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千尋”高精度定位突破毫米級 可用於防災減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564.html

科技的發展正在影響著人們對定位的需求。從APP打車,到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從無人機噴灑農藥作業,到遞送包裹服務,都離不開精準的定位。

5月18日,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設立的定位導航網絡服務公司千尋位置網首次浮出水面,並推出三款針對不同用途的高精度產品,以及國內首款商用低速自動駕駛電動車。此外,千尋位置還宣布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正式投入運行,開始向全社會提供服務。

首次上市的三款產品分別是亞米級的定位產品“千尋跬步”、厘米級定位產品“千尋知寸”和毫米級定位產品“千尋見微”。

以APP打車為例,很多人在叫車的過程中都會發現定位不準的問題,特別在機場、火車站這種大型公共交通樞紐,往往在地圖上直線距離很近,但實際駕駛中能難迅速到達。千尋的第一款產品就可以為這種情況對癥下藥。“千尋跬步”這款產品的定位精度在亞米級,隨著北鬥地基增強一張網的建設,該產品已經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同時,它可以運用在手機、車載設備、智能穿戴等上面。

厘米級的產品“千尋知寸”的定位精度是針對自動駕駛、精細農業、無人機、駕考駕培領域,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隨著北鬥地基增強網的建設,服務的覆蓋範圍將從現在的東南沿海擴大至大部分經濟活躍地區。

定位最精準的產品“千尋見微”的精度高達毫米級別。可以被應用於危房的監控、滑坡的監測、鐵塔的值守、橋梁的看護等防災、減災領域。

千尋位置網CEO陳金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精準定位在很多領域能大幅削減成本,該公司大部分收入也來源於精準定位。比如在危房監測應用中,原本高昂的人工監測成本將被全時精準位置監測所取代。”

目前中國市場上提供地圖導航服務的企業有很多,包括高德、百度等,但是從事高精度定位的公司並不多,四維圖新是國內比較大的一家,地圖前端市場占有率高達70%。四維圖新從2014年開始研發與高精度地圖相關的產品,不過目前精度也只能達到5米左右。

不過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智能汽車被認為將會改變整個汽車產業的生態系統。而在車聯網的發展中,精準的位置將越來越承擔起重要的基礎功能,無論在不遠將來的自動駕駛,還是現在的App叫車,基於位置的服務將是未來很巨大的一塊市場。

為此,千尋位置宣布已與北京智行者科技公司及鑼蔔科技開展合作,即將推出國內首款商用低速自動駕駛電動車。依靠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千尋位置將為該款電動車提供駕駛中的高精度定位服務,為自動駕駛的實現保駕護航。電動車的整車設計和自動駕駛控制系統分別由鑼蔔科技和智行者科技負責,完成後產品將率先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進行試運行,未來計劃將推向國內各個景點及園區。

阿里巴巴高德軟件副總裁周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基於高精度定位、環境感知和雲計算的自動駕駛技術是智能汽車最核心組成部分。定位導航功能在自動駕駛技術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千尋位置目前已完成全國近600個衛星導航參考站建設,今年底還將實現翻番。公司全部使用國產設備,核心技術、芯片、算法自主可控,同時支持北鬥、GPS和GLONASSO,本次上線的亞米級服務已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從站網覆蓋面積和支持用戶數量來看,已經是全球最大地基增強系統。

而利用計算、數據及算法能力,依托開放平臺支撐,千尋位置還將高精度定位能力通過在線服務的方式開放給公共服務領域的行業、企業及開發者,他們利用這種服務能力,就能連接、優化終端用戶的客戶體驗,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24

大多“一帶一路”國家保險深度不足1% 應加強保險在防災減災中作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288.html

“一帶一路”的構想覆蓋了亞、非、歐三大洲65個國家,然而許多“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卻是災害頻發的區域,因此關註災害防禦與救災合作,成為“一帶一路”戰略部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在近日舉辦的上海論壇2016子論壇——“一帶一路中的災害防禦與救災合作”論壇上,論壇承辦方之一複旦發展研究院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許閑表示,盡管“一帶一路”國家災害損失頻發,但大部分的“一帶一路”國家保險密度不足100美元、保險深度不足1%,處於保險業的起步發展階段。而實際上,保險對個人保障和政府的財務平滑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運用保險這一工具可以幫助社會主體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

“一帶一路”國家保險密度、深度普遍不高

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總工程師楊思全表示,“一帶一路”沿線為災害頻發、易發、多發的區域,同時多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災害風險高、救災壓力大。

楊思全稱,“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主要主體是亞洲,而從1995年-2015年期間,全球前10名因氣象災害受災人口的國家中,亞洲國家占了7個。“歸納起來,‘一帶一路’區域主要災害類型,包括:地震、地質災害、火山、洪澇、幹旱、風災,這是‘一帶一路’突出的幾個‘廣布型’自然災害。從經濟損失來看,因為這個區域防災減災救災投入相對比較少,災害一旦發生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災害損失,對當地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據他介紹,目前,防災減災管理體制主要分為統一集中模式、區域合作模式、內外結合模式和混合管理模式。在防災減災的過程中,還突出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基礎設施建設中城市高風險、農村不設防,缺乏有效的技術和平臺支撐,人才隊伍結構不優、數量不足,全社會災害風險認知水平不高,社會力量發揮作用不足等問題。

許閑表示,部分“一帶一路”國家一旦產生災害,那產生的經濟損失占GDP的比重相當高,以中國汶川地震為例,其損失約占當年中國GDP的2.5%。“如果能夠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就能更好地進行經濟社會的發展。”

而眾所周知,保險在補償災害損失方面是上佳工具。然而,據許閑介紹,大部分的“一帶一路”國家保險密度不足100美元、保險深度不足1%,處於保險業的起步發展階段。而實際上,保險不僅對個人保障和政府的財務平滑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運用保險這一工具可以幫助社會主體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

保險如何幫助防災減災?

那保險在“一帶一路”區域防災減災的風險管理方面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馮天佑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存在著許多風險,如經濟風險、政治風險、自然風險、運輸風險、信用風險、恐怖主義風險。

他以“一帶一路”區域內中巴經濟走廊的一個發電站建造項目舉例稱,保險公司在承保此項目之前必須幫助客戶分析對應的風險,不僅包括經濟、政治、自然災害的風險,而且還要考慮在發電站建造、設計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及標準化問題等,從每一個風險點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兩個維度來制作風險評估表,讓客戶理解他們面對的是怎樣的風險,並根據不同的風險采取減少風險或者遷移風險的應對政策。

“事後的賠償是一部分,但是我們要做的是如何進行事先預防性的措施。當我們進行‘一帶一路’區域項目風險管理的時候,不僅僅要想到自然災害,還要想到其它的風險威脅,我們要確定最後通過我們的分析,使得企業有效地避免或者降低這些風險,最後達到危險控制、災害控制的效果。如果企業有很好管理的話,損失就會較小,而這個過程中保險公司可以予以企業很多的支持。” 馮天佑說。

另外,針對“一帶一路”總體的防災減災措施,楊思全建議加強科技對防災減災的支撐能力、推動區域合作的協同聯動機制、履行國際上關於防災減災的義務、充分發揮現有國際組織的作用、開展經驗和實踐的共享,以提升“一帶一路”區域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

許閑則呼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應該提供更多的災害數據,幫助研究的進行,為制定更實用的防災減災機制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政府間的合作是未來“一帶一路”防災減災的趨勢,中國應該繼續和這些國家深化合作,並加強和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建立基金化解災害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37

減災辦:8月份3000萬人次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500億

近日,民政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會同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統計局、林業局、地震局、氣象局、保監會、海洋 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對2016年8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

經核定,2016年8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幹旱、洪澇(含地質災害)和臺 風災害為主,風雹、地震、低溫冷凍、森林火災等災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3042.5萬人次受災,84人死亡,6人失蹤,142人因災住院治療,34.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7.4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1.7萬間房屋倒塌,22.7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9606千公頃,其中絕收1340.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04.4億元。

綜合來看,與2011-2015年同期均值相比,8月份全國災情總體偏輕,因災死亡失蹤人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和倒塌房屋數量均偏輕7成以上。

2016年8月份,全國自然災害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北方部分省份夏 伏旱影響突出。8月份,全國出現大範圍高溫少雨天氣,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1%,東北地區西部、西北地區東 部及長江上中遊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其中,東北西部及內蒙古東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8成,氣溫偏高1-2℃,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旱情嚴重,對玉 米及牧草生長影響較大。8月底,臺風“獅子山”影響東北地區,旱情有所緩解。據統計,8月份峰值時幹旱災害造成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00余個 縣(市、區)2085.2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8046.3千公頃,其中絕收1122.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13.7億元,內蒙古、黑龍江、陜西 和甘肅4省(自治區)損失較重。

二是全國洪澇災情同比明顯偏輕。8月份,全國多分散性降雨,共出現6次區域性強降水過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10余縣(市、區)受災,受災縣個數較近年同期偏少 20%。據統計,洪澇(含地質災害)造成全國408萬人次受災,55人因災死亡和失蹤,10.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萬間房屋倒塌,12.2萬間不 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473.9千公頃,其中絕收80.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4.9億元,甘肅、湖北、山西和湖南等省災情相對突出。總的看,洪 澇和地質災害較2011年以來同期明顯偏輕,人員受災情況、倒損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均為近年同期最低值。

三是臺風個數偏多、 致災較輕。8月份共3個臺風登陸或影響我國大陸地區,影響個數較近年同期偏多。第4號臺風“妮妲”登陸強度強、影響範圍廣,共造成廣東、廣西、湖南、貴 州、雲南5省(自治區)90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1億元;第8號臺風“電母”重創海南省,造成5人因災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第10號臺風“獅 子山”北上影響東北地區,造成圖們江幹流全線超警,上遊發生超歷史洪水,吉林近5萬人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26億元。總的看,雖然臺風影響個數偏 多,但致災較輕,臺風災情較2011年以來同期明顯偏輕,人員受災情況、倒損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均為近年同期次低值(2014年8月份無臺風影響)。

四是風雹和地震等災 害影響有限。8月份,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造成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30余個縣(市、區)195.1萬人次受災,16人因災死亡和失 蹤,5.2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8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64.4千公頃,其中絕收28.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2.6億元。總的看, 風雹災情較2011年以來同期偏輕,受災縣數僅占全國行政區劃縣總數的近1成,較近年同期偏少30%,受災人口和直接經濟損失均為最低值。此外,8月份我 國大陸地區未發生5級以上地震,重慶、雲南、西藏、新疆等西部省份共發生4級以上地震8次,損失輕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