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學畢業中文小學雞 港爸港媽重英語 為子女爭讀國際校

1 : GS(14)@2013-11-12 00:38:12

讀國際學校又未必好
http://www.skypost.com.hk/%E6%B8 ... %B8%E9%9B%9E/116504
港爸港媽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不過有僱主及臨床心理學家發現,不少自小讀國際學校、在家只說英語的大學畢業生,中文僅小學程度,致無法成功求職,更有人因中文欠佳,求職屢碰壁而患焦慮症。
據教育局資料顯示,近年就讀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的港生持續增加,以中學計,國際學校取錄港生過去兩年累積急增百分之四十五,部分甚至出現「香港學生多於非本地生」的怪現象。
求職屢碰釘 常口吃現焦慮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表示,近年有全英語教育背景的大學畢業生因求職碰釘,情緒受困。
Tommy(化名)自小就讀國際學校,海外大學畢業回港的他,以公務員為目標,但因中文程度差屢次失敗;「失敗經驗令他每次面試及對陌生人說中文時都出現口吃,更漸漸減少獨自外出,連用膳都只選擇有說英語侍應的餐廳。」
鄒凱詩指,除口吃外,Tommy同時出現焦慮症狀,須接受心理治療,情況好轉後,他亦只能找到以英語為主的兼職工作,但未有放棄入職政府部門的他,最後下決心重新修讀中文。
茶餐廳餐牌也看不懂
Tommy的情況並非罕見,一所資助機構的市場部主管周小姐接受訪問時稱,近年愈來愈多只懂英語的大學畢業生求職,曾聘請一名自小讀國際學校並於海外大學畢業的求職者,由於中文僅小學水平,連茶餐廳餐牌也看不懂,核對稿件的工作都做不來,最終要將中文工作轉交其他同事,增加別人工作量。
周小姐續指,曾有求職者在信中表明不懂中文,希望機構讓其先入職再學好中文,她坦言:「請人是來工作,不是來重新學中文的!」她提醒家長,若子女將來仍要以香港為發展基地,自小應讓他們同步學習中文。
父母責備英語反駁 損親子關係
鄒凱詩稱,現今家長不是對傳統教育沒信心,就是盲目認為「英語好就有好工作」,她建議,家長在為小孩選校時要先衡量家庭的生活圈子、家人的文化背景、子女長大後的生活及工作環境,好好規劃;忽略中文只會令子女將來更難面對現實生活及出現求職困難,就連與家人、親友相處和溝通都會出現問題。
鄒指,曾有個案,青年的英語程度,連父母也不及,每被母親責備,便以英語反駁,令母親難以駁斥,感到不受尊重,影響親子關係。
棄「英語便是好」母為混血兒選中文校
鮑太早年在一雙語雜誌社任中文編輯,認識剛入職、在港土生土長、但在國際學校畢業的同事。「他就是不敢說中文,怕被人笑。」鮑太很訝異他如何與父母溝通,對方指「他們用中文問,我用英文答。」
丈夫雖是英國人,但她想到兒子將來在香港長大甚或工作,加上自己又是文字工作者,喜歡中文,矢志要讓兒子做個「中文人」。
不過,丈夫不諳中文,為統一語言,兒子初生階段他們只用英語溝通,但兒子入讀中文教學的幼稚園後便適應不來,說話少,朋友不多,令鮑太明白他害怕說中文。她認為家長過分重視英語,問題核心是目前的教育制度,「像迫家長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個講英文、自由及較好的制度,另一個就是講中文,卻是填鴨的制度。」
最終,她摒棄一般家長「英語便是好」心態,讓兒子入讀將軍澳一所中文小學,兒子中文成績一度大大落後,但校內老師很正面地鼓勵,兒子意外地也因而愛上中文,成績不斷進步。
求職市場 重兩文三語
「只有英文好,中文差,一定不行。」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指,現時的求職市場,大學本科學位畢業生,中文程度起碼要高中水平,普通話亦要流利。「今時今日的商業環境,很多中港公司,不少時候也要服務內地市場,只做外國的市場是很窄的!」
周綺萍續指,目前僅不足兩成工作只要求應徵者懂英語,如英文科教師或英文傳媒記者。她建議,假若年輕人的中文能力弱,他們便要清晰自己的市場定位,「可考慮外資公司、或專門做外國市場的工作。但長遠來說,尤其年輕人,中文一定不可以缺乏,因此要進修中文及普通話。」
2 : 八旗子弟(15368)@2013-11-12 09:56:09

唔識中文(普通話),無可能生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