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論文造假生意依舊 中國亟需打造自己的SCI

107篇中國作者的論文涉嫌造假,近日,被德國知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下稱斯普林格)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雜誌宣布撤回。該事件引發了中國科學界和輿論的高度關註。

這並非第一次出現論文造假被曝光的情形,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物集團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為中國大陸作者);同年8月,斯普林格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64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作者;同年10月,荷蘭愛思唯爾出版社集團撤銷旗下5本雜誌9篇論文,作者亦全部來自中國大陸。

雖然,輿論高度關註,然而造假仍在繼續。“今天又收到了中介公司代發、代寫論文的郵件,基本每天都有。造假仍會繼續的,負責造假的中介公司並沒有收手,甚至不會出現一點停頓。”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對第一財經1℃記者說。

從課題申請、實驗、論文撰寫、審稿到發布,一條完整的造假鏈條充斥在醫療領域。業內人士表示,論文造假的行為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中國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此設定了嚴格的審查程序,但因何會屢禁不止?論文造假背後存在著怎樣的邏輯鏈條?

被撤緣由

論文造假可謂形式百出,內容、翻譯、評審程序和刊登等諸多環節都容易出現問題,再夾雜上中介機構或者期刊本身的利益訴求,造假在很多時候成為一種明知的潛規則。

斯普林格近日撤回論文的事件,創下了國際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從撤稿名單來看,這107篇論文全部來源於中國作者,而作者絕大部分又來自國內各大醫院。

曾參與過國內外有關期刊審稿的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放射科和介入科主任梁宗輝教授在接受1℃記者采訪時說,這一次的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但造假原因相比2015年有著本質區別——論文造假不一定是假論文。

4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稱“中國科協”)領導與斯普林格方面進行了會談。 中國科協稱,論文因虛假同行評審問題被撤,應該以適當方式讓公眾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體的責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確實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發生後,斯普林格沒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斯普林格和期刊編輯存在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理應對此承擔責任。

斯普林格方面稱,撤稿事件是全球性問題,不只針對中國作者的論文,其他國家作者的論文也存在因虛假同行評審等原因被撤稿的問題。

此次107篇論文被撤稿的原因是涉嫌同行評審造假。“所謂同行評審,是雜誌社將投稿交給同行的專家進行評審,然後給出是否發表的評審意見。”梁宗輝表示。

按照《腫瘤生物學》此前規定,論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薦評審這篇論文的合適專家。此舉本是為了讓細分領域的研究能有對口的專家進行評審,但這也讓造假者有機可乘。

《腫瘤生物學》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影響因子為2.9,但被國內需求者選中的關鍵原因是,它在SCI的名錄之中。這也是很多中國作者選擇這家國外期刊的主要原因。

SCI有著怎樣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呢?

SCI誘惑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很多人將論文發表在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下稱 SCI )中的期刊上,視為博士畢業、醫生晉升、課題結題的重要指標。

“大家之所以選擇在SCI上發表論文,是因為國外好的雜誌經過同行評審,質量高,國際影響大,這會影響醫院級別、課題申請以及醫生評級。”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對1℃記者表示。

SCI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I最為重要。

SCI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作為一項衡量科研機構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很大程度上能真實反映一所高校(或科研機構)科研學者的科研水平,正因如此,SCI在中國被神化。

“人才培養是慢功夫,靠SCI文章‘激素’培養出來的,只能是拔苗助長,好看不中用。” 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廖新波表示。

很多科學界人士呼籲審慎對待SCI論文,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胡大一曾撰文指出:“醫生的本職工作是看病。我國近年來SCI論文數量出現了‘大躍進’。即使不是造假,也有相當數量發表的SCI論文是為SCI而SCI。”

近幾年,中國科研學者在發表SCI論文數量上保持著持續增長的態勢。2016年10月12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狀況》一文內容顯示,2016年SCI就收錄了304054篇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其中涵蓋了2526篇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高水平論文。2015年收錄中國科技論文為 29.68 萬篇,連續第七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份額的16.3%。

1987年,當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開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工作的時候,SCI收錄的中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的數量在世界上排位大致是二十七八位。到了2010 年,中國的SCI論文數已經排在世界第二位,並一直保持至今。

在2015年,發表SCI論文數量較多的十個學科中,臨床醫學位居第二位,為30752篇。但是18個學科論文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10位的名單中卻沒有臨床醫學這個學科的論文。

“很多醫生也許是一個臨床高手,但是在研究、寫論文方面,確實存在不足。但如果不發表論文、不晉升,課題、收入、身份都會受到影響,與那些臨床技術不足卻靠論文上位的人相比,他們自己也難受,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選擇SCI發表論文這條路。”一位臨床醫生表示。

誰之過?

為什麽此次涉嫌造假的論文主要出現在醫學領域?通過醫生的晉職之路,答案便可窺見。

“一步一考試,一步一論文。考試包括醫學專業和英語等。從初級走到高級,除了準備好了論文,做完要求的課題,還有時間的限制,等到該升副高、正高時已過40歲,你還得準備好這場考試。”上述臨床醫生表示。

在中國,似乎還沒有哪個行業的職稱晉升如醫學領域之艱難。醫生一般分為住院醫師(初級)、主治醫師(中級)、副主任醫師(副高)、主任醫師(正高),通過考試後每5年晉升一級。以五年醫學本科為例,畢業時23歲,開始參加規範化培訓,24歲或25歲考取醫師執照當上住院醫師,住院醫師做滿五年之後,參加晉升主治醫師的考試,當上主治醫師30歲左右。每做滿五年,才準許參加更高一級的晉升考評。一般情況下,37歲當上副主任醫師,44歲主任醫師。

“從住院晉升到主治,相對容易。但從主治醫師晉升為副主任醫師,也就是由小醫生變成專家,是醫生最大的職業飛躍,難度頗大。從事主治醫師工作5年後可以考副主任醫師,此時,你需要準備幾篇SCI論文,還要申請至少2項省廳級別課題。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5年後,又要進一步晉級,就需要準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時發表幾篇3分以上的SCI論文,還需要通過職稱考試。”上述臨床醫生表示。

這條艱難的“職業升遷之路”,在國家制定的“衛生人員晉升職稱條件相關規定”中,卻從未出現過對在SCI期刊中發表論文的要求。

“國家從未要求醫生必須發表SCI的論文,都是各個單位自己的規定。一些大學所屬醫療機構、大學院校甚至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就必須要有一篇SCI的論文,主要是為了提高自己單位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一位衛生系統官員告訴1℃記者。

“其實國家這個職業晉升評定的制度是沒有錯的,它的目的是逐級篩選人才,錯在我們的執行單位。這個制度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成為優秀人才,並不是強制要求所有人都需要晉升,考核制度上從來沒有這樣要求。如果你的綜合實力達到要求,才給你這個職稱和待遇。這是考核目的。但是誰也沒有說你不當教授、不升副高、正高就沒飯吃了。對於造假,有些單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希望把所有人都弄成‘優秀人才’。”一位知情人說。

但是現實卻涇渭分明。擁有正高職稱的醫生與中級職稱的醫生之間的差別不僅僅幾千元工資的差別,更多還有後續的課題經費、患者資源、社會地位等的不同,職稱背後的光環掩蓋了這條“升遷之路”的艱辛。

“造假論文的原因不能單純推給制度,有的醫生確實不適合做科研,只適合做臨床。事實上,也有很多的醫生臨床做得好,科研做得也棒;做科研和寫論文,又把他的臨床能力提升了一個檔次,只不過這需要醫生付出更多。那些不願意付出更多的醫生,就開始尋找造假的路徑,甚至一開始就造假。國家應該對醫生的職稱晉升有分類,對於研究型臨床醫生和純臨床的醫生區別對待,不能一刀切。否則只能讓人繼續造假。因為晉升評審的人不了解臨床醫生的情況,唯論文評審。如果讓醫療機構也參與評審,情況會好一點。”上述知情人表示。

影響因子

如何進行論文造假呢?

首先,一些醫藥公司充當著論文造假中介的角色。

一家擁有小型實驗室的生物醫藥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從事著論文中介的工作。他向1℃記者詳細介紹了一篇論文的誕生。

“我們主要是做SCI論文,在中國期刊發表論文不好做,我們一般不接在國內刊發的業務。SCI論文是根據影響因子來收費的,分值高的收費會貴些,最好可以發到6分到10分。10分以上發比較困難,因為10分以上的實驗課題,需要做很多實驗,然後對文章質量什麽的要求都很高,投稿也比較困難。10分以上的對文章的新穎度要求也高。10分以下的,我們做的比較多,有經驗,出實驗方案什麽的都很快。根據不同的課題,實驗費用也不一樣。我們目前6分以下的實驗課題代寫代發,收費標準是2.5萬一分。我們屬於生物醫藥公司,自己有小型實驗室,大型的實驗還是要跟其他實驗室合作。做實驗的人,一般都是一些醫科大學的博士生,並且是有過臨床經驗的。我們公司有專門的學術部門寫論文,她們都是頂級醫學院的科研人員,而且現在有專門的實驗設計團隊、翻譯團隊、期刊研發團隊、修稿團隊。我們每個月錄用的分值大概會達到100多分,每個月大概 有30個到40個錄稿,腫瘤的文章占比最多。”這家負責對外聯系的工作人員表示。

上述臨床醫生表示,“這些中介很多都是生物醫藥公司,寫論文的都是醫學類博士,他們捎帶著就幹的生意。政府有關部門根本無法去查,也沒有部門去管理這個。”

所謂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

“國內一窩蜂發SCI的文章,很多論文從設立課題就走向造假,讓中介介入寫標書幫助申請課題,做實驗,寫論文。拿到課題後,經費中按比例給中介。最可怕的是,這些中介為了省錢,根本不做實驗,直接拿別人的數據用在論文中。對於那些不懂英文,自己做了實驗,寫成論文,讓他們幫翻譯和潤色來講,這個造假方式最徹底。”上述臨床醫生表示。

在他看來,國外雜誌一般比較嚴謹,他們要求作者找審稿人,越是熟悉的審稿人,把關越嚴,因為一旦出現問題,審稿人會覺得是一種對自己的侮辱。但是這在中國,卻成為了一個空子。

“自己找審稿人,留自己的郵箱,雜誌抽查時,會把相關的問題發給審稿人。而在中國,收到這種問題郵件的卻是作者本人。這些都不算什麽,只不過是程序上的問題,重要的是論文數據造假,很多人自己在編數據、抄數據。”一位業內人士告訴1℃記者。

能夠讓這些假論文暢通無阻,也與當前的職稱評審流程有關。

“醫院、衛生部門沒有職稱評審的決定權,這些論文、課題資料申報等資料都只是從醫院、衛生行政部門走一下流程,最後評審權在人事部門,他們對醫生的臨床實力根本不了解,只看這些資料。而評審過程,也存在評審專家是否是熟人的因素。”上述衛生系統官員表示。

這條因為職稱誘惑帶來的造假之路,或將改變。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新的方向,從健全評審體系、優化評審條件、完善評審標準和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工作,不再將論文、職稱外語等作為申報的“硬杠杠”。職稱外語成績可不作為申報條件,對論文、科研不做硬性規定,可作為評審的參考條件,引導醫生回歸臨床。

在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廖新波看來,“職稱本應該取消,在無法取消的現在,大多數醫院重臨床輕論文是應該的。但是,在教學醫院,情況就不一樣了。目前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職稱晉升的條件遠遠高於其他醫院,中級升高級必須有多篇SCI文章。反過來說,職稱本身就沒有可比性,一個縣級醫院的主治與協和醫院的主治,能力是不一樣的。作為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和省部級以上的醫院應該把科研搞好,是科研的領頭人,讓一個縣級醫院的人去科研,是不合適的。職稱晉升英語考試的問題,英語原本是自覺獲取最新醫學知識的一個工具,現在反而是強制性考試,不必考試;我們應該廢職稱重經歷。”

翻譯潤色

研究成果出來了,想要發SCI文章,需要有足夠高的英文水平,但對於很多人來說,用英文寫論文並非易事。

這催生了大量論文潤色中介機構。作者將自己寫好的英文文章或者中文文章,交給潤色機構進行語言修改,把中式英語或者中文改為地道的英文。這一過程當然要收費,也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收到更多的業務和費用,那就需要向作者做出承諾:保證論文的發表。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了能夠保證論文的發表,中介機構發現同行評審允許推薦專家,於是就出現了專家造假的情況。在虛構專家被撤稿後,中介機構轉而采用真實的專家,但虛構了專家的聯系地址。

斯普林格承認,目前尚不知道此次被撤稿的論文作者是否知曉造假行為。 “我認識的一位醫生這一次有篇(論文)撤稿,他自己感覺很冤枉。”梁宗輝對1℃記者說,“因為文章內容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是潤色了語言而已,他自己不知道代投稿的人在同行評議造假。”

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被撤論文作者單位在2015年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提供國際論文服務的中介機構多以“語言公司”的面目在網絡上出現。表面上,他們是為英文水平不高的科研人員進行論文潤色,實際上卻提供從虛假同行評議、代投到代筆的“一條龍”服務。 上述機構網羅了不少同時具備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英語水平的人充當“槍手”,根據服務項目的不同向顧客索取幾千到數萬元的費用。除了“守株待兔”,中介機構還會根據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提供的作者信息情況主動出擊,給“具有國際論文潛力”的論文作者發郵件,尋找潛在客戶。

“(我)經常接到類似的郵件,基本上都刪除了。”梁宗輝說。他向記者提供的他至今保存的郵件內容顯示,一家名叫MedSci的中介公司稱,它的服務內容包括:研究方案設計;數據統計分析;語言服務;內容服務;文章投稿;專利代理;定制服務;量身定制等等。其收費標準是,預存款一次性滿5萬元,可享有預存額度內服務95折。

“好多SCI刊物已經開展了此項(語言潤色)服務,大賺中國人的錢。”梁宗輝說,這些機構主要根據文章發表的影響因子收取費用,高者數萬元。“我的一篇小文章被國外的非SCI期刊錄用,版面非要一千多英鎊,我就撤稿了。”

代寫中介

過去一周,1℃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受上述事件影響,部分論文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聲稱“很難展開業務”,但這並沒有給他們造成實質性沖擊。

自稱是“中國領先的專業科研與臨床學術服務提供商”的Pubmedin便是其中一家。該公司官網顯示,Pubmedin是由北美地區華人教授聯合國內外行業人脈創辦的服務於醫生、教授等以科研合作為導向的品牌,匯聚來自全球著名高校100多名醫藥、生物專業博士團隊的雄厚學術力量。

該機構自2008年4月成立以來,截至2015年,已服務70多個細分學科的20000多名客戶。目前,Pubmedin主要提供科研教育培訓、SCI學術論文發表支持、論文寫作指導、學術會議支持、產品學術推廣等。

Pubmedin還稱,公司將繼續憑借卓越的學術團隊和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一站式”科研學術服務,杜絕任何杜撰,偽造數據、買賣論文的行為。

然而,當1℃記者以有發表醫學論文需求的醫生身份向Pubmedin的論文顧問鄧先生詢問時,對方表示,公司的服務主要有兩種:一種幫助客戶實現論文發表;另一種是給客戶提供論文定制和轉讓。

也就是說,如果客戶本身擁有初稿,但苦於沒有找到相關渠道發表等原因,Pubmedin可以幫助客戶實現論文發表。而如果客戶沒有初稿,Pubmedin則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幫助客戶制定或轉讓一篇現成的論文。

“我們一年可以保質做20篇。”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鄧對記者說,“安全第一,細水長流。我們這些國外的人手上有材料就做,國內的人有需要就轉讓。”

Pubmedin僅是國內論文中介公司中的一個。鄧表示,類似的中介公司在中國“數不清楚”,但是出事的一般都是大公司,因為大公司往往會追求數量。

鄧說,他們公司根據論文服務質量,發表在SCI期刊上的論文價格分別為7.5萬元、9.5萬元、11.5萬元和13.5萬元。

當1℃記者向其詢問Pubmedin幫助客戶“一站式”操作論文會不會被所發表的期刊發現時,從事該行業已有8年的他很自信地說:“不會,根本不知道。知道了還怎麽操作?”他解釋說,這個行業已經存在至少20年了,如果期刊知道中介公司如此操作,他們這些中介機構“一天都活不下來”。

與鄧不同,微信名叫做“醫學編輯”的朱編輯顯得更加神秘。“不好意思,我們公司不對外提供簡介。”朱對1℃記者說,“需要什麽可以直接說。你滿意了我們就合作,你付錢我們辦事,其他事我們互不幹涉。”

朱此前公布的一則推廣信息顯示,他們可以做到“多篇科技核心過稿轉讓,秒換作者”。在價格上,朱表示,如果客戶想讓論文發表在一些影響因子相對較高的期刊,每篇收費在18萬元左右。

在一家名叫“小木蟲”的網站上,可以能看到“長期推薦發表國外SCI”、“代寫論文”、SCI論文英語深度修改潤色(包至發表)等廣告。

通過小木蟲,1℃記者聯系到了一家自稱是“青年博士團隊長期推薦發表國外SCI、EI期刊”機構的王老師。與鄧和朱不同,王只做論文代發業務,且所發論文主要在一些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王解釋說,和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不同,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不好走關系稿”。

王向1℃記者提供他所服務的公司的官網顯示,該公司“在學術領域與出版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知名的學術服務專業咨詢公司”。他向記者表示,如果想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他可以通過“關系”聯系到一家位於拉美國家的期刊,代發價格為2.4萬元。

打造中國的SCI

上海交通大學江曉原教授近日公開發表文章《應該盡快公布“掠奪性期刊”黑名單》。“斯普林格在聲明中說,107篇文章都沒有支付文章處理費用,那雜誌有沒有收取版面費呢?雜誌迄今都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換句話說,第三方機構向作者收取了高額費用,難道他可以一分錢不花就能把這些論文發了?”江曉原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不管怎麽說,像《腫瘤生物學》這樣的雜誌,應該列入掠奪性期刊黑名單。”

江曉原說,“大量‘掠奪性期刊’在中國賺很多錢,但是又不盡到審稿義務,目的就是為了盈利,這種雜誌就應該列入黑名單”。據江曉原計算,“《腫瘤生物學》雜誌每月出版一期,我隨機考察了2016年的第1期,它發表了150篇文章,共計1378頁,請問誰見過這麽厚的雜誌?”該雜誌官網顯示,在2010—2016的6年間,該雜誌總共刊登了5380篇論文,據權威刊物揭露,該雜誌刊登每篇文章收取的“版面費”是1500美元。江曉原分析,按照上述“版面費”價格估算,這6年它的“版面費”收入超過8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000萬元以上。

江曉原建議,有關部門有必要組織調查,公布一份國外“掠奪性期刊”黑名單。中國作者在“上榜”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不算作學術成果,所付“版面費”不得在科研經費中報銷。

“掠奪性期刊”黑名單制度也許可行,但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中國需要建立起自己的SCI。

目前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3)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4)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5)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6)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7)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但是中國的期刊在SCI中的很少,我們應該著力提升中國期刊的實力。現在中國人費那麽大力氣發到國外的期刊上,自己想看時,還得再翻譯成中文來看。”業內人士告訴1℃記者。

提升中國期刊的實力,已經在著手實施。

“中國科協啟動了‘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科技期刊。從2016年起實施中國科技期刊登峰行動計劃,推動一批科技期刊攀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高峰。已經有第一批16家雜誌列入了雜誌升級計劃中,每家雜誌補貼250萬元。剩下幾批也將啟動。”中國科協機關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孟令耘對1℃記者表示。

2016年12月9日,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一批提升的名單。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提高一批重要學科領域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學術質量和國際影響力,在學科國際排名中進入前列,成為了一個任務。

孟令耘表示,中國科協將采取“以獎代補、定額資助”的方式,重點支持一批學術質量高、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的英文科技期刊,創辦一批代表我國前沿學科,或能填補國內英文科技期刊學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激發我國科技期刊品牌建設和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引導國內優秀科研論文在國內科技期刊上發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44

國產劇在國際市場議價力低,想“抱團出海”亟需解決這些難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03/1178859.html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畢媛媛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不久前,《白夜追兇》海外發行權賣給Netflix,未來將通過Netflix在190多個國家地區播出的消息讓不少國劇粉絲為之振奮。

“國劇出海”這個話題近年來一直在熱議,回望過去很多國內經典早已霸屏海外。如今年大火的《人民的名義》,反腐題材受到內地觀眾追捧,“沙書記”、“達康書記”等在東南亞市場和歐美華人掀起旋風;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度登上海外電視臺的黃金時段。還有前幾年《步步驚心》在亞太地區收獲超高人氣;《甄嬛傳》登陸美國HBO主流電視臺;《媳婦的美好時代》在肯尼亞掀起收視熱潮;《瑯琊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熱播;《羋月傳》國內未播版權就已賣到國外等多個例子。

▲《人民的名義》在海外網站上的評分為7.6分(IMDb/圖)

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電視劇的海外營銷僅涉及中國港澳臺、東南亞和日韓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我國電視劇行業的積累和不斷發展,電視劇出口範圍不斷拓展,如今出口範圍已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16年電視劇出口總額為5.1億元,占整體電視節目內容出口總額的68%,五年間增長了60%。2017年出口預計也超過1億美元。

與之不相匹配的是,國產影視劇外銷的價格一直被壓得很低。

國劇出口總量到500部,但還賣著“白菜價”

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力推動“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以來,中國電視劇出口規模穩步增長,數量和金額不斷創歷史新高。

據統計,我國電視劇生產總量為每年400~500部,出口總量基本維持在每年250~350部,超過一半的電視劇出口海外。除了海外華語市場,中國電視劇在非華語市場也取得不俗成績。

▲《白鹿原》在海外網站上的評分高達9分(IMDb/圖)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為5.1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的3.8億增長了三分之一,“出海”的國產劇體量在不斷增長。

事實上,中國電視劇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便開始走出國門,不少電視劇在新加坡、泰國、韓國等多個國家播出。但長期以來,中國影視劇的國際貿易處於“逆差”狀態,整體價格低下,與韓國、歐美的電視劇“天價”劇集相比,差距很大。

高大上的美劇、有品位的英劇、唯美風的韓劇,這些外國劇種在國內一直有著大批粉絲。國劇在海外售價非常低,業內人士透露,《瑯琊榜》這樣的經典也只能賣白菜價。那麽韓國電視劇版權有多貴呢?金秀賢主演的《制作人》以每集20萬美金賣給中國,《太陽的後裔》每集版權費用也達23萬美元。

▲《太陽的後裔》海外評分情況(IMDb/圖)

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造成這樣尷尬局面的原因在於,我們目前影視出口規模小、力量分散,各自為政沒有形成一股合力,沒有建立起專業化的渠道和營銷模式。《越獄》第二季,美國賣給日本160萬美金一集,韓國是90萬。目前中國賣給日本最高的(國產劇),我們知道的是6萬5千美金一集,目前還沒有超過這個數字。”

國劇出海遭遇“尷尬”

中國電視劇出海要面對一些“天花板”,渠道稀缺就是難題。以韓國為例,韓國的三大臺,即韓國廣播公司電視臺(KBS)、韓國文化廣播公司電視臺(MBC)、首爾廣播公司電視臺(SBS),極少播放海外電視劇或節目,大部分中國電視劇只能在韓國有線電視頻道播出。

此外,播放模式也是一道坎。歐美電視劇的播出習慣是季播,每季在13集左右。一部50集的中國電視劇在歐美就需要至少一年時間。而中國電視劇有的長達七八十集,歐美觀眾無法接受。《甄嬛傳》曾為此做過一次大膽的嘗試:將70多集剪輯成10部電視電影。事實上,耗費心血的剪輯版依然沒能登陸主流電視臺,是在美國一線視頻網站Netflix播出的。

▲《甄嬛傳》海外評分情況(IMDb/圖)

此外,不同國家的觀眾自小的生活背景、文化理念、接受的教育均有所差異,這使得各個國家觀眾對電視劇的需求也不一樣。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成為古裝劇題材的創作源泉,其中不乏經典之作,海外接受度最高的也是歷史劇、武俠劇。

最後,要打造優質偶像的美譽度。明星陣容是決定電視劇在海外市場是否大受歡迎的關鍵因素。不過,目前海內外觀眾廣泛認可的明星屈指可數,多數國內人氣偶像在海外市場缺乏號召力。

“抱團出海”有望提高在國際市場的議價力

為了獲得海外市場認可,也有不少影視公司紛紛實施自己的國際化戰略,如王健林收購北美第二大院線AMC、澳大利亞第二大院線Hoyts以及美國傳奇影業,擴充自身在海外的營銷發行渠道。

部分影視公司也紛紛在美國等地設立分公司,或是采取與海外公司合作制作影視作品的方式,以此了解並逐漸進入海外市場。

目前,國產劇出口主要在亞太地區,以東南亞為主。國內有10多家從事海外發行的代理商負責對接海外核心電視臺或與電視臺合作的核心公司,每家代理商對應不同的版權區域。中小影視公司大多把影視劇的海外銷售委托給代理商發行,像華策等大型影視公司設有海外發行部。為了發行到更多國家,制片方往往同時對接多家代理商,具體到部分區域,大型影視公司也會承包給當地代理商。

但需要認識到,海外影視劇市場的成熟度和市場化不是小公司能夠應對的。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組建高層級的海外發行部,通過各種渠道幫助中小型影視公司進軍海外發行市場,提高影視劇整體出口的議價能力。

為了打破這種困境,華策、華誼、愛奇藝等10家影視文化企業成立了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共同簽署了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宣言。

“2017年中國影視劇海外銷售約1億美元,基本才兩部戲的收入,外銷市場存在很大空間。”尤小剛表示,如要推動影視劇及網劇的大規模出口,還需要用國際化、市場化的渠道進行推廣。

▲近年來,眾多國產劇出海(IMDb/圖)

“我們當前的影視制作企業散而小,並缺乏一些出口的專業指導,難成規模,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議價能力較弱。”華策影視集團總裁趙依芳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她希望通過“抱團”打破這種狀態。

導演鄭曉龍曾向媒體表示:我們過去有一種認識,作品拿出去只要能播就是做外宣了,但其實外宣不能用“白送”來進行,你白送他東西,他認為這是宣傳品,不會認真對待。但通過商品的方式,達到提高我們文化輸出的作用,這個比“白送”要好很多。所以,要強調我們的作品是有它商業價值的。

尤小剛透露,他心目中影視劇劇健康的出口價,為“至少現在的十倍”。實際上,中國電視劇走出國門早不是一天兩天了,無論觀眾或是媒體,對於這個並沒有到來的盛世,都應有一個清醒冷靜的認知,不能把“走出去”當成簡單的“外宣”,只有在和對方合作制作和播出中取得了商業成功,才能名利雙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