌似是行業調整的開始,雖然股價已經提前反應了這種低迷,跌到高點的三分之一了,(想想以前估值多高啊,看到這種估值,我一直看都懶得看。)所以拋去股市大盤低點不論,也拋去現在的估值是七匹狼上市至今最低的估值不論,光從公司業績基本面的角度,現在應該不是最好的買點。
現在話說運動類衣服的公司,我之前是一直相當不看好的,因為我認為目標客戶群縮小,行業風標改變,存貨氾濫,但是再沒亮點的行業,如果價格足夠夠低,風險足夠小,最好還有業績翻盤的可能,實現戴維斯雙擊,這樣的公司我是相當喜歡的。李寧把3年前的存貨一兩折售賣了,各運動類品牌公司無論存貨去的多還是少,基本都是存貨或應收款在變少了,這是很好的現象,意味著為時三年的存貨之災開始好轉了,行業雖然發展前景並不太光明,但是風險倒是充分釋放,現在在低迷的底部,服裝行業也是類強週期的行業,這一點是很吸引我了,反正現在已經是最差了,運動衣服還是有自己的市場,估值低到有強大的安全邊際(這個很重要),所以相比較平價時尚和成熟商務休閒,我更看好現在的運動服裝類上市公司。


購買建議: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匹克,因為估值非常低,除去現金的話,相等於2倍PE,分紅達7%左右,30億的市值,22億現金,相當安全!現在的業績已經是壯士斷臂大減40%營業額的業績了,風險充分釋放,比較安全!存貨及應收賬款相對同行業除安踏外其他公司是最優秀的,運營管理給力。往好的方向展望,如果行業復甦,估值和業績有可能實現戴維斯雙擊。如果情況不如人意,業績不增,10%純利,7%的分紅,因為有大量現金在帳,估值已經超跌完,股價跌20%,等同於公司持有的現金,安全邊際非常高。如果業績繼續下降,或存貨大增,現金會轉換成存貨和應收款,但是淨資產已低於股價30%左右,股價跌20%至30%,會形成比較強烈的支撐。

購買方式建議:
關注營業額,淨利潤,應收賬款+存貨,存貨周轉率。
如果業績好轉,股價跌,越跌越買,並且價格越低,買入比例變大。
如果業績好轉,股價不動,買入比例變大。
如果業績好轉,股價好轉,平均買入。
如果業績不變,股價跌,越跌越買,並且價格越低,買入比例變大。
如果業績不變,股價不變,買入一定比例後,觀察,不買。
如果業績不變,股價上漲,那就讓它錯過,觀察,不買。
如果業績變差,股價跌,越跌越買,但是價格越低,買入比例不用變大,平均買入,把成本攤低即可。
如果業績變差,股價不跌,觀察,不買。
如果業績變差,股價上漲,觀察,不買。

我覺得買這種有可能戴維斯雙擊的股票,用上面這種買入方式能夠有效規避基本面風險,好處是安全係數高,短期賬面浮虧少,壞處是萬一股票上漲,大資金會錯過機會。但是我認為投資股票永遠安全重於收益,永遠都會有機會,一定要確保資金的安全,才有複利的機會。
$匹克體育$$匹克體育(01968)$$361度(01361)$$李寧(02331)$$七匹狼(SZ0020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38

【案例】榮大偉業:離上市最近的打印店是如何煉成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7/57438.html

2014年1月,IPO開閘,將會有762家擬上市企業等候發放IPO牌照,i黑馬分享的這個案例:金燦酒店的榮大快印,卻是在12月1日IPO開閘消息發布的前三天就開始了通宵達旦的忙碌。傳統認為,打印店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是不能制造區隔的,但榮大偉業打破了這一看法,這是一個離上市最近的打印店,它是如何做到的?(創業家雜誌曾對榮大偉業做過詳細報道,題為《榮大:一家打印店的秘密》)它的秘訣就是“找痛點”:1、找痛點。這個公司深度理解上市公司的打印痛點。2、找到一級痛點並放大:專業性強,出錯率低,保密性做得比較好,價格合理。IPO申報材料都需要不斷調整和補充,上報材料總是在最後幾天才能最終定稿,上市文件基本都在1000頁以上,若有錯誤,還要推倒重來。而這個風險是分秒必爭的投行人不願承擔的,榮大能夠提供的則是這一專業服務。3、口碑。榮大值班主管劉根福向一位索要宣傳資料的保薦人解釋:“榮大不需要宣傳冊,榮大的業務靠的是口碑。”離上市最近的打印店來源:彭博商業周刊在寫著“榮大偉業”的幕板下,前臺一個身穿藍色襯衫制服的姑娘一看到有人進來馬上熱情地問道:“幾位啊?”幾個西裝革履的男士回答說:“三位。”姑娘說,“這邊請。”隨後把他們帶到單獨的接待室說,“先坐這等位吧……”這並不是在一家賓客爆滿的飯店,而是在2013年12月深夜11點的榮大快制印店。這家距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3公里路程的店鋪,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離上市最近的打印店。自2013年12月1日證監會宣布了IPO(首次公開募股)開閘的消息後,蝸居在北京西直門南小街金燦酒店的榮大快印就變成了一個車水馬龍的所在。因為沒得到公司的授權,一位榮大財經公關部不願具名的員工透露:“IPO開閘消息出來後,榮大的業務一下興旺起來,現在榮大實行員工三班倒24小時營業,甚至還有不少加班,前一段新三板沒有明確截止日期,IPO又一直暫停,只有一些重組、債券業務,晚上基本不需要排班或者加班。”猶如洋蔥價格從側面能夠反映印度經濟通脹指數,女人對口紅的使用能夠反映經濟衰退與否一樣,榮大打印的生意狀況已經成為資本市場冷熱的一個窗口。對於已經暫停了14個月之久的市場而言,IPO重啟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消息。按照證監會新聞發布的消息,2014年1月,IPO開閘,將會有762家擬上市企業等候發放IPO牌照。金燦酒店的榮大快印卻是在12月1日IPO開閘消息發布的前三天就開始了通宵達旦的忙碌。今年以來,這樣的情形大約出現過三次,一次是2013年上半年的IPO財務核查提交自查報告的時候;另一次是2013年10月份的新三板擴容;最近則是IPO開閘需要公司補充上交材料。據榮大競爭對手時美快印總經理楊文宇的測算:榮大在IPO最火爆的2011年年創收5400萬人民幣,利潤在2700萬人民幣左右。榮大打印彼時占據了IPO申報材料打印業務90%的市場份額。穿過鋪著紅色地毯的金燦酒店大廳走廊,黑色粗體的“榮大偉業”和紅底白字的“券商之家”8個大字映入眼簾。但想進去卻沒有那麽容易,榮大快印的前臺正對著電梯,接待人員帶著禮貌的微笑,但卻十分警惕,這與他們接受的保護投行客戶的保密性培訓相關。前臺旁邊是榮大的展示區,整體風格采用的是金融圈最常用的紅木裝修,搭配白色的實木展示架,上面放著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裝潢精美上市公司路演資料,這樣的氣勢將榮大與路邊打印店嚴格區分開來。除了氣度不凡外,更為投行圈認可的是榮大分工明確、專業的服務。以IPO申報材料為例,其實制作流程並不複雜,主要分為校對、原件整理、原件套頁碼、原件掃描、掃描件處理、打印複印件、轉電子文件、電子版刻盤等。但是,IPO申報材料都需要不斷調整和補充,上報材料總是在最後幾天才能最終定稿,上市文件基本都在1000頁以上,若有錯誤,還要推倒重來。而這個風險是分秒必爭的投行人不願承擔的,榮大能夠提供的則是這一專業服務。平安證券投資部董事總經理韓長風沒少和榮大打交道,他向《商業周刊/中文版》記者歸納投行榮大依賴癥的原因:“榮大這麽多年在和投行的磨合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對相關資料的格式熟悉,專業性強,出錯率低,保密性做得比較好,價格合理。”韓長風這麽說,也是經過比較的。他回憶,券商、投行最早是集中在國貿下面的亞細亞圖文打印申報材料,但是收費比較貴:加班機器的費用比人工都貴,榮大當時一次普通項目資料打印,收費還不到一萬塊錢。除了價格優勢,榮大也在提高服務水平,增加服務範圍。為了適應客戶的需求,榮大的服務範圍拓展至提供餐飲、住宿、洗浴、用車等方面。上述拓展都受到了客戶好評。12月初的幾天,即使到了晚上11點半,榮大仍然人聲鼎沸。20多個穿著土黃色制服的榮大員工依然坐在電腦屏幕前,專註而忙碌,在他們的對面黑色皮制轉椅上坐著等待打印材料的投行項目負責人,將近20個座位沒有一個空座。每個單獨的接待室和休息室也都座無虛席。榮大前臺,有兩個西裝革履的男子剛剛趕到,一人拎著拉桿行李箱,另外一人提著電腦包,室內溫暖的暖氣,使他們的眼鏡上蒙了一層霧,前臺人員還沒來得及給他倆登記,面前電話便鈴聲大作――即將趕來的客戶在進行業務預訂。另外一個前臺人員則忙著為客戶結賬,“這個項目補充材料總共12120”,說話間已麻利地開好了發票,將複印材料和發票裝在印著“券商之家”紅底白字的榮大快印塑料袋里。在業內,榮大被喻為“離上市最近的打印店”,榮大這名取自早期創始人周正榮的名字,記者采訪中了解,榮大自2003年開設打印店,與普通路邊打印店並無二樣,彼時,榮大在金融街附近的木樨地辦公,一開始主要為去發改委、財政部的辦事人員打印材料,後來榮大在上海、深圳開設分公司,2012年9月搬到了西直門附近的金燦酒店。發展得已經非同一般的榮大打印卻沒有自己的宣傳冊。榮大值班主管劉根福向一位索要宣傳資料的保薦人解釋:“榮大不需要宣傳冊,榮大的業務靠的是口碑。”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金錯刀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92

最近一百年,全球湧現過哪些最頂尖的、最賺錢的公司?(轉) 金石

http://xueqiu.com/1175857472/28115810
最近一百年,全球湧現過哪些最頂尖的、最賺錢的公司?
2014-01-12 沃頓商業評論

最近一百年,全球湧現過哪些最頂尖的、最賺錢的公司?它們的共性是什麼?

截止2013年12月28日,市值在1000億美元以上,成立時間在1900年之後的,非行政壟斷型企業,有以下這些:

 1911年,IBM,市值1989億美元,IT科技

 1916年,波音,市值1028億美元,航空航天

 1921年,斯倫貝謝,市值1163億美元,石油服務

 1923年,迪士尼,市值1297億美元,文化娛樂

 1933年,豐田,市值1879億美元,汽車,日本

 195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2900億美元,金融投資

 1962年,沃爾瑪,市值2524億美元,商業零售

 1963年,康卡斯特,市值1341億美元,文化娛樂

 1968年,英特爾,市值1266億美元,IT製造

 1969年,三星電子,市值1914億美元,IT製造,韓國

 1972年,SAP,市值1015億美元,IT軟件,德國

 1975年,微軟,市值3095億美元,IT軟件

 1976年,蘋果,市值5107億美元,IT科技

 1976年,VISA,市值1392億美元,金融服務

 1977年,甲骨文,市值1678億美元,IT軟件

 1978年,家得寶,市值1135億美元,商業零售

 1982年,沃達豐,市值1892億美元,IT電信,英國

 1984年,思科,市值1159億美元,IT製造

 1985年,高通,市值1233億美元,IT製造

 1987年,吉利德科學,市值1149億美元,生物製藥

 1995年,亞馬遜,市值1827億美元,IT互聯網

 1998年,谷歌,市值3714億美元,IT互聯網

 1998年,騰訊,市值1125億美元,IT互聯網,中國

 1999年,阿里巴巴,市場估值1200億美元,IT互聯網,中國

 2004年,facebook,市值1411億美元,IT互聯網

 ——以上25家全球頂尖企業,你能看到什麼呢?

如果將世界上所有100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企業羅列出來,這個名單將要長的多。

如果從1900年開始做一個劃分,我們看到,絕大部分的歐洲頂尖企業都消失了,而美國的頂尖企業絕大部分仍然保留在榜單上。這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呢?

因為自從19世紀末以來,美國超過了歐洲,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立足於這個全球最大的本土市場,美國的新興行業優秀企業能夠通過規模優勢,輕易的戰勝其他地區的競爭者,獲得了成長為全球頂尖企業的優先入場券。而歐洲企業,在全球產業革命的大浪潮中,漸漸地就被邊緣化了。

誰能夠適應市場的變遷,誰就能夠成就百年基業。斯倫貝謝就是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19世紀末,石油工業開始獲得快速發展,歐洲的殼牌石油、BP石油是市場中最早的巨無霸。石油開採的難度越來越大,於是孕育了一個新興的專業技術服務市場。1921年,斯倫貝謝成立,作為最早的石油探測和鑽井服務公司,斯倫貝謝在一開始就已經奠定了技術領先的地位,1927年發表的《鑽井電信號研究》是這個行業的基礎技術之一。

斯倫貝謝最早作為一家歐洲公司,他的出現是歐洲科技領先水平的體現,但是如果一直紮根於歐洲,斯倫貝謝不會有今日的行業地位。二戰前後,世界石油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格局變化,美國市場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墨西哥灣的石油開採業蓬勃發展。斯倫貝謝1940年將總部遷至美國休斯敦,將業務重心及時的轉移至美洲市場,由此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空間。

在競爭激烈的石油服務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靠自己的技術保持長久領先,因此依靠行業地位積累的資金不斷收購,補齊短板就成了重要的法寶。從1950年代開始,斯倫貝謝幾乎每一年都要收購幾家公司,1952年收購forex公司進入鑽井市場,1956年收購johnstontesters公司成為綜合性測井公司,1993年收購IDF公司成為鑽井液服務供應商,2010年收購史密斯公司成為鑽頭生產巨頭。

正是通過適應市場的業務調整和收購擴張,斯倫貝謝不斷向新興的更有發展前途的藍海前進,在一百年的時間裡不斷壯大,才成就了這家石油能源產業鏈裡「最年輕」的頂尖企業。

自1920年代以後,世界範圍內,再也沒有誕生過一家石油行業的頂尖跨國企業(非國企)。

波音公司是另一個適應市場的絕佳例子

1903年,萊特兄弟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架具有實用性的飛機,並且創辦了自己的萊特飛機公司。當然,今天我們知道,萊特並沒有笑到最後。

1916年成立的波音公司,在早期的飛機公司中並不起眼,和很多當時的主流飛機公司一樣,波音的業務以政府的軍用訂單為主。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波音才脫穎而出。

二戰,是改變這一切的根本力量。二戰之前,軍用業務才是市場主流,但是隨著二戰的結束,飛機的市場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軍用市場萎縮,大型民用客機市場開始興起和壯大。1957年,在原有空中加油機基礎上改進的波音707噴氣式民用客機大獲成功,獲得了上千架的訂單,波音從此在商業客機市場上奠定了領先位置。在當時所有的軍用飛機公司中,波音是最早做出轉型決定的,正是這次及時的轉型,向藍海市場的進軍,讓波音笑到了最後,成為航空航天市場的新王者。

在歷史上,波音不是第一架飛機的研發者,不是第一架民用飛機的開創者,但是波音在民用客機市場上改進的產品,最好的適應了客戶的需求,在安全、空間、舒適性和性價比上,最大程度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於是波音就成功了,持之以恆,就將這份領先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波音的成功告訴我們,具有靈敏的市場反應能力,時刻堅持產品的微創新,是成就偉大企業的一條重要道路。

商業模式的創新同樣很重要

192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產業開始興起,迪士尼也在這個時期開始投身創業的浪潮。1928年,迪士尼推出首部以米老鼠為主角的世界最早的有聲動畫片,掀起社會熱潮,隨後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小姐與流氓,直到近一百年後的1990年代,仍然是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數字技術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正是這些領先的多媒體技術的引入,讓迪士尼的動畫片始終擁有著同時代作品中最好的視覺體驗,帶來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但迪士尼的探索不僅於此。迪士尼之所以能夠超越同時代的所有文化媒體企業,獲得更大的商業成就,在於他建立了文化行業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迪士尼認為,對於電影產業來說,故事不是最重要的,形象才是核心。

圍繞著永恆的角色形象,延伸出來迪士尼樂園和玩具銷售的下游產業鏈,才使得迪士尼擁有了更大的市場規模、更低的成本支出、更長久穩定的利潤回報。

迪士尼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創新的產品可以帶來一時的成功,創新的商業模式可以帶來一輩子的成功。

金融併購是獲得規模成本優勢的另一個重要手段。

康卡斯特就是這麼做的

1960年代,有線電視行業開始興起,康卡斯特在這個時候只是美國一個三線小城市的有線電視服務商。作為同質化競爭的行業,想要在產品上實現創新並不容易,經過十幾年的管理經驗積累,在成本效率上發揮到極致之後,康卡斯特走上了大規模收購擴張的道路。1986年,收購group W cable公司,將規模擴大一倍,1988年收購StorerCommunications Inc公司成為全美第五大有線電視運營商,1992年收購amcell,1994年收購Maclean-Hunter『s 美國業務,成為全美第三大有線電視服務商,1998年收購Jones Intercable公司,2000年收購LenfestCommunications公司,2002年斥資475億美元收購AT&TBroadband Cable Systems公司,從此成為美國第一大有線電視服務商。

無論是創新的商業模式,還是金融併購手段,目的都是為了獲得規模效益,如果不能創新,簡單而快捷的收購兼併就是達成目標的最佳策略。

策略並不是越複雜越好,簡單而有效的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股神巴菲特創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就是典型例子

二戰以後,美國的金融證券市場走向成熟,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建立的價值投資論受到歡迎,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成批買入優質藍籌股,投機風潮褪去,穩定的股市使得認同企業內在價值的證券投資者獲得了成長的沃土。

195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立,巴菲特成為價值投資學派最忠誠的信徒,在企業價值被低估時買入,在企業價值被高估時賣出。如果你在這一年將1萬美元交給巴菲特打理,今日這份本金將增值為2.7億美元,這就是股神點石成金的魔力。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成功告訴我們,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方向,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最後就獲得了偉大的成功,就是這麼簡單。

二戰,對於20世紀的全球產業發展史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主導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是石油能源化工、鋼鐵機械汽車飛機火車輪船航天軍工,在此之後,他們的光芒都被掩蓋了,IT產業的創新成為舞台中央最耀眼的明星。25家全球頂尖企業,有14家來自IT行業。

在其他的行業,同樣是創新的技術和服務,孕育了新生的商業機會。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銀行和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來自證券投資行業,VISA來自信用卡行業。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商業百貨公司,沃爾瑪來自連鎖超市,家得寶來自連鎖建材賣場。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傳統媒體公司,康卡斯特來自有線電視行業。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化學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來自生物製藥行業。

這五十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汽車、飛機、機械、石油、化工頂尖企業,在那些科技變革緩慢,市場成熟的行業裡,行業格局已經固定,傳統壟斷巨頭的存在,遏制了新生企業成長的空間。只有通過創新的科技產品、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全新開拓的藍海市場,新生企業才有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可能性。

而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機會,就是IT科技行業的變革浪潮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藍海。

最早的明星是IBM

1911年,IBM在紐約成立,早期主要從事穿孔卡片數據處理業務,也就是員工考勤用的打卡機。

1932年,IBM投入100萬美元建設第一個企業實驗室,並且與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展開技術合作,從此奠定了IBM在技術上的雄厚積累。到1935年,IBM的卡片統計機已經佔領了美國85%的市場份額,1950年代進一步成為美國國防部的電腦系統承包商,在1960年代大型計算機行業興起的時候,IBM水到渠成的成為了行業龍頭。到1974年,IBM生產的計算機數量是世界上其他所有計算機廠家生產總量的四倍,是這個行業絕對的壟斷者。

可以說,一部IT產業的早期發展史,就是IBM的企業成長史。

但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即使積累深厚如IBM,仍然數次差點在陰溝裡翻船。1976年,蘋果公司推出的PC電腦給計算機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市場主流從大型機向小型機發展。面對個人電腦帶來的衝擊,IBM迅速轉型,以橫向開放的商業模式,將挑戰者蘋果擊敗,繼續在新興的個人電腦市場上稱霸。

1993年,在新一代挑戰者康柏和戴爾的衝擊下,IBM再次陷入巨大虧損。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IBM意識到,消費者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聚焦於渠道,而自己的優勢在於技術積累,高昂的成本無法與新生代企業競爭,於是再次做出轉型,向高價值的企業服務市場發展,重獲新生。

一百年來,IBM的業務重心不斷轉變,在訊息萬變的IT科技產業上猶如大象般翩翩起舞,他的成功,是適應市場,以科技創新和優秀管理敏銳感知市場水溫變化,迅速調整方向進軍新興藍海的典型代表。

IBM的成功,孕育了另一個傳奇微軟

1975年,比爾蓋茨創辦微軟,在早期只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型軟件公司。蘋果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

1980年,IBM為了推出全新的個人電腦與蘋果抗衡,廣泛將零部件外包,英特爾贏得了芯片合同,微軟贏得了至關重要的操作系統合同。這份合同是微軟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由於時間緊迫,程序複雜,微軟甚至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一位程序員Tim Patterson手中買下了一個叫QDOS的程序,然後稍加改進後提供給IBM,這個系統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MSDOS。隨著IBMPC的普及,微軟的操作系統很快就成了行業的標準。

此後,微軟加強研發,在新一代的WINDOWS系統中引入視窗化技術,一代代的更新,伴隨著個人電腦行業的壯大而不斷強大。

微軟的成功告訴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勢發展,是小企業上位的一條重要捷徑。

英特爾的故事同樣有趣

1947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工程師肖克利發明了晶體管,這項技術的發明是現代IT工業的里程碑式創新,肖克利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創新並不是企業成功的必然保證。1955年,肖克利離職創辦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吸引了大批才華橫溢的年輕工程師加入。只是在糟糕的管理之下,這家新生的企業很快就分崩離析了。號稱「八叛逆」的八位傳奇工程師再次離職,合夥成立了硅谷早期聲名顯赫的仙童半導體公司。1968年,「八叛逆」中的諾伊斯和摩爾再次離職,成立了英特爾。

1971年,英特爾推出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1980年代成為IBMPC的芯片標配,此後隨著個人電腦產業的興起而不斷發展壯大。

英特爾的成功,不可否認是技術創新的成功,從微米到納米製程,從4位到64位處理器,從奔騰到酷睿,從硅技術、微架構到芯片與平台創新,在IT計算機行業的最前沿技術領域,英特爾一直是創新的領導者。

英特爾的成功,同樣是管理的成功,正是安迪葛洛夫這位優秀的管理者加入,使得英特爾沒有再次重複肖克利和仙童公司的覆轍,在半導體行業實現了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壯大。

英特爾的成功,同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沒有肖克利,沒有IBM,英特爾無法獲得今日這般顯赫的傳奇。

IBM同時孕育了SAP的成功

1970年代,是IBM大型主機風行的時代,IBM通過出售大型計算機給企業客戶,並且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軟件解決方案,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五位IBM德國分公司的軟件工程師認為,為每一個企業重新開發軟件,費時費力,不如設計一套統一的標準軟件提供給客戶更好。他們的建議遭到了IBM決策部門的拒絕,很明顯,這樣的方案最終將損害IBM的利潤。無法實現理想的這五位工程師最終選擇了離職創業,他們推出的企業標準管理軟件很快就受到了市場的歡迎,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

SAP的成功告訴我們,如果你發現了客戶的痛點,而市場又無法滿足時,只要你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創新產品,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IBM還是甲骨文的搖籃

1970年,IBM的研究員埃德加考特發表了一片著名的論文《大型共享數據庫數據的關係模型》,奠定了關係型數據庫軟件的理論基礎。但是IBM的軟件部門因為立足於層次式數據庫軟件,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利益關係而遲遲不願意推出相關的產品。

1976年,為IBM開發軟件的埃裡森讀到了這篇論文,立馬意識到其中的巨大商業價值,立馬拉上兩個同事創辦了甲骨文公司。甲骨文的軟件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歡迎,並且很快獲得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海軍情報所的訂單。從此之後,甲骨文公司一直引領著數據庫軟件市場的發展,並且伴隨著數據庫軟件在企業中的廣泛應用而不斷壯大。

甲骨文的成功告訴我們,一旦意識到市場機會,執行比埋頭研發更加重要。

IBM的地位如此重要,幾乎所有IT產業上的明星都與她有著糾纏不斷的故事。

蘋果的興衰起伏,尤其讓人唏噓

1976年,兩個電子產品DIY發燒友喬布斯和沃茲在車庫裡創辦了蘋果公司,他們的小型個人電腦一開始就以令人驚豔的創新在市場上受到矚目,並迅速成長為PC市場上的早期領導者。但是很遺憾,只有創新而缺乏優秀管理能力的蘋果最終被IBM打敗了,創始人喬布斯也被迫離開,在1990年代成為一家被人遺忘的公司。

蘋果的早期失敗再次告訴我們,創新的產品只能帶來短暫的輝煌,但市場的較量是持續的,只有優秀的管理配合持續的創新,才能保持長盛不衰。

1997年,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將在市場上久經打磨的創始人和靈魂喬布斯重新請回,一場商業史上最偉大的王者歸來開始上演。從ipod隨身聽,imac個人電腦,macbookair筆記本電腦,到iphone手機,ipad平板電腦,蘋果公司以持之以恆的創新精神,不斷刷新著世界對於完美科技產品的期待。

2011年,隨著喬布斯的逝世,蘋果的創新精神似乎也逐漸遠去。

蘋果公司的成功,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創新的啟示,更是如何保持持續創新的難題。

思科對這一點有著自己的解決之道

1984年,思科系統公司由斯坦福大學計算機中心的兩位主任創辦,他們最早設計了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設備,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局域網聯通成一個網絡,從此開創了互聯網時代。

立足於不斷壯大的互聯網設備市場,思科獲得了飛速的成長。但是他們很快認識到,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光靠自身的研發是不可能持續保持技術的領先的。

怎麼辦呢?思科的解決方案是:收購。通過早期建立的領先積累,不斷在市場上收購新興的技術和團隊,然後通過自己的龐大分銷渠道,在行業中確保了長久的領導者地位。簡而言之,思科專注於成為一個創新科技產品的分銷平台。

思科的成功,是創新者的成功,同樣也是收購策略的成功。

高通則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

1985年,高通公司成立,早期主要從事移動通信技術在運輸行業的應用服務,1989年最早推出了基於CDMA技術的移動通信解決方案,從此成為這個新興的通信行業的標準制定者。從2G到3G到4G技術的演進發展過程中,高通公司累積了4000多項CDMA專利技術,始終主導著移動行業的技術發展步伐。

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高通的移動微處理器第一個支持安卓操作系統,隨著安卓的廣泛普及,高通也成為了移動芯片行業的霸主。

高通的成功,和英特爾的成功是很像的。在一個高技術領域,通過高投入的研發,遙遙領先的技術水準,廣泛的專利壁壘,封殺了幾乎所有的競爭者生存的空間。除非行業發生大的變革,高通的地位就是無人可以威脅的。

隨著IT技術的日益普及,很多傳統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誰能夠適應時代,最早將IT技術引入到傳統行業,誰就獲得了顛覆巨頭的能力。

沃爾瑪就是這麼做的

1963年,家樂福在歐洲推出超市大賣場的商業模式,沃爾瑪很快就將它拷貝到美國去。1980 年代沃爾瑪再次率先引入新興的IT技術,對物流和庫存進行了全面流程改造。在IT技術的幫助下,沃爾瑪的連鎖擴張戰略得到有效執行,大規模的全國性鋪開分店,又進一步降低了渠道成本。規模優勢一旦建立,在馬太效應之下,對傳統百貨渠道的蠶食一步步加強,最終在1990年代超越了百年老店西爾斯百貨,成為新一代的零售之王。

沃爾瑪的成功,是適應市場的成功,及時引入新興的商業模式,及時引入最新的IT技術,強化流程管理,降低成本,從此不斷走向強大。

家得寶的成功法則和沃爾瑪如出一轍。

家得寶1978年成立,1983年開始引入IT校驗技術,通過倉儲和物流的流程改造,以連鎖建材百貨店模式改造傳統的建材流通渠道,從此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家得寶僅僅用了20年時間,就發展成為僅次於沃爾瑪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巨頭,其成功的秘訣和沃爾瑪一樣:引入全新的連鎖倉儲店商業模式,引入IT技術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後通過規模優勢實現不斷壯大。

金融行業通過引入IT技術誕生了VISA

VISA的前身是美洲銀行的支付業務部門,1958年推出第一張具有創新循環信用功能的BankAmericard卡,1973年推出電子化授權系統,1974年推出電子清算和結算系統,1976年改組為VISA銀行卡公司,向國際業務擴張。1983年,VISA推出全球ATM網絡,讓世界各地的持卡人可以全天候24小時在自動提款機上提取現金,為現代商業和休閒旅行帶來了便利。1993年,率先將神經網絡技術應用於電子支付,有效降低了信用卡的欺詐風險,確保金融安全。

VISA的成功,是金融支付行業率先引入IT技術,不斷開拓新的應用,走向藍海市場的典型。

新興行業不僅是IT技術,還有生物基因技術

近一百年,隨著老齡化的到來,醫藥行業的市場越來越大,但是全球頂尖的醫藥公司幾乎都是19世紀成立的化學製藥先驅。

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傳統的化學藥對某些病毒的治療一籌莫展,比如艾滋病和癌症等。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誰先在生物基因技術上獲得突破,誰就有可能獲得偉大的商業機會。

吉利德科學就是這麼一家走在科技創新前沿的公司:1987年在硅谷成立,是近二十年來新興的唯一一家來自非IT行業的頂尖企業。從目前的臨床測試來看,吉利德離成功的門檻已經越來越近。

吉利德科學的成功,是醫療行業生物製藥科技革命的代表,是向艾滋病等抗病毒藥藍海市場拓展的代表。

新興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藍海市場,但是如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注定了只滿足於本土市場是無法進入頂尖企業行列的。

沃達豐就是一個成功的跨地區擴張案例

沃達豐1982年成立,早期是英國拉考爾電子公司的一個移動電話技術部門,1985年獨立出來,建立了英國第一個模擬信號網絡,到1987年沃達豐已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服務公司之一。

但是英國的市場空間畢竟有限,1999年沃達豐和美國的airtouch通訊公司合併,2000年再次和德國曼內斯曼公司合併,從此一躍成為歐美市場第一大電信服務公司。

沃達豐的成功,首先是立足於移動通信市場的成功,在移動通信取代傳統固話通信市場的大環境格局下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其次是金融併購策略的成功,通過英國-美國-德國三大市場的規模擴張戰略獲得進一步的規模優勢,從此躋身頂尖企業行列。

落後地區的企業要想躋身頂尖行列,進入美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

豐田的成功之路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豐田汽車公司1933年脫胎於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的汽車部,作為汽車工業的後來者,第一桶金來自1937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陸軍卡車訂單,1950年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46億美元巨額訂貨,讓豐田再次打了雞血,從此飛速發展。

從一開始,豐田就認識到,作為汽車行業的後來者,不可能在技術創新上跟歐洲、美國的巨頭抗衡,因此強化管理、降低成本、以經濟型節油性的小車與西方巨頭展開差異化競爭,就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豐田發展出了「精益生產管理」模式,1966年推出的低價經濟型車「花冠」大獲成功,從此奠定了在日本汽車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使得美國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格局變化,大型車滯銷,經濟型節油性小車暢銷,美國的汽車巨頭一下子就懵了,豐田抓住契機,全力進軍美國,先後推出了專為美國市場開發的佳美和凌志車型,從此鯉魚躍龍門,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

豐田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創新,成功必須建立在比較優勢之上。在缺乏創新能力的情況下,在早期可以將低勞動力價格和精益管理作為優勢,重點開拓低端市場,然後耐心等待市場格局的變化,在機遇到來之時實行彎道超車。

韓國的三星電子同樣是這一策略的優秀執行者

三星電子公司1969年成立,是1938年創辦的三星公司進軍IT行業的子公司。1970年代,三星電子開始進入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領域,1983年進入內存芯片領域,1997年進入手機行業。

三星電子能夠不斷擴張,進入美日巨頭壟斷的家電、半導體和手機行業,並且發展壯大為行業領導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學習,在早期以低勞動力價格優勢,一步步擠壓搶佔西方巨頭的市場份額,這是三星在家電和半導體行業獲得成功的關鍵。

在手機領域,三星一向以外觀設計多樣化著稱,在非核心技術上與西方巨頭展開差異化競爭,等待彎道超車的機會。從1997年到2010年,三星等待了十三年,直到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蘋果顛覆了傳統的手機行業,卻墨守成規以不變應萬變,三星抓住機會推出大屏智能手機,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從此崛起為新一代的行業領導者。

三星電子的成功,和日本豐田汽車的成功是一樣的,作為一個來自發展中地區的技術落後者,要想超越巨頭,只有通過低成本價格優勢和差異化競爭,在市場發生巨大格局變化中及時抓住機遇來獲得成功。

最近二十年,全球信息產業革命進入互聯網時代,隨著技術的革新,成功的頂尖企業不斷湧現。

亞馬遜

亞馬遜公司1995年成立,是世界上最早一批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但是,在2000年的網絡泡沫破滅後,幾乎所有的同類型公司都破產了,只有亞馬遜公司,從一家網絡書店向電子產品、影音軟件、各種品類的商品不斷擴張,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早期的亞馬遜並不是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務公司,卻是經營最穩健,管理最嚴格,資金運營效率最高的公司,正是這種高超的管理能力讓亞馬遜熬過了網絡泡沫破滅的寒冬,成為電子商務行業的領導者。

2000年以後,亞馬遜通過全球擴張,終端物流中心的搭建,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一步步成長為可以與沃爾瑪抗衡的零售巨無霸。

谷歌

谷歌1998年成立,作為最早一批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之一,通過率先推出的廣告商業模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先者。隨著搜索引擎逐漸成為互聯網的信息入口,谷歌的廣告收入不斷壯大,一步步取代了傳統的媒介形式,成為互聯網時代最早的行業領導者。

2000年以後,谷歌對創新保持了高度的關注,先後推出了谷歌地圖、安卓操作系統等一系列偉大的產品,並且在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可穿戴眼鏡設備等IT前沿領域繼續探索。

谷歌的成功,同樣是創新的成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技術創新者之一。

facebook

facebook2004年成立,是21世紀最新一家崛起的IT互聯網巨頭。facebook是美國最早一批的社交網站之一,通過持續的體驗改進,很快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2006年後從校園市場向全社會網絡發展,2008年超越myspace,自此一直引領著西方的社交網絡市場。

facebook的成功,是持續微創新的成功,不斷改進的產品體驗,讓facebook超越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領先者,發展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巨頭。

在互聯網時代,不再是只有美國的創新者獨領風騷,中國的創業者也開始加入進來,躋身於全球頂尖企業的行列。

騰訊

騰訊1998年成立,最早是ICQ即時通訊產品的跟風者,通過產品的改進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交網絡平台。2003年後,騰訊進入迅速成長的網絡遊戲市場,並且依靠社交平台的流量優勢和優質產品體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娛樂公司。

2011年騰訊推出微信產品,及時向移動通訊平台轉型,再次獲得巨大成功,成為世界上用戶量最大的移動社交平台。

騰訊的成功,第一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第二是適應市場發展及時轉型的成功。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公司1999年成立,最早是一家面向中國外貿行業的信息服務公司,2003年推出淘寶交易市場,與ebay易趣展開競爭。淘寶通過創新的支付寶擔保交易技術解決了電商行業的信任問題,通過免費的C2C交易商業模式迅速聚攏了市場人氣,只花了三年時間就將ebay驅逐出了中國市場,成為這個行業新的領導者。

2010年後,阿里巴巴推出天貓商城、阿里云服務、菜鳥網絡、餘額寶、眾安在線保險等新業務,在互聯網商業、物流、金融等領域持續擴張,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互聯網巨頭之一。

阿里巴巴的成功,第一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第二是適應市場不斷向新的藍海發展的成功。

以上25家全球頂尖企業,他們有哪些共同的成功因素?

a,立足於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立足於一個新興的持續高速增長的藍海市場,在行業發展的早期格局未定之時進入。

b,要麼是行業最早的創新領導者,從推出的第一個產品之時開始就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的步伐。

c,要麼是最早一批進入的行業競爭者,通過微創新改進產品體驗,通過優秀的管理不斷進步,實現在一大堆的競爭者中突圍而出。

d,要麼是新興發展中地區的追趕者,通過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在低端市場上不斷擴張,以差異化策略與行業龍頭競爭,然後在市場環境發生突變時實現彎道超車。

e,將IT技術引入傳統行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是傳統行業新興巨頭獲得巨大發展的重要動力。

f,質量只是企業獲得成功的基本要求,但並不能保證企業超越競爭對手,因為你的任何一個優秀的競爭者都把質量看的很重要,對於消費者來說,前三名的產品質量沒有區別。

g,創新的產品,優秀管理之下持續的微創新體驗,創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原因。

h,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是企業在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中持續保持領先的重要競爭力,因此收購擴張就不可或缺。

i,基業長青的企業,總是那些能夠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具有敏銳觸覺及時轉型的企業。

j,價格策略獲得成功的前提是通過技術或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成本降低,而不是自殺式的營銷擴張。

k,……

最後一點,不是總結,只是預言:

19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歐洲市場和傳統行業,20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美國市場和IT行業,21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中國市場和互聯網新興行業。

為什麼?

因為中國擁有13億人口,快速穩定增長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在這個市場中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將獲得相對於西方企業更低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他們擁有著無敵的競爭力。

在可預見的十年內,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在新興的IT互聯網行業,中國也已經成為和美國並肩的全球創新中心,孕育頂尖企業的沃土已經具備,就看各位的造化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428

最近比較了一些理財方式,看到陸金所專享理財下的彩虹項目 刺蝟偷腥

http://xueqiu.com/8223138566/30131318
$中國平安(SH601318)$ 最近比較了一些理財方式,看到陸金所專享理財下的彩虹項目,由平安擔保保本保息,到期一次性支付本息,無再投資風險,預期年化收益率半年的項目都超過7了,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看上去還是挺有吸引力的。但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各種期限產品的借款人幾乎均為深圳平安聚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發完了又繼續重新滾動發行,按這借款速度,債務規模估算有幾個億。這家公司的債務水平到底如何?下面的信息挺嚇人: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原來深圳平安聚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陸金所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僅為1000萬,負債率要有多高?陸金所的創新模式就是左手倒右手,幾乎是空手套白狼,還能賺中介服務費。擔保公司的實力也受到質疑:「從2014年4月14日累積到5月6日18:30,陸金所理財頻道彩虹項目所有成立的項目金額累計為18億人民幣,也就是說註冊資金只有一億的深圳平安投資擔保公司在這短短的22天的累計擔保金額已經達到至少18億」。

考慮到投資者承受的各種潛在風險,那區區7%的收益相比便失去了該模式原本應有的吸引力。不過網上有不少聲音說平安那麼大一個集團,即使子公司有問題,也會來兜底的。但產品說明書裡多次提到風險,有可能損失本金,產生的一切後果由投資者全部自行承擔。隱性擔保是否最終是一廂情願?平安這家充滿狼性的公司,在利益和聲譽面前會選擇哪樣?

難說。[想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891

談談我最近中概股投資的幾個理解 tobeyhuo

http://xueqiu.com/4416948359/30365213
最近頻繁跟行業內的一些大牛交流,遠離投資圈,最近回來以後我的感觸頗深。所以寫下下面這段話。

     1.有些企業創辦初期的定位就沒想過要做多大的格局,玩票,耍一把,借風飛起來飛一陣子,然後尋找下一個能飛起來的行業。
     這類企業如果不上市,對投資人真的是好事。如果上市了,對股東是壞事。有些行業注定是小行業,創始人能擔起的財富可能僅僅是1000萬,你忽然給了他一個億,還想讓他好好做企業?
    包括我們自己捫心自問一下,多少人在心中給自己設立過一個美好的夢:這個夢不是說建立一個顛覆全人類的企業,而是早日達到一個財務目標,然後周遊世界。
     我承認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有過這個想法,後來在最近兩年忽然有了要顛覆世界的想法,並且已經開始各路開炮。
    當創始人的目標是個人財富1億美金,個人財富到達10億美金,他就缺少了繼續奮鬥的心,但為了能讓一些人合理退出,所以就有必要繼續畫餅,繼續拿錢,但其實早沒了顛覆世界的心。
    可怕。所以我在第一階段給一些企業定位的時候,這麼認為:一些企業只值10億美金,10億美金的門檻設立,其實是企業最初設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的。
    用老話講是,每個人承擔財富的能力是有限的。
    2.但是夢想是無限的。
    這種時候通常會激發以上的一部分人進化到第2類人。我通過一些接觸,通常表現為兩種特質:1,不服氣;2,不滿意。
    不服氣的特質裡,有一些企業很容易劃入到這個範疇;不滿意的特質裡,一些堅持用戶體驗的產品成長又涵蓋了一群人。小夥伴們可以自己劃入,這類企業在這兩類人的領導下,有機會成長為大企業。
     不服氣和不滿意的兩類人劃成一類人是,不滿意現在的平衡狀態,要打破平衡狀態。但前提是,這兩類人要已經先創立過一些第一階段的企業,因為沒有成為的一群人而轉變為投資人狀態,所以進化成了第2群人。
     這類人創建的企業,永遠值得覆蓋與跟蹤,無論是否上市。請對號入座。
     這類企業完成了從10億美金到50億美金的轉化,但想要突破50億美金,則不是光靠理想可以完成的。
    3.企業進行到第三階段,市值管理階段。
     之所以說50億美金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門檻,是因為在這個門檻上,一些企業終歸要達到頂峰,達到頂峰的根源在於對內生價值的挖掘以後,或多或少的開始出現競爭者,內部分化者以及重大的管理風險。
    我們通常這麼說一個人,給你100元你會很快花光。給你1000元你也不放在眼裡,給你1萬元你花錢稍微慎重,給你10萬元你開始想著理財,給你100萬你開始想入非非,給你1000萬,有些人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給你1個億,你懷疑這是不是真的,給你10個億呢?再給你100億呢?還是美元!
    這個時候你就知道,你要管理的就不僅僅是讓原有業務的良性發展,比如有些人原來有一個孩子一個老婆,當有10個億以後,開始有10個孩子和10個老婆。我們無意評判人品,但是真當你也有10億美金以後,你可能會有100個。
    這是人性的變化,企業也一樣。
    有些創始人,注定只能管理10億的企業,如果成長為50億,這個時候除了企業的內生變化,還要考慮外部變化,風險因素和要考慮的因素遠較10億美金時候多更多。
    這時候,管理得當的企業,開始從40億到50億這個階段變成了80億,100億,200億。
    有些企業則會由於管理風險和外部競爭,從40億跌回10億甚至就此倒閉。
    所以一直以來,我個人對於40億到50億階段的企業,評估起來都格外留神。除了審視行業的正常財務報表以外,只要有機會,就會找業內人士聊聊天,如果有機會跟創始人聊聊,會讓你對投資有更客觀的審視態度。
     有些人,吃過一次飯以後,你可能關上門就會想,今晚我一定要賣出這家公司。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因素是,企業內部的單一品類的挖掘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開始變小,必須尋找一個又一個的增量。
    所以有句話我至今認為很經典,盤活存量,做好增量。對於50億以上的企業,尤其重要!
     10億到50億的公司,這層次成長起來要很快,50億是瓶頸,但抓好公司能有5倍空間;
      50億到100億,對應到市場是正常的發展,最容易受市場內外因素影響,雖然缺少了高增量,但是卻有機會抓住大公司。
      一旦買入大公司行列,後面就是100億到700億的增長。不少投資人認為只有小公司才能翻10倍,實際上不少大公司一旦邁入市值管理階段,成長速度要高的驚人,因為進入了更高的天空,跟你並行的競爭者都在下層。
      從鄉間小道到高速公路,非常開心,想吃誰吃誰。
     說了這麼多,我雖然不想大家對號入座,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對好入座。寫在中概股Q2財報之前,這次財報以後,我還是認為,會更好的讓我看清楚以上3個因素。
另外,有朋友建議說出來個別的名字,因為一些關係,我就不點名了。懂的朋友可以自己跟帖說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19

最近我的第一重倉股$TSC集團(00206)$ 跌跌不休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30629257
最近我的第一重倉股$TSC集團(00206)$ 跌跌不休,本週以來更是放量大跌。首先我要向因看到我的貼子而高位買入並虧錢的球友們道歉!

然而,昨天我能找到相關的負面信息一是安東中報預減,二是宏華賣了條鑽井船,但這都與206沒有因果關係。

儘管我對海工一竅不通,也從未打過公司電話或現場調研(我大部分股票都這樣),但憑著我對財報和行業基本的邏輯推理,結合幾個股友的調研反饋和我對公司及行業新聞的持續關注,都表明公司基本面的確在持續向好,海工行業也比較陽光。

因此,我決定持股不動,並且昨天和今天還加了點點倉,維持在三成倉不變。我會先等待中報,如無意外下周應該會像去年那樣出盈喜公告。待中報後再作評估,我會耐心等待公司簽大訂單和年報。

讓我心態平穩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的第二重倉股$中核國際(02302)$ 最近被資金關注而飆升,從我年初因朋友推薦而重倉殺入以來剛好翻倍了,若非206加倉則倉位已升至第一。

回想3月份證券市場紅週刊@圈兒 採訪我時,我曾極力看多核電行業並告訴她我持有中核國際。但是,因為向我推薦的朋友當時還在建倉過程中,所以我請求週刊不要發表我對核電行業的分析和提及個股,因為2302市值太小成交清淡,最終只在這篇《敗也財務成也財務》的採訪結尾簡單的提了一下核電。

過去半年多來,我看了很多核電行業的資料文章,也同一些業內人士有過學習交流討論,但我沒有在網上發過主貼,這個貼子後邊我曾簡短的回覆過,沒深入。現在媒體和資金對行業和相關個股已經有所關注,只不過有水平的深入研究仍然很少。我想重複的觀點是,核電未來十年是非常確定的高增長行業,要科學理性地看它,我相信會產生十倍股的。

另:這篇文章雜誌社修改過幾次,我自己的新浪博客上的文章可能更流暢一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156

最近我的第一重倉股$TSC集團(00206)$ 跌跌不休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30629257
最近我的第一重倉股$TSC集團(00206)$ 跌跌不休,本週以來更是放量大跌。首先我要向因看到我的貼子而高位買入並虧錢的球友們道歉!

然而,昨天我能找到相關的負面信息一是安東中報預減,二是宏華賣了條鑽井船,但這都與206沒有因果關係。

儘管我對海工一竅不通,也從未打過公司電話或現場調研(我大部分股票都這樣),但憑著我對財報和行業基本的邏輯推理,結合幾個股友的調研反饋和我對公司及行業新聞的持續關注,都表明公司基本面的確在持續向好,海工行業也比較陽光。

因此,我決定持股不動,並且昨天和今天還加了點點倉,維持在三成倉不變。我會先等待中報,如無意外下周應該會像去年那樣出盈喜公告。待中報後再作評估,我會耐心等待公司簽大訂單和年報。

讓我心態平穩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的第二重倉股$中核國際(02302)$ 最近被資金關注而飆升,從我年初因朋友推薦而重倉殺入以來剛好翻倍了,若非206加倉則倉位已升至第一。

回想3月份證券市場紅週刊@圈兒 採訪我時,我曾極力看多核電行業並告訴她我持有中核國際。但是,因為向我推薦的朋友當時還在建倉過程中,所以我請求週刊不要發表我對核電行業的分析和提及個股,因為2302市值太小成交清淡,最終只在這篇《敗也財務成也財務》的採訪結尾簡單的提了一下核電。

過去半年多來,我看了很多核電行業的資料文章,也同一些業內人士有過學習交流討論,但我沒有在網上發過主貼,這個貼子後邊我曾簡短的回覆過,沒深入。現在媒體和資金對行業和相關個股已經有所關注,只不過有水平的深入研究仍然很少。我想重複的觀點是,核電未來十年是非常確定的高增長行業,要科學理性地看它,我相信會產生十倍股的。

另:這篇文章雜誌社修改過幾次,我自己的新浪博客上的文章可能更流暢一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157

主題投資:最近案例分析 Dean_丁丁

來源: http://xueqiu.com/2129489320/31031700

雪球的世界里,我看基本上球友們分成了兩派:價值派和成長派。今天,丁丁總結一下另外一個派別,分析角度可能是你從來未曾想到的:主題派。

首先,丁丁說下我對三個派別的簡單定義,若有不同理解,可以提出。

價值派:最看重公司絕對估值的低位,以PB和PE為甚。尤其是追求PB,最好是小於1,這樣,表面上意味著公司的市場交易價格低於清算價值。目前的A股市場,以銀行,保險,鋼鐵等行業為典型。PB<1, PE<10 的股票是價值派的最愛。雪球的銀粉是代表。

成長派:追求業績的大幅和連續增長。同時公司有穩定的盈利模式。業績的大幅增長依靠銷售的擴大或產能的增加。追求市值從小到大的過程。PE介於20-60居多。業績成長>30-50%,至少可以持續2年。今年的牛股利亞德,愛康科技等是典型。去年到今年創業板中小板有不少類似股票。

主題派:追求公司有開創性的產品或服務模式,或者相關事件和政策帶來的幻想。模式要有想象力,不一定當期盈利。或者突發的行業變化或國家政策造就了人們對公司前景的幻想。公司虧損,微利,或者估值奇高同時又概念的股票有不少是主題派。許多主題派股票PE達到100以上。典型的代表:東方財富(互聯網金融),上港集團(去年的自貿區),人民網(組建新型媒集團集), 百圓褲業(並購電商),比亞迪(特斯拉,電動車),全通教育(在線教育)。

下面, @Dean_丁丁 幫大家總結幾個重要的問題:

1. 13-14年出現過的主要題材有哪些?典型的股票有哪些

答:3D打印(中航重機),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上港集團),民營銀行(蘇寧),互聯網金融(金證股份),機器替代人(機器人),滬港通(銀行保險水泥鋼鐵),各地國企改革,民營醫院(恒康醫療,複星醫藥),特斯拉(比亞迪),各地自貿區(各港口),互聯網彩票,4G(宜通世紀),智慧城市(易華錄,飛利信),霧霾PM2.5(雪迪龍),智能電視(樂視網),智能家居(家居寶),信息安全(浪潮信息,衛士通),通用航空(海特高新,川大智勝)。

2. 題材股和成長股涇渭分明嗎?

答:不是的。有不少股票即是成長股,同時又附帶題材的概念。上述例子中,恒康醫療,易華錄,飛立信,機器人等等都可以算是兩者的理想結合。

3. 主題投資的要點:

答: 丁丁的建議如下:
a. 主題本身的力度,和媒體的覆蓋有關。覆蓋的越多,刺激股民和主力買入的概率和力度就越多。上海自貿區概念,開通時遭遇媒體報紙的大量密集報道。
b. 主題本身要有一定持續性。有的主題,只發生一次,比較容易曇花一現。有的主題,有一定時間跨度,有後續報道,這樣的主題,容易持續。上述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為最甚。
c. 題材本身,一定要在剛出現時介入,當成為街頭巷尾熟知的話題時,機會早就過去。
d. 買賣方法上,請參考Dean_丁丁前期在雪球和新浪博客中的丁丁之交易體系中的波段操作法。另外,也參考《把正確賣出變成習慣》一文。

4. 請分析兩個主題投資的典型案例?

答:上海自貿區和信息安全,丁丁的分析如下:

上海自貿區:
2012年12月:上海申報自貿區,外高橋3漲停後逐漸平息,緩步走高。
2013年1-8月:上港集團,上海金橋等股票被先知先覺者吸納,走勢略強於上證指數。
2013年8月22日:上海自貿區宣布。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
2013年8月23日:上海相關股票飆漲:尤其以港口,相關地產等行業為甚。

信息安全:
2013年6月:斯諾登事件,詳細就自己搜索。網絡安全軟件股票遭遇爆炒。
2013年6-8月:全世界各個國家反響強烈,包括中國。
2013年11月13日:中國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2013-2014年中:中國強調支持國產軟件和操作系統;支持國產服務器存儲器;政府停止采購蘋果產品;公務員采用國產手機等。

在整個這一年中:浪潮信息,浪潮軟件,華勝天成,啟明信息,同有科技,衛士通等股票遭遇炒作。並且中間是有較多機會介入的。

5. 主題投資應該被鄙視嗎?
答: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到,主題投資機會很多,不亞於創業板中小板的成長股。若能深入理解主題投資的核心,結合成長股投資同樣益處多多。

6. 主題投資應該防範什麽風險

答:丁丁提示如下:
a. 不要追高介入。丁丁反複地在我的交易系統中有提示。
b. 題材遭受炒作後,需要及時退出。
c. 和成長股一樣,真正好的主題是比較少的。大家註意減少出手率,同時選擇那些剛發生並且可以持續的主題進行投資。

丁丁提及的相關文章:請參閱雪球和新浪博客的Dean_丁丁的文章。
http://xueqiu.com/2129489320/30285972
http://xueqiu.com/2129489320/30426827

@天涯射手@Lali @方舟88 @小權@守護綠草@聽風-春華秋實 @小小辛巴

相關股票:$東方財富(SZ300059)$ $上港集團(SH600018)$ $外高橋(SH600648)$$比亞迪(SZ002594)$ $人民網(SH603000)$ $複星醫藥(SH600196)$ $機器人(SZ300024)$ $樂視網(SZ300104)$ $浪潮信息(SZ000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