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曾俊華拋新丁屋方案撬鄉紳票倡與居屋合建獲支持 林鄭全袋27提名有暗湧

1 : GS(14)@2017-02-03 02:50:14

■曾俊華與鄉議局選委會面,其丁屋政策新方案獲力撐。何家達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早前獲鄉議局表態傾向支持的林鄭月娥,雖然轉軚不再提出終止丁屋計劃冧鄉紳,冷不防遭勁敵曾俊華拋出丁屋居屋混合模式方案撬票,倡議讓日後部份居屋單位變成丁屋,解決丁屋缺地問題,獲部份鄉議局選委力撐,主席劉業強讚是「好新嘅思維」,態度放軟稱提名人選未能「講實」,林鄭要穩袋鄉議局27票有暗湧。記者:姚國雄 林俊謙鄉議局有26位選委,連同鄉議局在立法會的一席,共有27位選委。鄉議局昨日逐一與3位候選人會面。在掌舵人劉業強率先表態傾向力撐的大好形勢下,林鄭月娥在競選辦主任陳智思等陪同下拜票,甫抵埗便賣口乖,表示「第一次嚟鄉議局過年」。



■林鄭月娥昨到鄉議局拜票,與劉業強互相恭賀。何家達攝

林鄭轉軚不提終止丁屋

鄉議局秘書處向與會者提供涉及丁權、僭建、土地規劃等10條「備用問題」,擔任發展局局長時曾稱要終止丁屋政策的林鄭為選票急轉軚,昨稱不能簡單處理「丁屋政策是否要終止」,以有人正就丁屋問題司法覆核作擋箭牌,不評論法庭正審理的案件。當年曾因丁屋僭建問題,被鄉事派焚燒其紙紮公仔的林鄭月娥,昨指會上有「鄉事朋友」形容政府的「丁屋僭建理順登記計劃」正面積極,可惜有新界村民當時未完全掌握計劃原意,錯過機會,村民盼她再探討,林鄭指任何建議若依法及合乎情理,均可考慮。林鄭不評論丁屋問題,未獲局方祝福的曾俊華出擊撬票,主動拋出丁屋政策新方案,以丁屋及居屋混合模式,解決丁屋短缺的問題:「將丁屋同居屋一齊喺有關地方、喺新界地方度起,喺比較少土地情況下,可以提供到丁屋畀新界居民,亦都可以有地方增加居屋供應」。他其後更發新聞稿闡明建議,「我們會研究興建丁屋/居屋混合發展成多層大廈或屋苑的可行性,同時照顧原居民和夾心階層的居住需要」,表明會檢討丁屋制度,又承諾將保障原居民權益的《基本法》第40條寫入政綱。至於丁屋僭建,只要結構安全,他稱可靈活處理。


鄉議局:新思維值得考慮

有關建議獲不少鄉議局選委支持。劉業強直言是「好新嘅思維」,與會者覺得可考慮,可減輕城鄉矛盾,轉口風不再硬撐林鄭:「提名呢方面,我就暫時唔好講實。」傳媒追問有關會面會否改變傾向支持林鄭的決定,劉指:「暫時未有決定。」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也表示建議可行,稱曾釋出誠意:「呢個新嘅思維,值得鄉議局去考慮。」林偉強指月中會再開會討論提名誰參選特首,雖然綑綁提名,但未落實人選,對於劉業強曾指傾向提名林鄭,林偉強稱只屬劉業強個人意見,鄉議局未有通過。曾俊華出招討好鄉議局後,林鄭競選辦其後發新聞稿「補飛」箍票,認為政府可與其他組織或社企合作,參考外地在鄉郊設立民宿以推動旅遊業的理念。另一參選人葉劉淑儀昨亦與鄉議局成員會面,呼籲局方不要綑綁提名,冀「畀我一啲提名」,讓選舉有競爭,以增加特首的公信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2/199154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34

執政黨支持率跌至第二默克爾連任現暗湧

1 : GS(14)@2017-02-08 22:31:23

【德國大選】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將於今年9月舉行,總理默克爾因難民政策飽受批評,拖累她領導的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聯盟,加上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換黨魁後聲勢大增,基民盟支持率逾10年來首次落後於社會民主黨,令默克爾的第三次連任之路現暗湧。社民黨上月底突改由歐洲議會前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出任黨魁後,長年沒有在國內政壇活動的舒爾茨帶來新鮮感,獲部份基民盟和反難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支持者轉軚支持。


社民黨「換馬」贏聲勢

Insa最新的全國民調顯示,社民黨的支持率由兩周前的21%暴增至31%,基民盟與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則由32.5%降至30%,AfD列第三有12%支持。面對社民黨威脅,基民盟與基社盟召開兩日會議後,前日在記者會上宣佈擱下分歧,聯手為默克爾造勢。之前未表態支持默克爾連任的基社盟,曾公開批評她的難民政策,主張設每年難民接收限額,但不獲默克爾接納,她昨天續指當局首要要務是遣返庇護申請被拒的難民。社民黨在2013年大選後加入聯合政府,分析認為社民黨今屆即使成為第一大黨,亦難取得過半數議席,屆時或首次以主導身份與基民盟、基社盟組聯合政府,又或改與左翼政黨合作。歐洲難民危機導致社會分裂,舒爾茨雖未闡明難民政策,但承諾會致力促進國民團結。德新社/法新社/英國《金融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8/199214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973

日政局現暗湧 日圓看120 安倍或增放水挽民望 圓匯勢弱

1 : GS(14)@2017-07-04 08:03:49

【明報專訊】日本東京都議會選舉結果周日晚出爐,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慘敗,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政黨和盟友取得過半數議席。東京往往被視為全國民情的指標,今次結果或會影響明年全國大選的選情,消息帶動避險資產需求,日圓兌美元昨天貶值逾0.5%。有專家認為,日圓可於數個月內跌至120水平,相信現時是沽日圓時機。

小池百合子帶領的「都民第一會」派出50人參與都議會選舉,結果拿下49席,較選前的6席大幅增加,而連同盟友的議席後總數更達到79席,取得過半數議席可掌控東京都議會。自民黨由原來的57席跌至23席,打破之前歷來最低紀錄的38席之外,更為該黨在東京都的最差成績。

花旗:市場憂安倍不能連任

選舉結果公布後,刺激昨天日圓兌美元跌0.56%,報113.02日圓。FPG證劵社長深谷幸司表示,日本股市對選舉結果未見有太大反應,市場正觀望這個結果會否影響至全國政局。他指本周焦點是美國的經濟數據出爐,例如本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需視乎這些數據能否支持美國聯儲局的鷹派取向,由於市場對經濟更為謹慎,因此日圓兌美元下行風險更大。日本昨天亦公布上月大型製造業短觀調查指數升至17,高於3個月前的12和預期的15 ;有外匯交易員透露,結果公布後槓桿資金日內第二次沽空即期匯率。

另有交易員表示,自民黨大敗令有關安倍推出大規模經濟措施以提高民望的猜測升溫,例如財政措施、結構改革或取消提高消費稅計劃,從而振興股市和削弱日圓。花旗認為,市場愈來愈擔心安倍未能連任自民黨主席,短期將對美元兌日圓產生負面影響。

星展:114.5水平可買入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今次自民黨失勢反映安倍連任機會減低,並顯示安倍的經濟三支箭「斷尾」,導致經濟和日股變差,日圓避險情緒偏強。他相信日圓阻力位於約110水平,並能守住這個關口,預計今年日圓最低可見115水平,建議投資者可於114.5水平買入。他指全球央行都傾向提早加息和逐步「收水」,相反日本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因此即使市場存在避險需求,日圓也不會因此升太高。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認為,美元經歷半年走弱後正在做好,相信日圓可於數個月內跌至120水平,並認為現時投資者已可沽日圓。

他又稱,現時沒有對日圓樂觀的理由,因為現階段美國經濟復蘇步伐最好,英國和歐洲亦緊隨其後,但日本經濟長年結構問題未見有太大希望,認為日本當局由減息至採取負利率政策都未見有效解決問題。

結構問題未改善 政策難收效

今次選舉結果,意味首相安倍晉三爭取連任之路出現危機。他自2012年底上台後推出一系列的經濟政策,被稱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由三支箭組成包括寬鬆貨幣政策、財政刺激政策、結構經濟改革與增長策略。簡單而言,上述政策原理是政府透過「放水」推高通脹,從而帶動日圓貶值、出口增加、物價上漲、企業和員工收入相繼增加,最終擺脫通縮,令整體經濟增長。惟2014年安倍射出首「兩支箭」後,當年首兩季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仍然下跌,部分措施成效一般,例如加強女性再就業和調高消費稅等影響有限。

王俊騏 明報記者

[王俊騏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83&issue=20170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82

龐寶林:縮表一觸即發 債市存暗湧

1 : GS(14)@2017-11-04 15:12:56

【明報專訊】歐洲央行上週四議息後,宣佈從明年1月起,每月購債額度從600億歐元削減一半至300億歐元,為期9個月,終於跟隨美國聯儲局的腳步,縮減量寬(QE)。儘管如此,歐央行的態度被市場解讀為較偏向鴿派,因為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稱,減少買債並不代表退出寬鬆貨幣政策,QE將會繼續,直至通脹指標可持續,若通脹等情況惡化,亦有可能再加大買債規模,令歐元不升反跌,見年內低位,而美匯指數一舉衝破94支持位。

德拉吉向來以鴿派著稱,「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甚至將歐洲垃圾債低至2厘至3厘的收益率、與美國國債收益率相當卻可被投資者所接納,歸咎於歐央行的「操縱行為」。儘管歐洲及美國都經歷了相對長期的貨幣量寬時期,但金融海嘯以來歐洲高息債收益率愈來愈貼近美國長期且低風險的債券收益率。岡拉克亦警告,一旦德拉吉「醒悟」歐洲的利率應該比如今的水準高得多,全球債市將更糟,而股市也難逃一劫,因標普500指數與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幾乎走勢一致。

中國美元債超額認購 未受主權評級下降影響

與德拉吉完全不同,新債王向來「危言聳聽」一語驚人,但投資者仍然不可小覷歐央行的鴿派縮減計劃,因為這是歐央行邁出的第一步,也許就此揭開貨幣政策的拐點,寬鬆時代已經告終。而此時大洋彼岸的美國聯儲局已經完成了首月的縮表計劃,其所持有的87.01億美元國債自然到期後,將僅有27.01億美元用於再投資。橋水基金(WaterBridge)創始人達裡奧等紛紛站出來警告,債市正面臨重大風險;上周全球債市收益率全線走高,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穿2.4厘的重要支持位,週四收報2.46厘,接近去年尾高位。

中國回歸美元債市則尚未受到重大影響,財政部於上週四在港發行的20億美元主權債券,獲得10倍超額認購,其中5年期、10年期的收益率分別為2.196厘及2.687厘,均較美國同期國債收益率溢價10至20個基點,也明顯未受到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主權評級的負面影響。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59&issue=20171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87

稅改有暗湧 美股匯受壓

1 : GS(14)@2017-11-13 03:40:35

【本報綜合報道】投資者擔心美國企業減稅方案進展,消息拖累美股匯受壓。道指與標普500指數連升8周止步。美元回軟,帶動國際油價連升5周。道指上周五收報23422點,跌39點;標普500指數收報2582點,跌2點;納指收報6750點,升不足1點。道指和標普500指數上周分別累跌0.5%和0.21%,兩指數均結束連升8周。納指則連升6周斷纜,上周累跌0.2%。反映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指數上周五曾觸及11.58點,逾兩周最高,收報11.29,升7.52%。

油價連升5周

美國參議院上周四披露減稅方案,與眾議院稅改提案在多項關鍵項目有分歧,包括企業減稅延至後年實施。倘企業減稅方案最終未能通過,料打擊特朗普政府施政能力,令股市受壓。路透報道,Arrow Funds研究部門董事John Serrapere預期,為經濟帶來實質影響的稅改方案通過機會為一半。他警告若企業稅改方案失敗,大市將出現顯著調整,美股或下跌15%。另外,BTIG首席技術策略師Katie Stockton則指近期美股出現超賣,料大市調整格局持續數周。美匯指數反覆偏軟,上周五收報94.391,跌0.06%,逾兩周以來最低收市,全周累跌0.58%。國際油價造好,並連升5周。儘管美國今明兩年油產量續增,料今年增至每日920萬桶,明年則增至每日1,000萬桶,但市場料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本月底會議延長減產協議機會高,加上OPEC和俄羅斯減產承諾亦收緊原油供應,帶動油價向上。紐約期油上周五收報每桶56.74美元,跌0.75%,最高曾見每桶57.35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上周五收報每桶63.52美元,跌0.64%,最高曾見每桶64.27美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2/20212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00

會計新例今年實施大型銀行有暗湧

1 : GS(14)@2017-12-05 00:59:49

【本報訊】金融海嘯打沉銀行股多年,但隨着美聯儲局持續加息及展開縮表,今年以來大型銀行股表現已見起色,前晚道指大升,金融板塊亦造好。分析相信,宏觀環境改善有利環球銀行繼續受惠,但國際會計準則9(IFRS9)今年起實施,對大型銀行正常貸款撥備減值,實際產生多大影響,值得留意。歐美大型銀行股股價,已普遍回升至以賬面值或賬面值溢價水平交易,匯控(005)目前市賬率為1.16倍,尚未恢復派息的渣打(2888)則僅得0.74倍。

市場憧憬美放寬監管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銀行股昨逆市向上,主要受美國金融業造好、英國及新西蘭公佈銀行股壓力測試過關、聯儲局候任主席鮑威爾暗示放寬監管等3大隔夜利好消息支持,港元拆息持續向上亦有利銀行淨利息收益。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亦指,被視為限制銀行業營運的沃爾克法案(Volker Rule),放寬方向雖只屬起步,大行尚未受惠,但鮑威爾在聽證會上的言論,謂應盡量避免讓銀行背負過多監管要求,取態上較現任主席耶倫友善,故市場已炒放寬憧憬。不過,今年起IFRS9開始實施,對銀行實際影響尚待研究。野村日前發表報告指,假設銀行不調高最優惠利率,本港銀行業下半年淨息差水平可望企穩,明年全年會擴闊3至5點子。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30/202301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93

2018注意6暗湧

1 : GS(14)@2018-01-02 00:06:45

【明報專訊】彭博社表示,踏入2018年之際,資產價格持續上漲,波動性減少已成為常態,環球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市場對前景普遍樂觀,但投資者不宜過分鬆懈,市場在未來12個月仍有大量風險。展望2018年的環球市場,彭博建議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 市場恢復波動

過去一年,市場出乎意料地缺乏波動。但到了2018年,市况可能趨於波動。根據Artemis Capital的估計,市場有超過2萬億美元的資產,依賴市場的穩定產生回報。如果波動恢復,全球股市和債市將面臨巨大損失的風險。

2. 縮表停買債威脅債市

市場之前揣測垃圾債券末日已至,最終證實是言之過早,無論是高收益債券和投資級別債券,在過去一年都為投資者帶來回報,但大量風險因素威脅到2018年的債市。聯儲局正逐步收縮資產負債表,歐洲央行亦放慢買債,都威脅到債券價格。美銀美林12月公布的調查顯示,投資者認為信用資產類別的最大風險是資產泡沫,其次是通脹上升和孳息率上升。根據彭博社的數據,投資者12月從追蹤企業信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撤出資金,是14個月來首次。

3. 新興市場形勢逆轉

聯儲局循序漸進收緊貨幣緊縮及美元偏軟,助新興市場的貨幣和股票在過去一年取得可觀回報。不過隨着發達經濟體紛紛準備為量寬「收水」,新興市場的大好形勢隨時逆轉。未來一年,在彭博巴克萊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佔比超過50%的國家將進行選舉,巴西和墨西哥等主要新興國家的選情存在變數,投資者需注意政治風險。

不過西方市場仍被看好。今年以來,歐元兌美元累計上漲約13%,是14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年。期權市場認為,歐元匯率可望在2018年延續升勢。綜合分析師的預測,每歐元兌美元至2018年底,有三分之二的概率最高升至1.229,並有五成概率升至1.256。

4. 擴張周期隨時完結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和彭博資訊編制的數據,若美國經濟能在2018年首季繼續穩步前進,這將會是美國近代第二長的擴張周期。這將有助推動全球經濟,刺激市場的樂觀情緒。花旗的主要經濟體經濟意外指數,目前正處於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投資者在未來一年需評估此擴張周期的可持續性,以至金融過熱和企業槓桿的風險。

5. 聯儲局三巨頭齊換人

未來一年,聯儲局的「三巨頭」(主席、副主席和紐約聯儲銀行長)都將換人,屆時他們須在趨緊的勞動力市場、穩健的經濟數據及扶不起的物價之間作出平衡。當前美國長、短期國債孳息率差距持續收窄,將繼續吸引華爾街的注視。孳息率曲線完全平坦,甚至出現倒掛預示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可能擾亂債市交易,威脅聯儲局的緊縮路徑。彭博12月進行的調查顯示,11名分析師當中有6名預期,美國國債孳息率曲線至少會在未來24個月內短暫倒掛,其中4人預期此情况將在2018年出現。

6. 中國債市再度受壓

過去一年,美國股市上漲及中國債市暴跌都令市場人士關注。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稱,由於中國人民銀行收緊貨幣政策,且政府收緊了金融監管,中國債券將在2018年上半年再度受壓。不過孳息率上升將在下半年吸引投資者追捧。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01&issue=201712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32

陸振球﹕港股好轉 慎防暗湧橫流

1 : GS(14)@2018-05-14 09:47:1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577&issue=20180514
【明報專訊】兩星期前本欄題目為「五窮月 莫太慌」,港股在恒指再試低位後上周升了近1200點,更升穿了大型三角的阻力,至少上半月表現算是不錯,本周三股王騰訊(0700)公布業績,之後該股的表現,相信會是後巿能否再攀升的重要指標。

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上周四正式退休,被股東問及他過往如何處理重大交易買賣,他說這個問題很容易答,他會多數先考慮交易有否失敗的可能,失敗的程度,以及自己能否承擔,損失有多大,反而想好的一面較少,並說這樣對公司及股東最好。

李嘉誠以上的回答,投資者也應多多參考,大部分投資者做錯決定,主要是只想到買入股票或其他投資工具後可以賺幾多,甚少會先考慮可能做錯決定或投資錯誤,甚或因貪念驅使而希望可以搵快錢,以至用高槓桿或透過衍生工具操作,到了巿况不如預期或逆轉時便不知所措,不懂或不能立即止蝕,最終虧了大錢,甚至負債纍纍。

說實在的,現在港股雖已好轉,但中美貿易戰可以突然惡化,美國6月又勢必再加息,因此仍不建議瞓身重注,除了保留一部分現金,也可考慮在投資組合加入一些防守元素,比如可持有一些黃金或金礦股。另外,《明報》將在5月27日和碧桂園合辦「港樓難負擔? 海外置業投資機會」免費講座,詳情及報名可登入:link.mingpao.com/54088.htm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3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