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不再屬於「本土人」 中環人

1 : GS(14)@2013-02-26 00:48:38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BA%E3%80%8D/79500
香港本土意識在上世紀70年代起迅速發展,雖以華人意識為主,但也帶有濃烈西方自由意識。回歸逾15年,本土意識再抬頭,不過主客觀環境已大變,更與蜂擁流入港的內地主流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當中引爆不少衝突點。
此前,筆者曾寫過一篇標題是《不屬香港人的香港》的文章。當時讀者們反響很大,今次希望再分享對這方面的看法。香港要成功發展,港人必須痛苦地接受一個事實:香港非屬香港人!當然「非屬」一詞不代表香港人要委屈地「反主為客」,或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來迎合新來的「客人」。
由於經常出差,很多時會接觸到內地五湖四海的朋友,他們的普通話字正腔圓卻不懂說廣東話。問他們「老家」在哪?他們卻異口同聲說:「我是香港人!」
其實世界上的大城市,外來人口所佔比例一點都不低,外來人口多代表這個城市有吸引力、有發展機會,理論上是好事。舉例,按非正式統計,英國首都倫敦市有32%人口(包括流動人口)並非在英國出生,美國紐約有不少於35%人口(包括流動人口)在外國出生。套用在香港,就代表香港應有逾200萬外國出生人口(不包括內地),比例非常高。如比較一下內地城市,估計北京和上海外來人口比例也超過兩成,廣州外來人口比例更超過三成。深圳有戶籍人口僅佔常住人口兩成,這就是說外來人口是深圳戶籍人口五倍,比例之高在各大城市中是榜首。再看看東莞,東莞市總人口逾600萬,平均每四人就有三位是外地人。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感覺目前香港的確愈來愈「國家」化,與國際化步伐愈來愈遠。對一些非中國市場有關的東西愈來愈不感興趣。美國經濟可能是例外,在聯匯下港元和美元掛鈎,美國變相成為香港金融政策的「終主國」,香港人才會這麼關心美國的經濟形勢。
每年三、四月國際七人欖球賽舉辦期間,數以萬計外籍人士集中在跑馬地、大坑或銅鑼灣一帶活動,大球場一帶都實施交通管制;整個區域的交通接近癱瘓,走在銅鑼灣彷佛身處外國,其實也挺有趣。不過,普遍來說港人對欖球賽反應冷淡,甚至不知道這賽事的存在。不過,筆者認為舉辦賽事能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港,始終是一件好事,雖然活動的性質與民生脫節,不過,這不是更能凸顯香港作為國際自由開放城市的包容性嗎?
(轉載自etnet財經‧生活網etnet.com.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