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樓市投資必勝法(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733

睇手上鋪牌 先睇賭幾大

讀者睇到個標題,可能覺得諗樣講緊廢話。其實人就係咁,鋤大D睇牌差唔多人人都識,而家由賭台去到買樓投資又夾硬要將賭錢同買樓投資分開。以諗樣而言其實要係錢方面做正確決定不出博奕理論範疇。今日個案理先生都算有米,本樣想先計下佢最盡借到幾錢,先至部署物業投資。由咁去開始諗點買同買咩樓,希望比讀者新思維上既體驗。

為左做個buffer,假設理先生真係一蚊收入都冇,銀行睇佢既入息證明等於零。係真實情況下當然一萬幾千收入,就算係生意人都有辦法整到出黎。

理先生太太收入兩萬,即係每月按揭還盡係一萬蚊,係咁情況下太太就算單拖借2.70mil分三十年還係冇問題。(當然上會間樓樓齡要少於二十,理太太唔係發達太太周身街數個隻啦!)

理先生既麗城花園剛入選全港租金回報高既屋苑第五位,恭喜哂! 一間4.0mil樓套現2.0mil出黎冇問題,但係要搵個人啃左月供$7600條數。

手頭上3.0mil資產,心雄起黎梗係可以套哂佢買樓,如此一算理先生比三百萬現金出黎,再借(2.70+2.0)=4.70mil係好有可能。咁講佢槓到盡買4.70+3.0=7.7mil既樓房係上到會做業主的!(當然加按兩百萬個度要搵擔保人,如理先生真係一蚊收入都證明唔到)

 

計左7.7mil做max之後,我地target7.7一半既樓,即約3.3mil樓宇,點解呢?

仲要係先搵太太加按麗城間樓用一百萬做首期去買呢間樓,唔好用自己現成既資產(等自己唔好犯本)。

 

借用必勝投資法(假設樓市升50%)

睇完鋪牌而用借盡既一半買樓,為既係令自己跌市時保持購買力。理先生買入3.3mil同區爵悅庭,假設樓市升50%,理先生可沽出樓房獲利1.65mil,到時佢有4.65mil流動資產,手上麗城花園市價6.0mil,夾埋有成千萬係手。

 

樓市下調50%

萬一樓市下調50%,理先生爵悅庭價1.65mil(些微負資產),麗城只值2.0mil(沒負資產),手上流動資產3.0mil。到時咩樓都平哂冇人同你爭,理先生可「施施然」用1.65mil全數比哂買多間樂悠居,個陣有三間樓係手,(3-1.65)=1.35mil現金,供樓冇比之前多左。

如幾年過後原本跌左五成既樓市又升番一倍,即返回現時水平,理先生麗城同爵悅庭平手,沽出樂悠居賺一倍即1.65mil!所以無論樓市先升後跌或先跌後升,只要理先生留番一手,有錢係跌市入貨根本必勝!

當然你會同諗樣講如果跌完五成再五成,理先生可以輸到成世無得番身,咁諗樣都知大亞灣核爆香港連條草都生唔到既機會都有,可行與否足下自判。投資永遠先問自己可承受幾多風險,同埋自己願意承受幾多風險。上半部已有本篇交代,下半部留番比理先生。而點解知道必勝法而仲未發達既人,係嚴守紀律方面有問題。

 

仲有就係,如果唔升唔跌開圍骰,理先生都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80

轉職必勝 不可不知22件事

2014-02-24  TCW
 
 

 

大企業最愛問的10個問題你答對了嗎?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讓你決定離開,最大挫折感是什麼?

提問理由:面試這麼多人,聽到挫折感,容易說出的多是抱怨的話,然後越講越多。抱怨沒有關係,但全是的話,這樣的人到哪裡都一樣,沒有建設性。

也聽過好答案,可以從這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看出Leadership(領導力)。好比說,有次我面試一位台大機械研究所畢業,曾在排名前幾名科技業上班的應徵者,他回答最大的挫折是,負責電子自動化專案搞不起來的過程。過程中,他光是打通跨部門關節就花去很多時間,那是一個沒有功勞,卻要先被嫌的新事業體,他可以選擇不去,可是老闆一聲令下,他去了、努力了,但最後失敗。

從他的例子,我看見一個轉職者面對事情的態度、站在上位思考的高度,還有處理事情的能耐,重要的是過程,不是那個失敗的結果。因為新事業又是大專案,除非老闆從上而下,從企業DNA開始打造,否則很難成功,而他明知道很可能不成功,但還是想辦法全力以赴。

法藍瓷集團總裁陳立恆:今天如果身無分文,要從台北到台東,你會怎麼做?

提問理由:很多人回答找警察、或者直接叫部車的答案,我都不會用,理由是多是靠別人幫忙而抵達目的地;曾聽過創新的答案是:﹁我打電話給搬運公司,承諾以勞力換取旅程費用,然後到達目的地。﹂錄用理由是以力易物方式是經過思考的答案,有創新力,也可以看出整合協調力,開拓新市場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才。

Line 台灣辦事處副總經理陶韻智:你已經被錄取了,打算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提問理由:從技術面,可以看出這個人的職能,才能提出新計畫;就心態面,可以看出熱情,因為有事前準備;產業知識面,則可從提案中看到差距與細膩度,決定放在哪個位階。

往往,好的回答很少。我就繼續問:那給你十五分鐘,在白板上畫出你認為可提升用戶功能的想法。回答大致可分成三類,一種是回答十五分鐘不夠,至少可看見他想努力的空間;第二種是急中生智,這種就是本質學能夠,但熱情不足;第三種則是想都不想,這種就不用提了。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你覺得公司欠缺什麼?你可以貢獻什麼?

提問理由:金融業,學經歷是叩門磚,但卻是「落後指標」,且專案成功有時涉及「參數設定」,不完全是個人因素。

但如果你能告訴我,現在我們欠缺的是什麼,那顯示三件事:前兩項是你已經瞭解,並且想要融入這個組織,一個無法融入組織的人,只能像項羽一樣,自刎於江邊,因為有個人才有組織,組織中的戰術、戰略會帶著個人往上走。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當一個空有一身武藝的跑單幫,那去創業;最後,如果能提出很Sexy(觸動人心)的答案,還沒進來就能提出公司不足之處,那表示他真的是個能看到未來的人才。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你的英文程度怎麼樣?

提問理由:這是未來台灣十年的重要發展,對國際化人才需求孔急。要往外走、佈局,或是每年國內增加約一百萬來台旅遊人次,每個場合都需要開口說英文。

對王品旗下品牌而言,從店長到外場,甚至洗碗大媽,最好也要能英文對話,才能進一步把服務品質表現出來。自行培養太慢了,只好往外找,如果是國際化人才,能馬上上線派駐到新加坡等各地合作國家,薪水馬上Double Pay(兩倍)。

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黃麗燕:截至目前,遇到的最大挫折是怎麼克服的?

提問理由:我會聽他的描述,看他解決事情的能耐,以及創傷復原的快速程度。一個遇到挫折就呼天搶地的人,自己不快樂也會影響別人。因為「多言取厭」。

若僅能問一句話,我重視的是應試者的創傷復原力;但我必須強調,看的是整體感覺,例如面試多是主管職,我會先約對方到咖啡廳,從準不準時到店員倒水有無抬頭望,都是觀察這個人的指標。可以從行為中判斷他言行是否合一。

聚陽實業人資副總周文津:這次轉職,屬於人生哪個階段?

提問理由:從回答中可以知道,是為了薪水,還是嘗新,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有一致性的生涯規畫。生涯規畫是一坎接著一坎,工作前三年是薪水在作怪,之後就是決勝點,對於Career Path(職涯規畫)的觀點。有人會為了某種職能,拼圖他的履歷,非一味因薪水、熱門產業轉戰,這種人比較有想法、計畫。

接下來,我會請他說一個從最大失敗中反省的例子,從中看出我們要的執行力、持續力和彈力。不是都要成功者,更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復原,才長得出彈性。

鼎泰豐人力資源部經理林梅英:上個工作做了×年,為什麼要離開?(編按:這也是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應徵林梅英所問的問題)

提問理由:會離開一定有拉力和推力。對三年前轉戰的我來說,認為過了四十五歲轉職可能就沒有競爭力,我有很強的推力,接著用過去服務業累積的經歷與人生規畫的強度,去說服我現在的老闆願意花費機會成本,讓我從飯店業轉到餐飲業。

現在我面試人時也會問這個問題。印象最深刻的應試者,做了一份PPT簡報檔,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交代職涯歷程、目標,離開理由是為了補足現場管理經驗,我可以清楚知道他對自己的規畫,另一部分分析產業生態,預先做功課可看出轉職積極度。他讓我清楚看到他可以為公司效勞之處,自然我們就願意花機會成本在他身上。

晶華飯店人資副總劉富美:到任後,如何製作一個休假公告?

提問理由:這是我最常問跨產業轉職者的問題。飯店內員工身份落差很大,有不識字的打掃媽媽、也有不收發e-Mail的廚師,如何做到利用一紙休假公告,傳達讓每個員工知道,這是有學問的。

來自科技業、金融業者的答案多是e-Mail,但其實只要印出來,貼在員工餐廳和更衣室,大概都可以看到。這可以看出轉職者是否深入瞭解產業習性,甚至部門職掌劃分,如果連公告貼在哪裡的小事都知道,那熱情不言而喻!

廣達電腦人資長李瑋:過去工作經驗裡,貢獻最大的事是什麼?

提問理由:回答前,我會請他先定義,對他來說什麼叫作「貢獻」,可以從中知道他的思維和視野,因為對你來說那是最大貢獻,但公司規模不同,貢獻定義也不一樣;接下來談貢獻事件,從細節中可聽見執行到結尾的過程。例如,開拓中國市場能提到與當地政府如何交涉,以及多快上手取得合約,越細節加分越大。能講出更多細節的人,也表示他是專案真正的Key person(關鍵人物),不是將「參數設定」的功勞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是年輕人,那麼僅能問一個問題,我會問:「曾做過最酷的事情是什麼?」也是請他先定義什麼是「酷」,接著舉例。曾聽過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一個很愛打電動的學生,因為沒有專注學業而被當掉,最後卻以榜首考回原系。在現實社會中,他可能被說不專注,但在網路電動世界他稱王,是能協調全世界電玩界的人。

為什麼問最酷的事情,因為廣達要的是三創(創新、創意、創業)人才,我不要只會讀書、拿書卷獎的書呆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40

投資IPO必勝技巧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7/ipo.html
周一看到曾淵滄博士專欄,講述新股IPO上市的投資法成績,相對不太理想,文章內容有點感慨,曾博士直言即使他投資多年,自己仍然並不能理解股市中所有東西。止凡看完有所感想,今天借題分享一下。


曾淵滄專欄:玩IPO必殺技難求 (2014.6.30)

近日新股眾多,我(指曾博士)曾經建議可以申請超額認購多倍的股,但是,上星期五上市的恒發洋參(911),令眾多捧場的散戶大失望,上市首日急跌24%,為甚麼會有大戶高價申請認購後,又急急低價拋售?實在是想不明白,唉!投資了這麼多年,但是,想不明白的事還是很多,恒發上市首日股價急跌,也說明抽新股的確不容易找到必勝的秘訣。


後記:

不單止曾淵滄博士所提的一支新股,近期四日有四支新股一上市就「插水」,令一眾投資者對新股上市必升的期望落空。記得曾博士在不久之前提出過買入IPO時的技巧,這技巧跟我一位朋友多年前所討論過的方法相似,在機率上都是說得通的。

方法離不開看看將要上市的新股市場反應如何,在上市招股期快完結之前一兩天看看超額認購倍數,查看孖展貸款額度,閱讀一下認購新聞,好像了解有什麼大戶入股之類,再檢視一下新股的上限市盈率,跟現有上市同業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一下,經過多方面的考慮,這樣算是嚴謹的另類分析,亦是曾博士所講的玩IPO必殺技。

這是單從供求看價格走勢,道理很簡單的,多人買,價自然升,所以曾博士認為對IPO來說,其內在價值相對不太注重,反而看市場供求狀態,值得買入的,首日即沽售,賺取由供求失衡所造成的短期升幅就夠,贏面很高。

問題是何謂「必勝」呢?十次要十次成功才算數?還是十次之中,贏多輸少的就算「必勝」?如果是追求前者的話,我相信在這世間實在難找。但如果是指後者的話,曾博士這個失敗例子又不代表他所提出的方法無效,只要總體來說贏多輸少,這個投資方法仍然是可取的。

我是非常嚴謹的價值投資者,對了解不深(至少自己對投資項目認為是了解的)的項目都不會投資,所以一向我都很少留意IPO,因為新上市並沒有足夠的數據作分析,想多看幾年的資產變化都不能,總覺得不能讓我安心。

然而,我又不會否定投資IPO的理念,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十分重視數理的人,對機會率計算尤其有興趣。曾博士這個方法,我認為在機率上是可行的,我從朋友口中得知,他用了這個類似方法投資IPO,已經賺了不少錢了,美中不足的是抽多抽少不是由他決定,反應越好的,超額越多的,應該首日掛牌將會升得越好的,偏偏被抽中的股數都會相對越少,限制了回報。

我偏向了解一個投資方法的機率分析,就算我沒有以這樣的方法作出投資。然而,不少人投機時沒有從機率方向考慮,吹噓自己如何投資得道,一次、兩次、三次都能獲利,這次賺幾千,那次又賺幾萬,最差都平手離場,單單用這幾次經驗就去確定一個投機方法的可行性,但了解一下其方法,再以理性分析計算後,發現全無道理可言。可惜的是,他們不知道,看什麼線穿什麼線,聽誰的消息下注之類,前面可能有一個輸一次就輸掉前九次贏回來的錢。長久下去,跟入賭場沒分別,三兩局可能會贏,但最後還是會發現莊家長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23

Line時代溝通必勝手冊


2014-09-08  TCW  
 

 

收到主管的Line訊息,你多久才會回應?

如果答案是超過半小時,要小心你可能會成為主管心目中的黑名單。

因為,一場職場溝通的新生活運動正在形成。

Line正是這場新生活運動的推手。台灣六六.六%的智慧型手機用戶都有Line,註冊用戶達一千七百萬人高居世界第四位,滲透率和黏著度都高於臉書。

《商業周刊》與EOLembrain東方快線網絡市調合作,調查包含排名百大企業的主管與部屬在職場使用Line的情形,完成台灣首次的「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結果發現,近五成的企業主管(四八.六%)回應,Line已成為他們聯絡公事的工具。

三個數據告訴我們,Line正繼Email之後,掀起職場溝通新革命。

數字一:五四.七%的主管,希望Line訊息在半小時內就得到回應,使用Email,希望在半小時內得到回應的比率降至約二六.八%。

數字二:五一.四%的主管認為,群組討論議題時,部屬不表態顯示工作態度不積極,這表示,Line成為主管對你打印象分數的新管道。

數字三:有七成百大企業的主管,下班後會Line員工,代表你的工作與生活將更不可切割。

職場溝通工具演進,第一波革命由Email起頭,它打破企業只能面對面或者電話溝通的限制;第二波則由ICQ和MSN起頭,打破時間和空間藩籬,Line則是第三波。

Line比過去的溝通工具更無孔不入。

MSN受限於使用空間,你必須在家裡或辦公室用電腦上線,Line打破公與私的界線,你的手機就是walkie talkie(對講機),你家的書房、沙發和浴缸,無處不是行動辦公室。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陶振超指出,溝通軟體的特性是時間空間, Line帶來最大的改變讓你「permanently Online(永遠在線)」,它延伸你既存的人脈到虛擬世界,互動機會增多的兩面刃,人際的壓力也無時不存在。

一個辦公室,兩種Line焦慮主管最怕訊息轟炸,部屬最怕夜半叮噹聲

Line誕生才三年,使用人口就達四億九千萬,成為全球第三大即時通訊軟體,意味著這波職場通訊工具的改變來得又急又快,但,Line真的成為你職場上的好夥伴了嗎?

這次「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的結果顯示,主管與部屬之間,最大的共同困擾竟是:「不分輕重緩急,都用Line。」這是主管心裡認定的使用Line的白目部屬行為第一名,也是部屬評選白目主管行為的第二名。

這意味著,Line現階段雖然普及,但真正的Line職場倫理建立,反而成為職場白領無形的壓力來源。

因為,不分輕重緩急的用Line,造成主管心裡的資訊焦慮,反映在他們票選Line的白目員工行為的二、三名:「已讀不回」及「討論公事群組上,發表與公司無關的議題」,資訊即時又過多的壓力,已經成為企業主管的焦慮來源,而部屬心裡,使用Line的白目主管行為的第一、三名:「下班時候還Line我」、「常用Line取代需要當面溝通的事情」,更凸顯職場上,主管希望透過使用Line與部屬的聯繫,在期望與實際之間,產生了落差。

Line的職場規則不明,造成認知差距,這讓白領感到焦慮,主管與部屬之間,產生的白目溝通行為落差也越來越多。

其中的主要焦慮,來自於回應的時間,對於「多久回應Line最適當?」「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顯示,主管與部屬和世代間都存在著共識落差。

當收到主管Line時,只有二三.三%的主管認為部屬應該在十分鐘內回應Line,但是卻有高達五六.一%的部屬認為,主管期望他們在十分鐘內回應,百大企業的部屬比率更高,顯現多數部屬認為主管希望更快回應。

部屬認為主管希望快,結果造成不分輕重、回應變多,職場間不分位階大小,焦慮感卻越來越大。使用即時通訊四年,手機裡有超過三百個Line群組,一天花三小時處理上千條訊息的雄獅旅遊行銷經營企畫處總經理陳憲祥認為,約只有一○%的Line真正需要主管核准或提供意見,九成都是看過即可。

一個回應,多種猜忌已讀不回是記恨?貼圖比讚是敷衍?

現在的Line訊息多,但是有九成都是資訊,不需要你處理,碎片化的訊息,也讓時間碎片化,它們如同喊著「狼來了」的牧童,點開看都是不緊要的訊息,但是總又忍不住,花半小時回覆,結果重要工作一直拖延。

Line的即時性,造成主管與部屬之間,訊息堆疊的惡性循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屬會擔心,「主管是否把Line的回答方式,作為觀察的依據?」

在這次的調查中,超過一半的部屬(五六%)認為主管會以Line溝通做為考核依據,卻僅有四成的主管承認如此(四○.八%)。

「在Line上回覆速度快代表工作態度好」、「群組討論時,如果不表態會讓主管覺得不積極」,及「討論議題時沒提意見,會讓主管覺得不積極」三個問題,也都有超過六成的部屬認同,卻僅有不到五成左右的主管同意。

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分析,主管Line是一對多,而部屬是多對一會比較在意自己在主管面前的表現。使用Line的困擾,主管集中在時間管理,而部屬的焦慮更多元,除了有同事的人際關係問題,更擔心主管幫自己Line的言行打分數,這可以看出「Line是主管的工具,部屬的痛苦。」

此次調查更發現,Line是使用最廣,但卻是最缺乏共識的溝通工具,Line雖然看來毫無成本,用不好卻可能讓企業付出最昂貴的代價。

多數人第一次使用,都是跟朋友聊天,習慣口語,即時分享,持續把這習慣帶入公司Line群組,就會造成指令不清楚,還要傳來傳去,互相確認,反而浪費了時間,不如打個電話或開會解決,無怪乎「常用Line取代需要當面溝通的事情」,成了部屬票選的白目主管行為第三名。

雖然我們用Line溝通的頻率高,但是卻得花力氣猜對方的想法。「已讀不回」,會不會被記恨?或「已讀」後隨便送個貼圖會不會被說敷衍?上司的「比讚」貼圖是真的讚賞嗎?徒增內心糾葛。

企業的Line群組多,可能不是促進合作,反倒形成內部團體。業務主管最常開群組,讓部屬比業績,卻不知其風險,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認為,它無形中把一群人高度整合,假設公司內小團體多了,可能演變成拉幫結派,互相抱怨。

想像一個畫面:在公司會議室開會時,主管、同事的語調與表情,都是協助你判斷,該不該說話?該接哪一句話?或主管、同事喜不喜歡你的提案的重要線索,都是你開會時察言觀色的指標。

但是當會議室,變成了五吋大小的手機螢幕,你看到的只有「白色與綠色」對話框,少了語調與表情所構成的會議室氛圍,協助你判斷人際互動關係的元素不見了,只剩下「已讀」兩個字,你的焦慮感,也就因為這樣而無形增加了。

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林日璇指出,人渴望被回應,但是虛擬溝通特色就是缺乏非文字線索,唯一的線索就是「已讀」,當彼此期待的回應時間有差異,就會引起紛爭:「為何看了不馬上回我?是對我不滿嗎?還是不理我?」猜疑就像加入酵母的麵團,會隨時間越發越大。

過去在實體辦公室裡開會,上班族花七分力氣工作討論、三分察言觀色,當職場轉移到虛擬的介面上,看不見主管、同事,可能變成了兩分工作討論、三分察言觀色、五分「已讀不回」的猜忌,這正是企業使用上,缺乏共識的最大風險與企業無形溝通成本。

因此,現在是你重新認識Line,並且在職場上接受它、善用它的時候。

三個觀念,移除溝通Bug觀念一:精簡群組,別再CC無上限

許多主管認為開群組沒有成本,溝通快又廣,愛以「cc(副本)」的觀念開群組,其實群組是提高溝通成本的陷阱。

當無關緊要的人都被你拉進群組裡,對方可能「一直未讀」,甚至關閉群組提醒,成為無效溝通,最後你還得打電話通知,如果部屬私自退出群組,將產生更多人際誤會和心理「糾結」。

在Line的新溝通時代,發出群組邀請要以「減法」的思考模式加群組,先選最相關的人,如果位於灰色地帶者,要先思考,一百個Line,他需要的知道的僅有一條,那就不需加入此人。

觀念二:想速讀速回,但要顧細節

Line的好處,是即時,因此使得訊息短又淺,又缺乏非語言線索,所以在回應時,你的思考必須「廣又深」。

Line上仍然有階級,當企業已經把它視為有公文的效力時,一○四資訊科技總經理阮劍安建議,首先有心理準備花時間長期經營,不是只有已讀,在缺乏非文字線索時,得讀出細節,觀察對方的真意;第二,你得更清楚表達意思,很多人會用貼圖表達意思,但是不精確,該講清楚的別用圖取代。

林日璇認為,使用Line,得比面對面溝通更小心,因為虛擬溝通缺乏非語言線索,更容易讓人誤會。

觀念三:建立Line公約,公私劃界

Line的群聊功能,讓你幾乎是處在一個二十四小時,都接受大家目光評判的職場。當你下班接到主管的指令,你也拚命回,這等於告訴你的主管,你接受下班後的即時溝通方式,這如同在告訴大家,你的Line公約。

因此,懂得建立並且讓別人知道自己的Line「使用手冊」是當務之急,才能夠不被科技牽著走。

楊聰財為了讓身邊的人,了解他的即時通訊的原則,晚上十一點到早上七點他的手機一定關機,好好睡覺對他是最重要的事,「最close的人有緊急的事,都知道晚上打家裡電話才找得到我,」他主動讓大家知道其溝通原則。

學習使用即時通訊管理三年,雄獅旅遊訂立出一套「Line公約」,從過去的「速讀速回」,改為現在至少一天清一次Line,減低員工的壓力與反感。陳憲祥認為,「企業用Line要加入人性」。也有企業與員工約法三章下班後可以「已讀未回」。

這場Line新生活運動的列車已往前發動,企業和個人都必須重新試探彼此的底線,在這場溝通革命中重新拿回工作步調的發球權。

【延伸閱讀】你是白目主管、員工嗎?

Line行為「反感排行」大公開

■主管心中的白目下屬

第一名:不分輕重緩急都用Line

第二名:已讀不回世代差異1》討厭已讀不回,45歲以上反應大逾45歲主管有55.5%討厭部屬「已讀不回」,是3個年齡層最高(相較25-34歲和35-44歲)

第三名:公事群組上,發表無關議題

第四名:一直未讀世代差異2》沒立即回覆?越年長越介意45歲以上主管,逾六成期望30分鐘內有答案

第五名:語意不清

第六名:一直用貼圖不打字

第七名:私自退出群組

第八名:下屬下班的時候才Line我

■下屬心中的白目主管

第一名:下班時候還Line我

第二名:不分輕重緩急都用Line世代差異3》公私不分,年紀越輕反彈越大44歲以下部屬逾一半討厭「下班還Line我」,45歲以上僅39%表示討厭

第三名:常用Line取代需要當面溝通的事情

第四名:語意不清

第五名:已讀不回

第六名:在Line群組指正我,讓我難堪

第七名:跟我相關度低的工作也邀請我加入群組

第八名:一直未讀

資料來源:EOLembrain 東方快線整理:曾如瑩

【延伸閱讀】《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怎麼讀、怎麼回,影響你升遷速度

■發現1》4成主管,看你的Line言行打分數

●把回答當考核依據主管態度:同意40.8%/不同意59.2%部屬認定的主管態度:同意568%/不同意44%

●回應速度快代表工作態度好主管態度:同意45.6%/不同意54.4%部屬認定的主管態度:同意61.2%/不同意38.8%

●群組討論時,如果不表態,代表工作態度不積極主管態度:同意51.4%/不同意48.6%部屬認定的主管態度:同意62.8%/不同意37.2%

■發現2》70%上司,下班會Line部屬主管態度(註):會70.3%/不會29.7%

■發現3》回Mail,等6小時沒問題回Line,超過30分鐘就NG

●立即,約10分鐘內主管期待部屬回應時間:23.3%主管期待部屬回應Mail時間:6.6%

●30分鐘內主管期待部屬回應時間:31.4%主管期待部屬回應Mail時間:20.2%

●1小時內主管期待部屬回應時間:20.2%主管期待部屬回應Mail時間:20.5%

●1小時以上至6小時主管期待部屬回應時間:11.4%主管期待部屬回應Mail時間:24.4%

●超過6小時到1天主管期待部屬回應時間:2.0%主管期待部屬回應Mail時間:9.9%

●隔天才回主管期待部屬回應時間:0.8%主管期待部屬回應Mail時間:9.1%

●不預期多久回主管期待部屬回應時間:10.9%主管期待部屬回應Mail時間:9.3%

資料蒐集:2014/8/14~25有效樣本:1,000份 (百大企業:113份 / 東方快線會員Panel:887份)研究對象:25歲以上的白領上班族、主管抽樣方式:百大企業經理人(113名):針對台灣百大企業上班族、主管及高階經理人問卷調查東方快線會員Panel(887名):針對台灣25歲以上的白領上班族、主管,電腦隨機抽樣發送問卷訪問方式:網路調查 抽樣誤差:95%信賴水準下,誤差±2.85%註:發現2之數據,係百大企業主管調查統計資料來源:EOLembrain 東方快線

整理:曾如瑩

【延伸閱讀】50歲以上,最愛用Line

●50歲以上使用者占28.5% ●40-49歲20.5%●30-39歲23%●20-29歲18.7%●15-19歲9.3%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Line整理:曾如瑩

【延伸閱讀】1,700萬人註冊,通訊軟體App使用率第1

●第1名 Line 使用率 66.6%●第2名 FB手機即時通 35.3%●第3名 WhatsApp 27.6%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Line整理:曾如瑩

【延伸閱讀】線上溝通工具,18年?從ICQ走到Line世代

■E-Mail(1978~)美國

載具:PC、行動裝置用戶數:逾31億特色:網路傳訊、最普及虛擬溝通工具

■ICQ(1996~)以色列

載具:PC、行動裝置用戶數:約4,200萬特色:打破時空限制,即時對話

■MSN Messenger

(1999~2013/3/15)美國載具:PC 用戶數:最高達3億特色:首創表情貼圖

■Skype(2003~)瑞典

載具:PC、行動裝置用戶數:逾6億特色:用戶間通話免費(接手MSN用戶)

■WhatsApp(2003~)美國

載具:行動裝置用戶數:逾5億特色:免費傳簡訊、介面簡約

■Line(2011~)日本

載具:PC、行動裝置用戶數:4.5億特色:下載免費、貼圖更細緻更熱賣,可與文字互補

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71

更平等的股票必勝法 林智遠 Nelson Lam

2015-05-07  NM
 
 

 

喬治奧威爾作品《動物農莊》有一名句:「所有動物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在股票市場,有時候有些人也會更平等。今天,不看會計數字,試以市場數據,看看「更平等的股票必勝法」!更平等的創業板

上週四,有兩隻新股上市,分別是昊海(6826)及鑄能(8133)。上市首日,錄得178倍超額認購的昊海,收市報58.4港元,較上市價微跌1%。反之,在創業板上市的鑄能,一開市就報2港元,收市報2.13港元,較0.2港元的配售價,上升接近10倍。鑄能的股價表現,反映創業板新股的股價表現?以創業板新股的上市價,對比其上週收市價,發現2015年首季9隻新股中,僅有1隻下跌,是東方大學(8067)微跌2%,其餘8隻都上升,由最少升25%,到最多升接近13倍的揚科(8140)及惠陶(8238),平均上升超過4倍;2014年所有19隻創業板新股更全是上升,最少升7%,最多升接近30倍的冠輝保安(8315),平均上升超過5倍。基於以上數據分析,買創業板新股還不是「股票必勝法」?可惜,您想買,也要人家選中您,賣給您才可必勝!

更平等的投資者

以鑄能為例,配售形式上市,賣給132名「經選定專業、機構及其他投資者」,他們才能以0.2港元配售價買到股份。翻查過去5年資料,以認購上市的創業板新股,每年平均不到一間,其他都以配售形式上市。聯交所網站解釋,配售是「由發行人或中間人將證券主要出售予經其選擇或批准的人士或主要供該等人士認購」。在創業板,新申請人「可自由決定其招股機制,亦可僅以配售形式於本交易所上市」,但「必須至少有100名公眾股東」。配售的原意是降低上市成本,亦可增加成功上市集資的機會,適合為「新興企業」而設的創業板。可是,近年一些創業板新股,如羊絨服裝商、舞蹈學校、皮革代工生產,甚至是建築承建商,真的是「新興企業」?更重要的,配售機制有否被濫用作其他用途?以創業板新股的配股價,對比其首日開市價,發現2015年首季9隻新股,平均上升3.5倍,最多升7.5倍,最少也升9%;而2014年18隻新股,平均升2.5倍,最多升6倍,最少升20%。經選定的投資者,可說穩賺不蝕。2014年以來,創業板僅有藍港(8267)一隻新股,非全以配售上市,巧合地其上市價對比其首日開市價僅升0.1%,與其他新股股價表現,真有天淵之別。上市配股價不是經專業人工評估,已反映公平值,何故落差這麼大,有更公平的首日開市價?

更平等的必勝法不是您的

不能以配售價買入創業板新股,您或想在公開市場買入,模擬「股票必勝法」。那麼,您就要非常認真地想想!以2015年首季為例,如以首日開市價買入,並持有到上週收市,平均升幅雖仍有29%,但9隻新股中只有4隻能保持升幅,其餘5隻都是下跌,跌幅由7%至85%不等;2014年的情況好一點點,但18隻新股中,也有7隻是下跌。更嚴重的,您或會遇上愛特麗(8093)、壹照明(8222)、駿東(8277)或SDM(8363),如以首日開市價接貨,上週收市已下跌5至9成;但如在高位接貨,上週收市已全下跌9成。證監會在4月中,亦就曾因冠輝保安的股權集中於極少數股東,特別出通告提醒投資者務請審慎行事。您和我或要緊記:「這些更平等的機會不是屬於我們的!」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5

必勝客搞了個聊天機器人!想讓你聊著聊著把單下了

必勝客將在8月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bot)。以後美國的消費者可以直接在Twitter和Facebook Messenger里通過和必勝客的機器人聊天,下單點外賣和了解優惠信息。

這個人工智能的Chatbot不只是會聊天,它還有客服的功能——試圖了解消費者的意圖,幫他們處理事項。具體來說,必勝客的這個聊天機器人會記錄下消費者的習慣和偏好。跟必勝客合作提供點單機器人技術的公司叫Conversable,他們之前也為Whole Foods Market提供過類似的服務。

必勝客的首席數字官Baron Conors說:“我們一直在想辦法簡化我們的點單體驗。”他表示新推出的Chatbot能讓必勝客的顧客更快地點單以及獲取信息。

undefined

除了社交平臺,必勝客另外還有“外賣”窗口:App和官網。根據食品餐飲類媒體Eater對必勝客首席數字官Baron Conors的采訪:在必勝客美國所有的交易中,線上交易占了50%以上,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其中,網站和App的訂單比是3:7。

入駐Facebook和Twitter的一個好處是:降低了消費者下單的門檻,因為他們不用再去單獨下載一個必勝客自己的App了。另外,根據必勝客提供的信息,消費者每天花時間最多的幾個App的前幾名就是Facebook和Twitter,通過入駐這兩家,必勝客能覆蓋到廣闊的人群。

必勝客的競爭對手達美樂同樣是個會玩技術噱頭的食品公司,它曾經推出過無人送餐車,還把跑車改造成帶烤箱的餐車等。

另一方面,逐漸有一些公司開通了基於社交平臺聊天機器人服務,其中入駐Facebook Messenger的公司包括漢堡王、鮮花訂購的1-800-Flowers和CNN等。除了下訂單和自動回複之外,Facebook Messenger的Chatbot機器人還可以接收收據、起草和發送Email和幫用戶訂行程機票酒店。馬克·紮克伯格在今年4月的F8開發者大會上談到了Chatbot和它背後的Messenger Bot Store。他的終極目的可能是想讓Facebook Messenger替代品牌App,成為一個服務平臺和電商中心。

題圖來自 視覺中國 和 Eat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20

哀兵必勝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a0s.html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歐洲杯決賽,打到加時賽下半場,葡萄牙隊1:0擊敗法國隊,終於獲得其全國上下夢寐以求的第一尊大賽冠軍獎杯;葡萄牙隊長C羅也從大悲到大喜,如願以償地舉起金光燦燦的德勞內杯(歐洲杯),亢奮吼叫。

    賽前,多數人看好具有天時地利人和、實力更勝一籌的東道主法國隊;博彩公司開出的賠率也十分明顯地反映了這個傾向。

    開場不到25分鐘,隊長C羅傷退,這使得葡萄牙隊雪上加霜。只見C羅拾起自己剛剛怒扔下的隊長袖標,坐在草地上,一邊淚流,一邊把袖標親手戴在隊友納尼的手臂上,無限悲傷地離開決賽場地。然而,這一刻竟然改變了整個局勢:葡萄牙隊更加團結奮進,眾誌成城,打法(防守反擊)明確堅決,而且十分奏效,總體上似乎比有C羅時踢得更好;反觀法國隊,在與沒有了C羅的對手的交戰中,仿佛一下子找不著北,不知如何對付,章法節奏也有點亂了……
    “足球是圓的”,也是最講究整體性作戰的體育項目吧?葡萄牙隊雖然在決賽的關鍵時刻失去了最佳球員兼隊長C羅,但全隊的作戰意識和戰鬥力並未減弱,甚至更強了;而法國隊則由強轉弱了。
    真可謂“哀兵必勝”。

C羅傷退時,把隊長袖標戴在隊友納尼的手臂上;賽後,納尼把袖標還給C羅戴上:
哀兵必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28

「炒股無必勝」窩輪王李錦殺戮新戰場

2016-09-29  NM

殺戮股票戰場,是不少人嚮往的生活。

但在金融界打滾了三十年的李錦,卻有另一番體會。

李錦(Edmond)曾在澳紐銀行、新鴻基證券及法興證券工作,○五年衍生工具蓬勃,李錦成為法興證券環球股票產品部董事,經常在鏡頭前大講窩輪。再遇上○七年「港股直通車」,恒指衝上歷史高位,同樣將李錦的事業推上高峰。不過此時,卻埋下了他想離開的種子。

「有客拎住五十萬問我點算,我問原先有幾多錢?佢答:『三百萬。』佢一直以為跌咗第二日會升番。」

李錦早睇穿炒股無必勝,理財應由七歲開始,上年他毅然辭職瞓身兒童理財教育。

他自知收入難比從前,但他說:「老婆應承就得啦!」

以往的李錦,經常要開講座sell窩輪,面對的是一班師奶阿叔;今日的李錦,一樣開講座,但面對的是一班嘩鬼細路。他搞的理財工作坊,最細七歲已可參加, 根據理財班網頁顯示,四堂課的課程學費高達三千三百元,一樣爆滿!課堂以小組形式進行,李錦在堂上與學生互動頗多,一時抽數字卡,一時在黑板上貼上超市價目表,寫上「買二送一」、「限時優惠」,讓小朋友比較買哪個較值得。

在堂上李錦又建議將零用錢儲一半,用百分之三十買必需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買想要的東西。小朋友上完堂講理財都頭頭是道:「買股票要揀有歷史、會派股息嗰啲!」另一位小朋友就指:「Edmond叔叔叫我哋唔好做守財奴同大花筒,因為兩樣都唔啱嘅。」

「香港人都唔識理財」

李錦由投資銀行部門主管,變成中小學「初階理財班」導師,收入不比從前,有人更懷疑是衍生工具在港已「無肉食」,所以他被迫急流勇退。不過李錦指早在數年前已有此打算:「喺○八、○九年左右已想走,但我當時諗係唔係太早?家人會點諗?會唔會太後生?我就同屋企人商量,同埋開始研究呢方面工作。之後寫咗兩本書,去到一三年第二本書出版之後,我就決定兩年後離開。」李錦的事業高峰,一如其他金融人,在○七年。適逢「港股直通車」熱炒,每日平均千億成交,是衍生工具市場的全盛時期:「試過以年計,成交佔大市百分之二十五。當時開親講座都好多人報名,最誇張嗰次喺會展開,有成三千人嚟聽。」他憶述當時他經常跟亞洲各國金融機構開會、開發新的投資產品,「四日去五個國家都唔出奇。」其間更幫公司寫書,介紹相關產品的知識。

「輸錢因不肯等待」

促使他離開股壇,走進課室,亦正是這個時期。事關他看見太多港人急功近利,「試過有五、六十歲嘅人問我,李生點算呀?我就睇一睇佢證券行個statement,見到有五、六十萬,我就問佢原本有幾多錢,佢答三百萬囉!佢原來諗住依家跌,第日都會升番。但係我睇番落去佢買嘅產品,好多都係高風險,有啲股票聽都未聽過,根本唔適合退休人士。」他指不少散戶盲目追求高風險投資,全因他們「不肯等待」:「早啲教佢哋咩叫儲蓄、投資同消費,其實呢幾樣嘢都係講等待。好似買嘢咁,如果你唔係吓吓使錢,簽卡數都唔會爆;又好似買股票咁,諗住今日買,升咗兩個價位就放。又有人話做投資,買咗隻真係有實力嘅股份,過兩日就放,其實都係投機行為。」李錦的目標就是由小學開始教導,灌輸小朋友「升得快,跌得仲快」的理念,「好多人一開始都以為我教小朋友炒股,俾number,其實第一步就係要佢哋學識等,好似會俾啲種子返去種,同佢哋講做所有嘢都需要時間。」

「世界上無炒股必勝心法」

李錦早年於澳洲墨爾本大學畢業,隨即加入銀行界,先後加入澳紐銀行、新鴻基證券及法興證券。他直言二十八年間「乜都炒過晒」,亦見識到「股海迷途」的道理:「喺九一到九七年之間,我自己就搞搞震,一面打工一面搏命去炒。咩槓桿產品、外匯、黃金,咩都試過,真係炒得好犀利。」他自命眼光應高人一等,於是「愈輸愈炒」,「我上過好多堂,本身基本嘢識晒,之後飛去美國學埋技術分析,五千蚊美金一堂,有專人book埋酒店,跟Peter Steidlmayer(四度空間理論發起人)學,事實係學到,返到香港係贏錢,但炒炒吓又輸番。」「到九七年,開始炒期指,五十張咁炒,日日最少都六、七萬上落,你話恐唔恐怖?」他坦言最後都「輸光輸淨」,淪落到要問朋友及銀行借錢:「好彩嗰時仲有份工,恒生都肯借,總共借咗幾十萬,最後贏番一成錢,兩年內還晒。」回想這六年間,他坦言「唯一就係輸心態」:「技術、分析、經驗我都有,就係輸心急,成日同自己講聽日會贏番,贏完就唔炒。」

「金融才俊唔易做」

金融界一向為畢業生首選行業之一,以為入行後就能很快賺取第一桶金。李錦見過不少新人入行,他忠告青年人「唔好諗得咁簡單」:「外面好多人都覺得投行好易搵快錢,但係新入行嘅人,都係由初級分析員做起,要經濟配合,個部門好,公司又賺到錢,收入相對先會多啲,真係搵到錢,最少都要等五年。」李錦現時教兩個兒子投資,也是要等,他要兒子將部分儲蓄買入黃金,藉此灌輸投資最基本的觀念。當時金價在九百美元徘徊,他對兒子說:「我哋依家買入黃金長線持有,短期起跌唔使理,直至黃金走勢同影響因素重現,先再作打算。」最後等了兩年,金價升到一千八百美元以上,他跟大兒子計算一下,認為是時候沽貨。「佢(兒子)認為有一倍回報,已好滿足。我照佢主意賣出,而家個仔識買金唔係『投資』,因為『都冇息收嘛!』」

李錦透露,想用十一年時間推廣兒童理財教育,期望理財班能列入初中理財課程。他指太太了解他的想法,由於二人本身都不算「大使」,所以太太都能夠接受丈夫不再做金融才俊:「佢(太太)本身冇做嘢,依家都係應慳則慳,得閒食餐好少少都OK嘅,到十一年後退休如果冇錢環遊世界,環遊澳門太太都唔介意嘅!」

香港衍生市場停滯11年

近年不少銀行淡出香港衍生工具市場,有行內人士指出,未必是「賺唔到錢」:「成個銀行業都好難做,經濟本身都差咗,同埋監管愈嚟愈緊,好多銀行嘅衍生工具部唔係冇錢賺,但係要重整架構。」他指港股近期有復甦跡象,雖然大多數被裁的員工都能重回業界,但金融業人士對行業前景未有太大信心:「最大問題係無新產品,同歐洲市場距離已經愈嚟愈遠。睇吓香港市場○五年出咗牛熊證之後,足足十一年無新產品。好似台灣依家都話想做黃金牛熊證,但係香港一啲眉目都無,輸俾台灣咁香港市場係好可悲。」

撰文:梁延宇攝影:李育明攝錄:李育明、鄭樹清[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09

視點 | 奧巴馬稱若參選必勝特朗普 特朗普回應“沒門”

在CNN周一播出的播客節目《The Axe Files》中,美國總統奧巴馬斷言,如果允許他再次競選,他將在今年的大選中戰勝特朗普。他表示,盡管仍有人與他意見相左,但是大多數美國人民仍舊認同他漸進變革的願景。

奧巴馬稱,在擔任總統的八年時間里,美國精神存在於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盡管特朗普的當選令許多美國民眾感到不切實際,但美國文化確實正在轉變。

奧巴馬認為,當下的美國包容、開放、多元,自己對美國的未來發展十分有信心。

針對奧巴馬所言,特朗普隨即在推特上回應稱:奧巴馬想贏我?沒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70

600股即賺6萬直擊「碎股黨」另類必勝法

2017-06-08  NM

專家話齋,股票可升亦可跌。投資股票的必賺方程式,連股神都未參透得到。不過,市場上竟有散戶,找到一條股票必勝法,而且回報率極高!《壹週刊》調查發現,在各大小股東會上,出現了不同的「碎股黨」。先由主腦買入幾百股股票,再切碎成一股一股,並委派不同代理人出席股東會,獲取由上市公司按人頭派發的超市現金券。愈豪爽的上市公司,愈受「碎股黨」歡迎,當中恒生銀行(11),在剛過去的股東會上,派發一百元超市禮券,「碎股黨」兩、三下手勢,用六百股換得價值六萬元超市禮券。近日是上市公司舉行股東會高峰期,記者在股東會上,直擊一班「碎股黨」刀仔鋸大樹的分工、部署及成果。

上月底,是大新銀行(2356)及大新金融(440)的AGM,一連兩場,每場每人獲派價值九十五元的奇華「金雅喜」餅卡,一次過出席兩場節省交通、人力及時間,絕對是「碎股黨」的首選。記者比開會時間預早半小時到達,但甫進入大新集團位於北角港運大廈的總部,一出電梯,整個大堂已被散戶塞爆,一條長長的人龍在排隊等派餅券。不過你有張良計,大新似乎不甘做「水魚」被㩒住劏,在接待處貼上告示每位股東代表「上限為十張餅卡」。突然落閘,散戶當然好憤怒,在場內說:「嘩,得十張,不如俾條毛。」他們在一房間內聊天,有的向戰友投訴今天早上曾出席國美(493)股東會,只獲得兩張餅券,比大新更「寒酸」,大鬧管理層,「佢老闆坐監o架。」場內散戶一言一句一個動作,都散發住一陣「執輸行頭」的味道,即使拿紙包飲品,都一手抓起兩包。

失業男做跑腿

這班散戶出席股東會,志不在投票,他們只是齋坐在會場外,等待這場大新銀行股東會完結,到大新金融股東會開始,再排隊拿餅卡。拿完餅卡,便轉身離去。根據記者觀察,這班散戶當中,有批為數十幾人,似是同一陣營,他們會把手上的餅卡交給一位年約五十歲,疑似主腦的男人「水哥」。記者見水哥手上有一大疊「投票委託書」(Proxy)。在會議完結後,記者欲上前查問,但他十分機警,即時逃跑,乘港鐵離開。記者找到一名被他委託的男士,他向記者道出「碎股黨」的做法。他叫阿庭,本來做倉務,他說已失業兩個月,故幫水哥做「跑腿」出席股東會,他說自己一股都無,只是受水哥委託,「佢買股票,用我的名字咁囉,再夾埋咁多人,就可以分得多一點。」回報有時是數百元,有時是兩張餅卡,「拿得多咪分多點,拿得少就分少一點。」他說近日幾乎日日都有幾場要走,「等通知囉,通常都是預早一兩個星期通知。佢知道我無嘢做,呢個月差不多日日都有工開,我仲以為今日無添,佢WhatsApp話俾我知邊幾間,尋日有稻香、麗星及中國移動,唉,我都唔記得邊間股票喇。其實喺半個月之前,淨係話五月得幾日,依家搞搞吓日日都有喎。嘩,攰到我死呀。」他說,除了餅卡,有時都會遇上一些「唔等使」的東西,「中國移動送個背囊咋,稻香咪俾裹蒸糉你囉。」阿庭指水哥是他朋友的朋友,他口中的水哥「好有錢」,「佢以前做旅行社,我唔知係咪呀,咁耐都無話呃我,都要信佢o架啦。佢依家好似無嘢做,就靠呢的囉。佢好有米,幾層樓揸手喎,都唔使做啦。」他指水哥團隊,大約有十個人,「大部分退休唔使做,你見全部都係老人家,係我比較年輕點。」他說借出人頭予水哥,家人曾表示擔心,「問我水哥佢會唔會呃你,拿你的名字去做其他事情,我說得啦,咁耐都無咩事,佢賺到都有分俾我。」他說股東會不只他們一班團隊,「有幾班人的,前幾日見到有條友夾埋成一堆人,(一個人)起碼成三十幾張裹蒸糉,我都唔知佢點拿,幾勁呀。佢攞裹蒸糉都已經表現出佢咁勁,唔使講,佢去其他股東會,一定拿得仲多嘢。」

兵團約十多人

一○年港鐵股東會,當年的港鐵(66)主席錢果豐曾被小股東陳婆婆當面質詢,指港鐵管理層極度孤寒,派息少之餘,小股東在場內無水飲,無餅卡,成為經典。現在很多要面子的上市公司,不只有東西吃,更會送紀念品或者現金券。每個出席者,即使只有一股都會有一份紀念品。有散戶看中了這個玩法,故衍生出一個賺錢集團。現時坊間有幾個散戶集團,每個集團有十幾人,專門去股東大會搵銀。有曾參與碎股黨人士向《壹週刊》展示一疊恒生銀行的「投票委託書」。一名叫「Cheng Ka Fai」的人士,一次過簽了六百張「投票委託書」。據知,恒生在剛過去的股東會上派每人一張一百元超市現金券,故「Cheng Ka Fai」已獲得價值六萬元的現金券。做法是Cheng Ka Fai把手頭六百股恒生股票,切開六百份,再把這六百份,填寫「投票委託書」委託不同人士進入股東會場獲取現金券。不過,要委託六百個人,成本太高,並不划算。Cheng Ka Fai雖然填了六百份「投票委託書」,卻聰明地只委託了十多名不同人士進場,即每人幫忙取六十份禮券。為了不讓股份過戶登記處起疑,從而增加成功率。Cheng Ka Fai先委託一名疑似假名的人士,再由這個假名人士委託另一名最終會出席的真人出席。例如Cheng先委託Jing Ming(疑似假名),再由Jing Ming委託Chan Lok Fung Elvin出席;另一份是Cheng委託Kwok Hei(疑似假名),Kwok Hei同樣委託Chan Lok Fung Elvin出席。由於這名假名人士或真名人士,都無需報上個人資料,故過戶登記處難以查證。而這種填表手法,令過戶處在輸入資料時,會認定是不同組合人士,散戶便能成功「過骨」。

恒生利息濕濕碎

現時,一股恒生約一百六十四元,六百股成本約十萬元。不過,記者查核時發現,Cheng Ka Fai是在出席股東會登記截止前,才買入這隻股票,假如他在股東會之後立即沽出,股價升跌都是蝕差價。而且恒生這類股票,股價相對穩陣,即使要蝕都不會蝕很多。相反,手持六百股恒生,要等恒生股價升六成,才賺到六萬元。雖然恒生派息算是不錯,過去一六年度共派六元一角,但只得六百股,一年才得三千多元;但做多幾個步驟,碎股主腦卻賺到六萬元。這名「Cheng Ka Fai」亦同時持有PCCW(8)等多隻股票,他持有不同股票,報住不同地址,包括葵聯邨及鰂魚涌一舊樓,記者曾往上址,他父母表示兒子不在家,對於兒子買股票賺現金券,其母親表示不知道,「佢剛剛大學畢業,依家後生仔做咩點會話俾我哋知。不過唔怪得佢成日有一大疊惠康禮券,仲問我要唔要添。」只要持有實物股票,就可以登記進入股東會,而散戶如要委託人出席,亦可自行上港交所或上市公司網站下載一份「投票委託書」填好交回便可。不過有些散戶是透過銀行及證券行買入,就需要銀行或證券行代股東向有關上市公司登記。但要銀行或證券行代股東切碎股票,難度甚高,需要有經紀(broker)願意幫忙填form拆股,「要填幾百份form,銀行就一定唔肯,亦唔係個個broker肯。」該線人說。這名「Cheng Ka Fai」把部分股票存放於一通投資,再由一通幫他「拆股」,根據其網站,一通在全港有六間分店,是由港交所前職員開設及營辦。查冊顯示,董事包括梁翠珊。

怕管理層尷尬

據行內上市公司公關透露,最疏爽的上市公司,主要是銀行,除了恒生及大新派價值一百元的禮券,創興則派五十蚊美心餅券;而內銀同樣是「豪爽派」,而且每次參與人數眾多,如工行參與股東會的人數多達七千人,那次就派了價值七十萬元的餅卡。該公關說:「有人提議派嘢食咪唔會咁多人嚟,但食物好難預分量,餅卡今次用唔晒,可以留番下次呀。」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人多去股東會並沒有着數,要通過議案,計的是股數,並非人數。據知上市公司已知悉問題,不過卻不願意正視,有負責搞股東大會的上市公司員工說:「公司使幾十萬,高層覺得都唔算好多。佢哋想低調處理,如果搞大佢,人人都知,個個股東用呢個方法嚟拎coupon,到時要使嘅錢就仲多。」有上市公司的公關說,曾經有個股東會,提高了獲得禮券的門檻,結果散戶委派代理人進入股東會場,向主席問了幾個尷尬問題,擺明「玩嘢」,「佢哋舉手問,點解你個股東會無嘢食,點點點,坐喺上面嗰班人要面子,幾十萬就豪俾佢哋啦,當用啲餅嚟塞住佢哋個口。」

另類必勝法五部曲

撰文:梁佩均攝影:胡智堅、李育明資料:資料組插圖:詹震寰[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9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