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9歲,剛創業他已估值10億:數說國內新晉獨角獸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5/151680.shtml

1、滴滴快的

估值:150億美元

成立時間:2015年2月

主要業務:打車應用

創始人:滴滴打車創始人程維(32歲),快的打車創始人呂傳偉

最新的滴滴快的公司在2015年情人節誕生。2月,滴滴和快的宣布合並,成為國內打車應用市場的一頭超級巨獸。2015年7月,滴滴快的完成近2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公司估值約150億美元。合並後的滴滴快的,以更大的體量、融資能力,以及占據80%國內打車市場的優勢,和美國該領域的獨角獸公司Uber展開了對中國市場的爭奪。

2、大疆科技

估值:80億美元

成立時間:2006年

主要業務:無人機

創始人:汪滔(35歲)

還記得汪峰求婚的白色無人機嗎?那就是大疆的產品。大疆在國內無人機領域已經占據了極高的地位。2006年創辦後,大疆的產品線逐步覆蓋了飛行器的絕大多數元器件,在2012年,大疆推出了一款微型一體機PHANTOM,消費者還可以自行安裝Gopro相機進行航拍,這也打開了航拍市場。2015年5月,大疆科技完成7500萬美元融資,由風險投資公司AccelPartners投資,新一輪融資之後大疆科技估值達80億美元。

3、眾安保險

估值: 80億美元

成立時間:2013年

主要業務:互聯網金融

眾安保險的名字對很多人來說還比較陌生,但它的來頭可是不小:阿里巴巴、騰訊、平安保險牽頭,“三馬”聯手投資,打造了這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公司。成立剛剛一年多之後,眾安保險在2015年6月,完成融資近60億元,估值達到500億元(約將近80億美元)。截止2015年6月末,眾安保險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2.86億,累計服務保單件數近20億。

4、豬八戒網

估值:16億美元

成立時間:2006年

創始人:朱明躍

主要業務:眾包服務交易平臺

威客概念在國內首創不久,豬八戒網就成立了。經過了多年經營,豬八戒網的影響力也在提高,但一直保持低調。而在今年6月,豬八戒網宣布,獲得賽伯樂投資16億元,重慶北部新區下屬國有公司也隨即增投10億元註資,豬八戒網估值瞬間高達百億元(約合16億美元),讓業界狠狠吃了一驚。隨即,豬八戒網宣布,取消其平臺零傭金制度,不再收取平臺20%的交易傭金,看來,豬八戒已經不再局限於威客的領域,而是向著企業服務與孵化平臺邁進。

5、APUS Group

估值:15億美元

成立時間:2014年6月

主要業務:安卓用戶系統開發

創始人:李濤

這是一家非常年輕卻發展迅速的公司,也是新晉公司中唯一一家專註海外市場的中國公司。APUS在 2014年6月成立,7月份產品上線,A輪就獲得了1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不久之後,在2015年1月,APUS又宣布獲得B輪融資1億美元,由成為資本、SIG創投基金和啟明創投共同投資,A輪投資人北極光創投和紅點投資繼續跟進投資,APUS的估值也由此達到15億美元。APUS的主要產品包括APUS桌面、APUS加速、APUS移動搜索、APUS應用雷達等,今年1月APUS官方給出的數據就表示,其用戶已經達到近億,月活躍用戶數超7000萬。安卓設備用戶對第三方安卓桌面的偏好固然是APUS發展的基礎,但APUS在短期內獲得成功,與創始人李濤曾任360公司負責產品國際移動擴張方面的副總裁,熟悉打開海外市場、如何將產品本地化也是息息相關的。

6、返利

估值:10億美元

成立時間:2006年

創始人:葛永昌(34歲)

主要業務:導購平臺

4月23日,近日返利網宣布獲得由國際電商日本樂天領投的近1億美金的C輪融資。這輪融資完成後,返利網將成為估值10億美元俱樂部一員。返利網的運營模式是基於商家資源的整合,為用戶提供涵蓋線上、線下消費的360°的返利服務。在2013年,返利網在之前的導購模式上進行了創新,創辦了超級返業務,把以前把用戶導向電商平臺轉為向品牌客戶服務。目前返利已經擁有用戶6000多萬,每日獨立訪客超過300萬,每月返利金額超過1億元。

7、貝貝網

估值:10億美元

成立時間:2014年

創始人:張良倫(29歲)

主要業務:母嬰電商

2015年1月,上線僅9個月的母嬰電商平臺貝貝網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其估值已近10億美元。貝貝網的創立時間雖然短,但其創始人張良倫卻是創業領域的“老人”了。作為老阿里人,同時也是米折網的創始人,他對電商領域可謂駕輕就熟。趕上了母嬰跨境電商的風口,更有來自原來米折網的創業團隊作為班底,貝貝網能得到投資人的看重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能夠進入10億美元俱樂部,這些創業公司的發展潛力不可限量。但是縱觀所有這個俱樂部內成員的進進出出,我們也必須要說,創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躺在10億美元功勞簿上,如果只是陶醉,早晚也會有敗退的那一天,例如進來估值頻受質疑的凡客。而其他獨角獸公司的發展歷程,對於這些新晉成員來說,也是極好的借鑒。

附錄:其他早已超過10億美元估值的中國科技界“獨角獸”公司

1、小米  

估值:450億美元

2014年12月,小米完成第五輪11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All-stars、DST、GIC、厚樸投資和雲峰基金等,估值450億美元。2015年上半年,小米手機出貨量3470萬臺,同比增長33%。

2、美團

估值:70億美元

2015年1月,美團完成7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70億美元。

3、大眾點評

估值:40億美元

2015年4月,大眾點評網獲得8.5億美元投資,本輪融資後大眾點評的估值達40.5億美元。

4、蘑菇街

估值:10億美元

2014年6月,蘑菇街獲得2.2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

5、口袋購物

估值:15億美元

2014年10月,口袋購物公布獲得3.5億美元C輪融資,其中騰訊領投1.5億美元,占股比例10%,口袋購物的估值達到15億美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潔,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40

民航何時才能“非常準”? 數說2015年那些遲到的“空中約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236

 (CFP/圖)

12月25日,據新華網消息,距離2016年春運還有一個月,計劃回鄉探親、假期旅遊的旅客已經開始制定出行計劃。

春運期間往往伴隨雨雪、大霧天氣,這可是民航出行的一大克星,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航班正點率?2015年我國民航正點率如何?2016年會否有所提高?

70%上下的準點率你滿意嗎?

航旅縱橫、飛常準對2015年1-11月份我國民航航班數據進行梳理,分別得出航班正點率為65%和74.59%,與2013年、2014年同期正點率相當。

“比起候機樓等,坐在飛機里等就更可怕了。”上海的呂小姐從上海飛往廣州,登機後在機艙里坐了1個小時。不少旅客疑惑,機上等待這到底是天氣原因還是管理問題?

航班正點率不僅困擾著旅客,也成為民航之痛。在一些高鐵覆蓋的部分航線上,民航已經不是首要選擇,相對正點同樣便捷的高鐵分流了部分旅客,也給民航帶來了競爭壓力。比如,上海至武漢航線因合武鐵路的開通被分流了部分旅客。

外航正點率為何這麽高?

從2013至2015年11月的統計看,航班大面積延誤的高發期往往出現在旅客出行量較高的暑運期間。據飛常準統計,7、8月份的航班正點率為全年最低,僅為65%左右。

今年6月2日,雷暴雨讓上海兩大機場的航班運行遭受重創,空管部門發出上海終端區航班延誤紅色預警,航班通行能力下降70%左右。據不完全統計,當日,上海虹橋、浦東兩大機場共取消航班420余架次,延誤130余架次。進入7、8月份,雷雨、臺風更為密集,這讓暑期出行的旅客十分無奈。

無論航空公司、機場還是民航管理部門大多會將天氣和管制作為主要原因,但問題來了:就你這片天總是波詭雲譎,而人家外航飛經的空域從來都是“萬里無雲萬里天”?同樣會遇到臺風、大霧、雨雪,為什麽有的外航正點率可以這麽高?

一些國外航空公司正點率高達90%左右。飛常準對全球主要的上百個航空公司的客運航班到港正點率進行排名,其中正點率最高的航空公司是芬蘭航空,96.94%;第二三四名均為日本的航空公司。

就航空公司的角度而言,機械故障、惡劣天氣等是所有航空公司共同面對的問題,但提高人員利用率,優化航班的布置和調配,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同樣有助於提高航班正點率。“日本航空公司的正點率高也是得益於管理的科學性。”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副秘書長孫慧說。

“正點”可以成為一張名片

對於航空出行而言,美味的餐食、靚麗的空姐的確會受到旅客的青睞,但作為承運人首要目標應當是安全、正點。

如何提高正點率?除了優化航線設計、提高民航管理能級外,航空公司也有潛力可挖。

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昌紅認為,空域緊張是制約航班正點率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對空中立交橋進行詳細分層,擴充和優化航路設計至關重要,這能夠部分解決空域資源相對不足的問題。

孫慧認為,航空公司要提高航班準點率要從多個方面著手,主要包括機務維修、地面保障,商務計劃、飛行員和運行控制,在這些要素中,運行控制需要引起更高的重視,因為其涉及到航班運行的最核心環節,包括飛機、人員、維修調配等多個方面。

李昌紅說,對於航空公司和機場而言,除了提高航班運行效率外,針對惡劣天氣和突發情況的預報也需加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72

數說G20:德國韓國最“重商”

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剛剛閉幕。這是G20領導人峰會啟動後的第11次峰會。

1999年,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倡議成立G20,由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以及歐盟等20方組成。

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標準,參會方除歐盟外,有9個發達國家、10個發展中國家。G20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國土面積占全球的60%,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90%,貿易額占全球的80%。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G20僅舉行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在美國倡議下,G20升級為領導人會議,當年11月15日,G20首次峰會在華盛頓舉行。2009年~2010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峰會一年舉行兩次,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團結協作應對危機的積極信號。2009年的匹茲堡峰會上,就G20峰會機制化達成共識。

從華盛頓峰會至今的8年間,世界經濟正在複蘇,但增長依然乏力。同時,世界還面臨著英國“脫歐”、反全球化浪潮、恐怖主義威脅和地緣政治沖突等問題,G20峰會主題則從危機管理逐步轉變為全球經濟發展。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G20《全球發展前景和政策挑戰》報告,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偏淡,尤其是G20中的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表現則喜憂參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946

數說共享單車這一年:從瘋狂到理性,行業開啟轉型模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1228/166683.shtml

數說共享單車這一年:從瘋狂到理性,行業開啟轉型模式
思涵 思涵

數說共享單車這一年:從瘋狂到理性,行業開啟轉型模式

這兩年共享經濟成了創業圈最火的一個詞,其中共享單車更是資本的“寵兒”。

文 | 思涵

這兩年共享經濟成了創業圈最火的一個詞,其中共享單車更是資本的“寵兒”。從2016年9月起,“共享單車”這一名詞在大眾視野中出現,短短數月就迅速躥紅,而發展到2017年6月,市場就到了洗牌階段。如今行業已由前期的快速擴張過渡到了平穩增長的階段。這一年來,共享單車行業都經歷了什麽,未來將會如何發展?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

排名:風雲變幻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今年共享單車用戶規模為2.09億人,市場規模為102.8億元。預計到2018年,用戶規模將達到2.98億人,市場規模為178.2億元。到了2019年,用戶規模將達到3.76億人,市場規模為236.8億元。

圖片1

(來源:艾媒咨詢)

在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的雙重增長下,單車企業的排名也在時刻變化著。在蘋果app store里,目前排在前六名的分別為摩拜、ofo、hellobike、芒果電單車、永安行、享騎。其中,享騎和芒果屬於共享電單車。

從活躍用戶占比來看,2017年ofo共享單車在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活躍用戶占比分別為26.9%、59.9%,摩拜單車在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活躍用戶占比分別為29.2%、56.2%,兩巨頭在一線城市及以上的活躍用戶已占到了近九成的比例。此外,截至2017年9月15日,全國已有13個城市宣布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北上廣深和人口較多的一二線城市悉數叫停單車新增投放。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企業將戰略中心轉向了三四線城市,相對於一二線城市的遍地開花,三四線城市還在等待企業的“跑馬圈地”,今年ofo就聲稱要覆蓋到四線城市,總的覆蓋城市將達到200個。

而且這樣的戰略轉移也得到了資本的肯定,2017年12月4日,哈羅單車宣布完成3.5億美元的D1輪融資,投資方為螞蟻金服、威馬汽車、成為資本、富士達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洗牌階段,哈羅單車能拿大額融資,證明其“下沈到三四線城市”的打法和策略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場前景,得到了資本的認可。

融資:冰與火之歌

從公開披露的融資信息來看,一邊,是巨頭“寵冠六宮”。數據顯示,摩拜單車累計獲得約12億美元融資,ofo融資額約為14.5億美元左右,永安行旗下的hellobike宣布獲得螞蟻金服領投的3.5億美元D1輪融資。

而另一邊,是部分單車企業的黯然離場。當市場沈澱資本冷靜,第二第三梯隊玩家難以對摩拜、ofo等排名靠前的企業造成威脅,很難再通過融資吸引投資人註資,再加上丟失損毀嚴重造成運營和投放成本過高、技術創新不足、盈利模式又不明確,所以當這些創業公司燒完錢後,又很難得到融資,黯然離場成了早已註定的結局。

微信圖片_20171228154724

趨勢:熱點輪換 

目前來看,盡管共享電單車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在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里,共享單車前六名中電單車已經占有兩個名額,分別是享騎和芒果電單車,並且都還都處於上升趨勢。

據芒果電單車提供的數據,其單個城市日訂單已在10萬單以上。受消費者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此外,作為共享出行模式非常難得的是,另一家共享電單車享騎在今年7月份實現了單個城市(上海)的盈虧平衡。由此看來,當共享單車還在尋找盈利模式,不斷的通過大規模融資彌補巨額虧損的情況下,共享電單車已經有可能實現盈利了。

而正是看好這樣的趨勢,共享單車領域的領軍企業摩拜和ofo正在“出手”電單車市場。

最新報道顯示,摩拜單車在浙江紹興低調上線一批“能量車”,采用電力驅動,主打3-10公里出行市場。另一個巨頭ofo,早在今年6月底就曝光了其電動助力車的樣車。

行業兩大巨頭的入局,無疑為共享電單車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據調查,市場對共享電單車的確存在需求,在摩拜、ofo等企業技術能力的不斷叠代與運營能力的持續優化下,政策一旦放開,共享電單車絕對能在第一時間上牌上路。

布局:走出北上廣

經過行業的瘋狂生長和擴張,如今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但三四線城市尚有巨大的開拓空間——即便在一二線城市中,運營能力、品牌形象等的優劣也將對行業格局繼續產生影響。共享單車行業內的洗牌遠未停止。

中國信通院報告指出,當前多家共享單車已經完成一二線城市布局,開始重點轉向三四線城市,但推廣速度有所放緩。

圖片2

(來源:中國信通院)

此外,海外市場對於共享單車行業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以ofo小黃車為例,目前已經進入美國、泰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20個國家,超過250個城市。

發展:擴張到平穩

首份《共享單車行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共享單車在我國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共享單車滲透率指數(滲透率指數反映共享單車在我國的普及程度)一年增長近8倍,2017年3月到6月漲勢尤其突出,7月以後滲透率指數增速放緩。

圖片3

(來源:中國信通院)

報告還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共享單車發展指數分別達到207、351、374,其中分值越高發展景氣越佳。第三季度共享單車行業發展指數達到374,環比增長7%,而前兩季度環比增長分別是107%和70%,說明行業整體結束爆發式增長,步入平穩增長期。

圖片4

(來源:中國信通院)

分析指出,第三季度增速放緩主要由於供給、需求兩端增速同時減慢,效益趨於平穩所致。不過風險資本依舊看好共享單車行業,投融資總額快速提升帶動指數保持較快增長。政策短期對行業形成約束,但從長期看,可以塑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總結

統計顯示,中國共享經濟行業2016年的融資規模有1700億元人民幣,享受共享經濟的消費者達到6億人,參與共享經濟的服務者超過了6000萬人,預估在2020年,行業的市場容量相當於中國GDP的10%。據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還將保持40%的高速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共享經濟領域,風口雖然依舊,但隨著部分共享平臺的倒下,熱潮逐漸有些消退,投資勢頭趨於緩和,資本開始理性化。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表示,未來共享經濟應該是發展和規範並重。對此,業內建言,在政策方面,倡導各地政府實施開放包容的管理政策,通過市場調節的方式合理規劃投放量,建立企業退出機制,切實維護好用戶權益。

在企業方面,要加強數據的挖掘利用,精準匹配供需,提升單車利用率,配合政府管理好單車停放。此外,要構建個性化的用戶畫像,並基於此探索新型盈利模式,促進營收增長,實現企業盈利。

最後,在投資機構方面,當前行業發展仍存較大空間,投資價值大,但也要避免出現你追我趕的投資戰局面,防止投資泡沫化。

共享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0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