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周鴻禕:複雜變簡單就有顛覆的力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426.html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七十年代的計算機到底是什麼樣子。那個時候的計算機是一個巨人,體積龐大,但似乎很柔弱,必須放置在機房裡面。人們要用計算機,那就得換上拖鞋,穿上白大褂。而且,當你預約不上的時候,你必須得排隊等著。

我記得喬布斯傳記裡說,他拿著一個剛具雛形的、粗糙的個人電腦去找惠普,被惠普婉拒,因為在惠普看來,這東西頂多是一個玩具。確實,在當時龐大的IBM大型機的計算能力很強大,喬布斯手裡的個人電腦計算能力很弱,沒法比。但它有一個優點是大型機無論如何都沒法兒比的,那就是:方便。

方便,這個東西太重要了,我認為它是推動商業進步的最重要的力量。

比如,如果你買了一輛汽車,必須得學習發動機原理、掌握機械原理才能開,那麼汽車工業直到今天也不可能發展起來。今天互聯網越來越普及,跟十年前的互聯網比,就是越來越簡單。如果電話是一個必須掌握通訊技術的人才能操作,那麼電話永遠是一個實驗室裡的產品。

我發現,所有的創新都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人天生就是懶惰的,所有創新都是從懶人身上下手的。

柯達的膠卷相機最後被數碼相機所顛覆,但數碼相機剛問世的時候,分辨率只有30萬像素,即使到了100萬像素,它的成像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果沖洗的話,照片質量慘不忍睹。然而,雖然它當時有很多缺點,但通過持續改進,它用了十年時間,到今天,已經把膠卷相機的市場徹底顛覆了。

數碼相機在成功顛覆掉膠卷相機市場的時候,卻不得不面臨著這樣的現實:數碼相機本身正在被智能手機顛覆,而智能手機顛覆數碼相機的理由,與數碼相機顛覆膠卷相機是一樣的,那就是:方便。

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你會出門背一個單反數碼相機。但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如果家裡也購置了單反相機,但他出門會帶嗎?不會帶。相反,他們拿著手機來拍照。說白了,是因為手機比單反更方便。如果理性分析的話,我當然知道單反相機的成像質量比手機拍的照片好。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往往是不理性的。你要出門的時候,會下意識往褲兜裡一摸看手機在不在,而不是看肩上是不是背著單反。

所以,這是我想傳遞的一個觀點,即創新沒有大家想像那樣複雜,那樣高級。很多情況下,創新會從一個小的東西開始,我管它叫微創新。微創新持續不斷,最後形成顛覆既有市場的力量。

博客也曾流行了一段時間,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寫,但絕大多數人沒有堅持下來。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不符合人性,除非是打麻將、玩遊戲,否則誰都不想一直坐在那裡。而且寫文章是多費腦子、多寂寞的事兒呀。我覺得除了金庸,沒有誰能堅持每天寫兩千字的。然而,2008年的時候,Twitter的出現突然把寫博客變簡單了,後來新浪微博進一步發揚光大。你只要會寫短信就會寫微博,反正是140個字,文采好壞都可以,門檻一下子變低了。對寫字的人來說,寫微博是一件輕鬆的事兒。人家讀微博的人,只讀140字,也輕鬆了。於是,我們這些不願意寫長文章博客的懶人和不願意讀長文章的懶人都加入了微博大軍,導致微博越來越普及,就顛覆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

在智能手機出來之前,我感覺最痛苦的事兒,就是下載一個軟件到手機上,結果半天找不到在哪兒。即使找到了,安裝也是麻煩事兒。但是,蘋果手機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你下載軟件,它也不問你到底存到哪個盤上,一個進度條走完就是安裝完了,直接生成在屏幕上。如果是在Window環境下,你還得一路點擊Next。

Twitter和微博改變了信息傳播規律,智能手機改變了傳統的軟件安裝方式,但你回頭想一下,它們真的發明了什麼專利嗎?沒有,它們是在以往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把複雜的東西變簡單了,把繁瑣的東西變方便了。

如果你總是高屋建瓴地去談戰略,卻忽略了產品上用戶體驗的這些細節,那這些戰略最終會變成空中樓閣。但是,如果你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在產品的改進上符合了人性的需要,那麼這種改善如果持續下去,如果能放大,它就能變成一種巨大的顛覆力量。

產品變得簡單,才會有更多的人去使用,更多的人使用才會產生交互,才能建立品牌。所以,把複雜的東西變簡單,能夠完成顛覆式創新。這個事說起來好像挺小的,但是簡單的力量非常巨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68

台灣過敏兒暴增20倍 氣喘兒大增15倍 每12個孩子就有1個過動兒 香甜的致命誘惑

2013-09-16  TWM
 
 

 

你知道嗎?甜味劑、有害香料正在殘害我們的下一代,奶粉、優酪乳裡的人工甘味劑,是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的主因;牙膏、芳香劑所含的人工香料,容易引發噁心、眩暈,甚至致癌;你買的調合蜜,一滴真蜜都沒有,裡頭都是有害健康的果糖。

無所不在的香甜陷阱,正全面入侵你我的生活。

製作人.李建興 撰文‧李建興、許瓊文、林麗娟 研究員‧蔡曜蓮清晨,鬧鐘一響,身兼家庭主婦的上班族Linda伸了個懶腰,展開一天的生活。她走進浴室刷牙,在薄荷牙膏的清香甘甜下,漸漸甦醒。接著拿了瓶標榜天然花香的洗面乳洗完臉,旋即坐在梳妝台前,打開抽屜,撲鼻而來的是一陣濃郁的檜木香,她愉悅地拿著周年慶購買的草本化妝品、保養品往臉上塗塗抹抹,最後灑上淡淡茉莉花香的香水準備出門。坐上老公的車,空氣中彌漫著車用芳香劑味道,小兩口先是把襁褓中的女兒送到保母家,她把濃濃奶香的嬰兒奶粉交給保母後,來到了兒子校門口,順手遞上了一瓶草莓優酪乳,夫妻倆才各自上班。

Linda工作地點是一家高級餐廳,一進門就有一陣心曠神怡的馨香,許多貴婦名媛即是衝著這種寧神的氣息前來光顧,這也是許多五星級飯店、俱樂部甚至賭場所流行的「香氛經濟」!店內供應的是各種口味的精緻火鍋,舉凡牛奶、檸檬香茅、豚骨一應俱全,同時搭配著迷迭香、藥膳等各式口感的排餐和麵食,是附近上班族和老饕的最愛。餐廳的西點也不遑多讓,尤其招牌的藍莓起士歐式麵包,飄香數公尺,往往造成大排長龍,至於飲料更是五花八門,有各式花香、果香的茶品、奶茶,也有強調養生的蜜茶,在炎炎酷暑中,更是招攬客人的武器。

回到家後,變身為家庭主婦的Linda先是倒進玫瑰花香的洗衣精洗衣,用橘子成分的洗碗精洗碗,再噴上紫蘿蘭馨香的清潔劑清洗廁所和廚房,最後在後陽台的垃圾桶旁噴上了殺蟲劑,才大功告成。累了一整天,她用國外進口的檀香皂洗了個舒服的熱水澡,愜意地在房間裡點上助眠的薰衣草精油,甜甜地入睡……。

無孔不入!

﹁香甜的誘惑﹂連睡覺都難以避免假設,Linda這又香又甜的一天,也是你的生活寫照,那麼小心了!恐怕你的身體,已默默地讓二、三十種合成香料、人工甘味劑入侵了。我們姑且來解構一下這些無孔不入的物質。先從「吃」下肚的來看,Linda女兒所吃的奶粉,曾有案例被驗出含有讓奶香更濃郁的香蘭素;兒子喝的草莓優酪乳、店裡賣的各式花香、草本、果香的飲料,則恐怕是由乙酸乙酯、黃樟素、香豆素等香基調配成草莓、咖啡、芋頭等香料,以假亂真地混進了讓人愛不釋手的飲品;就連還沒烹煮的茶葉、花茶,一打開罐子迎面而來的香氣,也可能只是一場人工合成的魔術。更別提近十種口味的火鍋湯底,又怎能確保是店家大費周章原汁原味的熬煮?

食物的「香」隱藏著不能說的祕密,而迷惑味覺的「甜」呢?則不排除是甜精、糖精、阿斯巴甜等人工甘味劑在作祟,而標榜養生殺菌的天然飲品蜜茶,是以玉米果糖混充的假蜜,更是時有所聞。

就算你絕口不吃,「致命的香甜」仍無所不在地侵害你的身體。Linda盥洗用的薄荷牙膏、檀香皂;化妝用的草本美妝產品;洗衣用的洗衣精、柔軟精、洗潔劑都已讓苯甲醇、苯乙酮等化學物質在「抹」、「洗」的過程中,從皮膚入侵了。更驚悚的是,汽車芳香劑、室內精油的二氯苯;殺蟲劑的除蟲菊精,還有百萬家具撲鼻而來的檜木香(許多是浸泡人工精油營造的),讓你在睡夢中也全「吸」進去了。

令人擔憂的是,這美麗的「香、甜」背後,卻是對健康毫不留情的隱形殺手,更是導致過敏、過動、氣喘等國人通病的元凶。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就指出,除了上述病症外,不健康的人工甘味劑更是導致肥胖、齲齒、免疫力下降、影響代謝、骨質疏鬆、動脈硬化的主因,這也是為何高血壓、高血脂和血糖等三「高」是台灣人揮之不去的夢魘。甚至日前被發現在夜市中用來增加現切水果甜度的甘精(已禁用),更有致癌的危機。

至於現代人難以趨避的人工香料,儘管香料添加於食品的比例通常僅為千分之一,理論上難以造成人體負擔,但偏偏因為化學成分複雜,難保在不夠嚴謹的產製過程中變質,衍生出有害物質。再加上用的、吃的、搽的都接觸得到,香料在人體的累積機率更甚於其他人工添加物。營養師謝宜芳則指出,問題香料會引發噁心、嘔吐、眩暈、抑制中央神經系統等病症。

駭人聽聞!

因香甜致病 國內外受害程度與日俱增這絕非危言聳聽!美國在一九九○年代就曾發生過製作爆米花的工廠,工人接二連三地得了嚴重咳嗽、肺部阻塞、呼吸困難的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之後俗稱為「爆米花工人肺病」),還有人致死,後來才發現是導因於長期吸入製作爆米花時內含丁二酮的奶油香料所揮發出來的氣體,到了○七年,更有一名來自科羅拉多州熱愛吃爆米花的男子患了同樣疾病。

然而香料、甜味劑對下一代的戕害才是危機中的危機。一九七三年美國知名兒童過敏專家Ben Feingold就提出,過動兒一旦停吃含有人工香料、甜味劑的食物後,行為立刻有很大的改善。而七九年他與紐約八○三所公立學校合作實驗,證實學童在停用不健康的香料、甜味劑後,四年間學業成績進步了五五%。而後來在八○年代,美國又針對十二所、八千多名的少年感化院的孩子進行試驗,在去除含糖的添加物攝取後,他們的特異行為減低四七%。

很不幸的是,在以美食為尊的台灣,因為香甜而罹病的狀況更是嚴重。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學術文教基金會和醫師臨床統計指出,台灣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是過敏體質,從一九九○到二○一○年的二十年間,過敏疾病發生率迅速攀升二十倍。而台北市國小學童氣喘發生率,也由七○年代的一.三%增為十五倍,二○○○年後達一九%。至於台灣的過動兒比率竟高達七至八%,也就是十二位台灣小孩,就有一位是過動兒。

為了一探問題究竟有多嚴重?《今周刊》兵分多路從食品端、法規管理來追查台灣的香甜危機。首先在甜的方面,由於市售甜品、飲料含糖量過多時有所聞,所以我們逆向操作,查驗被國人視為天然健康的市售蜂蜜的成分為何。八月十三日,記者在台中市的南北貨批發集散地||建國市場採購了產地來自雲林土庫及台中市的三罐各為三千公克裝、產品標示為調和蜜的蜂蜜。據店家指稱,此為一般飲料店、夜市攤販、早餐店最愛用的產品,因此,我們在隔日立即送往SGS檢驗,一窺其中虛實。

獨家追查!

驚覺市售蜂蜜居然沒﹁蜜﹂的成分八月三十日報告出爐,我們有驚人發現!其中這三罐標籤上大剌剌寫著「蜂蜜」兩字的產品,在SGS採用同位素︵檢測蜂蜜真偽的分析法︶和蛋白質含量等兩道關卡比對後發現,這非但不是百分之百純蜜,更誇張的是,完全沒有任何一滴蜂蜜成分。為求謹慎,︽今周刊︾委請台灣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和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主任陳裕文判讀,幾乎斷定這些蜂蜜,其實根本不含蜜。

雖然這些送驗的產品,在包裝上都已載明是由蜂蜜、果糖、香料、焦糖、葡萄糖等調配而成的「調和蜜」,但不可思議的是,怎麼可以連一滴蜂蜜都沒有?等於消費者喝下的是一堆糖水化合物,詐騙事小,危害健康才茲事體大。最可怕的是,抽樣三件產品,三件都不合格,不合格率達百分之百,可見市面上到處充斥以人工香料、糖精製造,而不含天然蜂蜜的黑心蜜。

吳家誠從同位素所呈現的數值判斷,黑心廠商用來以假亂真的蜂蜜極可能是玉米糖漿。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玉米果糖主要由基因改造玉米製造的,因此價格便宜,已取代高價的蔗糖,廣泛地使用於麵包、糕點、含糖飲料。而醫學報告指出,此為一種慢性毒素,現代人的脂肪肝、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尿酸等,可能都與之有關。

法規疏漏!

政府管理不嚴 縱容黑心廠商一檢出問題蜂蜜後,《今周刊》旋即組成調查小組前往包裝上的產地勘查。首先一進到位於雲林土庫、品牌為「黃記」的蜂蜜工廠中,我們發現裡面高掛店家與總統馬英九、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雲林縣長蘇治芬的合照相片,而產品標籤上也都貼著符合ISO和HACCP檢驗標章,顯然是要以名人加持和政府認證,讓消費者安心。而記者佯裝攤販要採買,店家表示可為客戶量身訂做不同蜂蜜比例含量的調和蜜,然而一問及「就算是調和蜜,裡面也會有蜂蜜吧?」店家斬釘截鐵地說:「有!」但我們實際進入工廠參觀,只發現滿地雜亂的瓶瓶罐罐及淡淡的化學味,並未聞到印象中蜂蜜工廠應該飄出的蜜香。

至於另外一家也位於雲林土庫,名為山水蜂蜜的工廠,從《今周刊》送驗的產品標籤上得知,是由台中烏日的福昌欣業委其製造。山水蜂蜜強調自家的產品在各大電視購物台和全聯皆有販售,但卻拒絕參觀工廠,甚至也否認替福昌代工,然而記者回頭向福昌詢問時,福昌堅定地表示,自己是山水蜂蜜的客戶,顯見市售的蜂蜜不但原料曖昧不明,就連生產流程也啟人疑竇。

調和蜜沒蜜,而市售真蜜就真的﹁不純砍頭﹂嗎?於是八月二十九日,《今周刊》更進一步到賣場挑選兩罐包裝精美,單價較高且標示「百分之百」天然蜂蜜,三十日送交SGS檢驗,看看這到底是否真如業者所標示,全都是真蜜?但九月七日的檢驗報告,竟也令人失望。其中一罐同樣來自雲林縣土庫鎮的「台灣蜂蜜」,分析檢驗其中的「糖」成分,就發現有六成是人工轉化糖,也就是連買了所謂的純蜜喝下肚,都有可能攝入一堆非蜂蜜的物質。檢測蜂蜜多年的陳裕文就表示,多半摻假的蜂蜜都是以五比五、六比四等比例作調和,卻明目張膽地標榜是天然蜂蜜,除有欺騙之虞外,更傷及消費者健康。

但令人好奇的是,蜂蜜的成分到底有沒有法規可管?《今周刊》再回頭詢問SGS和專司蜂蜜檢驗的苗栗農改場,得到的答案竟是:政府僅對蜂蜜的等級定標準,並未規定蜜的合格成分。換言之,調和蜜並不違法,至於完全由糖和人工添加物調和成的黑心蜜,只怕也不在食品安全的管轄範圍了。

換言之,政府的法規默許調合蜜的存在與販售,最多只能從商品成分的標示是否如實來論罪,拿上述三罐一滴蜜都沒有的調和蜜,和根本不純的純蜂蜜來說,都只能用標示與內容不符來究責,沒人去管有沒有添加什麼非法物質了。

相對於蜜是因為無法可管而讓黑心廠商有機可乘,問題香料之所以會充斥於生活,源頭竟也是漏洞百出的法律。《今周刊》除了詢問對香料學有專精的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副教授謝昌衛外,並設法找到在兩年前塑化劑事件中,擔任檢調諮詢專家,曾從事香料進口貿易多年的鄭名凡,試圖理出問題的癥結。結果他們一致認為,合法的香料大多屬於低毒或無毒性,且添加在食物上的劑量遠低於其他食品添加劑,原本應該安全無虞,「錯就錯在政府的管理、稽核等配套措施不足,導致非法的情事在合法的保護傘下,大行其道!」

漏洞一:免查驗登記

香料成為食品添加物的保護傘鄭名凡解釋,台灣早期對於複方食品添加物(由數種單體化合物調配合成)和香料的管理原本十分嚴格,每種香料都需要經過政府機關審核許可後才可使用,但在二○○○年,一紙公文卻顛覆了整個業態!該年九月二十八日,政府發布了「免除食用香料和複方食品添加物」的查驗登記,主因是衛生署順應業界呼籲,希望「減少政府干預」、「鬆綁法規增加食品科技競爭力」、「讓業界自律」;加上當局也認為,若複方食品添加物都是合法的單體調配的,只要嚴格控管單體化合物,那麼「理論上」複方食品添加物就安全了。但一切卻事與願違,﹁因為偏偏有黑心廠商利用這個方便之門,將成本較低的工業級甚至非法的添加物混進來!﹂牛津大學化學博士陳耀寬舉例,喧騰一時的塑化劑事件,就是香料中放進了會致癌及影響胎兒發育的DEHP,只因香料是免查驗的複方,而一直被隱瞞。

更嚴重的是,相對於其他食品添加物,香料又特別容易發生藏汙納垢的情事。由於香料幾乎都是複方調配的。例如煮飯時常見的蠔油香料,就由七至九種單體化合物組成,甚至有的香料還是調和數百種而成,但上述的公文,居然還特別強調香料免查驗登記,無疑又讓香料的黑洞更無限上綱。

也就是說,原本許多會被嚴格稽查的食品添加物,只要躲到香料的保護傘下,就容易「挾帶過關」。舉例而言,此次胖達人所用的人工香料,名為香料,卻內含丙二醇香基、乳化劑、藍色1號色素等添加劑,萬一所加的乳化劑和色素都是有害人體的廉價品,卻會因為是放在香料裡而得到「免死金牌」。

漏洞二:未執行查驗許可制度

元凶難以稽查

事實上,攤開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規定,官方的確也沒針對複方食品添加物和香料執行查驗許可的程序,因此衛生署為因應世界潮流,除了在查驗登記上鬆綁外,更也在上述的公文第三條廢除了許可證制度,「但政府卻忽略了,國外在法令鬆綁時有更嚴密的防漏配套機制!」鄭名凡忿忿地說。

他分析,在沒有官方審核許可制度的國家,卻會要求原料商銷售給下游業者時,須附上規格書及檢驗分析報告備查,內容載明該香料的主成分、比例、使用方法(如劑量、相斥產品),甚至警語(如某某族群不得使用)。

表面上,看似門戶洞開,實際上卻有了嚴密的文件把關,萬一出了紕漏,衛生單位也很容易從規格書中追查到是原料廠登載不實?還是下游廠商使用不當或自己再額外添加了其他化合物?

然而,沒用規格書配套的台灣,弊端一發生,不但政府難辭其咎,由於很多下游食品業者在拿到原料後,並未被告知正確的操作方法,在產製過程中若起了化學反應衍生出有害物質,往往宣稱「不知情!」推諉塞責,「總之,政府學國外開了門,卻忘了設警報系統!」謝昌衛諷刺地說。

漏洞三:充斥自由心證的模糊地帶

業者自律早已破功

有趣的是,衛生署在該公文中的第二條也表明受理業者自主性登記,譯成白話說,「若業者想登記,政府當然歡迎!」但根據○九年衛生署一次隨機抽查二十家廠商中,總體不合格率竟高達五五%,其中,單方食品添加物不合格率為五成、複方更高達七五%,而包裝標示和銷售紀錄則各分別有五成不合格,等於宣告讓業者自律「破功」!

而香料法規上另一個嚴重漏洞,則是沒有強制規定要不要標示「天然」或「人工合成」。

一位香料業者說,以目前的香料科技,已能以人工合成技術製造出與天然香料化學結構元素一模一樣的產品,例如標榜名貴松露萃取的香精,其實也可以是人造的,雖然儀器無法判別,但只要是非天然的就會對人體造成負擔,因此廠商應有告知消費者的責任。

但無奈的是,現行法令只規定「得」標示人工或天然,亦即要不要標皆可。

漏洞四:經費、罰則嚴重落後

台灣香料管理輸給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食安問題不如台灣猖獗,除了國外的罰則重於我國,還因為實施了「懲罰性賠款」條例,也就是一旦發現業者違法,會全數追回非法廠商的不法所得,甚至加倍罰款。以前文提及的○七年美國消費者罹患爆米花肺案例來說,一名患者就成功地向製造工廠和通路索賠了新台幣二億七千萬元,但台灣陸續發生胖達人、山水米事件,業者賺飽飽,卻沒辦法追索不法所得,以至於類似事件層出不窮。

除了罰得不夠重外,台灣挹注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經費也遠遠落後國外,根據統計,國人每人每年得到的食品安全預算,為新台幣三十六元,不僅低於美國的一四三.三元,更還只有香港四五八元的十二分之一。

更令人驚恐的是,被國人視為黑心王國的中國大陸,在香料上的管制竟然遠比台灣嚴謹!如大陸有明確規定香料不得添加於嬰幼兒奶粉、蜂蜜等二十七類產品,但台灣僅含糊表示:「一般認為安全無虞者始准使用」。拿一九八五年被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披露黑松沙士飲料中含的致癌物黃樟素,美國、瑞典都已禁用了,而國內歷經十八年,仍屬合法添加物。

值得注意的是,歷經近年紛紛擾擾的食品安全事件後,政府終於在今年六月十九日發布了一起總統令,看似要補強現行法令的不足,如內容中有強調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食品添加物非經查驗登記並發給許可文件,不得為之,讓人以為複方食品添加物和香料的漏洞已獲得彌補,孰料,在我們進一步向衛生署和相關人士查證,上述命令仍不及於複方和香料。因此,這洋洋灑灑的總統令能否為漏洞百出的食品安全止血,仍有待觀查。

色、香、味俱全,原本代表著食品科技的進步,人類美食享受的昇華,但在無能政府、跛腳法規和黑心廠商的共業下,一場人謀不臧的香甜致命危機,正一步步入侵你我的生活。

小心!無孔不入的香料、糖精

正在侵害你的身體…

起床到出門上班:

刷牙:吸入牙膏中的薄荷香精、吃進薄荷甜味劑。

洗臉:接觸洗面乳中含苯甲醇、苯乙酮等人工花香精。

使用家具:家具由精油浸泡過,吸進香精。

化妝:接觸苯甲醇等各式香精。

坐車:聞進含二氯苯等車內芳香劑的香精。

兒童奶粉:食入含香蘭素的奶油香精。

早餐:吃下含乙酸乙酯等含食用香精的餐點。

上班到下班:

工作場所:吸入二氯苯等室內芳香劑的化學物質。

正餐:吃入乙酸乙酯、丙二醇等香料和人工甜味劑。

點心:食入麵包中含丙二醇的香料及人工添加劑。

飲料:喝下香豆素、黃樟素等香料及人工甜味劑以及假貨。

回家到就寢:

洗衣:接觸含苯乙酮等洗衣精、柔軟精的香精。

清潔打掃:吸進噴霧清潔劑含醇醚類的香精。

除蟲:吸進除蟲菊精等香料。

洗澡:接觸苯乙酮等香精。

睡覺:若使用精油,會持續吸入二氯苯等香精。

註:以上皆以曾發生過案例所模擬之假設場景。

越香的、越甜的,越可怕!

乙酸乙酯:過敏

苯甲醇:刺激眼部、皮膚、呼吸系統,引起頭痛、嘔吐、昏迷,嚴重可能致死苯乙酮:亦為安眠藥的原料,有麻醉效果,刺激眼、皮膚丙二醇: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除蟲菊精:起疹子、打噴嚏、氣喘,甚至休克

二氯苯:致肝癌、腎臟癌

醇醚類:影響生殖系統及胎兒發育香豆素:引發肝、腎毒性,致癌香蘭素: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甚至損及肝、腎黃樟素:為搖頭丸的製造成分,有致癌危險丁二酮: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呼吸困難、咳嗽,嚴重可能致命甘精:傷害肝臟及消化道,致癌

糖精:致膀胱癌

阿斯巴甜:眩暈、頭痛、癲癎、月經不順、損害嬰兒的代謝作用玉米果糖:糖尿病、肥胖、心臟病、中風註:以上病症指過量使用所導致台灣人的健康已深受香甜殘害!

過敏兒多了20倍 台灣平均每3名兒童有1名是過敏體質,而且發病率由1990到2010年間迅速攀升了20倍。

氣喘兒增為15 倍 台北巿國小兒童氣喘發生率在1970年代僅1.3%,到了1990年代增至12.7%,2000年以後更高達19%,是30年前的15倍。

1/12是過動兒 台灣的過動兒比率估計為7至8%,也就是每12名小孩就有1名過動。

調和蜜沒蜜

真蜜也不純!

《今周刊》於8月13日及30日分別採買3罐調和蜜和2罐標榜真蜜的產品送驗,結果3罐調和蜜全無蜜的成分,而真蜜也非100%純蜜。

調和龍眼花蜜 公司名稱:福昌欣業委託山水蜂蜜製造工廠地址:雲林縣土庫鎮新建路23號

檢驗結果:未含蜂蜜成分

黃記蜂蜜(左) 公司名稱:台灣黃記企業(與情人蜂蜜同集團)工廠地址:雲林縣土庫鎮建成路56號

檢驗結果:未含蜂蜜成分

台灣蜂蜜(100%純蜜)(右) 公司名稱:情人蜂蜜(與台灣黃記同集團)工廠地址:雲林縣土庫鎮建國路102號檢驗結果:僅4成為蜂蜜、6成為果糖蜂蜜 公司名稱:新聯美興業工廠地址:台中市東英13街40-1號

檢驗結果:未含蜂蜜成分

揭露真相 SGS報告指出,3罐調和蜜全無蛋白質成分,故判斷根本沒蜜;真蜜則顯示6成是果糖調和而成。

法規疏漏 默許廠商不守法!

問題1.造成非法單體化合物藏匿於複方食品添加物或香料中,挾帶過關。

問題2.造成原須查驗的食品添加物利用香料偷渡,暗度陳倉。

問題3.任由業者自律卻無制約,造成業者普遍不守法。

問題4.仿效先進國家放寬管制,卻無配套措施,只學半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07

「光北京就有十七八種,全國得有三十多種」 北京發明了多少種房子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538

從早期的房改房、外銷商品房、央產房、軍產房,到後來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兩限房,以及「京七條」創造的「自住型商品房」,至少有十七八種住房品種並存於北京普通商品房的體系之外。但這麼多創造發明,卻既沒有遏止房價高漲的走勢,也沒有改變普通人住房難的困境。

就在國家統計局宣佈北京房價再度領漲全國的第二天,2013年10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出台了地方版的樓市調控新政「京七條」,意圖穩住房價。

新政最大的創意是製造了一種新的住房品種——「自住型商品房」。它比周邊的商品房便宜三成,所有符合限購資格的市民都可以購買;當然,已經在保障房那邊排著隊的家庭有優先權,並且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賣的時候也得補上這一部分差價。

儘管2013年只剩下最後2個月,北京市政府依然雄心勃勃地表示要放出足夠建造2萬套「自住型商品房」的用地,相當於一般年景下北京新房總成交量的1/5;明年的計劃更為龐大,5萬套。

其實「自住型商品房」並不稀奇,北京的住房品種本來就琳瑯滿目——從早期的房改房、外銷商品房、央產房、軍產房,到後來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兩限房,一大批名目繁多的住房品種並存於普通商品房的體系之外。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早在2005年就做過統計調查,「光北京就有十七八種,全國得有三十多種」。

如今又添了「自住型商品房」這個新成員,試圖為一個新的群體解決住房問題。相較之前兩限房、經濟適用房的購房標準,其家庭資產審核門檻有所放鬆,更多人群被納入到低價購房體系之中。

叫什麼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同樣面向中低收入或者不同夾心層的保障房、兩限房等推出經年,卻並沒有阻擋北京房價一騎絕塵地高漲,也沒在多大程度上解決這些群體住房難的問題。其癥結何在?為什麼還要創造出一種實質上並無新意的「自住型商品房」?

「不得不做點事情」

10月25日,北京樓市新政發佈後兩天,放出了兩個需要配建「自住型商品房」的地塊,一個在密雲縣,一個在門頭溝區,都屬於北京的遠郊區。

「逼出來的。」10月29日,當南方週末記者問及「京七條」的出台背景時,任志強迅速給出這四個字。

自從2012年6月份被限購政策壓抑許久的剛需爆發之後,北京的新房價格已經實現了連續16個月的同比上漲,最近6個月領漲全國,9月份依然是以高達20.6%的同比漲幅位居首位。

鏈接

北京的部分住房種類

外銷商品房:取得了外銷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可出售給國內外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的房。

內銷商品房:取得了商品房銷售許可證、可以出售給當地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的房屋。2002年內外取消,統稱商品房。

房改房:城鎮職工按照成本價或者標準價購買的已建公有住房。

央產房:全稱為「中央在京單位已購公有住房」, 2007年央產房正式進入二手房交易市場。

軍產房:軍產房是指由軍隊管理、使用的房屋,其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歸軍隊所有。

校產房:原產權屬於公辦學校的房產,不可買賣或經校方同意買賣的房子。

鄉產房:以鄉為單位集資建設的房產,沒有真正的房屋產權,包括在農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產。

使用權公房:只擁有使用權的公有住房,又可分為自管公房、直管公房、託管公房。

經濟適用房:指政府提供優惠政策,限定建設標準、供應對象和銷售價格,向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出售的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住房。

廉租房:政府以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

兩限房:限房價、限地價的「兩限」商品房。主要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公租房:由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用低於市場價或者承租者可以承受的價格,向新就業職工出租的房子。

私房:也稱私有住宅,私產住宅。它是由個人或家庭購買、建造的住宅。公有住房通過住宅消費市場出售給個人和家庭,也就轉為私有住宅。

安置房: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

小產權房:指在農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

自住型商品房:主要供應給京籍、非京籍符合限購條件的家庭,房價較周邊房價低30%。

「壓力太大,他們不得不做點事情,最起碼要有一個政治表態。」一位接近北京住建委的業內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2013年年初,北京市承諾的房價控制目標是「新建商品住房價格與2012年價格相比保持穩定」,如果「穩定」等同於「不漲」,這個目標顯然已經很難完成。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北京住建委副主任王榮武坦承環比漲幅雖然低於同比,但也已經超過了6%。

一邊是熱度不減的房價,一邊是咄咄逼人的住建部年底考核問責,整個2013年,北京住建委倒是一直在動用行政干預等手段來控制房價。在前端,控制預售證的發放、價格定得太高的樓盤拿不到預售證,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在後端,限制住一些地塊的拍賣最高價,讓開發商去競拍配建的限價房或保障房的面積,以控制土地溢價,進而調控未來的房價。

「自住型商品房」最終也是要通過土地競拍上的一些手段來實現。根據《關於加快中低價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設的意見》,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限房價、競地價」等出讓方式公開競得。

10月25日,北京樓市新政發佈後兩天,放出了兩個需要配建「自住型商品房」的地塊,一個在密雲縣,一個在門頭溝區,都屬於北京的遠郊區。位於密雲縣的44萬平米的地塊給出的配建要求是「25000平方米的自住型商品住房,房屋銷售限價為10500元/平方米」,相當於該地塊不到6%的面積。

毫無疑問,建在該地塊上的「自住型商品房」最早也只能在一年後面市,即便有效,拉低的也是一年後的房價。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認為,本次新的調控措施中,既帶有表態性質,也有增加市場引導能力的實質行動。但整體來看,更多的是穩定房價預期。比如,或許能引導一些急於購房又資金緊張的剛需階層放緩入市計劃。

難解供需矛盾

統計意義上的房價存在拉低的可能性。2013年的北京房價調控目標明確剔除了保障性住房的價格,而實質上歸屬於保障性住房名字中卻包含「商品房」的自住型商品房,很大可能將進入房價體系。

一年後,那些沒有保障房購買資格、買商品房又捉襟見肘的「夾心層」能否真正受惠於這個新的住房名目,一路向前的北京房價能否真正被拖住步伐,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表示悲觀。

高策地產董事長陶紅兵肯定了「京七條」為夾心層提供了一條可能的購房路徑,但他仍然認為這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北京住房供需失衡的狀況,也就不可能真正拉低房價,反而可能加劇改善型住房的供需失衡。高策地產是一家浸淫北京市場多年的一手房代理公司。

「北京的土地就那麼多,自住型商品房的供地增加了,普通商品房的供地就會更加緊張;而近幾年北京的戶均成交面積在逐年加大,這說明改善型住房的需求佔比在不斷上升。這就會帶來一種新的結構失衡和價格上漲。」他說。

即便是「自住型商品房」試圖覆蓋的中低收入購房者群體,其供需矛盾也很顯著。北京目前約有13萬戶家庭在輪候保障房,按照一般情況剛需佔比八成計算,每年約有8萬戶不享受保障資格的首次置業群體,遠遠超過北京計劃推出的每年5萬套「自住型商品房」數量。

興業證券分析師劉建剛根據北京新增常住人口測算出的住房需求約1500萬平米,但近3年北京平均新增住宅類用地997萬方,「供求矛盾是北京市房價持續上漲的根源」。

「如果自住型商品房的供地特點比照剛剛推出的兩塊地,那麼這項新政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前述接近北京住建委的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是夾心層,恐怕也很難接受門頭溝和密雲這樣的遠郊住房;況且這兩塊地的配建比例只有5%左右,遠低於20%-40%的配建總計劃。」

統計意義上的房價反而存在拉低的可能性。2013年的北京房價調控目標明確剔除了保障性住房的價格,而實質上歸屬於保障性住房名字中卻包含「商品房」的自住型商品房,很大可能將進入房價體系。這是北京市政府所樂見的。

「政府把自己該做的事推給了市場」

保障房的建設規模逐年擴大,實實在在落地的房子卻總是搶破了頭。

夾心層最擔心的是,「自住型商品房」看起來跟前些年北京推出的兩限房類似,實質上可以視為一種變相的帶有保障屬性的住房產品,將來會不會僅僅是在建委系統中又多了一種房屋的權屬性質而已。

任志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根據土地性質、建房名目、建設單位的不同等因素,北京前前後後出現過的房屋權屬名目至少十七八種。比如,「房改房」就有「97」、「93」之分,分別擁有97%和93%的產權;經濟適用房也分成新老兩大類,老的經濟適用房沒有上市交易限制;甚至「私房」也有三四種不同前綴的分類。

具化到產權證上時,這些名目減少了一些,但也有近十種不同的證件。地方建委分管的有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私房、房改房、廉租房、限價房、安置房等,還有不歸地方建委處理的央產房、軍產房。

寄望於保障性住房解決住房難題的人們,普遍的感受是「雷聲大雨點小」,保障房的建設規模逐年擴大,實實在在落地的房子卻總是搶破了頭,更不用提那些常年見諸報端的保障房尋租案例了。

在中原地產研究部看來,新出台的「自住型商品房」銷售價格比市場價低30%,即使5年後再上市上繳30%的增值收益,依然會比以市場價購買的普通商品房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如此同質的房源卻有兩套截然不同的操作體系,明顯的利益驅使極易造成權力尋租。之前經濟適用房與限價房管理過程中就頻現腐敗。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還特意指出,「京七條」事實上為部委、央企等建設福利房開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口子。文件中有這樣一段話: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相關機構將自有用地用於自住型商品住房的開發建設,或者將尚未進入銷售環節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轉化為自住型商品住房建設項目。「兩年之後,你會發現,這個看上去很美的自住型商品房很有可能就是一場沒有開始的結束。」

「採用這種土地出讓方式讓開發商配建自住型商品房,實質就是政府把自己該做的事推給了市場。」任志強指出,破解住房僵局,還是那句老話,「保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南方週末實習生王萍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08

馬化騰告訴萬科200名管理層:有人就有生意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8/57225.html

12月9日下午,萬科主要高管及員工200人到騰訊總部取經,馬化騰到場給大家“科普”。作為萬科學習的三個榜樣之一,騰訊的經驗和願景,此前馬化騰和總裁劉熾平在不同場合早已詳細介紹過,這里無需重複當天演講內容,萬周此文想要捕捉的,是那天小馬哥演講時的吉光片羽,力圖用這些碎片和軼聞的膠水拼接出一幅(不那麽完整的)小馬哥印象。小馬哥在演講中兩次談及阿里――騰訊公司的生日11月11號,讓阿里做成了購物節;騰訊要與傳統行業合作,而阿里要影響傳統行業。深圳騰訊總部多功能廳電腦桌面上,瀏覽器是谷歌的Chrome,宣傳片的播放器是百度影音,有點令人意外。小馬哥曾說過,自己最希望擁有的才華是當眾演講。所以9號那天,在場聽眾並不意外的是,他一句話里會出現三次“這個”;中途一張PPT顯示異常時會一下子楞住;30分鐘的演講中,麥克風緊緊攥在手里,兩腳釘在講桌後面的地板上,抖包袱讓全場大笑的次數:兩次。但是,聽眾沒人敢忽略他說的每一個字,甚至極少有人用低頭刷微信的方式間接表達對騰訊的敬意。用郁亮的現場點評來說,不咄咄逼人恰恰說明有底氣在,不用聲嘶力竭自然會吸引人來;另一位美女會後的評價則是:“他很接地氣”。如果他當年模仿古希臘演說家的方法,口含石子面對深圳灣苦練,或者按照網上的竅門,把臺下的人當成“蘿蔔白菜”,那麽以他的智商,世上可能會多出一位演說大師,但把用戶當成蘿蔔的騰訊可能也就走不到今天。做過預習的聽眾會發現,他的演講實為近期騰訊高層共識的濃縮版(詳見今日二、三條),筆者在場更感興趣的是,究竟哪些個人因素,能讓20年前一個愛好天文觀測的中學生,變成今日中國互聯網一哥。天文望遠鏡的特點是:焦距越長,望得越遠,視野越小。面對遠處的未知迷霧,人很難擺脫短視的襲擾:QQ用了兩年多時間才盈利,當年差點賣掉,幸虧他忍住了;2004年騰訊上市,本可選擇納斯達克賣更好的價錢,不過慎重考慮後,還是選擇了香港,因為他覺得,這里更接近投資者,而投資者也是他們的用戶,更了解騰訊。多融點錢並不重要,他更想“慢慢發展”;兩年前微信火了,如何充分利用QQ哺育微信,又保持QQ的獨立性和特色,是“多子女大家庭”的頭疼事,這一生死節骨眼上,他又擺平了。在類似的時間段,無數風光一度的同行因為走錯路,轉瞬化為歷史塵埃。能把這三步都走對,外柔內剛的小馬哥有視野,有耐性,有格局,當然也不無運氣。對最後這一點,不客氣的挑戰者會說,騰訊成為今天的巨人,不是因為它一直選擇正確,而是所謂存活者偏差 (Survival Bias)的結果。小馬哥會對此類說法一笑了之。因為從這30分鐘的小樣本來看,他並不喜歡用大概念討論問題,那天演講,他說過的非專名英文單詞不超過10個――billion、size、review、case by case……在以滿口英文為能事的IT圈,這樣的密度算得上克制。他又很謹慎,話不會說的很滿,但還是下了兩個十分肯定的論斷:“智能終端是人感官的延伸……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前一論斷可能來自於麥克盧漢對媒介的經典批評――他太想把微信做成電網那樣無遠弗屆的超級媒介,而後一論斷早已讓許多同行如坐針氈。小馬哥說,微信的特點是信息多,隔幾分鐘就會有消息進來。關鍵是這些消息跟你高度相關,這樣即便多你也不會覺得騷擾,這一點,其他新聞、微博、購物等客戶端直到今天還沒做好。他說沒微信,騰訊可能就面臨重大危機。在做微信時,他和幾個核心高層親自上陣,打磨用戶體驗,在一家千億級的公司,這樣的危機感真是寶貴的財富。一位前騰訊員工曾考過筆者:為什麽微信不直接把你QQ聯系人一鍵導進來?為什麽微信的開機畫面是一個人的背影,而不是兩個人?為什麽微信“搖一搖”功能的聲音是來複槍上膛,而開啟畫面中心卻是一朵花?為什麽微信的“漂流瓶”一天只可以撈20次?為什麽微信的語音不可以轉發?為什麽微信發文字功能要隱藏?為什麽微信信息沒有顯示“對方已讀”功能?謎底:上述問題依次對應交際圈與朋友圈、個人與群體、男人與女人、邂逅與騷擾、真實性與煽動性、文字與圖片異質信息、發送人與接收人體驗的平衡取舍。說破了似乎沒什麽難,但把所有這些要素集合到一個貌似簡陋的產品上,不容易,它經過管理高層完善後沒有變得面目可憎,更不容易(你懂的)。細節里面有魔鬼,人心深處有渴望。人的光明面與陰暗面,相距不過一厘一毫,沒有對人的認識,產品再精妙、先進,充其量也就是玻璃窗里供人嘆賞的牙雕。還記得PC上功能越來越多的Realplayer嗎?他把遊戲放在第二個講,PPT上的要點文字是“遊戲-關系鏈”。雖然這些遊戲並不複雜,但充分挖掘社交分享功能,滿足人渴望認同、渴望炫耀的內心。小馬哥曾說自己最欽佩的人是喬布斯,而喬布斯的產品開發哲學,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用戶是悶騷的,他們不會向你訴說自己的欲望,所以問卷調查沒什麽用,但當你把直抵他們內心秘境的產品放到面前,他們就會兩眼放光,大叫“就是它!”。有人批判社交網絡說,它不僅充分占用了你的碎片時間,連你的整塊時間也碎片化了。此處關鍵在於拿捏“用戶體驗”與“縱容人性”的火候,在這一點上,騰訊比其他“走老路”或“走邪路”的廠商經驗更豐富。小馬哥還很年輕,雖然此前曾講過,最大的擔心是不理解年輕人的習慣。但那天還是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團購者的行為模式――比如在購買前的半路上才會下單。身處高層寒冷宮闕,還沒有喪失對神經末梢的感知,令人驚訝不已,而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數不眠之夜。據一位騰訊前員工講,有一次他做了一個ppt,後半夜兩點鐘就發給了小馬哥,本想洗洗睡了,沒料到過了二十來分鐘,小馬哥就發回了修改建議;另一個在騰訊員工中流傳的段子是:一天早上來到公司,發現Pony(馬化騰英文名)淩晨4點半發的郵件,總裁10點回了郵件,VP10點半回,幾個總經理12點回複了討論結論,到下午3點,技術方案已經有了,晚上10點,產品經理發出了該項目的詳細排期,總共用時18個小時。技術宅男升級為管理者,QQ也由一張軟盤能裝下,變成今天57.7兆的龐然大物,對於已經有近3萬員工的騰訊,大企業病是不可避免的魔咒。如何應對?他沒有談自己的勤勉,而是講員工的年輕化(平均28歲)、簡單的工程師文化(50%為工程師)、內部產品團隊競爭機制(微信發布前,有好幾個團隊在做)……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技術開發者可以在人性的弱點上做文章,而身為管理者,又會痛恨人性的弱點,他在答問環節十分肯定地說:“凡是接觸到錢、靠人治的地方,百分之百會出問題。”這表明,他不相信有任何制度能防住人的貪欲,唯一的辦法,就是迅速“把不好的風氣清掉”。小馬哥在演講中兩次談及阿里――騰訊公司的生日11月11號,讓阿里做成了購物節;騰訊要與傳統行業合作,而阿里要摧毀傳統行業――陳述事實而無評價;他對小米的營銷、攜程的移動端頗有興趣;他說騰訊的下一步是做開放平臺,讓大家在上面創業,正如微信公眾賬號登錄頁面那句“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為此,他說願意分享騰訊的關註度資源……他的演講風格像個產品經理,講起自己的“孩兒”,沒有喬布斯甚或雷軍那種“抓人”的舞臺形式感。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時,麥克風突然轉到了右手,左手在空中做起大幅度的手勢,現場氣氛活躍起來。耐心、慢熱正是他的風格:先不問用戶能為你帶來什麽,而是先問你能為用戶帶來什麽,只要集聚了足夠的人氣,就一定能找到不損害用戶體驗的盈利模式。騰訊才15歲,好戲還在後半場。小馬哥曾經說過,他平生最自豪的事,是1986年拍攝哈雷彗星,但9號現場,他沒有給筆者借此發問的機會。那天下午,他最自豪的一件事是:QQ里面經典的消息提示音,是當年從他的摩托羅拉尋呼機上錄下來的。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正正正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24

「民間借貸有多火,它就有多火;民間借貸有多亂,它就有多亂」 刀口舔蜜P2P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766

編者按

20%甚至60%的年收益率,你動心嗎?

上百家平台倒閉或者跑路,每個月都可能踩中這樣的「雷」,你害怕嗎?

「大媽小白」、「白領小白」、「團長」、「維權俠客」……且看南方週末記者的P2P網絡借貸江湖素描。

贊成者正為新技術能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人們缺乏投資渠道的難題叫好,批判者則因其中的漏洞、陷阱和越來越多的騙子們而憤怒。監管者既擔心普通投資者受傷,又不願挫傷金融創新,左右為難。

不管爭議何其激烈,刀口舔蜜的故事依然還在慾望與恐懼之巔兀自生長。

20%、30%、40%的年收益率,50元就能起投……P2P這個有些生僻的詞,最近熱得燙手。

Peer to Peer,網絡借貸,是指個人與個人通過網絡平台直接借貸。不過,這個誕生於英美的概念,在中國的土壤裡卻開出了不同的「花」——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使得P2P市場上借款人以中小企業為主。

越來越多人正在湧入這個開始井噴的市場:據網貸之家、網貸天眼兩家業內論壇的數據顯示,全國的P2P平台數量由2012年底的240家飆升到2014年上半年的近1200家,上半年行業成交量達到818億。這個市場如此之熱,連北京知名美食街簋街上的老店籮籮酸湯魚也在店裡賣起了P2P理財產品。

更「重量級」的選手正在加入戰局:2014年以來,已經有二十餘家A股上市公司紛紛涉足P2P;7月,繼招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之後,民生電商也闖進這裡,「正規軍」陸續到來。

但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跑路」:6月4日,虛擬辦公地點、假借央行旗號的網金寶跑路,被稱為「京城第一跑」;6月27日,恆金貸上午上線、下午失聯,被稱為「最短命平台」;7月13日,開業僅一天的群眾貸被發現註冊地點在菜市場……據不完全統計,6、7兩個月中僅被媒體爆出倒閉的就有近10家平台。

大佬、騙子、精英、草根……人人都玩P2P,到底這個筐裡裝的是什麼?南方週末記者採訪了二十餘家平台,以及數十位投資者和第三方人士,以此描摹這個江湖。

投資者不「踩雷」就「採蜜」

「大媽」:「這跟電視裡演的不一樣」

「大媽」投資人是P2P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群客戶。一家深圳的網貸平台發佈行業報告顯示,該平台的投資人中三成是40-59歲的中年女性。

岫玉(網名)就是這樣一位退休後進入P2P領域的「大媽」投資人。她家住上海,在退休後嘗試了各種理財辦法:銀行存錢、買國債、炒股、買基金。2010年,她逛了上海金融博覽會,通過講座知道了P2P。

然而,她踩中了國內P2P市場最早的一批「雷」。2012年12月,優易貸跑路,她投在裡面的一百多萬可能血本無歸。

當初讓她相信這家平台的,除了好脾氣的客服,還有老闆的家庭和頭像。

「他有家庭,有孩子,應該是有責任心的。你知道他的頭像是什麼嗎?好像上面是有國徽的那種!現在的年輕人哪有用國徽做頭像的?而且他的名字叫『書記』,我覺得這個人蠻好。」岫玉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憶。

2012年12月21日早上,客服發消息說公司停電,下午三點才能辦公。等到三點,他們就徹底消失了。附近的投資人急急趕到,發現辦公室燈還沒來得及關,平台老闆前一天晚上跑了。

沒經歷過跑路事件的投資人們手足無措,網貸之家的創始人徐紅偉等人帶著他們維權、找媒體、請律師。

直到第二年4月,警方在海南抓獲了犯罪嫌疑人。這家平台共三人經營,老闆就是客服。他們動用了平台的上千萬資金私自炒期貨,虧損後逃逸。

到今天,平台跑路的一年半後,岫玉已經成長為維權群的主力。

他們現在糾結的一個問題,是起不起訴。岫玉說,「我原來也覺得肯定要告啊,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的。」

這是因為,平台老闆的資產走法律程序之後很可能會折價,而且司法週期長。岫玉們便想去跟家屬談判,直接拿些資產回來賣。

「你知道嗎,這跟電視裡演的不一樣。」她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投著投著,自己開個平台

王建章接觸網貸之前,在福建一家職業技術學院任教,教汽車檢測維修。2011年,他在網購時偶然發現了拍拍貸,想體驗一下網貸,於是在拍拍貸和人人貸各充了2000元。

投資隨後漸漸活躍起來。到2012年底,王建章前後充值的平台大概三十來個,投入本金已有30萬左右。

他也開始研究各種網貸平台,在論壇裡寫文章,提建議或者髮質疑。他的網名叫「曾經」,贏得了許多粉絲,新的投資者稱他為「曾經老師」。

不過,老師也會踩雷。2013年5月,王建章向一個平台投了10萬,很快發現有問題,但錢已經套進去了。這次只有三人被騙,「我們用『民間手段』追回了資金」。

第二次踩雷是淘金貸,好在有警察介入,投了3500元,追回2000。

這些經歷,讓王建章萌生了自己辦一個網貸平台的想法。他說,「我把這個想法放出去的時候,因為當時小有名氣,就有很多人聯繫我。」

2013年9月,王建章、李宏、溫征三人聯合創辦的國誠金融正式上線。「我們三個合夥人有民間借貸和風控經驗,有一定經濟實力。」王建章說。其中,他和溫征認識三年有餘,後者也是一個投資者,看到帖子走到一起。

國誠金融第一批投資者都是王建章帶來的。圈子裡,他自認資源挺多。

但第三方論壇並不全都買「曾經老師」的賬。自上線以來,國誠金融就面臨來自網貸天眼、網貸之家的網友們的不斷質疑。

比如:平台實際匯給借款人的金額大於標註金額;一借款人抵押房產被查封,但他們仍繼續給對方續貸等等。

但王建章認為是自己得罪了不少人,這些都是故意來罵的。

口水戰之外,國誠金融也確實與P2P網貸所倡導的民間小額信貸理念背道而馳。國誠金融95%以上是房子抵押標和車輛抵押標。抵押標當中,幾乎每標都是大手筆,少則幾十萬,多則幾千萬。借款週期普遍較短,以1到3個月居多,均為到期還本付息。

也因此,國誠金融業務擴張很快。截止到目前,國誠金融成交額14.01億,待收額3.3億。

2014年3月,國誠金融成立了一個投資者監督委員會。委員由7名投資者組成,不過這7人在國誠金融的投資總額就有1500萬。

「信任貸款金額不能太大,但抵押的思維方式不一樣。」王建章的思路是公司要越做越大。「互聯網的特點是需要擴張,擴張,再擴張。」

「組團」與「踩雷」

丹尼阿維斯(網名),是網貸論壇裡的名人。他在2013年的P2P倒閉潮中,他踩了10個「雷」,躲過10個「雷」,事後寫了篇回顧,起名《雷群中重生》。

出事的P2P平台或者項目叫「雷」。

和許多人相似,他也是從低息平台進入,漸漸轉向高息,月息從1分升至5分——這意味著年收益率高達60%。

他還記得,在論壇評級中看到月息2分的平台時,「像發現了金礦」。但是接著,他又投了27個月息高達三四分的平台。

丹尼阿維斯對投資有一套精準的計算公式,很自信。但出乎意料,他每個月會踩中兩個以上的雷,平台倒閉的速度超出了公式的假設。

2013年國慶,剛入行一個月的他遇到了第一個雷:天力貸。放假期間客服集體消失,平台卻照常發標,憤怒的投資者們砸了辦公室。

第二個雷叫銀實貸,也在「十一」。假期,網站聲稱被黑客攻擊,拖了兩週才讓每人提現30%,只能排號取現。

雖然「雷」不斷出現,但讓丹尼阿維斯興奮的是,他很快發現了更高息的辦法:跟團。

這是一種P2P新玩法,一群投資者跟著「團長」去「團購」,常常能「談」出更高的收益率。

據火鍋、羿飛(均為網名)等資深投資人介紹,團長由網貸名人發展而來,有一群粉絲。帶領粉絲投資,團長有時會向他們收取一定費用,更多的情況下則是從平台那裡收。

參團很簡單:在QQ群裡團長指定的平台註冊,按規定時間投指定的「標」。

「為什麼能組團?因為投資人迷茫。團長跟股評師似的。」羿飛說,團長收平台回扣也是公開的秘密。

組團的特點是同進同出,這兩種行為都會給平台帶來很大影響,尤其是對於小平台,一個團動輒能有上千萬的資金,而當團撤出時,平台甚至會面臨資金鏈斷裂、倒閉的風險。這也是團長要挾平台的籌碼。

在2013年底的P2P倒閉潮中,很多就是因為團撤出。

圈內有名的一次事件是「布丁團」投的力合創投。力合創投的兩個大團到期日是同一天,恰好這一天也是平台的集中回款日。就在這一天,平台發公告稱「轉賬U盾被老闆兒子玩耍時踩壞」,導致平台故障提現困難。被投資人質疑後,平台再發公告,強行五折收購所有投資人的債券。此招一出,投資人集體報警。

團,既帶來誘人的回報,也往往帶來「雷」。丹尼阿維斯後來踩中的雷,多半是跟著團一起淪陷的。

在2013年十一左右第一輪倒閉潮之後,組團之風大盛。他寫道:「第一輪倒閉潮過後,組團平台金身不倒,一標難求,名聲大噪,很快被捧上了天,團長們一個個在群裡如同太上皇般得瑟,團哪個平台哪個平台就火。」

誰也沒想到,災難轉瞬即到。新的一輪倒閉潮到來,組團、團長都被千夫所指,也有一批團長跑路。

「現在『團』仍然存在,只是轉入地下了。」羿飛說。

2014年7月,南方週末記者以投資人的身份見到了一家名為中匯在線的P2P網貸公司的潘姓運營總監。

這位運營總監是2013年「百團大戰」時期的一位知名團長,網名「螞蟻壓猴」,在那輪倒閉潮中脫身而出,現在是一名平台的管理者。在演示了該平台用銀行承兌匯票抵押的一套流程後,他說,「我會告訴你我是騙子嗎?你們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P2P投資者主要是「大媽小白」和「白領小白」,後者被認為是將來的中堅力量。 (CFP/圖)

種種「中間人」

做排行榜的人:「不能騙白領小白」

羿飛,35歲上下,見著南方週末記者的時候,正戴著一副大耳機。他是網貸天眼論壇裡的名人。

「所有互聯網的新東西我都關注,最早是團購,後來是P2P、眾籌。不行了,就去玩新的。」他是一家網遊公司的創業者之一,現在投資十幾個平台,自稱沒踩過雷,年化利率穩定在20%。

2011年入行,羿飛見證了網貸之家、網貸天眼兩個社區的草創。2012年開始,他開始在論壇每月發佈自己的觀察數據,如今,「羿飛網貸評級」是天眼社區的月報主打產品。

在每月的評級中,他會給三十餘家平台的十項指標打分、排名。

三年來,從最早行業內只有十餘家平台,變為了現在的上千家,他只能挑出一些進行評價。最近他將一家覺得有風險的公司剔除出去,結果該平台私下找過來要求上榜。

常年混跡論壇,他說這個行業的投資人主力是「小白」,有經驗的投資人不到一成。在他看來,「小白」又分為兩種:「大媽小白」和「白領小白」。

「大媽小白就是什麼都不懂的,巴不得網都不上,我把錢給你,你給我利息就完了。她們信啥?信辦公室,辦公室很大很豪華在市區就好了。信人,交給一個理財經理就不管了,這人跳槽,也能帶走一批大媽。」

「白領小白,容易被『高大上』忽悠:主創團隊都是高學歷、有VC(風險投資)投過資……但是他們學習能力特別強,基本上進來半年就懂行了。」

對於跑路公司的受害人,因為盲目追求高息的,他不同情,「追求年化收益40%-50%的這些人就應該受懲罰,不受懲罰他還不成熟。」

但如果白領小白受騙,他就十分氣憤。在他看來,白領小白是以後投資人的中堅力量,要給他們成長機會。

今年6月,網金寶跑路,他發動身邊認識的媒體予以報導。在跑路潮中,這個涉及資金僅600萬的公司原本不值一提,但其詐騙手段十分惡劣。

該平台聲稱團隊成員均有留學經歷,甚至曾在摩根士丹利從業;還有跟央行簽署的合作協議……「它冒充『高大上』,這個特別壞,會導致『小白』上當。」羿飛忿忿不平。

開論壇的與「獨行俠」

在莫測的P2P江湖中,論壇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為無數投資者急切地需要一個鑑別評論的交流空間。

P2P行業最早的論壇出現在紅嶺創投等大平台的網站上,「他們管得比較嚴,說他們平台不好就不行,會被刪帖、封號。」羿飛回憶說。

此後,幾位資深投資者決定自己搞論壇。

2011年中旬,網貸之家的創始人徐紅偉牽頭做出了這個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平台。論壇不僅提供交流空間,還會牽頭考察P2P平台,包括實地走訪、排查賬目等。

然而,考察裡的貓膩很快就浮出了水面。2013年11月,網貸之家「收黑錢」在論壇中被爆出。

創始人站出來澄清時也承認去平台會被送禮、送紅包,「好生招待」。他甚至講到自己被某平台硬塞10萬元,不過最後沒合作。

事件以部分團隊成員離職而平息。

考察平台的「交易」也被一家網貸俱樂部的創始人火鍋所證實。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我自己的調研也分為主動去的和被新平台邀請的。如果是對方邀請的,就要付路費、住宿費和餐費。主動去的就自己搭錢,現在搭進去萬八千吧。」

火鍋原本是一家家族企業的負責人,現在主要精力都放在網貸俱樂部上。他已經考察過上百家平台,因為擔心團隊會難以避免「黑幕」問題,他堅持做「獨行俠」。

P2P行業裡另一個知名論壇,叫做網貸天眼。創始人侯濱,曾經是網貸之家的創業成員之一,負責IT技術。2013年,他自己單飛。

這兩個論壇看上去結構和內容非常相似,兩家平台也經常「互黑」。

徐紅偉和侯濱這批最早的投資者,普遍是1980年代左右出生的IT或金融從業者。

在他們看來,最早出來做第三方論壇、第三方數據觀察的,都是早期進入領域的資深投資者,兼職做論壇。

在論壇裡,網友熱絡地稱呼他們為「老周」、「老侯」等,好像是隔壁穿背心的鄰居。

對於官方機構,侯濱們並沒有多少接觸。銀監會調研是否徵集過這些論壇的意見,答案是否定的。

對他們來說,P2P的廟堂與江湖,像是兩塊互不相擾的世界。

P2P維權律師

在跑路潮最盛的時候,大成律所的律師肖颯辦了自己的微信公號,研究P2P網貸帶來的法律問題。2014年6月10日,她寫的兩篇網金寶案的分析,還引來了監管部門的關注。

肖颯關注到P2P,是在去年底倒閉潮的時候。

她記得那是週一值班,在網貸之家負責人的聯絡下,一大批受害人來到律所,哭訴種種被騙經歷。他們只好按踩一雷和踩多雷的情況分組瞭解。

跑路平台涉及的基本上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兩種。

前者刑期在10年以下,集資詐騙罪沒有刑期上限,衡量標準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P2P網貸涉及的這些案子,都是在幾百萬、上千萬的,按詐騙判都是10年以上的重刑。」她說。

一起跑路案件,要經過公安、檢察院和法院三道流程。

2013年底起,因為P2P跑路事件頻發,公安機關的經濟偵查部門很忙。肖颯說去看守所會見的時候,代理人都要排很長的隊。公安局門口貼了許多受害人維權方法的紙條,例如有一張是中歐溫頓案,請受害人帶齊數種材料前來報案;旁邊另一張紙條,則是融信寶案。

像這樣的案件,偵查期最長可以達到7個月,而且資金追索比較難。這常常會引起受害投資者群體的分裂,甚至「窩裡鬥」。他們往往並不關心刑事處罰,也不關心怎麼處置出事的平台,只關心自己能拿回多少錢。

「出事以後,受害人會分為兩撥意見。一邊認為要報警處理;另一邊力挺老總,認為只要他在,就還有拿錢的可能性,後者通常會在剛出事的時候佔上風。」肖颯說。這種心理的存在,使得「大戶」保護出事平台老總成了一種現象,甚至不惜為其請辯護律師、雇保鏢。

有一個案件中,主張起訴的受害人給了一方律師團隊每人200元費用,而主張力保的受害人卻找來了另一方辯護律師團隊,每人給2000元。

2014年3月,一家平台董事長因涉嫌經濟犯罪被立案調查,平台代收餘額逾4億。但投資者卻不願意配合警方,也排斥媒體,這是因為平台賬戶裡還有1.7億,已經可以追回不少損失,他們也希望董事長「在外面」。

「通常我們看到的情況是,人進去以後,家屬反而願意掏出錢來,只要能趕緊把人贖出來。」肖颯說,刑法有一個叫「被害人諒解」,如果受害人諒解對方,刑期就會降。

這一年間,她明顯感受到了投資者群體的變化:現在基本上都只選有國資背景的大平台了,對踩雷也有了心理準備。最明顯的是,他們越來越懂金融和法律知識了。

投資者現在都很像「偵探」:在網貸之家和網貸天眼的論壇裡,爆料帖多是投資人發的,他們會去查平台負責人的公安記錄,也能找出PS照片的源頭在哪。

肖颯舉例說,對於借款人的項目,看合同他們就能發現很多問題。例如10張借款合同,公司蓋章都壓在一個字的同一個地方,「這就是假標,複製粘貼的。這些辦法都是投資人教給我們的。」

在大成律所的接待室,肖颯向南方週末記者講述了許多她經歷的P2P故事。最後,她說起前些天和一位香港券商朋友談論P2P,「他說內地的P2P太火了,這個來錢比我們上市快啊。現在香港看著這個市場,也蠢蠢欲動了」。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P2P平台出現問題,其中惡意詐騙的比例飆升,控制人往往捲款跑路。 (CFP/圖)

平台瘋長

《新聞聯播》裡的「高大上」

兩個月後,王思聰仍能清晰地記得被《新聞聯播》報導後的瞬間:「5月11號,那天是個禮拜六,我剛上高鐵,還沒坐穩,『嘩嘩嘩』手機就被打爆了,然後我們網站就打不開了,剛播完不到一分鐘。」

王思聰是翼龍貸的董事長。2012年,這家公司成為溫州金融改革試點項目,2013年,被央視《新聞聯播》當做「小微金融」範例進行報導。

這些都賦予了翼龍貸看上去可信的江湖地位。

在搜索引擎鍵入「P2P」,各種平台的廣告鏈接擠在前面,普遍貼著「透明、保障、高收益」的標籤,行業內沒有官方統計和排名。這種情況下,媒體報導就成了投資人們考核可信度的重要依靠。

王思聰常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對於政策,他同樣很敏感。目前翼龍貸的九成業務都集中在農民小額貸款,他堅持不跟銀行「搶生意」。

打開網站,每個項目的圖片都是借款農民的全家合影,用途集中在購買藥材、裝修新房、買大貨車等這類項目上。

沒有抵押,翼龍貸做的是信用貸款。農民們在項目說明中寫了家庭地址、收入來源和夫妻感情,一般都是「家庭和睦」。

在翼龍貸後台,工作人員向南方週末記者展示了每個項目的合同、該農戶的房產證明、身份證等資料,甚至還有視頻,農民拿著身份證自我介紹。

這些情況,翼龍貸是通過全國各地的加盟商來監管的。借款由加盟商審批,萬一農戶不還錢了,也由加盟商兜底。沒有抵押,沒有第三方擔保。

7月的一個中午,南方週末記者參與了一次翼龍貸加盟商們的午餐。來自唐山、福州、濟寧十餘位大小老闆聚在一起和董事長吃飯,這是總部的常態。席間,王思聰會鼓勵業務量大的地區,提醒業務量小的地區。

一位加盟商在朋友圈裡寫,「會不會做先放到一邊,關鍵是:敢不敢做!」

第二天,翼龍貸召集在北京的100萬元以上投資人聚會,地點北京飯店,人均消費400元。

一些投資人正在猶豫與觀望。

翼龍貸多為半年或一年的長期項目,按月付息,到期還本,年化收益20%。王思聰說這種模式對於農民來說壓力很小。然而在論壇中,有投資人質疑這種模式將農民的壓力轉嫁成了投資人的風險。

翼龍貸官網顯示,成交總額已經高達9億,平均每筆6萬元左右的小額貸款遍佈全國鄉鎮。當大批項目集中到期時,各地加盟商和平台將面臨巨大的收回本金壓力,這是部分投資人選擇觀望的理由。

「小清新」創業者

「作為一個創業者,碰見這麼一個領域,你一定是打破頭、死也要進去做一把!」剛創立半年的花果金融CEO惠軼在7月9日的媒體見面會上這樣說。他列舉了P2P行業的三個特點:市場大、商業模式可行;可以賺錢;現在處於「特別早的早期」。

三十多歲,休閒白襯衫、牛仔褲、運動鞋,惠軼看上去是典型的互聯網創業。他曾經在IBM研究院和微軟工作。

打開花果金融網站,粉紅色的頁面,「小清新」氣息撲面而來。四條廣告圖,分別是投資人拿到回報後的場景,「送自己一次旅行;為妞妞買教育基金;裝修了我的新家;帶媳婦去血拼」。對都市白領「小而美」、「小確幸(意即微小而確定的幸福)」心理的把握很像當年餘額寶的廣告。

像這樣的公司,是P2P「雨後春筍」中非常典型的一群。

長期跟蹤P2P行業的大成律所肖颯律師總結,這個行業的創業者分為兩類:搞IT的人創業,注重用戶體驗和推廣,線上來錢多,但找線下貸款的項目能力有限;搞民間借貸的人創業,項目很旺、人脈多,但線上吸引力不行,頁面差。

花果金融選擇了與第三方擔保公司合作的平台模式,這是當下的主流——P2P平台負責展示資源,資金風險和考核由擔保公司負責,負100%連帶責任。

擔保模式最初是在2010年出現的。當時,紅嶺創投首次承諾平台對本金進行擔保,讓投資者有了「安全感」,一舉激活市場,使中國的P2P市場由此開始狂飆突進。後來,平台們又漸漸引進了第三方擔保公司。

因為個人投資者們並不知道、也往往沒有能力考查自己的錢究竟投給了誰,項目好不好,到期能不能還款,因此他們往往只在意P2P平台本身。

「我不管項目好不好,我關心的只是你平台賠不賠得起,因為你承諾墊付了。」資深網貸投資人羿飛說。他是這個市場上最早的投資者之一,已經投資了三年多。

不過,擔保公司漸漸也不再願意「接棒」。花果金融的合作方中鴻聯合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法務部經理趙大鵬就公開說:「我個人認為這個行業『去擔保化』是早晚的過程。」

不少監管者、學者也如此認為。6月29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在一次會議上表示,通過第三方擔保公司讓P2P平台發展業務,是難以為繼的。

7月8日,銀監會創新部主任王岩岫也在一次論壇中指出,「對P2P機構,應對明確定位其為民間借貸的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

但如果沒有了擔保,投資者還會不會選擇相信這樣的「小清新」網站平台?

還不了錢,還大蒜行嗎

眾多資本湧入P2P平台創業,很多時候,看中的並不是中介費收入,而是流經手頭的大筆資金。

7月15日,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對東方創投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該P2P平台合夥人鄧亮(1980年生)和李澤明(1985年生)被判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和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

這家平台從成立至東窗事發僅4個月,依靠高達3-4分的月息,吸引到了1.3億元投資。實際上,他們把這些錢拿來買了房子、豪車和名表。

在2013年年底的跑路潮中,平台管理者挪用資金,也是比較常見的倒閉原因。例如樂網貸,有投資者去調查時發現平台資金被管理者拿去囤大蒜。在兌付困難時,平台聲稱拿出450萬斤大蒜抵押欠款。

還有一些公司,是專門為了給自己融資而開始做P2P。這被稱為自融。

2014年4月,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軍說出了P2P監管的「四條紅線」,一是明確平台的中介性質,二是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運作,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毫無疑問,平台自融是「觸線」行為,但投資者卻並不那麼介意。

例如一家名為鑫隆創投的平台,用公開信表明總經理的主營業務是港口、輕軌、高速公路、市政建設等政府項目,接下來又介紹了他們自己的房地產項目,以讓投資人「放心」。

當有投資者受邀去考察這家平台所推薦項目時,公司老總背誦並且講述了自己對於《心經》的理解。投資者對考察結果非常滿意,他們在論壇中寫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周總是一個有信仰,有覺悟,積極向善,願意做一番事業的男人。」

單純從風險來說,如果平台自己的項目可靠,風險並不一定高於純粹的P2P。但它們會涉嫌觸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從事多年網貸數據研究的火鍋說,「我們做過大致統計,純中介平台所佔比例不超過5%,中介並有部分自融平台佔60%以上,純粹自融平台20%左右。」

「老賴」「及時雨」

更多的P2P平台,從來不曾進入公眾的視野,他們暗自在「江湖」狂歡。一旦出事,要麼「跑路」,要麼「老賴」。

湖南懷化,一家名為「及時雨」的平台,就一直在「賴」著。

「及時雨」首頁,有一段董事長姚曉蘭的講話視頻,題為「云開與月明」,慶祝新平台開張,那是2011年6月。但從去年底開始,提現就變得困難起來。

2013年11月底至12月初,是網站的集中兌付期。恰在此時,「及時雨」發佈公告說網站被黑客攻擊,解決辦法是投資人續投75%,把投資截圖給客服,就能優先提現。

此後,網站的種種提現「獎勵」活動持續至今。

與此同時,「及時雨」又開了兩個平台:天標貸和懷民貸。這三家網站絲毫不隱藏彼此之間的「姻親」關係:網站設計極其相似,管理團隊完全一樣,彼此之間互相擔保、互發通知。

天標貸開業,及時雨公告說:急需用款的客戶如果去那裡註冊,可以「享受」當天35%的提現。

除了註冊,被套牢的投資人寫軟文也可以拿回一點錢。在網站論壇的一個帖子裡,平台獎勵了兩名投資人發表了力挺及時雨的文章,「給予提現500元及獎勵50元。」

為了拿回自己的錢,甚至有投資者跑到湖南懷化去考察。一位曾經於2013年11月去懷化「討錢」的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當時他們報了警,但未被受理,去公司現場討債,發現門口就坐著兩個警察模樣的人,他們也不敢去了。

如此半年,一部分注入資金難以取出的投資人變成了及時雨的「同盟」。

「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當一個人被挾持的時候,你反倒產生了一種幫助害你的人的這種心理。特別瘋狂,幫著老闆往里拉人。」一位投資人如此向南方週末記者形容。

「老賴」,是投資人給的標籤。

像這樣拖著不倒也不還錢的「老賴」,有不少。2013年12月,在P2P第一批倒閉潮來臨時,江蘇省無錫市法院把一組「老賴」的名單和照片放在了市中心商業廣場的LED大屏幕上,每天滾動12次。有一位跑路平台的老闆因此火速還款,求除名。

直到現在,「及時雨」依然還在賴著。值得一提的是,在「及時雨」三個平台公佈的管理團隊中,列出了三個人的名字。其中,營銷總監是現任《懷化都市報》營運總監,監管負責人曾任銀監會懷化分局副局長。

2014年6月5日,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了限制出境人員名單,這三家網站的法定代表人姚曉蘭的名字赫然在列。

騙子產業鏈

去年末至今上百家倒閉的平台中,惡意詐騙的比例大幅提高。

據網貸天眼數據統計:2013年出現問題的平台為75家,共涉及資金21億左右,其中詐騙平台2家;2014年截止到6月出現問題平台40家,共涉及資金13億以上,其中詐騙跑路平台15家。

可以看到,純詐騙的平台急劇增加。

許多滑稽的事情由此上演。

比如,2014年5月17日開張的仁信貸,連官網上的前台照片都是PS的:投資者們發現,這張一模一樣的照片上,卻標記著不同公司的名字,有蘭博文體育用品,還有快印網。

這家公司的風險控制總監王文凱,號稱從事金融工作多年,官網上的他穿著白襯衫的照片,被扒出實際上是一位作家的照片。

五天後,該平台宣佈停業整頓。

再比如,5月底關了網站跑路的一家深圳公司,自稱「中信創投」,但實際上跟中信沒有任何關係,公司的名稱其實叫「中信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這些平台,很多都是在名字上打擦邊球。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以前是做證券期貨的,2008年開始做P2P。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他回憶說,因為深交所旁邊的路叫紅嶺路,他便給自己的公司起名紅嶺創投。後來,取名「某某創投」的P2P公司一時蜂擁而起,深圳尤其多。

對於很多騙子公司來說,深圳是一塊「創業福地」,因為有人可以提供全產業鏈服務。

6月中旬,深圳一家名為「科訊網」的公司跑路,捲款金額超過五千萬。

南方週末記者來到科訊網的註冊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科發路8號,看到這裡位於一個金融創新基地中。原本應是科訊網的辦公場所,實際上是一家掛著各種論壇照片的電子商務公司。前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裡代辦註冊公司的業務。

一位工作人員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只要交身份證和兩千多塊錢,他們保證最晚兩週之內辦好註冊手續。如果再交一點錢,可以使用他們的公司地址,以後每個月繳稅業務也可以代辦。至於業務範圍、繳稅金額,「按客戶要求,怎麼寫都行」。

當問及目前有多少公司掛著他們公司的地址時,這位工作人員四下一看,低聲說,「大概有七千多家吧。」不過,南方週末記者未能對此進行核對。

項目審核員:「我不投」

「地球人都知道,擔保公司都是殼,」王超(化名)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對於每個企業,我們都要求擔保公司作擔保。」

王超曾經在銀行工作,2013年轉行參與一家P2P網貸公司創業。在整個團隊中,他負責線下項目審核,到現在已經審核過一百多個項目。

他所在的公司選擇的是與第三方擔保公司合作的模式。

「除了一些國有的擔保公司有資金實力,民營的擔保公司很多是抽逃了註冊資本金的,幾個人、擺台電腦就是一間擔保公司了。」

在王超看來,很多P2P平台的擔保公司都是自己成立的,只需要在法律關係上撇清,「其實是左手倒右手」。

羿飛也承認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但他認為仍然有作用,因為擔保公司的成立要走國家標準,比那些完全沒有的總要好點。

P2P的擔保公司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南方週末記者選擇了五家總部位於北京的P2P平台進行隨機調查。

這五家P2P的擔保公司情況是:愛投資(合作的第三方擔保公司31家)、積木盒子(8家)、愛錢幫(11家)、花果金融(6家)和有利網(5家)。

在他們合作的這61家擔保公司中,幾乎沒有重合,等於是每個平台都有一支自己的擔保「隊伍」。

在這個隨機的樣本池中,與兩家以上公司合作的擔保公司僅有兩家,其中金達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與愛投資、愛錢幫和花果金融三家公司都有合作。南方週末記者致電詢問時,該公司總經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拒絕了採訪。

對於P2P投資者來說,在追逐高收益率的同時,風險卻往往被忽略。

以王超所在的平台為例,一家擔保公司做的項目收益率8%左右,但該公司有國資背景;另一家擔保公司則是平台買來的「殼」公司,所做的項目收益率為12%左右。

結果卻是,絕大多數投資者選擇了後一種項目。王超說,「他們如果知道里面的情況,估計晚上都睡不著覺,就是刀口舔蜜。」

在審核項目的這一年多里,王超發現,真靠自身經營能還得起高額本息的公司並不算多。

「能想辦法左手倒右手,輾轉騰挪過了還款這個節骨眼的企業,還算好。」他說。擔保公司和P2P平台,都會想辦法幫客戶找錢,甚至有把自己的錢借給對方的情況,這種做法叫「過橋」。拿到錢還了投資人,過橋欠的錢怎麼辦?再在平台上發借款項目。「投資人一看,這個企業不錯啊,還款及時,再買它!」

只要能有「搭橋」的項目,還款風險就可以不斷後移、不斷轉嫁。

花果金融CEO惠軼屢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於P2P行業來說,眼下的跑路潮只是暫時現象,真正的風險在於「大平台」的資產安全度。

對借款企業來說,P2P融資一來時間和規模都很靈活,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互聯網貸款記錄還未納入銀行的徵信系統。不給銀行還錢,會上黑名單。但不給互聯網平台還錢,跑了就跑了。

「每個P2P平台真正的夢想,就是『大而不倒』。我一定要往前衝,衝到足夠大的時候,我倒了就是群體性事件,國家管不管?」王超說。

南方週末記者問他,你會買P2P嗎?他說,「我不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67

全球每兩個掃地機器人,就有一個是他做的 iRobot 執行長:用機器人改變人類生活 比賺錢更重要(068-072)

2014-09-01  TCW
 
 

 

機器人對多數人來說,是這兩年才紅的產品,Google做機器人、蘋果也談機器人,連鴻海與日本軟銀都在開發機器人;但對全球最大消費機器人公司iRobot執行長安格爾來說,機器人則是他24年來始終堅持的夢想。

撰文‧賴筱凡

距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三十分鐘車程的地方,外頭草坪鮮綠如茵,一台戰地用的掃除地雷機器人,正在上頭快速爬行著;走進建築物,踏入長廊便有一個即時視訊機器人迎面而來;地上則有掃地機器人正在工作著。這裡是全球最大消費型機器人公司iRobot位在美國麻省的總部。

「現在,是發展機器人產業最好的時機。」iRobot董事長兼執行長安格爾說這句話時,比任何時候都還興奮。對於被美國《Fast Company》雜誌選為最有創意的機器人公司,或被納入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指數(Robo-Stox ETF),對安格爾來說都是他在追逐夢想過程中的附加榮耀。

《星際大戰︾,啟發創業夢找資金到處碰壁 只好妥協做軍事機器人促使安格爾在過去二十四年來努力不懈的,則是他踏入機器人領域的初衷——打造一個能夠與人類一起生活的機器人。

一九九○年,多數科技廠都將眼光放在桌上型電腦的時代,卻有三位MIT畢業生決定創立一家機器人公司,理由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就是想要打造電影《星際大戰》裡頭,一模一樣的R2-D2機器人。」iRobot創辦人之一的格雷納(Helen Greiner)說,憑著這個天真念頭,兩位同學加上他們的指導教授,創辦了iRobot。

說來容易做則難。當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要走進真實世界,技術的瓶頸、研發的資金,都是艱難的考驗。「我們一直知道,機器人是一個很龐大的夢想,必須有很多科技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安格爾坦言,iRobot成立前八年,連一個外部股東都沒有,他們帶著厚重資料去創投敲門,只求有十五分鐘簡報的機會,但就是沒人願意聽他們說。

為了讓公司生存下去,他們只得把電影裡的機器人暫擺一旁,一定要先做出「賣得掉」的產品。負責軍事機器人的iRobot主管回想,在二十年前,只有國防軍事單位才會有機器人需求,一般家庭根本不會想買機器人。於是,軍事機器人成了他們與現實妥現的第一個讓步。

沒有太酷、時尚的設計,看起來只是一些奇怪齒輪、輸送帶的機械組合,上頭配載視訊攝影機(與電影裡完全不同),眼前這個機器人叫作PackBot,「它看起來很陽春,但九一一攻擊事件發生時,我們就是派PackBot進到世貿中心搜索。」iRobot主管說,當時軍事機器人用途不多,大概只能偵測敵情、掃除地雷等;直到後來,軍事機器人開始投入救災,就連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福島核電廠出事,iRobot還把機器人從美國送到日本協助救災。

最危急時,台灣人提供金援花了十四年 終將掃地機器人推向市場除了軍事用途的機器人之外,iRobot還做過許多產品,例如替玩具公司生產會說話的洋娃娃。直到他們遇到第一個願意聽他們談機器人,也相信有朝一日機器人會改變人類生活,進而成為iRobot第一個外部股東後,iRobot才算站穩腳步。而這位慧眼獨具的投資家,就是智融美洲公司董事長莊人川。

「我去向他們做了簡報,Ronald(莊人川)、George(宏碁董事長黃少華)與Steve(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是第一次有人點頭對我們說yes,認同我們的想法。」安格爾有些激動地說,在他們快走到被現實打敗的臨界點時,是台灣拉了iRobot一把。

有了台灣金援,安格爾開始更放心地大展身手,掃地機器人Roomba的出現,更成為安格爾與iRobot最大的轉捩點。

「Roomba是一個突破,讓我們在消費型機器人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就。我們終於發現,在家庭領域裡,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安格爾說。掃地機器人點子是在餐廳發想的,靈感來源很簡單,人類不想做的事,那讓機器人來做。

但擁有一個好的點子,到做出產品、商品上市銷售是截然不同的事。「從我們坐在餐廳想到這個點子,到真正做出來(掃地機器人),中間隔了十四年。」安格爾笑了笑,「我們有很廣的視野,明白機器人這個產品需要時間才辦得到。」安格爾的掃地機器人,沒有「人型」,卻能替人類做完掃地工作,這與人們對「機器人」的想像不同。在Roomba銷售初期,遇到不小的市場阻力。Roomba台灣代理商來思比董事長蕭瑞洋就說,「當時我們標榜是掃地機器人,可是消費者會質疑我們,Roomba圓圓的,哪算是『機器人』?」「Roomba的出現,讓消費者開始初嘗機器人帶來的便利性,不想做的工作就交給機器人。」負責Roomba系列產品的iRobot產品經理麥錫夫說,在掃地機器人之後,他們繼續在家庭生活裡找靈感,「還有哪些工作可以交給機器人來做?」從掃地、拖地、清洗游泳池到打掃雨溝,iRobot無所不用其極地將各式各樣機器人導入家庭。可是,這對安格爾來說,遠遠還不夠。

老人照護,是下一個目標病人透過視訊 醫生就能看診開藥「從我們發想出掃地機器人的點子,做出第一台到銷售上市,已經十幾年,掃地機器人雖然在生活上扮演重要角色,在許多國家的銷售都是第一名;可是,今天的科技已經與十年前很不一樣了,我們現在有更好的工具可以研發更好的機器人。」安格爾說。

就拿人口老化問題來說,「美國每年必須撥出一八%的預算投入醫療照護,很多先進國家都與美國一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關鍵在於如何照顧這些老人。」安格爾直言,這個數字不斷在成長,但問題是,經濟成長速度卻遠不及老年人口的增長。「除非,我們讓醫療機器人來做這件事,讓醫療機器人居家照顧老人。」隨著電腦、智慧型手機快速發展,機器人公司有更好的工具,能開發出功能更強大的機器人。例如,老年人無法長途跋涉到醫院就診時,便能透過醫療機器人,與醫院的醫生進行視訊,心跳、體溫、脈搏等數據還能即時傳回醫院,醫生開立處方箋後,再將藥宅配到病患家。

這個想像並非遙不可及。事實上,iRobot去年底與思科合作,推出第一個視訊機器人,就是應用在企業裡,讓視訊機器人可以巡視產線、代替主管開會。下一步就是讓這些視訊機器人進到醫院,讓醫生不用到偏鄉,一樣也能幫病人看診。

做這些產品對安格爾來說,並不是為了賺錢,就像他一貫堅持iRobot生產的是能改變人類生活的消費型機器人,而不是高利潤的工業機器人。

「我的初衷是創造一個可以打理我們日常生活的機器人,這就像我們小時候看到的卡通一樣,所以我們創造Roomba去解決人類生活問題,這是我選擇的,聚焦在消費型機器人。或許對別的公司來說,工業用機器人是他們的策略方向。」此刻安格爾的眼神裡充滿了堅定。

不忘初衷,正面迎向挑戰即使睡得少、賺得少 也甘之如飴安格爾特別分享了一個小故事,那是十四年前,他接受《華爾街日報》記者採訪時的一個插曲,當他卯足勁向記者大談機器人產業,記者打斷他反斥:「一家公司並不等於一個產業好嗎?」時至今日,這個場景猶在眼前。

今天,從Google、蘋果、鴻海到軟體銀行,各家大廠無一不想搶進機器人產業,可是安格爾沒有半點退卻,原因很簡單,機器人產業比起其他產業,是很不一樣的。「做一款軟體,在產品上市前,你可以透過模擬使用者環境,百分之百掌握使用者的使用情形;而做一款機器人,無法預期消費者的使用環境,大約只有五%的功能可以事先模擬,機器人又必須在任何環境、任何地方都能工作,所以困難度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iRobot投入機器人產業二十四年來,始終走得這麼辛苦,即使他們已經靠著一款掃地機器人,成功將年營收從一千兩百萬美元,推升到超過四億美元,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卻還是不夠。

問安格爾為什麼對機器人這麼堅持?他笑了笑,「因為它很酷!」他說,如果去問每個三歲小孩,他們想要怎麼樣的機器人?他們會給你各式各樣的答案,描述他們想像的未來,「機器人讓我們的生活更好。」只是,目前人類生活距離這些想像仍然有極大落差,「我的初衷就是要去接受這個挑戰,即使這個過程中我們睡眠很少、工作很多,賺的沒有太多,但這個任務讓我們很興奮,這是我們真的很想去做的事。」或許,就是安格爾對機器人的這股熱忱,才得以讓iRobot穩坐全球消費型機器人龍頭寶座;也是這股熱忱,才讓他在過去二十四年來,始終堅持自己對機器人的夢想。

安格爾(Colin Angle)

出生:1967年

現職:iRobot董事長兼執行長經歷:iRobot創辦人學歷:麻省理工學院電腦資訊碩士

iRobot

成立:1990年

市值:10.4億美元

主要業務:家用與軍事機器人成績:全球最大的消費型機器人公司,掃地機器人擁有全球50%以上市占率

近三年營收

2011年

4.66

億美元

2012年

4.36

億美元

2013年

4.87

億美元

他的機器人公司 全球最創新──《Fast Company》選出5大創意機器人公司

iRobot

打造人類生活中的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從Roomba到最新的視訊機器人,落實機器人走入人類生活的想法。

Google

購併波士頓機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要讓機器人改變世界。

Touch Bionics 用手機就能控制機械手臂。

Northrop Grumman 用無人飛機改變領空權。

Rethink Robotics 打造與人類一起工作,且具學習能力的工業機器人。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雜誌,2014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38

《無良企業》三十年前就有賣過期奶粉的不良紀錄 半年暴賺千萬 黑心油商家族揭祕

2014-09-15 TWM
 
 

 

讓全台食品業全面淪陷的強冠企業,半年就賣掉七百多噸餿水油提煉而成的「香豬油」,流入一千二百多家食品與餐飲業,強冠董事長葉文祥背後究竟有何不為人知的祕密?

撰文‧梁任瑋、賴若函

一個原料逐年飆升的產業,如何在吃緊的成本中「榨」出利潤?這個問題,在強冠董事長葉文祥心中顯然只有一個答案,就是犧牲消費者的健康,換取公司獲利連年成長。

今年,是豬隻減產導致提煉豬油成本增加的一年,在食用油脂廠商一片哀號聲中,強冠營收與利潤卻可以逆勢成長,從二○一二年到一三年,毛利率從一二%,一路攀升到一七%;每股稅後純益更從一.六六元,站上二.七五元,讓不少食品油脂廠自嘆弗如。

小公司起家 搭上烘焙業爆發潮賺飽飽「食用油脂廠商獲利率並不高,其獲利來源,主要來自廠商是否能有效降低加工精製過程的成本。」在強冠企業的年報中也坦承,食品油脂業有一定的設備投資門檻,且受原物料價格影響大,獲利率很低,所以想要維持穩定的獲利,必須透過製成技術改良。

然而,面對艱困的經營環境,葉文祥卻選擇用最惡劣的手法欺騙客戶。理論上,豬油應該是由廠商向屠宰場購買豬脂、組織,並委託炸油業者製成原料油,再進行精製、加工調和而成各式油品。不過,葉文祥卻大量收購低價的餿水油取代相對高價的豬油,以偷天換日的手法,讓強冠的獲利宛如坐上直升機。

究竟強冠利用低廉的餿水油製造香豬油已經多久尚不得而知,以這半年就賣掉七百多噸的數字估算,強冠賣愈多,賺愈大,至少獲利超過千萬元。

更可惡的是,強冠銷售給食品業者的桶裝豬油價格還比行情貴,從中賺取的價差更驚人;也難怪,從一九九八年即申請股票公開發行的強冠,這幾年營收扶搖直上,似乎有意朝上市櫃之路邁進,以近三年來說,強冠每年營收都有十五至十六億元,直到此次惡行被揭發,外界才發現,亮麗的財報是建立在黑心的基礎之上。

事實上,現年六十一歲的葉文祥,家族皆從事食品加工業,三十年前即前科累累,曾進口過期奶粉重新包裝,再販賣給消費者;後來東窗事發,葉文祥才接下堂哥的公司全統油脂廠,並改名為強冠,僅食用油部分沿用「全統」品牌。

強冠一九八八年成立時,資本額僅一百萬元,只是高雄鳥松一家小經銷商,從事油脂買賣;隔年葉文祥為了擴大規模,才轉到高雄大寮目前的生產基地,開始生產豬油、牛油、椰油、棕櫚油、人造奶油等。強冠搭上台灣烘焙產業加速發展,二十多年來規模愈做愈大,也陸續在大寮買下工廠當倉庫,去年中還買下一個占地一千九百坪的汽車回收廠,準備繼續擴廠,顯見葉文祥在油脂業賺進不少錢。

拿日商背書 優良商人蓄意用劣油混充強冠目前在台灣人造奶油及精製油脂製造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高達二○%,資本額也擴充至五.三億元。為了增加下游餐飲業者的信任感,強冠也經常強調股東結構中包含日商三井物業株式會社與月島食品工業株式會社。除了拿日商背書,公司網站也宣稱通過ISO9001、ISO22000等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認證,以及食品GMP良好作業規範認證。但強冠私底下卻混充餿水油為豬油販賣給食品業者狠賺暴利,黑心程度不輸給去年爆發假油風暴的大統、富味鄉。

高雄衛生局食品衛生科科長魏任廷表示,強冠是南部知名廠商,衛生局每年都會到廠內進行至少一次的稽查;但由於稽查只看工廠的製造流程,沒有針對油品檢測,因此無法得知油品有無問題。

在這次南部打擊犯罪中心破獲餿水油前,高雄市衛生單位過去一年來曾至強冠查廠六次,都未發現強冠生產劣質豬油。不過環保局從一一年開始,就因為強冠排放廢水累計裁罰四十八萬元,最近一年又因三次放流水不合格,被罰六十萬元、勒令停止食用油精煉程序,但強冠不知悔改,持續製造黑心豬油販售。

檢警近日公布證據透露,強冠採購部門早知道郭烈成的油品有問題,強冠副總經理戴啟川還多次與郭烈成議價,以每公斤二十至二十三元不等賣出,甚至還曾對郭說,「你的油品像警示股,賣別人也不好賣。」證實早知對方的油品不能食用。

一一年,憑藉食用油脂加工大廠的規模,葉文祥還獲得中華民國優良商人金商獎,對照如今賣黑心油的惡劣形象,這一切顯得格外諷刺。

葉文祥

出生:1953年

現職:強冠企業董事長

經歷:全統油脂廠廠長

學歷:聯合工專(現國立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科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69

每五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失業 歐洲犧牲了整整一代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14

europe-youth-we_1338926cl-8

在歐盟第十七個就業峰會召開前夕,德法等歐洲國家領導人在如何刺激就業問題上依然爭吵不休,而現在歐洲每五個青年就有一個失業。

歐盟增長與就業峰會將於10月8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意大利總理倫奇(Matteo Renzi)要借此機會推出新的《勞動法》來實現改革的諾言。

法國總統奧朗德將主張歐盟擴大支出以刺激增長,而這勢必將遭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反對。英國首相卡梅倫則不會出席本次峰會。

歐盟各主要國家在決策上的分歧,勢必將給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造成更大阻力。目前歐洲央行正在辯論是否展開更大規模的刺激。德拉吉已呼籲政治家放松歐洲嚴格的勞動法以刺激增長,盡管這可能將遭受工會等團體的強烈抗議。

全球最大的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宜信用保險公司(Euler Hermes)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告訴彭博新聞社:“比如在西班牙,他們一代人的都已經被犧牲掉。”

“從長期看,這還將對生產率造成嚴重打擊。”

當1997年首屆歐盟經濟增長與就業峰會在盧森堡召開時,即將誕生的歐元區失業率是11%。當時的東道主盧森堡首相,現在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承諾市場化改革將給歐洲年輕人一個“新的開始”。但現在歐元區失業率卻上升到了11.5%。

本次米蘭峰會焦點是年輕人失業問題。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洲25歲以下年齡段失業率達到21.6%。

2013年2月份歐盟啟動了一個規模達60億歐元“年輕人就業促進”基金。這個計劃的目標是確保歐元區任何一個年齡在25歲的青年在接受正式教育或者失業後四個月內,獲得一份工作,或成為學徒,或進入一項職業培訓計劃。

歐洲25歲以下失業人口中,有四分之一集中在西班牙、希臘、葡萄牙,除了東北部以外的整個意大利,近一半的法國,以及東部德國部分地區。

截至今年6月,法國從就業促進基金中獲得了6.2億歐元,意大利獲得了11億歐元,西班牙獲得了19億歐元。

法國希望在本次米蘭峰會上擴大就業基金的規模,並主張加快發放資金。德國則反對在已分配的資金使用完之前,進一步擴大基金規模。

德國總理默克爾還強調,放松對勞動力市場管制才是歐洲促進就業的最好方法。

法國和意大利則辯稱他們已經改革了勞動力市場,但沒有經濟增長這些措施就不會奏效。

自歐元區成立後歐洲失業率曾經一度下跌,在2007到2008年期間曾降至7%,25歲年輕人失業率曾降至15.7%。但是隨著希臘和西班牙債務泡沫崩潰,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導致失業率飆升。    

法國總理 Manuel Valls已經警告:“我擔心歐元區已經從全球增長中脫軌。如果還沒有促進增長的策略,我們將陷入更大的困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97

油價再跌 俄羅斯就有大麻煩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90

原油價格的低迷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大難題,圍繞低油價對於俄羅斯經濟分析的討論也是層出不窮。那麽油價到底跌多少,俄羅斯就頂不住了呢?

布倫特原油價格距離2014年6月的高點115美元已經跌去了30美元。由於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占到了俄羅斯全部出口的重三分之二,因此低油價的破壞力不言而喻。

screen shot 2014-10-22 at 10.27.50

投行摩根士丹利預計,原油價格每下跌10美元,就意味著俄國出口將受到324億美元的影響(損失),大約占到該國GDP的1.6%(19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如果按這一比例計算的話,2014年俄羅斯的GDP已經因為油價下跌而抹去了4.8%(6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screen shot 2014-10-22 at 10.28.13

以如今80美元/桶的價格估算,摩根士丹利認為2015年俄羅斯經濟將出現2%的萎縮(衰退),通脹率則將飆升至9%左右。

如果油價跌至50美元/桶的話,俄羅斯則可能面臨崩盤風險——那時的通脹率將達到13-15%;GDP則將出現6%的衰退。

摩根士丹利最後總結認為:俄羅斯經濟將陷入停滯。投資領域的不確定性,以及公共領域工資增長為零將給消費帶來巨大下行壓力。受到盧布貶值和進口限制,通脹水平將處於該國目標水平之上。資本外流則將導致外匯儲備進一步降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04

中國創業者知多少?騰訊開放平臺就有500萬!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30/147333.html

i黑馬導讀:10月30日,2014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海南博鰲召開,超過3500名騰訊合作者參加了此次大會。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認為,創業已經成為我們所處時代的主題。首先是政府對創業的重視、扶持。9月份,李克強總理就已經表示,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中國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各個政府也都給予了創業者諸多政策和資金的幫助;其次是行業格局已經逐漸區域化,二三線城市創業者迅速增加。
 

\他還代表騰訊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騰訊開放平臺創業者人數已達500萬,同比增長400%,其中二三線城市創業者增長率超過200%,超過50%的創業者在25歲以下。關於中國到底有多少創業者,一直沒有比較嚴謹的統計。這是像騰訊這樣的大型平臺首次給出了比較準確的數據。在i黑馬看來,騰訊一個平臺都那麽多創業者,更不要說全國了。中國現在真的變成了創業的國度。

第二,移動互聯網連接全行業,極大的拓展了創業的邊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正在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和領域。細分行業、線下服務在移動互聯時代都贏來了大的機遇和發展,已逐步走出互聯網產業本身所覆蓋的範圍。移動互聯網已經在全面改變社會,而這也代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創業機會。

第三,以智能硬件為起點,實現多終端互聯。湯道生說,2013年是全球智能硬件崛起的一年 ,智能的設備連接產品爆發式的增長,重新定義了整個產業鏈條。據Gartner資訊公司預測,除了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2020年物聯網連接的設備量將會達到260億臺。目前正處於智能設備與互聯網融入的階段,未來人與設備的互聯網化、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互聯網化,以及人、設備、雲端無邊界的智能化,這個時代即將到來。

創業成功的三個關鍵點

在這個大創業時代,湯道生認為創業的三個核心關鍵點是:技術、流量及盈利。針對這三點,騰訊怎麽做的呢?

三年來,騰訊已開放了超過一萬多個接口,給開發者提供底層的技術支持,去年騰訊雲也正式全面開放,目前騰訊雲的機房已經覆蓋了全球15個大城市,並且在全國有超過300個加速節點,還有面向國際網絡的加速節點,幫助國內的創業者征戰海外。

騰訊的流量有它獨特的優勢,它涵蓋了PC端的QQ、QQ空間、遊戲大廳等大型平臺,還有移動端的QQ、微信、應用寶、手機瀏覽器、空間、安全管家等移動平臺。同時PC端跟移動端能夠輕松的實現跨平臺的流量分發,多端的互融是騰訊開放平臺的獨特優勢。

另外騰訊效果廣告平臺廣點通的推出,使之可以通過效果來針對營銷付費,幫助創業者快速的獲取有價值的用戶,日曝光量也達到了5億。

開發者在騰訊雲平臺上盈利的模式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面向用戶收費,比如售賣遊戲道具、電商交易等等,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入騰訊廣點通的廣告聯盟平臺獲取廣告分成、廣告收益。另外開放平臺已經連接了騰訊開放體系,連接了九大不同業務。

(本文由i黑馬記者 孔明明發自海南博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