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邱氏巧克力研發八年有成 帶領內埔農業轉型 檳榔農父女 傻瓜精神熬出本土巧克力

2012-1-9  TWM

八年前,屏東內埔鄉農民邱銘松與留學歸國的女兒邱致寧,為了替沒落的檳榔產業找出路,展開可可王國的夢 想。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經歷無數次失敗,終於開創出台灣首家本土巧克力品牌。
撰文•何珮郁 八年只做一件事,可以有多大的力量?可以打贏一場戰爭,還是種出台灣本土第一塊巧克力? 這是一個現代版「愚公移山」的創業故事。一位屏東鄉下務農的老爸爸,加上一位從紐西蘭留學歸國的女兒,一
位種植,一位研發,同樣用堅持到底的「傻瓜」精神,打造出台灣第一家本土巧克力品牌──「邱氏巧克力」。

吳寶春說讚    登門找食材車子駛進距離屏東火車站三十分鐘車程的內埔鄉,從一望無際的檳榔樹景觀,轉進小鎮 熱鬧的市集裡,邱氏巧克力的出生地「邱氏咖啡貞甫餐飲苑」就隱身在其中一條僻靜的巷子裡。

走進這棟百年的磚瓦屋裡,從斑駁的木造地板上,依稀可見歲月的痕跡,一拉開日式木門,撲鼻而來就是一陣熱 可可的香氣。每到假日,這家南部鄉下小店就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客人,有時一天多達上百人,比台北市鬧區的咖啡 廳還熱鬧。在寒冷的冬天裡,想喝上一壺店內人氣最旺的招牌熱可可,可能得排上四十分鐘。

如果想買一盒招牌生巧克力回家品嘗,老闆邱銘松不好意思地說,「沒有現貨了,排隊的訂單還有近百盒,至少 要等兩個星期!」從二○一○年十月研發成功至今,短短一年多,靠著網路上「呷好道相報」的口耳相傳,就已賣 出三千多盒。

一提到邱氏巧克力,連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都馬上大讚:「真的很棒!」一一年九月,為了尋找研發新麵包的在 地食材,吳寶春特地造訪邱氏巧克力。他強調,國外進口的可可原料都會將大量的可可脂萃取出來,但邱氏巧克力 卻完整保留下來,讓做出來的巧克力更加入口即化,連熱可可都格外濃郁香醇,一改他對熱可可的甜膩印象。

其實,邱銘松和女兒邱致寧並非台灣種植可可的先例,但他們卻是克服技術困難、自製生產出巧克力的第一人。 也就是說,種出可可豆不容易,但要做出巧克力,更是不容易。

檳榔樹遮蔭    護著可可長大八年前,種檳榔樹三十年的邱銘松,意識到檳榔的價格一年不如一年,遲早成為夕陽 產業,因而開始思考轉作其他作物。在栽種可可樹之前,他曾嘗試種植咖啡豆,但價格競爭仍不敵國外進口的咖啡 豆,「我研究之後發現,台灣的可可市場每年以一○%的速度在成長,這三年來,價格更是翻了一倍。」於是,邱 銘松決定嘗試種植同為熱帶作物的可可。

「種了之後,才發現可可這東西很龜毛、很難搞,也很好玩。」走進邱銘松的可可園,會發現高聳的檳榔樹和人 一般高的可可樹共榮共生,這也正是他種植的獨到之處。他解釋,可可樹適合生長在高溫多雨的環境,最佳的年均 溫在二十八度左右,但果實成熟之後,又不能曬太多太陽,否則會爛掉,原先種植的檳榔樹正好發揮遮蔭的功能
,兩種作物都能兼顧,反倒成為很好的種植環境。

可可種成功後,一年收成一噸的可可果反而成為新問題,要賣給誰?台灣根本沒有巧克力上游產業,食品廠都是 向國外買現成原料,於是邱氏父女決定用自家的可可豆做巧克力!

一般而言,可可豆採收後會經過烘焙與壓榨研磨,成為基本原料,再透過精煉、加入配方,最後才成為我們吃的 巧克力。然而,最關鍵也最複雜的精煉和配方技術,往往也是每一家巧克力製造商的最高機密。

為了尋訪關鍵技術,邱致寧曾寫信到幾家國外知名巧克力公司,希望能拜訪參觀,得到的卻都是冰冷的回絕,「 我連大門都進不去。」邱致寧嘆了口氣。

「學校圖書館裡,幾乎所有關於巧克力的書,都被我借走了。」邱致寧說,文獻資料的紀錄都是點到為止,只有 約略的步驟,卻沒有精確的數據資料,想找到正確的方法,只能完全靠自己摸索。
自創配方 成敗在一度C 一○年夏天,邱致寧號召弟弟和幾位好友一起加入研發團隊,這群人全來自不同背景,邱致寧學企管,其他人則
有獸醫、修車廠員工等。沒有政府的補助金,只有爸爸的老本和四處借貸的資金,儘管對巧克力的認識是從零開始
,但為了替在地農產找到一條新出路,他們展開了一段巧克力地獄的日子。

「做巧克力最難的部分,就在於每一個細節都是關鍵!」一開始,他們就在研磨方法上耗費不少時間。由於台灣沒有專門研磨可可豆的機器,只能用替代機器嘗試,「可可的濃稠度太高,容易讓機器的馬達卡死。」為此,他們 磨壞了三台價值三、四十萬元的機器,口感上卻達不到應有的細緻度。

邱致寧只好從國外訂購專業機器,沒想到機器好不容易到了台灣,卻沒有說明書,「萬一管線接錯,機器就會爆 炸。」為了搞定這台更貴的機器,他們找來懂機械的親友仔細研究,一群人光是組裝好這台機器就花了一個月,總 算順利克服研磨這道關卡。
但這只是跨出第一步,距離巧克力的天堂還有一大段距離。 研磨好的可可漿,下一步必須進入「調溫」的程序,讓可可漿達到結晶點,成為固態的可可磚原料。「所有的資
料上都只講到升溫、降溫的步驟,卻沒交代調溫時,環境所需的溫度和溼度。」她說,成敗往往就決定在一度C的
微小差異。

然而,同時有溫度與溼度兩個變因,要實驗出最佳的組合,何其容易!經歷了數十次的失敗,倒掉上百公斤可可 原料,幾個月來的努力,卻始終不得要領,加上不斷累計的原料、機器、時間成本,都造成不小的壓力。

「那時候,真的很想放棄!」在那段時間裡,邱致寧幾乎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有時候甚至兩三天沒睡覺,健康 一度出現警訊;但是,「最痛苦的是,不知道失敗的點在哪裡,想要改進,都不知道自己哪個細節做錯了!」邱致 寧回憶起當時的自己,每天身上都是濃濃的巧克力味,聞到都會怕,團隊的士氣更是陷入一片低迷,進度整整停滯 了近一個月。

商機來了    內埔農民跟進後來,因為和農委會訂下產品發表的日期,被時間壓力追著跑,團隊不得不重新振作。 再度經歷了一輪微調與失敗後,在調溫的程序上,總算有了關鍵突破,終於成功生產出苦甜巧克力與黑巧克力。

但唯獨招牌生巧克力卻卡在配方融合的瓶頸上,品質無法穩定下來,眼看距離發表日期只剩四天,「在最疲累又 緊張的時刻,我阿嬤過世了。」邱致寧回憶,「爸爸站在窗邊,望著可可園思考了好久,一直掙扎著要不要延後發 表日期。」但是父親那沉重的背影,讓她想起那些在颱風過境的日子裡,全家一起把一棵棵被吹倒的可可樹,扶起 來重新用竹竿固定,樂觀等待雨過天青的回憶,她說什麼也不能在這臨門一腳的時刻放棄。

邱家人相信,或許是阿嬤冥冥之中保佑,讓他們在發表的前兩天,終於大功告成。「成功做出來的第一盒生巧克 力,就是獻給阿嬤的!」邱致寧微笑地說。

到了發表會前一晚,個性要求完美的邱致寧,再次一一確認要發表的巧克力成品,卻發現因為溼度沒控制好,使 賣相變差。

當下,邱致寧立刻決定熬夜重做,希望在第一次發表會上,能將嘔心瀝血的心血結晶,完美呈現在世人眼前。「 我一直趕工到早上八點,剛好趕上發表會時間。」直到最後一刻,邱致寧才終於可以放鬆下來,這時她已整整與可 可漿奮鬥了三個月。

當初,瘋狂投入種植、研發生產巧克力,邱家人曾經被很多人嘲笑是傻瓜;現在,幾乎每天都有農民上門,為的 就是請教可可的種植細節。如今,隨著邱氏巧克力的研發成功,內埔鄉附近已有不少農人改種可可樹,種植面積達 二十甲,這些可可果都被邱銘松收購作為巧克力原料。

在台灣農業轉型的十字路口,邱氏父女憑著一股熱情傻勁,找出自己一家的生路,也幫家鄉農友找到轉型的新出 路!

邱氏巧克力 成立時間:2010年10月 負責人:邱銘松

主要產品:招牌生巧克力、屏東咖啡生巧克力、苦甜巧克力、黑巧克力、熱可可月營收:約10萬元(只計算巧克 力產品、不含咖啡店內營業所得)可可如何變成巧克力?

採豆之後須發酵7至10天,再日曬約1到2周,曬乾後的可可豆經過去殼、烘焙,進入初碎程序,再加上機器連續三 天的研磨,成為待調溫的可可漿,調溫結晶後的可可磚,需儲存3周至1個月,方可成為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再進一 步加溫塑形,便是我們吃到的巧克力,整套製作流程約需兩個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03

雙面檳榔:湖南特色“腫瘤”和地方支柱產業

黃群最近的情緒糟糕極了,他原本正在籌劃做一款主要針對年輕人的“網紅”檳榔,但前不久一位最親近的朋友被診斷患上了口腔癌,很多人都說與長期吃檳榔有關,這讓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猶豫和不安之中。

“檳榔真的有毒?真的會致癌?那做檳榔就是掙昧良心的錢嗎?政府為什麽還鼓勵發展?”他對第一財經1℃記者發出一連串疑問,但又像自言自語,無需答案。在他身後是檳榔產業園,他原來的家就在那里,因產業園建設,他家獲得數額巨大的拆遷款,多位家人在檳榔企業工作——檳榔已經成為黃群家鄉湖南省湘潭縣的一大支柱產業,該縣提出一個5年到500億元產值規模的發展計劃。

一級致癌物

在中國,檳榔是一味傳統中藥,曾被稱為四大南藥之一,並被收入《中國藥典》。但最近,檳榔致癌的話題又一次成為熱點。

據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新聞稿《“嚼檳榔與口腔癌”湖南現場調研會在湘雅醫院召開》稱,4月13日-14日,中華口腔醫學會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前往湖南省開展現場調研工作。中華口腔醫學會俞光巖會長表示,湖南省一直以來都是口腔癌的高發省份,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年收治口腔癌患者的比例是在全國領先的。初略統計,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現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這個比例非常驚人,腫瘤防控的形勢非常嚴峻。

上述數字觸目驚心,但檳榔致癌的說法則早已有之。2003年8月,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發表報告,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將其與煙草、酒精等致癌物列為同一類。

上述結論在檳榔生產大省湖南並未得到統一認可。至今,湖南的檳榔企業和行業協會的觀點都是WHO的結論主要源於對印尼等國檳榔制作和食用習慣的調查,而湖南以生產和食用幹果檳榔為主,沒有被納入調研樣本。

不過,早在1986年,湘雅醫院就發現因咀嚼檳榔導致的口腔粘膜下纖維性變病例,以及隨後回訪發現口腔癌病例。

2014年1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黃龍、翦新春在《國際口腔醫學雜誌》發表的論文《檳榔致癌物質與口腔癌》提到:檳榔為一級致癌物,咀嚼檳榔引起口腔癌緣於檳榔中的檳榔堿、檳榔鞣質、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具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性和致癌性。檳榔堿可誘導口腔成纖維細胞、角質形成細胞和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程序死亡。含鞣質的檳榔多酚是檳榔的主要致癌成分。咀嚼檳榔可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OSF是一種癌前病變,經過長期的慢性病理過程可惡變為口腔癌。檳榔咀嚼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活性氧,造成DNA氧化性損傷和激活癌基因的方式促進癌癥的發生。檳榔提取物還可能通過活性氧增強舌鱗狀上皮細胞癌細胞株刺激血小板聚集的效應,從而促進舌癌轉移。

一邊是中藥,一邊是一級致癌物,小小的檳榔交集著截然相對的兩面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藥協會高級顧問李連達指出,“嚼檳榔”與“檳榔入藥”的根本區別,包括加工、炮制及用藥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他認為,食品檳榔用石灰水浸泡,再加強堿性、刺激性很強的香精、香料等,這些輔料有致癌物質,且易引起口腔黏膜損傷;而中藥檳榔則須經炮制、加工、提取、除雜,有明顯的解毒作用。

國內最大的檳榔果種植地在海南省,而不產檳榔的湖南省則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檳榔生產加工地。湖南省生產、食用的主要是幹果檳榔,加工過程中加入了較多的輔料。

一方面,生產幹果檳榔的湖南省成為了最大的檳榔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湖南也成為食用幹果檳榔最大的省份,而咀嚼幹果檳榔引發口腔癌變已經被臨床驗證。

據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天心分部提供的信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曾對湘潭進行過調查,發現嚼檳榔者中66%有口腔黏膜病變,而不咀嚼檳榔者的這一數據僅為1.5%。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是一種慢性、隱匿性、具有癌變傾向的口腔黏膜病,表現為口中出現水皰、口幹、灼痛,局部或全口黏膜蒼白,並有不同程度存在進行性張口受限,癌變率為7.6%~10.45%。據粗略估計,湖南60%的口腔癌患者與嚼檳榔有關。上世紀90年代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不嚼檳榔的人口腔癌變率約為0.3%,而嚼檳榔者則升至7.6%,而在今天,相信這一數字是大大增加的。臺灣衛生署一項最新報告表明,臺灣口腔癌患者10年內增加了近3倍,其中九成患者有長期嚼檳榔的習慣。

長沙市中心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鄧立勇介紹,根據湖南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最新發布的湖南省腫瘤統計數據:湖南省腫瘤粗發病率為213.2/10萬,粗死亡率為142.03/10萬。全省每年約有15萬的新發癌癥患者,有近10萬癌癥患者死亡。其中,口腔癌在男性發病率中位列第七,被稱為“湖南的特色腫瘤”。

更為令人憂慮的還不止這些數字。

湖南省口腔醫學會會長翦新春教授表示,湖南省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檳榔加工、消費基地,檳榔的消費水平幾乎與香煙並列。過量、過長時間的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威脅極大。自1984年在中國大陸地區發現因咀嚼檳榔導致的口腔粘膜下纖維性變病例,以及隨後回訪發現口腔癌病例以來,湘雅醫院的口腔癌患者逐年快速增加,並且患者發病年齡有非常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2006年,官方抽樣調查數據顯現,湘潭市檳榔的最小咀嚼者僅1歲,最大年齡為81歲。大部分人每天至少吃一包檳榔(約17片)。4年之後,湖南省檳榔職業協會發布的《湖南區域食用檳榔流行病學研討》數據顯現,湖南的檳榔咀嚼率為38.42%,咀嚼者最小3歲,最大71歲,30歲至40歲的人群咀嚼率最高,到達50.36%。

支柱產業

湖南省並不出產檳榔,但檳榔產業已經成為該省一些地方的支柱產業。

湘潭是湖南人嚼檳榔的源頭,食用檳榔在湘潭已有400年的歷史。據稱,因為湖南氣候比較潮濕,而檳榔有驅濕驅寒的作用,所以造成了嚼檳榔的習俗。湖南檳榔原料主要來自於海南省。

我國大陸地區檳榔產地在海南省,2010年起該省檳榔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2017年海南檳榔全產業鏈總產值200億元以上,成為海南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當年該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62.5億元。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湖南省2017年檳榔產業的產值規模已近300億元,並且一些地方出臺了相應的激勵政策,產業規模成長迅速,還將繼續擴大。

湘潭縣檳榔產業的發展情況可以窺探出湖南省對這個爭議產業的態度。

“打造中國檳榔文化名城,做大做強檳榔產業,確保檳榔產業銷售收入三年實現300億元,五年實現500億元的目標。”2017年8月6日,湘潭市天易經濟開發區對外發布信息稱。

2007年,檳榔文化被納入湘潭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天易經開區介紹,2016年,天易經開區檳榔全產業鏈上交稅收近億元,占全區稅收總額的10%,檳榔產業全產業鏈從業人員達6萬人,年發放工資約30億元。

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介紹,入駐天易經開區的部分檳榔龍頭企業率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湖南省著名商標、湖南省名牌產品、省優質合格產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構成了湖南檳榔食品的第一方陣。截至2017年底,天易全區全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10家,年制成品超過10萬噸,全產業鏈年產值超130億元。

產業的強勁發展也讓地方政府熱情高漲。以湘潭為例,湘潭市、縣兩級政府先後下發《湘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支持檳榔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若幹政策的意見》、《湘潭縣人民政府關於支持檳榔產業發展的意見》,旗幟鮮明地支持檳榔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提出了“打造中國檳榔文化名城,做大做強檳榔產業,確保檳榔產業銷售收入三年實現300億元,五年實現500億元”的具體目標。湘潭縣成立了檳榔辦,成立湘潭檳榔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檳榔產業發展,由縣長任組長。

湘潭縣財政還聯合檳榔企業和社會資本,發起設立檳榔產業發展基金。同時整合縣內相關專項資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以貼息貸款、以獎代投方式,重點支持檳榔產業發展。

當地還提出組建檳榔產業研究院。由政府牽頭,高校、科研院所與檳榔加工企業共同組建研究院,每年安排100萬元以上經費,主要科技攻關檳榔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研究制定食用檳榔的系列標準,精深加工檳榔系列產品。同時,由政府委托有資質、有能力的單位牽頭研發,加快檳榔加工自動化設備的研究和開發。

為表明對“創新”支持的力度,《意見》中還明確“支持企業研發新產品,對年納稅500萬元以上企業,每推出一個新品種,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單個企業年度內本條款獎勵總額不超過50萬元。”

在湖南的另一個主要檳榔生產地益陽市,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類似的激勵政策。

黃群正是被政策所感召,設想在開易經開區做檳榔,但朋友罹病的消息給他還沒開始的創業以巨大打擊——一邊是巨大的市場前景誘惑,一邊是產業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使得這個年輕人陷入了深深的抉擇痛苦之中。

“吃檳榔會上癮,賺錢也會上癮,這種刺激總會讓人欲罷不能。”黃群說。

標準與未來

盡管檳榔產業越來越壯大,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回避。

“湖南那麽多人吃檳榔,但實際上我們對這個產品到底怎麽定位至今都沒有標準,這肯定對產業發展不利——當然,如果大量臨床標準能夠證明檳榔存在可評測的毒害性,那麽這種產業是不是應該鼓勵發展,又是另一個思考。”5月3日,湖南省衛計委一位主管幹部在與第一財經1℃記者聊天時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在湖南,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很多人都愛咀嚼檳榔,但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對吃檳榔行為極為反感,主要因為咀嚼檳榔的形象不雅、影響環境衛生、對口腔傷害巨大等,這些持反感態度的人中有不少本身就咀嚼檳榔。

即使時不時有檳榔致癌的輿論沖擊,但湖南省檳榔產業似乎並未受太大影響,反而越做越大。2016、2017年,湖南檳榔企業“口味王”連續兩年冠名湖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和元宵晚會,同時,多家企業冠名動車、高鐵,這些行為引發社會廣泛關註,輿論浪潮中就包含了檳榔定位及其營銷泛濫的擔憂。

2018年3月25日,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檢察長馬賢興在其微信公眾號“山虎說法”上發文《檳榔廣告何時休?》,指出湖南省檳榔廣告已陷入全面失控的尷尬境地,提出應該加大監管,全面禁止檳榔廣告。

檳榔營銷泛濫的另一面是對檳榔如何定位。湖南省工商局一位主要部門工作人員以個人身份發表看法,“檳榔如果是藥,那毫無疑問就按藥品來管理,這一塊目前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對社會上普遍的食用檳榔該如何定位,如果當是食品,那麽對世衛組織的一級致癌物定義、咀嚼檳榔可導致口腔癌的臨床報告等等這些信息該如何應對呢?因為食品就應該是無毒無害的。”

湖南十二屆人大代表趙羅海於2017年湖南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盡快出臺“食用檳榔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和“食用檳榔生產規範”的建議》。2017年5月26日湖南省衛計委在回複該建議時提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應具備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基本條件。國家目前是將檳榔定位為藥品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進行管理,沒有把檳榔列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目錄。”

湖南省一直想制定食用檳榔的地方標準,但情況並不樂觀。

2013年,湖南省原衛生廳開展了立項後的審查論證工作,先後在多位廳領導主持下,組織了5次專家集中審查論證,研究食用檳榔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問題,但均未獲得專家組審查審定,主要是對檳榔的安全性和食品定位存疑。在充分考慮行業現狀的前提下,專家認為檳榔與香煙類似,建議將檳榔歸入嗜好品進行管理。

2015年,湖南省衛計委再次啟動標準立項工作,但先後被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部門予以否定。2015年5月2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予以了書面答複:“2003年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以保證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地方食品特點和飲食習慣。鑒於國際權威醫學機構業已定論,請你省依法、審慎決策。”

2015年5月,湖南省重新啟動《食用檳榔生產衛生規範》的制定工作。

2016年6月底,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告知湖南省衛計委,認為食用檳榔目前在我國的安全性和食品的定位尚不明確,要求暫停制修訂與食用檳榔有關的一切食品安全標準。

2016年底,湖南省將《湖南省地方標準食用檳榔》歸為食品行業標準進行管理,不納入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與湖南省政府領導就檳榔標準和科研立項問題進行了會談,國家衛計委有關領導表態支持湖南省有關工作,將配合湖南對食用檳榔開展食用安全性研究,明確檳榔的定位。

目前,湖南省的食用檳榔地方安全標準尚未完成制定。湖南省衛計委認為,檳榔的食品定位和安全性尚不明確。

對於食用檳榔的宣傳推廣,目前也沒有特別的約束條款,一切跟普通食品無異,有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在其產品包裝上標註警示語,提醒長時期過多食用檳榔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但只有少數產品有這類標識,且一般標註並不醒目,而對“致癌”只字不提。

不過,檳榔產業的發展仍在不斷壯大。僅湘潭縣,就在天易經開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園選址1~2平方公里,建設檳榔產業園和檳榔產業孵化器,作為檳榔全產業鏈發展的主要載體。

4月10日,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湖南口味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陳義在談檳榔產業時提到,目前檳榔產業還處於快速發展期,年均增速超過30%,離成熟期至少還有十年時間。他預測,未來這個行業至少將達到千億級的市場容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93

懶理水災民眾湖南官吸煙嚼檳榔遭處分

1 : GS(14)@2017-07-09 03:54:52

■劉壯無視災民訴求,抽煙嚼檳榔,並有女子為他撐傘。



內地南方多省暴雨成災,重災區湖南省長沙市被爆官員醜態,一名鎮幹部在面對災民訴求時,對糾紛坐視不理,他只顧口嚼檳榔、手拿着煙,身邊還有一名女性為其撐傘。有關片段在網上被瘋傳,引起網民強烈不滿。連官媒也抨擊這類官員「國際巨星的派頭,鄉村土豪的格局」。目前當事人已遭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據悉,這段以「長沙市望城區靖港鎮幹部呷着檳榔叼着煙,女幹部撐着傘抗洪救災」為題的貼文,並附相關視頻,前晚在微博發佈後被瘋傳。知情人指,片中內容是受災群眾與望城區靖港鎮的幹部交涉時,雙方發生爭執。片中有群眾不滿官方救災不力,情緒激動地向官員陳情。但片中卻有一名幹部一副懶理神情,呷着檳榔,背手拿煙,且有一名女子為其打傘。網民怒斥中共官員「檳榔加煙,法力無邊」。連官媒評論文章也抨擊這種劣官「國際巨星的派頭,鄉村土豪的格局」,不僅沒把群眾當成一回事,還把自己當成土皇帝。



■湖北700年古建築觀音閣在洪水中屹立不倒。

700年觀音閣屹立不倒

官方事後公佈調查結果指,片中當事人為靖港鎮蘆江社區主任劉壯,事發時確實在抽煙嚼檳榔,也沒有積極主動開展勸解工作,且該視頻前一分半鐘左右時間由一女性幫其撐傘。望城區紀委最終決定,給予在現場處事不力的靖港鎮紀委書記鄧治國通報批評;給予劉壯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相對於官員防災不力,湖北省一座逾700年歷史的鄂州觀音閣,據稱歷經幾百年、多次洪水沖擊仍屹立不倒。位於長江鄂州段中心一塊礁石上的觀音閣,被譽其為「鄂州第一名勝」。前日有網民專程到長江邊對觀音閣航拍,可見洪水已淹沒觀音閣下方逾十米高的基座,但仍安然無恙。網友讚嘆:「那會兒沒有豆腐渣工程!」但有內媒調查指,觀音閣在歷史中也多次損毀,但屢毀屢建,修繕工作從未間斷。湖南紅網/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7/200815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