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題籽】中西裁縫腳踏衣車

1 : GS(14)@2015-04-09 00:55:17

【專題籽:舖仔小店】林耀輝專門製作女裝西服四十多年,原來卻已有三十年沒用過舊式腳踏衣車。他猶記得首次坐在腳踏衣車前,儘管手拉軸輪,但它總是倒後。然而,只要掌握到當中竅門,那份成功感讓他甘心當一輩子的「裁縫」。我問:「如果現在給你一部腳踏衣車,還記得怎麼用嗎?」他答:「應該可以。」於是,我請求旗袍師傅靳青青讓林師傅看看她的衣車收藏,怎料兩位裁縫、一中一西,卻是一見如故,才知一部衣車能縫出無數故事。



七十年代,林耀輝(左)跟隨上海裁縫世家宋長根入行,專做女裝西服,靳青青師傅(右)則於一九九八年拜入旗袍名師商榮堂門下。


青青師傅工作室裏收藏的,都是古董腳踏衣車。記者問:「你堅持使用腳踏衣車,做出來的旗袍是否別有一番韻味?」原來不是,只因電動衣車速度太快了,她說:「做旗袍一定要用舊式腳踏衣車。因為旗袍有很多彎位,還有綑條等細緻位,要一針一針地縫紉。」不過,她稱最厲害的裁縫連電動衣車仍能掌控自如。林師傅當學徒時,曾見過師母做長衫,明白做旗袍少一點工夫也不行,所以對旗袍師傅特別恭敬。可是,當年林師傅沒有堅持用腳踏衣車,「當年轉用電動衣車時幾經掙扎,但為了趕工,一定要用,幸好十分鐘便適應了。」二人同樣已「登六」,年齡只差兩歲,林師傅學歷不高,做衫只是為了生活,卻從生活中磨煉出興趣,由黃金歲月捱到變成夕陽工業,仍然堅持當一名裁縫;靳師傅則知書識禮,談起衣裳都從《易經》說起,人到中年才做旗袍,醉心研究國服,傳揚中國文化。或許,做衫的人,日以繼夜地望着一針一線,自然在衣車前生出獨有的執着。



靳青青的衣車藏品



青青師傅最珍而重之的一部衣車。當年母親生下弟弟時,父親送了一台衣車給母親做衫,青青最懷念從前與幾兄弟姊妹把其當作書桌做功課的日子。

看似書櫃,翻開其實是一台衣車,屬於二十年代蝴蝶牌的出品,是一位學生的嫁妝。

青青師傅最欣賞這部衣車,「我很欣賞設計師的心思,竟然在小小的衣車內藏了一盞燈,讓人挑燈夜縫。」


首部獲得專利的現代衣車,一八四六年由美國人Elias Howe發明。

誰發明衣車?

早在十八世紀,西方國家不斷研發縫紉機。直至一八四六年,美國人Elias Howe發明的衣車成為首部獲得專利的現代雙線縫紉衣車,他還舉辦比賽,證明沒有別的衣車比它更好。可惜,Howe就連一部衣車也賣不出,後來到英國尋找機遇卻失敗回國。但由Singer公司推出的縫紉機卻大賣,成為全城熱話,後來兩家公司一直對簿公堂,最終Howe勝訴。


一八五一年,首部取得專利的勝家衣車,是現代衣車的雛形。

衣車品牌知多少?

美國勝家Singer成立於一八五一年,雖然不是始祖,但絕對是把衣車變成普及家品的最大功臣,更於一九五七年發明電動衣車。


蝴蝶牌縫紉機是內地最有名的家用衣車品牌,成立於二十年代。

國產蝴蝶牌

蝴蝶牌原是無敵牌,七十年代衣車供不應求,蝴蝶牌想到由上海百貨公司印製購物券,各區每八十人分配一張,一部衣車是當時上流社會的象徵。



記者:陳芷慧攝影:陳永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408/191040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87

哈七愛戴機師超 腳踏Karl爺波鞋

1 : GS(14)@2016-03-28 14:16:13

哈七媽咪Victoria放咗廿四孝爸爸碧咸嘅相,相中碧咸為哈七嘅公仔整衫仔,天呀,實在太型太sweet喇!日前碧咸與知四個仔女現身洛杉磯機場。哈七本來自己行,後來可能在場太多人影住佢哋,碧咸單手就抱起愛女,哈好七妹妹就全程伏喺爸爸膊頭遲鏡頭。哈七當然係一身小潮人打扮,之前戴過Ray Ban機師黑超,今次都有戴,身穿牛仔褲襯咗對大熱白波鞋,原來出自老佛爺Karl Lagerfeld的自家品牌童裝系列,鞋上印上Karl爺愛貓嘅公仔圖案,潮得幾有童真。更多時尚新聞,即上:http://add.appledaily.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28/195474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650

一腳踏廿船 女子騙iPhone轉售付首期

1 : GS(14)@2016-10-26 08:02:53

不少年輕人都有置業夢,但隨着樓價飆升,要圓夢越來越難。內地近日熱傳「20部手機換房子」網帖,指深圳一名外省女子小麗,半年內一腳踏20船,要求每名拖友都買一部iPhone7給她。小麗將全部手機轉手,獲利12萬元(人民幣.下同),並在家鄉支付首期買樓,被網民形容為置業神話。內地傳媒引述小麗友人表示:「小麗來深圳差不多一年,工資並非很高,從事的也是文員工作,當看到她朋友圈晒出買樓圖片時,我們都好吃驚。」買賣手機職員證實,本月初收到定單,有女子稱有20部iPhone7出售,幾乎是全新手機,有10多部甚至連包裝袋都未拆,每部賣6,000元,合共逾12萬元,但沒披露小麗置業的地方。據稱小麗家境一般,父親是打工仔,母親是主婦。小麗同事在網上爆料:「想不到她居然為錢做出這樣的事,聽說公司打算辭退她。」京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6/19812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93

哈里王子一腳踏兩船?兩女似足twins

1 : GS(14)@2016-11-08 05:54:08

英國哈里王子正與美國女星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傳緋聞,但英國《星期日郵報》發現,這位風流倜儻的王子,原來同時多次約會英國一名模特兒,而最吊詭的是,這兩位緋聞女友的樣貌很相似。據報道,當梅根馬克爾6、7月間到倫敦遊覽時,哈里經常與她把臂同遊,但同一時間,他也多次約會名牌Burberry的27歲模特兒麥克林(Sarah Ann Macklin)。麥克林的朋友透露,現年32歲的哈里在私人派對上認識麥克林,把握機會「抄牌」,之後不斷以短訊轟炸她,追求手法與對梅根馬克爾同出一轍。暫時未知梅根馬克爾是否知道哈里正「一腳踏兩船」,而她的情敵竟與自己「撞樣」。消息人士說,哈里追求麥克林,曾令她的前度男友馬莎的內褲模特兒甘迪(David Gandy)醋意大發,一度想把她追回,不過麥克林最後選擇了王子而放棄美男。麥克林的朋友形容她的生活非常健康,甚少飲酒,似乎與哈里有點「不夾」,哈里亦似乎未「揸定主意」。《星期日郵報》昨晚查問麥克林有關她與哈里的戀情,但她表示不會談論自己的私人生活。哈里上星期才爆出與35歲的梅根馬克爾發展姊弟戀,女主角在緋聞曝光後接受訪問時雖沒有直接提到哈里,但甜笑形容自己是最幸運女孩。英國《星期日郵報》/《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7/198255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572

心存夢想 腳踏實地

心存夢想 腳踏實地

 

 

  2021年1月,在涅槃重生的武漢市,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指導,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房教中國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峰會隆重召開。作為會議的隨行記者,筆者最大的收穫就是採訪到了上海樺滬總經理柳建芳,作為業內知名的美女總經理,柳建芳給人的印象一如她知性的外表,乾脆利落,不苟言笑,但實際上,在職場精英的外形之下,她還有一顆溫柔細緻的心。此次參會,柳建芳總經理獲得了“2020中國房地產業發展創新人物”榮譽稱號,這份榮譽在業內備受認可,步入房地產行業二十餘年,這是對柳總卓越工作能力的認可,更是對她勤勉務實、敬業精業精神的肯定。

  只有戰勝命運 才會成為真正的強者

  會議結束後,難得有休閒時間的柳建芳總經理給自己放了一個下午的假,與筆者約在咖啡館內,一襲白裙的柳總經理收起鋒芒,在採訪中娓娓道來。聽了柳總經理的奮鬥歷程,令筆者不免心生感慨,只有戰勝命運,才會成為真正的強者。

  從柳建芳總經理的談吐之中,流露出一種濃濃的書卷氣,眼界開闊、邏輯性強,舉止大方而不孤傲,讓人心生好感更心生敬佩。如果不是她自己介紹,我一定會堅定地認為她出生在繁華的都市,父母都是有工作、善教育的知識分子,然而,柳總卻告訴我,她出生在一個小山村,家境普通甚至貧寒,父母在她的成長之路上並不能提供太多的助力,因此,她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的!在柳總的記憶中,小的時候父母並無暇顧及自己,總是為了生計而忙碌,父母在田里幹活的時候,就把幼小的柳總放在田頭,當時,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折一段樹枝,在地上畫高樓,或許是從那時起就注定了她與建築行業之間解不開的緣分!

  柳建芳總經理說:“沒有傘的孩子才會跑的更快!”也許,正是因為普通的家境,才促使他的性格格外獨立,無論是在求學期間,還是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後,柳建芳的性格就是能自己解決的絕不求人,自己解決不了的,一定要學會別人是怎麼做的,有了這樣的執著與堅韌,她的能力和眼界自然是越來越高,身邊也匯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麼,選擇建築行業是柳總自己的喜好嗎?聽到我的提問,柳總微笑著反問我,是不是覺得女人就不喜歡搞建築呢?隨後,柳總告訴我:“我上學時就有一個夢想,就是以後要從事建築行業,那個時候的夢想還沒有這麼具體,就像小孩子喜歡堆積木一樣,我覺得能在平地上變出一座座高樓,成為許多人的家,是一件特別神奇的事兒!”

  那麼,什麼時候才真正選定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呢?柳總垂下頭,記憶隨著咖啡的香氣瀰漫了起來,隨後,柳總回憶起了自己高中畢業後的一次經歷,在親戚的帶領下,她第一次來到大上海,那時候的上海遠不如現在的繁華,但在她的眼裡卻真的像天堂一樣。親戚忙著找工作,只抽空帶著她在上海外灘走了走,外灘的民國老建築群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夢中見到過的一樣,那樣古樸、雄偉,柳總至今依然念念不忘。誰知道自己的運氣這麼好,居然就能留在繁華的大上海,還能從事最喜歡的建築行業!柳總說起來雲淡風輕,但背後會有多少風雨波折,我們可想而知。也許,這就是成功者的特質,她們總是樂觀地向前看,背後的艱辛付出,也都轉化成了登山時的階梯,人生的必經之路。

  無論做什麼 只要做就要做到極致

  在柳建芳總經理看來,自己是非常幸運的,但在瞭解了柳總的經歷之後,我才發現,她的成就背後凝聚著艱辛的付出,點點滴滴的汗水轉化成了行業內向上行走的路,讓她在女性屬於弱勢群體的行業中成為個中翹楚。

  實際上,柳總的職場生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剛剛進入建築行業時她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對行業的陌生便是首要難題。雖然萬事開頭難,但她沒有絲毫退縮,因為她深深地明白想要有所建樹就必須開展摸索,沒有任何人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初期,不光和外界增強溝通交流、經常向同事學習工作經驗,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客戶,即使面對客戶的誤會和不解,柳總也總會耐心解釋,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去獲得客戶的認可。她始終堅信努力終有收穫,不怯懦不懈怠,很快就成為業內公認的業務能手。

  既然我們搞建築,就要建最好的房子。所以,我的建築理念就是把房子建的要有“家”的感覺,要讓它貼近人們的生活,建築是一門凝固的藝術,而我認為除了外在的主觀賞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給人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讓人依戀、讓人喜歡,看起來時尚大方,住起來實用方便,更加重要的是在質量上,一定要讓業主們放心。說到這裡,柳總的口氣突然變的嚴肅起來,可見建築質量在她的心目中具有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做好自己的品牌,讓人們知道我們的理念,認可我們的理念。放心的購買它使用它就可以了。

  無論做什麼,只要做就要做到極致!提到自己的職場生涯,柳總乾脆利落地說,這是她工作的信條,也是她長期堅持的原則,因此,她在建築行業中是一個出了名的愛較真的人,對她來說,私人的事情好商量,但是工作上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建築質量的,沒得商量、不能讓步!柳總的態度也代表了自己做人做事的態度,一直以來自己在面對工作時一直保持的一種精益求精、迎難而上、永不滿足的精神。她一直記著自己初來上海時,在外灘見到的民國建築群,那一棟棟高樓矗立在那裡,給人以古樸而雄偉的感覺。在柳總的眼裡,建築也是有生命會說話的,做建築行業就要具備工匠精神,做行業中的完美主義者,追求建築的質量永遠是她的信仰。為了能夠給客戶提供最優秀的建築產品,她把嚴謹、專注、耐心融入到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提到自己就職的上海樺滬實業有限公司,柳建芳總經理對公司的發展如數家珍,在上海這片熱土中,作為建築行業中的老牌建築勁旅,發展速度迅速的上海樺滬實業有限公司,一直走在激情洋溢的拚搏之路上。回首近年以來的發展歷程,正是憑藉著對建築行業的孜孜追求,上海樺滬實業有限公司一路披荊斬棘,始終堅定前行,不忘初心,堅持品質的服務和創新的經營理念,實現了經營業績和行業好口碑的跨越式發展。

  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家 把員工當成自己的家人

  俗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柳建芳總經理接過管理上海樺滬實業有限公司的接力棒時,內心卻無常人想像的喜悅。在建築行業深耕細作多年,她深刻地明白:建築行業看似市場需求旺盛,但卻存在種種弊端;在這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多企業為了急功近利,往往陷入低端價格競爭的格局。其次,因為行業的層層轉包的特殊性,很多工地安全隱患層出不窮。如何突破低端模式,提升戰略格局,堅守初心,保證建築質量,這是柳總至今依然在不斷研究的課題。提起公司這些年來的發展,柳總認為要得益於良好的政策環境。“企業自身的努力是一方面,大環境的影響是另一方面,當前,我們面臨的宏觀環境越來越好,政府窗口辦事簡化,市場經濟去壟斷化,越來越呈現出良性競爭的良好態勢,人與人之間也建立起了更多的誠信與理解。”柳建芳總經理感歎道。

  企業之間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只有重視人才,建立高素質的管理團隊,才能適應競爭如此激烈、危機四伏的市場。柳建芳總經理豁然開朗。去哪裡尋找人才?她一方面內部培養,一方面外面引進。為了提高員工技能,柳建芳總經理把員工送出去培訓。建築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是建築業企業資質的一個分級標準,也是建築業企業的隱形名片。柳建芳總經理把對社會的思辨貫徹在對企業的管理之中。解讀企業快速發展的基因,在她看來,就是每一個人的精神覺醒和崛起,一家企業只有真正為員工的前途著想,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才能贏得員工的全心全意和客戶的堅定支持。

  有人說,柳建芳總經理不像一位企業家,更像一位詩人。“如果員工的思想不解放,人的崇高感沒有張揚出來,人的本質發揮不出來,企業上下就很沉悶,這都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柳建芳總經理告訴筆者,她認為一個企業真正的振興,首先應該是員工精神上的振奮。因此,她一直奉行以感動為原則的管理之道,也就是管理公司就是要把員工從精神層面解放出來,讓員工的精神崛起。柳總真誠地說:“我沒有任何背景,能到這個位子上,就說明人自身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是要敢於為每一個幸福去努力。”正是從自身的經歷和所悟出發,柳建芳總經理開始了對集團員工精神的重塑,將“關懷、公平、忠誠、責任”作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我們給予員工的不僅是關懷,還有平等,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充滿自信,讓他們內心清楚地認識到,在尊嚴、人權等方面,人和人之間都是平等的。”

  除此之外,近年來, 柳建芳總經理一直將創建文明工地和創優質品牌作為重要抓手,通過內部管理的精細化、嚴細實來提高施工現場的文明程度和建築產品的優質率。無論工程大小,一直要求按照建築施工標準化文明示範工地和優質工程目標來做。在柳總看來,只有做到科學管理,才能做到質量第一。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小細節把多年的功勞毀於一旦!

  將近兩個小時的採訪,我們從工作聊到生活,從企業經營管理聊到個人成長經歷......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在很多方面都產生了共鳴,激發了思想的碰撞。柳建芳總經理的管理理念始終以人為核心,一切事,成也人心,敗也人心。一個只重利益的生意人我們稱之為“商人”,而一個有情有義、情懷滿滿的商人我們才稱之為“企業家”。

  柳建芳總經理自謙的說:“樺滬實業有限公司還是一家處於成長期的企業,離行業內的知名企業還有一定距離,而我本人離企業家這個角色也還有不小的差距,但這些都是我以及我的團隊奮鬥的目標,相信事在人為,苦心人,天不負,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專業之事,未來有無限可能。”

  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柳建芳總經理有著屬於自己的底氣。公司的發展首先得益於優秀的企業文化。公司踐行“做好和房子有關的一切”的光榮使命,堅持“有態度、好生活”的服務理念,這樣優秀的企業文化使得公司上下團結一心,共同朝著一個方向努力著。2020年,全球經濟被新冠疫情狠狠撞了一下腰,房地產市場亦不能倖免。但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多元化推進來說,卻帶來了革命性的巨大變革。因此,柳建芳總經理對未來的預計是積極樂觀的,在她看來,只要心存夢想、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在不遠的前方遇到收穫的季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7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