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旅遊籽】14歲入行 泊岸出書 記六年漁夫生涯

1 : GS(14)@2016-10-22 22:29:23

吳家文(右)九十年代上岸轉行,表哥黎健兒仍以漁業為生。



【旅遊籽:浪迹遊蹤】飽覽無敵海景,欣賞藍天白雲,是城市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差不多30年前,當時只有14歲的漁民吳家文跟隨爸爸出海,朝三晚七,對着茫茫大海,得個悶字。漁業興盛時嘗過狂風巨浪,六年後廿歲出頭上岸後,水上生活仍在心中泛起漣漪。香港從前是個漁港,時至今日漁業式微,只剩約八千多漁民,歷史文化一點一滴流失。吳家文執筆紀錄做漁民的心路歷程,和港大學者著書,把香港昔日漁港的光輝活生生重現眼前。



這天,我跟四十多歲的吳家文在香港仔坐網艇「開新」,即是出海捕魚,回味青春歲月,海上飄泊的時光,亦讓我這後輩體驗當漁夫的滋味。好多人以為水清收穫會越豐富,船長兼阿文表哥黎健兒卻唱反調,「水濁魚穫較多,魚在海底睇唔到網,就會撞埋去嘛。」這天只在位於香港水域東博寮海峽範圍活動,我內心忐忑不安,「會唔會無魚食?」黎生和三位內地漁工花九牛二虎之力,慢慢把有魚穫的刺網拉回船上,再從網中解魚。等了個多小時,魚穫竟達30斤,比想像中多。墨魚、黃花、䱛仔、瓜衫及三點蟹等,令我目不暇給。見工人解魚動作清脆利落,我戴了手套,嘗試於纏繞不斷的魚網中找出適當的空位,暴力地扯開魚網取出魚頭,到魚鰓又卡住了,五分鐘後才成功「穿越」,但一片片魚鱗掉落,被阿文調侃:「條魚俾你整死咗幾次啦。」他瞬即大顯身手,不消30秒已解好一條魚,連手套都不用戴,久違的技術,一點都沒生疏。「冇乜技巧,工多藝熟嘛。」皆因他不像我在「柴娃娃」式體驗,而是曾實實在在靠魚搵食。笨笨的我還是繼續追問,才醒我八字真言:「大魚頭出,細魚尾出。」每位在漁船上工作的人,彷彿對海都瞭如指掌,回想收網前,工人把100張刺網垂直拋至海中時,隨網艇駛開,茫茫大海卻看不見網的蹤影,我百思不解問:「你哋記得拋咗去邊?收得返啦?」阿文瀟灑道:「記喺腦度嘛。一眼就知。」漁民博大精深的智慧,恍似浩瀚深海,岸上人需要長年累月探索。辛苦得嚟志在食,我象徵式解了數條魚,便蹺埋雙手,等阿文的漁民朋友烹調真正漁家風味的海鮮。別以為吃到避風塘炒蟹的重口味,漁家的簡樸滋味以清蒸或白烚為主,阿文解釋:「避風塘炒蟹係岸上人的食法,我們親身經歷過水上人點煮飯,唔會落太多調味料。」魚的肉質嫩滑又鮮甜,這份獨特的鮮味背後,其實是由漁民日以繼夜,付出汗水,甚至冒生命危險換取。



吳家文闊別漁船23年,仍可極速徒手解魚,連手套也不用戴。

魚穫都是靠刺網捕捉,但不時會網到垃圾。


沒電視看 聽譚詠麟過日辰

阿文29年前迫於無奈出海,面對驚濤駭浪,爸爸選中他,並非因為他是老大,而是他讀書不成。一天工作十多小時,疲憊不堪,靠walkman中譚詠麟的歌曲和周公陪他過日辰,看似風平浪靜很沉悶,好戲卻在後頭,他見證過內地機關收「陀海費」,颱風逼近時,還跟隨家人前往海南省七洲列島落龍蝦網,目擊史前無例的巨浪,「船頭同海浪成45度角,比過山車強烈何止百倍。」他瘋狂嘔吐,似世界末日降臨,但香港漁民,總有份迎難而上,無畏無懼的精神。初期爸爸的漁船「珍寶六號」活躍海南島一帶,後來阿文有次避颱風,機緣巧合下「遠征」台灣基隆港,奈何只用望遠鏡,看着別人玩水上活動,或在船上遠觀當地風貌,他已心滿意足。之後再有機會坐三日三夜船,「遠征」韓國濟州島,寒流殺到,原本風和日麗都變灰暗,原來已是落雪,為漁船披上白白的新衣,亦為阿文四處飄泊的生活,添上浪漫色彩。



自小跟爸爸出海捕魚的黎健兒,現在擔當船長般的角色,因漁工不懂開船。

記者和漁網鬥爭良久,成功解到身形較大的魚,十分滿足。


和時代脫節 廿歲轉行做裝修

九十年代漁業開始衰退,阿文身邊朋友陸續上岸,和朋友話題格格不入,和時代脫節,當時只有廿歲的他,想到如果老竇換船,等於繼承漁業,深思熟慮後,不想做一世漁民,決定上岸做裝修工人至今。「嗰陣一離開香港,要好耐先返,冇後生仔想入行,這是漁業沒落的其中一個原因。另外,我相信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都沒真正接觸過漁業,政府無法幫助。」不過心中還是記掛海上生活,到珍寶六號後來的買家完成改裝交易的一刻,阿文見它最後一面時,「心裏面有千萬個唔捨得。」爸爸換鐵船,漁業生意轉移至內地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阿文經歷岸上的驚濤駭浪——2007年底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他突然收到妹妹電話:「阿爸隻船沉咗。」得悉爸爸上了朋友的艇,平安無事歸家,阿文頓時放下心頭大石,自此父親的漁民生涯亦畫上句號。此情此景,阿文依然歷歷在目,感慨萬千,他公餘執筆書寫六年海上生涯的回憶錄,並上載至facebook群組「香港漁民——我們都是水上人家」,「冇諗過自己『小學雞』文章會咁大迴響」,畢竟漁民教育程度不高,甚少書寫出海經歷,去年更吸引香港大學學生及發展資源中心高級研究助理羅家輝,收集文章及其他香港仔漁民的口述故事,加上魚市場粉絲尤炳軒,介紹各種香港常見魚類,並為魚繪插畫等內容結集成書,出版《做海做魚──康港漁業的故事》。「做海」及「做魚」是漁民術語,形容靠漁業做大生意,至於「康港」便是水佬話「香港」的發音。阿文欷歔道:「唔希望有日憑想像回味漁民文化。」時代變,人情轉,他希望漁民乘風破浪的勇敢,靈活多變的智慧能被記住。



當天的魚穫有墨魚、黃花、䱛仔、瓜衫、三點蟹等。

當天魚穫加少許陳皮清蒸,就是一餐。

當天捕獲十多隻清蒸三點蟹,蟹膏淡而清甜。


出海的日子

六十年代初香港仔避風塘泊滿漁船,當年漁民集中於香港水域捕魚。相片由冼培安提供

吳家文父母



於台灣海峽,海浪級數達八至九級,十分平常。

小時候的吳家文愛聽譚詠麟的歌,時至今日,更是謝安琪及韓國組合少女時代的粉絲。左下是其學生相。

記者:梁慧琳攝影:林栢鈞編輯:劉曉丹美術:孔文彬插畫:尤炳軒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2/198081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86

【旅遊籽】不只讀書一條路 14歲入行錶匠精製百萬陀飛輪

1 : GS(14)@2018-01-22 05:21:50

Rexhep14歲考入名錶界一哥百達翡麗學師,正式踏上漫長的工藝路。

【旅遊籽:浪迹遊蹤】錶匠這職業,總要跟「老工匠」和「式微」掛鈎。居於瑞士日內瓦的Rexhep Rexhepi,成功將沉悶的定律打破。「小時候我住在巴爾幹半島科索沃,赴瑞士工作的父親每次回家,都會帶上幾隻手錶。我好有興趣知道裏面的運作。」與錶的淵源,就從那時開始植根。直至14歲那年,他成功考入名錶界一哥百達翡麗學師,自此正式踏上漫長的工藝路,其後更自立門戶,創立了品牌「AkriviA」。


拜訪當日,他身穿一襲棗紅色的外袍,配搭粉橘色的針織衣服,我好像從沒看過錶匠穿着這麼活潑年輕的制服。工作室四四方方,三人正在埋頭苦幹,傳出哼哼唧唧的打磨聲。他介紹其中一人說:「我的弟弟也是從百達翡麗學師。」我不禁好奇他們是否出身鐘錶世家,Rexhep即澄清:「父母是在餐廳工作,弟弟跟隨我入行,現在協助我經營AkriviA。」

25歲自立門戶 最貴260萬港元一隻

AkriviA是Rexhep在25歲時一手創立的品牌,至今只是第五個年頭。品牌着重工藝的傳承,能夠人手製作的工序,他們堅持人手完成。因此,九成步驟都在工作室進行。不同於大型工廠,這裏的製錶流程不會打散分工,每隻錶只交由一位錶匠負責,從一而終。「現今很難找到好的錶匠,有能力處理所有步驟。」他設計的手工錶,共有逾200個部件,比一般的機械錶再多70項。每位錶匠雕琢兩至四個月才生產一隻,四個夥伴合計,每年只製作25隻。恒常系列的定價由79,000瑞士法郎(約64萬港元)起跳;售過最貴的一隻,索價320,000瑞士法郎,即約260萬港元。比起大路的名錶品牌,手工錶多一份精細。「就算是相同錶款,不同錶匠的手工有些微分別,出來的腕錶是真正的獨一無二。」錶面刻意雕通,清晰展現陀飛輪的跳動。「我覺得陀飛輪像錶的心臟,它的律動為手錶注入活力。」

百達翡麗考試 300人中取錄三人

店面的錶藏不多,基本上都是客人落單才製作,完工便送走,沒有現成貨。於是,Rexhep從抽屜掏出一隻金色的陀錶,「這是我人生第一隻手做錶,上面刻有我的名字。」他指示弟弟找出一隻一模一樣的陀錶,「百達翡麗的每位學生,第一課都是學做這錶款。」每年約有300人參加百達翡麗的考試,但只得三人能獲取錄。完成一個級別歷時三年,再進修更深造的課程。「部份人說陀飛輪的時間不準確,但我認為只要部件協調得好,是可以做出準確的陀飛輪。」自從70年代石英錶面世,便宜又準確的優勢大大打擊機械錶市場。然而,機械錶的工藝和質感,絕對比電池錶經得起時間的洗禮。話你知:瑞士人完成六年小學後,便有權選擇自己的出路。對學業無興趣的話,多讀四年初中,就可接受職業教育。所以Rexhep在14歲已經完成學業,並不是輟學去追夢。反觀香港的教育制度,強制要求學生讀12年書,試問教育又怎會只得一條路?


他與弟弟同於百達翡麗取得錶匠的專業認可,手上的金色陀錶是每位學生的第一份功課。

他設計的錶面刻意雕通,清晰展現陀飛輪的跳動。

Rexhep認為只要部件協調得好,是可以做出準確的陀飛輪。


AkriviA的手工錶共有逾200個部件,比一般的機械錶再多70項。

他的工作室共有四位錶匠,各人都有能力獨自完成製錶的所有工序。

由零件打磨、裝嵌陀飛輪到上錶帶,製作一隻手工錶要花上數以百個工序。



AkriviA地址:Grand Rue15,1204 Geneva網址:http://www.akrivia.com


Travel Memo機票:乘搭國泰航空來往香港及瑞士蘇黎世,經倫敦轉機,票價連稅約6,550港元,訂票:http://www.cathaypacific.com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免簽證匯率:1瑞士法郎約兌8.13港元交通:從學聯旅遊或Rail Europe網站訂購瑞士火車證,可於指定日數無限任搭火車、巴士及渡輪,三日通售225瑞士法郎(兌約1,830港元)上網卡:從Klook網站訂購1GB歐洲上網卡,售價為99港元,可於機場領取鳴謝:瑞士國家旅遊局(http://www.MySwitzerland.com


記者:陳海利攝影:鄭明川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1/202797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