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欲將非法移民婦女及子女拆散拘留,專家斥不人道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最新的一項計劃,非法穿越美墨邊境進入美國的女性移民將和她們的孩子分開接受拘留處罰。

相關官員表示,該方案的部分初衷是為了限制婦女攜同孩子一起非法進入美國。

具體來說,該措施將允許政府將成年移民和其子女分開處罰,在成人非法移民提出遣返申訴或等待避難申請聽證期間將其拘留。而他們的孩子將得到衛生和人道部門的監護,直到他們被其美國親屬或由國家資助的監護項目接手。

按照目前的法律,移民在提出遣返申訴或者等待避難申請時,大都能很快從拘留中被釋放,這意味著在案情了結前他們可以一直呆在美國,且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庭去年的一項判決禁止延長兒童拘留時間。

根據這樣的規定,奧巴馬政府實施的政策是,將女性非法移民和他們的孩子一起拘留在家庭拘留中心不超過21天,然後將其釋放。

這些現有政策被特朗普詬病為“抓了就放”,而非法移民們往往在等待法律程序時可以在美國自由居住。

從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1月31日,約有54000兒童和他們的監護人遭到拘捕,該數字相比一年前的同期增加了一倍。

相比原先的政策,新政策的特點是令國土安全部可以在不用考慮兒童的情況下逮捕其父母。這樣一來也就不會觸犯上訴法院的判決。

但是,有法律專家認為,這樣的措施將會對兒童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尤其是他們剛剛結束一段越境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34

美欲上調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至25%,中方:美最終會傷害自身

據報道,美國貿易辦公室代表(USTR)萊特希澤8月1日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指示他采取行動,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稅率由原來宣稱要加征的10%提高到25%。

8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第一,我們奉勸美方端正態度,不要試圖搞什麽訛詐,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第二,我們奉勸美方回歸理性,不要一味的意氣用事,因為這樣最終會傷害他們自己。

同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表示,美方這兩天有兩個動作,一方面發表聲明,要把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征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另一方面四處散風,要和中方恢複談判。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不僅不顧全世界的利益,甚至也不顧美國普通農民、企業家和消費者的利益,對中方玩弄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這種做法對中方不會有任何作用,也使世界上反對貿易戰的國家和地區感到失望。

此前,耿爽還提到,中方在中美經貿問題的立場是非常堅定、明確的,沒有改變。美方的施壓和訛詐不會起作用。如果美方采取進一步升級舉動,中方必然會予以反制,堅決維護我們的正當合法權益。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三分之二都屬於日用消費品,而美國現在的日用消費品基本全靠進口,征稅時美不可能把所有的這些商品都排除出去,其加關稅加在美國進口商身上,最終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這必然帶來美國日常消費品價格的大幅上漲。

美最終傷害自身

此次USTR在聲明中表示,將申請聽證截止日延期至8月13日,同時將書面評論截止日期從8月30日延期至9月5日。

根據USTR此前公布日程,本月20~23日擬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舉行公開聽證會。據悉,此次即將被納入征稅範圍的產品同“301調查”中所指向的高科技產品並無太大關系,清單上包括食品、化學品、鋼鋁以及種類廣泛的消費品。

此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曾指出,美方在推出500億美元征稅清單之後,又變本加厲,威脅將制定2000億美元征稅清單。這種極限施壓和訛詐的做法,背離雙方多次磋商共識,也令國際社會十分失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臺清單,中方將不得不采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日用消費品占比太大,而且可替代性非常有限。如果以2016年數據計算,在玩具方面美從中國進口占比高達86%,旅行箱包占61%,鞋類占60%,家具占44%,紡織品服裝占37%,機電產品占27.1%;此外,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占94%,數碼相機占40%,家用彩電占27%,美國不可能把所有的這些商品都排除出去。周世儉表示,這與目前的鋼鋁關稅等效果不同,若真對此加稅,美國大多數消費者都能立刻感受到,“只要一宣布,美國日用消費品等價格都要上漲。”

美國加稅後的效果將很快傳導到普通的消費者。(來源:網絡)

單方面的威脅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在8月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美國白宮官員稱,美方可以與中方恢複正式談判,但前提是中國要同意開放市場,增加競爭,以及停止報複美方貿易措施”的提問,耿爽表示,中方對話的大門是敞開的,但是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之上,建立在規則之上,建立在信用之上。美方目前單方面的威脅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商務部發言人也提到,對於美方升級貿易戰的威脅,中方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將不得不作出反制,以捍衛國家尊嚴和人民利益,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捍衛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同時,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但前提是必須平等相待和信守諾言。中方一貫認為,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挑戰可以轉化為機遇,我們對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充滿信心。

周世儉對此表示,這是特朗普方面使用更大的賭註對中方施壓,企圖令中國簽下城下之盟,“頂住壓力,美方就不會得逞。”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謝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61

深度 | 美欲加強對美投資審查,外來投資者或如履薄冰

經過美國財政部與美國國會的共同推進,美國總統特朗普預計將於美國時間8月13日簽署一份包含針對外資收購美國公司新規定的法案,將加強國家安全審查,並賦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更多的權力。

作為《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的一部分,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相繼於今年7月26日和8月1日通過了《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IRRMA法案”),而FIRRMA是被列在NDAA的第17章(從第1701條到第1733條),是近十多年來,對CFIUS程序作出的最重大修訂。

在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諸多美國政策專家、前官員及跨境投資界人士看來,這個法案在國會兩院的通過比之前預期的要更早更快,又疊加了休會期,特朗普將在13日的截止期前簽署。一個普遍的看法是,盡管可能還需要假以時日才可能明確新法律的所帶來的影響,但是,該法案將對於一些來自於特定國家的投資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影響。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資深貿易專家加里·胡弗博(Gary Hufbauer)早在今年1月末就參加了關於FIRRMA法案的聽證會。他一直反對該項法案,因為這會讓美國產生一個更加深度介入美國及世界經濟的總統。彼時,他預計該法案將在今年10月通過,但如今,法案已經提前兩個月就將走向生效。

“我確定特朗普會簽署法案,這會給予他極大的自由裁量權來限制外國對美投資,也包括跨境並購。”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特朗普已經運用這種自由裁量權在實施1962年貿易法案項下的232條款,他非常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入的外資進行全面限制。但我不認為這種情況會發生,除非在貿易摩擦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對在華運營的美國跨國公司實施新的限制。”

好消息是,經過多輪博弈,一些非常嚴厲的條款已在最終法案中消失。例如,一位紐約融資套利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此前國會有一個阻止特朗普取消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公司的出口禁令的修正案,已經被移除了。

特朗普決定加強對外資審查

經過近5個月的博弈,特朗普最終選擇通過國會立法而非更極端的行政令,來加強對外資審查。

由於眾議院和參議院的FIRRMA法案版本稍有不同,最終由兩院各自推派代表組成的一個臨時協商委員會(conference committee)統一了原本內容不盡相同的文字後,成為最後的版本,然後再分別由參、眾兩院於8月1日表決通過。

對此,美國亞太法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孫遠釗對第一財經記者評論說:“這次出奇的快,居然此時就通過了預算”。

一位白宮官員向記者透露,美國當地時間13日,特朗普將會從周末位於新澤西州的度假地點到隔壁紐約州上州(Upper State,指的是該州北邊)的鼓堡(Fort Drum)軍事基地,並在那里舉行對這個價值7170億美元法案的簽字儀式。而前一周,該行程便已有端倪,負責該區域的眾議院議員斯泰芬妮克(Elise Stefanik)在一個公開聲明中說,特朗普已經接受其3月份的邀請,13日將在鼓堡簽署該法案。

孫遠釗解釋稱,通常總統在國會開議期間應該在兩周內簽字,休會時則是十天。在國會休會期間,依據《聯邦憲法》第一條第七款的規定,總統必須於十天內將國會兩院通過的法律案簽署擲回。因此如果總統在這期間沒簽字,就等同於動用了否決權。

時間追溯到北京時間3月23日。當天淩晨,特朗普簽署備忘錄,以知識產權為由,依據“301調查”結果,宣布了三項措施,其中一項措施即為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特朗普還授權美國財政部在60天內就此出臺方案。彼時,美國財政部除了考慮推動FIRRMA法案,來對中國企業對美投資設立更為嚴格的條件,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團隊也在權衡使用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of 1977)(下稱《緊急權力法案》。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前任貿易官員、喬治城大學貿易和商業外交副教授羅伯特·羅高斯基(Robert A. Rogowsky)曾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的最壞狀況,就是使用《緊急權力法案》。

除了在並購領域的限制性措施外,《緊急權力法案》最讓人生畏之處在於,規定了在美國國家安全保障和經濟利益遭受重大威脅時,美國政府可凍結、沒收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產。

隨後,中美雙方開始多輪隔空博弈。特朗普政府方案出臺時間一度定在了6月30日,但這個嚴厲的方案並沒有如期出臺。6月27日特朗普在白宮發表書面聲明稱,與其他部門提供的方案相比,國會正在推進的FIRRMA將會為保護美國核心技術不被外國收購方面提供現代化工具,同時也讓美國保持相對開放的投資環境。

FIRRMA法案影響有多大

到底該如何看待這個法案對美國吸引外資的整體影響,尤其是對中國的影響?

FIRRMA雖並未明確提及中國,但該法案的主要提出者、參議院共和黨黨鞭約翰·科寧在多個公開場合明確表示,該法案提出的背景,是基於中國在美國大幅投資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和互聯網領域等新興行業的趨勢,以及美國企業在中國長期“以技術換市場”的情況。

自8月1日國會通過最終版本公開,涉及該業務的機構也開始加快分析細節及影響。雖然各家美國高校法學院、律所、投資機構所處的立場和角度不同,導致對影響的評估也有所不同。

前述紐約投資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最大的改變是法案拓寬了覆蓋交易的範圍。新的FIRRMA法案事實上是將CFIUS過去1年半實際運作的方式法律化了。看起來,並不會對來自中國的投資有很大影響,目前這個法案,只是更明白地描述了目前的政策和規定是什麽。

在他看來,之前的草案中有一些影響更大的條款已經被移除了。其中,最受關註的是,CFIUS可以審查合資企業的對外技術轉讓,但這些條款已經通過之後科技行業的遊說,而被移除了,這類合約將繼續遵守出口管制的法律管轄範圍。

Sara是一位資深律師,擁有超過20年美股上市公司的並購經驗,TMT領域的科技並購占據她所涉中資赴美業務的1/3。她也認為,從法律層面看,影響並沒有想象中的大,因為這是過去2年左右、從奧巴馬時期就開始延續的一些做法。只是現在固定下來了。“最重要的影響是在心理層面。”她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事實上,早在特朗普上臺前,Sara就開始經歷這種大環境的變化。例如,最近一兩年,她就已經發現在一些並購案中,CFIUS對PE基金投資收購美國科技公司采取穿透式監管,要求PE基金列出全部出資人包括詳細的有限合夥人(LP)名單。“主要針對那些成立時間不長的私募股權基金(PE),他們(CFIUS)不會明確說,但是你不給足夠的信息就拖很久。” 以往,在她的中國投資業務中,大部分交易並不需要提交CFIUS審查,但現在交易各方尤其是中方,都覺得不報(CFIUS)風險太大。

在所有人中,在紐約精品投行從事並購交易的布萊恩(Brian)大概是最悲觀的了。他結合自身的經歷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決不能小看FIRRMA法案對交易參與方的心理影響。“這個變化出來後,美國交易方會嚴重歧視中國買家,除非有非常明顯的中國要素,否則大多數會回避與中資的交易。”

由於每天和美國的賣方打交道,他之前正在談的一筆業務已經受到影響。布萊恩舉例說:“最近我們在賣一家生物制藥投行,老板原來對亞洲很感興趣,最近貿易摩擦開始後他也不上心了。” 最新的一則消息,也讓他嗅出了一些引發焦慮的信號。8月8日,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正準備以具體國家安全為理由采取行動,讓海航集團轉讓一個地產大樓多數股權,這將是8月1日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擴權、增加審查外國房地產投資權限後,特朗普政府采取的首次行動,據稱,原因是紐約市警察局第17警區設在這棟大樓南部一層,該警區負責協助特朗普大廈的安全保衛。

外資會對美國望而卻步?

FIRRMA法案賦予了CFIUS巨大的自由量裁權,這將大幅增加外資對美投資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特朗普經濟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正日益顯現。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反複比對不同版本的分析,FIRRMA法案依然有很多尚待明確的模糊定義需要澄清,一些具體操作的規範也需時日出臺。例如,關於“生效日”,FIRRMA法案通過前完成的交易將不受新法律的約束。但是,FIRRMA法案一般適用於CFIUS尚未開展調查或審查的任何涵蓋交易,重要的是這意味著若幹重要規定(例如關於符合“關鍵技術”定義的修改)將即時適用。而其他規定,包括強制申報要求及關於房地產的新規定,則將於以下較早之日生效:(i) 在頒布後滿18個月之日,或 (ii) 美國財政部長認證新規定並且法案所要求的組織資源已就位後30天。

FIRRMA法案引進的重大改革包括,擴大CFIUS關於對美國的“關鍵技術公司”或“關鍵基礎設施公司”進行任何非被動外國投資的管轄權(很多以前屬於CFIUS的管轄權範圍以外的對關鍵技術或基礎設施公司的投資將須經CFIUS審查);擴展“關鍵技術”的定義以包括新興技術 (emerging technologies)。對於什麽構成“新興和基礎技術”將通過美國商務部﹑國防部﹑國務院,以及其他聯邦機構牽頭的機構之間的新程序確定。這個新程序有可能通過加強出口管制或其他限制,更多限制海外技術轉讓,包括合資或許可的安排;就CFIUS對取得美國公民的個人識別信息(“個人信息”)的關註制定規則。

此外,還包括使若幹房地產交易須受審查;澄清權利變更可構成涵蓋交易;若幹關於破產的交易須經審查;澄清若幹間接投資基金投資的處理方法;若幹申報須強制進行;延長大部分投資人的審查程序;收取申報費;豁免知識產權許可及相關支持性交易;澄清對已審查過的交易的重新審查;處理嘗試規避或回避CFIUS審查的情況,FIRRMA法案擴展了“涵蓋交易”的定義以包括任何“設計或目的為回避或規避‘CFIUS審查’的交易﹑轉讓﹑協議或安排……”。這個標準將是主觀的,而且如果廣義地詮釋,可能會大幅擴大CFIUS的管轄權。

最近,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主席保森(Adam S. Posen)從2018年美國的投資數據得出“特朗普的經濟民族主義正自食其果”的結論:無論是外國還是美國本土的跨國公司對美國的凈投資基本下降至0。長此以往,美國收入增長、工作機會都將受負面影響,並將削弱美國作為全球商業中心的地位。

他分析稱,依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美國外商直接投資數量跌落至513億美元。但在2016年的同一時間段,該數字為1465億美元,而在2017年則為897億美元。而這一數字的下降主要原因並不在中國。來自中國的投資始終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在2016年,來自中國的凈投資為45億,而在2018年同一時期美國對中國的投資超過了中國對美投資,但投資凈外流的數量也只在3億美元。因此,中國的投資對美國的影響實際並不大。

“目前美國國會正通過削減企業稅、實行免稅代碼來刺激美國增長。然而目前看來,這些舉措並沒有挽救美國的外商投資。鑒於美國發起的投資審查,外商投資的減少似乎情有可原。但美國本土企業的投資也在減少。這說明他們很有可能也在經歷類似的審查。”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吳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92

歐美關稅談判前互探底牌 美欲切斷俄在歐洲影響力

歐盟即將和美國在下周就雙邊“零關稅”自貿協定問題舉行首次碰頭會:8月20日,歐盟委員會將派出兩位高級官員赴華盛頓談判,同時若美方在液化天然氣(LNG)的出口方面取消相關限制,且在“市場和價格都合理”的情況下,歐盟目前有14個項目都可以接手美LNG的供應。

此前,歐盟公布大豆數據顯示,自歐美7月25日發表聯合聲明之後,歐盟從美國進口大豆增加了283%,使美國進口大豆份額占比,從一年前的9%飆升至37%。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一,歐盟雖增大進口,但本身對大豆需求量並不大,無論想買與否都要遵守市場行為;第二,歐盟和美國都要得到相互立法機構(歐洲議會和美國國會)的授權,另外歐盟還需要得到28個成員國的授權才能對外進行貿易談判。

歐盟:價格合理才會進口

在歐美“零關稅”關貿協定意向後的兩周內,歐美通過外交渠道不斷交換看法。6日,美國國務院向所有駐歐美國大使館發出一項電報,要求上述使館匯總歐洲存在貿易壁壘並可以降低貿易關稅的領域後上報。

這份電報還著重強調了在增強美國對外能源和大豆出口方面達成協議的重要性。大豆和能源也是7月25日美歐聯合聲明中重點指出的兩個領域。

據外媒報道,在能源方面,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會面時,他們還談及了建設中的北溪2號管線,並討論了美方也參與這一管道建設的可能性。

在會談中,據匿名高級官員透露,容克對特朗普表示,大部分歐盟國家都不贊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北溪2號管線問題上同俄羅斯達成的協議,大部分歐盟國家都對這一項目感到擔憂。

德國一直認為,北溪2號管線項目可以保障歐洲的能源安全。該項目總造價在95億歐元,俄氣是該項目運營商北溪2號公司唯一股東,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 Group)、荷蘭皇家殼牌等企業也會提供融資。

為了推廣來自於美國的天然氣,特朗普一直施壓德國政府,要求其停止建設連通俄歐的北溪2號管線。但德國對此表示,阻止北溪2號也不會令美國擴大歐洲的天然氣市場,並表示會對強加於身的“美國優先”政策進行還擊。

歐盟在9日發表的聲明中未直接提及北溪2號管線項目。不過歐盟在該份聲明中指出,自從2016年4月以來,歐盟從美國的LNG進口從零增長至28億立方米。

2016年1月-2018年3月,歐盟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總量走勢圖。(來源:歐盟委員會)

歐盟在這份聲明中指出,自7月25日美歐雙方決定加大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之後,歐盟將從美國進口更多的LNG,來促進歐盟的能源供給多元化和能源安全,為此“美歐將合作並促進在LNG方面的貿易”。

容克在聲明中指出兩點,第一,歐盟準備好購買更多美國的LNG,前提是其價格具有競爭力;第二,美國需要降低在LNG出口時的諸多限制。目前美國的立法程序規定在向歐洲出口LNG前,仍需要事先獲得監管部門批準,美方需要解決這一問題,令LNG出口到歐盟更為便利。

為表現誠意,歐盟羅列了總額在6.38億歐元的14個LNG基礎項目,並指出,除了目前歐盟現有的1500億立方米LNG儲存能力之外,歐盟支持的這14個LNG基礎設施項目,將令歐盟到2021年後,還能儲存150億立方米LNG,這些基礎項目都可以用來儲存自美國進口的LNG。不過歐盟在聲明中強調,這一切只會發生在美國LNG“價格具有競爭力”的前提下。

歐盟方面給出的數據顯示,2017年歐盟進口了約5500億立方米天然氣,而美國的28億立方米LNG僅僅為歐盟總進口量的很小一部分:歐盟70%的天然氣依賴於進口,其中39%,來自於俄羅斯,俄羅斯仍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

談判拉鋸戰剛剛拉開帷幕

歐盟方面稱,在7月25日的會談之後,美歐之間一直在進行著多層級的對話。20日,容克的貿易顧問和一位歐盟貿易高級官員將赴華盛頓繼續就如何落實上述7月25日共同聲明進行磋商,而其工作重點之一為增大美LNG對歐盟出口。這一聲明極大弱化了此前特朗普政府對“零關稅自貿區”的誇大其詞。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到目前為止,美歐雙方都沒有發出統一的會後文件。除去特朗普同容克在7月25日發布會上的講話之外,美方於白宮網站發布了一份名為《特朗普總統開啟了同歐盟的新互惠貿易關系》的事實清單(下稱“清單”),歐盟則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份美歐共同聲明。

隨後,歐盟方面相繼發出了兩份單獨清單,其中一份是關於大豆,一份是關於LNG。而以特朗普最熱衷的“大豆”問題為例,在7月25日的發布會上,特朗普表示,“歐盟將,甚至是立刻開始買很多大豆,它們是個巨大的市場,會率先從我們中西部的農民手中買很多大豆。”然而通過對比美歐雙方的文件可以看到,特朗普對此言辭誇大。

在歐盟發布的共同聲明中,歐方僅僅承諾降低大豆貿易壁壘,增加貿易額,而非大量購買大豆。而從目前的表態來看,歐美雙方將精力都集中在能夠見效的單個領域之中,而非力推零關稅自貿區談判。

歐盟從美國進口大豆總額走勢圖。(來源:歐盟委員會)

雙方都缺乏授權。歐盟駐美國大使歐薩利文近日指出,希望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得到一些確定結果,屆時才能開出是否能夠開展更正式的新貿易談判。

歐薩利文指出,歐盟必須得到成員國方面更清晰的授權,目前歐盟是不擁有這一授權的。

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美總統對外進行貿易談判要得到國會授權或快速通道,即需要《貿易促進授權法》(TPA),目前該TPA期限延至2021年6月30日,考慮到中期選舉之後共和黨席位等問題,一切都有變數。

實際上,在近30年中美歐曾多次就雙邊貿易問題嘗試談判,然而成果寥寥。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歐之間在1995年曾經達成《跨大西洋新議程》和《美歐共同體行動計劃》,雖然嘗試開展自貿區談判,但並沒有成功。

時任WTO總幹事魯傑羅對此曾批評稱,美歐搞自貿區會使全球形成南北分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產生鴻溝。崔凡指出,此後美歐多次嘗試走向自貿協定,最近一次是2013年2月啟動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目前處於擱淺狀態。

美歐邁向自貿區或者全面經濟夥伴協議,這個大趨勢是存在的,崔凡指出,但是何時實現,恐怕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譬如,在聯合聲明中,提到了除汽車以外的工業品,這里排除了農產品,因為農產品雙方的國內支持(補貼)的下降都有很大難度。崔凡指出,聯合聲明中也不包括汽車,說明汽車的232調查仍然繼續,美方就汽車對歐方並未做出豁免承諾。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吳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38

美欲刺激越南牽制中國

1 : GS(14)@2016-10-24 04:20:45

【拆局】今次美國選擇在西沙挑機中國,北京輿論指是因菲律賓不願再跟美在南沙搞事,美國惟有赤膊上陣「裸奔」,欲撩起越南「激情」和參與,因越南對西沙群島也有主權聲索,美圖開闢新的南海角力區。北京官方《環球時報》昨發社論指,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轉向與同中國友好,還宣佈不再與美搞南海巡航和軍演,打擊了美國的南海戰略。五角大樓此時搞巡航顯然有回應菲方的意思,傳遞美國會在南海保持原有姿態的信號,同時試探河內反應。不過,就在美艦在西沙挑機中國之時,昨日,載有750名水兵的三艘中國軍艦停靠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越南金蘭灣海軍基地,開啟為期四天的訪問。這是中國軍艦首次造訪這一深水海軍基地,意味河內對北京友好。


不惜親自「裸奔」抗衡


有分析指,西沙與南沙不同,它完全處於中國控制之下,中方不承認這裏的所謂爭議。美艦去西沙挑釁,顯示美國不希望南海平靜,需要南海波瀾,如果沒人幫它造勢,它就會親自出馬甚至裸奔。也有網民認為,美國扮演的是「世界警察」角色,雖然菲律賓、越南在北京強權下不敢公開與對抗,但如果沒有美國仗義出頭,中國在南海的動作會更大,周邊相關國家利益更無保障。《環球時報》/《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3/198096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46

首次使出非核武最強武力毀阿富汗隧道武器炸彈之母轟IS 美欲震懾北韓

1 : GS(14)@2017-04-15 23:25:02

■美軍公開「炸彈之母」投擲後湧出蘑菇雲的照片。



美軍首次使用「炸彈之母」GBU-43B大型空爆炸彈,在阿富汗炸死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82名武裝分子,並摧毀IS分子所用的隧道及武器等,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行動「非常成功」。這是美軍迄今在戰場上使用過的最大威力的非核武炸彈,被指有震懾北韓之意。駐阿富汗美軍公佈,在當地時間前晚7時32分,一架美軍MC130運輸機在接壤巴基斯坦的東部楠格哈爾省(Nangarhar)阿欽(Achin)地區,向一處IS隧道網絡,投放了一枚含8,000多公斤炸藥的GBU-43B炸彈。


至少82死 穿透藏身地洞

阿富汗國防部昨天確認,襲擊炸死至少82名IS武裝分子,摧毀3處IS藏匿點、多處掩蔽地洞和長達300米的隧道,以及大批武器彈藥;聲明指沒有平民在襲擊中受傷。儘管IS藏身地洞接近民居,但當局指民眾近月已逃得乾淨。阿富汗總統辦公室稱行動是阿富汗與國際部隊合作,極力避免平民傷亡。IS稱他們一方無死傷。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說,這次空襲針對IS在阿富汗的隧道網絡,旨在封鎖IS行動空間。特朗普形容行動「非常、非常成功」,但他拒絕說明是否親自下令出動「炸彈之母」,只說授權軍方全權決定。軍方並不需要總統批准使用非核武。目前阿富汗境內的IS分子可能有上千人,大部份盤踞於楠格哈爾省。駐阿美軍對當地IS目標已進行過多次空襲,惟最近幾周阿富汗部隊與IS分子在當地持續激戰始終未能佔上風。美國官員表示,GBU-43B部署在阿富汗備用已有「一段時間」。近期美軍持續加強對阿富汗境內IS和塔利班的空襲壓力,光是今年首三個月,美軍已投放近500枚各類炮彈,較去年同期300枚多了66%。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民眾都強烈感受到爆炸威力,形容從未聽過如此巨大爆炸聲,「恍如地震」、「震動整個山谷」,巨響「震耳欲聾」。雖然受了驚嚇,但阿欽地區有居民坦言「希望炸IS的行動多百倍」。有消息指有居民被爆炸威力震得昏倒;亦有人擔心再有轟炸而逃亡。但消息未獲證實。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批評美國「殘暴地利用阿富汗測試危險武器」。但路透社引述目擊者說,在距離炸彈目標五公里的村落,房子和商店都並未受損。


巴基斯坦邊境村民嚇醒

巴基斯坦近邊境的村民說爆炸聲之巨,令人以為炸彈落在自己的村莊。住在距邊界15公里的瓦利說當時已上床,但卻被「爆炸聲嚇得從床上彈起來」,急忙跑到外面查看發生何事。他跟一些村民往邊界方向走,遠遠已見到濃煙密佈。有分析指,出動「炸彈之母」對付IS,是美軍在不出動核武的情況下展示最強武力的途徑,相信美國是藉此向俄羅斯、北韓和敍利亞發出訊息;尤其是北韓有眾多地下軍事目標,今次的訊息就更強力。有俄羅斯評論則指美軍此舉可能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