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大超级富豪,只谈一件小事:经济不好,怎么干票大的?

http://www.xcf.cn/500frb/cfht/201702/t20170217_779505.htm

 萧条和悲观弥漫中,一些人怨天尤人,随波逐流;一些人一蹶不振,甚至销声匿迹;但也有少数人放眼长远,大萧条,大投资,最后成了大赢家。

  抄底大师李嘉诚

  

  李嘉诚的发家史,几乎就是一部抄底史。

  1965年香港爆发金融危机,随后“文革”波及,经济雪上加霜,不少房产公司关门破产。李嘉诚趁低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两三年后,经济复苏,地产市场恢复,他的身家快速倍增。

  1973年,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拖累全球经济,李嘉诚如法炮制,大买资产,并在后来的复苏中再次暴富,成功跻身亿级富豪行列。

  期间,被危机拖累的和记黄埔因为连续巨亏被汇丰银行注资控股。尝到抄底甜头并与汇丰交好的李嘉诚,还以低于市价一半且只需暂付20%现金的超级待遇,收购和记黄埔39.6%的股权,坐上董事局主席大位。成为第一个拿下英资大企业的华资企业家,也为其成为香港首富走下关键一步棋。

  1986到1987年,国际油价暴跌至每桶15美元以下,向10美元逼近。李嘉诚再次危机入市,到1991年已拿下加拿大石油巨头赫斯基能源95%的股权。

  2000年,李嘉诚将赫斯基重新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并在此后一路享受石油价格上涨的盛宴。此交易也被称为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香港回归前,香港沦陷的论调与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叠加,港资、台资、英资纷纷撤离,楼宇资产大幅下跌。李嘉诚大手笔接盘有关资产,转身就赚到盆满钵盈并于1998年问鼎香港也是亚洲首富。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欧洲陷入低迷。李嘉诚又持续从高涨的中国地产市场套现转而抄底欧洲,并因此被夸张地评论为“买下了英国。”

  当他抄完之后,内地企业家们跟上去了。

  小心翼翼的冒险家吕志和

  

  2014年的亚洲第二富豪吕志和,也是一位屡在沧海横流中彰显英雄本色的企业家。他不但喜欢低谷抄底,而且善于在价值洼地抄眼光谋略之底。

  1977年,吕志和预期香港酒店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斥资6,800万港币在尖东买下了一片被众人看成烂地的土地,计划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

  他的计划几乎被所有人质疑,汇丰银行起初连贷款都不敢给他。但众人看到尖东当时的荒凉,他却看到尖东未来的繁荣,力排众议将计划变成了现实。

  1981年,该酒店成功开业。从烂地到投入运营,酒店总成本约为4亿港币,开业后每年的利润却接近1亿港币。1990年代,他已赚回几个本钱之后,还有人出价70亿港币收购酒店及连带地皮。

  

  毕亚军(左一)著《吕志和传》在香港会展中心盛大发布

  1990年代,受海湾战争拖累,美国酒店业陷入低迷。吕志和又在众人的恐惧中贪婪,持续抄底美国酒店业。到1997年,他已在美国全资拥有17家星级酒店,被评为美国第十二大酒店业主。

  2002年,澳门经济持续不振,决定开放博彩业。吕志和再次在低迷中看到灿烂前景,70多岁高龄砸下过半身家成为澳门博彩持牌经营者,并在此后的巨大危机中演绎一出后来居上的精彩大戏。

  2008年的“金融海啸”,让参与澳门市场竞逐的博彩企业遭遇严峻考验。有的被严峻形势吓倒停了工,有的则因之前扩张太猛,现在突然银根紧缩而危机爆发。喧嚣的澳门很快清静下来。

  众人裹足悲观之时,此前安静的吕志和,却以“金融海啸”后全世界第一个拿到百亿级贷款的大胆,突然提速。在最困顿时刻,以有生以来最大的举债,向成为澳门新王者发起了最有力的挑战。

  2011年5月,吕志和家族的澳门银河首期项目正式运营,一举站上澳门博彩业的前列。此后,弯道超车的银河娱乐一路向前,于201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博彩公司,吕志和也在此后成为亚洲第二富豪。

  吕志和同样也是香港地产的危机抄底者,1997亚洲金融风暴之后,2003年“SARS”低迷期,他都率先在观望中出击,以低价获得不少土地。 

  前亚洲首富李兆基

  

  “汶川地震“中捐款超过6亿的李兆基,曾于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三年被《福布斯》评估为亚洲首富,而且两次高居全球第四位。

  李兆基的财富爆发同样得益于多次成功抄底。1973年4月,香港股市骤然疯狂下泻,地产市场随之暗淡,李兆基却认定这是收购土地的黄金时期。

  一片悲观中,李兆基在内部刊物发文写道:香港为世界贸易之枢纽,亦为国际金融中心,向属工商重镇,旅游购物胜地,万商云集,人口荟萃,加上战后人口急剧膨胀,市区可供发展土地日形短缺,地产业将必璀璨,楼宇价格,长远着眼,应予看好。

  凭着这种远见和信心,李兆基抓住了许多天大的机会。代表性案例之一是,1976年他联合好友郑裕彤、李嘉诚以及郭得胜,以2060万元港币投得沙田第一城项目。到1997年,该项目总价值已超过400亿元港币,投资回报超过1000倍。

  1983年和1984年,香港因“中英谈判”等时局因素导致经济萧条,许多地产公司冷冷清清,李兆基继续坚定信心,大肆抄底地皮,增加土地储备。

  依靠低迷时期收购的大量地皮为后盾,恒基兆业在市场复苏中狂飙猛进。1990年到1996年,其年营收由40亿港币升至153亿港币;税前年盈利由24亿港币升至108亿港币;总资产由146亿港币升至787亿港币;市值更由136亿港币升到1325亿港币。

  虽然这个成绩相对于如今的内地企业,如恒大集团等而言不过如此,但放在一个小小的香港,能有这样的增长,这也同样是世界性的奇迹了。

  “鲨胆彤”郑裕彤

  

  已故超级富豪郑裕彤,从打杂工起步,把周大福从一个小金店做成全球最大珠宝上市公司,把新世界做成香港地产的四大天王之一。

  郑裕彤在市场上有着“鲨胆彤”的名号,这是因为大家认为他有鲨鱼一样的敏锐及强悍。他喜欢做大项目,认为做生意都有赌博的成分,而在危机中下注,则是最有机会赢,也最能赢得大的好办法。

  1960年代末香港富人抛售土地、楼宇的浪潮中,郑裕彤也是勇敢的接盘侠,并接替那些土地和楼宇的老东家成了财富的新主人。1970年,依靠此前收购的地皮、楼宇,郑裕彤成立了新世界发展公司,并于1972年将其在港交所上市。

  之后,他在外界并不看好的质疑声中,将一片凄凉的码头旧地开发成了拥有两家豪华酒店、几十万英尺购物中心、数千个商业单位、办公楼和豪华住宅的新世界中心。30多年后,其丽晶酒店的营业总额依然高居世界十大酒店之列。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签署,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前崴脚。不少香港人以为世界末日来临,纷纷撤资海外,香港楼市持续走低。郑裕彤则趁机发起一项庞大计划——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作兴建香港展览中心,并将其做成“全球10大最佳”工程之一,以及香港回归祖国庆典的主场地。

  

  大胆与小心,是个大学问

  很多人会说,四大富豪如此抄底并成功,是因为胆大敢赌,运气够好。这是个不太正确的认识。

  事实上,在众人“悲观”时“胆大妄为”的他们,在别人胆大妄为时,统统都是“胆小鬼”。

  好比其中一位就曾经对我讲,“人家说我们胆子大,其实我们是胆子小。3万点(恒生指数)还敢买股票的人,才是胆子大的。我们胆子小,我们只敢等它跌到20000点,甚至更低一点点。”

  大多数人怕低不怕高,追涨杀跌,他们是怕高不怕低,追跌杀涨。当行情涨到擦皮鞋的都信心满满时,他们统统都是率先认怂出局的人。

  不做风险大于机会的生意,是这四大富豪一致的特征,也是他们能够持续成功的关键。

  比如李嘉诚,他经常在脑海中放的电影是,假如自己要倒大霉,会怎么个倒法,然后一遍遍去检讨漏洞并做好迎接最坏结果的准备。

  再比如吕志和,他的名言是:“口袋里始终要有一大笔钱,即使一个大浪打来,手中也还有条大缆,有资格再来第二回。”他的大女儿吕慧瑜则曾向我补充:“人家说让一件事情牢靠,是要打个钉子进去,我父亲是打进去的钉子上还要再加个倒钩。”

  也是托了平时小心的福,关键时刻,他们的胆子才大得起来,而且有大实力去抄大底。就好比,30000点时胆小把股票都卖掉变成钱,等到20000点时,他自然敢去大买并且有那么多的钱。

  事情的好玩在于,当他们胆大时,30000点买股票的大胆者可能已经“奥迪进去,奥拓出来”,统统胆小了,甚至还嘲笑人家:“都跌成这个屎样子了还往里冲,真是要钱不要命。”

  什么时候该大胆,什么时候要小心,这是个大学问。几轮该大胆的时候不大胆,该小心的时候不小心下来,可能就会跌宕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毕亚军拜访郑裕彤博士(2005年)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我曾向郑裕彤求教,为何敢于在危机中投下那么大的赌注去开发会展中心?

  也曾请教吕志和,一生求稳的他,为何会在70多岁高龄投入半数身家,还在金融海啸之后的悲观局面下,一出手就借钱100亿来押注澳门?

  他们的回答都简单而坚定,主要是三点:一,对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发展有信心;二,从长远看而且看准了。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本事看得准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所以干脆不去看,而是去看五年、十年;三,低迷时反倒胆子大,因为此时干事的成本低,甚至竞争都更少。

  “以香港会展中心为例,别人说我很大胆,其实我是看透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香港和内地一定会经济腾飞。”郑裕彤说,“经济好,土地一定是越来越值钱的,既然这样,1000万都有人争着买的地,你现在500万就能买,有什么不敢买的呢。”

  郑裕彤的回答,可谓是这他们共同的心声。总结起来就是,放长线才能看得比较准,不随大流,甚至反着走,才会既卖得高又买得低。

  同样1000万起步,几轮人家买得低卖得高,你却买得高卖得低下来,人家已是亿万富豪,你怎么还只是个小康的小格局——也就形成了!

  除了通过四大前辈的故事,给大家干票大的一些启示,又将这些往事重提,还有个小意思——

  自媒体批量生产出众多大师和神仙,这些大仙恨不得每时每刻来个神预测——今夜又有什么国家崩溃,明晚央行大招将改变什么格局,后天的房地产要变成什么模样,刚刚,外汇储备大下降,它会如何深刻影响你的命运……去年以来此类行情格外旺盛,以至经常有朋友转来要交流看法。

  我的意思是什么呢?我相信您已经懂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83

【娛樂夢工場】劇務人生 與電影談一場沒有暫停的戀愛

1 : GS(14)@2016-11-20 23:41:59

大多數影迷遇到劉德華也會很興奮,而他亦很慶幸第一部戲即與華仔合作。



一部電影,台前與幕後動輒也可牽涉上百人,當中有些崗位,對觀眾或者比較陌生,今集主角,就是其中之一。「電影場務,就是每一天最早到現場,和最遲離開現場的人。」電影劇務黃保偉說。記者:賴今銘攝影:彭志行邱仲權



黃保偉,於電影圈打滾廿多年,故事卻要由皮草開始,「那時我們三兄弟做皮草,二哥閒時也會到電影場地幫忙,當時不需要大量人手,工作主要是清場,讓別人陳設、搭景,所以沒經驗也可入行,尤其是場務,只是掉垃圾,清理地方,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電影圈。」他與電影的緣份,由場務崗位連結,一做就停不下來,「最初心態是,拍戲會不會看見很好多大明星?當然第一日去到,原來是掉垃圾、掃地、清景,但也沒關係。」



入行廿多年,與大部分電影人也曾合作,其中一位是導演劉偉強(前右二)。

保偉認為釣魚代表寧靜,可以甚麼也不想,所以培養了興趣。

他說,場務晉升就是劇務,兩者工作是要在每組戲開拍前,預先安排好當日流程,控制拍攝進度,例如開戲前,要第一時間安排化妝間,給「梳、化、服」組與演員;然後,與道具組溝通,確保拍攝道具齊全;接著,就要安排燈光組及攝影機,劇務更要兼顧其他繁瑣事務,好像貨車、演員接送、現場飯盒膳食、發放部分臨時演員薪金等等。對初入行的黃保偉而言,「睇明星」是工作上最大樂趣,「第一個入行看見的明星是華仔,劉德華。」因為劉德華,令黃保偉每次開工都多了一份動力,「記得第一天開工是拍《五億探長雷洛傳》,很深刻,在九龍城寨門外,見了很多大明星、大老闆、導演;不過一入行,同一時間亦接了三部戲,例如開完《太陽之子》,就過去《雷洛傳》,收工又要去《91神鵰》清景,這邊看完劉德華,去另一邊會見到郭富城,就有衝動想趕過去;至於休息,就在車上睡一小時,開工就會自然醒。」工作時間長,沒有固定休息時間,一開戲,就好像人間蒸發,「如果家人問我何時休息?不知道;如果女朋友問我何時放假?又答不到。因為一部戲可能還有5天完,但第6天就會收到電話,又要再開工,初入行,基本上沒有權選擇開不開,唯一只是答做還是不做,推了就少一個機會。當然身邊人也會慢慢習慣我的生活模式。」幸好,除了電影,黃保偉還有一樣人生樂趣,「釣魚,就是當你一出到海,連一個島也望不到,只是看到一片海,人就會靜好多。望著海,就很舒服。」當正式放假,保偉就會約好友出海釣魚,讓自己從一片繁瑣的工作中,找回片刻寧靜,讓靈魂沉澱下來,「總之一休息,基本上就會在海上,甚麼都不想,甚麼都不煩。」一部電影,幕後也有很多無名英雄,他們一直站在大銀幕背後,雖然從來也不起眼,但卻穩守著他們的位置。「我是非常喜歡電影,基本上,不會考慮其他工作。」電影劇務黃保偉說來自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9/198385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00

劉美君再和音樂談一場戀愛

1 : GS(14)@2017-10-16 03:22:47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 ... 4%E6%88%80%E6%84%9B


2017/10/12

劉美君

劉美君(Prudence)繼早前推出英文經典歌曲專輯《Reincarnated Love》後,將於本周六及周日舉行《劉美君Karma Chameleon千色》紅館演出,月底還會推出新歌加精選。日前突然披露回復單身的她,想不到,她對感情事的態度,跟她對喜愛的音樂是一樣:無責任、無負擔,開心自在最快樂。

劉美君自86年推出首張專輯,31年來嘗試過不同音樂類型和風格,她坦言現在是音樂歷程上最開心的時候。「現在喜歡做就做,不喜歡做就不做,完全沒有壓力。到了這個年紀,思維方式和整個人的成熟程度也不同,思考得很通透。」

專輯蘊藏百般感受

在眾多專輯中,她表示收錄了《我估不到》的大碟《赤裸感覺》(01990),還有《The Queen of Hardships》(02009)是她的痛苦時期。「劉美君來來去去都是因為私人感情,我基本上是一個感情行先的人,就是太感情用事。我喜歡談戀愛,永遠不會停止談戀愛。喜歡談戀愛的人,永遠都會受戀愛傷害,但是,在不開心裏有些東西是很精采的,那是你自己最濃郁的感覺。」

94年,Prudence跟舊唱片公司完約後,離開香港到美國定居。「那時因為我覺得很不快樂,我不能夠再在那種壓力中,那種一年製作兩張專輯的模式下工作。我的快樂、我的well being較為重要。」

十個角色玩轉紅館

近年,她重投樂壇懷抱,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笑說︰「我太鍾意做鍾意做的事,我是很喜歡做創作的人,那種本色是離不開的。我現在單身,可以在很無我的狀態下工作,很用心排練演出。我喜歡唱歌演戲,這次邀請了高世章合作,把音樂跟演出的經驗結合,當中有點像輪迴,有十個不同的時代背景,我會有十個角色,從頭演和唱到尾。」Prudence表示現在可以全情投入,甚麼都不用擔心,因為,這就是她的本質。

邊緣回望心情低落時

在《Reincarnated Love》專輯收錄了十首經典英文歌,是劉美君跟製作團隊從70首歌曲中精挑細選出來的。Prudence直言音樂可以帶她到開心的境界,也可以把她打到很消沉,但在她的生命中,不可沒有音樂。「有兩首葉德嫻的歌曲《邊緣回望》和《倦》,是我最不開心、最低落時經常會唱的,邊唱邊哭,邊哭邊唱。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日子,那時,我的唱盤有一個重複播放功能,設定不停重播這兩首歌。」

化粧︰Hubei Har

髮型︰Gary Sun @ Hair Corner

撰文︰張靛瞳

攝影︰林良明

編輯:陳禮恒

設計:梁政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