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感老人行動不便 仿效外國視像診症

1 : GS(14)@2017-10-15 13:58:10

【明報專訊】Wilson曾於公立醫院的內科、急症室、老人外展和康復等不同範疇工作。一方面,他深感香港醫療資源不均,佔全港60%醫護人員的公營醫療負責近90%市民,相反,40%醫護人員只負責餘下10%的病人。另一方面,Wilson看到普遍長者求醫過程十分輾轉,甚至需走訪不同專科。Wilson深信,若果能做到上門診症,長者能免卻舟車勞頓之苦,他近年接觸到外國有視像診症,激發把此應用於老人院,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家。

Wilson的熱心,確實「感召」了不少醫生加盟。現時於私人診所執業的普通科醫生陳懿意(Evelyn),於2013年畢業,其後經同學介紹而認識Wilson。Evelyn於老友所醫首次會診至今將近一年,她每星期也會抽數小時到院舍替長者診症,「身邊的朋友也認為很有意義,比起其他義務工作團體,老友所醫更有系統,聯繫方面也做得相當好。」Evelyn指,現時一般是老友所醫職員與院舍職員溝通,並安排視像診症配對,配對好就會以FaceTime與長者進行視像診症,普遍每次視像診症需時數分鐘,相信應用程序推出後,配對過程將更順暢。

母企擬闖內地賺錢 補貼老友所醫

老友所醫母公司為Doctor Now,老友所醫可謂Doctor Now旗下一個項目。母公司持有人為Wilson的朋友Tom,兩人透過彼此的太太而認識,Wilson將主力負責老友所醫。雖現時母公司並未正式運作,但Tom已打算走進內地視像診症市場,直指「阿仔(子公司)洗好多錢,所以阿媽(母公司)負責搵錢」,儘管他日老友所醫錄得虧損,仍會全力支持。

[社企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23&issue=2017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89

仿效新加坡 當地僱員供款率較高

1 : GS(14)@2017-11-05 17:05:47

【本報訊】近日有分析指特首林鄭月娥的房策「新加坡化」,大量公屋改成綠置居出售,類似新加坡組屋政策,而提取強積金作首次置業用途,亦有新加坡公積金政策影子。

劉怡翔:不能直接相比

新加坡公積金制度除助打工仔退休之用,亦容許他們提早提取部份累算權益用作置業及醫療。不過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指,雖然社會上部份意見認為香港強積金制度可仿效新加坡,但該國打工仔供款率可高達37%,與強積金制度下,僱主僱員合共供款率只是10%,不能直接相比。資料顯示,新加坡僱員收入的5%至20%將會納入當地公積金,僱主亦須繳納僱員收入的7.5%至17%,具體比率由政府設定,因僱員年齡而異。叙福樓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積金局非執董黃傑龍指出,香港即使實行提取強積金作首次置業用途,亦不算是「新加坡模式」,因為新加坡供款比率高,亦不認為需要因此調整香港強積金供款比率。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2/202020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