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民拉買菜車排隊買金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510

「瘋了!買瘋賣瘋了。」一家百貨公司黃金專櫃工作人員不斷感慨。暴漲至370/克的金價就像坐了過山車一路狂飆,引發市民的買金投資潮,專家提醒,鉑金和黃金出現倒掛後,可能會出現金價大跌,投資黃金需謹慎。

 

 

商場排隊買金子

 

金價的此輪暴漲來勢兇猛,本週一國際金價突破1700美元/盎司大關,本週二黃金價更是衝破1750美元,並與鉑金倒掛。昨日上午9時,據上海金交所實時顯示,金價至372.5/克,金條的回購價為365/克。

 

東山百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黃金白銀出現了銷售井噴,去年同期黃金白銀這塊(含飾金鉑金等)兩個門店3天的銷售額為170多萬元,今年飆升至470萬元的三天銷售額,升幅令商家始料不及。其中又以投資黃金佔比最大,達65%以上。

 

「不是排隊買打折品,而是黃金!」該公司黃金專櫃一銷售人員介紹說,平日買金者無需排隊,也就是幾個人,現在黃金價升得厲害,半天就有十多名顧客買金,由於人太多,需排隊才能購買。

 

據廣百中怡店的黃金專櫃銷售人員介紹,近兩天買金的顧客確實多了很多,一天可接待幾十個真正買金的顧客,以往一天也就10名左右。

 

 

顧客用買菜車拉銀子

 

購金市民中,不乏讓人咂舌的豪客。「週一以後,金價飆升,店內的銷售依然保持火爆,花地灣店有投資客一下出手拿下20100克、3050克東百投資金,前天中午一位客人來到總店將櫃檯倉庫所有中小規格的中金投資金條一氣掃光,驚呆了工作人員。」東山百貨相關人士介紹說。

 

黃金的需求量激增,由此帶熱了賣金潮。記者從一商場回購黃金處獲悉,僅昨天一天,就回購了3千克黃金,來自20名回購客手中。此外,白銀銷售雖然比不上黃金火爆,但這幾天也不乏大手筆買家,記者瞭解到,上週遇上銀價稍有下浮,一位商場顧客用買菜的小車輕鬆拉走15500克的投資銀。

 

 

專家:鉑金黃金倒掛謹防黃金大跌

 

「一般情況下,鉑金與黃金的價格比是2 1,也就是說買一克鉑金的錢可以買2克黃金。」粵寶首席分析師朱志剛分析認為,現在罕見的黃金暴漲幅度已讓兩者出現了倒掛,在2008年曾首次出現,這次是第二次倒掛。自2005年後,黃金價格每漲100美元的時間間隔已越來越短。之前每漲100美元,需要一兩年時間,而現在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從1600美元漲到1700美元,僅用了20天時間。

 

朱志剛分析,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8月之前,金價本來就在歐債、美債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下一路在漲。黃金與股市是負相關,股市跌,金價就漲。鉑金同樣是貴金屬,但與黃金相比,它不具備貨幣屬性,所以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漲幅沒有黃金大。

 

朱志剛提醒投資者,預計鉑金和黃金出現倒掛會引發未來金價出現大跌及鉑金大補漲兩種情況,進行黃金投資需謹慎,投資黃金需注意一個原則「逢低買入」。截止到昨晚7時,上海金交所實時顯示的黃金價已稍降至367/克。 (來源:信息時報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91

8招挑好食! 專家的「風控」買菜法

2013-11-04  TCW
 
 

 

你放棄了嗎?在生活基礎的米、麵(包)、油、醬都出現作弊事件之後,你不想再信賴品牌、無力再講究挑剔,決定聽天由命,吃到什麼算什麼……

別氣餒,也不要被黑心食品業者打敗,我們找到經驗豐富的家庭主婦和營養師,與你分享她們買得安心、吃得健康、不貴也不麻煩的「好食」生活。

買米:不迷信品牌,到農夫市集挑

筆名「番紅花」的王碧珠是北台灣走透透的菜市場達人,為了成長中的兩個女兒,五年前她辭去時尚精品界的忙碌工作,成為全職家庭主婦,也開啟了全家人在假日「去市場╱市集玩」的生活樂趣,還因此寫了一本關於在地食材、市場與料理的散文兼指南。

對於食物,她首重買米,「因為每天都要吃,不容出錯。」她家的米來源多種多樣,經常更換,有農業試驗所研發的霧峰益全香米、蒐羅自台灣各地農夫市集的有機米,甚至一年只收成一次的台大農場安康米,她也為了趣味,每年吃它一回。

當上班族時便精於計算成本毛利的王碧珠換算過,外食自助餐店一碗白飯賣十元,而有機米煮成一碗飯的成本大約七元,雖然最近「假米事件」中出問題的品牌米,便宜到一碗飯只要四元成本,但是「你和你的家人每碗飯多三塊錢就能吃好米,會差很多嗎?你的生命值得花這個錢。」

買油:不到大賣場,選非營利通路

她是主婦聯盟十幾年的會員,當初因為有小孩才開始注重飲食來源,而當職業婦女又苦無時間好好上市場、做研究,因此不少食材主要從主婦聯盟採購,包括食用油和雞蛋等。

「我逛到超市的食用油櫃前,常會疑神疑鬼,因為相較於主婦聯盟不以營利為宗旨,一公升的油就要賣到三百五十元,大賣場裡三公升只賣一百六十九元的油,我怎麼看都覺得很奇怪,買不下去,」她相信,貴的不一定好,但好的東西沒辦法太便宜。

「油也是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所以我很保守,不想為了(每天)省三十塊錢而冒險,」她說,她也多年沒買沙拉油,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原料都是基因改造的黃豆。如果臨時做菜缺油而必須上一般超市或超商買,她會選擇公營事業的產品,因為公營事業「至少出事時跑不掉。」

這次富味鄉的麻油摻假事件,也波及主婦聯盟這類訴求嚴選食材的通路,但王碧珠並不因此覺得難過或受騙,仍然信賴這個她相對覺得安心的來源。

買醬油:挑非基改、釀造逾180天者

她說「容許自己踩到一○%的地雷,」因為食品安全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她平常能盡力為家人飲食健康守護到八、九成,已經很滿足。

醬油在各種販售通路上的價格也是天差地遠,她選擇的標準第一是非基改,第二是釀造的天數要在一百八十天以上,她不相信速成的醬油可以美味又安心。「用醬油就像不歸路,一旦吃過好的,就很難再接受人工甘味醬油。」

買海鮮:免現撈,找在地海水養殖

魚類、海鮮她以海水養殖場的產品為主,豬肉常用品牌是信功豬、牛肉只吃台灣牛、雞肉則從神農獎的獲獎雞場去挑選。她強調,出自健康和環保的考量,餐桌上的比率約是八分菜、二分肉,所以肉食類「因為吃得少,所以吃得好,」捨得花上較多錢採購。

王碧珠大概是現代少見還會為家用仔細記帳的主婦,她也因此發現,吃得健康其實並不貴。她算一算,以全家四口三菜一湯的晚餐為例,有機米煮四碗約三十元、兩道有機蔬菜(一把三十元)、一道魚或肉一百元上下,加上用有品牌的排骨或雞架燉冬瓜湯,煮湯材料花不到一百元,合計每餐成本約三百元,「這樣吃會(比外食)貴嗎?」

買水果:不上超市,跟附近小農買

當然,有機食材相對而言確實比大賣場的貴,不過她也發現,因為覺得相對較貴,反而不會浪費的挑掉菜葉、切削果皮根莖、變相增加消耗量,「一定全部都吃乾抹淨,」她笑說。

蔬菜水果除了有機商店,她也常到內湖住家附近的幾個傳統市場找小農民買,好處是新鮮、在地,而且每天都會在,若覺得好,很方便再去買。「你找那些自己種菜的老伯、阿婆買,不會去想有機不有機,也不必問有沒有農藥,不可能會跟你說有,但基本上他們就賣那麼少的量,沒必要花太多成本來用藥,」王碧珠說。

有些人覺得到傳統市場、小農市集買食材「太麻煩」,但王碧珠很享受和農民面對面的溝通、聽他們解說種植的種種。她與家人也已經把逛市集、買米買菜當作常態的休閒活動,「台灣的市集風起雲湧,我們每個月都會找一個去逛,」她非常推薦這種假日全家出遊的方式。

此外,她與家人每週末也會外食,找餐廳或小吃攤時並不會特別計較健康食材,主要是為了樂趣和讓「煮婦」週休,「因為平常吃得就夠健康了,假日的外食不必太挑剔。」同樣以「分散風險」的道理,她也建議,如果是平日外食的上班族、雙薪家庭,至少在週末就可以花時間上市場好好挑選食材,在家煮個健康的假日餐。

買青菜:不偏好有機,選當季盛產

年方二十九歲的程涵宇,已經是資歷超過六年的營養師,而且她從離家念大學時起就樂於下廚做菜,因此練就採買好食材的功力。

她發現一般人(尤其是外食族)每日膳食纖維的攝取量總是不夠,因此採購時首重買青菜,而且要買當季盛產的菜,才會好吃、無毒(農藥)又便宜。例如現在就是芥藍、刈菜和菠菜的季節,入冬後將是各種蔬菜最豐富的旺季,選擇種類最多,夏天則不適合葉菜類生長,因此她會多用菇類、瓜類來替換,以免在不對的季節買到了用過量農藥的菜。

但程涵宇不會特別挑選有機蔬菜,因為吃的量大,只買有機菜會覺得太貴,所以若要降低對農藥殘留的疑慮,她的方法,其實和許多專家建議的一樣:大量沖水。下廚前的第一個動作就把青菜拿出來沖洗、泡水,完成所有的料理後,最後才把青菜拿起來沖洗、切炒。

對於四季豆、花椰菜等最容易殘留農藥的蔬菜,她建議先燙過再炒,因為滾水更容易溶掉農藥,但又不必餐餐燙青菜而失去品嘗食物的樂趣。

「每天應該要吃到滿滿兩個飯碗分量的蔬菜,先求量夠,再求多樣。」是她的基本原則。

買肉:不挑進口肉,到傳統肉攤買

不過程涵宇並非素食主義者,也不會勉強自己吃不合口味的營養食物(例如五穀飯),她強調的是均衡和新鮮,所以像魚肉類的採購,有別於許多專家不推薦到傳統市場買溫體屠宰肉,她反而不迷信CAS這類政府標章,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嘴巴。

「自己吃過的最準,」程涵宇說,她習慣到傳統市場的肉攤買,先聞聞看是否新鮮?買回家煮煮看是否好吃?如果不行,就再試另一家。對於很少上傳統市場的人,她建議先從客人最多、老闆最親切的那一家開始嘗試。「我也到大賣場買過肉類和海鮮,但從沒有吃到好的,」她說真空包裝、冷凍或進口的肉類,因為經過多道處理程序,包括包裝、運送、保存,「每個環節都可能出錯,密封著也聞不到,」所以風險不見得比傳統市場低。

對於煎炒時需要用到的食用油,程涵宇檢視了各種油的脂肪酸比例,認為芥花油和苦茶油比例最好也最穩定,不過苦茶油價格較高,口感又較特殊,因此她最常用的是芥花油。不過,「再好的油也是加工物(經榨取萃出),」她建議控制食用量,特別是外食族,很難吃到少油的餐,則三餐至少要有一餐是無油食物,例如早餐就別吃奶油做的麵包。

如果想吃自己做的健康飯菜,又想要省事,她也會把多煮好的肉類、咖哩冷凍起來,「變成自製調理包」,還有需花兩個鐘頭才能泡好、煮好的糙米飯,她也會一次多煮一些,放冷凍庫裡幾日後,口味和養分都還能保持住。

打開程涵宇的冰箱,冷藏庫第一層是熟食,中間是排骨等不會湯湯水水的肉類,最下層是連根帶土的青菜,「越需要再處理的東西放最下層,以免汙染到上層的食物。」冰箱裡另一個特色是,蒜頭、辣椒和已開封的米、醬油、橄欖油等也都放入冷藏庫保鮮,所有標籤、袋子上都用簽字筆寫著開封的日期。

重視新鮮度的她也提到,由於「米發霉長出黃麴毒素,肉眼是看不出來的,」所以買米她只買真空包裝。此外,買整包蒜頭或者整塊起司,許多人也會有放到部分發霉的經驗,有些人以為起司本來就是發酵品,所以把發霉的地方切掉後,剩下的部分應該還可以吃,整包蒜頭裡也只要把發黃發霉的幾瓣丟掉就好,「其實全部都要丟掉,因為一發霉表示整塊、整包都感染了,」程涵宇強調。

買醬料:不看標籤字,看條碼數字

她也分享自己買醬料、油品時看標籤的要訣,首先,用量最多的原料,依法要標示在第一個,所以白醋原料第一個是不是米、黑豆醬油是不是黑豆,基本上可如此辨識。其次,檢查是否有不該出現的原料,例如某知名品牌大廠的醬油,洋洋灑灑的原料中列有酒精,「根本不是醬油裡該有的東西。」再者,想知道食材是否原裝進口,與其看標籤上的文字,不如看難以造假的條碼上編號,例如寫著「西班牙進口」的橄欖油,條碼前頭數字卻是「47」,「那就是在台灣分裝或加工的了,」程涵宇說,網路上查得到產地來源國的固定編號,是她採購時明辨真相的指南。

【延伸閱讀】

市集達人王碧珠職業:全職家庭主婦著作:《廚房小情歌》、《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我家這樣吃 向稻農買米,嘗試多種、多樣,不買大糧商契作米選擇釀造天數超過180天的醬油牛肉只吃台灣牛,雞肉從獲神農獎雞場挑不買外型漂亮的蔬果(採自然農法者外型多半長得醜)

營養師程涵宇經歷:新光醫院臨床營養師、北市衛生局減重專任營養師著作:《3天就有感覺!》(專業營養師特調蔬果汁)我家這樣吃只吃當季盛產蔬果最常使用芥花油,穩定度最高,口味、價格也適中找傳統市場親自試過的店家買肉類,不信真空包裝、長期冷凍肉品外食便當選擇容易去皮的雞腿等主食、要求配菜都是蔬菜(不吃麵筋、素肉等加工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77

接送小孩、買菜、值夜班……一肩扛起,還得陪柯P亮相 非典型官夫人陳佩琪 學不會不認真

2015-02-02  TWM
 
 

 

強勢地捍衛柯文哲名譽、

大病後堅定地繼續撐起家務。

陳佩琪瘦弱的身軀下,隱藏著驚人的意志與能量,因為她衷心愛護家庭,不願任何人留下遺憾。

撰文‧鄭閔聲

陳佩琪家裡的玄關與客廳之間,有一整面擺滿獎座與感謝狀的展示牆,陳列櫃上絕大多數的戰利品,都與柯文哲個人的醫學成就有關,我們在牆前駐足許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座長方形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優良醫師獎座,署名「陳佩琪醫師」。

「他最在乎這些優良醫師、優良教師的獎牌,只要拿回家就一定要擺出來,大概是覺得代表生命的累積吧。其實我也有得獎,只是空間不夠,所以乾脆把我的都收起來。」原本已坐下準備接受採訪的陳佩琪,這時又起身走到牆前,耐心介紹每座獎項的由來與意義,彷彿一切都是她的個人珍藏。

她是犀利人妻

為夫召開記者會,講兩個小時冤屈一邊欣賞戰利品,很自然地就談起個人成就話題,「我們念的是最高學府台大醫學系,當醫生好像很風光,很多病人有求於你,但我們的生活並不必然比別人舒適快樂。我甚至會想如果有一天離開了醫院,還剩下什麼?也許我先生就是有這樣的感觸,才會在愛滋事件後決定改變跑道從政……。」回到座位上的陳佩琪自顧自地說了一長串,接著才突然回過神來,露出靦腆的笑容說:「我好像講得太離題了,今天應該是要談我的,不是嗎?」過去的陳佩琪自認「聲量很低」,不熱中交際,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公眾人物;即使在二○一三年八月,首次站上第一線舉行記者會,也是為了捍衛先生柯文哲的名譽。當天,她花了整整兩個小時解釋柯文哲在台大愛滋事件中蒙受的種種冤屈;因為那場記者會,她多了「犀利人妻」的封號。

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陳佩琪回歸原本的沉默,直到去年台北市長選戰後期,她在臉書發表「人妻日記」為夫助選,憑著溫暖真摯卻不失幽默的文字,獲得不亞於柯文哲的高人氣,成立至今不滿十個月的粉絲專頁,已有二十六萬名網友追蹤。現在的她,不需高聲吶喊,也隨時有人願意將她的聲音傳遞到台灣每一個角落。

即便如此,她似乎還不太適應「自己」受到關注的事實。「選舉這麼幫他,連我自己也滿驚訝的,因為這不是我的個性。」雖然言談間一再提醒自己盡量少談柯文哲與衍生而來的「政治問題」,但每每說得興起,她又常會無意識地將話題帶回柯文哲身上。

例如近期柯文哲槓上財團、會見外賓時發言惹議,就讓陳佩琪相當擔心,只要有機會就提醒丈夫「拜託減少失言的頻率」,就怕柯文哲「從神壇摔下」,跌成重傷。

她是長輩乖乖女

從小到大都考第一,連結婚都滿足父母成長歷程中,陳佩琪一直都是符合父母與社會期待的模範生。出身澎湖的她,從小到大學業成績都是第一名,高中聯考以榜首考進馬公中學;第一次大學聯考,又以澎湖第一高分考上台大森林系,但一心只想進醫學院的她,毫不猶豫地決定重考,隻身前往台北市南陽街讀了一年「醫科保證班」,隔年順利考取台大醫學系。

「我不是從小就想當醫生,我們的年代資訊很封閉,成績最好的人目標都是醫科,所以我就懵懵懂懂進了醫學院。我先生也是,他常抱怨他的志願卡是我公公填的、一輩子都被別人支配,但我覺得這樣說太誇大了,因為我看他除了醫科以外,也不知道自己想念什麼。」陳佩琪不忘「吐嘈」柯文哲。

習慣了循規蹈矩,陳佩琪進入台大校園後,也不曾積極體驗多彩多姿的都市生活,大學生涯七年,除了繁重的課業和寒暑假到偏鄉從事醫療服務的社團經驗外,幾乎什麼也沒有留下。因此陳佩琪自嘲,即使當年女醫學生是「稀有動物」,她在戀愛學分上還是徹底繳了白卷。

不只走上醫生這條路,陳佩琪就連結婚生子,某種程度也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每次回家最怕聽到父母親偷偷唉聲嘆氣地說:『女兒這麼大了還沒有對象,不曉得嫁不嫁得出去。』覺得自己不應該繼續讓父母擔心。」所以當她在長輩介紹下,認識了高一屆的學長柯文哲後,不到一年就走入禮堂,「我們不算是戀愛結婚,連我先生也說過,我們都是沒有更好的對象,才選擇了彼此。」兩人決定結婚,當年著實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鏡。「我聽說他們要結婚時真的嚇了一大跳,因為這兩個人在學校時完全沒有互動。但回想起來,他們的個性有點類似,都屬於比較內向、獨來獨往的類型。」陳佩琪大學同學、台安醫院副院長卓瑩祥說。

結婚後,兩人的生活依舊忙碌,二十四年來,夫妻倆只出國度假兩次,近年來難得偷閒時的小小情趣,就是搭著捷運到北投、淡水閒晃。

雖然婚姻缺少了夢幻的浪漫元素,陳佩琪卻依舊用模範生的態度,完美詮釋妻子與母親角色。當柯文哲將絕大多數的時間奉獻給工作,陳佩琪卻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找到了平衡支點,「我生活態度就是要認真,我會盡力完成小兒科醫生該看的診、該值的班;但我也要準時接送小孩、幫他們複習功課、準備晚餐。」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陳佩琪絲毫不介意柯文哲在外獨享光環,自己卻默默為家庭付出。「也許家庭主婦的貢獻沒人看得見,但我知道這個家沒辦法沒有我。當感覺到被需要,我也就感覺到幸福。」這位在職場上有一番成就的女醫師,談起主婦身分時,臉上洋溢著自信與滿足,家庭觀念很傳統。

她是堅強仁醫

值班從傍晚到清晨,面對一堆病患但是,穿上白袍的陳佩琪,卻徹底成了另一個人。一月二十三日傍晚到隔天清晨,她是婦幼醫院急診室大夜班裡唯一的醫師。適逢冷氣團來襲,病患從天黑以後就不斷湧入,戴著口罩的她,有條不紊地透過家長問診並解釋病況,即便不時有孩童哭鬧,小小的診間因為有她存在,氣氛始終安穩寧靜。

「當我太太滿辛苦的,她卻甘之如飴,她既聰明、又有獨立事業,賺的錢甚至還比我多,卻還能把小孩都照顧得這麼好,優點真是太多了,我找不到她的缺點。」一向自負的柯文哲,對《今周刊》提起陳佩琪時,語氣帶著由衷的尊敬;陳佩琪也說,柯文哲在家裡的聲量一直很低。

她是肺腺癌患

對人生覺悟,把每天都當最後一天來過五十歲前,陳佩琪的人生走得安穩,直到一一年三月才出現第一次、幾乎讓她人生全面崩壞的意外。當年她在例行體檢時,發現罹患肺腺癌,須馬上進行手術切除病灶。

動刀前,陳佩琪無助地站在台大醫院長廊上,等待手術前的各項檢查;她明明知道每一科的位置,卻因身分不是醫師而是病患,非得要志工拿著檢驗表帶路不可。引導她的志工阿姨就站在她的面前,卻扯開嗓子詢問護理師,「病人在哪裡?」當下她的心情低落到極點:「我不想開口承認我就是那個病人,因為不覺得自己的樣子像是病人。」但陳佩琪沒有讓自己哀怨自憐太久,手術過後,她只花了十天休養,就重新扛起大小家務,就連工作也只請假兩個星期,把忙碌當成排解焦慮的方式,「只要有事情做,我就不會一個人自怨自艾。真的閒下來,我就到處看醫學期刊,知道自己以後怎麼死的,會讓壓力減輕很多。」陳佩琪認真的表情,讓人搞不清楚這究竟是不是黑色幽默。

即使切除了癌細胞,陳佩琪的肺葉裡依舊存在許多像是未爆彈的「癌前病變」,需定期追蹤。重病過後的她,更有自己隨時可能離開人世的覺悟,「我生病之前就習慣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得癌症之後,更體會了人生沒有幾年,千萬不要留下遺憾。」正是基於「人生是條無法回頭的單行道」的心理,讓陳佩琪敞開雙臂迎接人生的第二場意外:柯文哲從政。

「如果哪一天我先生要走的時候對我說:『我本來可以當台北市長,都是因為妳反對……』那會是我終身的遺憾。所以當他說想離開台大醫院參選,我只回答他:『除了不要找我去當鴛鴦大盜,你想做什麼我都支持。』」陳佩琪連說冷笑話的模樣,都和柯文哲有幾分神似。

她是市長夫人

柯文哲不擅長的藝文活動,請她代打也許是骨子裡的模範生性格使然,陳佩琪連當政治人物的另一半都要做到最好,無論出席活動拜票、接受採訪、主動公開存摺證明丈夫清廉,她都表現亮眼。「其實我一直有這些能力,只是不想把它發揮出來。這樣講好像有點吹牛,但我本來就是一個能力很好的人。」陳佩琪的自信其實和丈夫不相上下,差別只在她懂得修飾。

強悍地支持柯文哲,讓陳佩琪獲得掌聲,卻也引來負面攻擊,選戰期間,不斷有網友刻意將她與前第一夫人吳淑珍畫上連結。雖然一直有人告訴她「認真就輸了」,但陳佩琪一輩子始終沒學會過「不認真」,常被網友毒舌氣得七竅生煙;直到選戰過後,她刻意「降低聲量」,卻還是沒找到對惡意批評視而不見的方法。

除了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之外,陳佩琪對「市長夫人」這個身分其實是無感的,現在的她,周末還是會到東門市場東挑西揀,偶爾也會厚著臉皮說服攤商殺價。

在急診室值夜班的空檔,陳佩琪突然接到市長機要祕書來電,原來是柯文哲想徵詢妻子能不能代替他出席一場藝文活動;但活動當天陳佩琪碰巧不在台灣,只簡短回答了「請他自己想辦法」,就掛上電話。

放下手機後,陳佩琪露出淘氣的笑容,「就跟你說我們是很獨立的夫妻吧,他搞不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想辦法。」但講到這裡她又話鋒一轉,「我先生就是美術、音樂都很差,所以遇上藝文活動都想找我代打,我通常都會陪他去啦……。」大概不會有人懷疑陳佩琪獨立自主的能力,但她和柯文哲的關係,就像是兩顆相互繞行且大小相近的星體,雖然擁有各自的軌道,卻永遠無法擺脫彼此而單獨存在。認識他們的人甚至分不清楚,究竟是誰照亮了誰,又是誰圍繞著誰運轉。

陳佩琪

出生:1961年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任

學歷:台大醫學系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二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83

本地電商不支倒閉,代購同行仍登台 東南亞生鮮電商 搶賺台灣人買菜錢

2016-01-18  TCW

毛利低、限制多讓生鮮電商陷困境,但印、星電商以新模式來台,只做代購,沒貨源、沒倉儲,卻有信心搶攻台灣業者拿不下的市場。

一月初,經營五年的生鮮農產電商吉甲地無預警倒閉,震驚電商業界。

在吉甲地網站上,貼出的暫停營業公告寫著:「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夠,以致營運狀況始終未能轉虧為盈。」過去五年,吉甲地接連獲獎,二○一四年得到經濟部金網獎,去年又獲得十大企業金鉅獎,任誰都沒想到,它會這麼快就關門大吉。

生鮮,電商最難的一塊中國四千家,僅一%獲利吉甲地的死亡,暴露出生鮮電商的困境與挑戰。同是生鮮電商的「愛上新鮮」執行長張右承表示,生鮮電商毛利低、限制多、運費高,再加上產量規模不大,原本就比一般電商更難經營,吉甲地經營五年來入不敷出,算是預期中事。

「生鮮有強大需求,可是很難經營,中間的know-how非常之深。」張右承說。

然而,就在吉甲地宣告死亡當週,卻有一家遠從新加坡而來的生鮮代購業者誠蜂(Honestbee)悄悄登台,殺入台灣規模高達一千億元的生鮮市場。

誠蜂創辦人暨執行長孫志偉宣布,未來三年要在台投入五億資金,並在台灣成立研發中心招募工程人才。無獨有偶,二○一五年十二月,從印尼起家的生鮮代購業者 樂鮮(Happy Fresh)也進軍台灣,還選在誠蜂登台當天,發布登台滿月「戰績」,火藥味十足,正式敲響國內生鮮代購市場戰鐘。

但是,生鮮電商堪稱最難做的電商,中國四千多家生鮮電商,僅一%獲利,幾乎家家虧損,方才死亡的吉甲地顯示國內狀況與對岸相去不遠,為什麼,這兩家外來的業者會挑選最困難的生鮮下手?

代購,有別於舊模式沒貨源、倉儲,成本大省原來,誠蜂與樂鮮只做「代購」,是目前台灣唯二的生鮮代購業者,與經營電商平台的通路業者、或像吉甲地等生鮮電商非常不同。

生鮮代購沒有貨源、倉儲或冷鏈物流的經營壓力,他們所做的僅僅是把超市倉庫當自家倉庫,媒合有購物需求的消費者和有空閒時間的兼職代購員和配送員,一小時內,把消費者想要的物品送到指定地點。

樂鮮在台灣開張一個月以來,已經有一萬名會員和三萬個App下載數,商品數約兩萬以上,在進入台灣市場前,樂鮮預估線上雜貨(包括生鮮食品)市場將會占整體雜貨市場的一○%,「十年以後,可能大家在台灣都會使用這個服務。」樂鮮執行長Ronald Chan說。

為什麼樂鮮這麼有信心?其實,類似的生鮮代購模式,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並且成為亞馬遜和Google的眼中釘。

Instacart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該公司被《富比世》選為二○一五年最被看好的美國公司,估值超過二十億美元。

Instacart年營收約一億美元,在全美有一萬名代購員和配送員,並且與好市多(Costco)、塔吉特(Target)、喜互惠(Safeway) 等大型連鎖超市合作,成為亞馬遜生鮮(Amazon Fresh)和Google配送(Google Express)的最大競爭對手。

那麼,Instacart模式,放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能夠適用嗎?

「美國是一個禮拜去超市一次,台灣是你要什麼都買得到,台灣的基礎建設跟很多國家不一樣,不一定每個模式來到台灣都能輕易融入。」心元資本合夥人鄭博仁持保留態度。

業者則舉尼爾森調查說明,台灣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會在線上訂購日常食用品,與印度並列為全球第二,僅次中國,更有超過半數的人表示未來願意使用此服務。

兩家業者皆鎖定二十五歲至四十歲間的職業婦女,該族群的特色是,收入有一定水準以上,且家庭事業兩頭忙。孫志偉表示,教育程度高的獨居單身族或新婚雙薪小家庭將會是主要客群,預估生鮮配送市場每年將以一.五到兩倍的速度成長。

但是生鮮電商和生鮮實體通路自營的電商在台灣已行之有年,而且超商密度居全球之冠,雖然兩家業者都主打一小時直送,但會比走幾步路就買到還方便嗎?

誠蜂業務經理王鶴穆分析,台灣便利商店密度雖高,但若要煮菜,還是要去賣場採購而非便利超商,且找停車位、提重物回家,也不方便。此外,某些特定精品商 店,例如合作商家太平洋鮮活、法蘭克肉舖子等等,都是社區型的高級食材店,店數有限,透過代購服務,消費者可輕易買到這些平常不易買到的食材。

難題,讓消費者信任買錯一次,恐砸整盤生意對實體通路而言,誠蜂和樂鮮與其說是競爭對手,更像是合作夥伴。

全台有四百多家門市、市占第二的超市美廉社,選擇與樂鮮合作,美廉社行銷部協理蔡達倫不諱言,生鮮代購業者就像是超市免費的搬運工,可以帶給既有客群更好的服務,又不用像自營生鮮電商一樣,負擔高額投資成本,因此當樂鮮找上美廉社合作時,雙方一拍即合。

太平洋鮮活超市執行長吳一芳預估,因太平洋鮮活店數有限,透過與誠蜂合作,店內業績可望增加三成,接觸到平時無法來店的客群。蔡達倫也指出,美廉社平時的 客群多為社區鄰里,銀髮族有相當程度的商品配送需求,但美廉社又無多餘人力替顧客配送,「樂鮮來了之後,這樣的客層(銀髮族)似乎也變得比較多了,我們隱 約開拓了一批客層。」連自營生鮮電商的實體通路,也樂見生鮮代購業者來台。在上海與大潤發合作經營綜合生鮮電商飛牛網的優達斯行銷長黃文貴認為,生鮮代購 就像是黑貓、郵局和電商業者的關係,不僅幫忙配送,還幫忙導入訂單,雙方不會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

省去進貨、倉儲、物流和品管成本,又不像優步(Uber)一樣大肆破壞既有產業秩序,生鮮代購看起來似乎大有可為,然而,這個模式仍有許多待克服的考驗。

首先是消費者的信任問題。「消費者對信賴的養成需要時間,他如果覺得你買的蘋果不好,那就是不好,」瘋狂賣客董事長侯銘罡說。雖然誠蜂和樂鮮皆強調嚴格培 訓代購員,幫消費者買到最理想的產品,然而商品品質優劣有時候是非常主觀的,當消費者要求退貨時,超市不見得願意接受退貨,此時只能由代購生鮮業者自行吸 收成本。

此外,合作超市願意讓代購業者在每筆訂單中分得多少利潤,也是該模式能否可長可久的關鍵。張右承舉台灣家樂福為例,「一個商品裡面抽成大概二○%,你覺得 家樂福可以分它(誠蜂)多少?」再加上養採購員和配送員的成本,某種程度上,代購生鮮業者的獲利模式會比生鮮電商更嚴苛。

決勝,取決實體通路盟友越多,越有贏的機會最後,同時也是最關鍵的成功因素,還是兩家業者是否得以說服最多元,又最具指標性的通路加入代購平台。目前家樂 福和美廉社兩家國內較具規模的實體通路已加入,然而,全台店數八百多家,市占第一的超市全聯會選擇與生鮮代購業者攜手合作,還是另起爐灶自營電商,將會決 定兩家生鮮代購業者的命運。

兩家業者雖然都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了初步成績,新加坡市占第一的連鎖超市已加入誠蜂,樂鮮在東南亞四個市場有一千多個合作店家,然而,台灣的交通條件、消費行為與東南亞仍有差異,台灣消費者是否願意交出菜籃,還有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生鮮代購服務,在台剛起步、美國已做3年—3家生鮮代購商比較

●誠蜂

創立時間:2014年.新加坡起家市場分布:新加坡、日本、香港;2016/1進駐台灣台灣服務範圍:台北市4區,3月後至雙北合作超市:家樂福、太平洋鮮活、法蘭克肉舖子、珍嚮益、登峰鮮物特販店

代購員數目:台灣20人

配送員數目:台灣70人

●樂鮮

創立時間:2014年.印尼起家市場分布:印尼、馬來西亞、泰國;2015/12進駐台灣

台灣服務範圍:全台北市

合作超市:美廉社、樂菲有機超市

代購員數目:台灣30人

配送員數目:台灣60人

●Instacart

創立時間:2012年.自美國崛起:《富比世》評選為2015年最被看好的美國公司市場分布:全美18個城市

台灣服務範圍:無

合作超市:好市多、Whole Foods、塔吉特、喜互惠等百家連鎖和在地零售商

代購員數目:美國1萬人

配送員數目:除兼職配送員,也與第三方物流合作註:代購員、配送員人數仍在持續招募

整理:李欣宜

【延伸閱讀】3步驟線上買菜,1小時送你家—生鮮代購流程Step1.線上選購:上網或打開App選購商品,線上付款。

Step2.專人採買:駐守在各地店鋪的代購員接到消費者的訂單後,幫消費者買指定商品。

Step3.直送到家:1小時內,配送員從代購員手中取貨,騎車送到消費者指定地點。

整理:李欣宜

撰文者李欣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02

溫州直擊 團購買樓如買菜 「團長」:只要項目合適 隨時來港買樓

1 : GS(14)@2010-10-11 21:55: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011/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被稱為溫州炒樓團最資深「團長」的曾志豪,曾率領千百溫州炒樓團友征戰全國11年。這名曾聲言「溫州人買樓如買白菜」的團長,2008年底金融海嘯期間,組織了號稱「深圳千人購房團」,大舉在深圳掃房「撈底」,翌年樓市回升,聲言團友統統賺過五成利潤。曾志豪說:「這次經驗說明了溫州人投資眼光獨到,該出手時便出手。」

不過,溫州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一力憂慮,過度炒作投資樓市,恐會造成溫州經濟單一化。今年8月溫州公布民企100強名單,當中五成都涉足了房地產。連溫州市政府也開始擔心,炒樓文化會造成投資失衡。

「團長」任職報館 11年帶隊百次

為了解「溫州炒樓團」的真正底蘊,本報記者早前親赴浙江溫州,專訪現職實為《溫州晚報》房產事務部客戶總監的炒樓團團長曾志豪。他說1999年已開始組織購房團,是當地資歷最深的團長,11年來帶團逾百次,走遍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購房。團員均來自《溫州晚報》房產投資俱樂部,現已有近3萬會員。

曾志豪解釋為何說「溫州人買樓如買白菜」,這跟他的經歷有關。「2001年我們首次帶大型團去上海買樓,全團大約150人,僅兩日行程,便有三分一人簽約,買了近100個單位,平均每人2套,總成交價65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事後外界掀起哄動,對溫州人的買樓能力另眼相看:「2年後,浦東國際華城等4個上海樓盤來溫州促銷,賣出200多套,國際華城兩天成交量,更去到1.2億元,再次引起上海及溫州地產界轟動。」

海嘯撈深圳樓 翌年勁賺五成

「自2004年後,我們漸由一團50、100人改為20人左右,覑重『少而精』,2008年底,內地樓市低迷,我們大膽以千人購房團作號召,策劃深圳等地的超大型購房活動。」「參加人數太多,具體成交額說不清,最重要是當時出手撈底的,於第二年樓市復蘇時,全部起碼賺了五成以上。」曾志豪說。

溫州人之所以成為焦點,跟他們喜歡組織購房團不無關係。「組團不是要張揚,而是團購『有覑數』。你想想,一個人去買一個單位,跟一團人去買一幢樓,哪一種更易向開發商爭取更高折扣?所以團購正好展示出溫州人投資精明。」

曾志豪表明,去年開始已考慮帶團來港買樓。「我們不會盲目組團,一定要香港開發商先來溫州推介,我們再根據反應,才決定是否率團前來。」他拍拍心口:「只要項目適合,我們立即可以起行,來港買樓!」

學者:過度炒樓礙企業創新

不過,溫州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一力認為,今年8月溫州公布民企百強名單,當中近10家是直接從事房地產及建築業務,另外還有40多家其他行業的企業,也都涉足房地產。

換言之,一半溫州大企業都涉足房地產,「長此下去,社會灌輸買樓賺錢,民間資本都投放於地產上,其他領域的產業被冷待,大大阻礙企業和大學生的創新及創業能力」。

張一力認為,經濟單一化危機不會只在溫州發生,全國及至香港都有可能,「炒樓行為一直存在,關鍵是要有多元化的投資渠道供選擇」。今年6月,溫州政府成立了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主要工作是鼓勵當地民間資金投入不同領域,避免盲目傾向房地產,影響經濟全面發展。

(明報記者陳子凌溫州報道)

溫州購房團團長曾志豪(前)已有11年帶團年資,他表明很有興趣帶團來港,更聲言隨時可起行。(陳子凌攝)



在溫州一個房交會上,參展樓盤的宣傳語句﹕「不投(資)住宅,我們投(資)什麼?」,精警點出溫州人投資心態。(陳子凌攝)


2 : GS(14)@2010-10-11 21:55:41

媒體辦房展 成幕後推手
  2010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溫州炒樓團活躍全國,但據了解,除了個別是自發組團,溫州媒體才是炒樓團隊的真正幕後推手。

當地每年至少會有4個大型房地產展銷會,多由媒體提供展銷平台去吸引人流。地產商參加展銷會,物色買樓客戶,並刊登廣告。媒體最終賺取廣告收益。由於全國地產商都希望溫州人去買樓,所以這種利益掛鹇的運作模式,多年來都「合作良好」,地產廣告亦成為當地媒體最主要收入。

《溫州晚報》自設兩層展銷廳

例如《溫州晚報》9月10日在當地舉行了一場房交會,開幕前兩日,報章還附送參展樓盤廣告特刊。該報自2000年起也組織了多個「出外」的炒房團,足舻遍及神州,乃至美國、韓國、澳洲等國家,其辦公大樓1樓及2樓更設立樓盤展銷廳,方便招攬各地樓盤長期參展。

以去年11月該報舉辦的福州炒樓團為例,平均每家地產商支付給媒體的推廣開支,由5萬元至8萬元人民幣不等。
3 : GS(14)@2010-10-11 21:56:28

借貸寬鬆 造就炒家
  2010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被稱為「溫州民間資本代言人」,他認為,溫州人愛買樓是不爭事實,買樓團更可細分為「炒樓團」及「購房團」,炒樓團顧名思義,團友多數短炒;購房團團友則多是長線投資或自住。至於哪些人參加什麼團?每取決於各人身處在「資本金字塔」哪一階層(見圖)

「概括而言,投資樓市的溫州人大約分為3類,居於金字塔『頂層』是大企業家,身家豐厚,買樓投資只是副業,或出於攀比心態,故特別喜歡豪宅;他們約佔全部溫州投資(樓市)客戶的5%,來香港買樓的也主要是他們。」



四分一民間資金投資房產

至於「中底層」這兩類溫州客,之所以較少在香港出現,據了解主要考慮資金流問題。香港的投資移民要求,申請者須至少有650萬港元投資在香港半年或以上,對於以短炒投機為主的散戶而言,半年未免太長。

人民銀行溫州支行副行長周松山上月指出,溫州目前民間資金估計有4898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周德文聲稱,溫州民間資金已達8000多億元,其中起碼有2000億投放在房地產市場。而溫州人喜歡投資樓市,與其寬鬆信貸環境不無關係。據人行溫州支行調查,溫州民間借貸(非銀行體系放出的貸款)規模約為800億元。

避銀行嚴批 寧取高息貸款

溫州銀行營業部一名經理便向本報記者表示,按現行國家規定,銀行按揭成數受限制,若向擔保公司借貸,加上物業或企業抵押,才有可能做到百分百貸款額,只是年息達到30厘。

周德文則指出,雖然擔保公司息口很高,但審批較銀行寬鬆,故受到部分炒家喜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87

緻藍天搶樓如街市買菜代理:800幾萬呀,你要唔要呀?

1 : GS(14)@2015-04-20 19:00:48

■將軍澳新盤緻藍天昨發售第三批516伙,吸引大批買家到紅磡置富都會商場售樓處搶購。李展翹攝


【本報訊】港股大時代之際,樓市瘋狂狀態同樣令市場咋舌。首富李嘉誠旗下將軍澳新盤緻藍天,即使鄰近堆填區,全屬3至4房大單位換樓市場,昨發售第三批516伙,甫開售6個半小時即沽清。售樓處現場出現搶單位猶如街市買菜場景,甚至尼姑也爭相認購。記者:陳東陽 陳家雄



貼近市價推售的緻藍天,本月4日進行首輪銷售,昨賣到最後一批516伙,包括先前撻定的6伙。該盤早上9時開售,排隊人龍由紅磡置富都會商場沿行人天橋排到港鐵紅磡站B出口,估計現場聚集數以千計市民。



全盤1,648伙獲承接


撇除日前3伙撻定待安排重售,緻藍天全盤1,648伙短短兩周全部獲承接,為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2013年4月實施以來,賣樓速度最快的樓盤。樓盤平均折實呎價由首批9,111元,至第二批9,201元,至昨日平均呎價9,045元,貼近日出康城二手造價,整批緻藍天估計套現逾130億元。發展商昨先安排認購2伙或以上的大手客揀樓,結果100個單位率先沽清,當中至少有兩組大手買家,各自一擲3,000萬元連購4伙,據悉皆為本地人。隨後認購1伙的準買家陸續到場。據悉,手持1,000號以內的籌仍有機會揀樓,惟部份中籌者揀不中心儀單位,放棄認購權,行內稱「甩飛」。為盡快填補「被甩」單位,有代理見場面瘋狂,遂將「甩飛」過程拍成短片,傳給記者。片中所見,售樓廠儼如街市場,內一片混亂,有代理高叫「800幾萬呀,你要唔要呀?800幾萬,全新樓,仲要港鐵上蓋呀…嚟啦,開籌啦(頂呀頂呀……46……48……),係47呀(籌號),900幾呎。最後呀,最後5間,後面遞手,有位揳埋嚟啦,900幾呎呀大佬……」前日一名尼姑由代理陪同下參觀參觀示範,該尼姑昨現身售樓處場外,擬等候揀樓。記者上前追訪,她身旁代理以私隱為由拒拍攝;而尼姑亦默不作聲,記者追問是否認購單位自住或投資,她即刻帶上口罩,然後躲起來。據某代理透露,該尼姑今次入了2張票,欲購一個3房單位,預算約600萬元。昨日新聞一出,引起網民迴響,有網民稱:「尼姑不是四大皆空嗎?哪來這麽多錢買?」另有網民認為:「有乜問題,大驚小怪。」



■緻藍天「甩飛」場面混亂,代理搶單位如街市買菜。讀者提供圖片

■藝人林芊妤夥家人斥資約800萬元買入緻藍天一個4房單位自住。

■一名尼姑昨日現身售樓處場外,擬等候揀樓。



尼姑抽不中 Coffee買入


事後有讀者報料,指該名尼姑疑似佛教愍生講堂悟藏法師。記者到該佛教組織設於北角會址求證,記者向其中一名自稱是義工的女士查詢,問及該團體是否有一位悟藏法師,該女子表示是,記者遂留下聯絡方法,希望法師可以回覆,惟至今未獲回音。記者欲展示相片求證之際,身旁另一名義工拒絕觀看,並着記者自行查找。據悉,該名尼姑最終抽不到,無買到單位。買家中不乏實力雄厚客,其中將軍澳居民黎先生一炮過花700萬元購入一個3房單位,他稱:「而家唔買遲啲仲貴!」藝人亦追捧該盤,林芊妤Coffee夥家人斥資約800萬元買入一個4房單位,她稱:「現租住嘅地方租約滿,新屋會同父母一齊住,家人有支持首期!」楊怡及羅仲謙亦曾入票欲購該盤。



買家心聲





將軍澳居民黎先生花約700萬元購入3房單位,一炮過付款700萬元。被問是否擔心樓價跌,他稱:「而家唔買遲啲仲貴!」





印度人阿Nick在港從事金融業,之前租住將軍澳日出康城領都,覺得緻藍天近港鐵,今次花約700萬元購入單位自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0/191187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97

陳小韻買菜囝囝耍劍

1 : GS(14)@2016-02-02 15:58:08

已是二子之母的陳小韻(Cara),現在是全職媽媽,前日下午3時多,她偕長子Liam在中環蘇豪區shopping,在一間專賣有機健康食物的舖頭左揀右揀,其間見她跟店員相當好傾,應該是該店熟客。不過,在旁等候的囝囝則似乎有點悶,自顧自拿着玩具劍玩耍。買完食材後,Cara隨即與做金融的老公Kin會合,Kin醒目發現記者更即時入舖通知老婆,之後就替老婆拿着剛買的東西及拖實囝囝離開,而Cara就負責替囝囝拿玩具,然後齊齊返回停泊在附近的七人車。採訪、攝影:朱志聰、徐錦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02/19475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78

財經評論:有人買樓如買菜

1 : GS(14)@2017-07-29 03:22:00

有人買樓諗過度過,有人買樓等於買棵菜。說的是曾參與電視節目《盛女愛作戰》的婚姻介紹所老闆吳美玲(Mei Ling),2013年以1,643.02萬元買入灣仔囍滙一個實用760呎的單位,當日她接受訪問坦言:「同朋友飲完茶,佢帶我來呢度(囍滙售樓處),戇居居買咗層樓!」持貨四年,剛剛以1,970萬元易手,賬面獲利327萬元,升值兩成。「戇居居」賬面獲利300多萬元,嘩,相信人人都想變Mei Ling。另一邊廂,身邊有朋友剛生了小孩,與丈夫住在一個200呎單位。得子之喜,卻不敢太鋪張,朋友到訪也只是約於餐廳見面,甚至親人到訪亦不敢上單位打擾。「養大一個小朋友已經要幾百萬,現階段再叫我攞一舊錢出嚟做首期,萬一有何動盪,這個風險我真的不敢冒。」小孩父親如此說。這個例子在香港比比皆是。港人不習慣邀請親朋好友「上嚟坐坐」,因為地方淺窄,連帶基本禮貌都忘了。外國人常辦House warming派對,禮貌上應該向屋主打招呼,多謝對方的款待,但有外國朋友坦言,香港人經常「拍拍屁股」便離開。無他,香港人不習慣到別人家作客,更無甚概念答謝對方。這樣,又可以怪誰?難道又是一句「土地問題」?記者:陳家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27/201024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8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