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家:葉克膜並非重症就得用 搶到缺貨 濫用「葉醫師」爭議再起

2016-03-21  TWM

流感肆虐,全台大量使用葉克膜,甚至有醫師反映「缺貨」,使「葉醫師」再成焦點。 被認為是重症患者最後一線生機的葉克膜,到底為何物?真有那麼神嗎?

今年春節很不平靜,全台灣加護病房塞滿流感重症患者,數家醫院一度發生葉克膜不夠的情況,經過醫師向媒體「反映」,又再度掀起全民葉克膜熱,葉克膜到底有多神奇?

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全民引頸期盼葉克膜的救治,二○○六年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妻子邵曉鈴車禍意外、星星王子罹患心肌炎,都靠葉克膜出手搭救,也讓它瞬間成為全台最知名的醫療儀器。

「葉克膜」是英文縮寫「ECMO」的音譯,全名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人工心臟(血液幫浦)和人工肺臟(體外氧合器)的組合,最大的功能是支持患者的心肺功能。它最早是用在先天性橫膈疝氣等新生兒肺部疾病上,現在則是使用在成人與兒童的急性心肺疾病上。

僅暫代心肺

不是用來治療疾病

「人還是人,病會好,是『上帝』讓他好,葉克膜只是維持住心、肺功能,讓其他器官不會壞掉,等病患自己修復。」國內葉克膜權威、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益祥一語道破。

他解釋,葉克膜不是用來治療疾病本身,只是暫時代替病人的心、肺臟功能的急救設備,幫助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度過難關,等待患者本身的心、肺功能恢復,或是爭取更長的移植等待時間。

葉克膜可分為「靜脈-靜脈」和「靜脈-動脈」兩型,嘉義長庚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耀廣分析,前者是代替肺臟呼吸機能,只用於肺部疾病,後者除代替肺臟呼吸功能外,也能協助心臟的血液循環功能。

這次流感所導致的重症,會造成肺臟衰竭,確實可考慮使用葉克膜治療。

但現在許多民眾把流感重症與肺臟衰竭畫上等號,又把肺臟衰竭與葉克膜畫上等號,對此,陳益祥急忙說「NO、NO、NO,跳太快了」。

陳益祥強調,流感患者中,大約有一成是肺臟衰竭,而一成中又只有極少數適合使用葉克膜。過去,全台灣密集的使用狀況是同時約有四十名重症患者使用葉克膜,平常則不需要那麼多台。

要謹慎使用

莫讓患者更加痛苦

這次有些醫院需要調機器,主因是葉克膜使用在肺部衰竭患者上,需要兩、三周時間才能拆除(心臟衰竭只需一周),而機器放上去後,又不能輕易拔除,導致一度醫院很難調撥機器,但絕對不是每個重症患者都要裝上葉克膜治療。

簡言之,葉克膜可暫時延長患者壽命,但不能保證一定救得回來,千萬別有過度期待。

黃耀廣提醒,裝上葉克膜後,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多數患者在使用七天後,就知道效果如何,也會開始出現許多併發症,例如大量使用抗凝血劑引發內出血、血球遭破壞引發溶血現象和肢體壞死等,使用時要很小心,以免濫用醫療資源又造成病人的痛苦。

無奈的是,不少民眾誤信葉克膜很神,不斷要求醫師使用,臨床上也發生過,病人軀體因組織壞死都長蛆了,家屬還不願醫師拔除患者身上葉克膜的情形。專業醫師齊聲呼籲,讓專業回歸專業,該放手時還是要放手,以免讓已經難以挽回的生命,又阻礙其他病危患者的一線生機,而再造成另一個悲劇。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02

醫護加薪 為何難解重症科醫師荒 健保撥92億元 史上最大規模利多

2016-04-04  TCW

健保署大放利多,砸九十二億元全面調高醫師門診、住院診察費等約一成,四月一日上路。然而,採齊頭式平等的分配方式,無法解決重症科醫師荒問題,何以致此?

中央健康保險署四月一日起大放利多,拿出九十二億元給醫護人員加薪,規模堪稱二十年來最大,調幅平均一○.七%。

健保署這次全面調漲醫院、基層院所、急診、精神科等門診診察費用約一四%;以醫院門診為例,已經實行四年的支付額二二八點調升到二六○點,調幅為一四%;基層院所門診診察費也從現行三二○點提高到三三二點;目前健保點值一點相當於○.八至○.九元。

除門診外,醫院包括一般病床、燒燙傷病床、加護病房、隔離病房和慢性病房等住院診察費用,也全面調升約一○%至一四%。

另外,急性一般病床、經濟病床、嬰兒病床、精神急性一般病床、燒傷加護病床、燒燙傷病房和加護病房等病房費支付點數,也調升約一成。以一般經濟病床為例,醫學中心原本支付點數是三○二點,調升到三三六點;護理費用則從二八七點調升到三○七點。

健保如此大放送,醫界卻不全然買單,重症醫師感到無奈,醫界大老更憂心忡忡;原來,是分配出了問題。

後果:醫師寧可做門診

分配不均 恐擠壓住院額度「健保總額有一定額度,當門診診察費調高時,勢必擠壓到住院額度,對醫院發展而言不是那麼正向;健保署希望醫學中心發展住院,不要發展門診,卻又這樣做,不知道想法是什麼?」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點出問題。

台大醫院醫務室主任、外科名醫胡瑞恆也說,感覺這次調漲只是把錢花掉,沒有顧及重症醫師,這樣的結果只會讓醫師「越來越喜歡做門診」,但各醫院門診比重太高,並非好現象。

全民健康保險會付費者代表也覺得調得莫名其妙;健保會委員、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質疑:「健保會決議有要健保署調門診診察費嗎?這樣有扭轉給付不公平的事實嗎?」謝天仁進一步解釋,健保會增加這筆預算,是希望能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在重症科,鼓勵醫學中心做重症,導正現在醫療「該肥的不肥,不該肥的卻很肥」的亂象;但調升門診診察費用的結果,卻讓「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完全違反健保會的目的。

還原這次醫護加薪的緣由,是因為長期以來,醫界對健保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支付額太低;此外,在總額制度下,點值還要再打八折或九折,一點無法換算成一元。

越來越多醫師抱怨薪水太低、工時太長,加上重症科出現醫師出走或招不到人的窘境,讓外界關注到「血汗醫院」問題。

以重症為例,加護病房一天健保給付病房費二五六○點,加上醫師診察費八○五點,總共三三六五點(約三○二八元),相較於新加坡的八二三.九新幣(約新台幣一.九萬元)少很多,儘管這次分別調升到二八五二點和八九七點,總共三七四九點(約三三七四元),差距仍大。

而不給醫師加薪的「禍首」,則指向健保會中的付費者代表,但付費者代表也喊冤說,健保費用根據每年人口、醫療服務成本增加而成長,現在總額達六千二百億元,醫護不應該如此血汗。

治本:鼓勵重難症醫護

加護病房、夜間值班優先

也因此,健保會乾脆在去年協商時,首度明訂「醫療服務成本指數(包括人事費用、藥品藥材及耗材成本、基本營業費用和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改變率」所增加的預算約九十二億元,要用在調整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並以「與醫事人員薪資連動或間接反應之方式辦理」,希望能合理反映醫療成本。

健保會希望能藉著增加預算,留住重難症的醫師,卻因沒有白紙黑字,加上受限於調升點數要在「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由於該會議中,各層級與各專科的人都有,健保署人員坦言:「只調重難症,案子要過就阻力重重,很難獲共識。」雨露均霑的調升方式,確實皆大歡喜,卻無助於解決醫院重症科醫師荒的困境。健保未來要再調升支付點數時,不妨採用胡瑞恆的建議,優先調升重難症的給付,如拉高困難手術處置費用和加護病房費用等,讓辛苦的人員受到鼓勵。

另外,醫院夜間值班人力吃緊,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建議,增加夜間值班費用,提高誘因,也應納入參考。

健保資源有限,錢如何花在刀口上,應採取有效率的作法,相關單位別再鄉愿了。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