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藝術市場算不算市場? 青豆

1 : GS(14)@2013-06-21 00:01:07

http://thehousenews.com/art/%E8% ... %E5%B8%82%E5%A0%B4/

牛丸都可以無牛肉,藝術市場無「藝術」,有何出奇?甚至,藝術市場是不是「市場」,有時也成疑問,因為那裏欠缺監管,也欠缺自由市場應有的公開透明精神。

大約兩年前,乘著盛世之氣,藝術品基金在大陸賣得火熱,遍地開花。記得去年初,遇上一位在深圳搞藝術品投資基金的大陸仁兄(其實嚴格來說他是「香港人」,持香港身份證,經常中港兩邊走)。他說他以前曾經幫中銀香港做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2007年上演「港股直通車」鬧劇的時候,他在中銀天津濱海新區分行,見證人們抬著現鈔開戶的壯觀景象。2012年初,他沒有在銀行工作了,改賣藝術品基金,深信這是一條更賺錢的康莊大道。他說他公司賣的藝術品投資基金,對象主要是齊白石、傅抱石的書畫,預期一年回報率至少兩成。他說那是私募基金,在內地搞公募基金監管審批還是很複雜的,藝術品基金要通過審批看似不易。我問他︰「藝術品一般在市場流通性較低,投資藝術品基金風險有多高﹖」他說︰「高盛那些外資投行,背後只有一張破紙的東西都可以賣給人,我們這基金,後面好歹有一張畫。」我聽後無語,反正聽聽算了,想像不到甚麼樣的人會投資這種基金。

前兩天看《21世紀經濟報道》一篇文章說,今年內地藝術品市場下挫,而兩、三年期的藝術品基金多數今年到期,恐怕前景堪虞。那位改賣藝術品基金的仁兄,不知如何,祝他好運, sincerely 。

藝術市場不只在中國讓人生厭,於西方亦然。為《經濟學人》供稿寫當代藝術、 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 作者 Sarah Thornton ,也終於忍受不住,寫了一篇文章,題為 Top 10 Reasons NOT to Write About Art Market 。預料之中的原因,包括報道的永遠是拍出天價、而非在藝術史上更重要的作品,以及很容易出現 collusion 、天價背後很可能有人(如藏家)合謀抬高;此外她還提到,藝術市場極度缺乏監管,當中極有可能涉及避稅、洗黑錢運作(難以證實,所以也無從報道,否則會被當作誹謗);還有,藝術市場最大買家,往往是由不民主、貪污社會系統中賺得不義之財的人,例如 Oligarchs (寡頭政治家) 、獨裁者,來自俄羅斯、阿拉伯、中國,儘管他們花在藝術品上的錢也可能產生 trickle-down effect ,惠及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等藝術圈內人士。

我覺得最好笑的一條是 People send you unbelievably stupid press releases 。這些 art fair 或拍賣會的新聞稿不提供詳盡市場數據,只引述 dealers 充斥虛無形容詞的話,如「空前成功」。當然,還有由於藝術品天價的報道,藝術市場已成為強大媒體平台,其影響力被無限放大。不過,她最後也提到,寫藝術市場報道的報酬倒是很高,高得驚人。

其實「市場」在藝術史發展之中,並非一無是處。在歐洲,十七、八世紀以前,藝術主要由教會及貴族為主要出資人,這樣無可避免地,藝術品在大部分情況下為教會或貴族代言。而打破這個局面,要靠啟蒙運動 (the Enlightenment) 之後逐步成形的中產階級 (the bourgeoisie) 。畫廊、藝術品交易出現並漸趨成熟,取代教會、貴族成為資助藝術的資金來源,非貴族家庭也可以 afford 藝術品。這對藝術來說本是一種解放。

有人問,讓市場決定藝術好壞不是更公平民主﹖可惜時至今日,這只能是 wishful thinking 。隨金融市場發展,「藝術市場」發展至一發不可收拾的扭曲狀態,同時卻缺乏一切常規金融市場應有的監管。監管機構也許會認為,藝術市場只是少數有錢人的玩意,除非大量投資者投訴被騙,出現如雷曼迷債般的冤情,否則相信監管也很難入手。藝術品價值的主觀性,讓人無從判斷什麼樣的價格算是合理,也令 collusion 更加容易。你會發現,如 Thornton 所言,藝廊、art fair 在宣傳推廣時多數言辭甚虛,強調「愛」藝術,要用心愛,要買就買心頭好,潛台詞︰心頭好是無價寶,那就不要計算其價格升跌,因為也確實無從計算。

藝術市場發展至今,已不再具備「解放藝術」、或讓藝術脫離權貴親近民眾的功能及意義,更不要說市場應有的民主精神。相反,為抬高藝術品的價值,它須要抬高藝術的「尊貴」地位。藝術領域也再次出現「新貴族」,例如捧紅 Damien Hirst 的英國藝術贊助人 Charles Saatchi ,他的影響力之大,九十年代以來,整整一代英國藝術系學生都為吸引他的目光而創作。這與當年的貴族有何分別?

藝術史、學術、博物館以至於 Biennales ,很容易被藝術市場脅持成為抬高價格的工具,因作品一旦進入博物館或寫進藝術史,其學術地位確立,市場要抬價便有理有據。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學者、博物館要與藝術市場劃清界線。藝評人也有責任秉持中立,不應趟那渾水加入 collusion 。

市場助藝術脫離教會貴族的壟斷,主要發生在西方,在中國情況有些不同。1949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中國大陸沒有所謂「市場」。而在民初清末以前,在中國也許有古董店,但書畫的流通很大程上是親友之間的饋贈,作為商品買賣,情況相對較少;書畫的展示也較多出現在私人 setting ,像今天展覽那樣公開展示的 scenario 並不算多。八十年代當代中國藝術經歷「八五新潮」等眾多藝術組織運動,六四後一切歸於寂靜,到九十年代初,部分內地學者提出「誰來資助藝術」的問題,認為要面對現實,讓藝術得以發展,官方機構既不可靠,在中國的環境,唯有走向市場(當時黃專、呂澎等學者都有論及此問題)。然而當時應想不到,後來像五顏六色毛澤東、前仰後合大嘴怪那樣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景。同時中國又欠缺中立、獨立的藝評人,不少寫藝評的本身又是策展人,只會讓渾水更渾。

提出「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 這一槪念的法國社會學家 Pierre Bourdieu 臨終前(他2002年去世),對藝術自由受到商業化及市場的侵蝕深感遺憾,他在晚年的一篇文章 Culture is in Danger 中說︰「(W)hat is currently happening to the universes of artistic production throughout the developed world is entirely novel and truly without precedent: the hard won independenc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is being threatened, in its very principle, by the intrusion of commercial logic at every stage. 」

當我們說「藝術有無限可能」,我相信的是藝術的獨立、批判、不合作、反叛、革命 (whatever you name it) 的精神, or simply the ability of art to point out something others fail to see ,最終能為社會的進步出一分力。當我們現在的生活深陷於商品文化,我們已經有那麼多商品了,若藝術也陷入商品文化而不能自拔,我們還要藝術做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