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揭開馬鹿面紗寫一篇

在最近幾篇冒起了「馬鹿」是甚麼傢伙的討論, 其實有點side tracked, 因為我在二百萬點擊一文, 敘述了與司法人員飯聚, 有人問我「馬鹿」這律師究竟是誰, 是這位司法人員的一個看我博文的朋友提出來問的。我把這訊息寫出來, 並不是想指出有司法人員看我的博文, 我只是清楚表達我根本不知「馬鹿」是何許人, 因為我並不知道留言的人的身分, 就算以電郵訂閱, 我也一概不知, 既不知誰訂閱, 又不知訂閱人數, 我一向都叫大家小心謹慎, 不要輕易在討論平台暴露個人資料, 就算那些發電郵給我求助的人, 我也叫他們不要披露太多個人資料。話雖如此, 不少人把真實姓名、身分證號碼、警誡口供供詞、工作機構名稱、甚至照片也傳來。信任歸信任, 這樣做極之危險。我再三強調, 我不是卑鄙下流的人, 不會利用這討論平台去窺伺個人私隱, 因為blogger是google擁有的, 我只是使用人, 所以無從找出讀者的個人身分。只有那些自己寫程式的人, 才可以把你登入的資料看得一清二楚。如屬那種平台, 你用匿名也沒有用, 因為你先要以電郵登記, 板主就可以操控一切, 若果用那種平台來投票, 就任由板主操控投票結果了。我非君子, 也不至於做出這種可恥行徑。

「馬鹿」卻乘機抽水, 一時講法官要通緝他, 又講連DoJ的資深大律師和暴動案的代表大律師他也一併得罪了。這種轉移視綫自抬身價的曲筆, 又可騙到誰呢? 法官要通緝「馬鹿」的話, 大概是要簽發Form 123把他收押入精神科, 或者把他轉介給律師會考慮是否fit to practice law。

上一篇有讀者留下這番話:

Follow 咗個blog 咁耐,有冇人有興趣從已知的facts中,推考馬鹿的身分?

我寫這一篇, 旨在呼籲各位不要考證馬鹿的身分, 因為從這兩三年的留言和他之前以Maro為筆名和我之間的罵戰, 我算是對這人有些了解。雖然他那種對中國人的辱罵會使人極度反感和憎惡, 我對他還是心存體諒的。大家也不要誤會, 我對「馬鹿」的體諒並非基於他對我「阿大」前「阿大」後的尊重, 而是因為大家激烈火併過, 我一直在思量, 在甚麼環境成長才會塑造出這種偏激充滿仇恨的性格來。交鋒多了就使我越了解這人。至於「馬鹿」為何叫我做「阿大」, 就只好由他去講了。

我既然叫人不要去考究「馬鹿」的背景, 我自己卻去揭開他的面紗, 豈不是自打嘴巴? 非也。當一些資料公開了, 就沒有神秘感, 我們對窺伺私隱的好奇心也會消失。而且, 下面的資料都是「馬鹿」自己提供的, 我並沒有去搜尋他。

-「馬鹿」的家人在文革期間受到迫害;

-他的父親(及家人)逃到香港, 在港大做博士後研究, 之後獲得美國收留, 移居美國。(我相信「馬鹿」是在香港出生, 大約生於1970年):

-「馬鹿」在美國長大, 曾加入海軍陸戰隊, 所以他好打得。他在服役期間修讀及完成法律學位。

-1994年他在某某律師事務所實習, 「馬鹿」講過他約了合夥人的女兒去游泳。

-「馬鹿」不煙不酒, 自稱信佛;

-佔中期間「馬鹿」積極參與, 他在銅鑼灣東角道負責掌管及派發物資。他多次參與遊行, 但從沒有被拘捕過, 可能他健步如飛, 警察望塵莫及; 也可能是他懂得扮演不明顯犯法和不起眼的角色。

這都是我憑記憶「馬鹿」在本博留言講過的話。我相信「馬鹿」的家人受過共產黨很慘的政治迫害, 所以「馬鹿」的心烙着深仇大恨。我在香港長大, 沒有受過任何迫害, 只憑文獻及傷痕文學那裏理解文革, 不能感同身受。我又不是得道高僧或法性融通的禪師, 不能大喝一聲, 喚醒他「放下」過去, 我只能盡量體諒理解, 所以對他比較寬容。

在討論的過程中, 我學會了更能接納不同觀點看法發表的權利, 各抒己見, 不一定互相排斥。不認同極端看法, 也無需把這些看法摒諸門外, 若不能理性討論, 稍作回應後, 就不再纏擾下去。既不纏擾, 又無需深究這些人的背景, 也無需深究這些人的真正身分, 畢竟網絡世界是充滿虛妄的, 孰真孰假怎也說不清, 揭開了一層面紗, 又難保沒有另外的三五七層。只要集中看論述而輕視名字, 管他是馬還是鹿!

我期望着, 終有一天, 「馬鹿」放下過去, 心靈恬靜地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75

基金經理 圓桌會議: 雙馬鹿死誰手

1 : GS(14)@2014-04-02 01:02:3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401/18675367

                                【2014年第二季】
今年第一季剛過去,內地科網巨企阿里巴巴、騰訊(700)一舉一動繼續是市場矚目焦點,阿里巴巴為保住合夥人制度,終於決定棄港赴美上市,騰訊股價季內創出646元高位後,瞬間反高潮大幅回落。本季圓桌會議有別於過去大包圍宏觀分析,轉而聚焦騰訊與阿里巴巴兩間焦點公司,三位基金經理就兩家公司業務高下、電子金融業務監管、估值等因素,全方位來一場激辯。

                  Tony:蔡東豪
Raymond:王健漳
Eddie:譚新強
Charles:羅霈良

【雙馬誰是贏家?】

                  Tony:第一個問題,以前阿里巴巴、騰訊業務河水不犯井水,現時兩間公司正面硬碰,雙馬邊個會贏?
Raymond:中國互聯網百花齊放,好exciting,但估值沒有1999至2002年這樣高,仍算是合理,根本上應該兩隻都買。加上市場對互聯網生態的憧憬,成個互聯網行業會升上去。這個情況之下,無需要揀一個贏家。
Tony:我自己就睇好騰訊。騰訊好似是正正當當一間公司,阿里巴巴似是大聯盟,股權結構上好不同,阿里巴巴集團由外資持有控制性股權,但有些公司是由馬雲自己做大股東。
騰訊策略好穩妥,馬化騰承認自己是「抄」,但「抄」贏其他人。我親眼目睹,微信在近兩年發生,又是抄,又抄贏其他人,這種proven track record,不是說笑。
Raymond:騰訊還有另一優勝處,好像比較聽話,懂得迎合政府。
Charles:每一個行業也經歷過這種龍頭相遇的情況,十幾年前,大陸電視機、洗衣機品牌起初各有各做,其後收購二、三線公司,想進入對方的範疇,但最後會發現自己做開的產品,仍然最強,但要威脅對方,踩入對方市場,殊不容易。
騰訊、阿里巴巴會是同一情況,兩家鬥收購,短兵相接,不會兩敗俱傷,但好難會徹底威脅到對方龍頭地位,例如騰訊入股京東商城,好難會鬥得贏淘寶。所以,未來大家會鬥差異化。邊個搏中新一瓣,找到新增長點,鞏固自己地位,那一個就會更加成功、做得更加好。
Eddie:中國互聯網市場有點特別,欠缺知識產權的保障。騰訊、阿里巴巴等龍頭,寡頭壟斷的情況,只會比美國等海外市場更加嚴重。這些龍頭公司抄襲能力又高,願意收購你,已經畀面你。
總體業務上,騰訊、阿里巴巴各有千秋,但如果是投資者角度,阿里巴巴未上市,仲有好多變數。例如阿里巴巴最後上市到底是估值幾多?日後會否好似facebook、King Digital(Candy Crush開發商)上市後潛水,都好難講。
阿里當年將B2B業務放到香港上市,最後以上市價錢私有化,街外人根本賺不到錢。阿里今日打算把B2B、B2C業務上市。從Yahoo!的業績,看到阿里上市業績按季沒有特別增長,至於電子金融業務,其實不在上市計劃當中。
須知道阿里巴巴未來發展最有先機的、最有想像力的,正正是電子金融業務,整個生意模式發展速度,甚至快過美國。
Tony:這個金融業務,就是馬雲當年從阿里巴巴集團「搶出來」的業務?
Eddie:應該這樣說,馬雲當年將支付寶搶到自己手中,餘額寶(基金管理業務)是以支付寶為基礎建立出來。我估計,騰訊在電子金融,短期內好難挑戰阿里巴巴。但在移動端上,騰訊有先機,騰訊進攻能力大過阿里巴巴。
Tony:你都覺得騰訊會贏?
Eddie:短期內,好難找到一樣東西,能夠打贏微信。騰訊CTO、創辦人張志東退任之後,微信與QQ Mobile之間的融合,可能更好。曾經有說法指,騰訊內部有不同陣營,張志東似乎是較傳統的QQ陣營,他離開了之後,可能有助QQ Mobile與微信加快合併,對騰訊有幫助。
Charles:騰訊在移動端,的確是做得好,但不要忘記淘寶(全年)交易額超過1萬億,阿里好容易在交易額抽取收費,只要抽2%,已經是以百億計算數字,公司變現能力好強。
Tony:騰訊的變現能力強不強?
Eddie:騰訊流動業務相當有cutting edge,例如O2O(即Online to Offline),如果騰訊繼續發展,單單O2O的業務,有些人估計價值達400億美元,現時有分析員預測騰訊股價有700元,其實都未計這一部份。

              ■譚新強認為,市場未來三至五年都不會出現能夠取代微信的東西。

O2O興起 商場末日?

                Tony:我自己相當睇好O2O,中國網上銷售額佔總零售銷售額是9%(Eddie:美國也只是6%)。中國人很接受網上購物,連很貴的商品都會上網買,未來商場豈不是變了騰訊、阿里巴巴的showroom?商場即使做online,點會做得叻過騰訊、阿里巴巴呢?
Raymond:百貨公司還是可以控制供應商,有議價能力,我不覺得是一面倒,對商場完全不利,但我覺得仍需要有offline存在。
Charles:Online重點在於日後賣產品,不再需要存貨、沒有租金,相信未來不再需要這樣大的舖位,未來商場租金全部要回落。
Eddie:正如Raymond所講,顧客仍需要offline消費,即使(互聯網消費佔整體消費比例)去到飽和點25%,未來仍會有75%,例如食飯始終都是實體消費。
商場全部都要開發新的出路,相信不是去做online,而是想方法去增加人流,例如做多些餐廳、遊樂場。但O2O令人覺得exciting的地方,是互聯網公司在實體消費中間插了手。例如舊模式是打電話去餐廳訂位,日後可透過手機訂位,互聯網公司可能收1、2蚊;現時騰訊倒貼手機call的士服務,未來一日或者能夠收錢。
試想如連付費都能由互聯網公司做。即是實體消費當中,頭同尾的步驟,互聯網公司都能收費,整個商機比單純做電子商貿大。
微信似乎會變成新的portal,一個好好的平台,消費者透過微信打機、訂枱,甚至輔助做不同實體消費。但阿里收購多間公司,透過甚麼平台串連在一起?我暫時看不到。
似乎未來只有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平台,最多時間能夠留得住用戶,也是facebook會買WhatsApp的原因。
Raymond:但我覺得所謂「中心點」,可以變得很快,跳來跳去。即使在手機平台,用戶的中心點可以演變。
Eddie:我也不排除。但暫時睇不到三至五年內,會有東西可以取代微信。何況,騰訊轉身能力可以好快。上次圓桌會議也提到facebook,可能受到Line、微信的挑戰。但facebook懂得轉身,不惜用高價收購WhatsApp。未來一年至兩年,WhatsApp會點賺錢?朱克伯格提到,WhatsApp不會賣廣告,但有可能會賣stickers、做遊戲,其實正正是抄Line、微信所做的事。懂得這一點「轉身」,好重要。
Tony:如用轉身做一個指標,雙馬哪個做得更好?
Charles:從過去的Track Record看,馬化騰的轉身能力高些少,他由做QQ開始,懂得利用手頭上客戶做平台,轉去做遊戲。後來,騰訊遊戲已經為主要業務,其實有好幾家都想轉做遊戲,韓國公司都想入中國市場,但都做唔到。論轉身能力,騰訊佔有優勢。
Eddie:兩個都好叻,但可能因為阿里企業架構複雜,對轉身未必有利。
Raymond:兩個都創業十幾年,兩個能力都唔會差。我依然覺得,兩個都應該買。

銀行監管避不了?

                  Tony:本來騰訊、阿里巴巴的生意,無特別政策風險。但一去到電子金融發展,變數大好多。
Charles:監管只是時間問題。簡單說,正常大陸人去銀行開戶口,很多程序,Compliance要求好高,隨時高過香港。但網上透過餘額寶買貨幣基金,就沒有KYC(know your client)的程序,如果未來做股票基金,咁點算?這不但是政治問題,如果出事,會變成社會問題。
Raymond:其實,成件事在科技上沒有特別創新,例如香港人用的八達通,都有結餘現金,總和並不少錢。八達通公司是賺緊大家的息,但八達通沒有提供一個選項,等大家將錢撥入去貨幣基金。整件事只是business innovation,但如果八達通可以讓市民,將結餘撥入貨幣基金,金管局都會嘈。
Tony:你哋都覺得監管會殺埋嚟?
Eddie:整個業務增長不可能咁快,現時餘額寶的貨幣基金,累積至5,000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最大的基金。
內地銀行現時有100萬億元人民幣存款,你試想一下,餘額寶基金現時集資5,000億元人民幣,騰訊亦集資了600億元人民幣,去到幾多錢的規模,會影響銀行系統的穩定性呢?會是1萬、2萬億?
科網公司拿了銀行牌照,對股價未必是好事,科網股是十幾倍市賬率,但銀行只得一倍,如果拉一個平均值,都好大件事。以往大陸理財產品出事,銀行都要孭飛。因為銀行是高槓桿動物,全世界都不會覺得銀行是高價值的資產。即使你本業不是銀行,有家附屬公司做銀行出事,母公司都不可當無事行開。互聯網有了銀行牌照,估值可能是跌。

估值見頂未?

                  Tony:先講騰訊(0700),2014年預測PE(市盈率)只是20多倍、30倍,肯定不是泡沫吧?是否抵玩?
Raymond:我覺得,大家太易用上泡沫的字眼。當年2000年科網泡沫,是間間公司攞到cheap capital,個個都雄心壯志搞網、買電腦、買伺服器,一層層去製造額外需求,於是谷大整個行業銷售,不斷加大訂貨,創出一個超大的經濟體。但現在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有冇製作這種額外需求,這種泡沫呢?我覺得,冇。
對價值投資來說,科網股當然仍然是貴,始終有風險,未必make sense。但從炒的角度看,騰訊現時大約是一倍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比1999年還差大一截,當年的科網股估值,Price to sales都有50至60倍。
Tony:應該不可以返到當日的日子吧?
Eddie:技術而言,我覺得今次跌勢未見底,只是開始調整,facebook都開始調整,騰訊當然會受到影響,騰訊似乎要下試500元,或者穿500元,大環境需要健康調整。
而且,騰訊去年業績有瑕疵,微信每日下載數量是大約20萬至30萬。facebook收購WhatsApp之後,連原本不用WhatsApp的美國人都不斷下載,最近每日daily download有接近200萬,Line則有60萬至70萬。所以,微信在國際競賽上輸得好緊要。
同時,微信商業上變現能力提升,例如賣多啲遊戲、貼紙,從盈利來說,可能增長不錯。但若果在夢想角度,會發現原來微信增長見頂比想像中快。原因好多,可能是中國人社會老化,智能電話滲透率比想像中低,
Raymond:你覺得,調整可以去到幾多?相信PE唔會跌至10倍。
Eddie:睇落去有機會跌至480多元,我之前睇得好bullish,但我覺得今次,短期內,未必可以咁快再創新高,整個壞消息的消化期,可能比較長遠。
Tony:要幾耐?一年、兩年?
Eddie:唔敢講。
Tony:Charles,你覺得呢,科技股的估值見頂未?
Charles:總括來說,我覺得,股價仲有得去,但去到某一個點,騰訊盈利增長大部份,可能只是靠M&A去維持,例如收購華南城(1668)、京東股權等等帶來盈利,其實不是將盤生意變現,而是玩財技,最後這個泡沫可能會爆。

              

【講者介紹】

                  譚新強Eddie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曾任職AT&T貝爾實驗室、所羅門兄弟、美林、里昂等機構,被喻為亞洲股本衍生工具先鋒。2005年創辦中環資產,旗艦基金創立以來,平均每年回報超過23%,以過去5年平均表現計算,表現排在全球同類型基金首0.1%之內,2013年8月中環資產創立特別情況基金,至今年1月底回報達118%
‧擁有多倫多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公共與私營管理碩士學位

              

                  羅霈良Charles
‧海角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集團管理逾十億元資產,旗下長倉絕對回報中國基金,在過去五年表現勝過97%同類型基金。打滾投資界26年,曾任職德盛安聯、研富資產管理(RCM)
‧畢業於香港大學,持有港大社會科學(經濟)碩士學位,並擁有CFA資格

              

                  王健漳Raymond
‧捷達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
‧為機構和高淨值投資者提供另類投資顧問服務,集團旗下基金管理超過8.5億美元資產
‧畢業於劍橋大學,持有工程學位,並為多倫多大學系統控制碩士,擁有CFA資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