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千金出走創業 讓婆媽多掏百元買米

2011-11-21  TCW




一包米,摘下了德國iF、紅點 (Reddot)國際設計獎。

不讓手機、筆電專美於前,鴨咪(取自英文Yummy,指好吃)系列有機米去年成為台灣農產品極少數獲得國際大獎的代表。提把式、紅白牛皮紙材質、搭配代表 不同米種的紫綠紅顏色,結合一體成形抽真空包裝等創新設計,讓農產品增添時尚、高雅的因子。

禾掌屋社長李逸萍雖然來自台灣三大糧倉「山水米」家族,在國外念國際商業的她,卻不認為米一定要直挺挺的用厚重塑膠包裝「躺」在賣場裡,米的種類也不應該 只有傳統不變的選擇。

禾掌屋領先業界獨家推出的有機越光糙米,一.五公斤要價三百二十五元,至少比其他台灣米貴五○%,卻有不少主婦甘願多掏出一張百元鈔票來買。「市面上太多 有機米,品種、通路差異化,我們(禾掌屋)是第一個。」三十一歲的李逸萍,把米當禮品賣,成功打造台灣最高檔有機米品牌。

創業第三年,禾掌屋有能耐接下十六萬五千份客製小包裝禮贈米大單,包括中信金、新光鋼鐵、力晶科技等上市公司都是客戶,並已進駐全台知名有機連鎖通路聖德 科斯;近期有機連鎖通路家數第二多的無毒的家,也會開賣它的有機米產品。

她嗅到高檔商機斥資千萬開發有機米品種

兩代傳承,剛回國擔任山水米行銷經理的李逸萍,透過接觸行銷、量販店採購等業務不斷觀察市場。她發現,儘管百貨超市從日本進口的越光米並非有機,兩公斤小 包裝竟能賣五百到七百元,嗅出高檔米商機。

「如果我要做最高檔的,人家會說:不對呀,你們之前都賣一、兩百元之間,怎麼突然跳到三百元?」和山水米定位互相牴觸,她只好另行創業。

第一步,她先從有機米品種創新。除了市面主流台九號,李逸萍懂得從家族契作越光米、益全香米等特色米中,開發新品種有機米。亦即和其他只賣故事行銷者不 同,山水米在台灣西部最早栽種有機米、面積最大、品質穩定等生產端資源,成了她一大優勢。

當時能領先業界,李逸萍解釋,主要是其他碾米廠較無有機行銷通路,還在觀望有機米分眾市場,未必願意在現有設備外再斥資上千萬元投資另一條有機米生產線, 更何況是投入市場還沒有的特殊品種。

她說服農民栽種提高一倍收購價催生契作

但一開始就困難重重。「這要賣給誰?能有多少量?」就連曾被媒體喻為「台灣米神」的父親、泉順食品(山水米)董事長李東朝,聽到她要生產有機越光糙米,都 不免質疑。

越光米品種特性稻稈細,稻穗遇風雨易倒伏而日照不足,增加未成熟粒,有如嬰兒般嬌貴,有機越光米每公頃產量最多約四千五百公斤,只有一般有機米的三分之 二,種植不易。李逸萍提出高一倍保證收購價且六公頃小規模生產,才說服農民配合契作。

越光米是高級米種,價格較市場主流台九號至少多一成,有機越光米產量更少,禾掌屋選用碎粒、損害率、異質率、夾雜物等最低的「一等米」,製作蛋白質、纖維 與維生素B群含量都比白米高的糙米,因此比市面貴至少五成。

她看重包裝賣相設計印刷費比別人多五倍

克服生產端難題,她接著在包裝創新下功夫,「我內容物好、包裝不好,也會降低價值,必須兩個兼具。」

相較一般米套用公版設計包裝只要一個月,沒有參考值的禾掌屋只能重新開始。為呈現禮品感和環保訴求,她和設計師討論出提把、牛皮紙材質、五面封袋(編按: 相較一般採無兩側的三面封包裝,五面封入米速度較慢,但能讓包裝更立體、保存更久)再抽真空一次成形、真空膜外牛皮紙開洞露出內裝有機米等賣點。

「精算到誤差值○.五公分以內,」設計鴨咪有機米系列商品的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助理教授馮文君透露,外層牛皮紙黏合內層真空膜,結構上包括提袋的長 度、寬度、厚度、開洞組合等耐重度要求與抽真空後美觀,都是學問。

最終,加總平面設計稿、印刷廠、鐵磨具廠等來來往往環節,共歷時六個月、約淘汰二十次,五款有機米商品包括設計、印刷、新開模具等費用,幾乎花去禾掌屋兩 百萬資本額的一半才告成。不論投入時間或花費,都至少比一般米多五倍。

得獎後打響知名度,以家族山水米產銷能量做後盾,李逸萍再接下企業客製化訂單,墊高競爭門檻。以今年中信金股東會贈品米來說,她先通過設計、包裝、數量、 交期、價格等關卡取得標案,經過和客戶溝通等前置作業,一個月內,除新申請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並完成十六萬五千份的小包裝六百公克贈品米的五 面封袋、外盒設計。

「小時候喜歡踩在割完稻子的土地,跟農田比較有感情,」懂得把米加值,現階段損益平衡後,李逸萍還要繼續研發新品,除克服禮贈品季起落,隨營收擴充降低成 本,也要讓自家米的價值被更多人看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5

沽香港籠屋買米帝House?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3/house.html

話說當年天后柏景臺在1990年代樓市高峰期曾有人把房間改為供日本人駐港職員的籠屋。2013年2月11筆者拙文《貧者無立錐倫敦之地》曾比較倫敦和香港自1995年至2012年底樓價走勢,今天再根據最新美國S&P Case-Shiller 10-City Home Price Index比較香港、倫敦和美國十大城市樓價走勢。
根據2012年12月S&P Case-Shiller 10-City and 20-City Home Price Indexes,兩者分別收報158.73和146.26。倘若S&P Case-Shiller 10-City and 20-City Home Price Indexes升穿2010年5月的160.49和147.50,美國樓市應該正式確定見底步下牛市了。根據筆者手頭僅有的資料,S&P Case-Shiller 10-City Home Price Index最早去到1987年1月的63.10。由1987年1月至2012年12月計,升幅2.54倍,複合增長3.66%。
 
純粹把香港、倫敦和S&P Case-Shiller 10-City Home Price Index自1995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樓價作比較,倫敦樓市升了2.60倍,香港和S&P Case-Shiller 10-City Home Price Index則剛好升了2.06倍。其中香港受惠「建華八年」之刦,大部份時間跑輸美國和倫敦,近年所謂急升只是追落後矣。
不過若果由1987年1月起同歩比較香港和S&P Case-Shiller 10-City Home Price Index,兩者分別升7.83和2.30倍,香港樓價大幅跑嬴兼拋離美國。箇中原因乃香港受惠中國改革開放,由地區商業中心「升呢」做與倫敦和紐約齊名的環球金融中心。具體來說,香港樓價,特別是核心地段,又是否偏貴呢?根據《2012 Halifax House Price Per Square Metre Survey》評估倫敦市中心單位平均有71平方米大而的每方米值7,586英鎊,以往十年升近81%。以六球半港元計,在港島區要搵700平方呎單位其實選擇不多。
根據Global Property Guide的資料,美國、英國和香港的Price to Rent Ratio分別是21年、29年和31年。由此推論若果米帝樓市見底,沽香港籠屋買米帝House其實有得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