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鐘偉:2016年國人或將面臨求職難提薪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558.html

鐘偉:2016年國人或將面臨求職難提薪難

一財網鐘偉 2016-01-18 20:05:00

從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但就業狀況無恙。也許在2016年,中國可能逐漸面臨職業難求、薪酬難漲的持續壓力。

2016年中國經濟面臨“三去一降一補”的結構性改革,即經濟運行去杠桿、工業去產能、樓市去庫存、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補供給側和人力資源短板。總體來看,中國經濟在“十三五”期間將經歷艱難轉型,國際社會將關註中國政府的宏大規劃和增長承諾,並審慎地重新評估中國經濟。

從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但就業狀況無恙。也許在2016年,中國可能逐漸面臨職業難求、薪酬難漲的持續壓力。

為什麽在2011~2015年這五年間,經濟下行沒有帶來失業壓力?我們可以粗略觀察勞動力市場的供求。

目前每年新增求職勞動力約2000萬人,以下渠道吸納了就業壓力:一是離退休潮帶來的勞動力更替。目前城鎮職工數接近4億人,如果沒有明顯的企業兼並重組破產,則每年可提供不低於1000萬的就業崗位;二是勞動參與率的持續下滑。近十年來中國勞動參與率以每年0.8個百分點的速率下滑,其成因複雜,但很可能每年有約500萬以上的50~60歲的勞動力退出了勞動力市場;三是大中專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缺乏可靠數據,其中部分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但這一群體的失業壓力未被包括在失業率之內;四是就業結構的變化,從第一產業遊離出來的勞動力,轉移到了第二和第三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發展強有力地緩解了就業壓力;五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深化改革,使得失業帶來的社會壓力沒有群體性地暴露。觀察過去五年,就業市場中,最弱勢的是高校畢業生和上點年紀的中年人;受歡迎的是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農民工。

但2016年不同於過去五年,失業潮和降薪潮可能逐漸拉開序幕。為什麽這麽說?

一是對嚴重過剩產能的定向爆破,將帶來可以預料的失業壓力,僅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就超過千萬,它給地方政府和社保體系帶來壓力。不僅如此,制造業吸納的就業可能持續弱化,從2004年到2011年,中國工業經歷了持續擴張,其吸納的勞動力也在上升,但從2014年開始,工業投資和增加值持續低迷,顯示後續工業將釋放而不是吸納失業壓力。以往每年數千萬計的退休-募新更替潮將持續退潮。在2016年元旦過後,工人春節返鄉的節奏較之往年提前了1~2周,顯露了制造業釋放失業壓力的先兆。

二是以青年農民工為主體的非熟練勞動力的就業趨難。以往樓市、家政、物流、零售等行業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但東南沿海的上述行業已開始出現增長乏力跡象,工人工資議價能力顯著下降。家政、商貿等領域的就業起薪開始不升反降,服務業作為就業蓄水池,其積蓄容量增長遲緩。

三是中國農產品價格承受的下行壓力將釋放。這既是國內糧食供求失衡和收儲政策面臨的困境,也是國內外糧食價格差異拉大帶來的壓力。總體上糧食價格的下行會縮減農民務農收入,尤其是種糧大戶的收入。疊加打工和務農收入均承壓的影響,農村消費增速也會受限。而以往3~4年,縣域及以下消費一度是中國消費增長的亮點。

四是高校畢業生求職的壓力不減。這種摩擦性失業,主要是高校畢業生求職意願集中在大都市辦公室白領,願意進入私營實體企業做技術藍領者太少所致。而中國高等教育其實早已進入大眾教育階段。大學生對自身的定位和求職意願,帶來了隱形失業壓力,家庭被迫吸納這種失業壓力。

總體而言,過去五年中,人們誤以為即便經濟增長持續下滑,也無礙每年數以千萬計的新增就業。造成增長和失業脫鉤的關鍵因素,在於穩增長掩蓋了缺乏重大進展的結構轉型。從2016年開始,增長滑坡帶來的失業壓力將顯性化,勞動力市場上的弱勢群體將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產能去化行業的職工,二是務農為主的農民工,三是高校畢業生。中國勞動力市場將出現求職困難甚至薪酬降低的痛苦調整,它也將沖擊中國目前唯一可靠的增長引擎,即消費。

如何應對可能降臨的失業潮和降薪潮?一是社會安全網要奏效,尤其應有應對農產品價格下跌對農村中低收入群體和種糧大戶的安撫預案;二是在推進結構轉型進程中,更多地將公共資源註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關註人本身,將大量公共資源消耗在換取經濟增速的穩定上;三是適當調整高等教育的精英傾向,正視其已進入大眾教育的現實,避免坐而論道式的高等教育和求職謀生之間的鴻溝;四是將社會保障體系建在和國家經濟實力、經濟發展階段相匹配的可持續的水平上,避免政府過多包攬。

(作者系北師大教授)

編輯:黃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60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國人該為10年後做些什麽準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7045.html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國人該為10年後做些什麽準備

一財網鄒至莊 2016-03-27 20:52:00

中國將很快變成世界第一強國,中國人能在一個比現在更廣大的市場中活動。他們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比現在更大。現在應當做好適當的準備。要利用好中國強大後得到的機會,我們需要積累各種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

在十年內中國必會變成世界第一強國。比美國還強。這是很明顯的趨勢。

我將先說明中國經濟地位提高的理由,再來討論中國當了世界第一強國後應盡的職責,以及目前可以把握的機會。

如果用一個國家的經濟力量來衡量它在世界上的地位,10年內中國必會居世界的首位。今天中國的GDP以購買力計算和美國的大致相等。這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2015年公布的結果。前者估計中國的GDP稍高一點。後者說美國的稍高一點。我們可以說兩者大致相等。假定中國的實際GDP每年只增長6%,而美國實際GDP的增長率2010年到2015年6年時間的平均增長率是2.068%(我請教了一位本校專家,他的答案也是2%),假定今後10年美國GDP的平均增長率高達2.5%,這兩個假定的結論是10年以後中美GDP的比例是(1.06/1.025)=1.03415的10次方,亦即1.38。或說中國的GDP將高過美國38%。到時中國將會變成世界第一強國。當然,上面對兩國GDP增長的假定說的只是平均增長率,兩國GDP增長的波動是難免的。

當了世界第一強國後,中國能擔當這個重要的職責嗎?我對這個問題的答複是正面的。請看世界數百年來的歷史。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相繼利用它們的經濟力量成為了世界的領導,當了或開明或強橫的領導後每個強國的情形各不相同。每個強國的行為都包括了好與壞兩個方面,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根據歷史經驗,10年後中國變為世界第一強國必能領導世界很多的經濟活動。

中國處在領導世界的地位以後,因為環境的需要,政府與民眾中必會產生一些比較傑出的人才來參與領導世界的工作。政治與社會的環境將會決定中國如何當世界的領導。當了領導是否只顧本國的利益,或同時有利於它國,我們可以看看近年來中國施行的對外政策來做出回答。不但中國從對外投資中得到了利益,接受投資的非洲與南美洲國家也得到了益處。正如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美國在中國投資是對雙方有利的。現在中國倡議“一帶一路”政策,中國的投資將影響亞洲、中東地區以至非洲的國家,也是對雙方有利的。因為對外投資是互利的,中國在領導世界時,對外投資就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當英國和美國領導世界經濟發展時,它們的對外投資也同樣對接受國家有所貢獻。

一般的中國民眾或許還沒有留意到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會變成世界第一強國。中國變成世界第一強國後,中國民眾會得到更好的個人發展的機會。我們記得當英國或美國當世界第一強國時,它們的民眾有很多機會致富,不論在本國或在受本國影響的國家生活都能得到方便。當機會來到,中國民眾自然會利用它。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中國民眾,中國將很快變成世界第一強國,中國人能在一個比現在更廣大的市場中活動。他們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比現在更大。現在應當做好適當的準備。要利用好中國強大後得到的機會,我們需要積累各種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可以從建立企業取得,人力資源可以從受教育中取得。當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了,中國民眾開辦的企業和他們所受的教育必會得到較高的酬報。因此中國民眾現在應當盡量去投資。人力資源的投資不但包括個人的,也包括社會的。中國的社會秩序應當改善,中國人到外國工作或旅遊應當能夠代表一個文明國家的居民。

站在政府的立場,也應當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擴大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投資。政府可以鼓勵銀行和金融市場提供資本給民營企業,讓它們可以快速發展。政府可以用各種經濟的資助鼓勵年輕人多受教育。等到中國經濟在世界的地位提高後,這種投資便會得到很高的酬報。

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是從歷史積累而來的。人力資源比物質資源重要。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和日本的物質資源被戰爭破壞,但它們擁有大量的人力資源,不久便把物質資源加以重建。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和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不但是30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也是中國今後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原因。

(作者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編輯:黃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659

公投宣傳戰白熱化 財長稱脫歐後英國人會更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953.html

“現在我不讀報,也不看電視新聞,媒體上狂轟濫炸的退歐爭論,已經把我徹底搞暈了。”一名在英國地方政府部門就職的公務員向第一財經記者吐露了心聲,“作為‘小土豆’(普通民眾),我們又能怎麽樣?都是黨派政客的遊戲,都是輿論的戰爭。”

Brexit是對英國退出歐盟的一種戲虐說法,即British exit or Britain exiting from the EU(英國退出歐盟)

距離英國退歐公投僅剩1個月 (6月23日),英國2800萬住戶都已收到相關宣傳信函。留歐派和退歐派雙方共投入240萬英鎊,打起了英國歷史上最昂貴的宣傳戰爭。“我都要吐了。”面對整個英國鋪天蓋地的“公投熱”,有民眾已經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包括“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內的300名英國明星以公開信的方式呼籲留歐。此前,留歐派一直無法推出能與退歐派陣營內保守黨籍倫敦前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相匹敵的代言人。

英國男星“卷福”

與此同時,民調也發生了近三個月以來的首次轉變,正從之前的平分秋色,朝著留在歐盟的方向發展。這一轉變似乎反映了民眾對於脫歐後的英國經濟的擔心。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也警告英國選民:“背叛之人再歸來,不要期待(我們會)張開雙臂迎接。”

“過氣”政要紛紛上陣

離公投日還有一個月,整個英國的退歐和留歐宣傳團隊上周末都走上街頭、進入購物中心、來到公園車站,幾乎所有熱鬧的公眾場合,都可以看到手持宣傳牌的人向民眾派送傳單。

包括前首相、前財長、前部長、前市長們在內的“過氣”政要們,在“退歐”公投這個問題上也表現得相當活躍,紛紛出來站隊:前首相梅傑、布朗四處遊說;已移居法國南部盡享晚年的前財長勞森特意回到倫敦做退歐宣講;當年堅決不加入歐元區的財長拉蒙特爵士也強烈表態“離開歐盟英國可以過得很好”。

相比上述“過氣”政要,剛剛卸任的倫敦市長約翰遜更是“上躥下跳”。日前,約翰遜還乘上一輛標有“Vote Leave”(選擇退出)的紅色大巴,在英國全境宣傳他所謂的“英國獨立日”。不過有英國評論稱,與其說是退歐宣戰,不如說是約翰遜利用此次機會提前展開首相職位爭奪戰。

標有“Vote Leave”的紅色大巴

留歐陣營的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很難同“政治明星”約翰遜相匹敵。英國《星期日鏡報》和《獨立報》委托做出的民調顯示,在英國公投問題上,只有21%的受訪英國民眾相信卡梅倫說的話,卻有45%的民眾認為約翰遜的話更可信。

5月12日,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在發表演講,呼籲民眾為脫離歐盟而投票

5月14日,英國威特尼,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辦反對脫歐集會

第一財經記者在社交網站上發現,“退歐”及“留歐”兩派每發布一條信息,都會遭到對方陣營支持者的“攻擊”。

在英國主要媒體上,一些與“公投”相關的標題,也越來越聳人聽聞,甚至完全失實。以周末的報紙標題為例,《星期日郵報》刊發了《如果退歐商店價格將飛漲》的報道;《星期日電訊報》的是《貿易戰:歐盟消耗了英國幾十億》;《星期日快報》的一篇報道更誇張,標題為《1200萬土耳其人聲稱要來英國》。

一名評論人士在“星空電視”上表示:“這些標題都太誇張了。特別是土耳其這條,完全不是事實。擔心土耳其加入歐盟是無知,因為按照入歐標準,土耳其目前的情況只符合三十五分之一。土耳其入歐可能是3000年的事情了。”

經濟已成首要議題

空客、思科、易安信、通用電氣、日立等跨國企業的CEO於當地時間5月19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上刊登了以《退歐將打擊英國經濟增長,阻礙外國投資》為題的聯名信,反對英國退歐。CEO們在信中稱,調查顯示有近四分之三的外國投資者都將歐盟單一市場作為投資英國的關鍵原因,英國一旦退歐將給經濟帶來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是投資者不喜歡和擔心的。

英國財長奧斯本在當地時間5月20日警示民眾,英國退歐可能導致房價下跌五分之一:“公投如果以退歐收場,在2018年之前,英國房價或下跌10%~18%。”奧斯本還表示,長期來看,英國人為此將變得更窮,個人資產將明顯縮水。

退歐派則指責奧斯本在以討論房價的方式,在民眾間刻意制造恐慌。

不過,留歐派在上周末贏得了商界、銀行界之外最大的支持。金融城政府政策及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英國需要留在歐盟,包括商業領袖、貿易協會等都這麽看,現在創意產業的人們也這麽看了。”

300名英國明星發布的題為《英國留在歐洲會更強》的公開信也指出,選擇退歐將會讓英國變成“在一旁幹喊的局外人”。此外,退歐還將令英國的創意產業遭受重創。

“如果我們打算離開,我們必須考慮各種(新問題),比如重新出現的關稅壁壘、獲取歐盟國家政府采購準入的產品標準等。”英國政府前經濟顧問、英國經濟研究院高級顧問維姬·普萊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退歐,英國服務業乃至創業產業這樣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產業在歐洲就無法具備競爭力了。”

普萊斯表示,貿易對於英國非常重要,良性競爭促進了英國的企業繁榮,促使英國成為了進入歐洲的門戶。

英國工商業協會(CBI)首席經濟學家牛頓·史密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展開了非常廣泛的磋商調查,其中一份直接會員調查問卷顯示,80%的成員認為,為了他們的生意,英國最好還是留在歐盟。”

CBI的成員企業雇用了全英1/3的員工,它的報告顯示,如果退歐,到2020年,英國的經濟產出將損失5%,即1000億英鎊左右。與此同時,每個英國家庭將損失2100~3700英鎊的收入,目前5.1%的失業率也可能上升2~3個百分點。

“誰也不知道‘退歐’這筆賬到底怎麽算,所有的數據和事實都可以有不同的闡釋。但英國有句俗語:既然都是‘魔鬼’,對付一個已經了解的魔鬼會更容易些。”一位金融界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民意向留歐傾斜

上周末的多項民意調查顯示,留歐派首次占據了上風,甚至連博彩公司也因此改變了賠率。

包墨凱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的一周內,民意正朝著留歐的方向發展。伊普索-莫利調查機構(IpsosMori)的民調顯示,留歐派比退歐派的民調要高出18個百分點,這是留歐派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獲得的最大優勢。

英國《金融時報》的最新動態民調則顯示,有47%的受訪民眾選擇留歐,40%選擇退歐,剩余人群尚未作出決定。

與此同時,接受CBI調查的企業也多認為,英國最好繼續留在一個經過改革的歐盟(註:英國正要求歐盟改革)之中。“我們沒有在大型或小型成員企業間發現意見有明顯區別。”牛頓·史密斯也表示。

另有一項調查表明,75%的外國投資者認為,歐盟成員國身份是英國整體吸引力的關鍵組成部分,如果英國退歐,將使英國失去這些投資。

“留歐意味著我們擁有與歐盟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通商的能力,英國具有吸引高端人才的能力,以及英國吸引全球企業投資的能力。”牛頓史密斯說。

代表倫敦金融城發聲的包墨凱亦表示,這麽多金融機構都選擇倫敦,並不僅僅是因為歐盟身份,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與目前英國本土民調相反,在比利時、法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波蘭、西班牙和瑞典等八大歐盟國家中,49%的民眾認為英國最終將“脫歐”。

有趣的是,這8個國家也擁有極強的“脫歐”欲望。一份覆蓋了6000多名來自上述國家歐洲人的民調顯示,45%的人希望擁有公投的權利,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如果有公投的機會,他們會投票給“脫歐”。其中,“脫歐”最踴躍的是意大利和法國:48%的意大利受訪者希望“脫歐”,41%的法國人想投票給“脫歐”;緊跟法國之後的是瑞典,然後是德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23

惠租車完成2億元B輪融資 國人海外自駕市場巨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4/156522.shtml

惠租車完成2億元B輪融資 國人海外自駕市場巨大
王琳 王琳

惠租車完成2億元B輪融資 國人海外自駕市場巨大

中國遊客海外自駕遊市場將迅速擴展為平臺化的發展態勢。

i黑馬訊 6月14日,近日,海外用車平臺完成2億元B輪融資,由漢鼎亞太領投,北極光創投、VentureShares等跟投。此前,惠租車還獲得過北極光創投近1000萬美金的A輪融資。天使輪投資方為前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創立的德迅投資。

惠租車於2014年5月成立,是一個海外租車平臺,致力於讓國人出國旅遊可以方便的完成海外用車。目前已覆蓋近 180 個國家,5000 多個城市,50000 多個門店,所提供的車輛資源已經覆蓋全球近 320 個租車品牌,除了與 Hertz、Enterprise、Europcar、Alamo、Sixt、Budget 等多家國際租車品牌戰略合作外,還與 Eastcoast、Jucy、Bargain car rental 等 300 多個本土品牌達成了深度合作。

目前惠租車除了提供租車之外,在2016年首創了國人第一本全球通行的“駕照全球通”,並提供全球20多個國家的接送機和包車服務,以及保險產品、中文GPS(免費使用)、隨行Wi-Fi、道路救援等增值服務。

B輪融資後,惠租車將繼續深挖用戶的需求,尤其是迎合移動端需求,符合大趨勢;繼續加強和合作夥伴的合作,包括OTA、航空公司、銀行、旅行社等,實現優勢互補,;在小交通的基礎上,連接用戶吃喝玩樂購物的多樣需求,進一步和目的地服務的合作夥伴一起打造更完整的自由行體驗,更好的滿足自由行用戶出行的需求。

“惠租車將進一步豐富出境租車市場全球性布局,打造基於自駕遊和包車遊的小生態體系,讓自由行更自由,為海外租車用戶提供更及時可靠的服務。”惠租車CEO&聯合創始人黃昊鳴透露。

業內人士預測,中國遊客海外自駕遊市場將由垂直化迅速擴展為平臺化的發展態勢,並且標準+非標準的各類產品組合,以及地接資源的嫁接,勢必成為當前中國的中產階級首選,也是出境遊的典型模式。

惠租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192

首份國人財富焦慮報告發布:富人比窮人更焦慮 天蠍座財富焦慮感最高

     近日,中國首份財富焦慮報告——《平安財富寶國人焦慮指數報告》正式對外發布。通過中國平安旗下財富寶平臺大數據分析,《報告》第一次系統、完整地介紹了中國高端人群財富焦慮狀況,並指出合理、積極的理財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人們對財富的不確定性,緩解財富焦慮的程度。

     報告根據大數據得出一系列有意思結論:富人比窮人財富焦慮感更高;年齡越低,財富焦慮感越低;男性比女性的財富焦慮水平更高;發達地區財富焦慮值最低;12星座中,天蠍座財富焦慮最高,金牛座焦慮感最低。

 

  富人比窮人更焦慮

    報告顯示,高端人群普遍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財富焦慮。  “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無論是月薪2萬,還是年收入百萬都覺得錢不夠花,股市大起大落,即使是千萬富翁面對財富貶值也不知所措,害怕錯過任何理財信息……從身價上億的60後,到70後的千萬富翁,再到初入職場的90後,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財富焦慮,財富焦慮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病。”

    那麽,財富焦慮感從何而來呢?報告指出,當前社會國民對財富需求的膨脹已達到歷史高峰,而財富的不確定性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期望值與高不確定性之間存在的嚴重落差,讓國民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但普遍國民的心理素質培訓不足,在面對財富不確定性的負面風險時,自我調節能力和情緒管理不足,進而產生很大的焦慮。

      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城市、不同星座細分人群的財富焦慮情況。在地域層面上,“北上廣”一線城市的焦慮程度並不高,顛覆了“一線城市財富焦慮更高”的普遍認知。

        “從早些年大媽搶購黃金,到富人移民潮,這種現象顯示出,整個社會正彌漫著對財富的焦慮情緒,如果不及時解決,對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報告稱。

  那是不是“掌握更多財富的富人就不會為此而焦慮呢?報告認為,富裕人群管理著比常人更為龐大的財富,一方面擔心辛苦賺到的錢在經濟增長放緩的現實中稀釋;另一方面需要考慮龐大的資產配置及財富傳承問題。所以,富人面對的財富安全不確定性更強、風險更高,財富焦慮程度更嚴重。而財富焦慮程度越高,越偏好購買風險高的理財產品。

 

 天蠍座財富焦慮最高 金牛座焦慮感最低

      在年齡與財富焦慮的相關性上,年齡越低,呈現財富焦慮越低的趨。勢根據財富寶平臺數據顯示,相比80後、90後,擁有更多個人財富的70後用戶更傾向購買風險更大的浮動收益率產品,這一數據也印證了以上結論。

        報告指出,男性比女性的財富焦慮水平更高,調查顯示,大部分女性希望理財更有底氣和安全感,所以和財富焦慮高的男性投資者追求高收益的風險投資(股票、期貨、黃金等)相比,財富焦慮更低的女性更傾向考慮收益穩健的投資機會。

   經濟發達程度與居民財商指數正相關。報告顯示,發達地區財富焦慮值最低,經濟發達地區的人理財更積極,財富焦慮水平也更低。在行業上,金融行業財富焦慮感最低,行業特性使得金融從業者的抗壓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更高。

      有意思的是,在星座層面上,一貫以穩重踏實、有理財技能著稱的金牛座財富焦慮值最低,而愛面子、有野心的天蠍座財富焦慮感最高。

 

  緩解財富焦慮:學會理財 選好平臺

  根據報告披露的數據不難發現,這個時代大家都在焦慮,但財富焦慮感較低的人群有一個共性,他們普遍都有理財的習慣。

       基於此,投資理財好的平臺變得尤其重要。正這一背景下,2014年10月,平安財富寶應運而生,這是平安集團旗下面向客戶的O2O理財平臺。對於這一平臺的初衷,平安信托副總經理鄭建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財富寶是平安集團3.0時代衍生出來的工具,是基於整個平安集團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戰略做定位於高端用戶在財富管理的布局。希望通過傳統金融發揮集合互聯網便捷、快速、了解客戶,用高科技的手段來幫助客戶快速地做到自己需要做的工作。

       2015年下半年以來,股市不振,投資者避險需求提升,央行多次降息引導利率下行,“寶寶類”和信托等產品固定收益率持續走低,尤其是在今年人民幣貶值加劇的背景下,如何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是擺在每一位投資者面臨的問題。

      對此,鄭建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這首先要了解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結合自身狀況提供綜合資產的配置方案。在當前人民幣貶值的趨勢下,尋找大類資產配置領域方面,首先建議投資者不妨購買以人民幣計價,投資標的在海外的資產,這需要專業的平臺尋找海外優質資產項目;其次,黃金成為重要的避險資產,視市場走勢擇機進出;再次,在當前國內股市和港股估值較低的階段,可以適當配置股票長期持有。  

      平安信托財富寶事業部總經理賈敏進一步補充道,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但這一理念在很多投資者現實層面做不到,正是基於此,組合產品是平安財富寶的策略重點之一,一方面降低產品的固定收益率,另一方面提供更多提供結構化的產品,滿足不同偏好投資者的需求。第二個策略是長期投資,去年六月份到現在,個人投資者非常明顯地在追漲殺跌。而在長周期的投資中,周期越長安全邊界越高,很多投資者做不到,這需要專業的投資團隊來幫助投資者打理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10

洪水為何觸目驚心: 因為濕地正在與國人“告別”

“洪水猛獸”正在大半個中國肆虐。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介紹,截至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有關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洪水災害屬於氣象災害,但人為因素也不可忽視。土地用途的改變,以及因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而對洪水易發區進行的開發,特別是濕地的減少,都使得洪水的風險和危害性不斷提高。

長江流域濕地受威脅

水來自哪里?大江大河嗎?不完全對。我們每喝一杯水,其中的96%都來自濕地。

不僅如此,占陸地總面積8.6%的濕地儲存著地球陸地生態系統35%的碳,為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1公頃濕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濕地因而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和“生物基因庫”。《上海濕地系統規劃編制研究報告》認為,濕地的保護不僅能調節氣候、防災抗災、凈化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其保護性的開發也可以增加人們的生活福利,帶動地方經濟實現結構性調整,培養第三產業新的增長點。

1992年,中國加入了《濕地公約》。根據《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

長江幹流濕地共5類20型,總面積561.69萬公頃,濕地率9.99%。由於長江流域養育著全國33.7%的人口,因此,圍墾、汙染、過牧、基建和城市化占用的威脅影響處於高發態勢,濕地受威脅影響大。

國家林業局此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來,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相當於減少了兩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

“基建占用和圍墾仍然是目前我國重要濕地受到的主要威脅,受影響的濕地範圍仍然占有較大比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說。

2003年,國家林業局組織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濕地調查,對單塊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濕地進行了調查。與第一次相比,第二次調查發現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減少率達8.82%,其中自然濕地面積減少337.62萬公頃,自然濕地減少率達到9.33%。

張永利介紹,根據兩次調查結果對比,近十年來受到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加了10倍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有些地方為了發展,不計代價地開發海景地、生態城;圍墾占用濕地仍屢有發生,主要分布在沿海、大江大河及湖泊周邊地區。

濕地為人類提供了物質生產、環境調節和人文社會等諸多服務。研究機構設計出了數種評價方法,可以對濕地服務價值進行量化評估。

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鄭姚閩博士介紹,1990年至2008年,我國天然濕地服務價值由5000多億美元減少到4000多億美元,不到20年減少了約1059億美元。

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危局

近年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次到天津、河北等地的城市濱海濕地一帶采訪,吃驚地發現,沿海地區一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命支持系統——濱海濕地,正在與人類“告別”。

最新研究顯示,我國沿海地區快速、大範圍的圍墾和填海已造成濱海濕地面積銳減,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即將被沖破,而這是維護中國基本生態安全的底線,包括提供水產品、淡水和防洪等。

“在中國所有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沿海濕地受到的威脅最嚴重,但保護力度卻最小。”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宜瑜說。

陳宜瑜率領的研究團隊曾歷時18個月、耗資60萬美元開展了“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我國60%以上的天然沿海濕地消失,包括53%的溫帶濱海濕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

我國沿海地區人口占全國的40%,GDP占全國的60%左右。調查發現,從1950年到2000年,圍墾和填海導致全國濱海濕地消失了一半。在2006年至2010年間,為了滿足沿海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和經濟建設對建設工業區、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平均每年有近4萬公頃的濱海濕地被圍填。

1990~2010年間,建有海堤的海岸線長度增加了3.4倍,2010年達到了11000公里,占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總長度的61%,而20年前僅占18%。

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項目組組長雷光春介紹,中國濱海濕地面積579.59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0.85%。在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海岸帶國土及生物多樣性安全、“一帶一路”推動的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雷光春對記者表示:“未來圍填海的規模更大。”項目組不完全統計顯示,隨著新一輪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到2020年,我國沿海地區發展還有超過57.8萬公頃的圍填海需求。

洪水災害與濕地銳減有關聯

“近年來,我國洪澇、幹旱、赤潮、沙塵暴、荒漠化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與許多濕地消失和退化密切相關。”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研究人員發現,洪水災害的發生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濕地面積的銳減有很大的關聯性。

“我這里有一張洞庭湖的圖。”國家林業局濕地管理中心主任馬廣仁日前在做客人民網解讀濕地概況時稱,1825年時,洞庭湖面積為6270平方公里,到1835年變成4700平方公里。1949年有4250平方公里,但到了2002年,洞庭湖縮小為2650平方公里,比建國初期減少了近40%。而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如今只能算是“百湖之省”。20世紀50年代,湖北有湖泊1066個,總面積達8300平方公里,由於圍湖造田和泥濘淤積,目前,湖北僅存湖泊309個,總面積縮小到2656平方公里。

2000年,國務院17個部門聯合頒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2005年,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計劃總投資90億元,實施項目400多個。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央累計投資11億元,實施濕地保護項目100多個。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國家林業局已經劃定了“到2020年全國濕地面積不少於8億畝”的濕地保護紅線。張永利說,劃定這條紅線,既是遏制我國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退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滿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他說,對於劃入紅線的部分濕地,允許合理開發利用,但應作出具體的制度設計,要明確濕地利用範圍、時間、強度、方式等,使濕地資源利用在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承載力以內。

“正在上演的觸目驚心的一幕幕自然災害再次向世人警示,濕地應該得到足夠的關註了!”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斌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29

洪水為何觸目驚心: 因為濕地正在與 國人“告別”

“洪水猛獸”正在大半個中國肆虐。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介紹,截至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有關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洪水災害屬於氣象災害,但人為因素也不可忽視。土地用途的改變,以及因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而對洪水易發區進行的開發,特別是濕地的減少,都使得洪水的風險和危害性不斷提高。

長江流域濕地受威脅

水來自哪里?大江大河嗎?不完全對。我們每喝一杯水,其中的96%都來自濕地。

不僅如此,占陸地總面積8.6%的濕地儲存著地球陸地生態系統35%的碳,為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1公頃濕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濕地因而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和“生物基因庫”。《上海濕地系統規劃編制研究報告》認為,濕地的保護不僅能調節氣候、防災抗災、凈化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其保護性的開發也可以增加人們的生活福利,帶動地方經濟實現結構性調整,培養第三產業新的增長點。

1992年,中國加入了《濕地公約》。根據《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

長江幹流濕地共5類20型,總面積561.69萬公頃,濕地率9.99%。由於長江流域養育著全國33.7%的人口,因此,圍墾、汙染、過牧、基建和城市化占用的威脅影響處於高發態勢,濕地受威脅影響大。

國家林業局此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來,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相當於減少了兩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

“基建占用和圍墾仍然是目前我國重要濕地受到的主要威脅,受影響的濕地範圍仍然占有較大比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說。

2003年,國家林業局組織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濕地調查,對單塊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濕地進行了調查。與第一次相比,第二次調查發現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減少率達8.82%,其中自然濕地面積減少337.62萬公頃,自然濕地減少率達到9.33%。

張永利介紹,根據兩次調查結果對比,近十年來受到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加了10倍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有些地方為了發展,不計代價地開發海景地、生態城;圍墾占用濕地仍屢有發生,主要分布在沿海、大江大河及湖泊周邊地區。

濕地為人類提供了物質生產、環境調節和人文社會等諸多服務。研究機構設計出了數種評價方法,可以對濕地服務價值進行量化評估。

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鄭姚閩博士介紹,1990年至2008年,我國天然濕地服務價值由5000多億美元減少到4000多億美元,不到20年減少了約1059億美元。

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危局

近年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次到天津、河北等地的城市濱海濕地一帶采訪,吃驚地發現,沿海地區一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命支持系統——濱海濕地,正在與人類“告別”。

最新研究顯示,我國沿海地區快速、大範圍的圍墾和填海已造成濱海濕地面積銳減,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即將被沖破,而這是維護中國基本生態安全的底線,包括提供水產品、淡水和防洪等。

“在中國所有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沿海濕地受到的威脅最嚴重,但保護力度卻最小。”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宜瑜說。

陳宜瑜率領的研究團隊曾歷時18個月、耗資60萬美元開展了“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我國60%以上的天然沿海濕地消失,包括53%的溫帶濱海濕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

我國沿海地區人口占全國的40%,GDP占全國的60%左右。調查發現,從1950年到2000年,圍墾和填海導致全國濱海濕地消失了一半。在2006年至2010年間,為了滿足沿海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和經濟建設對建設工業區、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平均每年有近4萬公頃的濱海濕地被圍填。

1990~2010年間,建有海堤的海岸線長度增加了3.4倍,2010年達到了11000公里,占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總長度的61%,而20年前僅占18%。

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項目組組長雷光春介紹,中國濱海濕地面積579.59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0.85%。在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海岸帶國土及生物多樣性安全、“一帶一路”推動的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雷光春對記者表示:“未來圍填海的規模更大。”項目組不完全統計顯示,隨著新一輪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到2020年,我國沿海地區發展還有超過57.8萬公頃的圍填海需求。

洪水災害與濕地銳減有關聯

“近年來,我國洪澇、幹旱、赤潮、沙塵暴、荒漠化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與許多濕地消失和退化密切相關。”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研究人員發現,洪水災害的發生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濕地面積的銳減有很大的關聯性。

“我這里有一張洞庭湖的圖。”國家林業局濕地管理中心主任馬廣仁日前在做客人民網解讀濕地概況時稱,1825年時,洞庭湖面積為6270平方公里,到1835年變成4700平方公里。1949年有4250平方公里,但到了2002年,洞庭湖縮小為2650平方公里,比建國初期減少了近40%。而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如今只能算是“百湖之省”。20世紀50年代,湖北有湖泊1066個,總面積達8300平方公里,由於圍湖造田和泥濘淤積,目前,湖北僅存湖泊309個,總面積縮小到2656平方公里。

2000年,國務院17個部門聯合頒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2005年,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計劃總投資90億元,實施項目400多個。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央累計投資11億元,實施濕地保護項目100多個。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國家林業局已經劃定了“到2020年全國濕地面積不少於8億畝”的濕地保護紅線。張永利說,劃定這條紅線,既是遏制我國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退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滿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他說,對於劃入紅線的部分濕地,允許合理開發利用,但應作出具體的制度設計,要明確濕地利用範圍、時間、強度、方式等,使濕地資源利用在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承載力以內。

“正在上演的觸目驚心的一幕幕自然災害再次向世人警示,濕地應該得到足夠的關註了!”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斌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降暴雨,致多個交道要道癱瘓。攝影/章軻

西溪濕地是我國首個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公園。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32

溫哥華對外國人加征15%不動產稅 防的還是中國買家?

為了抑制當地房價,溫哥華開始向海外房地產投資者征收高達15%的不動產稅。

該新規已於當地時間8月2日開始正式生效,將向外國不動產買家、外國註冊公司,以及外國人或外國公司部分或全資控股的加拿大公司,征繳一次性稅收。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也會額外再雇傭審計人員幫助新稅法的執行。

如此高昂的稅率旨在防止外國投資者快速擡高溫哥華這個本已是加拿大最昂貴的不動產市場。而這里所指的外國投資者,大部分都來自中國。

三分之一買家來自中國

在過去的幾年,中國海外購置地產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連續兩年的增速都超過了50%。灼識咨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5年全年達到980億美元,同比增長52%,而在投資地域的選擇上,最受歡迎的前5大城市都位於美國和加拿大。隨著我國高凈值人群的增長,海外置產是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的需求所致。”

在加拿大,溫哥華尤其受到中國投資者青睞。

最新的政府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10日~7月14日間,外國投資者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房地產投資總額估計已達10億加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其中86%的投資都集中在大溫哥華地區。

隨著大量外國投資者的湧入,今年6月,溫哥華平均房價比去年同期猛增了32%。

根據加拿大國家銀行的估算,2015年溫哥華住宅市場的交易,有三分之一的買家都來自中國。另據金融分析師勞特里奇(Peter Routledge)此前的一份報告,2015年中國投資者在溫哥華購買房地產總額達到127億加元(約合635億元人民幣),占當年該市房地產總銷售額的33%。在多倫多則購買了約14%。

目前,溫哥華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房屋轉讓稅率在1%~3%之間,根據房屋價值具體而定,這也是買方承擔的最大稅費項目之一。此外,買房還需要支付驗屋費、保險費、律師費、登記費、房貸手續費,以及新屋購買者需繳納的消費稅等。

今年5月,有媒體爆出,一名中國留學生以3110萬加元(約合1.5億人民幣)的天價買下了溫哥華格雷岬區的一棟豪宅,創下今年以來溫哥華豪宅最高成交紀錄。

據當地媒體報道,該房產由一名中國留學生和一名商人共同擁有,前者擁有99%的產權,並支付了2200萬加元(約1.1億元人民幣)的首付,隨後二人成功從加拿大帝國銀行得到了990萬加元(約合5000萬元人民幣)的貸款。貸款每兩周支付一次,每月還貸金額約4萬加元(約合20萬元人民幣),另外每年還得支付逾8萬加元(約合40萬元人民幣)的地稅。該消息一出,立即引爆溫哥華當地和國內網民的熱議。對買主來說,應該慶幸該交易發生在溫哥華地產稅新規實施之前,否則還得支付一筆昂貴的不動產稅。

不排除更嚴厲的政策出臺

王文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加拿大政府加征15%的不動產稅背後原因主要是2016年6月來,受到低利率的影響,海外投資者的投資額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湧入了10億加元,溫哥華地區的房價上漲了超過30%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擔憂。

“當然也有一些選舉的政策原因摻雜在其中,畢竟房價的飆升一定會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置業需求, 高企的房價和收入之間的差距愈發明顯,而這也一定程度上左右選民的態度。”他認為,新政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夠減少海外買家的數量,尤其是減少投機性炒房的買家,幫助解決當地居民的不動產的負擔能力。如果政策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加嚴厲的政策出臺也是可期的。

對於上述房地產的新規,外界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批評者稱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尋找漏洞逃稅。另外,全球中文國際房產平臺居外網北美負責人馬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溫哥華出臺這樣的新規,很可能導致投資者轉投其他城市,令加拿大其他城市的房價上漲。

安大略省財政廳廳長蘇善民(Charles Sousa)說,該省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緊跟溫哥華不動產稅新規的步伐,以遏制多倫多房價的上漲。溫哥華和多倫多房地產市場均排在海外投資者在加國投資目標的前列。

根據加拿大不動產協會的數據,今年6月多倫多平均房價為74.6546萬加元(約合377萬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7%。

一些房地產經紀人擔心不動產稅將影響當前正在談判協商中的一些交易。

此外,溫哥華市還被賦予了向空置房征收特別稅的權力。溫哥華市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則稱,該政策將鼓勵投資者出租房屋,並有助於結束該市的住房承受能力危機。根據溫哥華市的數據,該市有約1.1萬套房屋已空置了至少12個月。

想遏制中國買家熱情的不只有加拿大

王文華表示,由於中國房地產行業的20-30年的高速發展和中國人的房產情節,使得中國的投資人對於不動產標的有著特別的偏好。隨著中國投資者對海外房地產的投資額的增加,投資海外地產的觸角也伸向了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除了溫哥華外,澳大利亞、新加坡和英國等國的不少城市也曾發聲指責富有的海外投資者擡高本地房地產價格。據美國媒體此前的報道,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稱,在截止2015年6月30日的財年,中國人是澳大利亞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投資者,投資額是美國的3倍,新加坡的6倍。

王文華以倫敦的房地產為例說:“很多中國人偏好投資的城市房價都會出現短期內飆升的現象,例如中國人海外投資置業最喜歡的英國,倫敦的新開盤的樓盤有報道說60%的公寓都被中國買家提前買走,這也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倫敦房價的上漲。”

因此,為了遏制海外買家的投機舉動,不少成熟市場都會通過印花稅進行調節。一旦房價上漲超出了政府可承受的範圍,為了保護本國居民的利益,就會隨之出臺相應的政策以遏制不健康的房價上漲。

馬修表示:“最近不少國家和地區,如香港、新加坡、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都出臺了限制外國人購房政策,但其實當地房價的高漲是否是由中國買家推動並沒有數據支持。另外,國際買家對當地房地產業經濟的貢獻,也沒有得到那足夠的關註。”

政策變動不影響海外房地產長期投資

然而,海外房地產作為中國高凈值人群資產全球配置的需求,隨著高凈值人群的不斷擴大,這部分需求終究還是需要找到一個理想的投資標的。在王文華看來,一方面,某一海外市場增加相關稅費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短期的投機行為,使得這部分資金會在其他相對投資收益更理想的地區轉移,使得短期地產投資的結構發生變化; 另一方面,對於長期的投資人而言,也會綜合評估當地房地產的升值空間、投資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

“一項政策的出臺不會使得則這部分的投資群體銳減消失。因此短期的政策調整,在出現比房地產更好的投資標的之前,不會對海外房地產的投資長期增長產生巨大的影響。”他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19

繼泰國之後 “代孕天堂”印度也對外國人說不

印度政府最近發布了一項法案草案,明令禁止外籍人士在印度尋求代孕服務。這意味著印度這個“代孕天堂”將向有此需求的外國人關閉大門。

除了全面禁止外國人來印度尋找代孕外,印度本國人也將受到更多限制,比如只有結婚超過5年、無法生育孩子的父母才能申請代孕,並且要有一方參與到過程中。

主要禁止外國人和同性戀

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傑(Sushma Swaraj)表示,新發布的法案草案將禁止非印度籍人士及同性戀伴侶在印度尋找代孕,原因是印度社會存在大量濫用代孕的現象,包括夫妻丟棄多余的孩子或先天性殘疾的嬰兒等。

印度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代孕國,全國運營著超過2000家的生育診所。據印度政府統計,每年約有2000對夫婦在印度尋找代孕服務。

批評人士表示,印度的代孕母親常常被惡意濫用,他們將那些臭名昭著的診所稱之為“子宮借貸”公司。

去年,律師瓦德(Jayashree Wad)要求印度最高法院禁止商業性代孕,禁止因為商業利益剝削印度婦女。他向法庭表示,代孕過程中含有大量商業因素,大部分利益被醫生、醫院以及機構榨取。

印度代孕費僅美國五分之一

根據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披露,在印度通過代孕獲得孩子大約需花費25000美元,而在美國這一費用要高十倍。印度代孕母親一次可獲得5000~7000美元不等的報酬,在美國則高達25000美元。該雜誌同時指出,對於年收入僅有300美元的印度貧窮婦女來說,這顯然是一筆巨款。

對於支持者來說,這無疑是“黑暗的一天”。他們認為,相對於“一刀切”,政府更應該出臺更合理的規定。

國際生育中心創始人及專業代孕非政府組織的負責人巴克希(Rita Bakshi)表示,代孕業是一項成功的產業,造福了無數夫妻,“如果人們可以到印度進行白內障或心臟手術,那代孕為什麽不可以?”

印度內閣已批準此項法案草案,議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討論。

主要代孕市場都在收緊政策

世界上主要的代孕市場都集中在亞洲,其中印度和泰國最受歡迎。

2002年,印度將商業代孕服務合法化,至今已有成千上萬的夫婦借此獲得子女。由於價格低廉、條件寬松、醫生資源豐富以及潛在的孕母群體數量龐大,印度“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代孕天堂”。

同樣代孕業火爆的泰國也有“代孕之都”的稱號。受到多起跨國代孕風波的影響,該國在2015年7月30日正式生效了嚴厲的《代孕法》(全名為《保護以輔助生殖技術生產嬰兒法》)。該法律規定,尋求代孕服務的夫妻應為泰籍,若夫妻雙方有一人為非泰籍,則兩人結婚時間應不少於3年。也就是說,自此外國夫婦前往泰國尋求代孕服務屬於非法行為。另外,根據該法,尋求代孕者應為符合泰國法律規定的“由男女結合成的夫妻”,鑒於泰國並未在法律上承認同性婚姻,因此同性配偶也無法在泰國代孕。《代孕法》還對代孕者做出了嚴苛的規定,比如代孕者必須是尋求代孕夫妻的親戚,但不能是他們的母親或直系後代;代孕者必須年滿25周歲,生育過一個以上的孩子並得到丈夫的同意。如果代孕母親違反法律,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和至多20萬泰銖(約合3.54萬元人民幣)罰款。

英國《衛報》稱,隨著泰國、印度先後對代孕業亮起紅燈,今後“世界代孕中心”可能會轉向柬埔寨等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93

2050前哪國人口增長最快

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會有多少?

美國人口統計局(PRB)在8月底的一份最新報告中預測,截至2050年,世界人口將會飆升至99億。這個數字是目前為止,各大機構對未來人口預測最高的。

聯合國在去年7月底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中也提到了2050年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聯合國的報告認為,在世界總人口約為73億的基礎上,這一數字到2030年預計將增加到85億,到2050年升至97億。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2015年的報告也認為,205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1億人上升至97億。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今年3月的《全球人口結構巨變》中提到,到2024年世界人口將超過80億,到2038年將超過90億,到2056年將超過100億。

PRB認為,在目前世界總人口74億的基礎上,未來35年世界總人口將以約33%的速度攀升。其中,非洲地區的增幅最大。而在今年總和生育率排名前10位的國家或地區中,無一例外都是非洲國家。

以西非國家尼日利亞為例,PRB的報告稱,到2050年,尼日利亞的人口總數將翻一番多,從目前的1.87億攀升至3.98億,排名也將從目前的第七位上升到僅次於美國的第四位。

對於未來35年世界人口增幅如此顯著的原因,報告認為,基於科技的發達,人們對營養和水資源的攝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