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德之變:俞永福空降接盤,專註做地圖導航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4/146044.html

i黑馬:俞永福現在有了新身份——高德員工。自此,俞永福有了四個身份:阿里巴巴戰略執行委員會委員、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總裁、UC優視董事長和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現在在高德業務上,俞永福花費了更多的心力,他幾乎有60%的時間在望京方恒國際大廈,UC的事情攢到一塊有時間再回去處理。
 
\9月23日下午,一輛邁凱輪超級跑車緩緩駛入了中國電影導演中心。臺灣明星林誌玲,也是高德地圖代言人,坐在副駕駛座上,以真人語音導航的方式,指揮著俞永福將車開上了發布會舞臺。
 
這一天,俞永福以高德員工的新身份亮相。自此,俞永福有了四個身份:阿里巴巴戰略執行委員會委員、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總裁、UC優視董事長和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現在在高德業務上,俞永福花費了更多的心力,他幾乎有60%的時間在望京方恒國際大廈,UC的事情攢到一塊有時間再回去處理。
 
對於自己空降到高德接管移動互聯網業務,他分享了自己的幾個原則:做高德業務不是為了掙錢,不是為了求名求利,而是對這些業務本身很有興趣;事為先,人為重;不是好人就能共事的,一定要對團隊創造價值。
 
公允的說,這些原則的內部分享無法消解外界對高德整合的疑慮。在俞永福接管高德業務前後,有關高德整合、裁員傳聞四起。
 
最近有內部人士爆料,高德開始裁員計劃,要裁員三分之二,即1700人,高德放棄政企業務、運營商業務、三維業務和街景地圖業務。導航業務因為現有客戶需要維持,但不再是重點業務。未來重點是手機和旅遊信息,主要做To C業務(面向消費者的業務)。
 
當騰訊科技向俞永福求證裁員一事時,“1700人?”俞永福低著頭,笑了笑,不置可否。隨後強調,自己不為名,不為利,“我沒有搶誰的位置,這種情況下團隊對於我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高德之變
 
在俞永福身份變換的背後,這幾個月來,阿里、UC和高德發生了什麽?
 
6月11日,UC優視全資融入阿里巴巴集團,並組建阿里UC移動事業群。UC優視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將擔任UC移動事業群總裁,並進入阿里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
 
7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此前收購的高德控股正式完成私有化進程,開始與阿里巴巴集團進行全面業務融合。高德控股宣布停止上市公司身份,並成為阿里投資有限公司(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融合之後,阿里CEO陸兆禧將兼任高德控股CEO,原高德控股CEO成從武會繼續留在高德並出任高德控股CEO特別顧問。
 
高德退市後,高德組織架構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張勤擔任COO,負責導航、數據生產等業務,俞永福作為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負責大數據與移動中心、交通信息與三維業務、移動端產品、市場公關、移動應用商務與合作等業務。
 
俞永福選擇把高德業務專註在地圖導航上。“非常想把LBS業務做好。”這樣做的原因是,O2O跟LBS是兩個業務方向,有交集,但地圖的未來不是O2O,所以減少O2O業務,聚焦LBS業務。
 
聚焦意味著有其他業務會為此付出代價。據了解,稍顯傳統的業務線如運營商業務、傳統銷售業務、街景業務等正在逐步收縮。
 
整合過程中,人員的浮動也是人之常情,無法避免。
 
高管方面,原負責高德移動應用業務的副總裁郤建軍已經離職,原高德CMO金俊離職加盟特斯拉擔任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CMO一職。基層員工一側,騰訊科技了解到,高德確實有員工收到了裁員通知,更多的員工因為業務線收縮原因等選擇自願離職,但沒有傳聞中大規模裁員情況。
 
俞永福透露,最近高德招聘力度非常大,特別是研發方面,“希望80%的人是在產品和研發團隊。”
 
最難的一次整合
 
俞永福曾言自己是一個投資整合高手。接管高德業務,這是俞永福面臨的第二次融合。
第一次融合發生在2006年。當年,俞永福加入UC,與另外兩位創始人何小鵬和梁捷一起掌舵UC。“那次整合對我來講是成功的,當時UC有12個人。這次難度是,我進入高德的時候已經幾千人了,融合和挑戰是很大。”
 
似乎是為了讓人更容易接受,俞永福甚至不想把接管高德視為整合:“UC和阿里巴巴原來沒有LBS業務,不涉及到把兩個團隊融合在一個團隊里面去。”他甚至想界定開UC和高德的關系:“業務方向上的不同而已,沒有誰整合誰,只是我分管而已。”
俞永福認為阿里、UC和高德相關業務線之間的專家借調和專家飛行策略值得繼續推行:誰需要業務資源技術專家時,可以派技術專家去支持。原來需要去招聘,現在大量使用專家借調和專家飛行方式來解決技術不夠問題。
 
“事為先,人為重”。俞永福用此原則來解決在接管高德團隊後的文化沖突問題。他強調,自己不為名,不為利,“我沒有搶誰的位置,這種情況下團隊對於我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聚焦與平臺
 
在俞永福的眼里,高德需要補足的短板也清晰可見:第一,互聯網的產品叠代速度和意識是需要加強的。原來高德是偏軟件公司,軟件公司如何向互聯網公司叠代,這個研發組織氛圍和習慣問題。第二,高德的確不太善於用互聯網去推廣自己。高德在這方面吃悶虧的地方太多了。
 
在高德私有化退市之後,高德地圖變得更純粹,甚至進入了被“養”的狀態。三年之內,高德地圖沒有商業化的目標,不接入以商業化為目的的O2O業務。“現在只管花錢,不管掙錢。這是一種很奢侈的狀態。”
 
背後是俞永福的平臺級業務規劃。在他看來,不見得人們需要O2O,人人都需要出行,人人都需要的業務其實真的不多,這是非常典型的平臺級業務。另一個維度上,LBS是非常典型的移動互聯網增量業務,但目前發展處於非常早期狀態。
 
但這不意味著不接入O2O服務,他強調反對的是以O2O形式的商業化舉措。“不能為滿足千分之一的用戶打擾99.9%的用戶。”
 
俞永福設立了一個原則,增減一個產品功能到底滿足誰的用戶需求,標準是要滿足用戶需求,而不是滿足商業需求。功能要考慮用戶需要不需要,而不是廣告團隊向能夠賣更多廣告。
 
對比來看,他認為百度在用戶產品一側有很多槽點。“直達號明顯是商業的。所有思考緯度都是商戶需要,天天都是商戶做廣告,不是用戶產品。”
 
俞永福回避了未來關於平臺規劃的回答。但近日一則高德地圖的招聘廣告泄露了這一切:“城市交通引導、車聯網構建,乃至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都需要導航服務,圍繞LBS的服務會繼續升級,電商、物流、O2O、社交和科研都需要這一張大網——地理信息平臺。地圖是任何行業都依賴的基礎性平臺,於是我選擇了這家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43

亞布力論壇說話最少的人?王石專註做看客,享受“吸氧”

8月25日,在飄著小雨的初秋早晨,身穿一身深藍色修身西裝、目測為Under Armour品牌的紅色毛衣,腳踩尖頭黑皮鞋,王石走入西安亞布力企業家論壇主會場。這是“寶萬之爭”9個月來王石罕有的高調亮相。

身處風口浪尖的王石大老遠跑來西安參會,著實令很多人都意外。事實上,不知從哪個時間點開始,“寶萬之爭”的觀眾們對於王石的“缺席”已經司空見慣。

8月22日,萬科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作為萬科董事會主席的王石缺席。多位財經分析師指出,王石不到並不奇怪,反倒是郁亮的缺席更有看點。

很多人或許還記得王石6月份亮相萬科股東大會時的著裝,“能勾勒出胸肌的修身白襯衣,搭配灰色領帶”。此次王石的修身西裝依舊“有範兒”,只是“寶萬之爭”形勢已經發生深刻變化。

當時“有關萬科A何時複牌”、“王石去留”等話題在市場上被來回翻滾煎炒。3個月過去,恒大許家印加入“寶萬之爭”,將萬科股價橫空托起。保監會對於險資態度逐漸明確,但依然沒有決定性文件出臺。而王石以及萬科管理層的命運依舊前途未蔔。

王石現身並沒有解決任何人心中的疑問。面對記者的諸多問題,王石擺了擺手,又指了指臺上發言的嘉賓,委婉地拒絕回答問題。

排位靠後

王石是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的理事,前來參會本是理所應當。但此次他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發言嘉賓名單中。

這似乎意味著王石有可能全程不說話。果不出所料,王石整場論壇異常沈默,不僅不理記者媒體,就連同桌的大佬,王石也聊得很少。

會場前排是那種類似聚餐時的圓形大桌,每桌10人,橫4排,縱3排,基本囊括了所有重量級嘉賓。每桌與每桌的距離很大,方便人們走動。而後排則稍顯緊湊一些,主辦方在後場像列方陣一樣整齊安排了小椅子。至於記者和媒體則沒有座位,只能站在圓桌兩邊。這反倒拉近了彼此距離。

正對著舞臺的一號圓桌,坐著本屆亞布力論壇輪值主席、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同時還有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陜西省省長胡和平,以及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等重量級嘉賓。

王石被安排在1號桌右邊的3號桌,與百度李彥宏、任誌強同屬一桌。王石來得比較早,落座時,右手邊百濟神州創始人王曉東還沒來。於是王石與左手邊的神州數碼董事會主席郭為寒暄了兩句。但沒多久,王石便開始翻閱手機。

當主持人開始念出參會嘉賓名單時,記者發現,一共念出的24位嘉賓,王石的名字排在倒數第五位。李彥宏、王曉東、攜程網董事長梁建章等均出現在王石之前。被念到名字時,王石很平靜地起身面向身後致意,之後坐下。觀眾像歡迎其他嘉賓一樣給了同樣的掌聲,感覺並沒有更加熱烈。

大會開始後,王石掏出眼鏡,開始低頭看自己的蘋果手機。他腰板挺得筆直。如果猜得沒錯,他應該是在刷朋友圈或者在看一篇很長的文章,因為他的手指不停地在蘋果手機屏幕上掃動,並不是打字或回複信息的樣子。

稍後,王石放下手機,開始翻閱桌上擺放的《亞布力觀點:大歷史與中國經濟》一書。這本宣傳手冊一樣的讀物似乎並沒有吸引到王石,他只是從後向前匆匆翻了翻便放在桌上,轉而拿起《陜西日報》看了起來。

王石吸氧

會議進行一半,有趣的一幕出現了。只見與王石同坐一桌的任誌強突然離席,過了片刻,手上提著兩個綠色的小禮品盒走了回來。任誌強拆開一盒,從中掏出來一個礦泉水瓶大小的吸氧瓶。

記者在一旁看到,瓶子的原理則有些像殺蟲劑或噴霧劑,都是加壓灌裝之後再將里面的內容物噴出來。記者猜測這或許是任誌強公司旗下的創新產品。

任誌強將一個吸氧瓶打開,將瓶蓋的吸氧嘴兒反過來插入瓶口的氧氣出口,“滋滋滋”地噴了起來。任誌強這一舉動很快引發了右邊的建業掌門人胡葆森的好奇心,他探過頭來,要了一個吸氧瓶,自己也“滋滋滋”地試了起來。

胡葆森的位置挨著郭為。任誌強打開另一個小盒,將盒中8個吸氧瓶都拿了出來,按照逆時針順序發給桌上大佬。只見任誌強輕輕扔來的吸氧瓶到王石座位前,但王石此時正在低頭看手機,並未註意到氧氣瓶,任誌強見狀也沒多說,繼續往下發。

當記者目光再次鎖定王石,王石已經拿起吸氧瓶開始吸氧了。這時臺上正好進行到第一場主題論壇《經濟全球化古與今》,雖然主題定得有些寬泛,但由於參會嘉賓有諸如泰康人壽CEO陳東升、複星集團郭廣昌,主持人很快便將話題引到了保資舉牌以及寶能、安邦上。

主持人、中國並購工會會長王巍問陳東升:“你怎麽看保資舉牌,還有寶能、安邦?”陳東升接過話題準備作答,但會場嘉賓無不面面相覷,將目光聚焦在王石身上。此時王石已經將吸氧瓶放在一邊,繼續面無表情地盯著自己的手機。

從8點半開始到12點半結束,四個小時的時間,由於既沒有演講、頒獎以及圓桌討論,整個上午王石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動不動。他姿勢筆直,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手機,此外還翻了書、看了報、吸了氧。其間有幾位企業家湊上前去和王石攀談,但都沒聊超過2分鐘。

記者趁王曉東離席的空當湊了過去,心里將問題過了一遍。“準備在西安待幾天,剛才一直看什麽文章呢?中國有沒有企業家精神,如何看職業經理人?”準備先找幾個不痛不癢的話題熱個場。“還有沒有辦法抵禦野蠻人?目前還有沒有和銀監會、保監會溝通,結果如何?怎麽看恒大許家印,是否想過主動離開萬科”再問幾個實質性問題。

但記者遞上名片後,王石只是擺了擺手,又指了指臺上正在頒獎的嘉賓,委婉地拒絕作答。

大會結束後,王石正準備起身離席,這時一位叫許力慶的企業家過來,和王石聊起了物流,還邀請王石前往參觀,王石和對方談了一會,說以後可以合作等,便匆匆離開。記者再次追上前表明采訪意圖,但王石均擺手拒絕,然後坐著電梯離開,應該是回到了自己的酒店。

“你剛才應該把談保險資管的那個話題拋給王石。”會議結束的路上,記者聽見一位企業大佬與王巍並排往出口走,王巍笑笑:“王石一定不會公開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