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高德之變:俞永福空降接盤,專註做地圖導航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4/146044.html

i黑馬:俞永福現在有了新身份——高德員工。自此,俞永福有了四個身份:阿里巴巴戰略執行委員會委員、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總裁、UC優視董事長和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現在在高德業務上,俞永福花費了更多的心力,他幾乎有60%的時間在望京方恒國際大廈,UC的事情攢到一塊有時間再回去處理。
 
\9月23日下午,一輛邁凱輪超級跑車緩緩駛入了中國電影導演中心。臺灣明星林誌玲,也是高德地圖代言人,坐在副駕駛座上,以真人語音導航的方式,指揮著俞永福將車開上了發布會舞臺。
 
這一天,俞永福以高德員工的新身份亮相。自此,俞永福有了四個身份:阿里巴巴戰略執行委員會委員、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總裁、UC優視董事長和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現在在高德業務上,俞永福花費了更多的心力,他幾乎有60%的時間在望京方恒國際大廈,UC的事情攢到一塊有時間再回去處理。
 
對於自己空降到高德接管移動互聯網業務,他分享了自己的幾個原則:做高德業務不是為了掙錢,不是為了求名求利,而是對這些業務本身很有興趣;事為先,人為重;不是好人就能共事的,一定要對團隊創造價值。
 
公允的說,這些原則的內部分享無法消解外界對高德整合的疑慮。在俞永福接管高德業務前後,有關高德整合、裁員傳聞四起。
 
最近有內部人士爆料,高德開始裁員計劃,要裁員三分之二,即1700人,高德放棄政企業務、運營商業務、三維業務和街景地圖業務。導航業務因為現有客戶需要維持,但不再是重點業務。未來重點是手機和旅遊信息,主要做To C業務(面向消費者的業務)。
 
當騰訊科技向俞永福求證裁員一事時,“1700人?”俞永福低著頭,笑了笑,不置可否。隨後強調,自己不為名,不為利,“我沒有搶誰的位置,這種情況下團隊對於我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高德之變
 
在俞永福身份變換的背後,這幾個月來,阿里、UC和高德發生了什麽?
 
6月11日,UC優視全資融入阿里巴巴集團,並組建阿里UC移動事業群。UC優視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將擔任UC移動事業群總裁,並進入阿里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
 
7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此前收購的高德控股正式完成私有化進程,開始與阿里巴巴集團進行全面業務融合。高德控股宣布停止上市公司身份,並成為阿里投資有限公司(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融合之後,阿里CEO陸兆禧將兼任高德控股CEO,原高德控股CEO成從武會繼續留在高德並出任高德控股CEO特別顧問。
 
高德退市後,高德組織架構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張勤擔任COO,負責導航、數據生產等業務,俞永福作為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負責大數據與移動中心、交通信息與三維業務、移動端產品、市場公關、移動應用商務與合作等業務。
 
俞永福選擇把高德業務專註在地圖導航上。“非常想把LBS業務做好。”這樣做的原因是,O2O跟LBS是兩個業務方向,有交集,但地圖的未來不是O2O,所以減少O2O業務,聚焦LBS業務。
 
聚焦意味著有其他業務會為此付出代價。據了解,稍顯傳統的業務線如運營商業務、傳統銷售業務、街景業務等正在逐步收縮。
 
整合過程中,人員的浮動也是人之常情,無法避免。
 
高管方面,原負責高德移動應用業務的副總裁郤建軍已經離職,原高德CMO金俊離職加盟特斯拉擔任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CMO一職。基層員工一側,騰訊科技了解到,高德確實有員工收到了裁員通知,更多的員工因為業務線收縮原因等選擇自願離職,但沒有傳聞中大規模裁員情況。
 
俞永福透露,最近高德招聘力度非常大,特別是研發方面,“希望80%的人是在產品和研發團隊。”
 
最難的一次整合
 
俞永福曾言自己是一個投資整合高手。接管高德業務,這是俞永福面臨的第二次融合。
第一次融合發生在2006年。當年,俞永福加入UC,與另外兩位創始人何小鵬和梁捷一起掌舵UC。“那次整合對我來講是成功的,當時UC有12個人。這次難度是,我進入高德的時候已經幾千人了,融合和挑戰是很大。”
 
似乎是為了讓人更容易接受,俞永福甚至不想把接管高德視為整合:“UC和阿里巴巴原來沒有LBS業務,不涉及到把兩個團隊融合在一個團隊里面去。”他甚至想界定開UC和高德的關系:“業務方向上的不同而已,沒有誰整合誰,只是我分管而已。”
俞永福認為阿里、UC和高德相關業務線之間的專家借調和專家飛行策略值得繼續推行:誰需要業務資源技術專家時,可以派技術專家去支持。原來需要去招聘,現在大量使用專家借調和專家飛行方式來解決技術不夠問題。
 
“事為先,人為重”。俞永福用此原則來解決在接管高德團隊後的文化沖突問題。他強調,自己不為名,不為利,“我沒有搶誰的位置,這種情況下團隊對於我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聚焦與平臺
 
在俞永福的眼里,高德需要補足的短板也清晰可見:第一,互聯網的產品叠代速度和意識是需要加強的。原來高德是偏軟件公司,軟件公司如何向互聯網公司叠代,這個研發組織氛圍和習慣問題。第二,高德的確不太善於用互聯網去推廣自己。高德在這方面吃悶虧的地方太多了。
 
在高德私有化退市之後,高德地圖變得更純粹,甚至進入了被“養”的狀態。三年之內,高德地圖沒有商業化的目標,不接入以商業化為目的的O2O業務。“現在只管花錢,不管掙錢。這是一種很奢侈的狀態。”
 
背後是俞永福的平臺級業務規劃。在他看來,不見得人們需要O2O,人人都需要出行,人人都需要的業務其實真的不多,這是非常典型的平臺級業務。另一個維度上,LBS是非常典型的移動互聯網增量業務,但目前發展處於非常早期狀態。
 
但這不意味著不接入O2O服務,他強調反對的是以O2O形式的商業化舉措。“不能為滿足千分之一的用戶打擾99.9%的用戶。”
 
俞永福設立了一個原則,增減一個產品功能到底滿足誰的用戶需求,標準是要滿足用戶需求,而不是滿足商業需求。功能要考慮用戶需要不需要,而不是廣告團隊向能夠賣更多廣告。
 
對比來看,他認為百度在用戶產品一側有很多槽點。“直達號明顯是商業的。所有思考緯度都是商戶需要,天天都是商戶做廣告,不是用戶產品。”
 
俞永福回避了未來關於平臺規劃的回答。但近日一則高德地圖的招聘廣告泄露了這一切:“城市交通引導、車聯網構建,乃至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都需要導航服務,圍繞LBS的服務會繼續升級,電商、物流、O2O、社交和科研都需要這一張大網——地理信息平臺。地圖是任何行業都依賴的基礎性平臺,於是我選擇了這家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