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層壓式團結

2016-05-12

由董伯伯吹雞成立嘅團結香港基金,揼咗闊佬共一億八,唔單止未能提升香港人開心指數(基金的宗旨),就連內部員工都唔係好團結,可能同總幹事鄭李錦芬(Eva Cheng)來自傳銷公司Amway有莫大關係,鄭太在Amway浸淫三十四年,五年前離開時已是美國Amway執行副總裁,團結基金內有員工向小宗爆料,鄭太搵咗前Amway員工加入,咁,當然滲透不少Amway的企業文化啦,團結基金搞活動都要湊夠人數去撐場,多數從基金的資料庫內政、商界共1,500名單中邀請,以防黃絲帶人士出席搗亂,但人數湊唔夠,就要員工交廿個朋友,拉埋他們來參加,其實做傳銷都係咁,梗係自己先啃一大批貨,然後再收僆做下線,再一個傳一個,鄭太在Amway做到咁高職位,梗有番兩道散手啦!堅叔真面目示人

年屆七十八歲嘅會德豐副主席梁志堅(堅叔),週日落場到海港城監察將軍澳新盤SAVANNAH,親自就保安叉地產經紀頸事件出來解畫,鏡頭所見,堅叔老人斑都幾犀利吓,同年屆八十八、依然皮光肉滑嘅四叔李兆基和李嘉誠冇得揮,梗係啦,聽講兩位闊佬都好捨得保養皮膚,有專人從瑞士飛來香港上門做去斑工程嘅,慳番唔少時間嘛!所以堅叔雖然年輕過佢哋十年,相形見絀,錢作怪囉。

中環寸嘴:最緊要有維他命M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游走高級酒店、銀行,及知名食肆,與各路人士打交道,自認有jet set生活方式,透過美酒佳餚,察看人生百態,把「生平絕學」不吐不快與粉絲分享。

啲阿太嘅仔女入到名牌大學,最鍾意送大學T恤俾人,慌死人唔知佢個仔入咗哈佛咁,唔係哈爾濱佛教聯合會呀,不過件T恤有啲意思嘅——Full of the vitamins and minerals necessary for good mental and physical growth,唉,計我話,咩維他命都假,最緊要有維他命M(M for money),我聽啲阿太講,想入外國名牌大學,要專門請個consultant扶個仔女,入名牌大學要五項全能、領導才能、社交手腕,又要封推薦信同埋interview,依家僆仔個個都有番咁上下,唔鬥M鬥乜呀?不過入到哈佛又唔代表一定畢到業噃,好似甘乃迪家族咁夠照,都捐唔少錢去哈佛,但都唔讀Harvard,去Brown University讀,嗰度有一對一教學,冇話畢唔到業。不過到咗我呢個年紀,正所謂飽歷滄桑,梗係用M搵啲好嘢食好過啦,早排見番啲舊同學,嘩,嚇死我,皺晒皮嘅,真係見到都驚呀!哈佛喺波士頓最出名New England Clam Chowder Soup,嗱,馬車會西餐部都有個叫「金必多」忌廉魚翅湯,係以前娛樂戲院(現為娛樂行)的七重天餐廳發明o架!輕輕加咗兩條金華火腿絲吊吓味,唔犯本吖嘛!家陣都有得食o架,補吓啲骨膠原。

十姑娘慘情

十姑娘上月底被前媳婦陳復生入稟呈請破產,當年維護「奶奶」在澳娛嘅利益,不惜冒着風險與賭王對着幹,何解今日要咁樣對喺養和醫院「攞緊籌」嘅十姑娘呢。無計,又係「錢」字,事關三年多前陳復生與前夫何東舜銘離婚,獲高院判獲一億二千萬贍養費,何東舜銘遂提出上訴,鑑於十姑娘被指替兒子持有大部分資產,加上舊愛何鴻章當年借出兩百萬予十姑娘投資澳娛,又加入爭奪澳娛股份,亦有意申請十姑娘破產,破產呢家嘢,以債權人排名法,先到先分,陳復生都係保障番自己利益啫,只不過如果十姑娘破產,唔單止冇工人使,分分鐘要由養和搬去瑪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67

層壓推銷修例塞漏洞 誘人參與從中獲利屬違法

1 : GS(14)@2010-10-27 23:04: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592640
【本報訊】政府建議擴大層壓式推銷規管法例涵蓋範圍及罰則,如介紹他人參加推銷計劃而從中獲利,即使不涉及貨品及服務銷售也屬違法,最高罰款 100萬元和監禁 7年;參與層壓式推銷人士日後或要負上刑責。立法會議員普遍贊成擴大法例覆蓋範圍及罰則,以減少市民受騙風險;但亦有議員擔心擴大規管,反會令有份受騙的市民也要負上刑責。記者:馮永堅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昨討論禁止層壓式推銷手法。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 07年至 09年 11月期間,警方共接到 7宗層壓式推銷投訴,其中 4宗個案拘捕了 21人,涉案金額 878萬元。另 3宗個案因證據不足,警方最後終止調查。
根據現行《禁止層壓式推銷法條例》,層壓式推銷必須涉及銷售貨品或服務,但有不法之徒走法律罅,游說會員成立公司及向入會人士借貸,從而賺取佣金,當中不涉及銷售貨品或服務以避開法律制裁。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昨表示,為堵塞法例漏洞,政府將修例擴大層壓式推銷的定義,日後誘使他人付款參與推銷計劃而從中得益的人士,即使不涉及銷售貨品或服務,亦等同層壓式推銷的營運者,要負上刑事責任。
可囚七年罰款百萬

當局又建議加強違規人士的罰則以增強阻嚇力。涉及層壓式推銷的違例者,會由目前最高罰款 10萬元和監禁 3年,加重至罰 100萬元和監禁 7年。劉吳惠蘭說,有關推銷必須有新參加者才能維持,因此正研究參與者是否亦須負上刑責,但強調法例是針對明知故犯的人,不知情者未必會被起訴。有關立法建議稍後會諮詢公眾意見,當局期望今個立法年度將建議交立法會審議,最快明年暑假前完成立法工作。
被騙者或須負刑責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歡迎政府加強打擊層壓式推銷,但就認為是「遲來的春天」。他說,單是去年已收到 50名參加了層壓式推銷的苦主投訴,涉及被騙 300萬元。他又指,過去多次被市民投訴騙財的亮碧思集團,便涉嫌表面以賣貨賺錢,實則透過招收會員賺佣牟利,新例相信可打擊類似推銷手法。民建聯李慧琼則指,不少參與層壓式推銷人士是被騙入局,如再要負上刑責是對他們不公平。
此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昨就打擊不良營商手法的立法,聽取業界意見,多個零售界代表贊成立法規管,但就認為不應管得太嚴,如不應設「冷靜期」等,認為會扼殺生存空間。
2 : GS(14)@2010-10-27 23:05: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592641
層壓式推銷手法令不少人受害! 20歲的 Tony兩年前抵不住金錢誘惑,經亮碧思職員游說,向財務公司借貸款 11萬元入貨做傳銷,又拉攏親朋戚友加入以賺取每個人 9,000元的佣金。幸好得家人及時制止,但仍輸了 10萬元離場。
「一路做一路借錢」

Tony讀完中三即投身工作,兩年前到旺角一便利店做收銀,月入 7,000多元,「當時識咗個亮碧思職員,佢話啲錢好易賺」。加入亮碧思後 Tony的噩夢便開始,職員指要「賺得多就要買得多」,游說他向財務公司借錢買香薰及洗髮水轉售圖利,但這些貨品一直沒交給他。職員之後又叫 Tony介紹朋友入會,「一個賺 9,000,好易填番嗰 11萬條數」。
求財心切的 Tony於是向親朋戚友埋手,介紹他們做亮碧思會員,「有一個女性朋友做咗,家諗番真係害人不淺」, Tony說,家人知道他加入亮碧思後報警求助,亮碧思堅持所有程序合法,最後只發還 1萬元和幾箱香薰、洗髮水。 Tony回想幸好有家人及時制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一路做一路借錢,都唔知會踩幾深先會停」。本報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12

CKB168層壓式推銷網上課程 

1 : GS(14)@2012-12-04 00:43:36

日日都有騙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26/18080491
據CKB168網頁簡介,該公司中文名字「嘉高賓尼」源自2003年成立的加拿大虛擬娛樂學習系統Cackleberries,但加拿大Cackleberries董事Eronne Foster向本報強調,該公司與CKB168無關,並已即時禁止該公司銷售Cackleberries課程。
CKB168現只有四套課程發售,每套售1,380美元(約1.1萬港元),有CKB168職員聲稱「通常啲人買10萬」,可「當投資」或轉售他人。由於是網上課程,在指定要某課程時才獲發密碼;不用的話,消費者並無東西「揸手」。
層層抽佣 儲積分等換股
職員又強調可介紹人入會,層層抽佣,最高派85%,潛在收入達一億美元,又聲稱公司會送「積分」,積分可買賣、會升值,只要耐心等待,積分就會一倍變兩倍,兩倍變四倍,四倍變八倍,夠分就可換股成為公司股東,每季分紅,「後年會上市」,會員更可換股。
由於系統複雜,不同會員或有不同理解,多名市民懷疑親人受騙,惟當事人像洗腦般對「投資計劃」深信不疑,甚至因而影響與家人的關係。
周先生的母親在姨甥女推介下,今年9月底購入兩個課程,共2.2萬元,但對課程一無所知。周先生說:「阿媽話兩個月後會有4.4萬元,即係100%回報率!邊有可能!」周先生前日到警署報案,警員以他不是受害人為由拒受理,他致電商業罪案調查科,又被「點」去警署報案,令他氣憤。周母至今仍不認為自己受騙。
慘被洗腦 市民投資百萬
張女士的姊姊投資了100萬元,更游說張女士也參與,張女士不理會家人反對,相信「買10萬蚊,平均每個月有萬幾蚊(回報)」、「仲有23個月就可以上市」,還稱很多公務員、專業人士都有買。
不過,CKB168回覆本報查詢時,對上市計劃、積分可換股均予以否認,並否認CKB168有研發任何產品,指只是代理其他公司的網上課程(記者放蛇時獲告知「我哋投資好多錢做課程」),又聲稱公司不知道課程有多少用戶,也不知道何謂層壓式推銷。
律師梁永鏗指,若有足夠證據證明,推銷過程着重介紹他人入會,而非使用有關產品,「個課程唔重要,入會嗰部份先重要」,即有可能屬層壓式推銷。根據《禁止層壓式計劃條例》,參與層壓式推銷即屬犯法,最高可判罰款100萬元及監禁7年。
消委會研究及營商手法事務部主任熊天佑表示,根據《公司條例》,私人公司禁止邀請公眾人士認購股份或債權證,若在公開場合以虛假資料對外訛稱公司將會上市,更有可能涉及訛騙,屬刑事罪行。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提醒市民,投資未上市的有限公司,「等於自己做生意」,應先了解公司業務及大股東;若對派息來源有懷疑,就不應參與。
2 : GS(14)@2012-12-04 00:43: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26/18080493


【星光熠熠】
CKB168剛於前日舉行發佈會,有200多人出席,逼爆會場,大會要不斷增加座位。活動邀得藝人鄭欣宜出席,但欣宜唱片公司代表澄清,欣宜不認識該公司,只是收錢出席活動。
婦女長者表現興奮

CKB168過往的活動也邀請過不少藝人出席,包括胡楓、李香琴及江華。上周六該公司第四套課程的發佈會,鄭欣宜和布偉傑也有出席。布偉傑指他與該公司無關,只是應邀做司儀。發佈會在尖東一酒店宴會廳舉行,出席者多為中年人士,以婦女居多,也有不少長者,大家表現興奮,更有操普通話人士拖篋而來。
然而,其中一名年約50多歲女士,一臉徬徨地在場內尋找其上線,又不斷問人對方是否在場,轉頭又向同行者厲聲說:「一陣要問清楚,啲錢都唔知點!」《蘋果》記者擬採訪公司負責人,卻遭阻止,聲稱只邀請《成報》及雜誌《Kiss》訪問,並將記者趕出會場。
此外,曾參演《鑑證實錄》、《雷霆第一關》、《真情》等劇的藝人林小湛,原來是「CKB168星級顧問」,網站介紹她為「理工大學生活系的客席教授」,但理大指該校並無該職。至截稿前,林小湛未有回覆。
位於深圳的嘉高賓尼體驗樂園,則委聘了藝人莫鎮賢及唐韋琪為課程總監。莫鎮賢指,他對該公司產品並不知情。
《蘋果》記者
3 : GS(14)@2012-12-04 00:43: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26/18080494


【記者放蛇】
《蘋果》記者放蛇,不但被游說入會,更聞說可以「無啦啦多咗錢」,有人言之鑿鑿說大馬拿督也大手購入,甚至說該公司課程的伺服器勁到媲美facebook及Yahoo!。
記者到尖東新文華中心商場的Qutemart店舖,表示對CKB168課程有興趣,一名職員即建議記者入會,並交由一位劉女士講解。劉勸記者介紹人參與:「帶佢(朋友)嚟聽(說明會)都得,唔使你sell(推銷),對方決定買,你都有佣」,更稱一個介紹一個,電子錢包就「無啦啦多咗錢」,又說:「後年我哋上市,會有換股權,好似內部認購咁。」
其間她手機響起,她突提高聲線講電話:「(某會員)係咁帶啲人嚟入單,佢哋好犀利,一百萬一百萬咁入,買一百個課程。」收線後,她說馬來西亞拿督也大批購買課程。劉約記者到尖沙嘴新東海商業中心的CKB168辦公室詳談,姓許女職員戴着口罩講解,劉在旁和應。
「伺服器大到facebook咁」

「點樣長期有隻金雞生金蛋?」她們強調「畀心機去介紹人」,收入可達一億美元;「唔係淨係畀咗個課程你就算,其實有一個好完整嘅投資plan(計劃)畀你run(運作)」。當記者問課程的上網問題時,許說:「個server(伺服器)大到facebook同Yahoo!咁。」
《蘋果》記者
4 : GS(14)@2012-12-04 00:44: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26/18080495



【本報訊】本港有多間以CKB168或嘉高賓尼名字註冊的公司,不排除銷售課程的是一間公司,街外人入股的是另一間公司。而脊醫學會會長陳顯強是其中一間公司的股東兼董事,但《蘋果》追訪疑似陳顯強(圖)時,對方否認自己是陳顯強。
CKB168的「全球總部」在尖沙嘴新東海商業中心一單位,該址最少有五間公司註冊(見表)。香港脊醫學會會長陳顯強,是其中一間「嘉高賓尼(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兼董事,佔股25%。陳同時是非洲納米比亞駐香港及澳門名譽領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特區名譽領事團團長、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會成員,以及澳洲鏡湖醫院顧問醫生。
記者到陳顯強位於銅鑼灣的診所,目睹貌似陳顯強的男子進入,惟職員表示陳不在。約20分鐘後,該男子離開診所,記者從後喊他「陳醫生」,他即回頭,但問他是否陳顯強時,他急忙搖頭說「唔係」,然後極速衝上附近一輛八人房車。該車輛的登記公司董事正是陳顯強。
5 : GS(14)@2012-12-04 00:44: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26/18080497


【話你知】
本港近年出現的層壓式推銷,多「加料」插入投資騙局,宣稱公司即將上市引人「入股」,並常以藝人出席活動作招徠,以增加可信性。有關騙局往往在「爆煲」後才被揭發,受害人未能如期收錢、或公司遲遲未上市,始驚覺受騙。
層壓式推銷又稱為多層推廣騙局,計劃的參加者,獲賦予「權利」招收新參加者,並藉新參加者付出費用而獲取收入。早期參加者也許能賺取若干紅利,但當「金字塔」崩潰時,除了最上層外,所有人都會蒙受損失。
近年層壓式推銷常用手法

1.佣金計算複雜
2.介紹越多人,享越高佣金回報
3.着重尋找下一個參與者(下線),多於出售貨品
4. 聲稱公司未來將上市,現時入股,上市後股份會大幅升值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6 : 肥B(18468)@2012-12-04 09:33:23

呢間算有人性啦, 大不了都係一百幾十萬TOTAL LOSS姐, 總好過買埋D 低級香薰, 仲要賤價放返出去, 或者好似DR 咁, 俾條命人教飛...

呢D人真係等天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05

1分換1元拍賣網涉層壓推銷

1 : GS(14)@2015-01-12 17:41: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news/ec_gaa1.htm


【明報專訊】拍賣網近年迅速冒起,有些卻涉嫌以層壓式手法經營。有拍賣網要求使用者先支付約1萬元入會及換購「拍賣幣」,聲稱保證會員可以利用拍賣幣以少於市價一半競投手機、名表等,差價會用「電子分」回贈會員。有會員以為這生意「有賺無賠」,但多名會員向本報稱,在該網站投資數以十萬元,多月來「賺」回的數十萬分,連一分都未能兌換現金,擔心最終血本無歸。有受害人已報警,警方重案組正跟進調查,暫未有人被捕,有律師質疑此經營模式類似層壓式推銷。










創辦人認缺資金 游說找新會員

本報去年9月底直擊拍賣網會員茶敘(見另稿),席間有會員公開質疑為何遲遲未能兌換現金,創辦人承認公司缺乏資金,聲稱正與外國基金洽談注資事宜,目標集資20億元,又要求會員努力找新會員,「為一潭死水注入氧氣」。本報向拍賣網查詢,創辦人最初回覆稱願意詳細解釋營運,本報提出時間後,創辦人則沒有再跟進約訪事宜。

拍賣貴價品 半價以下作招徠

涉事拍賣網要求使用者先繳付近1萬元開戶及成為會員,並換取若干拍賣幣,每次用1個拍賣幣落價競投貨品。拍賣網羅列多款貴價商品限時拍賣,包括iPhone、勞力士手表、LV等歐洲名牌手袋等,並以保證拍賣成交價最高僅為市價一半作招徠。成功投得某貨品後,拍賣網要求會員在市面零售商先用市價購買該產品,再拿單據到拍賣網辦事處登記換差額,但差額亦不是以現金回贈,而是以「電子分」方式回贈,1分等於1元,拍賣網承諾,電子分最終可以換回現金,但卻無承諾何時兌換。

會員市價買 與出價之差成電子分

舉例說,有會員用若干拍賣幣出價1000元投得約值6000元的手機,但會員不是拿1000元出來換貨品,而是要用市價,即6000元在市面買該手機,然後將單據交給拍賣網辦事處,對方會將差價,即5000電子分回贈入戶口。

公司稱收入靠廣告 客戶指免費

至於拍賣網除收會費外,本身有何收入支撐營運?公司聲稱要靠會員每日在網站點擊廣告連結、看廣告影片,公司才能賺取廣告收入以支持公司營運和會員的利潤,會員亦可獲公司回贈電子分。不過本報向網站的一個廣告客戶查詢,對方稱網站願意免費為其宣傳,毋須付錢。

拍賣網亦訂立規則,愈多戶口,每日回贈愈多,令會員有誘因開設多個戶口。另外,拍賣網又以電子分獎勵會員介紹他人入會做「下線」。

投資10多萬 會員報警

對會員來說,關鍵問題是電子分究竟是否可兌換成現金?多名會員向本報稱,拍賣網從未將他們的電子分兌換成現金。其中一名會員黃小姐,在2013年底投資20萬元開設多個戶口,之後投得40多件貨品,包括手機和平板電腦,賺取的電子分已累積達數十萬分,帳面上是數十萬元。但她去年中開始申請兌換現金,拍賣網卻以不同理由拖延,至今仍未能兌換現金。

會員李先生亦有同樣遭遇,「職員話要排隊,好多人申請緊,之後又改口承認公司無錢,但話將會有基金注資,又游說我們取消申請,改為以電子分再開設更多戶口」。他坦言對追回10多萬元本金已無太大期望,「(拍賣網)聲稱每日有回贈,但網站有什麼生財能力?」李先生去年9月報警求助,警方回覆本報查詢,指案件列作「求警調查」,由油尖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跟進調查。

大律師陸偉雄認為,這種營運模式可能涉及層壓式手法,或觸犯法例,「這種營運手法的收入主要依靠新會員開戶費,而且鼓勵會員介紹更多新人加入,這是典型的層壓式手法,只是換成拍賣的形式操作」。

明報記者
2 : GS(14)@2015-01-12 17:42: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news/ec_gaa2.htm



創辦人稱營業額260億 「勢撼Google」


2015年1月12日





【明報專訊】「我呢一種模式,Google、facebook都學唔到!」本報記者去年9月「放蛇」直擊其中一個疑涉層壓式拍賣網站的會員茶敘,揭開網站創辦人的神秘面紗。創辦人在席間侃侃而談公司的發展宏圖,聲言現階段要推高網站點擊率,賺取廣告收益,並向會員回贈利潤。他又聲稱公司成立僅兩年,營業額已高達260多億元,豪言要超越Google,「Google無中國市場,我係左右逢源,係無得輸!」










辦20席茶敘 中老年人居多

茶敘於尖沙嘴某酒樓舉行,筵開20席,有逾200人出席,以中、老年人士居多,不少操普通話,席間提供了簡單點心等食物,創辦人在尾段以壓軸身分現身演講。

引「紅色關係人士」指前景無限

他稱,坊間有很多「閒言閒語」,因此要解釋公司的鴻圖大計,「最近有紅色關係的人士跟我說,指我們公司前景無限」。他聲言中央政府要扶持電子商貿公司,但公司必須由中國人控制,「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大股東都是外國人,這些公司全部『肥佬』,馬雲只有阿里巴巴幾個百分比的股份。但佢(紅色背景人士)話我們的公司是百分百符合(中央要求),下一步要諗,點樣讓中央知我們存在」。創辦人之後又講述公司業績﹕「營業額有265億港元,只用了兩年時間,打破所有公司的紀錄!……遲早打倒谷歌(Google)」。

創辦人又說,公司將推出「執垃圾運動」,以吸引非會員瀏覽其網站,推高點擊率增加廣告收益。「你見到垃圾,執起佢,扔去垃圾桶之前影張相,上傳去我網站,就可獲贈一個拍賣代幣……那麼網站點擊率就會升得好快!」他更聲言要把「執垃圾運動」無限擴展,「例如種棵樹,我送100個拍幣;扶老人家過馬路,送20個拍幣;甚至小朋友考試100分,都送100個拍幣。可以改個名叫『好人好事全球動起來』!」說罷,全場掌聲雷動,但未知是否有人在「做媒」。
3 : GS(14)@2015-01-12 17:43: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news/ec_gaa3.htm



層壓式騙案轉型 網拍招徠棄實貨


2015年1月12日





【明報專訊】警方製作的電視節目《警訊》,近月以專題形式解構層壓式拍賣網。在節目的模擬個案中,有拍賣網站以「投資計劃」作包裝,要求會員以1萬元購買會籍和拍賣代幣,聲稱會員可用優惠價競投產品。此外,會員招攬新人加入成為「下線」可獲獎金,網站更保證會員每個月可獲贈2000元紅利,開設愈多戶口,紅利便愈多,而獎金和紅利均會存入會員戶口,之後可套現。然而,公司其後以籌備上市等藉口為由,暫停會員套現,最終公司人去樓空。


警方在節目中提醒市民,以「拉人頭」招攬新人的方式賺取回報,或觸犯《禁止層壓式計劃條例》。警方網頁亦指出,層壓式騙案由以往傳銷實貨,轉為以拍賣網站作招徠,提醒市民參加前應加倍小心,以免誤墮層壓式陷阱。
4 : GS(14)@2015-01-12 17:43: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news/ec_gaa4.htm



「獨價拍賣」模式 海外惹賭博爭議


2015年1月12日





【明報專訊】也有拍賣網採用非傳統拍賣模式運作,其中一個拍賣網站標榜產品成交價不會高於原價的1%,就連名車、住宅都可以超低價投得。但其拍賣採用「獨價拍賣」模式,玩家的出價必須是最高且獨一無二,方能勝出。然而,此拍賣模式或涉「撞彩」,到底是否屬賭博活動,在外國曾惹起爭議。


競投須買虛擬代幣

該拍賣網的會員必須先購買虛擬拍賣代幣,約5元一個,每次須用代幣競投。一件市價1000元的貨品,最高競投價為1%即10元,會員可在0.1元至10元之間任意出價,次數不限。例如,有兩名玩家出價10元、1名玩家出價8元、1名玩家出價7元,那麼出價8元的玩家便能勝出,因為8元是「獨一無二」而且又是最高的出價。

大律師:視乎玩家有否足夠資訊

大律師陸偉雄認為,對於某一類拍賣模式,若勝出與否是取決於彩數,便可能是博彩活動。事實上,英國賭博委員會曾針對此拍賣模式發出文件,指此模式是否屬於賭博,視乎玩家是否獲足夠資訊,令玩家可用技術、知識,採取競投策略,而非單靠運氣。

網站否認 「會告知出價是否獨特」

該拍賣網負責人回覆本報時,強調該拍賣網並非賭博網站,並指運作較外國同類網站更透明,例如網站會告訴玩家其出價是否「獨特」,並即時更新所有玩家的出價紀錄,令玩家能即時擬定出價策略,玩家毋須靠運氣「撞中」。民政事務局無正面回應這模式是否屬賭博,僅稱除當局批准的賭博活動,所有其他賭博活動均屬違法,市民如遇上懷疑非法賭博活動,可直接向警方舉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63

交易平台層壓式推銷「被開」Bitcoin戶口 OL蝕130萬元

1 : GS(14)@2015-02-09 08:15:57





■劉小姐曾要求退款遭拒,但以為即使公司倒閉,比特幣仍可落袋。


【本報訊】一群比特幣(Bitcoin)投資者,疑被一家本地比特幣交易及儲存平台訛騙,利用知名人士及豐厚獎賞作餌,以一年翻兩倍的高額回報誘使投資者落叠,甚至重複投資、尋找下線投資者形成層壓式推銷,估計本港投資者涉款已高達三十億元,最高單一受害者涉款五千萬元,部份受害人將於周三集體到灣仔警署報案。記者:馬志剛



劉小姐曾任投資銀行文職人員,去年九月在律師樓與家人辦理樓宇買賣手續時,被相熟的「師爺」游說開戶投資開採比特幣。她憶述當時因急於到銀行續辦買樓交易事宜,只聽師爺說了十分鐘便表示「個戶口冇錢,唔好開住,兩三日後先」,不料當晚已接獲師爺短信,指已為她開賬戶,並向其家人收取一百三十萬元支票,以當時市價購買三百六十個比特幣。


■陳太稱以300萬元買入比特幣,其間套現約180萬元,餘款無法取回。

中招婆婆:都係貪啦

據劉指有關比特幣是用作購買四份、每份值九十個比特幣的「K90合約」,以向Kryptomine氪能雲礦中心租用設施,每日約開採零點六三至零點七個比特幣,如重複投資或介紹他人投資,更可獲佣金及額外分紅的比特幣回報。但劉登入有關網頁的英文版時發現用字古怪,例如存款「Deposit」寫成「Top up」。她感到不安,曾要求退款但遭拒,便決定待取回本金就不理,以為即使公司倒閉,比特幣仍可落袋。不料去年底發現mycoin.hk的比特幣價格只值約二十港元,與國際市價約一千七百港元脫節,亦未能自由套現、轉賬至其他平台。她曾與師爺聯絡,師爺卻稱自己也是受害者,一百三十萬元料血本無歸。





有人曾成功套現,但無人可完全翻本。八十一歲陳太稱,前年在地產經紀介紹下以三百萬元買入六百多個比特幣,其間曾套現約一百八十萬元,餘款無法取回。她指該經紀透露,此投資可獲高額回報,一年可賺「一兩層鰂魚涌啲樓仔,二三百萬嗰啲」,承認自己「都係貪啦,唔貪點會有今日!」協助他們的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表示,mycoin.hk各地投資者眾,除了本港還包括韓國、美國、新加坡以至內地各省市,估計投資金額達七百億港元,單計香港受害者已達三千人。據他所知,更有人「按埋層樓」投資mycoin.hk,近日已被財務公司收樓,而單一投資者最高涉款更達五千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09/190347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85

擁五千會員 去年初突停發獎金層壓式拍賣網 涉騙款半億

1 : GS(14)@2015-02-12 13:38:27





■商罪科警員搜查涉案公司後,展示電腦及文件等證物。姜偉康攝


【本報訊】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昨拘捕一個拍賣網的五名負責人,並搜查拍賣公司於尖沙嘴的辦事處,撿走電腦及文件返署調查。警方消息指涉案拍賣網於二○一三年成立,會員購買點數後可競投不同貨物,而介紹新人加入可獲獎金。但拍賣網去年開始無法提供獎金,有會員報警求助,警方調查後相信網站涉及層壓式推銷手法,有近五千人「中招」,涉款達五千萬元。記者:姜偉康商業罪案調查科昨日拘捕涉案拍賣網「Bid出彩虹」的一男四女負責人(年齡介乎五十至五十九歲),多名探員下午前往網站位於尖沙嘴新文華中心辦事處搜查,撿走電腦及數簿等文件。偵緝總督察黃以民表示,去年四月陸續接獲十七名市民(三十至六十六歲)報案,指懷疑被一個拍賣網站騙去金錢,報案人涉及的金額約四百萬元。



拍賣品開價較市面便宜

案情透露,二○一三年初,十七名報案人被一間本地公司游說參加一個網站的「拍賣投資計畫」,支付一萬元費用後成為會員,然後獲得點數競投網站商品,包括名牌手錶、手袋及新款手機等,新加入會員同時可獲得二千元現金回贈,會員可將該筆款項轉賣或作為購買點數之用,吸引會員開設多個戶口賺取回贈,加上拍賣物品開價較市面便宜,故吸引不少市民入會,參與競投。該拍賣網又聲稱每日都有競投紀錄的會員可獲取豐厚獎金,同時介紹新會員加入拍賣網,亦可獲得獎金,警方估計,網站運作不足一年,已有多人加入成為會員。網站運作初期,部份會員競投貨物並介紹他人加入拍賣網後,可以成功提取獎金,故參加人數不斷增加,估計先後有五千人加入,涉及款項高達五千萬元,但網站去年初突然停止向會員發放獎金,並解釋是由於公司資金不足。黃以民續稱,十七名會員多番要求網站支付獎金無果,懷疑受騙,涉及金額約四百萬元,事主遂向警方求助,商罪科接手調查後,相信拍賣網站所謂的「拍賣投資計畫」是一個騙局,並涉及層壓式推銷手法,經放蛇入會蒐證後,昨日採取行動,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五名負責人。由於網站擁有近五萬個戶口,涉及會員人數近五千人,警方不排除案中有其他受害人,呼籲懷疑受騙的會員向警方提供資料,協助調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12/190389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