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T分享快餐盛宴:騰訊間接入股麥當勞,阿里站在百勝身後

等待了九個月後,麥當勞引入戰略投資者懸念終於揭曉。

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MCD. NYSE)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新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業務。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方式及部分向麥當勞發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結算。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值得註意的是,騰訊是中信資本的投資方。麥當勞在中國的老對手百勝中國在完成向春華資本集團及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出售股權後已經獨立上市,螞蟻金服則是阿里集團旗下金融板塊。

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麥當勞在中國的業務從直營到發展特許經營、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由於看到中國市場在轉變,特別是消費者需求已經發生轉變,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提升麥當勞的門店擴張能力。

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告訴第一財經,中信資本背後的股東方包括騰訊、中信集團等在互聯網、金融、地產等領域均有較多資源,可以幫助麥當勞在中國快速擴張。

不會分拆獨立上市

引入戰略投資者後,麥當勞中國公司除了每年向麥當勞母公司繳納特許經營使用費以及相應股份分紅外,在財務上與麥當勞母公司將無更多關聯。雖然麥當勞主要競爭對手百勝中國選擇將中國區業務分拆獨立上市,但麥當勞方面並沒有此計劃。

張家茵表示:“雖然都引入了戰略投資者,但是麥當勞卻選擇出售大部分股權而沒有像百勝中國一樣分拆上市,是因為我們更喜歡現在的合作方式,我們需要股東更快地決策,對市場的變化更快地做出相應的對策。”

據悉,引入戰投後,現有管理層將保持不變。張懿宸告訴記者:“希望放權給管理層,讓管理層決定中國市場的走向,中信也不會派駐任何人進入麥當勞中國的管理層,當然,作為一家市場化的公司,麥當勞中國自身會通過市場招募更多人才來配合其發展戰略。”

在出售中國業務股權之前,麥當勞已經出售了日本、拉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股份,麥當勞為何選擇在此刻出售中國區的大部分股權呢?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麥當勞一直在謀求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大規模發展特許經營,之所以此刻選擇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看到中國三、四線城市巨大的發展機遇以及消費升級趨勢,需要引入中信這樣的本土戰略投資者幫助其更快地實現擴張,另一方面,由於肯德基快速擴張,特別是分拆之後整體表現及業績前景都還不錯,麥當勞必須加快這一進程,避免被競爭對手拉大差距。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的直營和特許經營餐廳超過2400家,在中國香港超過240家。目前,麥當勞在中國擁有12萬余名員工,每年為超過10億人次的顧客提供服務,是中國內地排名第二、香港排名首位的快餐連鎖店。

5年新設1500家餐廳

麥當勞方面表示,各方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進一步發展麥當勞的業務,包括開設新餐廳(特別在三、四線城市)、提升現有餐廳的銷售額,以及在菜單創新、便捷服務、數字化零售、外賣等方面進行拓展提升。

張懿宸表示,下一步將綜合各方資源加速開拓門店,預計未來五年將在中國內地和香港開設1500多家新餐廳。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中產階層的持續擴大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內消費領域增長迅速,中國的就業人口大於美國和歐洲的總和,但中產階層的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張家茵表示,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中國居民在休閑和餐飲方面的消費將持續增加,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尤為巨大。

張懿宸向記者表示:“中信集團目前有1400多家分支行,下一步發展重點也在三、四線城市,將可以為麥當勞門店擴張提供融資支持,而中信集團相關的地產業務也可以為門店擴張提供物業支持。

此次是中信集團首次涉足餐飲行業,對於為何涉足餐飲業,張懿宸表示:“麥當勞的品牌價值及成熟的餐飲運營體系給中信進入消費領域帶來很高的起點,麥當勞龐大的網絡和消費群體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將有助於中信業務的未來發展。”

相比百勝集團旗下肯德基品牌,麥當勞在本土化步伐上稍顯落後,張家茵表示,下一步,加快本土化進程、迎合消費者消費趨勢是麥當勞發展的重點。“將推出很多本土化、健康化的菜品,更多谷物、蔬菜進入麥當勞的菜單,沙拉杯、玉米杯、多谷粥、米飯、全麥早餐等健康、偏本土化的菜品已經推出。”

朱丹蓬向記者表示,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及凱雷等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將推動中國麥當勞產品多元化、發展本土化、門店下沈化的趨勢,對整個中國麥當勞的發展起到助推的作用。據悉,此次交易中,摩根大通擔任買方財團(即中信和凱雷)的買方財務顧問,該交易仍有待相關監管機構的審批,預計將於2017年年中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65

海昏侯身後,是一幕幕宮廷政治大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080

辛德勇寫的《海昏侯劉賀》,從劉賀的父親,一直追溯到漢武帝晚年。“漢武帝的後代只要不涉及權力都沒有問題,他們後來都是涉及權力才出事的。”圖為2016年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中的漢武帝劉徹。(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本文原題為“海昏侯身後,是一幕幕宮廷政治大戲:辛德勇與《海昏侯劉賀》”。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

司馬光《資治通鑒》里寫漢武帝,不光援引了東晉受神仙家影響的小說《漢武故事》,甚至用到了情色小說《趙飛燕外傳》。

“你司馬溫公不喜歡搞陰謀詭計,不喜歡小人,但歷史上確有小人怎麽辦?你可以評論。但不要讓你的觀點改變事實。”

十幾年前,離海昏侯墓驚現世人面前還早,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辛德勇已經註意到漢代的短命皇帝劉賀。那時候他的學術興趣是漢代州制。研究州制變遷,無法回避年號問題。自漢武帝開年號紀年的先河,年號成為古代社會重要的時間刻度。辛德勇從漢武帝梳理到王莽新政時期,發現除了哀帝做過複雜的年號變更,其余每位漢代皇帝使用的年號都有固定的年數,且絕不與前面的皇帝相同。漢宣帝的年號卻極為特殊:“地節”和“本始”兩個年號有兩年的重合。

辛德勇相信,年號是天子神聖權威的象征,所關非細,宣帝這次改元必有深刻的政治原因。他循此進入西漢歷史的幽微之處。

漢宣帝劉詢(原名病已)是廢帝劉賀的繼任。宣帝的祖父,戾太子劉據本是皇位的繼承者,卻因其母年老色弛,擔心自己地位不保,以巫蠱的方式詛咒其父漢武帝速死。事情敗露,劉據起兵造反,兵敗,全家只有尚在繈褓中的劉據之孫劉病已免於一死,投入獄中。因獄卒憐憫,活了下來,並在漢武帝臨終前被赦免。

太子據死後,漢武帝把皇位傳給了新歡趙婕妤之子劉弗陵。昭帝劉弗陵繼位時年僅8歲,顧命大臣霍光把持朝政。昭帝死後,霍光將“輕狂不惠”的昌邑王劉賀立為皇帝,27天後又改變主意,將劉賀逐下皇位。這時,霍光需要一個新的傀儡,他選中的是6歲之前系於大獄,“起於匹夫,無輔之者”的劉病已。

漢宣帝劉病已在霍光的操控下隱忍4年。霍光死後,宣帝甫一親政,就把年號“本始”改為“地節”,並且向前追改兩年。這就是傳世文獻中,年號“地節”和“本始”有重合的原因。

本始四年,漢帝國發生過一次大地震。按照當時的看法,地震是“天地之戒”,懲戒幹政的外戚和悍臣。本始四年霍光還在幹政。宣帝親政後改元“地節”,是與霍光控制下的朝政作了斷,向前追溯兩年,緊接本始四年之後,則昭示他的親政是順應天命。

2016年10月,辛德勇著《海昏侯劉賀》由三聯書店出版,被稱作“研究海昏侯劉賀的第一本學術著作”。它其實是辛德勇研究漢代州制以至漢代年號問題的副產品。辛德勇在其中抽絲剝繭,探尋劉賀的身前身後,以及掌控他命運的那只看不見的手。

他們都是涉及權力才出事的

南方周末:《海昏侯劉賀》全書一共七章,實寫劉賀的只有三章。為什麽這樣布局?

辛德勇:劉賀的命運很特殊:稀里糊塗地被拉過去當皇帝,人家看他不對,又把他轟走了。歷史上這樣的人物往往是給殺了了事,他還沒有,給他安排了個過得去的待遇,讓他終老於南昌。海昏侯墓發現之前,做秦漢史的大概都不大註意漢代有這麽一個皇帝。史書上關於他的直接記載不多,不足以讓我們認識他的一生。只有把他放在他所處的環境中,從他父親開始一步一步向上追溯,一直追溯到漢武帝晚年,才能看清楚當時的宮廷政治格局如何決定了他的命運。

從漢武帝晚年到漢宣帝時期,漢代宮廷政治充滿戲劇化的沖突,有好的影視工作者,不需要做太多藝術加工,就是一幕一幕的大戲。

南方周末:充滿戲劇化的宮廷政治主要指什麽?

辛德勇:宮闈之內子以母貴,漢武帝寵幸新歡,嫡長子的繼位權不再穩固。所以太子據鋌而走險,用巫蠱的方式詛咒父親速死,這就是西漢歷史上有名的“巫蠱之亂”。當時的“宮廷政治”主要不是怎麽治國,而是由誰來治國。比我年長一輩的學者,從小受“路線鬥爭”的教育,認為不同的統治者代表不同階級的利益,“巫蠱之亂”中漢武帝和太子據的分歧是路線分歧——漢武帝橫征暴斂,太子心底柔善,是標準儒生。這我一點也看不出來,我看太子據未必比漢武帝會好。

南方周末:書中漢武帝的後妃、兒子、孫子,他們的命運給人互為鏡像的感覺:不盡相同,卻有相似之處。

辛德勇:因為他們站在同一面鏡子面前。這面鏡子就是權力。海昏侯墓發現以後,關於劉賀,有一些說法完全沒有考慮到權力、地位對人的影響。比如有人沿襲《漢書》舊說,認為他“狂悖”“淫亂”,有人認為劉賀其實深諳儒家經典,有不俗的文化修養。政治有時候不那麽簡單,不能用個人的品德如何來解釋。翻翻《漢書》,你會發現,漢武帝的後代只要不涉及權力都沒有問題,他們後來都是涉及權力才出事的。

後世推崇的儒家禮儀標準是東漢以後才逐漸建立起來,西漢是建立中。當時皇室成員的生活相當放縱。從開國皇帝劉邦到漢武大帝,幾乎人人都有大量的同性性伴侶,漢朝人沒有覺得這是品德不好。我們在《漢書》中看到劉賀的乖張舉動,在西漢的皇室成員中是很正常的。他犯忌犯在什麽地方?他受璽之後,已經開始著手調動宮廷禁衛。這是可以影響上官太後安危的舉動。而上官太後是霍光手里的一張牌,這是霍光不能容忍的行為。劉賀被廢後,他從昌邑帶進京的二百舊臣全部被誅殺。這些人在臨刑前,大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蘇軾就說:“此其有謀明也”。

漢昭帝死後,顧命大臣霍光將劉賀立為皇帝,27天後又改變主意,將劉賀逐下皇位。歷史上,劉賀這樣的人物往往是被殺了了事,劉賀卻被封海昏侯,這引起了辛德勇的興趣。(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歷史上確有小人怎麽辦?

南方周末:書中提到,對漢武帝和太子據,後世多有美化。比如有人說,太子據根本沒有放蠱,是被冤枉的;到了晚年,漢武帝幡然悔悟……為什麽會有這種美化?

辛德勇:東晉王儉寫過一部小說《漢武故事》,是神仙家影響下產生的東西,神仙家主張清靜無為,跟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完全相反,所以王儉把他的理想和希望放在《漢武故事》中。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鑒》時沿用了《漢武故事》的說法。司馬光的這種做法,有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中國社會經歷了秦漢、魏晉南北朝的動蕩,到了隋代,讀書人開始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尋找新的出路。隋末自稱“文中子”的王通模仿《春秋》寫了一部《元經》,把之前的史書全面改寫。它沒什麽史料價值,但我們看到了一個強烈的信號:讀書人要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創造一套新的歷史敘事。

唐太宗貞觀年間頒布了著名的《五經正義》,它要對漢晉南北朝以來的經學重新解釋。它體現了國家對思想的控制,因為經學是古代文化的主體,經學打頭,史學緊隨其後。唐太宗讓宰相出面,組織一大批官員統一編寫梁、陳、北齊、周、隋五個朝代的歷史,本名《五代史》。在這以前,歷史基本是私人撰述的。唐代開始集體編史書了。這就是想通過史書,來體現朝廷的意誌。

中國以史為鑒的傳統之下,通過重新解釋以往,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現實主張。經過隋、唐時期以至北宋仁宗時期的醞釀發展,司馬光把“新編歷史”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宋代中期以後,教育越來越普及。你是一個鄉村窮小子,你學習好,就有可能當宰相;你家里出身再高貴,沒有科舉功名,誰都瞧不起你。越來越多的儒家知識分子進入政治中樞,他們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或者說書呆子的理想,要改造社會。司馬光的政敵王安石寫了著名的《三經新義》,對三部重要的經書重新解釋。這對王安石當政的時候指導全國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司馬光要寫一部像《資治通鑒》這樣的史書,來體現他的主張。

漢武帝根本不是一個符合司馬光理想的皇帝。《漢書》對漢武帝的記載幾乎全是負面的。司馬光又特別老實,他寫《資治通鑒》每一個字都有依據。正史里沒有他需要的材料,他就到小說里去找。他不但用了王儉的《漢武故事》,還用了情色小說《趙飛燕外傳》。

美化太子據,是制造漢武帝過程中附帶創造的一個正面形象。因為《漢武故事》塑造的戾太子的形象正符合司馬光的政治追求。所以,他把戾太子和漢武帝之間的嫌隙,寫成“路線鬥爭”。按照司馬光堅持的儒家標準,無論如何也得子從父,臣從君,太子據無論如何不能起兵反對他爸爸。

南宋時期,已經有呂祖謙、王益之等人發現了《資治通鑒》對漢武帝的描述與《漢武故事》的關系,所以他們在編書的時候,把得自《漢武故事》的地方悉數刪去。朱熹也明確批評司馬光按照自己的主觀願望來寫《資治通鑒》。要說政治理念強,朱熹對儒家的追求肯定比司馬光強烈很多。但是朱熹說:事實就是事實,你司馬溫公是好人,你不喜歡搞陰謀詭計,不喜歡小人,但歷史上確有小人怎麽辦?你一定要記下來小人就是那樣做的,你可以評論。但不要讓你的觀點改變事實。

但後世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接受了司馬光寫的漢武帝。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古人其實讀不了幾本書。很多人讀史書,讀的就是司馬光的東西。

南方周末:小官“壺關三老”上書,敲打漢武帝“父不父則子不子”,漢武帝居然“有所感悟”。為什麽不是皇帝身邊的人說出這樣的話?為什麽漢武帝肯聽他的話?

辛德勇:這代表當時朝中的政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漢武帝晚年暴躁、多疑,朝中人人自危,甚至到了沒人敢當丞相的地步。朝中大部分官員是同情戾太子的:他有不得已的原因。這個信息必須要透露給皇帝,這時候“壺關三老”就上了。不用考證,這種微末小官,不可能知道朝中如此機密的事情,一定有人慫恿他出來。這是非常冒險的,但一旦事成,回報也是巨大的:關鍵時刻,別人不敢上,你上了。

“壺關三老”上書之後,漢武帝只是有所“感悟”,但沒有采取行動。這時候另一個小官高廟寢郎田千秋說話了:“(巫蠱之亂)到此為止吧”。巫蠱之亂中,支持戾太子的田仁在離都城不遠的地方圖謀發動兵變,田千秋告密:這家夥要反。這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在這時候能站出來的,一定是鐵桿分子。“巫蠱之亂”過後,田千秋短暫地過渡了一下,當了幾天大鴻臚,然後立刻就被提拔為丞相。

功臣中排第一位,但名字不提

南方周末:後世美化霍光又出於什麽原因?

辛德勇:《漢書》並沒有美化霍光,如果班固美化了,我們就完全看不到霍光是如何傾軋對手,陷害別人了,甚至《漢書-五行誌》里還講過關於霍光的特別難聽的話。

南方周末:班固對霍光的“贊語”,對他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辛德勇:古人寫史,講究“互見”。不像我們現在寫人物傳記,原原本本寫成一本書。古代史書,同一個人的行事、作為,分散在不同篇什里,比如霍光傳里會寫到海昏侯劉賀。不過,主流歷史對霍光是肯定的,這涉及對一個政治家的評價。在班固的時代,儒家的觀念已經很強盛了,他有一些基本著眼點,比如在霍光執政下,西漢朝廷基本穩定下來了。漢武帝對國計民生造成最重大傷害的是對外用兵,打仗是最費錢的,霍光不打了。為什麽不打了呢?沒可打的了。

中國歷代對外擴張是有地理限制的,就是漢族農耕適應的範圍。在漢武帝時期,這範圍里基本都打完了。霍光掌政時期,基本忠實地執行了漢武帝的政策,但戰爭停下來了,社會就穩定了。這對於老百姓是好的,這是班固肯定的。其二,霍光掌政之初,漢昭帝是8歲的孩子。這個國家之所以沒亂全靠霍光。他雖大權獨攬,但是沒有自己當皇帝,這絕對受班固的推崇。話說回來,霍光不是不想當皇帝,他讀書很少,修養不夠,所以他謹小慎微,不敢大幹。不像王莽,書讀得多,有底氣,敢幹,但天下讓他越弄越亂。

南方周末:為什麽漢宣帝也給霍光那麽高的評價?他曾經是霍光的傀儡,應該對霍光恨之入骨。

辛德勇:這就是宣帝政治手腕的老辣。霍光去世,宣帝按照天子之禮厚葬,規格之高,突破了禮制。因為主要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霍家人手里,宣帝稍微有一點不謹慎,命就沒了。霍家人一看很高興:皇帝還是聽大將軍的,皇帝也是我們大將軍讓他當的。霍家人作威作福慣了,如果他們老老實實,霍光死後,宣帝絕對不會殺他們。但是後來,霍家人反了,宣帝把一家二百多口全殺了。但他從來沒有否定過霍光。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霍光;其他人都有名有姓,唯獨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連名字都不提。尊重到這地步,這就有深意了。他絕對不能徹底否定掉霍光,因為是霍光把他拉來當皇帝的,霍光的合法性能保證宣帝繼位的合法性。

漢朝的皇帝里,宣帝的老辣基本可以跟漢武帝比肩。因為他是真正起於草莽,沒有一點根基,所以他繼位後要一點點拉人,一開始很重要的就是拉住了張安世。張安世是掌握一部分軍隊的。所以麒麟閣里第二位功臣,好像就是張安世。也是湊巧,最近這些人的墓都挖出來了。我學生跟我開玩笑,說老師,你認識的這些人都來了。不過張安世的墓盜得很厲害,要不然會有更好玩的信息。

南方周末:漢宣帝完全可以一直把劉賀圈在昌邑故國,為什麽還要讓他當海昏侯?

辛德勇:把劉賀放到昌邑是霍光操縱的,等於是軟禁,但可以享受一定待遇。宣帝繼承了這些局面,但他即位之後不放心,派張敞當山陽郡太守,監視劉賀。張敞偵查一圈,發現劉賀肯定不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這樣宣帝就放心了。如果劉賀是個跟他一樣精明的對手,必要的話,是可以殺了他的。為什麽不殺?主要是為了安撫劉家人。劉家皇室對霍光操縱權政長期不滿,而宣帝就是霍光操縱權勢的產物。宣帝要照顧各個方面,盡量不要惹起皇室成員的反感。在這里,我跟王子今先生有分歧。王先生認為,海昏侯這個名號是宣帝對劉賀的羞辱,意思是說他昏庸。你要知道,當時是貴族的社會,對貴族要有貴族的禮遇。用名號來侮辱對方,這是不可忍受的。

南方周末:你這本書剝掉了很多歷史大人物身上的油彩。

辛德勇:剛才說了,古人其實讀不了多少書,但秦漢的歷史一般都讀,秦皇漢武都會很重視,畢竟他們做了很多制度性的建設。但這兩年,大家似乎對秦皇漢武在擴展疆域上的作為特別感興趣。今天的世界形勢很讓人憂慮,有人說像一戰前,有人說像二戰前。我覺得我們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應該盡量保持理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86

被裁中興員工墜亡身後,是無數中產階級難以承受的中年之殤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19/166524.shtml

被裁中興員工墜亡身後,是無數中產階級難以承受的中年之殤
長江商業評論 長江商業評論

被裁中興員工墜亡身後,是無數中產階級難以承受的中年之殤

不要對未來的財務狀況過於樂觀,也不能對自己的工作穩定性過於樂觀,更不要負擔過多的債務。

來源 | 長江商業評論(ID:CKReview)

作者 | 穆清

近日一名中興通訊子公司中興網信員工跳樓身亡,疑似其妻子發文稱其老公是因涉及中興網信內部矛盾成為犧牲品,被辭退接受不了賠償方案而跳樓。

公司矛盾誘發員工墜樓

12月10日上午,中興旗下子公司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歐建新在南山區高新南四道中興通訊大樓26樓跳下,結束了年僅42歲的生命。

隨後,一位名為“寒夜來客”的網友發文稱,自己是歐建新的妻子,並詳細敘述了其跳樓的前因後果。

據其介紹,歐建新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曾經在深圳華為工作8年,期間又考上了南開的碩士研究生,2011年入職中興網信,擔任某研發組的主管,入職中興6年期間工作勤懇,因為牽涉到了中興網信內部的矛盾和結構調整,成為權力抗衡的犧牲品。

2017年12月1日,歐建新的直接領導王某某找他談話,流露出勸退的意思。幾天後,人事部劉某(HR)和張某(HR和規劃部)找歐建新溝通,提出N+1補償的方案。

12月7日,部門負責人郭某某又找歐建新談股份轉讓的事情,但郭某某不同意以去年的離職員工4元多的股份轉讓價回購股權,強行壓低到2元一股回購,歐建新堅稱不賣。郭某某則表示:“你要離職這個股權也必須賣,否則後果自負。”態度惡劣,從勸退變成了逼退。

12月10日上午9點多,歐建新對妻子稱“領導要我去公司”,還說“我們公司有內部矛盾,我很可能成為犧牲品”。

12月10日下午1點多,歐建新妻子接到丈夫墜樓死亡的消息。

因為裁員問題與公司溝通不順,歐建新以極端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父母雙親及妻兒。如果不是這場死亡,他可能和千千萬萬個人到中年,事業小有成就的男人一樣,過著表面上妻賢子孝的幸福生活。而隨著他的死亡,這一切美好都幻化成了泡影。

1

股權賠償成爭議焦點

從2011年至今,歐建新已在中興網信事情6年,與中興網信在2014年簽的勞動條約中,歐建新被中興網信聘用於從事研發事情,條約限期為2014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

從12月1日上級領導找歐建新談話被勸退,到公司HR跟歐建新 談N+1補償及股票轉讓沒有達成一致,到釀成悲劇,只有短短9天時間。

可以說,在歐建新墜亡事件中,中興網信的主動解約與協議賠償談不攏成為慘案發生的導火線。

值得註意的是,在歐某跳樓的前一天 (12月9日上午) ,其還就股權問題與金融行業從業的同學進行討論。

入職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歐建新持有大約5萬股的內部股票。除了正常的工資收入和年終獎外,每個月領取股票分紅。因此,當公司部門負責人強行壓低股價提出以2元一股的價格回購時,歐建新對這個價格很不滿,堅稱不賣。

在股權回購價格上,雙方產生了矛盾。

據了解,1999年,中興開始實行高管股權激勵計劃。2000年時,又對激勵措施進行了改進——企業骨幹購進期權采取自願的方式,從而增加了該項措施的靈活性。按照當時的約定,2004年,該項期權的持有人可以出售其股票。2003年5月,中興通訊曾因內部股權機制存在問題而受到深圳證管辦的勒令整改。當時,深圳證管辦明確指出:中興通訊在考核與激勵中利用獎金購買“獎勵股票”、“優惠股票”的操作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未履行法定程序,公司獎勵制度未經董事會審議,外部董事、獨立董事對此並不知曉;二是未對與此有關的決策程序和決策情況進行必要的信息披露。

很多人認為中興保全了最後的尊嚴,給了離職的N+1補償,也回購了股票,雖然沒有按照4塊錢回購只有2塊,但是公司盈利不好,股價可以理解為按市場價格,有浮動也很正常。

但是勞動合同法早有規定,用人單位擅自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構成違法解除。用人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經濟賠償金。而對於獲取股權的員工,在離職時,如果用人單位要求回購的價格過低,員工完全可以拒絕接受,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持有,或者以某種條件轉讓。

不管公司給出的賠償結果如何,以付出生命的方式來抗議這場突如其來的裁員及其附屬條件,歐建新最後選擇的方式終究談不上明智。

2

中興網信大規模裁員

公示系統顯示,中興網信建設於2009年5月25日,中興網信是由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最大股東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90%。

盡管事出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公關人士對外回應,稱公司已建設善後處置賞罰小組,部署專人對眷屬舉行慰問,並指出謀劃運動一切正常,沒有所謂的大規模裁員。

然而就網上曝光的信息來看,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據了解,今年1 月份,中興計劃裁員3000 名員工,人數約整個公司的5%,於今年一季度完成。

而另據知情人透露:中興網信此次的大規模裁員,不是網信自己裁員,而是股份勒令網信縮減編制。

中興手機業務所在的中興終端是今年第一季度裁員的重點,全球的手機事業裁減600 名員工,相當於該公司手機事業員工的10%。大廠商集中化凸顯,2018年形勢更為嚴峻。1 名中興通訊的高階主管表示,中興通訊在中國的手機事業也將有超過20% 員工遭到解雇。而被逼跳樓的歐建新就是中興裁員的犧牲品。

對於一個處在衰落期的行業,尤其是一個在快速爆發之後逐漸衰落的行業,個人的命運也與行業現狀捆綁在了一起。

中興裁員的大背景,可以驗證經濟形勢的變化越來越惡劣。從這點講,中興裁員的行為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公司行為,是市場行為。

現行經濟下制造業的悲歌

去年,作為制造業龍頭企業,華為上演了一曲制造業悲歌,因為高房價被逼離開深圳外遷東莞、任正非深夜獨自打出租車、華為為壓縮成本大規模裁員35歲以下員工……如今,這曲悲歌還在繼續,只是主演從華為,變成了另一個制造業巨頭——中興。

很多人一直在說經濟在高速增長,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周期,制造業回暖,但是新聞上這類因裁員走上極端的案例卻越來越多。

還記得去年華為中層高管被離職的文章嗎?

文章主人公在34歲被辭退,之前月收入3萬多還有獎金,家里剛買二套房,媳婦不工作,辭退後現金斷流,馬上陷入了各種財務危機。而後來任正非也回應了,並明確表示華為沒有退休金,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以此來勸告30多歲不努力躺在床上數錢的人。

中年失業,還面臨著二胎、二房、貸款、單獨養家等因素,都值得探討。而更值得深思的是,曾經輝煌的制造業主們,為何紛紛開始步入裁員大軍?

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利潤沒有跟上規模,企業高企的人力成本,讓降低人力成本成為保持效益的重要方式。

華為、中興一直是中國制造業標桿,通訊行業的翹首,一舉一動都受到全國關註。但是現在這樣的大型制造業巨頭都得靠裁員來維持運營,當下面臨的制造業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

大規模裁員還只是冰山一角。未來的風險,更大的來源於裁員及由此帶來的再就業難題。制造業是中國的核心命脈,一旦像華為、中興這樣的制造業都頂不住開始大規模裁員,已經足以說明實體經濟問題。這一容納最多就業蓄水池的行業,即將破堤泄洪,大水將沖向哪里,誰會受到波及,已經不是未知。

3

中產階層的焦慮與中年危機

回到跳樓這個事件來說,本科北航,碩士南開,華為8年、中興6年的工作經歷,放在當下社會,無論唯學歷論還是唯經驗論,都是相當輝煌的履歷表。但是在面對裁員時,卻選擇拋下父母子女,走上絕路,不免讓人唏噓。

有這樣的個人條件,找一份新的工作不是很容易嗎?但是連華為都在裁撤35以上的員工,已經是42歲的他,還能輕易在行業內謀求到找到更好的發展嗎?收入在扣除房貸後,能養活妻兒老小嗎?

事實恐怕也沒有多樂觀。

中國的中產階級表面上生活風光,工資不低,儲蓄不錯,但是他們未來的潛在支出並不低,子女的教育,醫療的準備,養老金的儲備,子女的結婚,個人職業生涯的培訓,以及可能存在的大宗開支 (如購車,房屋置換) 等等。

這每一筆開支都不會低,有人測算過如果要在一般水平滿足中產階級未來的這些開支的話,那麽一個過的壓力不大的中產階級家庭,在還完房貸、車貸等一系列貸款之後,必須要有現金存款在550-650萬之間,而這個標準對於當今中國的中產階級而言恐怕並不輕松。

這也反映出一種難言的焦慮感在不同市場、不同人群中蔓延。

“寫字樓里如青樓,不許樓里見白頭。”對很多中產來說,話雖殘酷,但是真實。他們背負高昂的房貸、信用貸,小孩教育、老人養老、醫療等越來越大的生活成本,讓他們疲於奔命、壓力如山;職場白熾化的競爭,讓步入中年的這群人疲於應付。

42歲歐建新的現狀幾乎是這個階級的典型。

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這樣的處境,並不是有些人所說的心理不強大導致的。換作是任何一個人,都不一定能避免他的結局。

這個悲劇,也給所有的中產敲響了警鐘。不要對未來的財務狀況過於樂觀,也不能對自己的工作穩定性過於樂觀,更不要負擔過多的債務。

要想謀求個人的長遠發展,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應有的警惕,提高生存能力。做好5年內失業的準備,保留失業後重新就業的能力。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失業後無路可走。

社會殘酷、人本脆弱,但只要還活著,就不怕生活變得更糟。

真相和說法換不來一條生命,但願下一個歐建新,不會再有。

中興 員工墜樓 股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26

我身後空無一人 怎敢倒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309/167514.shtml

我身後空無一人 怎敢倒下
虎嗅網 虎嗅網

我身後空無一人 怎敢倒下

即便攤上事了,也請不要聲張,恐怕你的身後,早已空無一人。

來源 | 虎嗅網(ID:huxiu_com)

作者 | 伯通

1991年,美國得克薩斯州維多市,34歲的離異女子Kathy Page被人發現死在自己車里。據推斷,她在死前遭受了毆打、勒頸和強奸。

微信圖片_20180309140619

(被害者Kathy Page)

經歷了絕望的兩年後,鑒於警方的低效之舉,死者的父親James Fulton開始在各類街邊廣告牌上投放自己的憤怒。

微信圖片_20180309140623

(“警察搞砸了案子、正義的審判遲遲未至、你沒準也會碰上這種事!”)

微信圖片_20180309140627

(“這里是維多城奧蘭治縣,在這里你即便殘忍地殺害一名女性,也沒人管”)

微信圖片_20180309140631

(“受害者的前夫Steve Page殺了他妻子,然而警察卻不願解決這個案子。我堅信這些警察肯定受賄了,司法部長應該來這里調查”)

除了在廣告牌上對當地警方展開抗議外,每逢女兒生日時,James Fulton還會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祝自己女兒生日快樂,以提醒公眾不要忘記此案。然而遺憾的是,此案至今未破。

距今近二十年前,一位名為馬丁•麥克唐納的英國作家,在坐巴士經過得州時,看到了這些廣告牌。

如今,馬丁•麥克唐納導演的《三塊廣告牌》斬獲了包括奧斯卡影後在內的多項大獎。

司法不彰,則私法必昌

多年前的一個記者發布會上,某發言人曾留下傳世名句“法律不是擋箭牌”,以警告那些在中國自討苦吃的外國媒體。

這話的確切中要害,即便是人類社會的最大公約條款,法律的最終價值還是要依賴有效性得以彰顯。如果法律無法保護那些列在紙面上的權利,則其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

於是,當司法不彰時,則私法必昌,當公力救濟失效時,人們就會投奔私力救濟——不通過國家機關和法定程序,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實現權利,解決糾紛。

這自然是絕佳的戲劇沖突題材,古今中外有太多文藝作品構架於私力救濟模式之上:比如“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的《女駙馬》、比如“此案如不究明實情,浙江將無一人讀書上進”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比如“我要求你主持正義”的經典黑幫電影《教父》、比如“自由之樹必須時常用愛國者和暴君的鮮血來澆灌”的美國戰爭大片《勇闖奪命島》……以及最近迎來熱烈討論的《三塊廣告牌》。

其實,拋去《三塊廣告牌》中那些角色之間的私人恩怨,整個故事主線及核心,就是一位喪失女兒的單親媽媽,因為不滿警方遲遲無法破案,而通過在廣告牌上發出質疑來進行私力救濟的經歷。也正因此,很多國人將其類比為美國版的《秋菊打官司》或《我不是潘金蓮》。這三位女性的共同之處,就在於永不後退,因為她們身後無人支持。

從審美角度而言,這種身負冤仇,手逆乾坤的故事,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然而在現實中,私力救濟的行為卻不一定都能得到欣賞。

舍法求法的代價

原《焦點訪談》主持人敬一丹曾出過本書,叫《聲音》,其主要內容架構,由數以萬計“看也不忍,不看也不忍”的觀眾來信組成。在書中,敬一丹寫到——

“有不少農民與律師一起找到了電視臺,傾訴不平,尋求公道。我問過了農民又問律師:為什麽不走法律程序而找電視臺呢?律師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覺得輿論比法律有力量。”

然而,不通過常規路徑尋求正義,即“舍法求法”,看似捷徑,其成本天然卻要增加許多。且不說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去求人托人雇人,光是苦主在這一經年累月過程中所展示出的痛苦、絕望、偏執、瘋狂,就讓很多常人惟恐避之不及。

比如《三塊廣告牌》的女主,自從打廣告質疑警察後,先是自己被警察教訓,隨後當地神父過來勸勉“所有人都不站在你這邊”,再之後被人身體威脅、遭受電視臺批評、同事被警察拘留、送孩子上學被扔垃圾……而在真實事件中,Kathy Page的兩個女兒也由於外公的廣告牌,在學校受到了欺淩。

再比如村婦秋菊從市里告狀回家後,家里人說“你別告了,你都不知道村里的人怎麽說我們家,說我們是刺頭兒,以後人家都怕我們了。”

正應了那句話:

“我們國家是這樣的,如果你一輩子不攤上什麽大事兒,那幸福指數是真的很高。但一切的前提是,你別攤上什麽大事兒。大家平時都是BAT工程師,江浙滬小老板,外企資深HR,光鮮亮麗,文明禮貌,看美劇聽巴赫,談投資聊上市,一旦出了事,橫幅拉起來,微博發起來,膝蓋跪下來,和進城討薪,在包工頭面前磕頭的農民工其實沒啥區別。”

事實上,私力救濟,尤其是為雪深仇大冤的私力救濟,對於普通人來說,無異於一次艱苦的創業歷程。不同於創業者可以接受失敗、止損或其它退出機制,私力救濟往往是無法接受失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調動人力、資源所需要的能力,須具備的勇氣、毅力與決斷力,都和一個項目創始人沒什麽不同,這些素質也是絕大多數人並不齊備的。

更何況,在司法機器都無法給出答案的前提下,憑借個人能量又有多大幾率能夠伸張正義?無論《三塊廣告牌》還是秋菊、李雪蓮,這三位女主最終都沒能達成自己起初的願望,反而陷入更深的漩渦中。

但,廣告牌就是最後的擋箭牌

人類社會至今都有相當高比例的苦主,並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司法機構那里。英國的一項實證研究表明,個人面對較重大的侵權事項時,只有20%的可能性會訴諸法律程序。在美國,如1000美元以上的民事案件中,只有1/10的美國人會與律師聯系,律師只就其中約1/2的案件起訴,起訴後能夠走到法院審理這一步的,連10%都不到。

可以說,現代社會絕大部分糾紛是通過非司法方式解決的,其中私力救濟的作用不可忽視。

即使私力救濟既不體面效率亦不高,法學界對其評價更是足夠負面——“私力救濟與生產力低下、文明程度不高的人類早期社會密切聯系”。但私力救濟的存在無論是對受害者,還是對社會其他成員而言,都有著巨大的正面意義。

作為一個伸張正義的新渠道,其對於受害者的價值自不必說。而《三塊廣告牌》的女主和“秋菊”們,對於社會公眾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她們自掏腰包,自負精力,自擔支出,以向社會重申權利的價值,和侵犯權利的代價。

法學泰鬥貝卡利亞曾經說過:法律的震懾力,源於承擔犯罪後果的必然性,而非承擔犯罪後果的嚴重性。即便司法機構無法懲罰犯罪者,可還有私力救濟者接手,他們沒有結案時限,沒有調查終點。無論多麽高明的犯罪者,都知道世界上此時此刻還有人在尋找自己。這就已經構成對犯罪行為的有效威懾了。

於是,當法律不再是擋箭牌的時候,廣告牌還可能成為最後一道擋箭牌。

基於某些原因,我們不太可能在國內看到類似的廣告牌,普通人在當前治理體系下也少有私力救濟的空間,唯一曙光恐怕就是社交媒體上的轉發。

但這一途徑眼下看來尤其惡心。

鑒於受害者或審冤者往往“不合群、不得體”的表現,再加之人們心中“一個巴掌拍不響、蒼蠅不叮沒縫的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等“辯證法思維”,受害者有罪論在公眾輿論場中逐漸成為了一種共識。

豆瓣網友“小波福娃”曾總結過,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做一個完美受害者至少要遵守以下幾條——

1.公布的事件必須有足夠的、多方面來源的證據支撐,措辭嚴謹,邏輯清晰,除了事件本身之外,不講太多廢話,十分節制,既能戳中痛點,又不過於煽情(有寫公號十萬加的能力);

2.面對各種非難和指責,保持冷靜和克制,沒有一句廢話,只點出該反對觀點的要害,一切見血(有一定公關能力和技巧);

3.絕不多說話,也沒有重大措辭和策略失誤,對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有充分的理由解釋和事實支撐;

4.沒有可以被人肉出來的前科和不能見人的黑歷史;

5.有足夠的社會和家庭支持,不至於心理崩潰而失態罵人;

6.事件解決完/滿足訴求後,立刻停用賬號。

而任何受害者敢違背以上任何一條,人們就會迅速收回同情,開始拿“實錘”進行理智地質疑,將受害者重新設定為欺騙了自己的信任和感情的騙子,進而破口大罵,並期待“反轉”。具體可參考江歌母親、杭州林先生、夏俊峰之妻、馬泮艷等人的遭遇。這些受害者,基本都難逃更多的“二次傷害”。

不用猜也知道,就《三塊廣告牌》電影中的女主,或這個故事的原型,那位老父親的那些表現,如果發生在國內早被微博上的口水淹沒了。

當有人付出如此大成本,實踐對社會有正外部性的事情,也難逃人們的娛樂化消費與誅心指責時,不止法律不是擋箭牌,權利、正義和道德這些更虛無縹緲的玩意,就更無法成為誰的擋箭牌了。或許,大家都自信此生,永遠不會攤上什麽事兒吧。

即便攤上事了,也請不要聲張,恐怕你的身後,早已空無一人。

司法 正義 社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13

互聯網+醫療租賃“模式創新”身後一地雞毛,遠程視界套住千家公立醫院

“河南有176家公立醫院受騙。”

“河北省有72家醫院和遠程視界合作。”

“新疆30多家醫院已經聯合起來告遠程視界詐騙。”

8月13日,來自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湖南、陜西等地的十多位縣級醫院院長來到北京遠程視界集團最新的辦公地址益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幾個月前,這家公司還擁有員工近5000人,子公司63家。

如今,整整一層辦公室只有兩名前臺和零零散散來討薪的離職員工。一位前臺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全部都在這了,就我們倆。”

來自全國各地十余位縣級醫院院長來到北京遠程視界

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幾乎每天都有融資租賃公司起訴公立醫院的的民事案件和仲裁在各地開庭。全國因遠程視界模式欠下租賃公司巨額債務的醫院有近千家,絕大部分都是縣級二甲公立醫院,是當地醫療衛生工作的支柱。

四川一家縣人民醫院相關人士稱:“我們欠了7000多萬元設備租賃款,按一年收入1000萬元,要不吃不喝10年才能還清。”

“說好的設備都沒到,我們簽了一個億的設備,一年毛利潤才1000多萬。”黑龍江一家縣中醫院院長李翔(化名)告訴記者。“遠程視界開始承諾的很好,說不用我們掏一分錢,從來沒提融資租賃的事。”

不少醫院至今也沒搞清楚,為什麽會突然背上幾百萬到數億元的債務。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結果,統計了遠程視界、醫院與租賃公司三方糾紛的31個判例,其中只有一例是醫院勝訴,其他均以醫院敗訴或認賠了結。

記者了解到,許多醫院的基本賬戶都被租賃公司申請凍結,發放工資、采購藥品等正常運營行為受到威脅。

自去年底,已有四川、北京、河南等多地衛計委下達通知,要求排查上報本地醫療機構和遠程視界合作的情況。

來自北京計生委的通知

記者獲得的公安部經偵局向各省級經偵總隊下發的通知顯示,“經初步核查,2015年至2017年間,北京遠程公司及其關聯公司以協同醫療示範工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名義,與多地醫院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合作……因遠程未按約墊付租金,引發大量民事訴訟,醫療秩序受到嚴重影響。”

截至目前,公安部對遠程視界案尚未定性,案件仍在核查階段。

快速崛起的互聯網+醫療巨頭

北京遠程視界集團成立於2013年1月,創始人韓春善醫藥銷售出身,根據官網資料,其擔任過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特邀理事、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副會長等職務。

短短兩三年時間里,遠程視界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醫療設備銷售商。公司從最開始只有眼科業務逐步擴展到心腦血管、腫瘤、婦科、耳鼻喉、呼吸、中醫及護理等等9門學科。2016年就實現年收入60億元,納稅6億元。

遠程視界的官網首頁

“遠程視界剛成立的時候,商業模式很創新。”一位醫療租賃上市公司高管陳萍(化名)對記者表示,“那時候大家都在想怎麽讓醫療資源下沈,這事確實很難。”

遠程視界的發展恰逢互聯網創業高潮和分級診療政策出臺。用互聯網技術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看病難看病貴的概念立即吸引了資本的關註。2016年6月,中金公司、漢富資本對遠程視界進行了一輪8.8億元投資。

2017年,上市公司中珠醫療(600568.SH)與銀河生物(000806.SZ)先後拋來橄欖枝。去年4月,中珠醫療停牌,擬100%收購遠程視界的腫瘤和心血管板塊。不過,最後價格沒有談攏。

隨後,銀河生物又計劃以60億元估值收購遠程視界心血管子公司66%的股權,並且向遠程視界打去了3億元訂金。直到今年6月,銀河生物還在更新收購的進展。

遠程視界既不生產設備,也不投入資金,使得醫療設備銷售行業都面臨顛覆。遠程視界是怎麽做到的呢?

靠的是一種所謂醫聯體O2O商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遠程視界與醫院和融資租賃公司簽訂了三方合同,融資租賃公司作為出資方,資金到達遠程視界的賬戶上,再由遠程視界去購買設備,發貨給醫院,在這一模式下,醫院需要承擔的租金則全部由遠程視界擔保墊付。醫院不用掏一分錢,只要提供場地,五年後就坐擁昂貴的設備和成熟的科室。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由遠程視界所購買的設備價格往往大幅度高於市場價格。

根據協議,遠程視界還負責去收集患者,甚至報銷醫保之外的治療費用。公司只要求,事成之後跟醫院分成新增的收入。

“他們就占我們一個地方,承諾醫院零風險,我們覺得就算不賺錢也培養了人才,5年以後設備還歸醫院。”陜西寶雞一家縣級醫院院長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憶說。

“一個病人心臟介入手術要4萬元,跟遠程合作只要花兩萬,能讓我們這里30萬人口受益,當時是很想引進這個項目。”湖南株洲淥口區中醫院蔡院長告訴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遠程視界還承辦和資助了各種頂級醫療行業會議以打消醫院的疑慮,這些會議的最後流程通常是,遠程視界揭牌設立公益基金,或者舉行向醫院捐款的儀式。

據官方網站資料,2015年8月,遠程視界與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下稱“福利基金會”)發起“集善·遠程視界”專項基金,並參與了後者發起的“集善扶貧健康行”公益項目。

打著福利基金會和扶貧辦的旗號,遠程視界在20多個省會城市舉辦巡回活動,邀請國家和當地衛計委領導,同仁醫院、阜外醫院等多家北京三甲醫院代表,以及其他國內頂級醫療專家演講,推介遠程視界的模式和業務。

當地基層醫院和醫藥代理商都會受邀參加這些活動。

“在我們這小地方,這些專家教授就跟神一樣。之前他們(遠程視界)天天給我的電話我都不信,但那次會議之後,我就開始相信了。”遠程視界在河南地區的一位代理商曹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繳納3萬元代理費後,享有遠程視界在本地醫院的代理權。

像曹先生這樣的代理商,全國還有4000多位,按照省、市、縣、院分級,他們向遠程視界繳納的代理費少則數萬元,最多的達400多萬元。

有資料顯示,2017年4月遠程視界被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信用管理中心等機構評為的“行業十大信用品牌”;同年5月,韓春善被中國商業創新大會授予“中國品牌建設優秀人物”;同年6月,公司在中國醫生集團大會上榮獲“2017中國醫療創新團隊獎”……

醫療界神話轟然倒塌

據公司官網資料,2018年1月30日,遠程視界帶著空軍總醫院、航天總醫院的專家在江西省宜黃縣衛計委會議室舉辦了“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培訓會”。這成為了遠程視界最後一次公開活動。

從今年1月開始,公司徹底停發工資,員工成批離職。同時,融資租賃公司、代理商、設備商、醫院蜂擁而至,遠程視界資產被法院強制執行,韓春善個人股權遭凍結,針對公司的訴訟案件鋪天蓋地。

從榮譽巔峰到一地雞毛仿佛是一夜之間。

“遠程從頭到尾就是玩資本運作,靠代理商的關系,用公立醫院的名聲,套租賃公司的錢,讓這三方來圍著他轉,這是個很高明的手段。”已從遠程視界離職的前員工方澤(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問題的苗頭早已出現,2017年年初,遠程視界資金鏈驟緊。公司以籌備上市要封賬為理由,不再支付設備租金,不再向北京醫生專家支付報酬,代理商和員工的獎金更是扣住不發。

“頭兩年還不錯,設備也到了,他們(遠程視界)支付了租賃款,承諾設備給免費使用,”2014年起與公司合作的河北承德平泉市醫院的王院長說,“2017年下半年開始不行了,耳鼻喉診療臺遲遲到不了,專家也沒有過來。”

實際上,同仁醫院、安貞醫院、阜外醫院、宣武醫院等多家北京大醫院都在去年先後與遠程視界終止了合作。

“北京專家的報酬開頭還給一些,後來就欠著,可能欠同仁醫院有兩三千萬元。”方澤說,“一些醫院拒絕合作以後,公司又不斷找新的三甲醫院來接手。”

資金吃緊並沒有讓遠程視界放慢腳步,公司反而變本加厲,深入區縣跑馬圈地,加速從融資租賃公司套取資金。

“我們到現在一毛錢設備都沒看到。為了放設備,把一棟樓都裝修好了,還掏錢送醫生到阜外醫院去培訓,結果回來沒有設備,做不了手術。”前述湖南縣級醫院蔡院長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該醫院於2017年4月與遠程視界簽約心血管項目,設備總金額約3000萬元。可一個月後,遠程視界就稱資金鏈出現問題,拒絕支付租金和發貨。

前述黑龍江醫院也在去年簽約遠程視界,腦卒中、耳鼻喉兩項設備款一共4930萬元。

“我們按照公司的要求建好了場地,結果只收到了一個聯想牌的低端電腦和里面一些軟件。遠程說資金鏈斷裂了,不給交租金。”院長李翔告訴記者,租賃公司隨之申請凍結了醫院賬戶,要求醫院承擔每個月150萬元的租金。

迫於租賃公司、醫院、代理商的壓力,遠程視界今年頻頻發布澄清公告。

5月25日,遠程視界發布《北京遠程視界集團股東調集資金解決問題》,承認了資金鏈緊張,但表示“出現還款困難的醫院僅約60家,經過磋商,已經解決了八成以上的設備租賃公司和醫院出現的逾期問題。”

7月5日,遠程視界宣布組成臨時股東管委會以清查和處分公司資產。大股東、董事長韓春善出局,副董事長曲明光任管委會主任委員,其他成員除了公司員工持股平臺,還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如杉杉股份(600884.SH)控股的穗甬控股有限公司、國開行旗下的國開科技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等。

與此同時,銀河生物也宣告終止收購遠程視界子公司。根據公司公告,此前銀河生物支付給遠程視界的3億元收購訂金存在退不回來的風險。

把遠程視界從租賃公司套取的資金、代理商代理費、醫院回款、供應商欠款以及中小股東的投資款統統加起來,遠程視界吸納的資金在百億元級,這些錢都去哪了呢?

8月15日,遠程視界因為拖欠租金,於北京益園的最後一處辦公地也被物業關閉。

遠程視界公司在北京益園最後一處辦公場地,空無一人,只剩一張子公司板塊的名單

醫院、租賃誰來背鍋?

遠程視界關門大吉了,卻留下一片狼藉。

究竟有多少家醫院卷入其中還沒有準確的數據。遠程視界方面稱,共與全國700余家醫院合作融資租賃項目。方澤估計在1200家以上,而另一位前遠程視界員工湯哲(化名)則認為有900多家。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遠程視界在每個地區運營時,通常會選擇幾家醫院進行試點,保證設備、專家供應,然後將周邊醫院帶來參觀考察,因此,與其合作的醫院往往是連群成片。

多位醫院院長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表格,統計了442家與遠程視界簽了三方設備采購合同但設備未到位的醫院,涉及六個科室,總金額高達63.1億元。

他們絕大部分是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等縣級公立醫院,也有少數地市級醫院。2014、2015年簽約的醫院大部分能收到設備,但是從2016年開始,形勢突然扭轉。442家醫院中,沒有設備或者設備不到位的占85%。

由於公司未按承諾向租賃公司支付租金,公司合作的38家租賃公司紛紛來到醫院索債。大量醫院的基本賬戶被凍結,幾乎每天都有租賃公司起訴醫院的案例發生。

按照租賃合同,醫院是承租人,租賃公司是出租人,遠程視界是設備供應方。租賃公司將設備款打到遠程視界賬上,遠程視界采購設備送到醫院。雖然遠程視界承擔無限連帶擔保責任,但表面上,醫院仍是第一還款責任人。

“我們現在天天忙著訴訟保全,把遠程和醫院都訴了。”華北一家租賃公司醫療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醫院吃啞巴虧,但醫院有還款實力,現在只能通過醫院解決。”

記者梳理公開判例顯示,多數裁定都沒有采納醫院提供的遠程視界承諾墊付的證據和理由,僅以租賃合同判醫院敗訴。根據合同約定,這類案件都是在租賃公司所在地審理或仲裁。

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楊舒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法院支持了租賃公司的訴求,因為租賃公司擬定的格式合同內容對醫院非常不利,很多醫院在沒有收到設備的情況下,都被要求簽了收貨確認書。如果只是民事訴訟和仲裁,醫院基本上會是敗訴方。”

她認為,如果遠程視界不能被定性為詐騙,就只能按照民事裁決硬著頭皮執行,這將給國有資產帶來很大的損失。

目前,警方尚未對遠程視界公司相關人員采取強制措施。7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在接受遠程視界合同詐騙報案後,認為沒有犯罪事實發生,決定不予立案。

“遠程視界在簽署合同之初就沒有履約的誠意,根本沒有為設備購買做任何準備。雖然前期鋪墊階段有過成功案例,但這類似於龐氏騙局,欺詐的成分更多。”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維強認為。

而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某地警方調查結果顯示,供貨廠家並沒有收到遠程視界發來的供貨合同,既沒有收到定金,也沒有訂單。

一家被遠程視界拖欠了數百萬元設備款的眼科設備廠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只有設備到達醫院並調試好能夠運行以後,設備商才能收第一筆錢,尾款之後再結清。

然而,所有醫院都是在合同簽署的當天就開始計算設備租金,即使是在設備沒有到位、沒有產生收入的情況下。在多個案件的庭審中,遠程視界和租賃公司都無法提供設備的唯一序列號、發票,以及進口設備的報關單。

“醫院都是做業務,對怎麽搞金融不太懂,被蒙騙以後,就一步一步套進去了。”寧夏青銅峽市人民醫院杜院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記者調查發現,遠程視界模式即使在租賃行業里都屬於創新業務。這種創新中,風險控制環節大大削弱。有了公立醫院信用和明星企業的光環,租賃公司的盡職調查流程形同虛設,放款十分輕率。

前述租賃公司人士介紹,租賃公司都是跨地做業務,業務人員在醫院可能就待一個多小時,很難真正掌握醫院的運營情況。

“都知道遠程在玩資本運作,沒想到有一天就玩不動了。”該租賃公司人士表示,“我們主要是看遠程的資質,他體量很大,覺得跟他玩十個億肯定沒問題,終端又是公立醫院。”

遠程視界前員工湯哲告訴記者:“我們任務是把租賃公司業務員吃吃喝喝伺候好了,然後送上飛機走,完全沒有做調研,只是走過場。如果病床很空,租賃公司會建議把其他病床病人集中起來,方便拍照。實際上遠程的項目90%都是不合格的。”

來自多方采訪對象都向記者透露,遠程視界為了盡可能從租賃公司套取更多資金,會修改醫院的財務報表,虛增收入。

按照融資租賃行業的要求,放款額度一般是在醫院年收入的20%-35%。但實際上,絕大部分醫院都超過這個比例,並且存在多頭借款的情形。

對於租賃公司和遠程視界之間是否存在私下合作,浙江康安租賃(835319.OC)總經理範衛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租賃公司是真正的損失方,沒有動機跟遠程勾結套自己的錢。如果設備沒到,醫院挺冤,但也很無奈。”

範衛強介紹,遠程視界模式非常創新,公司2016年底發現公司在替醫院墊付租金的情況後,及時停止了與遠程視界合作。目前,康安租賃涉及的案件大部分是和醫院進行司法調解,有的會根據醫院的還款能力將3年租賃期展期至5年。

(記者馬曉華對本文亦有貢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74

六成長者無預備身後事 家屬爭拗一個死者三場喪禮

1 : GS(14)@2015-10-22 07:31:22

■團體籲市民與長者勿忌諱談身後事;圖為今年5月亞洲殯儀博覽。


【本報訊】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身後事無憑。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的調查發現,近六成60歲以上長者對身後事未有任何預備。但生前無安排,可能死也不得安樂。曾有個案因家屬對殯喪的宗教儀式發生爭拗,結果逝者一連「死3次」;一晚舉辦了3場不同儀式的喪禮。調查又顯示有兩成半長者會自撰輓聯,作品包括「死得招積」、「等緊你嚟」,豁達創意有助減低親友傷痛。記者:袁楚雙 麥志榮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今年3至9月進行了一項準備身後事的調查,訪問了全港1,047位不同年齡的市民。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逾八成人認同身後事由自己主理重要,但只有兩成人真正有落手準備。就算是6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仍佔近六成未有預備身後事。而四成有開始預備後事的長者當中,不足兩成人預備了喪葬方式及地點,其他如遺產及遺囑等事,就更少有人考慮。



創輓聯「死得招積」

信義會屬下「生死之交」長者生死教育及支援計劃計劃督導冼鳳儀指出,由於不少人生前沒有自主做好安排,往往導致家屬在喪禮細節上出現爭拗,曾經有個案是家人在宗教儀式上無法協調,結果在一個晚上舉行了3次不同宗教儀式的喪禮。調查又發現,大約有兩成半的長者會毫不忌諱地自創輓聯,當中更不乏甚有創意、看透生死的輓詞,包括「死得招積、仲未到你?」、「等緊你嚟」、「有緣再見」。有人則叮囑在生親友「笑多啲啦」、「enjoy your life(享受生命)」等。冼鳳儀指出,不少人並不知道輓聯可以自創,其實長者是希望可以在喪禮上展示個人性格,又或者希望藉着這些自創輓聯減低親友的傷痛。



年輕一輩更怕談死

冼表示,港人受傳統觀念影響,長者認為後事由後人包辦,及「講死」不吉利等,於是長者不敢提、家人不敢問。她接觸過的個案又發現,後生一輩比長者更「怕死」,曾有老人家鼓起勇氣與家人談論身後事處理,但「未到戲肉」家人已搶着說:「阿婆你會長命百歲、身體健康㗎!」令長者十分無奈。她建議,長者可趁其他人的喪禮,向親人提出身後事話題。81歲的陳麗嬋則已寫好自己的生死札記分贈家人。2011年她經歷喪夫之痛,為丈夫安排的西裝壽衣不合身,臨時再覓傳統壽衣卻始終不合心水,觸發她決定提早為自己的身後事做準備,「一個人要嚟得開心,走得開心,搞掂晒(身後事)我就開心」。陳婆婆的札記內容除身後事安排外,還包括若病危是否接受維生治療等指示。



自主身後事清單


‧交代屬意的喪禮細節,包括地點、佈置、宗教儀式及帛金處理等‧擬定邀請出席喪禮的親友名單‧骨灰處理方式,如設靈位或海葬‧確定由誰處理身後事‧選擇遺照、陪葬品及壽衣‧安排遺物及遺產分配資料來源: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2/193426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29

【今日笑一笑】身後一大群牛 狗狗淡定照攤抖

1 : GS(14)@2016-09-01 06:24:19

當一頭正躺著休息的小狗遇上一群霸氣十足的牛牛,究竟會即時逃走,還是會繼續自在休悠?近日有短片網站上載一段有趣短片,見到14隻牛在小狗身後,並步步進逼,但狗狗見到牠們後仍能處之泰然沒有移動,繼續躺在草地上休息。反之當小狗轉身望向一眾牛牛時,牛牛卻立即退後,好像被小狗嚇怕了。
YouTub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1/197567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13

WING - WING 《身後仕》 行刑官的自白 2016年10月28日

1 : GS(14)@2016-10-30 22:34:19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5149
商業電影的可觀性,可按卡士、導演功力或劇本而定,但有些電影,單是題材已足夠誘人入場,帶著獵奇心態去看一些從未看過的場景。當然,紀錄片亦包括其中,但主流觀眾中,紀錄片fans只佔少數,因此有些導演會將紀錄片題材改編成劇本,令現實與戲味能融為一體。


新加坡奧斯卡代表
取材自社會議題的電影,在上世紀港片市場內多不勝數,邱禮濤當年的《等候董建華發落》就是其一(亦是邱導最有火、最有衝勁的作品之一),講述回歸交接期的香港罪犯,當年推出,顯然是時勢造電影。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去年離世,他一直被坊間視為強權治國(但深得民心)的代表人物,他在位期間,當局一直避談當地執行死刑實況,連傳媒都甚少報道,但他離世的翌年便有一部探討死刑的《身後仕》,代表新加坡出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如實呈現死前一刻
《身》片由新晉導演巫俊鋒執導,並由彭浩翔等擔任監製,故事講述一位獄卒遇上當年為其父執行死刑的行刑官首長,更獲其賞識,有機會成為其職位的第二把交椅。早前觀看優先場時,發行商安排了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的幹事作映後分享,據講者所講,《身》片如實呈現了死囚行刑前的必經「步驟」,例如吃一頓豐盛的最後晚餐、換上家人送來的衣服及行刑官為死囚戴頭套等,導演拍攝這些戲份時,尤其著重氣氛,當中效果最佳的是,行刑官牽著死囚走入行刑房的一段路,而多位飾演死囚的演員亦表現不錯,簡單直接演出臨死前的惶恐。不過,其他情節如初段刻意不加配樂,改以風扇聲及腳步聲去配襯監獄氣氛,則略嫌單調。


兩代人的是非觀
該片如彭浩翔的一貫風格,故事及人物有許多對立設定,《身》片亦尤其著重這方面的鋪陳,電影前段集中講述男主角到獄中工作原因,解釋充足而合理,而當他遇到另一主要角色──年長的行刑官時,男主角表現出來的矛盾心理,亦寫得不錯。不過,此角心理及思維相當複雜,演員菲爾拉赫曼的演技似乎略為青澀,肢體表現尚可,但表情卻有點生硬;反而飾演年老行刑官的旺哈納菲蘇則演得恰到好處。他一出場就是跟同僚在飯堂吹水,一頭白髮的他被同僚包圍,一邊吹水一邊分享行刑經驗,他後來發現由他提拔的男主角,其父原來死於自己手中時,完全是他騷演技的好時機,亦是這劇本寫得最好的部分。
職場本來就存在著思想箝制,當人長期從事一份職業,無形中便會認同那份工作的價值觀,對行刑官而言,被判死刑的人就是該死,執行死刑的人自然自視為完美的公義執法者。


WING~大學時代於台灣修讀新聞系,熟讀記者守則和新聞理論,可惜不務正業終日睇戲,索性轉行寫影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98

【專題籽】89歲「開心孖寶」不怕千刀割 身後當無言老師

1 : GS(14)@2017-10-29 23:31:49

兩老各有兒女子孫,但都身在外國,日常生活二人互相照顧。



【專題籽:胚芽故事】「人生如朝露,何處無離散。」一曲《鳳閣恩仇未了情》,是關均賀(89歲)和孔可珍(89歲)的首本名曲,也是留給對方的寄語。兩個鰥寡老人喪偶後相識於黃昏,結婚廿載,四年前已想好身後事,「我們簽了遺體捐贈書,做中大的『無言老師』。」



談身後事前,不如先說身前事——關先生早年喪妻,65歲時碰着同齡的孔可珍(孔姨)。他們一直住在同一層,某日在升降機碰面三次,「她笑容實在可親,我說是三笑姻緣!」孔姨於三十多歲喪夫,一心一意帶大孩子,沒想過要再嫁。記者問何以又會看中鄰家伯伯,她忽然唱起歌來:「你睇佢確係儍儍氣,一表斯文令我心中笑瞇瞇。」二人未相遇前,都以為要獨自過餘生,升降機碰見對方,竟就是同偕共老的一半。交往三年,去過曬月光、海邊漫步。到1997年,孔姨主動提出結婚,只想二人可在人前磊落牽手。「我們結婚後,要人稱我們『關生』和『孔姨』,相熟好友會叫『開心孖寶』。因為我們從不分開,出門必是兩個一起,去唱歌、飲茶一定是孖公仔。」


「退役」後骨灰作肥料 為環保出力

他們連對身後事也有同一願望,於2013年簽定「無言老師」遺體捐贈書。以為老人家一定接受不了,當中必經歷多番考慮或不情願,孔姨直說非也:「有天吃飯,我問讀護士的孫兒,學校會否需要遺體。他說好需要,原來學習要解剖人體,我便說:『我們去捐吧。』」關生大呼贊成:「人死了葬下去,全都變沒用,那我就捐贈,不是更有用嗎?何樂而不為!」傳統華人大多想全屍保留,盡快入土為安,偏偏兩老決定要當「無言老師」,兩年後遺體「退役」,會火化,骨灰將撒到中大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設立的「無言老師紀念花園」,用作有機肥料,為環保出力。「過身後十年還會有人拜祭,再過幾年兒女都長大,誰有空看你?」孔姨直言同輩中,有人會預先買好骨灰龕位,他們卻寧願在生時過得開心點,把錢吃掉玩掉,反正人死後沒感覺。「我們勞碌前半生,不懂何謂拍拖,現在該好好彌補,無謂花錢在你無法享用的事情上。」她續說:「我們都是沒文化的人,生前沒甚麼貢獻,死後你在我身上割千刀都可以,只望醫科生好好學習,日後服務社會,別白費我們的愛!」對於死亡,年老的似乎看得更開,但要是其中一位先走還是會感傷吧?關生點頭不語,孔姨則爽快說:「人離開的一剎必然悲傷,但我們歡樂了很長時間,很滿足了。」他倆囑咐中文大學,將來要在他們碑上放「開心孖寶」的合照,「把名字寫在一起,我們永遠不想分離。」



關生作的詞,「死亡免不了,遺體怎抉選?火葬全燒盡,土葬則長埋,不如捐贈遺體助醫學。」

孔姨至今戴着兩隻婚戒,不願被稱「關太」,全因顧及兒女感受。「兒女不姓關,我叫關太會令他們尷尬。」

遲暮之年才相遇,關生和孔姨結婚廿載出雙入對,一起學粵曲和遊玩,難怪朋友叫他們「開心孖寶」。


1997年,關均賀和孔可珍已68歲,二人決定結婚同偕共老。

中文大學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設立「無言老師紀念花園」。

查詢:http://www.sbs.cuhk.edu.hk/bd/



記者:黃凱婷攝影:許先煜、張志孟(部份圖片由受訪者及中文大學醫學院提供)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3/201894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