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等待「銀十條」破局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0-14/100314092_all.html

 針對溫州等地小企業面臨的危機,浙江銀監局及當地銀行業推出「一攬子」幫扶措施相繼出台,應急之策頻出的背後,凸顯了長效機制的缺位。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一週前,溫家寶到溫州調查中小企業發展 情況,明確提出對符合有關條件的小企業貸款進行專項考核,提高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督促各類銀行切實落實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 信貸政策。

  浙江當地股份制商業銀行分行負責人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溫總理也要求銀監會、人民銀行加快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出台。」

  這些政策其實在今年6月已經體現為幫助小企業紓困的「銀十條」:銀監會發佈了59號文《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意 在通過差別監管,鼓勵銀行投放小企業貸款。但當時各家銀行從事中小企業貸款的受訪管理人員普遍反映「銀十條」不夠細化,缺乏可操作性。一位股份制銀行小企 業貸款部門負責人表示,其中「滿足一定前提下」、「適當提高容忍度」,都沒有量化指標,政策「看得見、摸不著」,需盡快出台具體細則。

  銀監會有關人士向財新《新世紀》透露,監管部門正在加緊制定」銀十條」的具體細則,進行相關測算,內部還有一個溝通的過程,「在當前這種壓力下,細則的出台將會快馬加鞭。」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浙江分行小企業貸款部負責人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如果政府和監管部門能夠正面引導,逐步規範,解決小微企業金融債,合理 降低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適當提高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是添磚加瓦的好事,「但如果做得不好,就會擾亂整個金融秩序、金融價格。」

細則不易

  銀行在轉型壓力下,其實並不缺乏增加對小企業貸款的動力。根據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小企業貸款餘額達9.85萬億 元,是2008年的2.4倍,佔全部企業貸款餘額的28.9%。小企業貸款比去年同期增長26.6%,比全部貸款平均增速高10個百分點。小企業貸款較年 初增加1.0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量多688億元。

  「但在這個水平上,讓銀行再進一步,就必須將『銀十條』落到實處。」一位股份制銀行董事長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

  財新《新世紀》記者獲悉,監管部門原來在制定「銀十條」時,曾設想:要求各省銀監局根據轄內金融機構監管情況,靈活掌握,換言之,就是監管部門在宏觀上出台大體把握方向的法規,而各省在具體執行時保持一定靈活性。

  但是各家銀行在反饋意見時,還是希望監管部門能拿出一個比較細緻的解讀式細則,具有相對統一的標準,這樣銀行操作起來比較方便。

  銀監會有關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銀十條」細則將按照分類別、分性質、按區域的原則來制定,「東部和西部地區肯定有所不同」。

  他介紹,例如在計算小企業違約率時,不僅地區標準會有差異,不同行業也會有差異。「我們現在都是籠統講小企業融資問題,但其實要分業態、分區 域,還要分不同銀行的性質,根據歷史存量來看,還要考慮到資產的整體分佈和結構。」該人士表示,這些因素都是有差異的,如果要出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解決, 「銀行這種要求可能有點高,也有偷懶之嫌。」

  「由於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農信社等各類機構存在差異,所以想要制定統一的細化標準並不容易。」上述人士坦承。

  不過,面對溫州信用危機,某商業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貸款部負責人表示理解:「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差別化政策,鼓勵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一是制約,二是做出良性引導。」

「容忍度」考量

  「銀十條」第九條規定,「根據商業銀行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成本和核銷等具體情況,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實行差異化考核,適當提高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容忍度」。這條被業界寄予厚望,也是監管者與銀行業溝通時的最大技術難點。

  銀監會有關人士表示,如果過度提高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監管部門擔心可能出現道德風險。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率已經降低為1%左右。去年底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當前銀行業的平均不良率若上升至2%是合理的。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浙江分行小企業貸款部負責人認為,「此舉對銀行來講,一定能促進小企業貸款增加。但這也考驗銀行對風險定價的能力。畢竟銀行 需要獲得更高收益率才能覆蓋更高的不良率。」而這正是現在商業銀行轉型發放小企業貸款的軟肋。即使是小企業貸款已經突破2000億元的民生銀行,此前小企 業貸款的平均收益率也不過在8%左右。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銀監會相關人士9月28日稱,「銀十條」的細則正在擬定之中,其中對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將提高到5%,這也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外透露這一數據。

  「小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很難說3%或者5%是合理的。」銀監會相關人士透露,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放寬到3%-5%,要謹慎考量。他進 一步表示,目前城商行的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在1%稍多,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百分之零點幾,但是農信社的不良率可能在8%-9%左右,各類銀行的情況很不一 樣,還有法規銜接問題。

  8月,銀監會曾就《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下調了對符合條件的微小企業債權的風險權 重,從100%下調到75%。風險權重體系的調整體現了公共政策導向,降低了中小企業貸款的成本,有助於緩解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局面,並推動商業銀行經營轉 型。但是《辦法》並未正式發佈,目前各家銀行依然按照100%的風險權重進行資本計提。

  「監管部門在制定『銀十條』相關細則時,也顧及兩個法規政策的一致性,希望等《辦法》出台,再推出細則,確保政策的銜接和一致。」前述接近銀監會人士稱。

  「銀十條」明確提出,「對於風險成本計量到位、資本與撥備充足、小企業金融服務良好的商業銀行,相關監管指標可做差異化考核」,對於單戶500 萬元(含)以下的小企業貸款在滿足一定標準的前提下,可視為零售貸款,具體的風險權重按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2004年頒佈)執行。

  如果能夠將小微企業債權的風險權重下調到75%,優惠25%,對各家商業銀行意味著什麼?以民生銀行為例,該行針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商貸通」餘額規模已達2000億元,風險權重下調25%,就意味著將多出500億元資本金。

發債起步

  「銀十條」第七條要求,對於小企業貸款餘額佔企業貸款餘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在滿足審慎監管要求的條件下,優先支持其發行專項用於小企業貸款的金融債,同時嚴格監控所募集資金的流向。

  前述接近銀監會人士透露,發行小企業金融債已經沒有大的障礙,「小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會率先允許它們發金融債。」

  財新《新世紀》記者獲悉,截止到9月,已經向銀監會報送發債申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有三到四家,其中民生銀行擬發行500億元金融債,還有浦發銀行等。國有大行當中,中國銀行比較迫切,擬發行300億元金融債。

  一位民生銀行人士透露,監管部門針對小企業金融債相關政策、制度、流程還沒有最後確定,目前只是向銀監會申報發債需求,還沒有正式進入審批通道程序。

  「最近估計這個流程會大幅度加快。尤其是溫總理國慶假期去溫州調研之後,也要求銀監會、人民銀行加快小微企業相關政策的出台。」他介紹。

  金融債券是由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能夠較有效地解決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不足和期限不匹配的矛盾。發行金融債券可以使金融機構 籌措到穩定且期限靈活的資金,從而有利於優化資產結構,擴大長期投資業務。「銀十條」中明確提出,「對於商業銀行發行金融債所對應的單戶500萬元(含) 以下的小企業貸款,可不納入存貸比考核範圍。」

  「各家銀行恨不得馬上就發。」一位銀監會人士透露。發行專項用於小企業貸款的金融債對各家銀行來說,無疑具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因為發債融資用 於小企業貸款之後,可以從存貸比中剔除。另外,金融債券的資信通常高於其他非金融機構債券,違約風險相對較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一位資深銀行業分析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點對資金更趨緊張的小銀行吸引力特別大,「對銀行而言,也沒有流動性錯配的問題。因為放貸給小企業,主要是6個月到1年的短期貸款。而發債期限可長達3-5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3

傑裡米·格蘭桑:十條誡律遠離投資危險 牛牛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456da0102edif.html

 
波士頓投資公司(GMO)聲譽很高,該公司在預期宏觀形勢和把握市場時機方面有著卓越的紀錄。它曾正確預言了1989年的日本大衰退。2000年網絡泡沫高峰時,GMO曾向投資者發出過警告。而在最近10多年的幾次市場大波動中,GMO的研究都做到了目光如炬。例如在次貸危機前,GMO便指出未來市場的前景黯淡;2009年3月,在股票市場到達底部後,GMO又呼籲人們應積極投資股票市場,成功抓住市場的底部。在格蘭桑最近發佈的市場評論中,他為投資者提出了10條投資建議。他認為這些真知灼見可以使得投資者在投資中儘量遠離危險。

  建議一:相信歷史。

  歷史是會不斷重複的,如果忘記這條你會處於危險境地。所有泡沫都將會破滅,所有的投資瘋狂也將會煙消云散。在投資狂熱階段,既得利益者以及媒體和分析師不斷地鼓動你,他們向你保證:當下經濟情況是絕無僅有的好,投資狀況樂觀,實體經濟有著更高和更持久的增長潛力,即使這些觀點來自於美聯儲本身,你也應該要忽略它們,不要過多地受它們的影響。市場如果會更猛烈地上漲,它只是離真正公正的價值越來越遠。但最終,市場會讓你失望,它可能會在你極度痛苦和煩躁中,下跌回歸至合理的價值水平。投資者的任務是要在這樣的市場波動中生存下去,下面是更具體的措施。

  建議二:不要做借款人,也不要做貸款人。

  如果你貸款來投資,它會干擾你的投資能力。不使用槓桿的投資組合不能被斬倉,而使用槓桿的投資則會面臨這種風險。槓桿會使得投資者自身的耐心受損。貸款鼓動起了金融激進主義,它使得投資者更加魯莽和貪婪。它雖然暫時會增加你的回報,但最終它會突然摧毀你。它可以讓人們現在買得起那些未來他們都可能沒有償付能力的物品。它已被證明具有極端的誘惑作用,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都已經證明無法抵制它,彷彿它是一種讓人催眠的藥物。政府也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尤其是現在,似乎也已經證明了其自身沒有抵抗能力。任何健全的社會必須認識到債務對人類的誘惑和成癮危害,並通過相應法律約束它。利息支付不應該有稅收抵扣的優惠。政府累積的債務應給予合理限制,比方說,不能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0%,給予10年或20年的時間來糾正現在的債務問題。

  建議三:不要把所有的資產都放在一條船上。

  這大概是所有投資建議裡都包含的一條。商人們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這點。將投資配置在幾個不同的領域,而且儘量多一些,這可以增加你投資組合的韌性,增強承受衝擊的能力。顯然,當你的投資標的眾多,而且各不相同,你就越可能在你的主要資產下跌的關鍵時期生存下來。

  建議四:要有耐心,並且專注長遠。

  投資者要耐心等待好牌。如果你等待的時間足夠長,市場價格可能會變得非常便宜,這就是你投資的安全邊際。因此投資者現在需要做的是,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時仍然要忍受等待的痛苦,直到其中一些變得極好。個股通常會從底部反彈,整個市場也是週期波動的。如果你按照上述規則,長期來看,你將從個股暫時面臨的糟糕局面中受益,因為你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股票。

  建議五:認識到你相對於專業人士的比較優勢。

  迄今為止,專業人士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作為投資代理人,首先要維護自己的事業,這就使得他們在投資中有所顧忌。專業投資人士的第二個問題是由於排名的需要,他們必須要在投資中活躍積極。而個人投資者可以更好地耐心等待合適的價格,而不用在意別人在做什麼,這對於專業機構投資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建議六:嘗試控制人類本性中的樂觀。

  樂觀可能是一個生存的積極特徵。我們人類是種樂觀的物種,成功的人的樂觀水平很可能高於平均水平。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相比其他地區更樂觀,我認為美國就是個相對更樂觀的國家。這一點對實體經濟有促進作用,比如美國鼓勵冒險精神,失敗的創業家也是受到尊重的。但是,樂觀對於投資者來講是一個缺點,尤其是樂觀的投資者不喜歡聽到壞消息。如果有人告訴你房地產市場有一個泡沫,他就會遭遇批評。在2000年美國的股市泡沫中,利空消息猶如鼠疫一樣,讓人痛恨。看跌的專業人員將被解僱,只是因為人們不想聽到關於牛市的不和諧的聲音。這個例子說明,當事情變得看上去很美好的時候,把它從人們手中拿走會使得人們非常不愉快,哪怕只是說說而已。在這種狂熱的局面中,相對於整體被新聞包圍(有時是狂熱的客戶)的專業投資機構,個人投資者更容易保持冷靜。其實絕對也不容易,只是相對更容易。

  建議七:在難得的局面中,要努力變得勇敢。

  當極端的機會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你可以比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投入更多比例的資金買入。因此,如果數字告訴你,這真的是一個定價被嚴重低估的市場,咬緊牙關,勇敢地加入進去。

  建議八:遠離人群,只注重價值。

  現實生活中,個人對群體的情緒是難以抗拒的。看到鄰居在一個投機泡沫中變得富有,而你卻一直置身市場之外,這對於你來講真的是一種折磨。抵禦人群鼓動的最好辦法是關注你自己計算的個股內在價值,或找一個可靠價值測量來源(不時檢查他們的計算結果)。然後如崇拜英雄般地崇拜這些價值,並嘗試忽略一切。尤其是忽略短期的消息:經濟的起伏波動和政府發佈的無關緊要的消息。股票價值是基於公司未來幾十年的股息收入和現金流收益。短期的經濟驟降對公司長期的價值沒有明顯的影響,更不用說對於更廣泛的資產類別。遠離那些試圖在短期破譯市場走勢的所謂專業人士,他們長期來看是會虧錢的。

  記住,那些能為投資者避免悲痛,並賺錢的偉大機會,從數字上看是非常明顯的:相比長期美國股市平均市盈率15倍,1929年市場見頂時市盈率為21倍,2000年互聯網泡沫頂峰時標準普爾500的市盈率為35倍!相反,在1982年的股市低點時,市盈率是8倍。這並不複雜。

  建議九:投資其實真的相當簡單。

  GMO在預測不同資產類別的回報時,有一個簡單的和健康的方式:假設利潤率和市盈率會在7年的週期內向長期平均水平靠近。

  自1994年以來,GMO已完成了40個季度預測。從對這40多個預期的統計上看,它們是有效的,而且有些數據令人吃驚地準確。這些估計沒有太複雜的數學理論,它們只是GMO在忽略群體情緒的影響,運用簡單的比率,並且保持耐心的情況下做出的。問題是,儘管它們可能是很容易預測的,由於迫於業績壓力,專業人士卻很難使用它們,個人投資者使用它們則容易得多。

  建議十:對自我要真實。

  作為個人投資者,你必須要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你能耐心等待,並忽視群體的誘惑,你很可能會獲勝。但是如果你採用一個有缺陷的方法,被群體引誘和恐嚇,跟隨人群而動,在上漲的後期進入市場,或者上漲初期離開市場,這對於投資來講都是災難性的。你必須精確地知道你的痛苦和忍耐閾值。如果你無法抗拒誘惑,你就絕對不會管理好自己的錢。

  有兩個完全合理的替代方案:要麼聘請有這些技能的投資經理,其實對於投資經理來講在人群面前保持超然的心態是更難的。要麼,你就投資於全球的多元化股票和債券指數,在你退休之前儘量不要管它。另一方面,如果你有耐心,具有一個很高的忍耐閾值,具有不從眾的心理承受能力,並且具有一個大學水平的數學知識,以及對常識有很多瞭解,那麼你就可以去做投資了。

  傑裡米·格蘭桑(Jeremy Grantham)是波士頓投資公司Grantham Mayo VanOtterloo(GMO)的主席兼首席投資顧問,GMO管理資金規模達到1070億美元,其中950億美元投資股票,而640億美元投資非美國市場。39年對市場形勢正確判斷的優良紀錄,使格蘭桑位列全球最佳的投資策略師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90

給藝術收藏者的十條箴言 張永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ecn7.html

經常有喜歡收藏藝術品的人向我諮詢如何投資,該買誰的作品,不該買什麼樣的作品。在收藏投資藝術品領域,雖然我也摸爬滾打了二十幾年,可真要告訴你一些收藏的靈丹絕招還真是讓我有點為難。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以收藏藝術品還要因人而異、量身定做,況且藝術門類眾多,想多方面涉足還是很有難度,所以此文只能在書畫投資領域提點建議。


  雖然很難告訴你如何取得投資成功,但卻可以告訴你儘量少交學費避免失敗,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正途,最終還得靠自己的發現與實踐。投資經驗絕對是買出來的,不是看兩個投資秘訣就可以的,但避開邪路繞開彎路,對於不要收藏什麼倒很有必要聽聽我的建議。


  一、剛剛進入藝術投資的人千萬不要在沒有做任何功課和沒有高手引導的情況下,僅憑自己的喜好草率投資藝術品,要知道自己的喜好往往有時並非正確。


  二、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把全家人吃飯的銀子都投資到藝術市場上去,這樣萬一投資失敗,正常生活都成了問題。所以投資藝術品最好是閒錢。


  三、對那些畫面顯得非常漂亮,甚至有的畫得很工細、很像,顯得有些唯美的作品投資時,要十分小心,往往這種入俗人眼的畫作大多是些行貨,沒有文化藝術含量,不值得投資。


  四、不要買聲譽不佳的評論家、鑑定家推薦或題跋的作品,往往這些人收了別人錢財,不負責任地以訛傳訛。怎麼樣知道聲譽不佳的評論家和鑑定家呢?這可要問問行內專業的從業者了。


  五、儘量不要在小拍賣行抱著撿漏的心理,輕易去購買大師或一些名家的作品。因為這些小拍賣行,由於自身的條件限制或者信譽不佳,一些較大藏家的好貨不會輕易委託他們進行拍賣,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哪能輪到你呢?


  六、千萬不要以為知名的大拍賣行就沒有贋品。按照中國的拍賣法,如果你在拍賣行買了已故大師的作品,是退貨無門的,這種昂貴的學費一般人難以承擔。


  七、購買當代藝術品千萬不要僅僅通過某某藝術網的拍賣指數進行對照就作為投資的唯一標準,因為這些指數隻有天知地知作者知,而你我卻不知,不足以作為絕對的參考標準。


  八、儘量不要輕易去畫家家裡購買畫作。其原因大家都要面子,畫家報價往往跟市場的真實價格懸殊比較大,礙於情面不好意思還價,況且真正的精品力作畫家大都會出版在畫集上,作為自己的收藏和展覽用途,不會輕易賣給他人。


  九、除非信譽極佳的拍賣行,一般來說,那些來源於同一藏家或海外回流的藏品往往值得警惕,說不定人家挖了個坑,正等你跳呢!


  十、最重要的一條是:要抱著喜歡和熱愛的初衷,多看博物館、美術館、優質拍賣行的原作展覽。購買藝術品時,切忌道聽途說,要多和一些品質高尚的業內行家裡手交朋友,刻苦學習、不恥下問。讓藝術走進你的生活,照亮你的心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993

「金十條」裡有黃金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4352672
市場養了熊市思維,因此任何政策都是熊市解讀,「金十條」表面上看穩健貨幣政策未變,慎用增量、盤活存量,輿論解讀偏利空,實際上這些論調都是老調重彈,市場早有預期,甚至是過度預期!

至於勉強把「金十條」解讀為利好創業板,牽強附會,未免屁股決定腦袋。所謂鼓勵信貸支持高科新興產業,更是老調重彈,企業盈利能力強,信用好,貸款當然沒問題。貸款過度投向新興產業,導致的唯一後果是這些所謂新興行業競爭更加激烈,門檻更低,利潤平均化更快!實際上,新興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主要是VC、PE,然後到創業板套現退出。「金十條」裡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鼓勵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板大擴容,政府擺明就是讓創業板二級市場的股民高價埋單,為經濟轉型輸血做貢獻。就跟當年讓股民為國企解困做貢獻一樣,目的沒變,花樣翻新而已!今天接盤所謂「中國夢」的創業板,就和07年接盤「亞洲最賺錢企業」的中石油,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當年48元敢買光芒萬丈的中石油的股民肯定沒想過5年後這個「亞洲最賺錢企業」股價會只剩下個渣,想想當年股民的口號「滿城盡帶汽油桶」的豪邁,和今天「創業板不翻番不痛快」的股民心態,驚人的一致!

然而,輿論沒有注意到的是「金十條」隱藏的大利好,金融創新!資產證劵化、外匯儲備商業銀行轉貸款、併購貸款、保險投資範圍擴寬、優先股、金融民營化,這些結構性的制度變革的威力對中國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的推動是難以估量的!英國80年代的私有化改革和金融創新大爆炸(big bang)引發了經濟振興和倫敦城重塑世界金融中心,本屆把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作為開篇之作,無疑是大手筆!

未來必然有牛市,牛市必然以創新高為標誌,那萬點論的驅動力是什麼?05-07年藍籌牛市發動機是「股改」、12-13年的創業板牛市發動機是「中國夢」,下一輪牛市的發動機很可能就是「金改」,標誌著中國從重化工業為主轉型為以金融消費服務業為主,金融改革一旦推行,就是點燃了金融核聚變,「金改」概念很有可能成為下一輪牛市的最強音!

附:關於「盤活存量」,銀監會楊家才指出十大措施:
一是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主要是要通過再貼現、再貸款和差額存款準備金率的動態調整機制進行引導。
二是創新外匯儲備的應用,主要是拓展外匯儲備委託貸款和商業銀行轉貸款渠道。
三是探索發行企業優先股。
四是定向開展重組企業的併購貸款,並且適當延長併購貸款期限。五是探索發展併購投資基金。
六是擴大不良貸款的自主處置權,讓銀行可以把存量的不良貸款用撥備核銷掉或者賣出去。
七是逐步推進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特別是把一些收益率比較穩定、期限比較長的優質貸款證券化,把存量變成新的增量。
八是拓寬保險資金的應用化。
九是引導銀行理財產品對接實體經濟,讓銀行理財成為債權融資、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
十是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讓民間資本煥發青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651

【方法論】什麽樣的企業才能獲得風投青睞,看看下面十條!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5/57147.html

i黑馬曾經拜訪過非常多的創業企業,他們除了困惱團隊的管理之外,還有很煩心的一點,那就是到底應該如何獲得風投的投資。雖然他們認為獲得認可的方式並不只是上市或者融資,但是錢依然是困擾他們的一個核心問題。雖然他們依靠類似於創業家黑馬大賽這樣的平臺以及i黑馬的報道能夠獲得一部分融資,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依然不知道風投們到底是如何投資的,他們並不太明白風投的商業邏輯,所以他們很有必要知道一個風投到底是如何投資的。下面i黑馬就為大家分享一篇來自創東方投資所總結的他們投資的十個邏輯與方法,來一起學學風投和PE是如何看項目的。一、看準 一個團隊(1個團隊)投資就是投人,投資就是投團隊,尤其要看準投團隊的領頭人。對目標企業團隊成員的要求是:富有激情、和善誠信、專業敬業、善於學習。 (i黑馬點評:投人比投項目重要,投選手不投賽道。只有一個好的掌舵手,才能保證項目成功的幾率。在戴誌康投資博雅互動的張偉這個案例之中,其實一開始張偉並沒有明確的方向,但是戴誌康投了,因為戴誌康相信張偉可以成功。所以投資人比投資項目更靠譜。)二、發掘 兩個優勢(1優勢行業+2優勢企業)在優勢行業中發掘、尋找優勢企業。優勢行業是指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國家政策支持、市場成長空間巨大的行業;優勢企業是在優勢行業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細分行業排名靠前的優秀企業,其核心業務或主營業務要突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突出,要超越其他競爭者。(i黑馬點評:這根i黑馬曾經拜訪過的一家投資消費品的風投理念很相似。首先尋找到具有未來增長潛力的行業,然後再找行業中細分的市場,再找市場中做得最好的領頭羊,然後投資它。) 三、模式(1業務模式+2盈利模式+3營銷模式)就是弄清目標企業是如何掙錢的。業務模式是企業提供什麽產品或服務,業務流程如何實現,包括業務邏輯是否可行,技術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消費者心理和使用習慣等,企業的人力、資金、資源是否足以支持。盈利模式是指企業如何掙錢,通過什麽手段或環節掙錢。營銷模式是企業如何推廣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銷售渠道、銷售激勵機制如何等。好的業務模式,必須能夠贏利,好的贏利模式,必須能夠推行。四、查看四個指標(1營業收入+2營業利潤+3凈利率+4增長率)PE投資的重要目標是目標企業盡快改制上市,我們因此關註、查看近目標企業近三年的上述前兩個指標尤為重要。PE投資非常看重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我們由此關註上述的後兩個指標。凈利率是銷售凈利潤率,表達了一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增長率可以迅速降低投資成本,讓投資人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把握前四個指標,則基本把握了項目的可投資性。五、理清五個結構(1股權結構+2高管結構+3業務結構+4客戶結構+5供應商結構)理清五個結構也很重要,讓投資人對目標企業的具體結構很清晰,便於判斷企業的好壞優劣。1)股權結構:主次分明,主次合理;2)高管結構: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團結協作;3)業務結構:主營突出,不但研發新產品;4)客戶結構:既不太散又不太集中,客戶有實力;5)供應商結構:既不太散又不太集中,質量有保證。(i黑馬點評:股權結構又在所有的機構之中屬於重中之重。股權不清晰或者有歷史遺留問題很容易成為引爆企業的定時炸彈。所以,如果企業想要獲得成功,必須解決股權問題。)六、考察六個層面(1歷史合規+2財務規範+3依法納稅+4產權清晰+5勞動合規+6環保合規)考察六個層面是對目標企業的深度了解,任何一個層面存在關鍵性問題,可能影響企業的改制上市。當然,有些企業存在一些細小瑕疵,可以通過規範手段予以改進。1)歷史合規:目標企業的歷史沿革合法和規,在註冊驗資、股權變更等方面不存在重大歷史瑕疵;2)財務規範:財務制度健全,會計標準合規,堅持公正審計;3)依法納稅:不存在依法納稅的問題;4)產權清晰:企業的產權清晰到位(含專利、商標、房產等),不存在糾紛;5)勞動合規:嚴格執行勞動法規;6)環保合規:企業生產經營符合環保要求,不存在搬遷、處罰等隱患。七、落實 七個關註(1制度匯編+2例會制度+3企業文化+4戰略規劃+5人力資源+6公共關系+7激勵機制)七個關註是對目標企業細小環節的關註。如果存在其中的問題,可以通過規範、引導的辦法加以改進。但其現狀是我們判斷目標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1)制度匯編:查看企業的制度匯編可以迅速認識企業管理的規範程度。有的企業制度不全,更沒有制度匯編;2)例會制度:詢問企業的例會情況(含總經理辦公周例會、董事會例會、股東會例會)能夠了解規範管理情況,也能了解企業高管對股東是否尊重;3)企業文化:通過了解企業的文化建設能知道企業是否具有凝聚力和親和力,是否具備長遠發展的可能;4)戰略規劃:了解企業的戰略規劃情況,可以知道企業的發展有無目標,查看其目標是否符合行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方向;5)人力資源:了解企業對員工培訓、激勵計劃、使用辦法,可以了解企業是否能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發展業務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考察企業的綜合競爭力;6)公共關系:了解企業的公共關系策略和狀況,可以知道企業是否具備社會公民意識,是否註重企業形象和品牌,是否具有社會責任意識;7)激勵機制:一個優秀的現代企業應該有一個激勵員工、提升團隊的機制或計劃,否則,企業難於持續做強做大。八、分析八個數據 (1.總資產周轉率、2.資產負債率、3.流動比率、4.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率)、5.銷售毛利率、6.凈值報酬率、7.經營活動凈現金流、8.市場占有率)在理清四個指標的基礎上,我們很有必要分析以下八個數據,是我們對目標企業的深度分析、判斷。1)資產周轉率:表示多少資產創造多少銷售收入,表明一個公司是資產(資本)密集型還是輕資產型。該項指標反映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通過薄利多銷的辦法,加速資產的周轉,帶來利潤絕對數的增加。計算公式: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2)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資產負債率的高低,體現一個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合理。計算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3)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比例,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流動資產是最容易變現的資產,流動資產越多,流動負債越少,則短期償債能力越強。計算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4)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反映應收帳款的周轉速度,也就是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用時間表示的周轉速度是應收帳款周轉天數,也叫平均收現期,表示自企業從取得應收帳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來說,應收帳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帳期越短,說明應收帳款收回快。否則,企業的營運資金會過多地呆滯在應收帳款上,影響正常的資金周轉。計算公式:應收帳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應收帳款周轉天數=360÷應收帳款周轉率5)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產品或商品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期間費用和形成利泣,是企業銷售凈利率的最初基礎,沒有足夠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計算公式: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6)凈值報酬率:凈值報酬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的百分比,也叫股東權益報酬率。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計算公式:凈值報酬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100%7)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是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年度或月份,通常指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的差額。這一指標說明經營活動產生現金的能力,企業籌集資金額根據實際生產經營需要,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確定企業籌資總額。一般來說,企業財務狀況越好,現金凈流量越多,所需資金越少,反之,財務狀況越差,現金凈流量越少,所需資金越多。一個企業經營凈現金流量為負,說明企業需籌集更多的資金滿足於生產經營所需,否則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難以為繼。8)市場占有率市場占有率,也可稱為“市場份額”是企業在運作的市場上所占有的百分比,是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所占份額,也就是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企業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可以使企業獲得某種形式的壟斷,這種壟斷既能帶來壟斷利潤又能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當一個企業獲得市場25%的占有率時,一般就被認為控制了市場。市場占有率對企業至關重要,一方面它是反映企業經營業績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另一方面它是企業市場地位最直觀的體現。市場占有率是由企業的產品力、營銷力和形象力共同決定的。九、走好 九個程序(1收集資料+2高管面談+3企業考察+4競爭調查+5供應商走訪+6客戶走訪+7協會走訪+8政府走訪+9券商咨詢)要做好一個投資項目,我們有很多程序要走,而且不同的目標企業所采取的程序應該有所不同、分別對待,但是以下就個程序是應該堅持履行的。1)收集資料:通過多種形式收集企業資料;2)高管面談:高管面談,是創業投資的一個初步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依據過往經驗,往往能很快得出對目標企業業務發展、團隊素質的印象。有時一次高管接觸,你就不想再深入下去了,因為印象不好。第一感覺往往很重要,也比較可靠。3)企業考察:對企業的經營、研發、生產、管理、資源等實施實地考察;對高管以下的員工進行隨機或不經意的訪談,能夠得出更深層次的印象或結論。4)競爭調查:梳理清楚該市場中的競爭格局和對手的情況。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對競爭企業進行考察、訪談或第三方評價;對比清楚市場中的各種競爭力量及其競爭優劣勢。對競爭企業的信息和對比掌握得越充分、投資的判斷就會越準!5)供應商走訪:了解企業的采購量、信譽,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企業聲譽、真實產量;同時也從側面了解行業競爭格局;6)客戶走訪:可以了解企業產品質量和受歡迎程度,了解企業真實銷售情況,了解競爭企業情況;同時,客戶自身的檔次和優質情況也有助於判斷企業的市場地位、以及市場需求的潛力和可持續程度。7)協會走訪:了解企業的行業地位和聲譽,了解行業的發展態勢;8)政府走訪:了解企業的行業地位和聲譽,了解政府對企業所處行業的支持程度;9)券商咨詢:針對上市可行性和上市時間問題咨詢券商,對我們判斷企業成熟度有重要作用。十、報告十個內容 (1.企業歷史沿革;2.企業產品與技術;3.行業分析(機會與威脅) ;4.企業優勢及不足;5.發展規劃;6.股權結構; 7.高管結構;8.財務分析;9.融資計劃;10.投資意見)《盡職調查報告》是創業投資業務的基本功,是對前期工作的總結,是最終決策依據。寫好《盡職調查報告》,至少應報告以下10個方面的主要內容。1)企業歷史沿革:股權變動情況,重大歷史事件等;2)企業產品與技術:公司業務情況、技術來源;3)行業分析:行業概況、行業機會與威脅,競爭對手分析;4)優勢和不足:企業有哪些優勢,哪些是核心競爭力;存在不足或缺陷,有無解決或改進辦法;5)發展規劃:企業的近期、中期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以及發展規劃的可實現性;6)股權結構:股權結構情況,合理性分析;7)高管結構:高管人員和技術人員背景情況,優勢、劣勢分析;8)財務分析:近年各項財務數據或指標情況及分析;9)融資計劃:企業發展計劃和融資計劃及融資條件;10)投資意見:投資經理對項目的總體意見或建議。(i黑馬點評: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是按照上面的標準具體的落實了公司的細節。而上面所列的十條是創業者逐步檢驗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的最好的金律。)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創東方投資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53

成功投資的十條箴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2808

如何成為成功的投資者?這方面著作可謂汗牛充棟、不計其數。英國PFP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總監 Tim Price,總結自己的投資和工作經驗,送給個人投資者十條箴言。 不知是否是良心發現,Price坦言:資產管理公司為個人投資者提供的服務常常差強人意。   1. 關掉CNBC。(CNBC的收視數據顯示,很多投資者已經不看它了。) 2. 分散投資是金融領域唯一的免費午餐。 3. 投資者最主要的問題和最大的敵人,很可能是投資者自己。(本傑明·格雷厄姆) 4. 投資的基本原則並不神秘。首先考慮如何能不虧錢,是一切的基礎。 5. 仔細評估投資對象的真正價值,這是投資的最基本要求。 6. 數學而非樂觀情緒應是預測公司利潤的基礎。 (本傑明·格雷厄姆) 7. 賣方分析師會推薦一些爛股票,千萬不要買。有一些公司很好,但股價太高,也不要買。 8. 流動性沒那麽重要。當本金可以安全的用於長期投資時,流動性可以忽略不計。 9. 資產管理行業給個人投資者提供的服務往往差強人意。 10.對於那些自稱知道一切答案的人,千萬別相信。尤其是當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44

“國十條”將成為下半年經濟政策大方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756

本文作者是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8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的指導意見》,簡稱“國十條”,推出了解決融資難問題的十大舉措。這個文件是落實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是下半年的政策綱領

7月23日,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成 本高問題,提出十個方面的舉措。在我們看來,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實際上是 下半年宏觀政策操作的綱領。

本次39號文依次緊扣這十個方面,細化措施,並在每一項後面用括號明確部委責任歸屬,這是今年以來本屆政府註重抓落實的常態化舉措。從這個意義上說,相對於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不意味著39號文是新頒布的政策。

同時,在7月份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貨幣信貸數據發布之後發出39號文, 順便也有明確政策、穩定信心的考慮。

“穩總量、調結構”是基本導向

雖然7月份社會融資和信貸之低令人大跌眼鏡,但不意味著年內就會轉向大規模的總量放松。

首先,39號文第一條明確提出“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強調的是“保持”,不是“進一步增加”;強調的是“合理適度”,不是“充裕”。與此同時,39號文卻特別強調了要“著力調整結構”,不僅僅是要優化結構,而是“著力”。

其次,昨天(8月13日)7月份貨幣金融數據發布之後,即使數據大幅低於 預期,但人民銀行對數據的官方解釋新聞中,仍然明確表示未來貨幣政策的取 向是“總量穩定、結構優化”。這一表態 也與39號文完全一致。

銀行負債成本持續上升受到關註

與以往談及企業融資成本高,僅僅直接關註對企業的貸款價格和收費不同, 39號文除了繼續關註融資價格和收費,還特別對銀行負債成本持續上升的客觀 情況給予了高度關註,要求“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

具體是從金融機構內、外兩個方面入手:在對內這一邊,要求“提高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能力,……遏制變相高息攬儲等非理性競爭行為”;在對外這一邊,主要(a)“進一步豐富銀行業融資渠道,……提高銀行融資多元化程度和資金來源穩定性”,從目前來看,拓寬金融機構發債渠道和擴大NCD的發行,是現實可行的方式,比如39號文就明確表示要“降低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和“三農”金融債的門檻,簡化審批流程,擴大發行規模”;(b)“加強銀行同業批發性融資管理”,這主要是避免貨幣市場利率大起大落;(c)“大力推進資產證券化”,主要是為了釋放資本和相應的信貸額度、以及緩解貸存比制約( d)遏制資金爭奪逼高資金價格的行為,主要是規範互聯網金融和打擊非法集資;(e)合理控制利率市場化的節奏,此前對於利率市場化的表示最為常見的是“加快推進”,而本次39號文的表述則是“有序推進”,這意味著,對於一些會推高金融機構負債成本和企業融資成本的利率市場化措施,其推出節奏會延緩,而與此同時,能夠起到降低融資成本的市場化舉措,就會更快推出,比如政策操作指標利率體系(包括政策“利率走廊”)的建立,就會被明顯加快。

強調和倡導商業銀行要理性、合規經營

對理性經營的倡導,主要表現在:在內部考核方面,39號文第六條明確要“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引導商業銀行糾正單純追逐利潤、攀比擴大資產規模的經營理念,優化內部考核機制,適當降低存款、資產規模等總量指標的權重。發揮好有關部門和銀行股東的評價考核作用,完善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評價體系,合理設定利潤等目標。”在貸款利率定價方面,雖然表示要“提高自主定價能力”,但也要求各方“綜合考慮我國宏微觀經濟金融形勢”。

在合規經營的強調方面,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要清理整頓不合理的金融服務收費;二是要“加強對影子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方面的管理,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各類理財產品的資金來源或運用原則上應當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切實整治層層加價行為,減少監管套利”;三是要“遏制變相高息攬儲等非理性競爭行為,規範市場定價競爭秩序”。

監管政策調整新動向

39號文多處表述都與監管指標有關:

第一處,在第一條中,要求“進一步研究改進宏觀審慎管理指標”,預計由此允許適當增加信貸量;

第二處,允許企業貸款由傳統的“先還後貸”調整為“直接滾動融資”,這使得企業不用再為先還款而舉借高成本“過橋”融資;

第三處,“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指標”,並“研究將其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評價體系扣分項,約束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沖時點”行為”。

當前措施是“為改革買時間”

與常見的官方文件不同,39號文在文末還有一段文字:“從中長期看,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要依靠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治本之策,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形成財務硬約束和發展股本融資來降低杠桿率,消除結構性扭曲。”

清醒認識到前文這些舉措,僅僅是緩解短期問題的辦法,而長期的還得依靠“拖進國有企業改革和財稅改革,簡政放權,打破壟斷,硬化融資主體財務約束” 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意味著,當前措施更多是在“為改革買時間”。

而在我們看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已不僅僅是小微企業,而是波及到第二產業的大企業,其關鍵是在負債率高的情況下,其盈利能力卻在持續惡化。

因此,從宏觀上來說,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是要讓企業能夠掙到錢。否則,即便這一期融到了資金,如果到下一期還不起,仍然會融資難。而我們此前的分析顯示,目前的經濟狀態是可貿易程度高的企業(主要是第二產業)普遍盈利困難,而可貿易程度低的企業(主要是服務業)則景氣狀況相對較好,由此分明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高估,已成為制約企業盈利的關鍵因素。而數據也的確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工業企業利潤呈現顯著的反向關系。因此,在我們看來,修正人民幣匯率高估是讓目前企業脫困最為重要 的一環。而遺憾的是,這一點似乎在著力緩解融資貴的一攬子方案中(39號文) 卻被令人遺憾地忽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18

保險國十條:行業的回暖信號與投資信號 作者:格隆匯 曹恆乾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4
【編者按】:國務院第5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簡稱「保險國十條」),具體措施包括支持保險機構大力拓展企業年金;創新養老保險產品與投資養老產業;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鏈接的健康保險服務、設立醫療機構、參與醫院改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利用債權計劃等方式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鼓勵設立不動產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與基金公司;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到2020年保險深度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

格隆匯也很看好這次政策對保險行業的全面深度支持。再考慮到上半年債券牛市,股市走好對保險公司資產端收益率的抬升,我們認為蟄伏了近三年的保險行業有可能迎來一個中長期的行業回暖,格隆匯會員曹恆乾全面解讀此次新國十條,特地為大家分享,供大家參考,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內容如下:

投資端限制進一步放開,投資收益率有望提升

保險國十條中對鼓勵保險公司通過債權計劃與股權計劃投資養老產業、設立醫療機構與參與醫院改制,參與國家重大工程、棚屋改造、城鎮化、設立不動產、併購基金等,對保險公司投資端的限制有望進一步放開。

根據目前保險公司資產的投向,測算實際的投資收益率水平能維持在4.5-5.5%,高於中國保險公司3-3.5%的實際負債成本,除了類似2011資本市場大幅下跌以外,保險公司投資都是盈利的。


隨著保險公司投資渠道的放開(特別是對年化收益率在6%-8%左右的債權計劃與另類投資範圍的放開),每年投資資產中約佔投資資產10%-20%的到期的債券、定期存款等資產會重置,重置後投資收益率有望顯著提高。



圖1:投資範圍擴大後,利差將有望提升並逐漸趨於穩定


產品端個稅遞延得到政策扶持,保費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保險國十條中對鼓勵保險公司創新養老保險產品、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鏈接的健康保險服務、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目標到2020年保險深度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

由於在目前的醫療制度下,保險公司只能按醫院的發票賠付而不能向海外那樣按投保人的病種賠付,醫院和保險公司的利益是對立的,保險公司很難在健康險上盈利,因此保險公司對於開發非重疾的健康險、醫療保險沒有熱情。隨著保險機構獲准建立醫療機構與參與醫院改制,醫院與保險公司的利益有望一致,讓投保人享受充分保障的針對常規疾病(非重疾)的保險產品有望推出。

目前由於對商業養老保險缺少稅收優惠,市場需求較小,隨著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推出,商業養老保險佔比有望迅速提升,支撐行業保費持續增長。

過去5年間,還原11年壽險保費確認準則變化的影響後,行業保費增速年均是14.5%,按保險國十條的規劃,假設人口不變,到2020年的未來7年年均增速在15.9%。筆者認為隨著醫療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得到政策扶持,這一目標有望實現。保費的持續增長將給保險保險帶來不斷增長的資產規模與盈利。

因此估值低+互聯網平台建設全面鋪開的中國平安、穩健的中國太保以及保費有所改善的中國人壽都是可跟蹤的標的。

1、保險國十條明確行業改革發展方向、前景廣闊:投資端,國十條進一步放開保險公司投資渠道的限制(特別是對年化收益率在6%-8%左右的債權計劃與另類投 資範圍的放開),投資收益率有望顯著提高。產品端,保險國十條中對健康、醫療 保險與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均有政策的扶持,2013年到2020年年均保費增長有望達到 15.9%,保險公司盈利受兩個方向的推動,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

2、受益於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無風險收益率決定了持有人的成本,因此在 無風險受益率較低的地區,如美國和香港,投資者更願意持有保險股之類有較高的 盈利能力、淨資產收益率與分紅率的股票,也因此香港保險股的股價長期相對A股有 溢價。A股的歷史數據也表明,當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的時候,保險股股價表現較好, 雖然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像美國與香港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下降到1%左右甚至更低, 我們認為在市場資金成本下降的背景下,下半年保險股會繼續出現估值修復的行情。

3、盈利突出、估值安全、攻守兼備:保險公司近兩年表現出了的盈利能力 (12%-20%的淨資產增速),基於2014年預期,而目前整個行業的估值只有1.6-1.8 倍P/B左右,整個行業的價值嚴重低估,保費問題也已經在2013年有了明顯的改善。 目前安全性十足。

4、平安基本面發生積極改善:平安互聯網金融平台「平安一賬通」,「陸金所」, 「萬里通」的全面推出,已搶佔市場先機,中國平安在互聯網金融的佈局已經佔盡優勢。

5、近期,推動保險股上漲的核心理由還是滬港通的即將開通,低成本資金進入 中國市場,進而提升國內保險股的吸引力。保險國十條在此時點推出,在投資端進 一步放開,產品端扶持個稅遞延商業保險與醫療健康險,投資、保費有望雙受益, 同時受益於市場資金成本的下降,下半年保險股或將繼續估值修復的行情。

基於如上理由,建議關注中國平安、中 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

附錄:建議公司盈利預測與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62

“新常態”到“金十條”,開工已無回頭箭

來源: http://xueqiu.com/3940429450/30891680

7月2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8月14日,一則名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出現在中國政府網。有細心的投資者發現,《指導意見》成文的時間是8月5日。為何8月5日下文,14日才出現在政府官網上呢?

很快,一則新聞給出了答案:“8月15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以及外管局聯合舉行媒體吹風會。”吹風會主旨恰好就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原來,這十天是留給一行三會做準備的時間。又是常務會議,又是國辦發文落實責任,又是一行三會聯合新聞發布,哪怕再遲鈍的人,應該也能嗅出背後的鄭重其事不同尋常。這一次,管理層是真的下決心要將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給降下去。

說到這里,一定會有懂行的出來質疑,早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政治局就明確提出“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結果2013年實體資金價格系統性提升,光錢荒就鬧了兩輪。你憑啥說這一次,結果會不一樣?

原因很簡單,因為“新常態”=進入7.5%增速通道!

什麽叫通道我想大家都明白,2014年開始明確7.5%,你總不可能2015年就不保了吧,向前看至少至少2-3年,也就是說,大概率來講明後兩年的任務都會錨定在7.5左右。這時候,一個麻煩就浮現出來了, 想實現7.5增速,殊為不易。

按照過去這些年的經驗數據,7.5左右增速,大致需要對應19.3%的投資增速。考慮到服務業在起來,我們抹掉零頭往下做點安全墊資,投資增速至少需要18%左右吧。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約在17-18%之間,對應信貸余額同比增速14%左右,增量規模大約5.8萬億。

當我們列舉以上枯燥數據的時候,估計絕大多數投資者應該已經看到了癥結:錢!

7.5%左右的增速通道,想實現目標就必須加杠桿,也就是借錢。盛松成曾經做過一個測算,哪怕按照7%增速,連續幹三年的話,14、15和16三年,對應固定資產投資所需的新增貸款將高達24.5萬億。到2013年底,非居民貸款余額大約占比三分之二強,也就是52萬億。這意味著,政府和企業的貸款余額將增加近50%!

很有可能,無論盛松成的推算,還是我的補充,都有不足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7.5%增速通道的潛在要求則是明白無誤而且明確無誤的:必須再加一輪杠桿。

而說到加杠桿的攻堅戰,就絕對缺不了三大主力:

第一大主力,住戶部門,對應著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占總固定資產投資比例近1/4。住戶部門是怎麽加杠桿的呢?兩個字,房子。2009年到2013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維持了年均20%的增速,總投資額30萬億。投資資金來源的大頭是銷售回款,老百姓買房金額25萬億,住戶部門貸款14萬億,其中毛估估超過7萬億為住房按揭貸款。央行發布的季度人民幣加權貸款利率顯示,從2012年3季度開始,個人住房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就一直在往上走,從6.2%上升至6.9%。

你要讓住戶部門加杠桿,房地產市場就必須起來。光解禁限購,分量還不足,很多地方放松限購後,脈沖式放量一把,很快銷量又沈寂下去。需要進一步放松限貸,甚至,更進一步的話,需要降低貸款利率和首付成數。

第二大主力,制造業,對應著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占總固定資產投資比例近1/3。制造業都是獨立經營運作的實體,行為遵循最基本的商業原則:有利則為之,無利則避之。什麽情況下加杠桿呢?很簡單,要麽你的投資回報率起來,要麽你的資金成本降下來。投資回報率起來談何容易,至少對於政府而言,想把整個制造業的回報率打起來,付出的代價與收獲不成正比。相比而言。降低制造業的實際融資成本就是可行而且容易的出路。(順便說一下,ROIC數據已經持續十個季度低於企業實際融資成本,所以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一路下行)

第三大主力,中國政府,對應著基建投資,占總固定資產投資比例近1/4。政府投資以講政治為主,但是你再牛的人也做不到把自己拎起來,所以得面對現實: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過重。最近一次全國審計數據顯示,2014年地方政府需要償還債務本金為2.4萬億,咋一看,似乎問題不大。       只不過,天下事最怕認真二字。因為,魔鬼和天使一樣,喜歡呆在細節里。

2.4萬億是建立在2013年下半年不借新還舊而且沒有新增債務基礎上算出來的還債壓力。從2010年至今,地方政府啥時候真正控制過債務規模增長?兩個字“沒有”,四個字“從來沒有”!從10.7萬億擴張到18萬億,也不過短短3年時間而已。

OK,哪怕我們相信地方政府忽然轉了性,學會了控制債務增長。也就是說,2014年年初和2013年年中的債務規模一樣大。那麽,只要債務規模不下降,兩個時點向後看一年的還債壓力就一樣大。有多大呢?大約6萬億!請註意,這還沒包括利息。算上利息,至少也是7-8萬億的債務滾動壓力。

你看,如此龐大的債務壓力,你讓中國政府怎麽大規模加杠桿呢?

出路就在兩個地方,第一是降低債務利率。第二是想辦法給錢,錢從哪里來呢?國開行。2014年,國開行掛牌成立了一個住房金融事業部,法定職責寫著負責解決各地棚改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必將未來名震江湖的部門,一定會在中國金融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至於最終是毀譽參半,還是贊譽有加,姑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邏輯推演至此,我們可以信心滿滿地認為:這一次,是真的必須講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下來。因為,事關“新常態”成敗,開工已無回頭箭。

接下來,我們做第二件事:金十條可以信賴麽?如同所有的將軍出征前,都會問自己的那樣:我們可以得勝回朝麽?

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我們必須先做一件基礎性工作:想明白資金價格為何高企。

中國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主要由兩塊構成:基準利率+利率浮動。基準這塊由央行來定,浮動這塊由市場來定。2013年以來,一直到2014年1季度為止,基本上市場決定的這塊一直在往上走。今年2季度的下行,則必須感謝各種“定向寬松”。



所以呢,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取決於兩大塊:一個是利率基準,還有一個就是市場主體選擇。

我們大致可以歸攏一下,按照威力大小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措施排個序:

第一梯隊:直接降息或者定向降息;

第二梯隊:增加供給,比如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比如說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尤其是不用還錢的股權融資。增加貨幣信貸總量增長的效果斐然,今年2季度,加權平均貸款利率第一次顯著回落,年初以來大規模的定向貨幣釋放導致無風險利率持續回落功不可沒(各種定向,加起來,近2萬億)。向前看,如果股權融資這塊能夠大規模起來,相信資金價格還將進一步回落。

第三梯隊:針對銀行,敲打撫慰並舉。銀行間資金寬松是不夠的,你得讓銀行改變惜貸行為,把錢真正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比如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比如縮短企業融資鏈條,比如清理不合理金融服務收費,比如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比如完善銀行考核體系,比如發揮保險、擔保的功能。這些措施,都只是治標而非治本。商業銀行之所以惜貸,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和錢過不去(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擺在那里,主要盈利來源於息差,不放貸,喝西北風麽?)。而是他們在賺錢的同時,還要考慮一個風險問題。風險來源實體經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短期改變不了。唯一的辦法,是正視並轉移風險。AMC是這個路子(國家成立機構從銀行買不良資產,分擔風險),十萬億理財產品拆解資產池單發是這個路子(資產池是銀行一家背風險,單發則至少是銀行老百姓一起扛),大力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風險從銀行轉到投資者身上,參見兩房發行的MBS)也是這個路子。

幾乎可以確定,未來一個時間段,哪怕利率基準維持不變,實際融資成本也一定會降下來。但是,考慮到金十條提了很多東西,涵蓋第二和第三梯隊,唯獨沒有提第一梯隊的內容。而光靠已經提及的十條措施,融資成本能降多少,幅度夠不夠?

個人看法:很可能,是不夠的。

我們來算一筆賬,以加杠桿的三大主力之一制造業部門為例,假設管理層創造了奇跡,光靠金十條讓加權平均貸款降到了利率基準線,也就是6.5%左右。非金融企業ROIC才5%出頭,就是跳著夠,也夠不著啊。除非你能把實際融資成本降到5%左右,制造業才會有足夠動力去加杠桿,而非去杠桿。當然,考慮到你把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往下降的時候,經濟需求可能會起來,企業經營狀況會改善,你不用加權平均貸款利率降到那麽低,加杠桿就會變得可能。

至此,我們已經大致可以提出未來加權平均貸款利率的兩階段走勢:

第一階段,金十條發揮作用,融資成本逐漸下降,空間不超過50-60BP;

第二階段,利率基準成為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最大障礙,央行宣布降息或者定向降息;

融資成本降低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已經在《目標,上證2450!--基於企業盈利的判斷》說的很清楚,這里不再羅嗦。本文主要提示行業機會,利率敏感型的非金融行業將顯著受益,包括不限於:

地產、建築裝飾、鋼鐵、有色、國防軍工、公用事業、家用電器

看到這些行業,大家覺得眼熟麽?是不是恰好過去兩個月里,漲幅最兇猛(沒敢下手的,天天看盤面,感覺大概率是胸悶而非兇猛吧)那幾個?


特別提示:公眾微信號“huataicelue”

分析師徐彪所有成熟或者不成熟思想的統一發布平臺:公眾微信!(微信號:fenxishixubiao)


所謂思考,更多是把個人怎麽想的過程記錄下來,供大家參考。邏輯推演、數據支持不嚴密之處,見諒之余歡迎來信探討。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61

水十條出臺在即 水處理投資盛宴開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23 19:09 編輯

水十條出臺在即 水處理投資盛宴開啟
作者:劉曉寧


近期備受業界關註的“水十條”取得進展,據知情人士透漏,整體框架方向已基本確定,年內完成沒有問題。環保行業是格隆匯一直以來最看好的行業之一,近期也連續挖掘了北京發展(154)、綠色動力環保(1330)、康達環保(6136)等標的。“追尋有趨勢的價值”,在格隆看來環保行業就是目前看得見的沃土,就處在這種“有價值,也有風”的階段。在格隆看來,中國未來3-10年將迎來環保板塊的黃金周期,類似“水十條”這樣的環保行業扶持政策會不斷頒布,這就是格隆為何反複分析環保行業與其中標的的原因。

本期港股那點事就分享來自環保行業資深專家劉曉寧關於水處理行業目前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的看法,以及未來行業在水十條出臺後蘊含投資機會。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投資要點:

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住建部和財政部關於市政建設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指導意見也即將出臺,水處理行業市場化改革方向明確。PPP模式下有望實現廠網一體化,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項目運營,有助於提高運營效率,加速老舊管網改造,拉動新一輪改造投資,這些是符合我們倡導的環保服務外部化的趨勢的。

《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預計將於9月中下旬出臺,將推動節水和工業水處理市場爆發。農村高效節水灌溉市場預計12-15年年均投資在180億元左右。我國工業廢水重複利用率不足30%,遠低於國家平均85%水平。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要求到15年,工業水重複利用率至少提高4.2個百分點。隨環保事件催化及標準趨嚴,工業廢水治理有望成為《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核心。保守假設大多數行業未來不再新建產能,預計未來5年改造市場投資額將達400億元/年,運營規模有望達到430~620億元/年。

市政汙水產業升級,水價改革加速再生步伐。環保提標驅動城鎮汙水處理改造升級,帶動膜設備及工程市場快速發展。預計全國城鎮汙水設施改造需求約0.79億方/日,其中14~18年年均改造投資有望達140億。此外,隨水價改革有望落實,再生水設施新建有望加快,預計14-15年投資將達213億。MBR出水水質可直接再生回用,易與傳統工藝結合,強化脫氮除磷,符合政策方向。隨投資運營成本下降,預計18年MBR工藝占比有望從目前2%提高到20%左右,到18年累計市場容量有望達578億元。

飲用水安全升級,超濾改造、家用凈水器市場有望提速。飲用水安全是民生大計,隨著飲用水新標準的落實,我們相信水廠超濾改造進度將會加快,未來5年帶來234億超濾改造空間。在這一情景下,2018年超濾膜在自來水廠中的應用比例也僅有10%,仍無法保障大部分百姓的飲水安全,民用凈水器在未來5年內仍會保持快速發展。

投資策略:堅定看好水處理產業鏈。我們對水處理產業鏈進行梳理,重點推薦以下主線:
1)工業水處理:萬邦達、津膜科技;2)城鎮汙水改造:碧水源;3)受益於水業市場化改革:武漢控股、首創股份、重慶水務、興蓉投資;4)節水市場:大禹節水;5)家用凈水設備及膜元件:南方匯通、開能環保、碧水源。

1.政策頻出,水處理行業市場化改革加速

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住建部和財政部關於市政建設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指導意見也即將出臺,水處理行業市場化改革方向明確。《關於進一步推進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底前試點地區全面完成現有排汙單位排汙權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為全面推行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奠定基礎。

8月28日,江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即公私合作)試點項目推介會在南京召開。此次推介會共向社會推出了15個PPP試點項目,總投資額約875億元,涉及包括供水安全保障、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在內的五大領域。

廠網一體市場化可提高水處理項目運營項目,擴大投資規模,並促進第三方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現有的水處理項目尚處於廠網分離狀態,PPP模式下可實現廠網一體化,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項目運營,有助於提高運營效率,加速老舊管網改造,拉動新一輪改造投資,這些是符合我們倡導的環保服務外部化的趨勢的。

《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在即,水處理投資盛宴如期開啟。預計“水十條”將在九月中下旬發布,以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和降低劣五類水體比例為主要目標,總的投資額估計2萬億左右,涉及地表水的河湖消除劣V類(最大)、入海河流消除劣V類(海洋,最少)、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安全、地下水水源地及補給徑流區保護、水質較好水體保護等5項相關投資。

2.“水十條”推動節水市場和工業水處理市場快速發展

2.1《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臺,節水和工業水處理最受益

《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9月中下旬有望出臺,節水和消滅劣五類水將成重點目標。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大,很多沒有經過有效處理就直接排放,引起河道流域汙染,嚴重威脅人類和水生態安全。根據13年全國環境公報,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劣Ⅴ類水質斷面占比高達9.0%,流域治理刻不容緩。14年2月13日,環保部審議通過《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核心是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工業廢水治理,並提出至17年前消滅劣V類水的目標,比原定目標提前3年。

2.2“十三五”水利規劃編制啟動節水灌溉空間廣闊

水資源緊張+糧食安全,系我國節水灌溉普及推廣的主要原因。根據《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全國半數以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條件,農業節水總體水平不高,全國9億畝有效灌溉面積中節水灌溉工程面積僅占46%,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力度不夠,區域發展不平衡,單方水糧食產出只有發達國家一半。節水灌溉技術可使小麥增產60%-90%,玉米增產50%,並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是解決我國糧食安全和水資源緊缺問題有效途徑。06年以來,國家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節水灌溉市場發展,到12年底已形成節水灌溉面積4.68億畝,預計13~15年年均投資規模將在180億元左右。



“十三五”水利規劃編制啟動,有望推動高效節水灌溉進一步發展。截止12年,全國高效噴、微灌面積占節水面積僅21%。14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幹意見》,要求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分區域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行動。5月2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按照統籌謀劃、突出重點要求,在14-15年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據報道有望新增年農業節水能力260億m³、增加灌溉面積7800多萬畝。隨水利規劃逐步落實,高效節水灌溉市場占比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





2.3 工業水重複利用率提升、標準趨嚴催生改造需求,造就千億市場

12年以來,環保部連續出臺《制漿造紙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範》等行業新標, 在排放標準和監控方面雙雙從嚴。另一方面,工業水重複利用率提升需求也要求現有 處理設施更新改造。



參照12年全國工業水處理能力和實際處理量數據,我們對未來5年行業市場空間進行了測算,預計工業水處理市場總規模有望達1000億元/年。其中,

改造:按2012年全行業2.7億噸/日的處理規模,一半完成升級改造,單位改造成本1500元計算,未來5年年改造投資額有望達到400億元。

運營:2012年工業水實際處理量527億噸,實際運營負荷率僅54%,假設2015年負荷率提升到60%,委托運營比例30%,按運營單價平均2.5~3.5元/噸估算,年運營規模有望達430~620億元。

新建:保守假設大多數工業行業不再新建產能,預計新型煤化工新建投資額可達40億元(不完全統計),石化的新建投資額為30~35億元。未來5年,工業水處理投資運營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年。



3.市政汙水產業升級膜處理空間廣闊

3.1環保提標推動改造升級再生回用率將達15%

環保提標拉動產業升級,預計未來5年城鎮汙水設施改造需求有望達700億。《“十二五”主要汙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技術指南》指出,我國現有執行二級排放標準的汙水處理廠在“十二五”期間要提高到一級B標準,部分地區需要提高到一級A或更嚴格的標準;全國60%的汙水處理廠需要增加脫氮除磷設施。假設2000年以前設施全部需要改造,2009年以前60%比例需要改造,2010年以後不需要改造,預計全國城鎮汙水設施改造需求約為0.79億m³/日,對應改造比率為49.0%。其中:2011~2013年已完成升級改造規模為1078萬m³/日,預計2014~2018年年均改造規模將達到1400萬m³/日,按改造成本1000元/m³估算,對應投資額約為140.0億。

圖5:各階段投運城鎮汙水處理設施中,預計需改造規模情況(單位:億 m³/日)圖6:14~18年我國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年均改造投資預測(單位:億元)


資源稟賦決定汙水回用需求迫切,規劃“十二五”再生利用率達到15%。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僅2140m³,處於中等偏下水平,未來城鎮化及工業水需求增長將加劇水資源緊張,汙水再生能有助於解決用水矛盾。然而,我國再生水利用率仍然偏低,截止12年僅8.3%,比2009年8.6%還略有下滑,較規劃15%有著較大差距。住建部統計顯示,11-13年我國新增再生水設施處理能力800萬m³/日,“十二五”任務完成率不到30%,預計14-15年汙水再生利用投資將提速,新建規模有望達213億元。

3.2中國膜市場快速增長國產化率不斷提升

膜工藝有望直接受益城鎮汙水處理產業升級。膜法水處理技術具有出水水質高,處理效果穩定的特點。MBR是膜法水處理技術的典型代表,可用於多種類型的汙水處理。MBR出水可達到國家城鎮汙水一級A排放標準,水質明顯優於傳統汙水處理工藝,並可直接再生回用,將受益城鎮汙水處理“改造”和“再生”。此外,MBR易與傳統工藝結合,強化脫氮除磷,符合政策方向。

MBR目前主要用於市政汙水處理,未來隨成本下降,滲透率及市場範圍有望進一步擴大。在同等出水水質下,萬噸以上MBR市政項目實際投資成本比傳統活性汙泥法(需增加三級處理工藝)投資成本僅高10%-15%。考慮電耗下降和汙泥處置,MBR工藝運行費用僅比傳統工藝高出不到20%,且隨膜國產化率提升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競爭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膜工藝與傳統工藝運行費用差距可降至20%。從國際國內經驗來看,近年來MBR的投資和運營成本已經顯著降低,主要體現在電能的消耗上,目前最好水平每噸水耗電0.4kwh,比傳統工藝僅高出0.1-0.15kwh/噸水。第二,以前國內90%以上項目使用國外膜材料,國產膜材料主要用於規模較小的項目。目前能夠應用於大型工程的膜材料國產化已經開始逐步實現,這更進一步降低MBR投資運營費用。第三,汙水處理的活性汙泥池中會產生大量汙泥,MBR工藝產泥量比傳統工藝少三分之一左右。“十二五”國家要求市政汙水的剩余汙泥需進行無害化處置,如果考慮MBR工藝減產的汙泥量,那麽與傳統工藝之間的運營費用差距將進一步縮小,更不用說節省的土地成本。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和人們對於再生水利用的重視使得應用MBR技術的性價比在不斷提升。



膜工藝增長空間廣闊,預計18年市場份額將提升至20%。目前,膜技術在其主要下遊市政領域占比僅2%左右,具備較大增長空間。保守估計,14-18年我國將累計新建城鎮汙水處理能力0.3億m³/日,累計改造0.9億m³/日。假設膜工藝在增量市場中應用占比平均達30%,則18年累計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78.1億元,占城鎮汙水處理能力的20%左右。




4.飲用水安全升級超濾改造、家用凈水器市場有望提速

4.1市政供水提標改造超濾市場空間廣闊

飲用水新標準帶來市政供水提標改造需求。12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強制性實施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5749-2006),這是該標準自85年之後最新修訂版。新版本標準中,提出了106項水質指標,其中常規指標42項,非常規指標64項。與舊標準相比,新標準主要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並統一了城鎮和農村飲用水衛生標準,基本實現了飲用水標準與國際接軌,將成為啟動自來水廠升級改造的催化劑。



超濾膜將有望逐步取代傳統工藝,成為第三代城市飲用水凈化工藝核心技術。市政供水設施改造方法包括混凝與沈澱工藝的改良、過濾環節的加強和增加深度處理,第二代工藝中的臭氧活性炭便是深度處理工藝的一種,另外還包括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和膜過濾。其中,傳統工藝過濾精度較低,消毒劑和混凝劑的使用量較高,對水質影響較大,不能滿足新國標。超濾膜技術利用純物理方式過濾水中細菌、病毒、膠體雜質和大分子有機物,使原水的有害物質全部被去除,達到直飲水標準。



市政供水超濾改造空間巨大,預計未來5年市場需求累計將愈200億元。截止13年,全國供水能力約4.21億噸/日,預計18年將達到4.76億噸/日。假設未來5年新建供水規模5500萬噸/日,改造規模9563萬噸/日,其中膜技術占比由目前10%逐年提高到35%。按膜單位投資500元/噸水估算,預計14-18年超濾膜市場需求將達到234億元。




4.2市政供水二次汙染嚴重將帶動民用凈水器需求

管網陳舊落後以及二次供水汙染影響終端供水品質。目前全國仍有大量服務期限超過50年和材質落後的管網,老舊管網易生鐵銹,管網破損、維修管理不力也易使得地表汙染物滲透入管道中汙染自來水。而在西方發達國家,自來水通常被以6-8公斤力/平方厘米的高壓輸送到居民家中,然後通過減壓閥將壓力調整到適合用水點使用的壓力。而我國多采用低壓供水(不超過2公斤力/平方厘米),易使管路產生負壓,造成滲漏,增加輸水過程中水質再汙染的可能性。此外,各城市尚有不少高層水箱和地下蓄水池,若對於二次供水清洗消毒不嚴格或監管不規範,水箱或蓄水池失於維護、清潔,滯水易引起微生物繁殖,形成汙染。

民用凈水設備目前在我國市場普及率較低,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僅15%,其它城市2-5%,農村基本空白,而在歐美國家已經達到90%,在日韓也到達70%。根據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12-13年凈水設備銷量分別為260萬臺和360萬(yoy38%),銷售額分別為53億和80億(yoy51%)。中怡康預測,2014年凈水設備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將分別達到558萬臺和136億,分別同比增長55%和70%。預計2013-20年,凈水設備市場年均複合增速將維持45%左右。
膜凈水器市場占比有望逐步提升。根據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反滲透機在凈水設備市場零售量中占比從2009年的2.6%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34%,所占的份額最大,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其次是超濾及中空纖維機器,為13%。膜凈水器市場占比大幅增加。此外,家用凈水器市場集中度較高,前五大廠商市占率超過90%。
圖 7:13-20 年凈水設備市場 CAGR 有望達 45%      圖 8:家用凈水設備均價變動假設




5.投資策略:堅定看好水處理產業鏈
水處理行業政策頻出,隨《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近期出臺,水處理市場景氣度講更加高企。我們對水處理產業鏈進行梳理,重點推薦以下主線:1)工業水處理:萬邦達、津膜科技;2)城鎮汙水改造:碧水源;3)受益於水業市場化改革:武漢控股、首創股份、重慶水務、興蓉投資;4)節水市場:大禹節水;5)家用凈水設備及膜元件:南方匯通、開能環保、碧水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