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大俠聯合武俠遊戲名門,劍掃侵權遊戲江湖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152.html

對此,完美世界公關部昨表示,關於金庸維權一事,已接到多家媒體詢問,但詢問公司相關部門後,尚未獲得答覆。

對此,業內似乎更傾向於寧信其有。遊戲項目交易會組織者董冠軍認為,此事件「可以肯定是真的,否則崑崙萬維的《武俠Q傳》不會大規模修改。」記者注意到,8月13日,正式公測僅4天後,崑崙遊戲《武俠Q傳》便匆匆更換了遊戲內武俠人物的姓名和部分關卡的名字,曝出的原因是:「版權問題」。雖然《武俠Q傳》屬古龍題材的遊戲,相關版權屬於「古龍著作管理發展委員會」,但業內認為,遊戲業將颳起一股名家「維權」風。

值得注意的是,推出《武俠Q傳》的崑崙萬維,目前正在排隊等待IPO,其目前狀態是:落實反饋意見中。據悉,目前崑崙遊戲旗下最重頭的手游產品正是《武俠Q傳》,而崑崙萬維集團的主要營收也是來自崑崙遊戲。

武俠題材成「搖錢樹」

另一邊,《大掌門》Android版發行商蜂巢遊戲,隸屬於上市公司北緯通信;而其開發商是北京玩蟹科技,也就是坊間盛傳的掌趣科技收購目標。

《大掌門》是一款武俠題材RPG+策略類手游,業內皆知該遊戲本身未獲得金庸授權,但內容仍然以金庸、古龍為主。有關遊戲介紹表明,該遊戲涵蓋各種武俠小說題材,打著一系列擦邊球,各路大俠匯聚一堂,可謂是「超級大亂鬥」。不過這樣的亂鬥也是玩家喜聞樂見的,所以遊戲自推出後一直都保持著超高的人氣。該款遊戲自2012年9月正式公測後,今年2月份的收入達到了2500萬元,已穩居暢銷榜前15位。市場斷定:《大掌門》的成功佐證了國內玩家對於題材還是有要求的,而最家喻戶曉的題材就是金庸武俠。據稱,目前武俠題材的遊戲中,使用金庸作品的佔四成以上。

緊急「改版」恐玩家流失

如今,維權行動恐怕將使《大掌門》這類未獲授權的遊戲產品面臨法律難題。移動終端遊戲開發與運營企業樂乎互動COO管劍嘯表示,在遊戲界,著作權的爭端是常態。他認為,此次事件對未獲授權而採用金庸作品的大公司影響比較大,由此獲得高收入的公司可能會首當其衝。不過,好多武俠類作品都是大雜燴,侵權不好界定。

按照董冠軍的分析,金庸維權從法律程序上推測,也要到今年11、12月份,這給了一些遊戲公司「改版」的機會。「當然,這也要看各公司的反應速度,估計一款手游的改版時間也需要半個多月到一個月。」

但是,按最簡單的程序,如果一款金庸作品題材的遊戲裡,令狐沖變成了「令胡沖」,任我行變成了「任吾行」……這款遊戲你還會玩嗎?

「堅決不玩!」鐵桿玩家們態度鮮明。對此,董冠軍表示,當遊戲中的人物陌生了,一定會導致玩家的流失。他說,而且這對後續產品的運營也會造成影響。

當然,此舉對於那些獲得授權的大公司影響積極。「大廠商跑馬圈地,小公司只能靠三國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81

名門望族的股票 渾水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4/11/24/%E5%90%8D%E9%96%80%E6%9C%9B%E6%97%8F%E7%9A%84%E8%82%A1%E7%A5%A8/

渾水有寫實體報紙,承蒙行家前輩看起小弟,竟然有留意小弟的專欄,實在太擡舉了。渾水會加油的!

近期我比較喜歡的股票是港大零售(1255) 和天洋國際(593) 。前者睇中、長線;後者短炒過過賭癮而已。兩者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大股東是家世顯赫的名門望族,都是有頭有面的上流。I

殼股基本上要看質地,這是從財技面去看,估量賣殼的機會。然而,如果要考慮炒作的力度,那就要看新舊殼主的家世背景。如果背景厲害,那麼整個股票的故事性和憧憬就會變得更sexy。例如708,楊受成先生和許家印先生都是有名的大商賈,賣殼消息一出,炒作已見瘋狂。所謂「竹門對竹門」,不論婚姻和做生意,道理也是一樣。所以就算渾水這等黃毛小子拿5億殼價傾賣殼,都唔會有人同我玩,唔同level嘛。

我比較看好超長線的股票是港大零售(1255)。基本上一隻靚殼有的條件佢都有,我在報紙寫過了,不多說。例如市值少於殼價,又有一些簡單Clarks的分銷業務,有一定防守性;貨源歸邊有利炒作和賣殼。最重要是大股東莊氏家族是首富李嘉誠的親家,家族也有數百億身家,上市時有傳細劉都係基礎投資者。又已經上市一年多,差唔多可以做野玩財技賣殼。股價上市後沈左好耐,基本上要收都收乾曬,唔夠耐力都已經放左貨,貨源盡入強者之手。因此,呢隻股票基本上無得輸,只差在幾時開。

另一隻是投機味濃的天洋(593) ,一年前是聯合系,之後賣殼比周政。曾經做過全購和配過股,感覺貨源也歸邊。之前經歷過人踩人式大跌,而家個價又想升升地咁,博一博。博唔到就轉身走人。

筆者持有以上股票。

渾水: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38

出身名門,巨虧40億,恒大冰泉到底敗在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analysis/2016/0622/156830.shtml

出身名門,巨虧40億,恒大冰泉到底敗在哪?
銷售與管理 銷售與管理

出身名門,巨虧40億,恒大冰泉到底敗在哪?

一場具備了足夠資金火力、產品力和傳播火力的大手筆產品運作,最終卻交出了一年虧損23.7億、累積虧損40億的巨虧成績,為什麽?

2013年年底,地產界大佬恒大吹響了多元化號角,推出了首個跨界快消領域產品——恒大冰泉,計劃2014年銷售100億,2016年達到300億,一時間吸引了媒體和眾多人關註!

但是這個出身豪門的產品,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輝煌,2014年目標100億,實際銷售10億(9.68億),而2013、2014、2015年1-5月累計虧損達40億。

filehelper_1466605087946_61

一場具備了足夠資金火力、產品力和傳播火力的大手筆產品運作,最終卻交出了一年虧損23.7億、累積虧損40億的巨虧成績,為什麽?

表面上看是恒大策略失誤,而深層問題是恒大遭遇跨界困境

跨界困境是商業常見的一個問題!隨著企業發展,業務會擴張至新領域,但是兩個領域往往在商業運作上會有所區別,從產業特點到營銷打法、乃至於適應的團隊都有所區別!

跨界成功,並非不可能,但前提是要掌握新領域的運作規律!如果掌握了新領域運作規律、能嫻熟運作,跨界有成功可能,企業商業帝國版圖進一步擴大;而如果企業相反,沒有掌握新領域規律,且帶著過去成功的過度自信,輕視新領域,往往會遭遇重大挫折!

恒大冰泉所遭遇的問題也源於後者!

出身豪門的恒大冰泉

資金、產品、傳播推廣都具備很強實力

結果卻是巨額虧損!

對於恒大冰泉而言,有著很好的出身,有著強大團隊,一支在中國地產市場爭雄稱霸的團隊,一支讓地產業敬佩的團隊,但是很可惜,這支團隊的跨界並不成功!

在中國地產業,恒大是絕對的霸主之一,著名地產界“華南五虎”,許家印以其鐵腕管理打造出了一個商界傳奇!

雖然今天恒大廣為人們所知,是與恒大足球隊緊密相連,但實際上,恒大之前在地產業就已很影響力,早期與合生創展、碧桂園、富力、雅居樂,並稱地產業“華南五虎”,其後一步步登上中國地產10強、5強、3強,乃至於亞軍,甚至未來可能沖擊老大萬科第一寶座。

1996年,38歲的許家印創立恒大,之後跑出了火箭速度

1999年,恒大首度躋身為廣州地產10強企業2000年,恒大排名躍升至廣州第6位

2004年,恒大首度躋身中國房地產10強企業

2010年,恒大躋身中國房地產前五

2013年,恒大銷售首次突破千億

2014年,恒大躋身中國房地產前三,銷售規模突破1300億,達1315億

2015年,恒大以2050億銷售額,僅次於萬科,摘得中國地產業績第二

而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恒大與老大萬科的差距已從2014年的836億(萬科2151億、恒大1315億)縮小到577億(萬科2627億,恒大2050億),未來恒大極有可能對地產龍頭老大萬科的第一形成重大沖擊!

可以說,恒大在地產行業是極為成功,恒大地產團隊的戰鬥力也是超強的!

作為來自於資金實力最雄厚的地產大佬恒大,恒大冰泉出身無疑具備了很強實力基礎!

可是出身豪門的恒大冰泉,原本具備多項優勢,結果卻是巨虧!

恒大冰泉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出身於年銷售規模千億,凈利潤百億的恒大集團。

而在運作之初,從商業運作的角度而言,具備了多項優勢——投入資金實力、產品特點和傳播推廣力度,都具備很強的實力和競爭力,但是,結果卻是巨虧!

一個充滿超強資金實力和商業運營能力的團隊的跨界之戰,卻遭遇了失敗!

filehelper_1466605107342_29

恒大冰泉本優勢明顯

1)資金優勢

這一點可以說,做快消的沒幾個企業可以和恒大比財力,位列中國富豪榜前15位,2013年銷售1003.97億、凈利潤137億,2014年銷售1315億,凈利潤180億,2015年銷售2050億、凈利潤173億,3年累計營收超過4300億、凈利潤超過490億,在中國商界都屬於絕對的超級實力大佬!

作為地產富豪的許家印進軍快消,投入也是大手筆,一出手都是十億級的,資金實力雄厚(這是多少企業夢寐以求、卻沒有的),截止2014年底,恒大冰泉累計投入超過55億!

2)產品優勢

客觀說,恒大冰泉還是有一定的產品優勢,長白山天然礦泉水的訴求還是頗具優勢!做水飲品、產地資源尤為可貴,一般都會占據自然優勢的區域,如雪山、天池、自然湖水等,在人們的心理,優質的好地產好水,產地好就意味著溢價,價值,如依雲占據了阿爾卑斯雪山、國內的農夫山泉占據千島湖、昆侖山占據了昆侖雪山的概念。

而恒大所打出的長白山這一天然優質資源,還是有很大亮點,而恒大的名字“冰泉”也非常不錯,這個訴求甚至讓國內的水飲品巨頭農夫山泉感受到了壓力,原本以千島湖為主打宣傳的國內飲料巨頭農夫山泉,把自己的傳播主力訴求變成了長白山,然後對水源、工藝、設計等進行全方位的傳播,說明恒大冰泉這個產品占位不錯,如果被恒大冰泉抓在手里、搶在手里,從產品的訴求上,絕對具備對壘PK的實力,結果就會很危險,於是我們看到農夫山泉下了很大的功夫,而現在農夫山泉基本把長白山這個優勢概念搶到手里了,恒大很可惜!

3)傳播推廣優勢

產品的營銷推廣,傳播推廣是其中的重頭戲,傳播推廣力度越大,意味著知名度越高,傳播知道的人就會越多,引來大量消費者關註、感興趣,就會存在消費的可能,當然能否說服是另一方面,不過有了流量,就意味著有可能,如果再說服力上再做好工作,加上產品有特點,打開市場就是必然的事情。

而在恒大冰泉推廣上,恒大集團先後投入了大量的推廣資源,先是2013年11月9日晚上恒大首次奪得亞冠(也是國內第一個俱樂部奪得亞冠)、全球矚目之夜,恒大冰泉的胸前廣告出現了在了萬眾矚目之下,一夜成名,緊接著2013年11月10日,恒大召開了恒大冰泉的發布會,而後,又開始了媒體的大面積傳播推廣(無論是網絡媒體,還是電視等媒體都是投入資源非常多),從傳播推廣角度而言,投入絕對大手筆,可以說是超級雄厚。

強優勢未能一炮打響,出現巨額虧損

就一個項目運作而言,恒大冰泉是具備多方面的優勢,資金優勢、產品優勢、傳播推廣優勢,但是結果卻有些意外,很強的優勢並沒有一炮打響,相反卻出現了巨額虧損!

2015年恒大曾計劃分拆恒大冰泉單獨上市,根據當時普華永道的審計數據顯示,恒大礦泉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月至5月分別營收3480.22萬元、9.68億元和2.8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52億元、-28.39億元和-5.55億元,累計額虧損高達40億。

40億,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對於資金雄厚的恒大(2013-2015年凈利潤超過490億)而言,不是問題,但對於一般的企業而言,絕對是滅頂之災!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問題無法不引起人們的思索!

出身豪門、又具有很強的優勢,卻出現了巨額虧損,為什麽?恒大冰泉到底敗在哪里?

為何這麽強大的實力,卻成了這種結果?

究竟什麽導致了恒大冰泉的失利?

恒大冰泉失利主要原因:跨界困境

—— 過度自我智力優越感、導致決策失誤

所有企業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都會或多或少要交學費,畢竟從原有的操作行業、領域跨界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無論是操作經驗、還是資源都需要積累的過程,但是如果意識正確,這個學費就會交的少一些,如果意識錯誤,交的學費就會多一些。

但是,很多企業在跨界過程中卻會習慣性的犯一個錯誤——智力的自我優越感!

很多行業大佬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過去的成功讓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往往帶有智商優越感,認為新的行業、領域的企業操作水平都一般,自己一進去就能把他們打的落花流水,而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新領域做產品時,往往動不動就會要做這個領域的高端。

而實際情況是,無論是新領域、還是新領域的高端往往是需要積累和沈澱,要具備足夠的實力才能做到,於是,我們看到這些進入新領域企業的,很容易折戟,如貴州百靈藥業進軍飲品,要做高端飲品,推出膠原蛋白飲品愛透,售價10.5元,遠高國內普通飲料,還有國內做手機的,某品牌剛進入的就要對標蘋果,號稱xx第一,但是差距太大,結果賣不動,把自己掛那了,結果不得不降價,而貴州百靈的愛透項目在幾億投資後宣布放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進入一個新的領域,要有一種敬畏的心態,要理性認清自己的實力,從一個相對容易操作的區間進行操作,打開一個突破口、打出知名度和空間,再進行拓展!

而不要一開始就要做那個領域里最難做的,無論是自身實力,還是各方面資源都不具備,選一個最難做的領域操作,無疑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很容易掛了。

而恒大進入礦泉水領域,所喊得口號和目標都超越了行業規模,都看出企業對於這個新領域的認知是多麽的自我膨脹!

中國的礦泉水市場和很多市場類似,主要規模集中在中端市場和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不好做,規模相對較小,2013年中國整個高端水市場整體不過50億,而中端、中低端相對雖然比高端市場大,但幾個大佬(農夫山泉、怡寶、康師傅)總銷售量不過300億左右,而且都是運作多年,即使加上高端,業內幾個大佬的總量不過300多億。

而恒大為自己的恒大冰泉制定的目標是第一年即達100億,3年達到300億,而且恒大當時產品定價屬於中高端,整個中高端不過50億,整個行業的幾個大佬(包含了高端、中端市場、中低端市場)也就300多億銷售額,恒大卻要在短短3年時間,在中高端市場,催活超過整個行業所有大佬的總量,足見恒大冰泉對市場認知是多麽膨脹。

而恒大也為自己這種跨界的膨脹認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種錯誤的認知和指導思想的結果,必然引發決策的失誤,導致問題發生!

恒大冰泉跨界決策失誤後

引發的幾個問題

跨界是個檻,是個要過的關,企業千萬要慎重! 

filehelper_1466605128481_67

而跨界中常見的問題——“自我智力優越感,認為新領域的企業水平一般、操作能力一般,自己一進去就會把他們打的落花流水”的思路認知,會引發企業不對新領域的運作特點重視,不做深入研究、分析,從而導致諸多策略失誤,導致運作陷入困局!

恒大冰泉出現的系列策略問題,也正是和這些有關!

1、定價問題——對中國水飲品行情不了解,定價太高

這是恒大冰泉操作最失誤的一點,客觀說在2013119日,在恒大的亞冠奪冠慶典上,作為中國首次奪取亞冠,萬眾矚目的時候,恒大冰泉的標識公布,恒大冰泉賺足了眼球,包括之後的廣告傳播,都吸引了足夠的眼球。但是有個問題一開始也就暴露出來。成為致命軟肋,那就是定價太高。

國內以前的飲料類產品的價格在3元以內,甚至以往是是2.5以內,可口可樂和百事曾經的2.5元都被認為價格不低,經過這麽多年飲料價格才過了3元線、4元線,超過5元就會賣的一般,甚至很差,直到2016年,大家才開始在5元價格線上做文章,在恒大冰泉上市那個時期,國內飲料主要集在3元以內!

在大眾心理上,水的價值和飲料相比差多了!在價格線上遠低於飲料!遠低於3元!這也是為什麽水飲品的價格和飲料價格相差甚遠的原因。

市場上走量最大的兩個水飲品,康師傅礦物質水1元左右一瓶(對比康師傅的飲料都是3元及以上,水遠低於飲料的定價),另一個算是售價相對較高的農夫山泉終端售價1.5元一瓶,而恒大冰泉卻定在3.8元一瓶(甚至4元以上),幾乎是同類的兩倍以上(即使你說成本高,但是消費者不理會,因為消費者有自己針對水飲品的心理價位,不會因為你的成本高,就出高價買你)

也許他要對標國內把價格定在高端的昆侖山,雖然昆侖山在國內高端水占比可以、但是畢竟高端市場有限、相對國內整體水市場占比一般,遠無法與農夫山泉、康師傅相比,更遠無法與他們的涼茶產品加多寶相比,而其他價格位於高端的水飲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都不大,恒大即使再大規模廣告轟炸,也不可能把這個市場變大,恒大高達55億的累計投入,幾乎相當於整個行業所有高端水品牌的銷售總和,而昆侖山投入運作多年(2009年已開始運作),銷售額也未達到這個數目,結果就是2014年恒大冰泉銷售10億(9.68億)。

營銷上有“定價定天下”的說法,價格定的不到位,可能就會把企業放到一個尷尬的境地。而在大眾心理,水和飲料是完全兩種不同價值的飲品,3.8元在飲料里已經算是較高的了,在水里面就更高了,基本上把自己弄到比較尷尬的境界了!

客觀說,恒大在幾次摸索之後,在產品賣點上已經找到了不錯的訴求方向,“恒大冰泉——3000萬年長白山原始森林深層火山礦泉,世界三大黃金水源之一”,充分體現了水源的獨特賣點和價值,訴求還是很吸引人,如果價格合適,對市場會很有沖擊力,絕對能在市場上形成巨大沖擊!

而2014年的夏季,飲品市場銷售旺季,農夫山泉確實有過緊張和擔心,很認真的對待恒大冰泉,在終端進行了大量備貨,而一個夏季下來,農夫山泉已經完全沒有緊張的必要了,因為不用農夫山泉動手,恒大早把自己掛在尷尬處境了。

2、傳播訴求的不足——變換太快

傳播的訴求要解決一個“消費者為什麽要麽買”的理由,要能說服吸、引消費者,在傳播的過程中最好堅持的打一段時間,把這個購買理由很強的嵌入到消費者的心智中,形成產品的獨特個性。

中國的商業戰神史玉柱曾經說過廣告最怕變來變去,它其實是一個投資,是對消費者大腦做的一項投資。如果你廣告語老變的話,一年兩年就變個廣告語,那前面的積累就全丟掉了,前面的投資就等於全浪費了。所以廣告語能不變盡量不要變。

而我們在恒大冰泉投放的的廣告中看到,恒大的訴求一直變來變去,如果說早期空喊恒大冰泉,對消費者吸引力有限、需要變化情有可原,而當恒大逐漸找到“長白山深層火山礦泉、世界三大黃金水源之一”的訴求時已經比較有吸引力了,這個點如果持久打,在消費者心中構建起獨特的“世界三大黃金”水源之一價值,並搶先將長白山賣點與產品相連,在消費者心智占位,能有效構建出強大競爭力(從農夫山泉將訴求內容也轉到長白山找水、建廠,足見對這一賣點的重視和價值)!

但是很可惜,我們看到恒大冰泉的訴求,越來越亂花漸欲迷人眼人,各種變,到後面恒大的訴求都變成了做飯的必用品,煮飯做飯都用恒大冰泉(是不是有點太難了,做一頓飯要增加多少費用?),然後是“一處水源、供應全球”,現在又是“一瓶一碼”,里那個有吸引力的訴求越來越遠。

這其中廣告頻繁變換的一個因素就是,太希望拉動銷量上升,但是主要引發消費者購買障礙的是價格,成了致命門檻,而恒大認為廣告效果不好,於是不斷變來變去,這種頻繁的變,不僅沒達到上量的效果,反而引發了消費者的品牌認識模糊!

這里可以對比,農夫山泉當年的兩個訴求,“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只做大自然的搬運工”都堅持打了很多年,也徹底在消費者心中構建了“農夫山泉=好品質水”的品牌形象,最終構成了它的銷量。

這點上,恒大冰泉有些可惜!

3、渠道大躍進

“快”與“質量”很難做到兩者同時兼得!

在快消領域,渠道極為重要,甚至是生命線!更為重要的是渠道終端是一個需要慢工出細活的領域,是一個下苦力、費工夫的工作!

恒大冰泉對於渠道的投入很大,成立了多個分公司運作,憑借雄厚資金實力,迅速組建了龐大的團隊,投入大量資源運作。

但是,恒大冰泉一開始就在渠道上才采取了大躍進式的運作,在初期,恒大冰泉曾表示一月鋪貨20萬個終端,如上所說,渠道終端是個需要下“笨”功夫的工作,需要精細的下苦功夫,一個月20萬個終端,可想而知,雖然有數量,但是質量能能做到什麽程度?

並非渠道快速運作不好,為了上市求快速鋪貨無可厚非,但是渠道終端要想做好,不是鋪完貨就完事了,是一個需要精耕、養的工作——客情關系、終端陳列、終端宣傳物料等等有很多精細工作要做,一個月鋪貨20萬個終端背後,雖然量上的數字很大,但是“質”能否保證就要打問號了!

4、操作節奏不足——太過操切

進入一個新領域,太過操切往往容易得到相反的結果!畢竟進入一個新領域,從不懂、到慢慢適應、再到熟悉、找著感覺,最後成為頂級高手,需要一個過程,而不能一蹴而就!

在恒大冰泉廣告訴求頻繁變換的背後、以及渠道擴張大躍進的背後,所反映的都是操作團隊的過於操切,太急!

也許是當時誇下的“2014年銷售100億,2016年銷售300億”的目標壓力,導致團隊過於操切,非常想快速上量,特別是廣告變來變去,非常想有一個快速拉動銷量的效果。

但是任何一個品牌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而且恒大的品牌要在消費者的心中實現從地產到水飲品的跨越,有個接受過程,一旦能跨越過去,後面增速就會加快,很可惜,我們看到了恒大的操切,恐怕恒大是所有快消產品中,廣告內容和訴求更換頻率最高的飲品,結果讓大家對恒大到底是什麽,以及為什麽購買越來越模糊。

而現在農夫山泉已經把長白山這個概念資源占領的越來越強,從水源尋找的認真精神,到工藝的嚴苛要求,再到人性化的設計等,在消費者心中看到農夫山泉做的多麽與眾不同。

5、團隊不足——對行業的摸索成本變大

行業有不同,要想操作好,懂行團隊尤為重要,這點上,我們看到恒大有著很大不足!

在恒大開始操作恒大冰泉的時候,主力的團隊都來自於恒大地產,地產業和快消品在操作上有相似的地方,恒大過去的利器,媒體推廣是可以依舊發揮作用,但是兩個行業還是有些區別,不同的渠道資源,操作細節等。在後面恒大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吸收一些快消行業的人加入進來,原地產團隊逐漸減少。

filehelper_1466605145536_87

相對照,恒大也有跨界成功例子,那就是足球領域——恒大操作足球產業的時候,是運作非常成功的,恒大懂得引進足球領域里的專業人才來做專業的事情,聘請專業頂級的足球領域的人才來操作,在資金的投入下,引進了專業的人才(知名教練、優秀球員),最終成就了一個記錄——五奪中超冠軍,兩次亞冠。

但是,恒大在操作冰泉上卻沒有這樣,卻沒有遵循快消領域、礦泉水領域的規律,企業付出的代價更高。恒大冰泉,2015年下半年有所調整,——但是錯過了市場第一次啟動的良機,市場操作如不能第一次一炮打響,後面難度加大。

2015年9月,恒大冰泉在廣州宣布,對旗下所有產品進行降價,最高幅度達50%。

其中,主打產品500ml裝從此前的4元調整為2.5元,降價近4成。此外,350ml、1.25L、4L產品全國零售價也分別從此前的3.8元、6元、25元調整為2.5元、5元和 12.5元。最多降價幅度達5成。

降價背後一方面反映了銷售困境,另一方面說明管理層開始對礦泉水市場有了比以前理性的認識,但是時機已經失去了很多,特備是那個上市萬眾矚目中的第一次上市。

不管怎樣,這個調整比以前會有所改觀!會讓形勢好轉一些!

但是相對而言,恒大冰泉錯過了最好的第一次上市良機!

在市場操作上,第一次的啟動至關重要,如果能一炮打響,打下一個好的基礎,無疑對後面發展極為有利!

而一旦前面一次啟動沒把市場做起來,到後面二次啟動(N次啟動)難度就會越來越大!

在恒大冰泉正式運作的第一年,曾經引發了農夫山泉很大的緊張,在終端大量備貨,準備在飲料銷售旺季的PK戰,在傳播上也大量傳播自己在長白山的找水、長期建設等工作,從傳播和終端上進行防禦。

但是經過一個夏季之後,已經摸清了恒大冰泉的實力,已不在農夫的對手之中,2015年2月農夫山泉掌門人鐘睒睒接受采訪時,更是直言了對手成績的慘淡!

現在,恒大冰泉基本已不在農夫山泉主要對手行列,農夫山泉的廣告已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長白山,找水與建設的傳播,與恒大爭搶長白山這個賣點,而是變成了“訴求工作人員的送貨、客戶服務、對產品和企業的認真和自豪感”為重心,說明當初那個可能引發市場沖擊的安全警戒早已解除。

跨界成功,並非不可能,但前提是要掌握新領域的運作規律!如果掌握了新領域運作規律、能嫻熟運作,跨界有成功可能,企業商業帝國版圖進一步擴大;而如果企業相反,沒有掌握新領域規律,且帶著過去成功的過度自信,輕視新領域,往往會遭遇重大挫折!

而有時候,企業過去的經驗、成績,往往會成為新領域的包袱!

客觀說,恒大冰泉在目運作的過程中推到了接近引爆點的時刻——雄厚的資金實力、大面積的傳播推廣(無論是亞冠奪冠慶典上的推出、吸引了大量的眼球,還是後面的大面積媒體推廣)、極具賣點的產品和訴求(長白山深層礦泉,世界三大黃金水源之一),都具備了引爆市場的條件,但是栽在了價格上、栽在了太過操切上,非常可惜,而後一系列傳播訴求的變換,不僅沒有打動消費者,反而讓大眾迷失了。

這麽好的條件,出現了這樣的結果,真是非常可惜!

目前在調整後,也許狀況有所改觀,但是畢竟最好的機會錯失了,很可惜!對於恒大冰泉而言,這個本具備很多優勢的項目,運作難度越來越大!

不過整個過程中,恒大冰泉所經歷的一切,跨界所遭遇的困惑和策略問題,都值得營銷人深深思索!

filehelper_1466607050687_48

銷售 管理 產品 推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674

华与华:广告名门的另类游戏规则

1 : GS(14)@2010-12-17 14:29:57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216/174196.html
      不做预案,不比稿,不投标,不遵循广告行业的“游戏规则”,没有一个业务人员,却能捧红一大批消费品牌。

   “送长辈,黄金酒”、“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三精制药,开创口服液蓝瓶时代”、《藏地密码》……这些畅销的消费品和书籍的策划方案全是出自一对亲兄弟——华杉、华楠,哥俩创办的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早已树立业内名声。2006年,华氏兄弟又踏入传统书业,华楠创办读客图书,提出“像卖牙膏一样卖书”,成就了《藏地密码》、《我们台湾这些年》、《黑道风云二十年》、《官场笔记》、《曾国藩发迹史》等一连串畅销书。他们的创业密码是什么?
  先给客户“立规矩”
  创始人华杉非广告名门出身,未受过一堂广告专业的培训,没涉入广告界之前,曾视广告为“一种低档的职业”。但就是这样一位攻读汽车发动机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在广告业一位朋友的建议下卖起了广告创意,跟弟弟合伙成立了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做全案策划。哥哥华杉负责企业和品牌战略,弟弟华楠主管广告创意,弟兄二人各兼其职,优势互补。
  华与华公司成立第一天,在没有任何知名度的情况下,不是降低身价追逐客户,却独树一帜先给甲方客户立起了规矩:不比稿;先付费再做策划案。华与华历来拒绝比稿,华杉要求每一个员工的每一分钟工作都必须有人买单。这也是一家只有30来人广告公司战斗力强势的原因之一。“公司成立第一个月便实现盈利,当时公司只有5个人。等公司做到1000万咨询费时,公司只有9个人而已。”华杉介绍说。“少人化”管理是华杉一直推崇的,他不会无畏地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参与比稿竞标。
  “比稿这玩意害人害己。”尽管不是广告专业出身,华杉看问题却能一针见血:过多广告公司集中优势资源投入比稿大战,PK下来被撞得头破血流,后期真正踏实投入到策划环节中的精力少之又少。“等客户签完单付好钱,反而没人管,有意思么?这是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企业不负责。”
  “我要让全中国的广告公司都知道,华杉是个只认钱的家伙,这就是我要树立的形象。”华杉毫不客气地说。在华杉看来,广告公司自愿参与比稿,更有甚者宁可免费为大客户做宣传以树立对外形象,这些行为相当于自毁广告业游戏规则,更为企业运转增添成本压力。
  华与华在广告业就是如此另类地坚持自己的游戏原则。执着的代价便是自愿放弃一次次可能转化为商机的姻缘。放弃过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一些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同时也赢得众多知名公司的垂青,在华杉看来,有得必有失,这样做绝对值得。
  找到市场“盲点”
  在华杉心目中,小葵花策划案是华与华典型地从“零”开始的一次“创业”。之前葵花公司胃康宁和护肝片两个品种相当强势。据说当时葵花药业也从未考虑过要聘请策略公司做品牌策划。后来前前后后有三家药企向葵花药业董事长关彦斌推荐华与华。第一个是贵州益佰制药董事郎洪平,第二个是田七董事长于晓声……当第三个人——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再次提及华与华时,关彦斌终于决定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华与华。关、华二人一见如故,谈起药业市场发展更是“情投意合”,当华杉提出“建立儿童药品牌新类别”时,关彦斌一下子抓住了本质,下决心聘请华与华大力发展葵花儿童药新品牌。
  推出“儿童药新品类”的营销理念其实在华杉心中已酝酿很久,只是迟迟未能如愿以偿。1999年,华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国家目前没有专业儿童药,为大家普遍认知的“儿童酌减”存在很大问题,把成人药拿给儿童服用,掰一半给儿童吃,不但用量非常不精确,对孩子危害也非常大。这篇报道给了华杉很大启发,让他开始萌生做儿童药品牌的想法。华杉了解到,尽管国家计划经济时代也有一些儿童药厂,却未按照儿童药的品牌思维去做。之后几年间,华杉碰到过很多企业,也曾经尝试过“开创儿童药新品类”的做法,却因种种客观条件限制始终未获成功,直到华杉遇见葵花药业董事长关彦斌。
跟葵花药业合作达成之后,华与华在“开创儿童药新品类”思路的指导下,创造出“小葵花”角色,并打出“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广告语,一切推广活动都围绕“小葵花”符号展开。小葵花设计成一个早已为众人熟知的“葵花笑脸”,再给她挂个听诊器,便成为儿科大夫的角色,这种消费者都熟悉的宣传形象,能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而且宣传效果穿透力又强。
  华与华在卖第一款小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前,就已经考虑好整个战略规划。在小葵花妈妈课堂里,把用药知识告诉妈妈们,来帮助孩子解决健康上的问题。小葵花第一条广告不是围绕药品怎么好,而是第一句话就喊出“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这个概念,紧接着在课堂上接二连三介绍药品、保健品、药妆护理品等后续广告产品。“小葵花第一支产品的第一个广告片里面第一句话,从第一天开始,就得为投下去的第一分钱负责,得为今后50年卖的产品服务,因为50年后的卖点还是小葵花妈妈课堂。”华杉很有信心地介绍说:“上课人越来越多,听课人越来越丰富,小葵花妈妈课堂过两年可能发展到30个亿销售规模。”
  华杉说:“任何企业的成功,不是华与华的成功,而是企业自身的成功,华与华只是扮演一个‘谋士’的角色。”
  用成功消化失败
  推广新产品成败兼有,不可能百战百胜。华杉面对失败的态度是:“用成功消化失败。”华杉信奉战国时代吴起所言:“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胜利不在次数,而在于打一仗就要赢得精彩。“并不是每一仗都有绝对的把握,但我们打的都是输得起的战争。尽量少打,打得越多败得越多。”这些都是华杉博览中国古典文学后汲取的精华。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愿意信奉华与华的营销理念,针对沟通成本高的客户,华杉会毫不犹豫选择放弃。用华杉的话来讲,“碰到难以沟通的客户,我们扭头就走,绝不浪费时间。我们做咨询,提供战略,最后还得靠企业老板决策,团队执行。作为谋士,不能到处游说,宁可让人三顾茅庐,也不能天天跑去献计献策,这样没用。”千万不要想着通过说服改变别人的想法“。华与华宁可只要一个客户,也不愿意到处寻找客户,这样成本太高,成功率也不明显。所以,没有一个业务员的广告公司生命力依然旺盛。与三精制药、辅仁药业等每个商业伙伴的成功”牵手“都得力于老客户的引荐。
  一般合同为一年一签,费用三月一付。很多客户都是将信将疑,三个月后开始犹豫;一部分客户看没有效果,会自动放弃;还有一部分人会跟华与华慢慢磨合,继续做下去。“三个月之后,不付钱,必然结束合同。这种情况很多很多,结束的比继续的多。”华杉解释说,三个月时产品尚处策划阶段,所有产品还未得到市场检验,之所以未能继续合同,还跟客户的判断和期望有关。
  华杉从不关心广告行业本身的发展,更不会紧盯广告界竞争对手如何出招,这些压根不是华杉的兴趣点所在。在他看来,竞争的本质不在竞争对手,而在消费者和客户。“我关心制药业和食品业会怎么发展,了解出版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会研究房地产业未来的成长空间,会琢磨怎样把快速消费品的推广方法应用到房地产业……”关注每个行业的发展问题才是华杉思考的重点。华与华没有考虑大规模拓展员工队伍,未来华杉会在员工内部发展合伙人制,当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成长起来之际,华与华公司必然随之发展壮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01

名門4100萬沽 連使費蝕1200萬

1 : GS(14)@2015-09-19 19:49:5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18/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美議息前豪宅「流血」個案一宗接一宗,其中一向為「蝕讓重災區」的大坑名門,一名內地業主便以約4100萬元連兩個車位沽出5座高層雙連戶,原業主持貨8年後帳面仍蝕逾1000萬元,連使費可蝕超過1200萬元。

藥房低舊租近三成 租景隆街舖

上述單位實用1738方呎(建築2338方呎),成交價4100萬元,實呎23,590元(建呎17,536元)。原業主為內地人,2007年共斥4934萬元購入單位,期後再以約200萬元購入車位,總購入價約5134萬元,持貨8年後沽出,單計帳面已蝕約1034萬元,若連同使費料實蝕逾1200萬元,為屋苑近年損手最多的單位。

另一邊廂,零售市道下滑,銅鑼灣再有街舖減租租出,消息指,原由鞋店以38萬元租用的景隆街2號地下D號舖,面積約380方呎,最新以約28萬元獲藥房租用,呎租736元,較舊租平26%。

市場消息亦指,宏安(1222)太子銀座式商廈彌敦道724至726號21樓,面積約2200方呎,剛以4350萬元售出,呎價19,773元。上手業主於2013年以5060萬元買入,但至去年撻訂,最新售價較兩年前低約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267

蟹貨樓名門三年蝕728萬

1 : GS(14)@2016-11-23 07:48:54

■名門最新二手成交價,竟然平過11年前。 資料圖片



【本報訊】香港並不是所有物業當你買完後一定升值,所以即使近年樓價不斷上升,但仍見蟹貨蝕讓。大坑名門屬市區其中一個蟹貨豪宅,最新二手成交價,竟然平過11年前。


造價低於11年前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名門3座高層A室單位,面積1,752方呎,本月1日登記以4,080萬元易手,呎價23,288元。原業主2013年1月以4,530萬元買入單位,持貨三年沽貨,連使費慘蝕約728萬元。該單位再上一手,即向長實(1113)買入單位的首名業主,2005年7月登記買入價更高達4,317萬元,即是說屋苑最新造價竟平過長實11年前賣樓。名門今年暫錄得約17宗二手成交,當中有5宗蝕錢。東涌亦錄十年前買樓輸錢個案,為水藍天單號洋房以2,600萬元易手,呎價15,143元。原業主2005年以2,890萬元買入洋房,連使費蝕約424萬元。另上水天巒錄加辣後首宗蝕讓。消息指策馬特大道雙號屋,剛以3,800萬元易手,呎價15,485元。原業主料連使費料蝕約488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3/198427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14

【名門】呂志和孫女隱藏身份打工呂嘉瑩捱鬧中成長

1 : GS(14)@2016-12-18 11:04:31

■呂志和孫女、呂耀東大女呂嘉瑩,在澳門銀河開設生活咖啡館。



百億富豪、銀河娛樂集團主席呂志和家族一向低調,子女、孫兒不少從未曝光。呂志和長子、呂耀東的大女呂嘉瑩(Joanna)前日罕有在澳門受訪,介紹自己首次主理的咖啡館Cha Bei(茶杯)。呂嘉瑩提到家訓:「爺爺成日講,做人要勤奮,失敗三次都要試,總會有一次成功!」祖父輩捱得,她接棒前,都先企過酒店接待處,做錯事一樣捱鬧。採訪:林妙萍攝影:周樂恆呂家第三代大孫女呂嘉瑩30歲出頭,着住綠色皮褸在仍未拆裝修圍板的「Cha Bei」咖啡館四處打點,「由今年3月開始籌劃,下個月終於開幕。」緊張皆因是自己為銀河擔大旗的首個project。



■呂嘉瑩性格開朗,訪問期間經常笑。


家宴飯後必飲普洱

Joanna讀心理學,小時候夢想做教師,讀完書發現喜歡酒店業,近年返銀河學接棒,就以鍾意的餐飲業起步,「呢兩年好幸運去咗好多地方,返到澳門,發現澳門只有兩大類餐廳,一係好fine dining,一係好地道,所以想做一間casual dining,中西合璧的cafe。」愛茶、開茶館的概念,也來自爺爺呂志和。原來呂家飯後,必泡一壺普洱茶,「嫲嫲好鍾意搵啲新奇古怪的茶畀我哋試,試過將普洱磨咗漿再做成丸子嘅普洱波波,放入熱水就會溶,冇咗茶葉。」飲茶時間,一家人圍在一起,傾日常家事,「爺爺好慈祥,教我哋好多人生道理。細細個已成日聽佢教,做人要勤奮,第一次做唔到,要做第二次,第三次失敗都要再做,總有一次會成功的。」



求職君悅由低做起

爸爸呂耀東曾自爆當年在石礦場磨練,呂嘉瑩同樣要先出去歷練。自己寫求職信去君悅酒店,做了四年,由前台接待到餐飲婚宴,做錯事一樣被鬧。「頭一兩年真係冇人知,因為我真係自己去求職,有少少特登唔去透露自己身份,因為想學、同睇啲嘢,係真係會唔同。多謝老細畀好多機會我,成日鬧我,教我睇嘢要好仔細。」千金小姐頂得住被鬧?「我唔係一個好容易喊嘅人。我唔覺得辛苦,好記得嗰時啲team work,共度難關,對我而家處事影響好大。」對被標籤為富三代有沒有壓力?「做每個人嘅仔女都會有壓力,好似爹哋話齋,做個好人,你係邊個嘅後代都冇問題。」



■熱愛大自然的呂嘉瑩,最愛到處旅行。

已經封盤下年結婚

呂嘉瑩爽朗隨和,訪問期間經常笑,熱愛旅行、行山大自然,行勻麥理浩徑第二段、大潭水塘等地,新店裝潢來自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倫敦的旅遊靈感。「我鍾意大自然,所以有好多綠色,粉紅色就係所有女仔都鍾意,木就係帶出大自然嘅感覺。」談咖啡館及興趣就任問,但提到男友她就封口,「我可唔可以唔講?或者下次先講?」擇偶條件最重要人品個性,「品格最緊要,人要好啦,要愛錫家人及誠實,做番自己本份。」據知,原來太子女已經訂婚封盤,下年結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18/198687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