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3個太子爺軍訓大學生 李華華

 2011-7-26  AD
 

 

 

小賭王何猷龍、合和太子爺胡文新再加上信和太子爺黃永光,三個富二代呢個暑假行埋搞邊科?唔係打冰上曲棍球、唔係開賭,亦唔係去投地起樓,而係夾錢送100個大學生去軍訓。

華華八到,以往只有中學生軍事夏令營,今年大學生都有份玩。教育局、解放軍駐港部隊同埋香港大學生軍事夏令營籌委會,8月初會搞個香港大學生軍事夏令營,呢3位富二代,就係個夏令營嘅sponsor。

前個星期,主辦單位經已揀咗100個學生出嚟,佢哋將會去到駐港解放軍部隊嘅軍營,一嘗當兵滋味,仲會參與步操、開槍等訓練,當然,仲會了解軍事常識。據聞反應超踴躍。

查實香港後生仔一直都有得玩呢個軍事夏令營,但只限中學生,搞手係前特首夫人董趙洪娉。至於嗰幾個富二代,見呢個活動可以增強後生仔紀律意識同埋鍛煉佢哋嘅意志,所以就發大嚟搞。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18

微軟悄然推出社交網站So.cl:向大學生群體服務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21/227229.html

就在Facebook IPO(首次公開招股)之際,微軟悄然推出了一個名為So.cl的社交網絡。該服務去年末就開始面向大學生測試。

So.cl源於微軟FUSE實驗室,主要是為幫助學生和學者開展研究項目。儘管發音與「Social」相同,但該服務並未被媒體視為 Facebook的競爭對手或Twitter的山寨版,而是一個社交網絡的附加層,需要使用Facebook或Windows Live賬號登錄。

與其他社交網站的設計相仿,這個定位於「社交搜索」的網站也可以分享網頁、組合各類媒體形式並分享其他內容,因此業內人士認為,該網站或許不僅僅是一個專注於研究領域的工具。So.cl的所有搜索在默認狀態下都是公開的。

微軟去年表示,So.cl不是為了與Facebook或其他搜索引擎競爭,但該服務並未拘泥於學生用戶,因此完全可以憑藉上述功能與Facebook等大型社交網絡競爭,並有望憑藉各種社交網絡附加層成為與Pinterest一樣流行的產品。

通過整合Pinterest等其他社交網站的熱門功能,微軟可能正在謀劃長期的社交網絡戰略,而學生或許只是一個突破口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5

早別人一步跨進十三億人口市場台灣大學生 赴中國實習去!


2012-7-23  TWM




赴中國實習去!

正當多數大學生享受夏日暑假時光時,有一群大學生早在四、五月就開始尋找暑假到大陸實習的機會。

希望善用這兩個月的時間,深入全球矚目的十三億人市場小試身手,搶得先機,為未來職涯鋪路。

撰文‧孫蓉萍

七月九日早上七點半,多數大學生因為放暑假而還在睡大頭覺時,台大財金系三年級學生梁凱傑,因為參加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主辦的「台灣大學生赴大陸台商企業 研習」活動,已經穿著畢挺的西裝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與來自全台各地大專院校的四十五位同學會合,準備搭機前往上海,展開為期六周的研習。有些人第一次出 國,有些人第一次到中國,但從每一張青澀的臉龐看得出來,對於赴大陸研習,有許多興奮和期待。

比照社會新鮮人研習規格

一○四資訊科技集團二○一一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校期間有實習經驗的畢業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求職期間,比沒有實習經驗的人快三周,起薪也高四分之一。此 外,九五%的企業會因為新鮮人有實習經驗而增加聘雇意願,最主要的原因是實習可以彌補工作經驗的不足,而且也證明他們有較高的企圖心。

另一方面,根據統計,三十歲以下年輕人超過八成有意願到中國就業,於是乎到大陸實習,成為台灣大學生就業的新跳板。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舉辦台灣學生赴大陸台商企業研習的活動已經六年,院長陳明璋說:「我們不但要找台商企業提供研習機會給學生,也要招募台灣的學生,同時 要對企業主、學生、甚至學生家長負責。」因此,這個行前研習活動特別安排了兩天的講習,請政府官員、台商企業代表、學者、曾經參與過活動的學長姊等人來分 享經驗,並且注重紀律,對服裝儀容也有要求,完全是比照社會新鮮人的高標準來進行。

帶給陸企新刺激、新想法

主辦單位要注意學生的安全性,並考量費用不能超出學生負荷,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收穫。這項工作充滿挑戰,但陳明璋堅持要做。如光晟玩具、艾美特電器、上海大潤發等七十四家台商企業,也抱著回饋鄉里、提攜後進的心,希望多給台灣年輕人機會。

中華知識經濟協會祕書長陳祥順指出,今年參與這個活動的總人數達到一六八人,依上海、福州等實習地不同而分梯出發。和往年最大的差異在於,由於台商產業必 須升級,理工科系的人才需求升高。另外大陸工資上漲,台灣員工的忠誠度又比較高,使得台商企業雇用台灣人才的意願愈來愈強烈。

除了到台商企業之外,大陸企業也提供一些實習機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暨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主辦的台灣大學生至大陸暑期實習活動(玉山計畫),提供北京資訊科技、金融、媒體等各行各業的實習機會,為期六周至八周。

二○○七年即開始協助推動這項計畫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汪明生說:「兩岸交流非常重要,中國科協提供實習的單位都是數一數二的企業,例如方正 科技、中央電視台、中國銀行等,對年輕人來說,是難得的機會。」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傑青會)去年開始,也提供大陸浙江暑期實習,為期三十 天,實習單位包括娃哈哈、加西貝拉壓縮機等杭州、寧波、嘉興、紹興、義烏和舟山六個城市二十八家企業,共一○一人。

傑青會理事長馮國華說:「我們和浙江省人力交流中心合作,他們相當重視這個計畫,而且台灣同學在實習的過程中,尤其在文創和幼教領域,可帶給大陸企業一些 新的刺激。台灣同學更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體驗對岸民情的不同。」學生西進實習,為的是往後入職場預做準備,但除了職場上的專業技能,汪明生強調:「台灣學 生工作方面的專業技能,相較於當地人並不遜色。我反而認為,重要的是下班以後的生活。在台灣,下班後可以回家;在大陸,則要想辦法融入當地,適應在地化的 風土民情。比起職場上的專業,能自力更生,忍受離鄉背井這種心理層面的苦,是更重要的能力。」

健全企業實習制刻不容緩

知名國際貨櫃航運公司人力資源課專員陳則斌也認為,「有企業實習經驗的新鮮人來會有加分的印象,主因是具備基本的職場禮儀和基本應對。」至於工作上的專業能力,並非企業的首要考量。

大學生捨棄暑假遊玩時間和打工賺錢的機會,選擇去企業實習,表示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期許。一○四資訊科技集團行銷處協理陳力孑指出,其實台灣一些精英分子 對生涯早有規畫。「一般人覺得台灣同學缺乏企圖心,事實上一些學生、尤其是頂尖大學的學生很有想法,他們根本不透過社團或學校找實習機會,而是依據自己的 興趣和專才,很早就透過網路搜尋實習機會,鎖定目標,直接向各企業投履歷應徵,甚至多次自費飛到國外參加面試。」對學生來說,赴大陸實習為他們的職場生涯 預開一扇窗;但是對國家來說,大陸等國外的實習機會,可能讓好的人才外流,甚至畢業典禮也不參加,就急忙趕赴國外就業。

陳力孑呼籲台灣政府和企業也能有一套實習政策,「美國、新加坡等地的大學生九月進大學後,就開始找隔年的暑假企業實習機會,經過面試等多道關卡,六月學期 一結束就開始實習。而且實習不是虛晃一招,學生真的會從中了解這個行業的真實狀況,企業則默默觀察學生各項能力,優秀的同學畢業後,自然會成為這家企業的 生力軍。」陳力孑指出,台灣人才、尤其是在半導體和醫護人才的實力非常強,若能健全企業實習制度,讓學生早日與職場銜接,企業也能錄用合適人才,不但能避 免人才外流,也對提升國家競爭力有所貢獻。

開拓新視野!—— 2012年暑期舉辦赴大陸實習單位與內容主辦單位 實習單位 費用 期間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 大陸74家台商企業,如上海大潤發、上海麗嬰房、達芙妮、上海一茶一坐、捷安特中國、緯創資通、建大工業等。 研習費10000元、保證金2000元。(合格者無息退還) 六周,7月初至8月,依地點不同而有不同出發時間。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暨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 北京30多家企業,如方正科技、中磊會計師事務所、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和訊網、信諾觀典傳播顧問等。 約38000元 六周,6月29日至8月12日。

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 浙江省六個城市28家企業,如「Do都城」少兒社會體驗館、娃哈哈、寧波金田銅業、奉化市溪口旅遊、嘉興佳利電子、海力生集團等。 21500元、保證金5000元(合格者無息退還),另有獎學金。

30天,7月5日至8月3日。

註:對象皆為大學三年級以上在校學生,均不支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58

馬化騰:騰訊沒有考慮做手機 大學生應先就業再創業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27/231656.html

QQ之父、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昨晚抵達武漢,將在今日見證騰訊在漢投資10億元項目奠基。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首次來漢的他說:「在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全球互聯網企業感受到壓力的時刻,期待在武漢壯大『移動互聯網』產業,成為騰訊的新增長點。」

騰訊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都有佈局。騰訊武漢研發中心項目位於江夏區廟山開發區羊子山,計劃第一期投入10億元,擬建設「無線互聯網技術研發總部」,預計2014年建成使用。

對此佈局,馬化騰說:「中部地區缺乏一個基地。我們的人才都來自全國各地高校,他們一般都希望回到家鄉附近,方便嘛。我們一定要跟著人才走,哪邊人才多,就要在哪邊設立基地。武漢高校多,我們同事中這一帶的人也超多,大家都願意來這兒。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他介紹,目前騰訊在漢研發基地的員工已有200名,未來可能會繼續做大,預計將有約2600名員工在武漢辦公。

不建議大學生畢業就創業

現年41歲的馬化騰,1993年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及應用專業,1998年創立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公司。在許多大學生眼裡,馬化騰是青年創業、創富的英雄。

但是,馬化騰並不建議大學生畢業就創業。他說,現在有不少創業前景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方面有非常好的機會。但大學生畢業後直接創業可行度不大,從過去 十幾年來看,成功率不是太高,更多的還是要先去一些公司鍛鍊。「我創業以前也是工作了幾年。大學畢業生還是應該先進入一些企業去工作、積累經驗、學習,然 後再看有什麼機會」。

非原創領域也有創新產品

馬化騰所領導的騰訊是中國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一家全球罕見的互聯網全業務公司,即時通訊、門戶、遊戲、電子商務、搜索等無所不做。對騰訊有一種說法 是:「它總是默默地佈局、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你的背後;它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出來攪局,讓同業者心神不定;而一旦時機成熟,它就會毫不留情地劃走屬於自己的 那塊蛋糕;有時它甚至會成為終結者,佔領整個市場。」因此,馬化騰和他的騰訊引發各種議論,其中爭議較多的是騰訊的創新能力。

馬化騰說:「已經沒有什麼原創的領域了,關鍵是看你的產品有什麼特色。大量創新其實在我們的產品中。比如,我們的微信最近特別火。搖一搖、看附近, 這都是我們原創的概念,這都和別人以前做的完全不一樣。我們在很多方面都領先。我們不在意別人的說法,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東西做好。」

騰訊沒有考慮做手機

同為互聯網領軍人物的雷軍近兩年推出的小米手機頗受市場歡迎,曾讓馬化騰讚賞。而就在不久前,馬化騰選擇了與TCL合作推出「智屏」。它介於平板電腦和電視之間的跨界產品搭載Android操作系統、內置QQ Service模塊、26英吋,可在客廳、飯桌、睡房等不同應用場景之間移動。

對於騰訊以後會不會跨界發展做終端產品,馬化騰說:「我沒有考慮做手機。」對於與TCL的合作,他說:「『智屏』是騰訊首次嘗試融入家庭應用場 景。」他表示,跨產業的聯動能促進更大範圍的產業資源整合,推動多產業聯動創新。騰訊一直致力將互聯網服務更便捷地接入更多應用場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61

「自行車銀行」開路 大學生信貸員上山下鄉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1/2249290.html

到海南,你可能很難感受到一家農村金融機構,可以將小額貸款做得有聲有色,特別是針對農戶的小額貸款,讓金融服務真正上山下鄉,並在國內都創下了一定的名聲。

經過5年時間摸索,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稱「海南農信社」),不僅在小額信貸上創立了自己的品牌「一小通」,還創新了自己的小額貸款模式,即建立了一支全新的大學生小貸隊伍。

在海南農信聯社理事長吳偉雄和海南農信社小額信貸總部主任陳奎明看來,過去農信社呆壞賬多,農戶貸款不良率高,深層原因在於金融機構自身的信貸腐敗,在2003年全國啟動農信社改制之前,這種信貸腐敗普遍存在,已成為基層信貸員一種難以改變的習慣。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沒有今天的海南小額信貸模式。針對老員工已經養成的信貸『吃拿卡要』等習慣,首要就是重新建隊伍,這支隊伍的組成就是應屆畢業生。」陳奎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2008年,海南農信社著手培養了一支300名大學生小額信貸技術員隊伍。如今,這支隊伍已達500人。

重塑信貸文化

為改變農戶對以往信貸腐敗的歷史印象,海南農信社給這支隊伍明確規定了行為準則:不喝客戶一口水、不抽客戶一支煙、不拿客戶一分錢。以此培養農民對信貸員的信任感。

陳奎明解釋說,這種做法讓農戶產生了一種不還錢會內疚的心理,「因為這些剛畢業的學生就跟自己的子女一樣大小,在平時工作時也結下了很好的感情。」

海南農信社一位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說,剛開始下鄉宣傳小額信貸業務時很難,幾乎沒有人相信,許多農民認為他是騙子。他只能堅持挨家挨戶送小額信貸宣傳單,耐心講解,還幫助幹農活。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成功發放了第一組5戶婦女聯保貸款,用於種植辣椒,合計2.5萬元。隨後又成功發放了第二組貸款,合計1.3萬元,並漸漸得到農戶的熱情對待。這種經歷,很多小額信貸技術員都曾遇到過。

這支隊伍不像業內通稱的「信貸員」,而被稱為「小額信貸技術員」。陳奎明解釋說,是因為他們不僅做信貸業務,還要向農戶傳授一些農業技術和知識。只有農民賺到了錢,才能保證正常還貸。因此小額信貸技術員要做到「給農民放款,教農民技術,幫農民經營,促農民增收,保農民還款。」

目前,海南農信社已在全省18個市縣成立了19個小額信貸部,在205個鄉鎮成立了小額信貸服務站,每站配備2~3個小額信貸技術員。目前,有213名小額信貸技術員被海南省科技廳聘為科技特派員,419人兼任中華職教社農民技術培訓輔導員。

已在該行工作一兩年的幾位小額信貸技術員都說:「這項工作閒下來的時候很少,平時就是下鄉宣傳開拓業務,回訪老客戶,經常騎單車騎十七八公里,來回一趟要騎三四個小時,不像以前都是等客戶上門貸款。遇到利息扣款日那幾天,週六週日也經常加班。」

由於下鄉都是騎自行車開拓業務,這支隊伍也被當地農戶稱為「自行車銀行」。他們著統一服裝,帶著水壺,背著筆記本電腦,黨員戴黨徽,團員戴團徽,有些還戴著中華職教社農民技術培訓輔導員和省科技特派員證,深入農戶,為農民培訓和放貸。

本報記者在龍鱗村參觀時,看到的20多名信貸技術員,無一不面色黝黑,其中還有不少女信貸技術員。

「不拜訪貸款客戶的話,我們就下鄉做業務宣傳,一般先宣傳讓農戶自由組合聯保,若要貸款則跟我們聯繫,我們就會進村進行實地調查,有時候還幫農民幹活兒。」幾位小額信貸技術員說。

不同的考核機制

這支隊伍的考核機制和薪酬體制自成一體,並不與農信社裡其他員工一致。

「我們只考核貸款,不考核存款。主要考核貸款覆蓋率、放款客戶數、放款金額等。最主要的是考核放款客戶數,今年就要求每人每季度要新增加15個貸款戶。」海南農信社小額信貸技術員對本報記者說。

這樣做,實際上減輕了小額信貸技術員拉存款的壓力,讓其精力主要用於拓展新的貸款客戶,提高貸款覆蓋率上。

在薪酬上,小額信貸技術員的工資結構也與其他行員不同,由基礎工資、績效工資和年終獎金三部分構成。

其中,績效工資比照信貸員所放貸款收息10%~20%發放,其中一半按月直接發放給個人,一半作為賠償準備金專戶存儲。如貸款出現損失,則用小額信貸員自己的賠償準備金賠償。當本人離開農信社和退休時,多年累積的賠償準備金一次性全部退還本人。

這種薪酬體制被海南農信社自己概括為「把工資發放權交給信貸員」,小額信貸技術員的收入由發展業務多少及風險大小決定。

為打造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海南農信社還出台了《優秀小額信貸技術員掛職基層信用社管理人員辦法》,目前,有多位小額信貸技術員掛職基層信用社主任助理或副主任,甚至市縣聯社主任助理。海南農信社還與海南省委組織部和團省委聯合,讓一些小額信貸技術員掛職鄉鎮團委副書記、團縣(市)委副書記等職位。這些小額信貸技術員日後可在海南農信社內逐步得到提升,或有可能做基層幹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53

【小敗局】大樹網:一個針對大學生市場的電商失敗故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200.html

 【導讀】國內首家專門針對大學校園市場的電商網站,於2011年9月上線,2012年12月底其新浪官方微博停止更新。

2013年5月底,電商界資深人士龔文祥在其微博上爆料稱,大樹網接近倒閉。大樹網官方客服在接受黑馬哥諮詢時稱,目前公司處於調整之中。而大樹網離職員工向i黑馬網透露,大樹網已經名存實亡,總經理王小冬疑似已經離職加盟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據瞭解,大樹網由蘇州智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智尚」)運營,其背後真正的投資人是江蘇中和集團。

資料顯示,中和集團擁有包括蘇州智尚在內的多家子公司,前身為「常熟新世紀鞋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以推廣和銷售安踏、李寧、耐克等國內外一線體育運動品牌產品為核心業務,集連鎖經營零售、准金融服務、商業房地產、參股投資、信息技術、餐飲、視聽娛樂、酒店等多元化項目於一體的集團化企業。

前述大樹網深喉員工稱,中和公司在江蘇當地是居於絕對NO.1的鞋類經銷商、體育運動品牌線下銷售王者。在這個湧動的電商時代,線下生意做得好的想往線上延伸,不想錯過機會。大樹網即在此背景和思考之下誕生。1983年生,中和集團高級管理層中最年輕的副總經理王小冬被委以重任,負責電商項目「大樹網」的操作。

大樹網的思路非常明確。中和集團最擅長的生意是安踏、李寧、耐克等體育運動品牌的產品銷售,而消費這類產品的主力是大學生等年輕群體,那麼據此鎖定消費群,依託中和龐大的線下銷售網絡,圍繞「大學生」市場做線上生意,從大學生購物開始,延展至社交、求職、創業等服務,成為中國大學生購物、交友、成長的第一平台。

王小冬被委以電商重任之後,組建團隊,找來了兩個重要的人物:崔副總與施副總。前者是做某英語學習報紙發行代理起家的,熟悉全國高校市場的渠道運作;後者做了八年的鞋類經銷,能拿到全系列的各家貨源。一個有渠道,一個有貨源,再加上背後中和集團雄厚資金,王小冬團隊並不簡單。

他們很快搭建起金字塔式的線下銷售團隊:以分公司的形式將全國劃分十四個大區,一個大區輻射2到3個省,省區管到市裡,市裡分片區經理,管到每個學校,學校裡再發展學生兼職做校園代理,基本上全國的高校都覆蓋完成,包括新疆、西藏等地都發展了校園代理。

2011年4月,大樹網就開始在各高校周邊開體驗店,到9月份,體驗店的數量達到十家左右。

2011年8月初,大樹網召集各地分公司代表在公司總部(蘇州常熟)開了一個全國動員大會,內容就是關於大樹網的即將上線,與會人員士氣高漲。但到了8月中旬,大樹網並未上線。繼續等到8月20日、8月底,大樹網都仍未上線,這時候底下已經招了不少人,網站遲遲未上線,已經導致團隊有些渙散。

9月初,網站終於上線,系統並不完畢,商城都沒建設好,上了一個特賣區,主要是賣運動鞋。因為有積累和線下團隊的推廣,很快賣得熱火朝天,員工形容「跟好樂買一樣,但是比好樂買賣得還好」。但大量訂單湧來的同時,問題也不斷出現。網站系統經常掛掉,支付、訂單修改出問題,最要命的還是庫存同步有問題,前段頁面和後台的銷售數據不匹配,導致的結果是:多賣了,沒貨發。這個問題在2個月後才得到解決。但是9月份積壓下來的大量訂單,直到第二年1月份才處理完畢。

是公司的技術力量不足嗎?恰恰相反,深喉員工說,在常熟總公司,總共也才一百多號人,技術就佔了七八十人。蘇州那邊,還有一個做SNS社區的團隊,也養了十幾號人。這些技術團隊的工資加起來,每個月小100萬就出去了。此外,在網站還沒上線時,就耗資240萬元購買了4台頂級的服務器。

深喉員工認為,這些花費加在一起,再加上前面所提到的14個分公司的龐大銷售團隊(前兩個月發固定工資,之後各自為政,根據業績拿提成),「每個分公司需要配備硬件,差旅需要報銷,水電需要報銷,校園需要發傳單、貼海報,需要各種各樣的物流,成本加一起,非常龐大」,大樹網一開始就被拖入了一個資金黑洞。

由淘寶發起每年的「雙十一」成了電商歡購節,而2011年11月11日又是個特別的數字,幾乎所有的電商都提前做好了促銷預案,大樹網在10月底才定下來要做活動。經過百度推廣、微視頻的病毒營銷,大樹網的流量增長了五六倍,新用戶和訂單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長。

經此一役,大樹網的管理層開始重視運營,於是往運營方向扭轉。12月份,大樹網成立運營中心,把客服、物流、媒介、商務等全部整入到運營中心裡面。到了2012年1月份,大樹網專門從易迅網高薪挖來了幾個人,其中一個還是易迅的高層。1月底是春節,春節過後,這幾個高薪挖來的電商人才,位子還沒坐暖,就被通知裁員了。

「這件事情做得不厚道,畢竟人家剛過來沒多久。但大樹網不得不這麼做,原因很簡單,錢已經燒了上千萬了,畢竟大樹網只是中和集團投資的一個子公司,在花錢方面,會受到投資的母公司節制。不是中和集團沒錢,而是這個電商項目,讓真正的大老闆看不到希望——你這人不行,日常費用太大了,支撐不住。」深喉員工解釋。

據深喉員工分析,也許一千多萬對於很多互聯網出身的電商老闆來說不算什麼,但中和是傳統貿易出身的,還是習慣按照傳統企業的眼光來看,花一分錢就要做一分事,還不習慣互聯網的燒錢方式。

至此,大樹網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綜合性平台夢告終,她的四大版塊裡:商城——大樹商城是專門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網上商城;交友——大樹網SNS互動平台根扎校園生活,讓大學生方便找朋友,找老鄉; 人力資源——免費為大學生提供專業的測評、職業生涯規劃、找工作等服務; 跳蚤市場——大學生可以自由地將自己不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再利用和重新分配。只上線了商城版塊。

從2012年三四月份起,大樹網該裁的已經裁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主力人員轉型做分銷,依託中和集團的資源,攏了十幾個品牌,大樹網成為走貨的中間商,淘寶的很多商家都是從大樹網走貨,大樹網的電商之路已經轉變了方向。

2012年9月份前後,大樹網還上線了一個新項目,以杭州下沙大學城作為試點,做校園外賣,想通過這個作為切入點重燃大學生綜合平台電商之夢。試了半年,沒虧多少也沒掙多少,這件事也就放下了。

深喉員工總結大樹網失敗的原因,有幾個:

其一,對市場的預估太過理想化了。當時想的是,每個大學生都要穿運動鞋,全國三千多萬大學生,只要有百分之十,哪怕百分之一的人,在上面買運動鞋,這個市場都是很大的。其實這麼算沒問題,但是你要想,要覆蓋到三千萬,你要花掉多大的運營成本?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其二,傳統企業去做電商,有些觀念很難轉變的。打個比方,同樣是做市場營銷,傳統企業和互聯網的考核標準肯定是不一樣的。在互聯網,很多事情會按照展現效果來衡量的,但是傳統企業會用銷量來衡量,觀念還是老觀念,就是花一分錢就要做一分事,但是在互聯網上不是這樣做的,尤其是像盤子這麼大的項目不是這樣的。還有一個邏輯性的錯誤是,大樹網企圖把市場從線下往線上拉,這個是很嚴重的問題的,這個轉換是非常低的,而且需要時間。

其三,內部原因,太急太快,盤子鋪得太大了。如果前期找一兩個城市開始試點,慢慢去做,效果可能還好點。但盤子一下子鋪向全國,成本是巨大的。當時有一個成本是物料,每個分公司需要配備硬件,差旅需要報銷,水電需要報銷,校園需要發傳單、貼海報,需要各種各樣的物流,成本加一起,非常龐大,一下子花掉幾百萬根本不算什麼。

四,輕運營,重技術,這很嚴重。大樹網還是做傳統企業的思維,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自己比較放心,其實電商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能花個三十萬,就有一個公司打包給你做好了,你根本不用花那麼多人來維護了,直接負責運營就行了。從大樹網的資源配比來看,約40%用在開發上面,30%用在線下,15%用在內部消耗,5%用在線上,怎麼可能不死!

最後可能還有一個大學生市場的定位問題——做大學生生意,只能做快生意,比如說外賣,你想在大學生裡培養忠實顧客是很不現實的,可能大一培養不了,大二培養成功了,但是大三、大四又走了,流動性太大了,一茬接一茬的,每批學生你都會爭取得很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81

那些做「土生意」的大學生:網上賣燒烤年入400萬,種香菇年產值1000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139.html

7月24日,禹化普製作的金黃的台灣手抓餅

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大學城

你曾經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過台灣手抓餅嗎?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闆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在兩年時間裡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

每天下午4點,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麵糰、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後,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每天能賣400個餅

這麼多人包圍著店,為什麼還有顧客加入呢?「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嘗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並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闆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而前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待著他們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加盟店4個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兩個月前開的,雖然租金掏了1.3萬元,但是卻成了店裡的活招牌。北城店現在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藉這樣的人氣,禹老闆在月初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說,從去年的5個加盟商情況來看,基本4個月就能盈利。加盟費收1萬元,門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電煤及人工費用,按每家店最差賣300個餅算,一個月的純利潤平均為8000元。

一開始,禹化普想做連鎖直營模式,但當他們擁有第三家直營店時,開始打磨品牌。想要與大品牌競爭打開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必須吸引加盟商。

「每賣一個麵糰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麵糰,一年僅靠賣麵糰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 

大學生畢業後種香菇:年產值達1000萬元

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從小在農村長大,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村裡老人擔水燒柴困難,他總是主動跑去幫忙。每當聽到大人們談論哪個村民無錢看病可憐時,他就幻想著自己將來當了大老闆,讓那些可憐的鄉鄰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掙錢。

2009年,李正森從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畢業,在縣城找到了一份建築工作。由於所學專業對口,加之吃苦耐勞,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經理喜歡。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鎮看望父母,和同村一個15歲的少年同坐一車,這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可由於父親殘疾家裡貧困,考上重點高中就沒有上。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個童年夢想:創業辦廠,帶領鄉親們一起走上致富路!

2009年秋,當地政府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村裡引進了肉雞養殖企業。在建築公司上班僅兩個月的李正森辭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雞養殖,租地、貸款、建棚,他把周邊一些留守老人和殘疾朋友請來打工,連自己的父母也拉進來幫助管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購買的4000隻雞苗在路上就熱死了一半,等到賣成品雞時,收購經理說2000只的養殖規模太小,相應的人工成本就會過高,賺不了錢還肯定要虧本。第二次購回的6000隻雞苗總算養大,可市場肉雞價格大跌,當他拿到賣雞款看著空蕩蕩的雞棚時,眼淚唰唰直流,賠了20多萬元,他三天三夜沒睡著覺。第四天強撐著給村民付工資時,鄉親們都知道他賠了,讓他先還銀行貸款再說,但他執意先給村民付了工資。李正森回鄉首次創業的一腔熱情就這樣被澆滅了。

李正森引種香菇純屬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為了彌補養雞的虧損,就跟著一個朋友搞起了豬苓購銷。有一次,他到安康寧陝縣收購豬苓,看到當地的食用菌產業很紅火,就動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發現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隨著人們對生態環保的重視,當地椴木食用菌產量必然會越來越少,而袋料生產香菇在柞水還很有限,這應該是一個致富商機,李正森瞅準了這一項目。寧陝的一位經理瞭解到他的創業經歷後,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動,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2010年底,在小嶺鎮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畝,註冊資金300萬元成立了陝西正森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他還註冊了「正森」綠色食品商標。2012年李正森投資建設玻璃絲骨架大棚150個,購買高效滅菌爐、自動裝袋機、電動翻料機等食用菌生產配套設備50餘台,同時配套建設了裝袋車間、菌種室、接種室、鍋爐房、倉庫、冷庫和加工包裝車間。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會產生大量的樹木枝條,還有大量的植物秸稈。自從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後,他就從村民手中收購這些樹木枝條、廢棄秸稈和玉米芯、麩皮、玉米糠等,讓這些往日的廢棄物變成了錢串串。李正森還在生態循環經營上多動心思,對食用菌進行專業化生產、加工、銷售,將食用菌培養基使用後又作為有機肥料還田,整個產業流程確保不給環境造成損害,公司採取「公司+協會+農戶」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帶頭作用,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回收、統一正森品牌銷售,提高了菇農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帶動周邊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2012年3月,在陝西正森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的帶動下,金米村組建了金米食用菌產業協會,村上33戶農民加入協會,依託正森農業生態有限公司發展食用菌,僅去年村上生產食用菌150萬袋,產鮮菇1750噸,年產值達1000萬元。 

80後乞丐網上賣燒烤500元起家賺了400萬

1983年,李燁出生在鹽城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大型餐飲企業。回想起當年的生活,李燁說那時雖還沒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絕對已經是了,我家的酒店叫興達大酒店,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算是一個會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學時,每月生活費至少有5000元,在當時的校園裡絕對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長。2003年,父親經營近十年的酒店破產了。李燁的生活費從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燁在常州一家電腦城門前扛箱子掙生活費,這樣一直堅持到2003年退學。父親破產後,全家一度在揚州嘗試養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發大水等意外,養殖場也沒有辦成。我們一家子就又回到了鹽城。

「回到鹽城時,總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為生計發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躂,看到一家燒烤攤生意非常火。想著這個成本小,後來免費給燒烤攤老闆打工。」師傅看李燁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無保留的都告訴了他。兩個月後,李燁自己的燒烤攤在鹽城師範學院旁開張了。沒想到很紅火,兩個月李燁一共賺了1700元。

生計有保障後,2005年,李燁又參加了高考,最終考進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院。在學校裡李燁讀的是多媒體設計專業,說是多媒體設計,實際上就是網頁設計等一些電腦知識運用的專業。他沒有一門心思死讀書「我白天上課,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幫助商家做電商服務。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大二的時候,去了上海一家經營遊戲貨幣的網絡貿易公司,有點類似於美國的eBay網,這段經歷給我後來的電商生涯打下了基礎。」

2008年6月,李燁大學畢業後,懷揣創業夢想的他在同學、親戚的幫助下,創立了上海天天愛購網,但是沒多久因為股份的問題退出了團隊。

又一次跌入谷底,這時,李燁又想到了他的燒烤。李燁在上海讀書期間,父親也把他的燒烤攤從鹽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創業失敗的李燁在家幫父親打理燒烤生意,那天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網店摸爬滾打多年,為啥不把燒烤店開到網上呢?說幹就幹,李燁開始著手創立他的網絡燒烤店。

 

女大學生投5000元開網店 年賺30萬買奔馳買哈雷

2012年4月,上大三的小魏瞞著父母,投入5000元開起了網店。「一開始也有些擔心,畢竟那麼多錢」,小魏說,網店的攝影、美工、售前售後等都需要技巧,她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失敗了再重來。當時,她和男友每天打理網店,「從早上9點一直坐到晚上11點,還會因為壓力大而失眠」,她說,「那段時間,生活有點亂,我都長胖了好多。」提起前期的艱辛,小魏現在還有點叫苦不迭,「從廠家進貨,每次要進幾百件,壓力真的很大,害怕貨賣不走」。

2012年5月,小魏的網店終於有了起色,「算下來,第一個月我們就賺了2000元!」回憶起來,小魏難掩興奮,「當時高興慘了,覺得網店比開格子鋪更賺錢」。

一開始,小魏的網店主要賣手機殼,自己在手機殼上繪圖,然後拍圖擺上網,但生意並不好。後來,熱愛藝術的男友給了她一個建議,讓她注重獨特性,做出有自己風格的網店。

此後,小魏開始瞄準學生包市場,為了追求獨特性,她常常花錢淘一些風格奇異的進口手工包。一次,在英國的朋友說有一個牛皮包很好看,「我看了那個包的照片,感覺製作和風格很獨特」,小魏要朋友花幾千元錢買了回來,然後擺上自家鋪子賣,「好多人搶著要買,我感覺找到了出路」。

隨後,小魏開始經營風格獨特的手工包,且2012年6月起,網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有一天,我接了300個單子」,小魏說,面對這麼大的生意,她和男友突然感覺不知所措。當時,店裡就只有他倆,包裝和發貨只能自己動手,「從早忙到晚,感覺像搬磚一樣,等到發完貨,我和他都感覺自己的手沒知覺了」。

小魏說,她店裡的商品都出自廣東那邊的廠家,為此她還去考察過廣東的廠家,看到有相關的生產資質後才同意授權。生產完後,貨堆在自己家裡,再由自己發貨出去。

「今年4月結算時,我發現竟掙了30萬元」,雖然知道賺了錢,但面對這個數字,小魏還是感到驚訝。現在,她的網店每週有200件的成交量,「算下來一個月能賣出去六七萬元的貨,除去成本能掙3萬元左右」。

在小魏的網店上,記者也注意到,她店裡的商品最便宜的7元,最貴的666元。上半年該店的好評數是2911,好評率達到99.71%。記者採訪瞭解到,好評數加起來等於賣出去商品的數額,也就是說,小魏一年內至少能賣出4000件商品,這其中還不包括打差評的數量。照她所說,一件商品利潤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算下來,一年賺30萬完全有可能。

記者還瞭解到,該店信譽級別達到了4.8%,且有4顆藍鑽。小魏告訴記者,一個藍鑽是251分,也就是要251個好評才能升級為1顆藍鑽,2001分~5000分才能到4顆鑽。她現在已經有了4顆藍鑽,如此表明,她現在至少有2000個好評。

6月8日,小魏買了一輛價值13萬元的哈雷摩托車和16萬元的奔馳smart車,「男友開哈雷,我自己開smart」,小魏說,「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賺了錢就好好玩、好好享受」。記者問及是否全款付清時,小魏回答說:「都是分期分款購買的,我們不可能一次性把流動資金用在買車上,還要用來補貨和進貨」。

接下來,小魏想成立工作室,繼續做大網店。「打算再請兩三個人,分別負責攝影、美工和客服,讓一切都專業化的操作起來」,小魏說,成功沒有秘訣,她也是從失敗中一步步走過來的。

 

90後小女孩發明磁性剪紙一年掘金30萬

2008年9月,王子月到校報到,成了杭州師範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醫藥營銷專業的一名新生。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為她聽說這是一個提倡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學校,她所崇拜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就是從這裡畢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杭州離義烏很近,能更方便地實現她的創業夢想。

在學校裡,依託磁性剪紙等幾項專利,王子月組建起了自己的「飛點兒」磁性剪紙創業團隊,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才華。2009年6月,她在義烏註冊了屬於自己的公司──義烏市廿分紅磁性剪紙有限公司。隨後,又與同樣抱有創業夢想的同學創立了磁性剪紙創意文化公司。2009年11月1日,王子月帶領她的磁性剪紙團隊參加了以「勵志、成才、就業、創業」為主題的浙江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與全省85所高校推選出的300餘件作品同台競技,激烈角逐,並最終榮獲此次大賽的最高獎──「雙十佳職業規劃之星」。

2009年12月24日,王子月的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公司摘得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生創業訓練營暨創業大賽」頭魁,領取了一萬元創業資金援助。主辦方還在杭州濱江區為王子月提供了免兩年租金的寫字間。

2010年1月20日,杭州日報大學生創業就業俱樂部、高新區(濱江)大學生創業園主辦的「相約在高新創業在年少」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創意選拔大獎賽中,「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團隊,再次榮獲金獎,並從主辦方手中接過了一份賀歲大禮──5000元獎金和一份價值1萬元的創業資助協議書。

 

瀋陽大學生創業當「擦鞋哥」月賺1.5萬元

兩年前,瀋陽人李洪福從天津輕工學院本科畢業,學電子商務專業的他也和多數懷揣夢想的同學們一樣,將人生的落腳點選在了大城市。從天津到杭州,再到青島,他整天穿著職業裝和皮鞋穿梭在各個知名企業中。「工資不高,壓力極大,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行走在大城市的燈火輝煌中,總感覺這樣的城市不屬於我,我也不屬於這樣的城市。」嚴重缺乏歸屬感讓李洪福對自己的人生開始了認真的思考。「之所以留在大城市繼續那個看似體面實則痛苦的夢,就是因為自己放不下上過大學這個事實。」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洪福發現擦鞋這個領域很有潛力。在進一步做了考察後,他發現了裡面的商機。「現在的90後多數自理能力都很差,穿的高檔鞋根本不會或沒時間去打理,而且現在奢侈品的需求加大,許多高檔鞋、包、衣服的後續保養都是個空白。」李洪福說,這個發現讓他產生了回老家創業的衝動,並開始去一些擦鞋店考察,並四處偷師學藝。

2012年12月,李洪福的「大學生香薰洗鞋店」在於洪區松山路低調開張。近30平方米的小店,他既是擦鞋工,又是老闆,每天忙得團團轉。最辛苦的一次,是除夕前的一天,他從5時起床擦鞋,一直幹到24時。「在小店打烊的那一刻,我的身體累得像散了架,但望著地上那些已經光鮮亮麗的鞋,我的心裡有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李洪福說,他之所以將「大學生」三個字加到店名中,就是想告訴所有顧客,他這個擦鞋工是個大學生,大學生沒什麼了不起,也可以為別人擦鞋。

剛開始,也有顧客好奇李洪福的選擇,覺得一個大學生當擦鞋工有些可惜。「大學畢業當擦鞋工,那上大學還有啥意義?」每到這時,李洪福都會微微一笑:「千萬不要把大學生的身份看得如何高,其實這個身份什麼都不是,可偏有人把它當成一件虛榮的外衣。我堅信只有放得下才能站得起,許多大學生埋怨工作不好找,其實就是這個身份把他們害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34

大學生創業為什麼會掛掉?——兩年孵化工作的總結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856.html

簡單背景:

從2011年7月開始,我有幸得到導師的支持,在離北郵不遠的小西天擁有了一塊面積130㎡的空間,開始了我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工作。

接近2年的孵化工作中,我前後孵化過的團隊有16個,成立6個月後存活的有7個,成立1年後存活的僅有4個,其中一個被技術收購了、一個沒融資但實現了收支平衡、一個苦苦支撐著馬上能獲得天使了、最好的一個馬上就A輪融資了。

12個失敗項目和4個相對成功案例,總結出來10個大學生創業教訓:

1. 學生創業不要做上下游對接很重的產品

云端科技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項目,他目標是幫你的錢包瘦身,將所有的優惠卡、會員卡、積分卡都放到一個app上。可是項目最後失敗了。原因是:這是資源導向性的項目。他們相當於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點已經很難做,更何況他們需要大量的商家在你的app上登記、更新。而後者偏偏是需要大量社會資源,大學生往往無法憑藉「努力」就能補上的短板。
所以,大學生項目一般只做對接一類用戶。比如,Facebook最初只做大學生,超級課程表也是只針對大學生。

2. 如果你創業方向不是你的興趣愛好,請謹慎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行話也有說「隔行如隔山」。最靠譜的學生項目首先是源自創業者的興趣和愛好。一個不愛看書的團隊,做的卻是書友間的興趣社區;一個自己不玩遊戲的人,卻異想天開做遊戲。真正進入一個行業,需要時間成本,瞭解新概念、瞭解用戶習慣、瞭解潛規則。時間是創業的最大成本,進入一個行業和做你的項目,你能兼顧嗎?

大學生階段,大部分學生對「產品」的掌控設計能力、對「人性」的理解尚未形成系統的知識。憑著一股熱情,大家應該從最熟悉、最經常接觸的方面入手,發現過程中很麻煩、很不便利、很難堪的地方,利用互聯網、科技的方式來優化這個過程,使大家(用戶)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錯,無論app、網站,都只是一種優化的方式(這是一個月前的理解,最近對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又有了新的體會),他並不是生活的主題。

3. 人員穩定性是學生團隊的最大殺手,而隊長則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重中之重

在每個團隊的最初最關鍵6個月,有超過一半以上(9/16)的團隊發生人員變更。回想文章開頭的那個數據:創業6個月後失敗的團隊數(9/16),冥冥中還是有關係的。兩個數據的團隊不是重合,我們通過觀察可以瞭解到,團隊某個成員因為個人發展目標並不在此,6個月或者一學期過後,他們會由於現實的壓力(保研、考研、托福、GRE)而選擇放棄。並且因為這些成員承擔著項目某一重要部分,而導致項目不得不中止。除非,團隊本身的執行力很高,6個月以內已經做出產品。這個很難,詳細看第4點。

原因很簡單:社會創業者承擔著失敗的風險,創業這事對自己的家庭、未來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在校學生創業,他們沒有憂患的意識,更多地是試一試的心理。請問,兩軍對戰心理如此,何方可勝?

而過了6個月後,項目的產品出來了,這時是隊長發揮作用的關鍵時刻,項目成敗也取決與隊長。隊長承擔著一個這麼重要的角色:產品設計、部分技術工作、市場營銷、戰略發展、團隊協調。6個月後產品面向用戶、面向市場,技術研發已經變成一個次要的因素,怎麼在有限時間內使項目獲取到一個好的數據、好的口碑,甚至是好的收入,需要隊長超強的前瞻性,指揮好隊員的工作。一個好的項目,他們的隊長無疑都是傑出的,讓人覺得nb的。

4. 第一次做項目?別想多了,就當積累經驗吧。

最初的時候,我認為大學生能夠憑藉自身的學習能力,即使是第一次做項目也能創業成功。但事實告訴我,學生缺乏經驗是最主要的原因。具體表現有:進度無法保證、時間表無限延後,一個學期(半年)都沒做出一個demo,從而團隊心思散渙,進而團隊解散。16個項目中,有7個團隊第一次做項目,最後僅有1個團隊存活(XL-View)。這個存活的團隊也不是一帆風順,期中曾發生一次團隊震盪,幸好負責人和我及時地重組團隊。

所以,想參加創業團隊或者組建創業團隊的同學,看看你這個團隊以前是否都有集體項目經驗(不是學校那種創新實踐項目),而是有否承接過外包?有否做過別的項目轉型而來?如果沒有,你又很想在這個團隊中共事,先別太心高氣傲,第一個項目,先練練手吧。

5. 社交、電商和平台

太多同學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景,但這個願景也是他們當前的目標。這造成了願望太美好,無法實現。他們描述項目最常見的三個詞「社交、電商、平台」,沒有一個項目天生就該如此,這3個詞只是你以後發展的方向。

任何的願景都是一步一步疊加而成的。Facebook當初也只是一個Facemash(比比兩個人中誰更漂亮),沒有社交、沒有分享、沒有登錄。只有2個按鈕,A漂亮還是B漂亮。Facebook也是在這個的基礎上一次一次的迭代、改善、改版做出來的。Twitter同樣也是。這些故事都可以網上搜到。

缺乏將願景細化成一個核心功能真正落地的能力。只做一個核心功能,能夠使你集中力量把這個功能做到最好,一個100%優秀的功能,無疑比10個10%的功能更加吸引人。

6. 優雅地死去

新產品出來前後的運營是學生很大的薄弱點,他們會問怎麼告訴你的用戶呢?

一個百萬PV的網站,用戶並不是天生的。微博火的時候,去利用熱點新聞吸引眼球、去做微博應用然後想辦法上首頁,新浪騰訊2家都多少流量了;微信公眾賬號自動回覆功能編寫了幾百個條;各大論壇、貼吧刷帖,老被刪就去摸GM的上線習慣利用時間差發帖多存留點時間……

「優雅的」學生團隊連去開水房貼上溫馨提示並附上二維碼都不願意去做。他們守著他們的網站,等待用戶的上門。這些髒活、累活,不屑於去做,那些邪門歪道你們更加鄙視(不提倡呵呵),那麼你們憑什麼而活?

創業就像一群人去爭地盤。你可以選擇優雅得像個Gentleman,掏出手帕擦擦槍頭,講究儀式,而流氓上來掄起拳頭就開幹了。Live or die, make your choice。想想這句話後面的鏡頭你就懂了。

7. 活著,比一切重要

同學們一直幻想著這個事情:坐在電腦前,埋頭苦幹幾個月,做出一個驚世駭俗的產品,用戶蜂擁而至,投資爭先恐後。或者說,不願意賺錢,也未曾想過要賺錢,認為只要用戶多,以後肯定有盈利的方法。問題是,你能活到以後嗎?

你可以不要冠冕堂皇的辦公場地,但一定要找到一個能夠擠下你團隊辦公的小地方;你可以鄙視各種作秀的創業比賽和電視節目,但一定要抓緊每一次能夠給公司帶來收入的機會;你可以不拿工錢,但一定要推出一些服務來賺錢,即使是小錢。

因為每一分錢,可能幫你解決一個難題。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你連用錢就能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你又如何能解決更難更複雜的問題呢?

投資人的錢是把雙刃劍,在損害你們團隊的利益的前提下使你們能夠得到生存。這個需要團隊負責人好好思量一下了。

8. 投資人不是創業者的賺錢機器

我們算算學生項目初期需要多少金錢:服務器(100/月)、開發書籍(300)、開發者認證(iOS $99,Android $25)、域名(200/年)加上團隊建設(400)的費用,一年費用大概¥2000元。這是研發的基本費用,可以算多,也可以算不多。但大部分的同學抱著這樣的想法:自己不願意掏這筆錢,等著「投資人」出吧。創業是自個的事情,靠自己的雙手打拚,遇到困難,首先是自己想辦法盡努力地去解決,而不是寄望於別人幫助。要知道,每換回來一次好處,就要給對方相應的回報,沒有人天生義務幫你的。

另外說一個案例,某創業大賽裡面,一個團隊從演講到展示環節都表現得十分好,到了問答環節:「你們通過什麼方式盈利?」回答「融到100萬」。不知可笑還是無奈,投資人成為創業團隊的「賺錢方法」。其實投資人並不是最後給你產品買單的人,投資人是認同你團隊的方向,投入金錢跟你們一起把項目做起來的「合夥人」,你們的區別是,投資人付出金錢,團隊付出實際勞動。

9. 前途十分美好、市場非常宏大

兩年來,收到無數來自全國各地大學生的郵件,最常見的一封郵件就是只有一行字「我的想法產品前途十分美好、市場非常宏大,請問可以獲得XXX支持嗎?」這裡要吐槽兩點,一是憑什麼是「美好」、「宏大」的?數據呢?行業呢?證據呢?另外,往往大學生項目存在深深的臆想中,沒有找過客戶、沒有跑過市場,在學校裡在電腦前YY。

二是,如果你要尋求幫助,請務必將你的想法、產品、計劃、目前的階段給對方說明白。我自認為還算比較熱心,這樣的郵件都一一回覆了。如果你的發送對方是你的客戶、投資人,他們會百忙中會如何處理?——垃圾郵箱或者直接刪除。大學生,請鍛鍊你的社交能力,起碼明白基本社交禮儀。

10.技術能幫到你什麼?

13個失敗項目中,不乏技術導向型的團隊,利用自身在實驗室的工作而獲取到的特殊技術,想轉化成面向用戶的產品,而這樣的團隊往往是失敗的。前面講過「技術是一種方式」,換言而之,技術僅僅一種提升程度的手段,人們並不需要活在技術中;觀察市面上流行的app,並不需要多厲害多高超的技術,他們抓住的是用戶的最不舒服的場景,提供最貼心的功能。同時,技術導向型團隊更多是「工程師」思維,為了實現功能而去做功能,缺乏設計和用戶體驗,用戶還沒體驗到該技術的厲害,就早已關掉應用了。

另外說一下,技術導向而成功的項目,一般具有2個特徵:1是技術做到極致或行業內頂尖;2是面向的用戶群不是普通大眾,而是第三方開發商。清華的face++團隊是這樣的例子,他們擁有優秀的人臉識別技術團隊,他們把技術做成開放接口供其他第三方調用。這種類似PaaS(平台即服務)的做法,是技術型創業團隊要好好參考的出路。

綜上所述,我個人總結了具有成功潛質的學生創業團隊應當滿足的3個條件:

  1. 隊伍穩定,不一定要成員齊全,起碼隊伍裡面的人能夠在6個月內以創業這件事為主;
  2. 隊長/負責人必須懂產品,且創業方向是他所擅長的;
  3. 團隊高效的執行力。

16個曾經支持的團隊裡面,我見到完全符合3點的有1個(V電影),符合其中2點的有3個(云印、XL-View、半次元)。一件事要成功,不在於做的事情,而在於「人」本身。各位年輕人,你們認同麼?

當然,不是說方向和做的事情不重要,我簡單歸納了一下未來一年很有可能爆發的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1. 降級

別盯著北上廣了,二三線城市中都是機會,java機時代的電子小說就是一個例子;別只做互聯網應用了,想想傳統行業有什麼弊端和不便,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將它改進。

2. 手機作為入口,服務作為商業模式

純app擴大用戶量這種重視線上產品是互聯網老一套的玩法。相信將會湧出一批這樣的公司,重視並提供優質的服務,擁有忠實的用戶,app的地位下降只作為入口。

3. 軟硬結合

這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大坑。機遇在開源硬件的興起、純app市場的飽和、新工業革命的即將到來,坑在這類的項目迭代週期和鏈條相當長,即使有開源硬件,耗時耗錢耗精力也是相當厲害的。參考案例:各種手環、智能手錶、極路由

後記:

2年了,自己本身不愛寫東西,但是得給我和我的小夥伴,還有以後的小夥伴一個交代;終於憋出來這個。挺佩服自己,能將一篇總結從接近2週年寫到過了2週年。2年的心得肯定不止這些,我也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寫。所以,歡迎大家跟我探討吧:)留下評論或者郵箱我dennisbear#gmail.com

目前我的孵化方向除了互聯網以外,開始跳另一個坑:軟硬項目。去過深圳、去過創客空間、瞭解過這些創業團隊,也準備聯合幾家大公司在北郵成立軟硬開放實驗室。雖然這是個大坑,但我先跳了,後面再跳的人就有我墊背,他們不至於摔得那麼疼:P

感謝16個團隊,也感謝你們對我的包容和理解,我愛你們:

云印、XL-View遊戲工作室、云端科技、這的云、點睛、老少聯、potato遊戲工作室、來錢快、半次元、V電影、偶遇先生、的感覺工作室、書友匯、易買賣、拯救小扎、QiaQia。

(文章來源:36k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1013

今夏最夯推理實境遊戲 吸引萬人參與 兩個大學生用密室遊戲 玩出百萬獲利

2013-08-12  TWM
 
 

 

今年暑假瘋什麼?答案是推理。一場兒童樂園的逃脫遊戲,一個為日本人氣男星福山雅治量身打造的密室,竟然讓台灣上萬人瘋狂,到底他們在玩什麼?

撰文‧賴筱凡

台北市八德路上的一戶老公寓裡,依照指示往二樓走,映入眼簾的是日本男星福山雅治的新電影海報,如果不說,外人可能很難發現,這裡的一個小住家,卻吸引了將近三千人到訪。

只見屋裡裝潢得就像一般辦公室,少數兩個小房間特別布置過,唯一能看出端倪的,是寫著「逃出四○四號房」的大紅色海報——這就是今年暑假最熱門的推理實境遊戲現場。

什麼叫推理實境遊戲?簡單來說,當我們看福山雅治在推理電影裡,尋找線索、解讀、破案而津津有味,在這個小公寓裡,你也可以親自享受找線索、邏輯判斷破案、逃脫密室的快感。

於是,一場兒童樂園的逃脫遊戲,也能夠吸引超過五千人參加;為福山雅治推理劇量身打造的密室逃脫遊戲,「逃出四○四號房」,也有超過三千人購票;就連正在上映的電影《名偵探柯南:絕海的偵探》,也都有配合的推理實境遊戲。

只想玩遊戲

兩個月、八十萬 拚出好口碑一個二十三歲的男孩,與一個還在念書的二十一歲女孩,他們能玩出什麼把戲?「這一年來,有近萬人來玩過我們辦的推理遊戲活動。」說起話來有條不紊,她是邱宥琳,台大工管系大三學生,也是「謎題工作室」創辦人之一。和她一起搭檔的,是張晉瑋,一樣也是台大工管系畢業,對推理遊戲有著一股狂熱。

一切,是這麼開始的。「那時,我想在系上辦一個推理遊戲,設計一些邏輯關卡,讓系上同學玩。」憑著平時線上玩推理遊戲的熱忱,從設計遊戲、故事背景、布景道具、宣傳海報,邱宥琳幾乎全都自己來,簡易的推理遊戲,卻吸引了超過三十人來參加,也在系上引起討論。

這也讓張晉瑋注意到她,「我自己參加過日本公司舉辦的真實逃脫遊戲後,就一直想自己做推理實境遊戲,覺得很多地方都能再做得更細膩。」張晉瑋的滿腔熱血,遇上小試水溫的邱宥琳,兩人就這麼一拍即合,決定來搞一場大的。

從決定要一起舉辦一場大型推理遊戲,到真正做出遊戲,其實只有兩個月的時間,這中間,兼具學生身分的他們還得處理期末考、畢業事宜,卻一邊把想做推理遊戲的夢想越弄越大,他們要做一個同時讓一百人玩的推理遊戲,一天可以做四場,總共五天,目標人數是吸引兩千人來參加。

場地租用費、道具成本、布景成本……,他們一一列出所有費用,張晉瑋算過,光是一場大型推理遊戲,就需要八十萬元。問他錢從哪裡來,張晉瑋不好意思地搔了搔頭,「是父母的支持。」一口氣要父母拿八十萬元出來支援,其實不容易,張晉瑋花了不少力氣,從解釋推理實境遊戲到介紹這塊市場,「我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如果其他推理遊戲做得很陽春,都可以吸引到大批玩家,我們做得這麼精緻,一定可以打出口碑。」所謂的精緻,指的就是遊戲真實感,「如果我們的遊戲裡,需要一位賣菜的小販,我們不會只是在他身上貼著一張紙,就代表他是賣菜的小販,從服裝、道具到應對回話,我們都要他就是一位菜販。」邱宥琳說,為了讓遊戲玩起來更真實,他們還找來表演科班出身的學生當臨時演員,背台詞、做訓練,就是希望讓玩家融入推理之中,而不只是一場遊戲。

那個暑假,他們幾乎都在咖啡廳、同學家度過,「需要會議討論時,我們就找咖啡廳;需要做道具時,就聚集在某個同學家。」若將那段日子稱之為「魔鬼閉關日」,一點也不為過,邱宥琳說,除了外出吃飯,長達一周的時間,他們都關在同學家做道具,「累了就躺下來睡,睡醒了就繼續做。」十人不到的小團隊,從木工、設計到製造,所有道具都自己動手。由於一開始就把投資成本設定在八十萬元,每天都在燒錢,看著資金一天天的減少,讓張晉瑋與邱宥琳備感壓力。

多人更好玩

千人瘋逃脫 推理遊戲暴紅一張票要賣五五○元,能吸引到多少人來?張晉瑋與邱宥琳都沒有把握。「我們的經費有限,不要說打平面廣告,連網路廣告我們也買不起。」邱宥琳說,當時他們只能用最「學生」的作法,就是用雙腳做宣傳,他們請工讀生裝扮成遊戲裡的角色,假日直接在台北西門町發傳單、做遊行,意外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若真要說我們下了什麼猛藥,應該就是打出首周優惠價!」邱宥琳說,第一周就來玩的人可享折價五十元,意思也就是原價五五○元的門票,只要五百元就可買到,「沒想到這招讓我們的遊戲在博客來一上架,第一周八場遊戲門票,幾乎被掃光。」第一周門票的熱銷,讓他們對於後續票房的銷售也越來越有信心,但他們沒預料到,第二周卻來了颱風攪局,讓原本每場都能賣出八成門票的盛況,瞬間只剩不到五成,「可是,兩周累積的玩家評價,加上颱風攪局沒玩到的人潮,統統在第三周擠爆。」張晉瑋說。

三周下來,吸引玩家超過兩千人,而這只不過是他們第一次籌辦的推理實境遊戲,只花了一個暑假準備,兩個大學生卻玩出近百萬元的商機。「遊戲結束後,我們算了一下,嗯,是賺錢的。」邱宥琳不諱言,他們一開始其實不敢想能不能賺錢,只是憑著傻勁去做,沒想到初試啼聲就開紅盤。

其實,早在「謎題工作室」之前,日本最大的真實逃脫遊戲廠SCARP,就已經來台探路,完全複製他們在日本製作大型真實逃脫遊戲的經驗,直接將大型真實逃脫遊戲搬到台灣來,就連張晉瑋也是玩過他們的遊戲才萌生靈感。

企業來敲門

遊戲也能作為員工訓練

「SCARP在台灣做第一個遊戲『逃出狼人村』時,北、中、南加起來,就有五千位玩家。」真實逃脫遊戲的台灣代理商說,也是他們打下台灣推理遊戲的基礎,成功替「謎題工作室」開路。難以想像的是,一年下來,光是相關的推理實境遊戲、密室逃脫遊戲工作室,就有十家之多,其中又以SCARP與「謎題工作室」為前兩大,今年暑假更是搭著福山雅治與柯南的電影,讓全台灣颳起推理遊戲熱,光是SCARP與「謎題工作室」舉辦的三大場推理遊戲,吸引人數就超過上萬人。

「其實,是威視(電影)先找上我們的。」張晉瑋說,從第一場華山的推理遊戲「闇黑童話」,到後來陸續籌辦的咖啡廳密室逃脫「試宴」,吸引超過六千名玩家,成功讓「謎題工作室」闖出名號,更讓電影公司找上門指名合作,包括《腦男》、《破案天才伽利略:真夏方程式》在內,一口氣就有三部推理懸疑電影要合作。

還有像是台灣雅虎的大企業來敲門,「希望我們替他們設計推理遊戲,作為員工訓練,透過遊戲去培養team building(團隊合作)的默契。」邱宥琳說,這些五花八門的合作方式,都是他們從未想過的。

隨著越來越多工作室推出推理實境遊戲,也讓他們更愛惜自己的羽毛,雖然邱宥琳還是學生,張晉瑋也還在等當兵,但一年做了四場推理遊戲,吸引近萬人,讓他們創辦第一年的獲利就逼近百萬元。「我們會本著自己也喜歡玩遊戲的熱情,在品牌經營與兼顧品質的堅持下,做更多遊戲,讓更多人可以一起玩。」比起快速擴張賺大錢,他們更願意把馬步蹲低,做出更有品質的推理遊戲,那才是他們的初衷。

謎題工作室

成立時間:2012年

負責人:張晉瑋、邱宥琳

主要業務:推理實境遊戲

主要成績:一年四款遊戲,吸引近萬名玩家,獲利破百萬元邱宥琳、張晉瑋的創意煉金術1. 遊戲精緻化,鞏固品質從場景、演員、道具都講究真實感,讓玩家有彷彿置身案發現場的感受,而不是單純一場遊戲。

2.促銷做口碑,抓住回流客創業初期以價格優惠做促銷,吸引新客人上門,打口碑,讓玩家回流率高達八成。

3.拒絕成為「蛋塔」,力求差異化由於同類型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擔憂形成蛋塔效應,力求差異化,針對不同客層推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91

連續創業者王興:大學生「不應該」創業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094.html

成功來自瞭解用戶需求

王興創造了人人網、飯否網、美團網三個不同領域的互聯網產品,都受到網友的高度歡迎,他是怎麼發覺互聯網用戶的這些需求呢?

王興說,首先是對互聯網有信心,「這是一場革命,幾乎任何領域都會被互聯網改變,這是大的背景。」他說,由於在美國讀書,能近距離瞭解很多美國的互聯網產品,「美國人有這個需求,很多中國人也會有。」所以,一方面受美國的啟發,一方面聯繫中國用戶的實際需要,王興在三個不同領域成了創始人。

以後還有新的創業方向嗎?王興說,目前還沒有下一個目標,而是要集中精力把美團繼續做大。「我們花了三年的時間,做到了100多個億的市場,但本地生活服務電子商務會有幾萬億的市場,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開拓。」

模仿不一定會阻礙創新

由於中國不少互聯網產品都有美國類似產品的印記,一些評論者認為這會阻礙原始創新。對此,王興並不認同。他說,創新是對問題的解決,「有了問題,就要想新的解決辦法,這時就會有創新。」

「很多問題是只有中國才存在的,這時候就會出現中國企業的創新。」王興舉例說,比如360安全衛士、搜狗輸入法、起點中文網,都做出了外國人沒有的創新。「再比如騰訊,內部革新非常讓人敬佩,雖然一些產品不是原創,但都有組合式的創新。」

大學生「不應該」創業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有的甚至為此放棄了學業。而曾經放棄美國學業回國創業的王興,對此怎麼看呢?

「如果有人問我該不該創業,我的回答一直都是:『不應該。』」王興說,在得到這個回答後,如果真正有強烈的創業願望的人,是不會顧及答案,仍然會選擇創業的。而那些就此偃旗息鼓的人,實際上他們的創業衝動可能並沒有那麼強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