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造理想檸檬塔、純素點心,客廳就是夢工場 小夫妻自然飲食之路

2016-06-20  TCW

如果人們透過食物對話交流,那麼,甜點絕對是最能傳達情意的食物之一。

原本在餐飲業工作的項軍(Sean)與陳琬婷 (Wendy),因陳琬婷愛吃檸檬塔,兩人吃遍各家檸檬塔,覺得還是項軍做的檸檬塔最單純、美味,兩人也因檸檬塔,從同事、合作夥伴、進一步結為人生伴侶。二○一三年底,聯手創立鵝黃色甜點廚房,去年更誕生愛的結晶——女兒項溫溫,同時也推出第二個品牌——Seanwenwen Vegan Village項溫溫小鄉村,供應純素點心。項軍負責製作檸檬塔塔皮,陳琬婷負責內餡,鵝黃色的原味檸檬塔單純素顏到極致,連表層的果膠都沒有上,以冷凍方式食用口感如雪糕,是鵝黃色的招牌。

來到鵝黃色甜點廚房工作室採訪,這兒也是項軍、陳琬婷與項溫溫的家。隨處可見項軍以漂流木自製的桌椅、門把,用二手玻璃瓶自製的吊燈,牆上還掛著畫作以及兩人去西雅圖旅居的攝影作品。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的項軍,做了約十年的設計接案自由工作者,因與朋友合夥創業而轉入餐飲業,店收了後對烹飪的興趣持續燃燒,「做設計得來回修改,全仰賴業務與客戶溝通;餐飲則是一翻兩瞪眼,喜歡的人就會喜歡,與客人直接互動,回饋立即,成就感更大。」北科大創意設計系畢業的陳琬婷,因學生時期的打工開啟對餐飲的熱情,畢業後進入餐飲業,「進到廚房就腎上腺素激增,有工作狂的傾向」,長期過勞,最終因免疫系統疾病辭職在家休息。二○一三年,兩人決定成立鵝黃色甜點廚房,以預約制專賣檸檬塔,自然、簡單、美味為品牌創作核心,為了環保,不提供提袋和塑膠餐具、蠟燭,包裝採可紙類回收的材質。

最初夫妻倆排斥太商業化行銷策略,單靠口碑及市集宣傳,二○一四年因與設計商品購物網站Pinkoi合作,在網路上迅速打開知名度,也因Pinkoi後端服務設計非常人性化,有助提升工作效率,便不再排斥與其他通路合作。二○一五年與博客來合作母親節蛋糕,單一檔就賣出近兩百個檸檬塔(約為平時一個月的銷售量)。但畢竟工作室就只有夫妻兩人,每天最多製作二至三次,每次只能產出六吋大小的派約十四至十五個,「等於一天最多只能做五十個派。」隨著訂單增加,兩人工作量比之前在餐廳時還要重,「發現日子被甜點製作塞滿是不行的,偶爾一定要跳脫工作上的慣性,才會有更多創作靈感。」項軍在裸市集開設課程,與學員的互動帶給他更多新鮮想法,陳琬婷正在美國Rouxbe Cooking School進修專業蔬食烹飪證照,進行食譜研發,分享對自然飲食的各種生活實踐,運用蔬果創造餐桌風景。未來,鵝黃色計畫先從短期駐店的方式作測試,尋求開設實體店面的可能性。從鵝黃色的檸檬塔,到項溫溫小鄉村的Vegan點心,項軍與陳琬婷透過食材,繼續揮灑他們熱愛自然生活的顏色。

鵝黃色甜點廚房×項溫溫小鄉村創辦人:項軍,42歲 ;陳琬婷,29歲

成立:2013年底

臉書粉絲數:1萬2千

銷售量:200個檸檬塔╱月預訂到取貨╱收件所需時間:7天熱賣商品:原味檸檬塔、綺思派、岩石香蕉鬆糕撰文者Jessin Tu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58

客廳電視奔“6” 廣州蘇寧42英寸以下彩電今後不出樣

如果你家客廳的彩電還是“4”字頭,可以考慮在這個夏天換臺更大屏幕的。全國連鎖巨頭蘇寧、國美都認為,未來客廳電視將奔“6”,即60!65英寸將成為下一個主流尺寸。廣州蘇寧更宣布,7月開始42英寸以下的彩電今後在門店不出樣,國慶前調整完畢。

第一財經記者從廣州蘇寧獲悉,2016年上半年蘇寧渠道60英寸及以上的電視銷售額占比達23%,對比2015年同期增長了6個百分點,65英寸這個尺寸段更是出現爆發性增長的端倪,客廳選購標準進入“6”時代。

蘇寧廣州大區副總經理孔祥建表示,2016年彩電的發展,除了大屏化,還有就是4K普及。從廣州蘇寧的統計數據來看,4K電視的銷售占比高達近80%,銷量遠超2K電視。4K電視和2K電視的市場份額差距在第三季度將進一步拉大,預測2K電視將逐步退出市場。

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已達到79%。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智能電視體驗,蘇寧線下在全國的1600家門店和1500家鄉鎮易購直營店,以及線上的蘇寧易購和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將一起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服務。

近年,互聯網品牌發展迅速,蘇寧幫它們實現“落地”。7月30日升級為“雲店”的廣州蘇寧易購達鏢國際店,將開設互聯網電視專區,屆時PPTV、樂視、小米、酷開、微鯨和CANTV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將入駐。

對傳統彩電品牌,蘇寧也會增強它們產品的體驗功能,將開設激光影院、Sony Mega Shop等體驗區。今年下半年,廣州蘇寧還將在雲店內建設VR體驗館,提供“虛擬現實”的體驗。

今年上半年彩電市場相對低迷,競爭加劇。為提升市場信心,推動彩電結構升級,7月27日~7月31日,蘇寧將在蘇寧易購、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和全國門店同步推出的“萬人空巷搶彩電”活動,重點發力60英寸及以上大屏產品,其中65英寸4K智能電視將跌破4000元。

無獨有偶。7月22日至8月7日,國美電器將在全國1700多家線下門店舉行“劇迷狂歡節”大型營銷活動,屆時有買電視送內容、滿千減百“4K普及風暴”等優惠。

國美電器高級副總裁郭軍也認為,未來65英寸彩電將是發展重點。國美的銷售數據顯示,55英寸電視銷售占比超過28.1%,55英寸以上彩電銷售占比為10.8%,其中65英寸彩電擁有很大的市場提升空間。與此同時,2016年智能互聯網電視將基本普及,而4K、OLED電視將在今年呈倍數增長態勢,曲面、超薄、HDR等技術會成為彩電市場的熱點。

伴隨家電產品的高端化,國美正在打造場景型體驗門店。今年上半年國美已經完成了80家體驗店的改造。郭軍相信,線下體驗消費興起,國美今年彩電銷量將突破750萬臺。

彩電廠也歡迎全國連鎖推動產品升級。長虹廣州分公司的總經理胥永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長虹2K、43英寸以下的彩電將全面從廣州蘇寧的門店撤出。三星電子廣州辦事處處長袁勇也表示,8月不再銷售去年型號,全面銷售2016年的彩電新品,亮度達1000尼特。

創維和LG、海信等則借機推廣OLED電視、激光電視等新品。創維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肖詠力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創維43英寸以下彩電在廣州蘇寧門店不出樣,但仍會在網上銷售,目的是增加60英寸以上彩電的出樣。因為彩電的均價在下降,推廣超大屏幕電視,有利於提升均價,在保持銷量的同時使銷售額不下滑。而且,4K的普及,清晰度增加,也使大屏的價值得到體現。“目前,55英寸以上產品在創維電視國內銷售收入中已占60%以上,當然43英寸以下產品還有20%的份額。”

不過,對大連鎖在線下也引入互聯網品牌,彩電廠則態度不一。TCL多媒體廣州銷售公司總經理彭峰直言,互聯網品牌的傳播聚焦年輕人,硬件打低價,盈利模式靠資本市場支撐,TCL也在思考是否要設立一個網上的高端子品牌。不過,索尼中國彩電業務廣州負責人莊佩蘭則對互聯網品牌“落地”持歡迎態度,認為這可以吸引網上顧客來到門店體驗,增加選擇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42

在客廳看3D電影?熱波科技要做VR視頻內容的“中轉站” | 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8/158005.shtml

在客廳看3D電影?熱波科技要做VR視頻內容的“中轉站” | 每日黑馬
張曉軍 張曉軍

在客廳看3D電影?熱波科技要做VR視頻內容的“中轉站” | 每日黑馬

張慶浩對VR熱播的定位是打造一個內容中轉節點,它同時具備內容供應方和渠道分發的雙重功能。

內容、硬件、平臺是VR領域的三駕馬車。經過2015年至今的發展熱潮,市面上的硬件VR設備紛紛出貨,與之相比,VR內容就成了短板。一個新的機會凸顯出來。今年三月獲得華策影視640萬元投資的熱波科技,想要打造的正是一款基於VR視頻內容的的垂直分發平臺。

熱波科技核心團隊均來自央視及CNTV,做互聯網電視平臺出身。熱波科技創始人張慶浩曾是CNTV互聯網電視版權總監,聯合創始人常魯陽和魏明分別擔任過央視導演和CNTV互聯網電視項目總監,在平臺的建立、運營、分發與終端的合作上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積累。

“將這些經驗平移過來,去解決VR內容分發現存在的痛點問題,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張慶浩對i黑馬說。

張慶浩稱,熱波科技旗下的“VR熱播”,是國內存量最大的VR視頻內容垂直分發平臺,平臺上目前擁有1600多部視頻,同時會每月新增400部,每周更新80多部,並會推出系列專題,以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

通過熱波科技自主研發的“VR熱播”播放器,用戶可以在線觀看互動VR影片和3D影片,還可以將VR熱播作為本地播放器來播放自己喜愛的視頻。VR熱播還可以提供虛擬電影場景,讓用戶在觀影效果上“身臨其境”。

張慶浩對VR熱播的定位是打造一個內容中轉節點。它同時具備內容供應方和渠道分發的雙重功能,面向上遊的內容大公司,如愛奇藝、樂視等,VR熱播可以提供優質內;另一方面,對硬件廠商來說,VR熱播又可以承擔服務提供商的職能。

作為中轉站,VR熱播針對不同的硬件客戶需求做了很多版本的適配。張慶浩表示,現在已經預裝到國內80%的VR一體機終端,包括暴風魔鏡、NIBIRU、PICO等,TV版本已預裝到創維、康佳、PPTV等SMART TV。

W@BB{I4EEN0$N1SK5X9{)GJ

熱波科技創始人張慶浩

除了VR視頻的內容分發,熱波科技也從事VR全景視頻內容的制作。熱波內容制作團隊擁有策劃、編劇、導演、後期特效等全編制結構,在內容制作上涵蓋VR電影、劇集、旅遊片、綜藝、教育片、旅遊片等領域。從前期編劇、拍攝,到後期的制作、分發,熱波的業務鏈條很長,最後可以開發成一系列應用。

“一個廣告或者電影,你只要給我一個需求,我們從策劃到主題,再到演員,能提供一個全程解決方案,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張慶浩說。

張慶浩對i黑馬形容了熱波制作VR電影的大致流程:“如果熱波跟IT方合作的話,內容制作團隊會在劇本階段,根據對方的劇本寫一個VR劇本,作為先導片,或者前段存在。如果這個電影要拍三個月,熱波會要求片方至少留出三周制作VR,還是啟用同樣的演員劇組,最後與電影同步發行。”

目前,熱波科技的內容產出主要有虛擬現實內容制作和合作出品兩部分,原創作品包括《占星公寓》、《行走費洛蒙》、《和女神的12個小時》等,其中,《占星公寓》播放量已經超過100萬。

熱波科技現在的營收主要來源於品牌廣告全案制作、自有IP版權分銷以及運營商流量業務合作,除此之外,也在與一些芯片和硬件廠商合作中收取部分費用。“熱波本身有自我造血能力,同時我們對成本的控制非常的嚴格,甚至在這個月實現了盈利。”張慶浩說。

談及下一步的規劃,張慶浩告訴i黑馬,目前熱波正在啟動A輪融資,將主要在三個方向上發力:在技術壁壘上會在平臺播放器上繼續深耕,支持VR視頻所需的各項功能;在用戶拓展上將增加電信、廣電等運營商渠道;而在收入提升上,會增設內容商務部門,在平臺貼片廣告等業務領域與4A公司、媒體等平臺建立進一步的合作。

黑馬檔案:

公司:熱波(北京)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創始人:張慶浩、常魯陽、魏明

所在地區:北京

所處行業:虛擬現實

融資狀況:640萬元pre-A輪融資

熱波 V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64

工廠與客廳

2016-07-25  TCW

因為擔任設計師緣故,曾近距離接觸許多製造業的企業主,在台灣,我發現不少製造業老闆,自家客廳裝潢得金碧輝煌,還堆滿骨董字畫,車庫裡更少不了賓士名車,藉以展現不凡品味;但走進他的工廠,映入眼簾的卻是極度缺乏風格文化,甚至凌亂不堪的視覺畫面。

當然,我也曾拜訪過一些工廠,從廠房硬體的空間規畫、材質用料,甚至色調呈現,在在展現企業主的用心與巧思,其不管工廠、辦公室或住家,傳遞著相近的設計風格和氣質。只不過,這種類型的企業主,以國外企業居多。

兩者差異在於,對於前者類型的老闆來說,生活和生產是斷裂的,以效率極大化、甚至剝削看待生產,工廠不過只是賺錢的場所,和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自家客廳,分屬兩個不同世界。

而那些認為不管是工廠和客廳,都應有其風格主張的老闆,並非特別重視門面,因為對多數消費者來說,工廠是否美輪美奐一點都不重要,客戶往往也只在乎交期、成本和良率,但他們仍如此看待,原因是,不只自家客廳,生產精良產品的工廠,也是令他們感到驕傲的場所。對這樣的企業主來說,生活和生產,追求的價值和意義往往是合而為一的。

提出以上這些觀察,想進一步表達的是,並非只有餐飲服務業或品牌經營者,才須具備風格思考能力,事實上,風格力也是製造業的關鍵競爭力。

在和製造業客戶溝通這個觀念時,我最常舉的例子是,在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極具指標性,現正積極布局「工業四. 〇」的德國Festo公司。擅長氣電整合解決方案的Festo,光所生產的氣壓零組件與電控元件,便超過三萬個品項。雖是典型製造業,但令我感到驚豔的是,若是上網搜尋「Festo」,跳出的相關圖片,你只會看到藍色的企業識別色系,品牌管理能力不輸一般消費性產品。

不只如此,過去二十多年來,這家公司找來一群設計師,每年發表運用精密氣電元件打造的仿生生物,包括重量僅三十二公克的仿生蝴蝶、頭部安裝3D立體鏡頭的仿生螞蟻、身長三英尺且可跳過四十公分障礙物的仿生袋鼠等,不僅惟妙惟肖,更展現人造工藝與大自然精巧結合的創意。

對Festo來說,投注資源做的仿生生物,根本無法商品化,短期更難以獲利,卻對外界宣告了這家公司的創新企圖,這和提出風格主張的工廠一樣,都是印證企業主內外在價值,是否一致的絕佳觀察點。

(本專欄由沈方正、何炳霖、江榮原、謝榮雅輪值整理.尤子彥)

撰文者富奇想董事長 謝榮雅 整理者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81

Launcher也有未來?赤子城劉春河:3年搶占海外5億用戶手機“客廳”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2/158099.shtml

Launcher也有未來?赤子城劉春河:3年搶占海外5億用戶手機“客廳”
楊潔 楊潔

Launcher也有未來?赤子城劉春河:3年搶占海外5億用戶手機“客廳”

手機桌面Launcher在海外開花。而赤子城說,現在一個最大的世界性的難題,就是怎麽解決人和信息精準連接這事兒。

Launcher的未來在哪里?

在赤子城創始人劉春河看來,如果你把Launcher定義為我們常說的“桌面工具”,那顯然就是狹隘了。要知道,Launcher在英文中的原義就是“啟動器”,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或許能更加了解他的思路。工具是沒有前途的。而劉春河眼中的桌面,則是用戶進入移動端的“客廳”,一個巨大的入口和組織系統。這也是後來他把Solo桌面改為Solo系統的原因。

而赤子城就是以一款Solo Launcher開始起家,經過了三年的磨練,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的重要入口。

比起國內市場更廣闊的海外空間正在開拓之中,“出海”儼然成為今年的一大風口。而赤子城也從最初的Solo Launcher,成為包括內容、應用、廣告分發、大數據等在內的系統平臺。到2016年,赤子城已經在海外獲得了超過5億用戶,並在今年上半年獲得了D輪一期融資。

而Launcher的價值還不止於此。它不僅是手機桌面流量的入口,更有可能成為手機操作系統之外的另一個用戶系統,承擔內容和應用分發的作用,以及利用大數據,成為精準營銷的開拓者。

想做大,只有向海外走

赤子城創始人、CEO劉春河,85後,花名倉頡。

和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赤子城也同樣有著“花名文化”。而劉春河給自己取的花名,源自“倉頡造字”的典故。這是中國文字的先行者,據傳說他造字之時,“天雨粟,鬼夜哭,蛟龍潛藏”。“倉頡只是個小官,但是他改變了世界。這種成就感和影響力,就是我想追求的。”劉春河頗有些神往地表示。

與之相對應,赤子城也有著自己的先發優勢。從2015年開始,“出海”開始成為國內互聯網公司中流動的口號,也得到了資本的關註,而在2013年,赤子城就已經主打海外市場,成為繼早期的遊戲等之後,工具類應用出海趨勢的排頭兵之一。而他們用以打開海外市場的是Solo Launcher,而當時在海外的桌面產品,除此之外也還只有久邦科技的Go Launcher一家。

3年前,還在從事安卓技術培訓的赤子城正在醞釀轉型。盡管當時已經是中關村最大的一家技術培訓機構,但技術專業出身的劉春河卻在想著跨入互聯網行業。

“主打海外,做Launcher,是我們一早認定的方向。”劉春河說。

但這個方向的確定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思考。在從事培訓業務的最後一年,劉春河在公司里設立了一個“夢想實驗室”。用來嘗試和分析各類項目,包括電商、O2O、工具、網遊,以此來確定日後的發展方向。這時,他們培訓的學員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分布在各大互聯網公司,有不少其中的技術骨幹,“他們中有的後來成為了我們的團隊核心力量,但那時,他們是重要的信息來源。他們幫助我們了解各類創業項目的真實現狀,提供了切實的建議。”劉春河說。

當時在國內,互聯網流量入口領域已經被巨頭瓜分完畢。流量和人口紅利趨於減少,而在海外,則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海外有著巨大的人口基數。而且,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已經站在全球前沿這是個事實。在海外,有的國家的移動互聯程度甚至落後於中國10年以上。”劉春河說,“我想要做的是一個大公司。在海外,還存在著大量的機會。”

赤子城開始對海外情況進行調研。最後,劉春河總結了三點。“首先,海外的基礎設施已經具備,全球範圍內的通信網絡建設已經完善。華為、中興、愛立信把基礎網絡架設到了全球。第二,當時智能移動設備已經普及,智能手機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推廣,而且品牌比較集中。第三,手機操作系統已經基本統一,就是iOS和安卓。”

劉春河說,他不久前還去了一趟印尼。在這個擁有2.5億人口的國家里,互聯網用戶卻僅有8000萬。而其中有過電商購物經歷的,只有750萬人,還基本是通過貨到付款,而非線上支付。

而且在海外,移動應用的競爭環境相對更為簡單。不需要像在國內一樣在應用商店中競爭排名,不需要買廣告位和虛假流量。投放渠道也相對簡單,iOS就是APP Store,安卓是Google Player。“產品夠用心,就非常有機會在這個平臺上嶄露頭角。”

“海外的池子足夠大,能夠有做成大公司的機會。而且我們既然領先於海外,那麽把我們的模式輸出,是有天然的優勢的。”劉春河說。於是,在“大航海時代”還沒有到來,國內公司在O2O、互聯網金融領域攻城時,赤子城下一步的方向就這樣決定了——去海外。

劉春河_副本

赤子城創始人劉春河  (受訪者供圖)

桌面有前途麽?

方向有了,同時也要思考的是,做什麽產品。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看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軌跡就大約能感知一二。在PC端時代,最賺錢的公司,就是百度、Google、Facebook這樣的公司,換言之,它們是入口級的產品或平臺。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移動端。“但也有不同。”劉春河說。“當我們打開電腦,會發現大部分的需求都在瀏覽器上得到滿足。但移動端統一的入口是什麽?我們最早也做過移動端的瀏覽器,但後來我們發現,不對。”

劉春河總結是,移動端的信息組織單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不再是這些超級鏈接、網頁這些東西,而是圖標、信息流、卡片等。“PC端的瀏覽器是有‘HOME’的概念的,用戶能夠長時間停留。而移動端的瀏覽器不能。那麽用戶按HOME鍵返回到哪里去了?是桌面。Launcher就是這個‘家’的客廳。隨著時代的發展,用戶使用APP的數量越來越少,使用的服務越來越不需要下載,集成在我這樣一個產品上,我來分發用戶需要的內容給它們,讓用戶盡可能在‘客廳’里停留更長的時間。這就是我們的產品邏輯。”

完成了產品的思考之後,2013年,Solo Launcher推出。這是赤子城第一款正式跨入互聯網行業的產品。“我們要做入口,這是我們所有產品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連接用戶和信息、連接用戶和內容的入口。”劉春河說。

因此,Solo Launcher和當時市場上的其他桌面產品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Solo是市場第一個做極簡桌面的。在Solo Launcher之前的桌面產品,劉春河說,其中心大多放在了“美化”上。“大家的思維還是要做一個‘工具’,沒把心思放在入口上。換換皮膚,換換壁紙,做一些女生喜歡的應用,靠自然流量,吸引一些基礎的用戶。”但劉春河覺得,做入口肯定不能做個性化的工具,做了個性化工具,就註定只能是輔助性的功能。

Solo Launcher的特點,一個就是“貼近原生”,它和安卓的原生桌面幾乎是一樣的,連系統原生的圖標都沒改變,壁紙也是原來的。“我們不打擾用戶。沒必要找存在感。我們要做入口,要做‘客廳’,要的是讓用戶在這里盡量停留更多時間,給他們提供內容,所以就更要保持克制。”劉春河說。

其次,用劉春河的話說,Solo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Launcher,我們比同類產品能快20%-30%。”

Solo Launcher的第一個版本,赤子城花了18天就上線了。之後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每周兩個版本的更新速度。“做Solo時,我當時27歲,團隊全是20多歲的年輕人,大家精力旺盛,價值觀也統一,理想主義驅動,願意每天如醉如癡地去做一件事。”劉春河笑笑說,“而且,那時都沒有女朋友。”

快、簡潔、免費,讓Solo Launcher初版受到了用戶的認可。上線三個月後,Solo Launcher的用戶達到百萬級。劉春河記得,他們的服務器一度被擠得宕機。

赤子城沒有在推廣上花錢。“產品的差異化做出來,種子用戶就跟過來了。”劉春河回憶說,在XDA等論壇上的大牛們,差不多都會推薦Solo Launcher,很多用戶也紛紛留言評論。直到現在,劉春河仍然喜歡不時泡在上面回複用戶評論。“一度有媒體以為這個產品是矽谷公司做的,因為我們有歐美範兒。”劉春河按捺不住得意。

和現在很多公司出海首先圈住東南亞、南美等國家用戶不同,赤子城最先在歐美市場上爆發。

就在赤子城出海的次年,360副總裁李濤創辦了APUS,同樣是以Launcher產品主打海外。與其說他們英雄所見略同,不如說,是他們幾乎同時看到了海外市場對這樣分發產品的需求,以及一個事實:只有海外,為獨立的Launcher產品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在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和巨頭對手機流量入口的掌控,壓縮了應用分發的生存空間。而在海外,這塊空白則是可以留待創業公司填補。

但僅僅做應用和遊戲分發是沒有前途的。赤子城的團隊曾提出過一句話,叫做“桌面必死”。劉春河心里對之也非常清楚。就像他提到的,獨立的APP應用用戶使用頻次低,只集中在幾款應用上,就如同PC時代大部分功能被集中在瀏覽器上一樣,應用分發商店勢必被擠壓。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工具應用類靠獲取流量來發展的時代,已經快要過去。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內容、電商等的出海時代正在到來。

赤子城的應對是,將Solo Launcher打造成內容分發平臺,讓用戶盡可能在桌面上做長時間停留。其中包括各種新聞、短視頻、段子、小遊戲、生活服務等。並且,從單一產品逐漸向平臺化過渡,建立起了現在的Solo系統。

劉春河將Solo系統的產品架構分成了三類。一類是工具產品,包括安全、清理等工具,但這些和產品較少,屬於輔助性功能。第二類,就是平臺型產品,包括Solo Launcher、應用鎖等產品。第三類,則是內容型產品,這也是Solo目前用以黏住用戶的核心。

而這樣的內容產品,則是通過聚合的方式產生的。目前,赤子城在全球已經有200多個內容合作夥伴,將不同該領域的內容產品集成進來,這個內容的入口已經初步成形。

“我們只做入口,不做工具。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堅持。”劉春河說。“到今年6月,我們的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5億。”

人和信息連接的“世界性難題”

任何一款商業產品,最終要面對的問題還是如何變現。作為從工具和內容聚合平臺出發的公司,Solo目前的變現方式主要還是通過廣告。

但是在廣告變現上,Solo也還是一樣會打造些亮點出來。比如說,它那款有名的“Shuffle”button廣告模式。Shuffle圖標是一個禮物箱,功能就是用戶點擊之後隨機跳轉到一個Google Play應用界面。這是個小小的改變,但是,這卻是個基於實時競價廣告系統的分發入口。而這,也迎合了用戶在信息量爆炸時,能與搜索功能互補的匹配需求。這個小小的創新,帶來了Solo分發量的劇增。也成為之後,眾多產品效仿的對象。

而且,赤子城的廣告分發系統更重視技術能力。“我們變現的主要方式是原生廣告,力爭不影響用戶體驗。我們應用了上下文的關聯以及核心化的推薦,用戶在使用的過程里面,就會完成廣告的展示。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類似微信的信息流廣告,我們用大數據的方式來做整個產品的變現。”劉春河說。

“現在一個最大的世界性的難題,就是怎麽解決人和信息精準連接這事兒。這是我們現在想去做的。”劉春河說。“現在這個時代的問題是,信息量太大了,靠搜索已經解決不了了。”

為了研究這個“世界性難題”,赤子城把自己的業務分成了“一點三面”。點就是這個願景,“三面”則是產品面、商業面和數據面。產品面就是Solo系統,在商業面上,就是如何打造一個技術驅動的全球廣告平臺。而劉春河對此的憧憬是:“這個平臺我不希望是銷售驅動,而是不受人工幹預,實現自動匹配。”

而要實現這一點的基礎,就是大數據。這也是劉春河最為重視的“數據面”需要提供的功能。一年半之前,劉春河搭建了專家團隊,全力打造一個場景化大數據平臺,以實現場景預測。

劉春河的野心,也從中透露無遺。他要打造的,是一個Solo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里,有產品,有變現方式,也有背後隱形的東西。他最初設想的那個移動端的“客廳”,不僅沿著“走廊、過道”在向整個房屋拓展,而且,他要通過自己獲取的用戶和行為數據信息,為整個房子里的“水電氣”提供供應。

“但我們的一點三面還處於一個初始階段。”劉春河說。“我們的用戶規模還不夠大,商業變現能力還比較粗放,大數據應用也剛起步。而今年,我們的任務,就是需要實現快速發展。”

一個新的“大航海時代”已經來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海”這個詞已經在國內互聯網公司中流行開來,並且也得到了投資人的關註,隱隱站上了風口。作為“出海”公司中的先行者之一,劉春河把海外拓展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屬於平臺類公司,做工具類產品,第二、第三個階段則是內容和服務型公司發展的機會。而在他看來,第一階段已經走到了末期。工具類應用的時代已經接近結束。

這也是我們訪問過的出海公司中,大多數人認可的觀點。經過初期的開拓,海外幾個大的平臺類公司已經逐漸顯形,海外的第一波人口與流量紅利快要過去。當然,對工具類應用的需求並非消逝了,但是做成平臺類公司的機會已然不多。而下一波屬於內容和服務的時代正在到來。

而對於即將到來的內容和社交在海外的發展而言,它們需要更強的本地化運營和推廣能力,海外平臺級公司正是它們可以尋求幫助的對象。對於本來就想遠離國內叢林法則的出海公司而言,“抱團”是最好的選擇。

身為內容聚合平臺,赤子城也與梅花天使創投聯合發起了一支“大航海基金”,專門投資出海類公司。諸如現在Solo平臺上的琥珀天氣等,都是赤子城投資的項目。

“我希望赤子城將來能成為一家10億用戶的偉大的公司。”劉春河再次強調。在他的理想中,赤子城下一步希望能讓用戶量達到10億規模,擴大商業系統的規模,並且用大數據平臺去顛覆搜索。

【“出海記”系列報道】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殖民戰爭”

APUS李濤:創業要悄悄進村,打槍的不要

觸寶:8年坐擁7億用戶,一家創業公司的得失與糾結

曾推出權限管理的LBE,用平行空間在海外3個月圈到3000萬粉絲

和海外巨頭競爭,社交平臺Mico怎樣在1年內獲得3000萬用戶?

 一加劉作虎“小而美”的情懷還能玩多久?

 (你也是國內出海公司,想發出自己的聲音?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和我們聯系吧)

赤子城 出海 solo桌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45

大文娛籌備有實質進展 阿里打包爭奪客廳屏幕

關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板塊的人不難發現,這個整體位於北京的業務體系最近內外部動作頻頻,高曉松升任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楊偉東兼任阿里音樂CEO,阿里影業牽手斯皮爾伯格等。自從今年6月逍遙子(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拋出一個“大文娛”後,阿里進軍娛樂的野心正一步步顯露,最新又定下了一個重構客廳娛樂的目標。

12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數字娛樂事業部(阿里數娛)聯合優酷土豆來了一次凸顯平臺開放意味的對外亮相,生態合作夥伴涉及牌照方、硬件廠商、內容方、應用廠商、遊戲廠商等。阿里數娛方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阿里數娛在整個大文娛體系內的定位已經敲定,專註家庭娛樂與客廳大屏,目前在內容上已經與大文娛旗下的視頻、音樂等實現跨端共享。

據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阿里目前正在緊張籌備一個文化娛樂集團,俞永福將做其CEO。與內部組織架構調整相比,大文娛旗下各板塊目前急需明確各自的業務邊界,界定自己做什麽、第三方外部夥伴做什麽,並逐步實現各板塊間在內容、會員權益等方面的共享。但擺在阿里面前的客廳競爭者們仍虎視眈眈。

靠內容占領客廳娛樂中心

樂視、微鯨、小米、PPTV等,市面上成熟的互聯網智能電視品牌已經太多,阿里在客廳娛樂的切入點並沒有意圖繼續加劇這個領域的硬件價格戰,順勢推出一款智能電視終端,而是繼續升級目前僅有的一款硬件天貓魔盒,以鞏固它在盒子市場的領先地位。

但智能電視與盒子之間正在呈現出一種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最近兩年智能電視突飛猛進,機頂盒相對勢微。在阿里數娛總經理李捷看來,優質內容不可能被同一款智能電視或盒子壟斷,當4K智能電視普及到一定程度後,換屏就會變成一種低頻需求,因為多數人不太會每年都更換電視,屆時將會迎來盒子的又一輪熱潮,為看優質內容,一臺電視連接幾個盒子的情況並不稀奇。

對於電視終端廠商,阿里數娛的切入點是軟件和內容層面,比如為長虹、康佳、飛利浦等終端提供語音技術、操作系統以及海量的音視頻內容,微鯨電視的系統底層應用的就是阿里的YunOS操作系統。在雙11智能家電熱賣的時機下,阿里數娛有望借助這些終端的出貨量進行一次品牌集中曝光。

在智能電視聯盟前面,阿里數娛喜歡把自己定義為一個“賦能者”,而它在整個客廳戰略的核心仍是以優酷土豆為主的內容資源,圍繞視頻內容構建遊戲、購物、社交、支付、VR等客廳場景。楊偉東判斷,客廳大屏的核心是內容消費,內容的核心是視頻。過去3個月,阿里大文娛小組做的一件事就是讓視頻等內容跨屏打通,一雞多吃。

“無論從內容、用戶還是變現上,文化娛樂生態與電商生態都有很好的結合點,要與阿里大生態全面聯動和打通。”古永鏘在當天現場說。他現在的頭銜是大文娛產業發展委員會主席、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他的亮相也讓不久前有關他離職的傳聞不攻自破。

選定內容作為進入客廳的突破口,阿里數娛面臨的競爭者實力並不弱,尤其在IP版權引入方面,愛奇藝、樂視、騰訊也開始重視向客廳大屏的內容註入。阿里的一個優勢是將旗下的視頻、音樂、影業等資源進行打包、多屏分發,這也是馬雲急於組建文化娛樂集團的原因之一。

與用戶習慣博弈

目前多少能讓外界看到的大文娛聯動效果產生在影院大屏與客廳電視之間。目前,天貓魔盒已實現在開機畫面中對阿里影業關聯電影做宣傳發行,並打通了淘票票做在線購票,天貓魔盒也捆綁了《星際迷航》等IP推限量定制版,以及會員權益之間的共享等,但這些都是較淺層次的聯動。據李捷透露,今年四季度阿里計劃在客廳娛樂板塊中上線一個熱片快映專區,讓客廳用戶比院線上映晚幾天、甚至與院線同步觀看到最新電影,預計將采用付費模式。目前阿里方面正在與片方談付費分成。

這個計劃有望實現電影版權的二次售賣,將一部分電影拉回客廳。但一個很現實的困境擺在面前,即中國電影營收目前有八成依賴票房,人們更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而美國票房只占電影總營收的不到一半,購買DVD、或在Netflix等網站上付費觀看比較普遍,實現電影版權的二次、三次售賣。但中國觀眾並沒有養成這種消費習慣,而且眼下各視頻網站推行的付費收看效果並不佳。此外,美國電影采用分級制,有些類型片、文藝片等並不像大片那樣瞄準大影院上映,而是專門在小劇院播放,這保證了電影放映的周期,不像中國市場所有影片去擠電影院這個獨木橋。

阿里數娛針對影院、客廳同步播放的這個計劃有賴於付費習慣的進一步培養與電影行業的接受。大多數傳統片商仍排斥網絡上映,而網站和家庭點播並不計入電影票房收入的現有制度也給這個計劃設置了一定障礙。

但一個利好是,熟悉互聯網操作的這一代人(主要指80後,85後)開始進入三口之家生活,兒童對電視大屏的喜愛被視為一個帶動家長參與客廳娛樂的強動力。這次阿里數娛展示的唯一一個垂直計劃就聚焦在兒童娛樂上,將部分年輕用戶從對手機屏與電影院的註意力中分流給客廳的努力中,小朋友將發揮重要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514

辣椒快打張普:交互模式的落後是客廳娛樂的悲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13/159209.shtml

辣椒快打張普:交互模式的落後是客廳娛樂的悲哀
麻策 麻策

辣椒快打張普:交互模式的落後是客廳娛樂的悲哀

“我一直強調我們是做交互的公司,希望打破目前客廳人機之間的剝離和障礙。”

i黑馬 10月13日消息,辣椒快打昨日在京舉辦新品發布會,宣布與美國EA旗下知名遊戲發行商Chillingo簽約合作,並發布經營類電視遊戲“家有富翁”。

辣椒快打CEO張普在活動中做了主題演講。他談及了目前電視遊戲行業的困境、客廳娛樂的痛點,以及辣椒快打的願景和希望在行業中發揮的作用。

以下為張普演講內容(部分內容結合專訪速記編輯整理):

目前,客廳娛樂是存在的,但一直不火。前段時間一篇文章寫得不錯,現在客廳娛樂處於什麽狀況呢?它的任督二脈沒有打通,一個擁有很強內力的人,但它的經脈不通造成很高超的武藝使不出來。我認為這樣的形容相當恰當。如何打通客廳娛樂的任督二脈呢?

首先,交互模式要改變。當你回到家里,你和電視機之間無論是娛樂還是交互最常采用的模式是什麽呢?不用說,一定是遙控器。現在遙控器可以用2.4G以及另外的方式去做,但它的信號所承載的操控指令相當弱,而且延時也很長,這使得遙控器在客廳娛樂里根本沒有什麽發揮的空間。

我以前也是通訊行業的一員,到前年為止,我看到在IPTV里的遊戲應用還是老面孔,並沒有什麽新的進展。我們認為,這是交互模式帶來的一種瓶頸和阻礙。其實,現在IPTV機頂盒處理能力已經很強了,不比手機弱,但沒有足夠的運營模式消耗它的運算力。這是IPTV領域甚至家庭娛樂領域的一種悲哀。

我們為了這個交互擴展了專門的通信協議和算法,使得在用戶手機和智能設備之間搭起一條高速公路,它的業務承載能力相當強,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對另一個智能設備進行操控和交互。

一句話來說,辣椒快打在這個領域,我們希望自己是一個客廳娛樂最後3米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而且是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我並不希望我們用戶在上面承擔更多額外的成本,所以我們是免費的軟件來解決最後3米,這是客廳里機頂盒、電視機到用戶之間的最後3米。

我們根據遊戲的玩法做動作上的定義,同時,也提供一個用戶工具,可以讓用戶自己參與到玩法定義上來。比如開槍時,我是右手拿著手機去射擊,但有人喜歡用左手,他可以自己定義左手模式。這種玩法和交互將更加豐富,比如手機的重力感應、陀螺儀、光感和麥克風。比如下中國象棋,你可以說馬二進三,我說車五橫六,我們可以通過聲音識別或語音識別技術,通過指令傳到電視端後,做出相應的指揮動作。這種玩法是遊戲史上不多見的。

現在的痛點是什麽?卻少內容。我們不奢望那麽多的遊戲開發商專門為電視開發遊戲,畢竟智能電視這塊平臺也是方興未艾,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產業規模。現在讓更多投資或開發商直接往這里面殺,成本會非常之高。我個人建議,不要太急於去做針對電視遊戲的過多更改,基本還是拿現有的產品放到電視機平臺上。因為你對這個遊戲內容是否能火還無法判斷,敢說它一定會火或成為爆款。

把路鋪通,是為了基於IPTV、機頂盒、客廳娛樂的承載能力,當有了更強交互模式的時候這種業務承載能力就更強了。很多遊戲CP都知道,和我們合作的特點,遊戲根本不用改,通過我們所做的方式,針對遊戲做適配,使它們在大屏上煥發了全新的玩法和青春,在電視屏幕上以一種新的模式和面孔出現。

我們不光解決遊戲內容,還要解決支付的問題。阿里巴巴如果沒有支付寶,它就是一個簡單的移動平臺,但有了支付寶立刻就不一樣了,就是全新的壟斷電商模式,而且是收複級的壟斷模式。我們的概念並不是如此,只是想盡量給客廳娛樂提供全新的現金流解決通道。除了用戶賬戶扣款模式,我們現在可以使得機頂盒這一端所有的支付指令轉到手機上,手機是個支付錢包。用戶對手機支付比較信任,也確確實實這種支付模式是比較安全的。所以,打通這一通路,我相信無論是上遊的合作還是服務運營商都能夠從里面獲得更多的增值空間。

縱觀每一次交互模式的改變都帶來一個產業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能年齡大的人有些印象,最早我們接觸PC使用鍵盤交互,操作系統是DOS,之後有了鼠標,於是應運而生的Windows等就完全取代了DOS。而在Windows里的應用程序到現在為止是一種什麽狀態?依然欣欣向榮。也就是說,鼠標的交互模式出現使得PC有了一次飛躍式發展。十年前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蘋果重新定義了觸摸,使得現在傳統功能手機變成了一個智能手機,促成了質的飛躍,從而培養了更多的業務提供商,應用提供商。

我們希望通過上述三方面的努力,可以把客廳娛樂的任督二脈打通,之後形成一個武林高手;希望辣椒快打這種交互模式也可以像鼠標、觸摸一樣引領客廳娛樂的一次全新變革。

現在手遊行業不是很景氣,確實很多優秀的人才流失了,我們覺得挺可惜。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嘗試找一些新的方向,尋找一些新的贏利點。畢竟從電視遊戲上,大家都還蠻有信心的,它一定會成為下一個紅海,但現在還是藍海。只不過目前看誰還能堅持,看誰試錯成本低。

而且對於我們來說,遊戲只是第一個臺階,先用遊戲培養用戶習慣,下一步做增值服務,所以不僅僅局限於遊戲,以後包括教育、唱K這些圍繞客廳的業務都可以。我一直強調我們是做交互的公司,希望打破目前客廳人機之間的剝離和障礙。

辣椒快打 張普 客廳娛樂 遊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607

杭州版租房新政出臺:客廳可改單間 人均居住面積不低於4平米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31/1143807.html

每經記者 沈溦 實習記者 程成

每經編輯 盧祥勇

優秀租賃企業將獲專項資金扶持

根據《杭州市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方案》,杭州將建立住房租賃企業獎勵專項資金,並在未來3年市級財政安排1億元資金,專項用於獎勵扶持住房租賃行業中的優秀企業。此外,方案還明確,將扶持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選擇15家左右具有一定規模、品牌的住房租賃企業作為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試點企業。同時,在市級層面發展2家國有企業開展規模化住房租賃業務等,培育住房租賃市場供應主體。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目前在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盈利困難的情況下,杭州將企業扶持政策進一步細化明確,這相當於給這些企業吃了顆定心丸。

此外,方案明確,未來三年,新增租賃住房總量占新增商品住房總量的30%;租賃住房用地供應納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允許現有成套住房以原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單位對外出租,住房租賃企業可將符合條件的客廳(起居室)按規定改造成一間房間單獨出租。出租的每個房間人均租住使用面積不得低於4平方米。

同時,方案還提出通過“租購同分”,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以及支持公積金按月轉賬支付房租等,鼓勵住房租賃消費。以“互聯網+”思維搭建高效、便民的住房租賃監管服務平臺等,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監管。

嚴躍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了杭州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決心之大。

12個試點城市已有11個出臺方案

此前的7月22日,住建部等9部委下發《關於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和肇慶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城市。目前,除肇慶外,其余11個城市均已出臺鼓勵租賃住房市場發展的相關文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上述11個城市的相關文件,大多提出通過增加租賃住房供應、規範租賃住房市場、鼓勵和扶持專業化租賃企業等措施,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在增加租賃住房供應方面,部分城市動作快、力度大。

如上海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新增租賃住房70萬套,占新增住房的比例超過40%;此前上海還成功出讓兩宗租賃住房用地,後續又推出近十幅租賃住房用地。而深圳近日也提出十三五期間擬通過收購、租賃、改建等方式收儲不低於100萬套(間)村民自建房或集體自有物業統一租賃經營、規範管理,還要求開發商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得的商品住房用地,應建設並自持不低於建面20%的租賃住房,並自持70年;有條件允許商業用房改建為租賃住房。

為了增加住房需求,一線城市在人均最小居住面積限制上都有所下調,北京已經由原來的22平米下降到15平米;上海為5平米;廣州為15平米;深圳為6平米。

“這些信號都傳遞了國家發展租賃住房市場的決心,租賃住房市場一定會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中房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長江證券在稍早前的一份研報中預測,2018年至2020年我國住宅存量將分別達到2.65億套、2.7億套、2.75億套,而租賃住宅套數將分別達到0.53億套、0.54億套和0.55億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77

TCL旗下雷鳥引入京東3億元戰略投資,客廳經濟入口爭奪升溫

彩電大屏價值引爆在即,客廳經濟入口的爭奪正在升溫。

TCL集團(000100.SZ)5月2日公告透露,它旗下的互聯網電視子品牌雷鳥與京東達成合作意向,京東擬以3 億元認購雷鳥科技新增股份,獲得本次增資後雷鳥科技6.67%的股權。

這是今年繼創維旗下互聯網電視子品牌酷開獲得百度10.55億元戰略投資、樂視網旗下樂融致新獲得騰訊、京東、蘇寧等戰略入股之後,又一起智能電視企業與互聯網巨頭的聯姻。

雷鳥與京東深入合作

公告顯示,雷鳥與京東將開展基於互聯網基礎能力、內容及服務、生態資源等領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協同共贏。

具體而言,雙方將在業務層面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在廣告系統、電商和物流服務、會員帳戶統一管理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探索 AI (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以及在智能大屏和智能家居場景下的應用研究,借助各自優勢共同開拓市場、共享客戶資源和服務能力,提升用戶體驗和用戶變現效率,推動家庭大屏生態快速發展。

雷鳥科技(下稱“雷鳥”)成立於2017年5月,當年7月獲得騰訊4.5億元戰略投資,對應當時投後股權的16.67%,投後估值27億元;今年5月2日,又獲得京東3億元入資,對應投後股權的6.67%,投後估值45億元,不到10個月估值增長67%。

作為TCL 集團旗下的智能電視運營平臺,雷鳥既有海量用戶和平臺運營能力,又有TCL集團完整的液晶電視產業鏈作支撐。據TCL集團2017年年報,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雷鳥的智能網絡電視終端運營的累計激活用戶已達2354萬,日均活躍用戶數為1081萬,日均開機時長4.9小時。雷鳥2017年實現運營收入1.4億元。

截至2018年3月,雷鳥電視的累計激活用戶為2559萬,日均活躍用戶數1206萬。2018年一季度,雷鳥實現運營收入6887萬元,同比增長超過3倍。

第一財經從TCL獲悉,這次雷鳥與京東的合作,除了在資本層面聯姻,雙方還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合作。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TCL 三大技術戰略重心之一,其香港研發中心就主要圍繞智能終端產品的應用場景,開展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和人工智能領域基礎技術研究。

而人工智能也是京東技術發展的重點,以電商為主體,以交易數據、雲計算為機器深度學習的基礎框架,涵蓋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智慧賣場、智能客服等領域。因此,雷鳥與京東雙方在AI通用技術研究上可以資源共享,在場景應用上可以互相補充,實現共贏。

彩電大屏價值引爆在即

今年以來,互聯網企業以資本和業務合作方式,積極搶奪客廳經濟的彩電大屏入口。

創維旗下的互聯網電視運營品牌酷開完成又一輪融資。酷開於2016年9月和2017年6月分別獲得愛奇藝1.5億元和騰訊3億元的戰略投資,對應投後估值分別為30億元和40億元。2018年3月,酷開再以95.9億元的投後估值,獲得百度10.55億元戰略投資;百度的子公司以11%的持股比例,成為酷開的第二大股東。

今年4月,樂視網旗下控股子公司新樂視智家(後更名為“樂融致新”)宣布以90億元的估值,引入包括騰訊、京東、蘇寧、TCL等多家知名企業參股,這四家的註資金額均為3億元。樂融致新涵蓋了視頻、遊戲、電商等基於大屏的內容與應用,也擁有電視終端和運營平臺,這是各家競相註資的關鍵。

隨著互聯網巨頭對彩電大屏的日益關註,基於大量智能電視終端的運營企業的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在雷鳥完成本輪增資後,TCL旗下的FFalcon仍在雷鳥控股41.48%,騰訊數碼參股15.55%,京東邦能參股6.67%,南方電視新媒體參股1.04%。

奧維雲網(AVC)副總裁董敏說,到2017年底,中國市場包括智能電視和機頂盒在內的OTT智能終端的累計保有量達到了2.3億臺,激活量達到了1.7億臺。很多主流的品牌在2017年底的智能電視終端保有量終端都達到了500萬臺以上的,達到了可運營的級別。

根據奧維雲網的大數據,2018年3月份中國智能電視的日均開機率達到了40%;2018年3月中國智能電視的日均活躍用戶首次突破了5000萬。

2017年中國OTT的廣告達到了26億元,比2016年上漲了2.7倍。董敏說,“這樣的廣告變現僅是開始,我們預測2018年國內OTT廣告市場會達到50億元,比2017年再翻一番,到2019年會超越100億元。”

對於京東來說,入股雷鳥、樂融致新,不僅可以分享彩電的運營分成,更關鍵是搶到“無界零售”的新入口。正如今年3月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電子文娛事業群總裁閆小兵所言,現在“場”無處不在,微信、路邊的二維碼、內容、電視、AR和VR都可以實現銷售。

中怡康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彩電大屏價值,除了廣告收入分成,大屏還將成為購物的入口。如,用戶在收看電視時,通過AR、VR技術,可以購買劇中人物所用的服裝、道具。而在AI方面,電視有可能將成為家庭物聯網的核心終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95

【斷捨離】客廳斷捨離 吉盒毛公仔無用都要丟

1 : GS(14)@2016-05-25 04:49:30

捨棄多餘廢物,甩掉吉盒情意結吧。



客廳,永遠都是全屋中堆得最多雜物的地方。買完甚麼回家,包裝拆一拆,一入門口總是順手一丟,收到沒有實用價值的小擺設、小禮物,又總是擱在茶几上、玻璃櫃裏。看完《斷捨離》後把心一橫丟掉30箱雜物的Raymond Lai,上回教過如何狠心掉衣服、清睡房,今次入客廳繼續丟東西。


「很多人買完電器,會將包裝盒留起,其實相當佔位,又要找地方存放。既然用紙做的,不如拿去回收站回收吧。」聽完斷捨離達人Raymond這句話,心中慚愧,因為完全說中我家中情況,漂亮的化妝品盒、總是覺得有天會用到的電器盒,彷彿對吉盒有種情意結,堆滿一屋又沒有用。「斷捨離」中的「捨」字,就是捨棄多餘廢物的意思,吉盒還不算是多餘廢物?「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着,Raymond解釋:「例如跟前度女友一起買的公仔,就千萬別在放在家了,即使它多有紀念價值、多貴也好,只要是對現在的自己沒用的東西,就全部丟掉吧。」書中提到,脫離執着除了是要遺忘物品過去的紀念價值與執念,更加要得物有所用。Raymond說:「有時朋友會送很名貴的禮物給我,總是覺得太名貴不捨得用,但其實放着不用更浪費,反而變垃圾。」跟着這些原則丟掉客廳雜物,從事音樂創作的Raymond家中終於夠位設閱讀角落,可以坐在梳化靜靜看書。客廳另一端更擺到一個小小工作間,放到樂器專心做音樂。記者:陳穎欣攝影:徐振國



斷捨離前,Raymond家中放滿雜物。(受訪者提供)

同一個角度拍攝,斷捨離後換了一批家具,Raymond終於擺到個閱讀角落給自己,可以靜靜看書。

從事音樂創作的Raymond,直言執好客廳後終於有位專心創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24/196246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