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證監軟化上市架構諮詢延兩個月

1 : GS(14)@2016-09-10 13:48:43

【本報訊】改革上市架構的市場諮詢,在巨大市場壓力下,終延長回應期兩個月,最新結束日期為11月18日。


傳政府施壓

有接近監管機構消息指,是次是政府施壓要求延長諮詢期。證監會及港交所表示,鑑於自諮詢文件發表以來,各界極為關注該課題,並發表了各種不同意見,且諮詢期的大部份時間正值暑假,延長諮詢期可讓各界有更多時間提交意見。原本諮詢期由6月中宣佈,至下周一(19日)止。總商會本周三(7日)發聲明要求延長諮詢期。當時總商會主席兼九倉(004)主席吳天海表示,對於諮詢在暑假期間進行,總商會會員表示質疑,因為這意味着許多持份者未能投放大量時間充份回應是次諮詢。上市公司商會屬首輪表態反對的團體,昨發聲明認為諮詢期略為有點長,但歡迎最新安排,期望兩機構真心聆聽意見,「讓業界在不受壓力和干擾的情況下,自由表達他們的意見。」證券商協會副主席陳柏楠認為延長諮詢期「唔算勝利」,最重要還是改革內容會否修訂,希望監管機構「呢個姿態係有偈傾」,冀期內可縮窄分歧。詹劍崙參選立法會議員時,主打反對諮詢文件,他表示業界會另擇時機再發動遊行,但感覺近來「中聯辦唔想有矛盾,唔想有遊行。」市場傾向相信兩機構想避免證券界原訂於18日的遊行,亦可能希望拖延時間動員更多人支持改革,繼續向投行界施壓,令反對陣營「再而衰,三而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0/197661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43

周顯:歐達禮軟化 為打更硬的仗

1 : GS(14)@2016-11-15 07:58:28

【明報專訊】那天看到新聞,說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證監會並不抗拒本港可以有某程度上的同股不同權制度,亦無禁止港交所研究同股不同權。

據我所知,當日阿里巴巴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否決者正是證監會歐達禮本人。因此這亦令到很多陰謀論者懷疑,歐達禮之所以當上國際證監會主席,究竟是不是和當日否決阿里巴巴上市,令到它成功在美國登陸有關。

先不說這些純屬猜度的陰謀論,現在討論為何當日歐達禮堅決反對同股不同權,今日卻放軟了口風。原因很簡單,他有另一場更硬的仗要打,就是上市改革諮詢,因為鬥爭到了現在,反對諮詢文件的人已經把戰火蔓延至要歐達禮下台,要求政府不再和他續約,因此在他而言,這已經是一場生死之戰了。

現時財政司長曾俊華專心預備入閘,自然沒時間理會諮詢文件這些瑣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略撐了一下,發覺形勢不對頭,也變中立了。所以現時只剩下歐達禮孤軍作戰,「幸好」在法例上,證監會仍然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很多財金界巨頭,心裏雖是反對諮詢文件,但又害怕證監會秋後算帳,張華峰議員在當選後的口氣也變軟了,若非如此,歐達禮恐怕已經完蛋了。

簡單點說,現時的局勢是,歐達禮能成功續約便算贏,更加可以進行大報復,但如果被踢走,便是輸了。

希拉裡8年前已輸了

那天說起美國總統大選,我說早在8年前,希拉裡已經輸了。那時,她的實力和民望遠比今天強得多,她輸了給奧巴馬,已經注定喪失了天命,在命格上(如果你相信),已永無可能得勝。

相似的狀况是尼克遜,當年無端端輸了給甘迺迪,本來已經失去了天命,但當日「格食格」的甘迺迪遇弒身亡,破了命格,尼克遜在1968年的選舉中得以取勝。(也是如果你相信的話,其實我都不大信,講下嗜!)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03&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28

【中美關係】人大外事主委傅瑩諷特朗普:當選後會軟化

1 : GS(14)@2016-12-03 04:42:34

特朗普明年1月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後,中美關係何去何從惹人關注。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主管中國外交事務的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於紐約演講時多次被追問「特朗普煩惱」。她表示,每次美國大選,中國總成為被攻擊對像,「當選後(立場)就會軟化」,她不擔心兩國出現貿易戰,認為特朗普作為商人,「有足夠智慧,不會做出損害利益的事」。駐紐約記者:鄭柏齡曾經在澳洲、英國等地擔任大使、外交經驗豐富的傅瑩,邀紐約大學(NYU)邀請,到紐約市校園與該校上海分校校長Jeffrey Lehman,及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討論中美關係前景。談及特朗普時,傅瑩多次釋出善意,活動甫開始即主動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特朗普當選後已經與對方通電,雙方同意加強溝通。對談中,主持人表示特朗普競選時,多次以中國為攻擊對象。傅瑩回應指,現時難以估計特朗普正式上任後對華態度,但指出每屆大選前,候選人皆喜歡表現出強硬對華態度,「但他上任後,便知道不可能落實,看到這現象,我們(中國)皆感到十分奇怪」;她又指,中國一直細心聆聽美國總統候選人言行,暗諷特朗普選前狂言,「他們(美國總統候選人)究竟知不知道,這些從他們口中說出、對外強硬的說話,世界都有在聽呢?」選舉過程中,特朗普多次提到要從中國取回就業機會。傅瑩說,美國企業看中勞工成本低廉的好處,主動到中國投資工廠,「這個做法叫做市場」;她補充,中國勞工成本愈來愈高,事實上不少工廠亦已經遷出中國,故不相信中美之間會出現「貿易戰」,「代價太高了,特朗普也是一個商人,有足夠智慧做出分析」。分析估計,特普朗外交政治相對保守,未來四年將不利中國企業發展。傅瑩在演講上多次強調,希望美國開放中國投資者進入市場,投資各種基建頂目如港口及鐵路,「你們說要增加工作機會,為甚麼不讓中國資金進入你們的市場?」相反,美國一直要求中國開放市場,「卻又說我們搶走你的工作機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3/198538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908

滙海探戈:歐盟態度軟化 英鎊看俏

1 : GS(14)@2017-04-04 08:58:30

美國聯儲局去年底至今加息兩次,當中上月那次較市場原預期來得快,這個「早到」卻未能撐起美元。總結第一季,美滙指數下跌1.8%,當中兌日圓和澳元大概跌了5%,與市場預期有落差,再一次證明要在市場扮先知(尤其是滙市)的確難度甚高。美元近期疲軟,除了上月加息後,儲局高官對6月再加息的態度「嘆慢板」,特朗普醫改法案觸礁,為稅改增添變數,以至近期美國數據參差,都利淡美元走勢。以上周五為例,美國2月個人收入和開支增長放緩,雖然消費價格指數4年來首次升逾2.%,但作為通賬指標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只升1.8%,仍低於2%官方目標,都意味沒有逼切再加息需要。與此同時,特朗普據報研究採取措施懲罰貨幣操控國,以作為打擊不公平貿易的其中一個手段。這些舉措或逼使被針對的國家將其貨幣升值,等同讓美元滙價下跌,也是當前美元的隱憂。英國上周終於啟動脫歐程序,略教人意外的是歐盟的回應態度有所軟化,同意在首階段集中處理脫歐條款後,脫歐和貿易談判可放第二階段同步進行。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重申無意在談判中懲罰英國,令英鎊上周安然度過,上周五收報1.2459美元,與周初開市價相差相約。面些脫歐憂慮減退,加上英倫銀行近期開始出現鷹派(主張加息)聲音,英鎊短期可能夾上1.26美元水平。值得一提是,從「經濟學人的」巨無霸指數角度看,英鎊合理價大概是1.7美元,就算以此打個大折扣,倘脫歐憂慮降溫,英鎊中線或易升難跌。奇兵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3/199783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19

美軟化 盼外交制裁逼朝棄核

1 : GS(14)@2017-04-29 23:24:32

美國似有意為持續緊張的朝鮮半島局勢降溫,白宮罕有派出主要國安官員,分別向參眾兩院議員進行北韓核問題機密簡報,華府雖重申「所有選項都已放在枱面」,卻未有偏離前任奧巴馬制訂方針,反覆強調會以外交壓力加經濟制裁為主,雙管齊下逼平壤棄核。


朝鮮代表:永不停核試

特朗普前日聯袂國務卿蒂勒森、國防部長馬蒂斯、國家情報總監科茨等官員,向全體參議員簡報最新北韓政策。會後,蒂勒森、馬蒂斯、科茨發表聯合聲明,指美國「正尋求國際社會上負責任的成員(向北韓)施壓,從而說服(平壤)政權為局勢鬆綁,重回對話的道路。」美軍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則在眾議院表示:「我們希望(北韓領袖)金正恩回復理性,而不是要他跪下。」白宮突然放軟口風,被參議員達克沃斯批評毫無新意,他直言「所有資訊已在報章看過,感覺只是一場大龍鳳。」眾議員謝爾曼亦說:「我認為(白宮的)決心是非常兒戲,甚至是虛假。」北韓也不賣賬,朝鮮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所主任石哲元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訪問時,重申平壤「永不會停止核試和導彈測試」。居中斡旋的中國,則對美國傾向以非軍事手段解決北韓問題表示歡迎。面對北韓核威脅,美國和南韓的總統國安顧問通電話,雙方同意如北韓挑釁,會採取「快速懲罰的措施」。美軍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則重申美國會保護盟友,稱在南韓部署的「戰區高空防禦系統」(THAAD,又稱薩德系統)日內便可實戰部署,警告屆時北韓導彈「若敢升空,將會被殲滅」。另外,北韓昨天破天荒宣佈,批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派獨立專家到當地,調查北韓殘障人士的權利。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8/200043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813

弱勢文翠珊脫歐立場軟化

1 : GS(14)@2017-06-23 02:58:14

【拆局】女皇演說再一次反映英國首相文翠珊對於脫歐立場搖擺不定,脫歐大臣戴德偉剛在脫歐談判堅持硬脫歐,她卻在女皇演說後發言承諾為脫歐尋求最大公眾支持,被視為放軟立場。


工黨取態含糊投機

保守黨大選失利,分析認為一大原因,是選民不支持文翠珊主張脫離歐洲單一市場、關稅聯盟和「無協議比壞協議好」的硬脫歐立場,黨內親歐派如財相夏文達和蘇格蘭保守黨領袖戴維森,近日都力倡經濟為重軟脫歐,不過戴德偉所屬強硬疑歐派,卻警告政府如從硬脫歐立場退縮,就會有「內戰」。弱勢的文翠珊擺不平兩派,早前內閣重組把兩派的人都擢升,卻令政府屢出現兩種聲音。而令情況更複雜的是,下議院內本以軟脫歐派居多,不過最大在野黨工黨領導層取態含糊投機,黨內軟脫歐呼聲高漲,但黨魁郝爾彬和影子財相麥祖恩都堅稱離開單一市場但爭取最大准入權,外界認為他們想觀望甚麼立場最可能推翻政府再次大選,然後才押注。《經濟學人》指既然文翠珊甚至保守黨主政,未必捱得過兩年脫歐談判期,當務之急是成立委員會凝聚跨黨派共識,鎖定脫歐的原則,免得日後換政府再爭拗,而英國和歐盟雙方都應同意在達成貿易協議之前,有較長過渡期維持現狀,避免衝擊民生。《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