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攜程收購快捷酒店管家:10個人幹18個月賣了幾千萬美金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104.html

梁建章是攜程新任CEO,連長是航班管家與酒店管家CEO,李銳是快捷酒店管家CEO。

看來攜程也開始學習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端的併購和投資策略了。先養魚,等魚差不多的時候,再出手捕撈。

馬云曾經說過,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的佈局慢了,彌補的策略是收購和投資,阿里巴巴相繼投資陌陌、美團、高德地圖等應用,被稱作移動互聯掃貨機。

2月21日,攜程創始人梁建章重返攜程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兼CEO,這被視為重振攜程的開始。

在基於PC的鼠標+水泥時代,攜程是在線旅遊領域當仁不讓的Big brother。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類在線旅遊應用風生水起,攜程缺席了。

上任3個月,梁建章出手了,實行的策略是收。

微信上問連長,嘿嘿一笑沒了下文,但其發佈的照片已經說明了一切。沒事,我們有的是線人,從在線旅遊圈打聽到如下信息:

攜程與快捷酒店管家已達成收購或者投資協議,快捷酒店管家成為攜程除自身移動客戶端之外的獨立發展業務,雙方交易額沒太確認,請知情人士透露下?傳快捷酒店管家估值數千萬美金,目前不確認攜程是全資收購還是部分戰略投資。

快捷酒店管家是什麼?看了下百度百科,描述繞死了。

快捷酒店管家與酒店管家(現在叫連酒店)都是航班管家旗下的酒店預定應用。酒店管家是2011年2月上線,專注中高端酒店預定,快捷酒店管家專注快捷酒店預定,號稱屌絲必備的訂房利器,就是本次緋聞的女主角。母公司叫航班管家,航班管家的公司名稱為北京市活力天匯科技有限公司。

活力天匯旗下彙集了航班管家、酒店管家、快捷酒店管家和高鐵管家等多款商旅類手機應用。

好亂的關係。

簡而言之,現在攜程從這一堆雜亂的兒童中挑走了快捷酒店管家這孩子,其他的不要。

這一堆孩子的爹叫連長,真名無從考證。國內移動互聯網相當早期的創業玩家。最早從航班服務應用航班管家入手,後來擴展到酒店預定應用。整個公司曾獲得A輪紅杉500萬美金,B輪經緯1500萬美金投資。

據說快捷酒店管家只有10個人,幹了18個月,一下子賣了幾千萬美金。

我的看法:

一、PC端的巨頭們開始收割了,有的是錢,買。

不消說BAT三巨頭早已金錢如麻,搜狐與攜程也各自坐擁10億美金嗷嗷待購。最近除了阿里巴巴像收割機一樣批量採購移動互聯網公司,搜狐也在意圖使用旗下產品去盤活整個集團資產,攜程的這一次出手,也可認作是梁建章新政向移動互聯網進軍的實質舉動。

4月25日,梁建章親自為攜程無線客戶端站台演示新功能,並提出攜程要從鼠標+水泥的模式變為大拇指+水泥的模式。這是必須要進行的戰略調整,對於PC端的巨頭們來說,已經是各種垂垂老矣,必須要在移動端卡位,沒來得及自己卡住的,那怎麼辦,窮得就剩下錢了,收。

二、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出路,巨頭來襲,賣。

和大公司相比,創業型企業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與快速的執行能力,已在移動互聯網的各個十字路口駐紮,移動互聯網與PC端的幾個主路徑不一樣,人們的時間和行為被嚴重碎片化,他可能闖入到任何一個十字路口找到你的產品和服務,但這種偶然性增強,其實削弱了進一步的發展。

通過與巨頭聯姻,增強了品牌,交代了前期投資人,激勵了創業團隊。背靠大樹好乘涼,越來越多的移動互聯網開始向巨頭靠攏。這是不得已的趨勢,也是好事,對創業者與大公司來說都是最好選擇。

三、創業公司品牌背書被增強,團隊獲得激勵。

收購也好,投資也罷,其實是高品牌對小品牌的背書。快捷酒店管家被收購,傍上了乾爹,除了以後各種資源源源不斷,在自身品牌上,也摘掉了苦逼創業苦熬的標籤,創業團隊得到了新激勵,同時把其他同類競爭預定應用甩在了身後。

誰找到了乾爹,誰就跑得更歡了。

對於攜程來說,我覺得投資比收購要好很多。投資只出錢和資源,操盤的還是創業者。要是收購的話,創業者套現閃人,業務甩下,顯然不是好結果。

三個老男人,他們在一起了。不管怎麼說,恭喜這些在移動互聯網大河裡提前上岸的。

剩下的同類酒店預訂應用創業公司,看著快捷酒店管家的笑靨如花,可能略微有點蛋蛋的憂桑。

如果你知道更多信息,請留言,感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32

【案例】三個月賣米200萬――富軍如何用微信賣栗米?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1/57553.html

三個月,一個人,依靠微信朋友圈,賣掉100000斤各式栗米,總值接近200萬。栗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有機大米品牌,發展成有300個長期客戶,2萬名潛在高端客戶的大米品牌。在華語商學院的圈子里,富軍已經成功打造出這麽一個形象:“買有機好米,找富軍!”他是怎麽做到的呢?i黑馬第一時間分享這篇新農人用微信做大米營銷的案例,希望給大家啟發。在2013年之前,富軍一直在做五金配件外貿生意,這個從小山村出來的山東漢子,考上大學,在上海白手起家,從不懂一句英語開始,到每年和老外完成一個多億的訂單,富軍的第一次成功創業走的是千千萬萬個小企業家都走過的路――聰明,勤奮,執著,在上海找到一方立足的天地。賣大米,純屬偶然。富軍太太的家鄉在東北,家里做飯,孩子大人平時都只吃家鄉寄來的有機大米。送給朋友,大家也都說好。有一天,太太跟富軍開玩笑:你這個金牌銷售,啥時候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把咱家鄉的好大米推廣出去,讓我們認識的人都能吃得健健康康的。在太太的啟發下,富軍開始了自己的米商生涯。微信好友加出了靈感富軍的朋友圈內某條被點贊的消息,微友們對富軍的消息不吝誇獎。有糧在手,但往哪送是一個問題。富軍把自己所有的社會關系梳理了一遍,還發動外貿團隊里的小夥伴,把這些年打過交道的大米潛在客戶全部列出。這個豪爽的山東漢子,最早送米都是10斤、20斤、30斤的送,就像小時候村里招待客人那樣。也不管有用沒用,富軍說,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大方。不過,在最初一波大米送出之後,賣米事業有點舉步不前。老客戶總是有限的。接下來該送給誰呢?正巧那時候商學院組一次戶外旅行,富軍也參加了。旅行的時候大家都愛找樂子,有一天,富軍與和隊里的同學比賽:到了制定地點。看誰能先收齊三十個微信號――那個時間,2013年年初,微信很熱,人們開始不再交換名片,而改用加微信。一周的戶外之旅,富軍的微信好友發展到一千多名。(創業家&i黑馬:任何微信營銷都需要兩個基礎條件,一個是一定的好友數,另一個是較為緊密的關系。顯然富軍通過商學院的活動,積累了大量和自己有緊密關系的人脈。這種通過參加某個組織,獲得大量優質人脈資源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某創業者通過參加黑馬會,通過一系列的線下活動後,他的人脈迅速擴展了一倍多。)或許是艱苦的戶外活動深了微友的感情,也或許是相似的背景和經歷讓大家特別有共同話題。富軍還發現,當他嘗試在朋友圈內介紹自己的大米時,效果出奇得好。自商業需要事件營銷富軍不遺余力推銷大米的形象並沒有遭到大家的反感,相反,人們開始記住了這個自信、開朗、樂善好施的“富軍”,他在商學院的微信朋友圈中勾勒出了一個公眾形象。有趣的是這時候,他的好友加到了3000,而見面超過三次的不到10%。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雖然沒見過富軍,但都知道,他是商學院里賣米最有名的人。隨著微信好友的迅速擴張,線下的互動也變得重要起來。富軍策劃過一次線下活動,帶來了很好的效應。雖然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做過品牌,但敏銳的富軍發現,事件營銷總會帶來爆炸式的效應,有趣的話題能夠在商學院圈子里引發關註和討論。誰能吸引眼球,引發話題,誰就能得益。在社交化網絡里,這個規則經久不衰,沿用到小規模的朋友群里,一樣有效果。12月1日,上海國際馬拉松又給了富軍靈感。跑步和賣米如何結合到一起?富軍決定繼續強化自己給人的印象:為了賣米,老板可以不遺余力親自上陣。於是,就出現了馬拉松賽場上那只背著米袋子奔跑的憤怒的小鳥,這只背著米袋子,渾身貼滿二維碼的小鳥吸引了大量媒體的關註,連上海馬拉松最美麗選手廖智都來合影,這個“憤怒老板”登上了各大新聞頭條,商學院的同學都看到了,富軍不但成了話題人物,而且還成了新聞熱點人物。從2月份和老婆開玩笑決定賣米,到之後開始向微信好友贈送大米。到8月26日正式開始登記賣米時,富軍發現,糧倉里的米已經沒貨了。新米需要預約購買。之前適銷對路的圈層營銷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了威力。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富軍每天都收到微信上訂米的訂單。人們在微信朋友圈跟他打招呼,通常就是:富軍,我認識你,你家大米我吃過,很好,我要定一年。”到11月底,富軍累計了全年訂戶200個,銷售大米200萬。這真的是他一個人創下的成績,訂戶大都來源於各種熟悉或者素未謀面的微信好友。朋友圈內容建構富軍的朋友圈消息維持在每周6條。起初,一切都緊緊圍繞“栗米”,如各種栗米銷售組合套餐,健康生活方式。當積累了三萬好友之後。富軍的朋友圈自成了一個“媒體發布中心”,上面出現了很多商學院活動召集,社會公益活動發布,各種商業資源交互信息,咨詢求助。富軍把朋友圈完成了一個自媒體,在打造栗米品牌的過程當中,每當遇到問題,他就求助,栗米的名字,到廣告語,到很多活動的創意都來自朋友圈高手的創意。朋友們也通過關心富軍事業,到對栗米這個品牌產生強烈的認同感。發展到後來,更把富軍當作了有求必應的“萬能消息中心”。每天在朋友圈吆喝自己的產品,會有人反感麽?“有,但是更多人給我點了贊,並且每天我都有大米訂單。嫌我煩的朋友們也無非是親切地和我調笑一下:富軍跌進米缸了,有時候看到我發栗米的消息,他們還會友好地提醒我:富軍再說話,禁言三周!”但越是這樣,富軍這個人越是和他的栗米緊緊捆綁在一起。“大家因為信任我富軍,所以信任我富軍賣的有機大米,他們認可我這個人,然後認可了我創造的栗米品牌。”(創業家&i黑馬:任何微信營銷都需要兩個基礎條件,一個是一定的好友數,另一個是較為緊密的關系。顯然富軍通過商學院的活動,積累了大量和自己有緊密關系的人脈。這種通過參加某個組織,獲得大量優質人脈資源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某創業者通過參加黑馬會,通過一系列的線下活動後,他的人脈迅速擴展了一倍多。)回過頭,仔細統計富軍的朋友圈內容,可以看到有幾個關鍵詞的重複概率非常高:健康,感恩,真誠,大米,善心,理想,行動,堅持。富軍在商學院的朋友圈里成功塑造了:健康,開朗,幽默且執著的賣米大漢形象。這和熟練運用微信這個平臺作適銷對路的圈層營銷分不開,更和他因賣米打造出來的品牌形象以及人格魅力離不開。創造品牌真的需要很多錢麽?不,富軍的故事告訴你,一個小企業,如果熟悉“媒體”的運作方法,照樣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時間里實現很高的收益。200萬,只是栗米的開始。富軍的微信平臺將為他帶來更多的空間和可能。解決問題,從發現問題開始,黑馬新農業研究小組呼叫你。歡迎各地的新農業創業者參與到我們的新農業QQ群(群號: 310942450、 342178379),大家一起來研究,一起來發現。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丁辰靈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30

小麥積壓4個月賣不出只能“割肉”!糧農受災損失慘重

據央視財經報道,眼下正是秋收的季節,但是河北邯鄲的許多小麥種植戶卻在犯愁。本該7月就賣完的麥子,今年卻因下雨發潮,小麥有萌動發芽的趨勢,低於國家收購標準,至今賣不出去還壓在手上。

按照往年,6月初麥子就成熟收割了,最晚到7月初,種植戶家麥子就基本全賣完了。可是,據邯鄲市成安縣南散湖村的農戶高美玲告訴記者,今年她家打下來的麥子在場地上一放就將近四個多月。

並且在成安縣像這樣陷入困境的種植大戶並不在少數。今年6月初小麥灌漿期和成熟期陰雨不斷,小麥泡了水後,萌動發芽,種植戶雖然及時搶收了小麥,但是受災的小麥發生萌動之後,小麥長不飽滿,不完善粒增加,已經達不到國家糧庫的收購標準了。

成安縣糧食儲備庫主任劉朝海告訴記者當地農民送上來的小麥98%都不合格,不得不拒之門外。記者看到201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質價政策公告牌上顯示,五等小麥不完善粒小於等於10%,而記者調查的情況是,農民手里的小麥遠遠超出這一標準。據記者了解,成安縣的南散湖村今年收割的小麥95%受災,不完善粒差不多在30%左右。遠高於國家10%的收購標準。

國庫不收,但是有商販到村子里收糧,今年小麥國家最低收購價格1.18元,可是上門收小麥的市場價格只有1.05左右,一斤就相差0.13元。

高美玲家告訴記者,她家小麥今年大部分是承包了其他農戶家的地,一共有80畝,承包費是按照每斤麥子1.18元和農戶結算的,每斤的單位價格要賠0.13元左右,14萬斤就要賠18000多元。再加上今年受災,每畝地減產300斤,高美玲稱,一畝地要虧300元,今年要賠近50000元,對於她無疑是一個扛不起的重擔。而且承包得越多,賠錢越多。

不少種植大戶還有積壓的小麥沒有賣掉,不過,因為急等錢用,很多村民陸陸續續把超標小麥低價賣給了商販。記者觀察到,今年的小麥質量問題波及面比較廣泛,糧食經紀人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糧食經紀人告訴記者,今年的小麥不好收也不好賣。

這位糧食經紀人6月份在農民地里收糧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今年小麥的問題,現在由於芽麥率高,萬般無奈,只能割肉低價售出,損失慘重。

記者了解到,邯鄲市今年小麥種植面積580萬畝,總產量277萬噸,受災面積430萬畝,占總面積的74%,小麥不完善粒達到130萬噸左右。目前市場收購價格低,農民利益受到損失。不僅是河北邯鄲附近區域,河南、安徽等小麥主產區也不同程度受災,芽麥、萌動麥超標。當地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也面臨賣糧賠錢的困擾。

小麥受災品質下降,糧庫拒收,錯不在糧庫。但面對農民一年的辛苦有可能付之東流,誰也不該、也不該無動於衷。根據記者和成安縣糧食局了解到的最新情況,目前河北省政府已經拿出了7000多萬資金,邯鄲市政府也拿出配套資金下發到受災縣,各個縣正在根據本縣的實際情況,加緊細化補貼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47

房企“鐵三角”圍城:前4個月賣了5300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05/1101781.html

001-004.thumb_head

編者按

【 近日,克而瑞發布房企2017年前4個月銷售排行榜,碧桂園首次突破兩千億級,萬科實現1915.7億元,恒大實現1440億元。房地產三強似乎已構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鐵三角”。也就是在去年,這三家企業剛過“三千億”級大關,而今年前四月,同樣是這三家企業,用全年三分之一的時間已經完成了“千億級”銷售額。

細看這個排行榜不難發現,時間越往後推移,上述三強與TOP10其他房企越拉越大,比如第TOP20僅250億元,第TOP50強僅不足百億元。這意味著,或許到半年報時,前三強銷售額是TOP30強的總和甚至TOP50強的總和,市場集中度越來越具有磁石效應,大魚吃小魚遊戲,而非鯰魚效應。】

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羅偉

當前,重新註重規模競爭似乎成為2017年房地產行業共識。即使面對政策調控的持續深化,大中型房企在過去的4個月也走出一條高光的業績曲線。碧桂園、萬科、恒大領銜的一線房企構築成了“鐵三角”,碧桂園的銷售額更是已經攀升到“兩千億”量級。在過去,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日前,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2017年1~4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顯示,碧桂園銷售額達到了2006.6億元,萬科實現1915.7億元,恒大實現1440.3億元,三家領頭房企實現總銷售金額5362.6億元,甚至超過排名其後的10家房企的銷售額總和,行業集中度愈加明顯。

億翰智庫的報告認為,此種趨勢對成長型房企來講,需要關註去周期化趨勢,尤其是在投資節奏上,地價低時多拿,地價高時適當少拿,但絕對不能不拿,否則企業成長的連續性會受到制約。

“鐵三角”領先業績榜

調控在深化,大中型房企在過去的4個月依然收獲了豐厚的業績。從榜單分析,第一名、第二名都維持在了“兩千億”左右的量級,TOP3門檻達到了1440億元,遠超去年上半年第三名的1221億元,TOP10和TOP50門檻也分別達到了420億元和89億元,顯示出行業集中度的再次提升。

與去年同期業績比較,今年前4月已完成去年上半年整體業績的主要集中在TOP50房企,前10強房企中有6家,前30強房企中則有17家已達成此目標。

億翰智庫上市房企研究中心主任張化東認為,“三千億”以上量級的龍頭房企在經營上已經明顯的去周期化,無論是春節淡季還是春季旺銷期,單月業績基本均在400億元以上,其背後是企業投資節奏的去周期化以及城市布局的全面化、均衡化。

碧桂園在此方面的趨勢明顯,無論是投資端還是銷售端。在拿地節奏上,去年前8個月基本保持每天一塊地的進賬速度,僅在當年9~11月份略有放緩,但當年底再次重啟高速拿地模式。在銷售端,其前4個月業績已經超過2000億元,按照現在月均500億元的速度,全年完成6000億元業績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恒大在前4月的銷售速度有所放緩,在營銷措施上收窄折扣幅度,提高利潤。從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情況看,恒大仍然處於慣性延續之中,推貨節奏平穩。億翰智庫的報告預計,進入二季度以來,恒大明顯開始發力,大量新盤將在二季度及之後陸續入市。

經歷股權之爭風波的萬科雖然表示對規模排名“不在意”,但在營銷節奏方面,卻沒有放緩的跡象。今年春節後萬科就開始加大推貨力度,其中3月份的新推貨量是平時單月的2~3倍之多,創下行業單月636億元的銷售紀錄。

萬科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凈利潤出現明顯下滑。對此萬科解釋,由於銷售額翻番、經營管理規模擴大,一季度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同比分別增長38.8%和29.3%,同時受融資規模擴大的影響,一季度萬科財務費用也有所增長。此外,由於一季度結算項目中包含了一批合作比例較高的項目,使得當期少數股東損益占比較高。

萬科董秘朱旭表示,第一季度萬科竣工和結算規模有限,竣工面積占全年竣工計劃的比例僅為5.1%,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滑對全年業績的參考意義不大,公司預計2017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仍將保持增長。

中小房企突圍壓力

在房企規模的競爭中,土地儲備規模與結構對業績的影響越來越大。陽光城總裁張海民就表示,現在的土地儲備排名就是五年後的房地產公司排名。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表示,前4月從拿地金額來看,碧桂園和保利繼續穩居前兩位,首開、遠洋晉級TOP10。1~4月,碧桂園和保利分別以535億元和474億元繼續穩居拿地金額前兩位。

總體來看,在2016年熱點城市量價齊升帶動下,房企取得良好的去化效果,資金較為充裕。盡管2017年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加碼,但仍不能減弱房企拿地熱情。2017年1~4月,房企拿地意願依然強烈,TOP10企業拿地總價高達3460億元。

相比三大巨頭的全國性布局對沖周期風險,區域布局型房企在規模競爭上缺乏力度。億翰智庫的報告認為,首開、首創等出現增長受困,在榜單排名上均出現不同程度後退。究其原因,是因為一線及強二線短期內住宅去化仍然有支撐,但新增供應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政策多已是史上最嚴,後期市場調整將顯著放大市場不確定性。

作為此輪調控供給側的著力點之一,公開土地市場的競拍限制繁多。從2016年的多城市土拍新政,包括提高保證金、規定現房銷售、增加持有物業比重和年限等,到近期上海出臺招標掛牌複合式新土拍政策,無一例外地提高了企業競爭門檻,封堵中小房企試圖通過傳統高周轉模式繼續發展的路徑。

除去公開市場,並購將是中型房企突圍的路徑之一,“閩系”房企陽光城成為典型的代表。陽光城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陽光城新增土地儲備項目25個,總建築面積97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0%。其中,企業以招拍掛方式獲取了12個項目,總建面141.9萬平方米,以收購方式獲取了大量土地儲備。

億翰智庫的報告認為,此種趨勢對成長型房企來講,需要關註去周期化趨勢,尤其是在投資節奏上,地價低時多拿,地價高時適當少拿,但絕對不能不拿,否則企業成長的連續性會受到制約。

房企樣本·碧桂園

碧桂園前4個月攬金首破兩千億 已完成全年目標50%

每經記者 魏瓊 每經編輯 楊軍

近日,克而瑞及億翰智庫公布的數據均顯示,碧桂園以2006.6億元銷售金額超越萬科、恒大,再次奪得流量銷售金額榜首,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50%。

回顧2017年開局以來的房企銷售業績,碧桂園連續4個月成為“銷冠”,首次實現4個月銷售金額突破2000億元,刷新行業規模紀錄。同時,萬科、恒大均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分別以1915.7億元、1440.3億元位列第二、第三名,加固了房地產業三強鼎立的行業格局。

目前,政策調控“緊箍咒”不斷收緊,加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給行業巨頭提供了一個規模擴張的良機,在公開“招拍掛”、收並購以及合作拿地方面高歌猛進。

銷售金額實現同比增長209%

2016年,萬科、恒大、碧桂園確立三強鼎立的行業格局。2017年開局以來,三強之間的爭霸賽不斷刷新行業認知。

2016年,萬科用4個月時間突破銷售金額1000億元大關,刷新行業紀錄。2017年,碧桂園用4個月實現銷售金額2006.6億元,成為行業首個4個月規模突破2000億元的房企,其擴張速度較2016年行業最快增速提高一倍。

回顧碧桂園前3個月的銷售數據,分別為486億元、386.6億元以及634億元,同比2016年前3個月增速分別為288.9%、246.7%以及229.9%%,每月均以超200%的增速前進。截至2017年4月,碧桂園以2006.6億元銷售金額實現同比增長209%,為規模房企中增速最快的公司,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50%。

從前4個月的業績增長情況來看,房企在加速擴大規模,以提高市場占有率。金額榜單門檻進一步提升,TOP3和TOP30的4個月入圍門檻均已超出去年上半年水平。其中,TOP30門檻已經達到178億元,超越去年上半年的174億元。

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在其公眾號發文分析認為,4月房地產市場成交繼續分化,一二線樓市成交仍處於相對低位,這對重點布局一二線的房企業績產生了壓力。三四線樓市的崛起則對相應布局的企業提供了業績上漲動力,特別是龍頭房企,在三四線城市布局較廣,業績增長幅度更大。

碧桂園總裁莫斌透露,碧桂園的主戰場是在三四線城市,隨著公司實力的增強,開啟了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全線出擊的戰略格局。碧桂園將在三四線城市按照市場需求推出貨量,做好供應。

在鞏固三四線市場的同時,碧桂園不斷加碼一二線市場的布局。明源地產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劉策分析認為,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全面發展的房企在面對政策調控和市場變化時具備足夠的戰略縱深,業績受影響較小,有利於保持業績的穩定增長。

同策咨詢研究院總監張宏偉認為,碧桂園在三四線城市布局了大量的項目,多數城市受政策影響較小,碧桂園獲得了業績放量的窗口期和規模增長的好時機。碧桂園在三四線城市的產品在性價比方面有綜合競爭優勢,能夠在短期內開發大盤,為大規模的銷售提供產品保障。

前3個月拿地已用預算44.7%

2016年,碧桂園的全年銷售金額為3088.4億元,實現業績翻番,順利完成“尖叫目標”。

碧桂園對外公布的2017年業績目標為4000億元。按照其目前的增長態勢來看,這一目標相對保守。對此,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則表示,到了年中,能夠做到的話,碧桂園會對業績目標進行調整,2016年也進行了調整。

丁祖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碧桂園具備沖擊6000億業績的能力。張宏偉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碧桂園2017年完成6000億銷售業績問題不大。

截至2016年12月,碧桂園在國內的總土地儲備為1.66億平方米,未售部分土地儲備貨量總計高達11986億元。包括2015年和2016年帶入貨量1273億元及4890億元的2017年預計新推貨量,碧桂園2017年可售貨量達到6163億元。其中目標位於一二線城市的貨量為3528億元,占比57.2%;目標位於三四線城市的貨量為2635億元,占比42.8%。

在土地市場上,碧桂園並沒有放慢擴展的步伐。碧桂園發布的數據顯示,1~3月,碧桂園獲取了111宗土地,新增土地預期建築面積為2035萬平方米,土地成本為670億元,花費拿地預算的44.7%。在1~3月新增土地中,按面積計算,三四線城市新增土地占比68%,一二線城市占比32%;按金額劃分,三四線城市占比41%,一二線城市占比59%。

據碧桂園財務資金中心副總經理左瑩透露,考慮到貨量的安排,2017年,碧桂園有1500億元的現金支出用於拿地,當然會根據市場情況、現金的流入和其他方面的開支進行定期的調整。

此外,由於實行合夥人制度,碧桂園項目的開盤時間縮短至6.2個月,現金流回正周期縮短至8.4個月。加之依靠高周轉快速開發模式,碧桂園2017年的新增項目將源源不斷地進入2017年可售貨量,為2017年的業績增長儲備原材料。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碧桂園東莞茶山項目采用的SSGF工法將在碧桂園各區域公司試點,未來將全面推廣。該套體系的創始人碧桂園莞深區域副總裁孫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試點的茶山項目來看,SSGF工法采用全穿插施工,能將整體建造周期縮短6~8個月,同時能節省1/3的施工人力以及1/3的建築成本,保證建築品質達到精良水平。

房企樣本·融創中國

前4個月銷售金額達596.1億 融創直追龍湖備戰第二賽季

每經實習記者 舒曼曼 每經編輯 楊軍

進入5月,各房企紛紛備戰二季度,從多數房企公布的2017年銷售目標中簡單計算可以看出,其銷售額平均增長均值為20%,其中,融創中國以銷售目標2100億元,增幅達到39%,成為已公布房企中增幅最大的企業,從1~4月來看,融創中國銷售金額達到596.1億元。

而與融創中國業務、布局相似的龍湖地產,在2017年的銷售目標上則略顯保守,定為1100億元,兩者之間正好相差一千億。從1~4月的表現來看,龍湖地產的銷售金額為602.3億元,突破千億似乎已無懸念。

2016年,房企千億軍團已增至12家。多種研究報告也表明,中國房地產業正快速步入“寡頭時代”。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4月房地產市場成交繼續分化,一二線成交仍處於相對低位,這對重點布局一二線的企業業績產生了壓力,對於融創來說,實現21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下半年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融創推盤重心在下半年

融創2016年年報披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3.4億元,同比增長54%,毛利48.5億元,同比增長70%,毛利率13.7%,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

一季度報顯示,融創一季度實現合約銷售金額人民幣455億元,同比增長81%,合約銷售面積約250.6萬平方米,僅3月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222.7億元,同比增長92%。

對於1~4月份的表現情況,融創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7年重點推盤時間集中在下半年,全年融創可售資源達到4185億元。

當前,融創已完成一線、環一線及核心城市的全國化布局,截至2016年底,已布局44個城市,新增土地儲備5394萬平方米,總土地儲備7291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4973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新增土地儲備中有2/3為收並購所得。對此,融創方面表示,目前熱點城市土地價格過高,尤其在公開市場獲得價格合理土地的機會較少,隨著調控的持續和流動性的收緊,預計2017年土地市場將逐步回歸理性,未來在拿地方面將更加謹慎,並將更加重視並購市場的機會。

相比之下,從龍湖地產的策略來看,會把2017年可售貨值盡量布局在上半年。截至2017年3月,龍湖地產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430.2億元,同比增長218%,合同銷售面積282.5萬平方米,3月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185億元,合同銷售面積112.5萬平方米。

龍湖地產表示,今年的發力歸功於2011年開始的戰略布局,預判今年市場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供貨選擇往上半年前置。

房企規模之爭已白熱化

根據克而瑞公布的榜單,一季度前10強的門檻提至330.6億元,同比大幅上漲69.5%。上市房企的銷售數據增長驚人,碧桂園、首創置業同比增長幅度均達250%,萬科、招商蛇口、新城控股等同比翻倍,中國恒大、融創中國、金地集團、世茂地產等多家房企增速均超過50%。

除此之外,房企梯隊間的差距也逐漸擴大。規模房企和品牌房企的優勢越加凸顯,根據克而瑞公布的1~2月榜單中就明顯看出行業集中度有升高的趨勢,三大龍頭到百強企業之間的規模化比拼更加激烈。

中指院方面預測稱,到2020年,千億以上規模企業數量將達21家,3000億以上將達6家,2家將超5000億,500億至1000億的房企數量將達38家。未來行業集中度將快速提升。

以前30強房企為代表,融創中國2016年新增土地儲備5394萬平方米,總土地儲備7291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4973萬平方米;龍湖地產在2016年積極擴張土地儲備,共獲取39塊土地,總建築面積為946萬平米。克而瑞數據顯示,1~4月,中海、綠地等房企的土地儲備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10%、38%。

為了擴大規模,滿足行業重新定位需求,各大房企積極采取多元化補貨模式,合作拍地、項目入股、收並購案例明顯增加。融創執行總裁汪孟德在一季度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三五年內,融創房地產主業要占98%以上份額,對於規模企業來說將面臨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根據目前土地市場競爭激烈的現狀,土地價格高企,單純以土拍市場拿地已經無法滿足融創的規模化擴張需要。就目前融創集團再度舉牌金科股份持股增至25%來說,中原地產研究分析師張大偉表示,該收購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做大管理規模。此前,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以並購的方式獲取項目。

西部力量

調控外溢地產江湖生變:中西部11家房企躋身百強

每經記者 蔡雅蕓 每經編輯 羅偉

樓市調控的力度仍在加大,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加入調控的隊伍;另一方面,政策顯效,諸如深圳、北京曾經“高熱”的一線城市正在退燒。

近日,在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1~4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來自中西部的房企占據了11個席位,其中榮盛發展、金科集團分別以217.2億元、205.4億元銷售額成為11家中西部房企銷售突破200億元的龍頭房企。

同樣是上述研究機構,在其對外披露的2016年房企銷售TOP100中,來自中西部的房企只占據了9個席位,新躋身榜單的兩家房企是中迪禾邦及康橋地產。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劉璐表示,一方面2016年以來樓市處於上行通道,房價上升助推了重點布局熱點城市的房企銷售額的增長,另一方面,樓市調控讓重點城市的需求外溢到了中西部城市。

受益於都市圈及調控效應

銳理數據董事會主席羅紅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中西部房企的先天優勢就在於他們的土地儲備主要集中在市場潛力爆發的市場,而這些市場正好覆蓋了京津冀、重慶、成都、合肥、武漢等熱點區域和城市。

羅紅衛說,“去年底到今年初,限購全面開花前市場火熱,使得百強房企中很多在前四個月就完成了大半年的業績目標。”

戴德梁行董事魏曉龍表示,由於這11家房企全國化的布局沒有完成,知名度沒有那麽高,但在區域內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從區域角度說,榮盛在河北、金科在重慶、藍光在成都,都是領頭羊。這些第二梯隊的房企是“地方諸侯”。

記者註意到,本次領跑中西部房企排名的“河北王”榮盛發展,此前就因雄安新區的設立而成為關註焦點。梳理其項目分布情況就會發現,榮盛發展僅在河北地區的項目就達32個,剩余的52個項目則分布在17個城市中。

榮盛發展一位要求匿名的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公司業績的大幅提升,與京津冀樓市的火熱有著直接關系,榮盛發展作為本土企業,環渤海、京津冀、京滬高鐵沿線也一直是公司的戰略方向。”

渝派房企的領頭羊金科,在其2016年25個新增地塊中,有8個位於總部重慶,其他分散在合肥、成都、鄭州、南寧、濟南等城市,本土市場重慶的銷售金額以147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

中西部房企逐步壯大發展的過程其實有著其特殊的市場契機,魏曉龍認為,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城市的房企完成對“小魚”的兼並後,才會觸及中西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的房企在成長初期沒有遇到這些大魚,所以能利用市場空檔完成自身體系建設。

何以突圍“面粉貴過面包”

“現在想做一個‘小而美’的房企幾乎是不可能的。”魏曉龍說,“如今可供房企選擇的余地不多,隨著行業集中度的越來越高,用行業里的一句話總結就是,要麽做大做強,要麽等著被收購。現在這11家房企已經是區域龍頭,想被收購沒那麽容易,但那些沒有擠進榜單的房企,其實很多已經被巨頭收購了。”

“出於企業對規模的需求和發展,該拿地還是得拿地。”金科地產中西部區域公司董事長羅利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當前,中西部房企在布局“全國化”時,目標城市多為樓市調控的重點城市,地價高企、房價受限。這是一個難以回避的大挑戰。羅紅衛坦言,中西部房企走出去的時候,仍會面臨水土不服的困惑,。

從榮盛發展來看,2016年其通過股權收購、招拍掛等多種方式先後獲得土地80余宗,截至報告期末,其土地儲備建築面積2570萬平方米。

記者從金科股份了解到,去年該房企土地總投資達208億元,獲取34宗土地,土地儲備1846萬平方米,通過收購、合作的項目有10個。

4月底,河南本土實力房企之一的正商地產今年前4個月其總銷售金額91.1億元,躋身房企銷售百強榜第49位。記者註意到,2016年正商地產銷售額261.2億元,銷售面積270.7萬平方米,且在鄭州市場排名榜首,已遠超同樣屬於河南房企的建業地產。

房企樣本·華僑城

混改窗口期推全域旅遊 華僑城押註雲南謀第二總部

每經記者 黃博文 蔡雅蕓 每經編輯 羅 偉

定位為以文化產業為主營業務的央企華僑城,正在刻意淡去地產商的形象,轉而在文旅板塊大手筆布局。

近日,華僑城集團宣布與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以下簡稱世博集團)、雲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文投集團)戰略重組正式落定。

這是繼華僑城與雲南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之後的資本舉措,標誌著華僑城“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戰略布局雲南正式拉開大幕,成為央企參與地方國資改革的重要樣本。

“全域旅遊”落子雲南

根據公告,華僑城以增資擴股的方式投資雲南世博、雲南文投,增資擴股完成後,華僑城通過其設在雲南的全資子公司持有世博、文投各51%的股權比例,雲南省國資委持有其余49%的股權。

雲南旅遊(002059,SZ)由雲南世博控股,持股比例49.52%。因此,通過控股雲南世博,華僑城也實現了對雲南旅遊的間接控股。控股後,華僑城共計持有雲南旅遊57.07%的股權,雲南旅遊的實際控制人由雲南省國資委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另據披露,華僑城參與雲南旅遊的定增方案也已獲批,通過華僑城雲南公司100%認購雲南旅遊的11.3億元定增。

華僑城方面表示,此次創新地采用了央企、地方國企平臺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對於雲南旅遊產業升級意義重大。同時這也是華僑城集團“文化+旅遊+城鎮化”及“旅遊+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模式的重要實踐。對於華僑城而言,這一舉動也有著參與國資改革上的重要意義。

華僑城新創的“全域旅遊”模式也將在雲南落子。在5月3日股東大會上,華僑城董事總經理王曉雯透露,雲南將落地華僑城的第一例全域旅遊模式。在計劃中,華僑城將把雲南作為第二總部,在“十三五”期間投資2000億元對雲南旅遊文化產業進行資源整合,打造千億資產規模的新雲南世博和五百億資產規模的新雲南文投。

雲南財經大學不動產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雲南的旅遊資源非常多元、充足,但也存在“小而散”的狀況,僅靠華僑城的一己之力是難以改變的。如今華僑城聯合了本土世博、文投、城投三大資源平臺,也能很大程度上整合當地資源,增加雲南旅遊產業升級的勝算。

逐步淡化地產商身份

華僑城將自身定位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領跑者、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引領者、中國全域旅遊的示範者”,對於另一重地產商的身份,不願更多提及。

雲南旅遊年報顯示,2016年,雲南旅遊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66.8萬元,同比下降17.20%。國金證券認為,地產銷售不佳是雲旅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2016年,雲南旅遊地產板塊利潤總額同比下滑97.62%。

4月26日,華僑城集團內刊發文指出,華僑城集團總經理段先念表示,上市公司房地產業務比重較大,其業績波動將會影響上市公司效益,同時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可以考慮采用地產戰略合作聯盟的模式,自己只做平臺,由專業的地產公司做房地產開發。

華僑城集團2016年業績顯示,實現營業收入354.81億元,同比增長10.07%;實現凈利潤68.88億元,同比增長48.44%,兩項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在投入方面,華僑城顯示出戰略傾斜,2016年旅遊綜合業務的支出成本占總營業成本的57.11%,比上年增加33.97%,可見華僑城在發力“地產+旅遊”戰略時,投入比例也發生了改變。

根據華僑城2017年的工作計劃,將全力推進雲南、海南全域旅遊。加快對雲南旅遊資源的整合,推進三亞、海口等全域旅遊項目的落地,實現對知名景區的托管運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56

首四個月賣樓套百億

1 : GS(14)@2015-04-15 02:07:30

【極速散貨】樓市火熱,發展商加快賣樓散貨的步伐。長和(001)將軍澳日出康城緻藍天以平價姿態出擊,一周極速賣出1,138伙,套現逾80億元,連同其他樓盤,今年首四個月賣樓套現逾百億元,與新地(016)叮噹馬頭。




擬今年中港推售12新盤

二手缺盤,加上金管局進一步收緊按揭,發展商見招拆招推二按,令大批購買力流向一手市場,新盤空群出擊搶客。賣樓貨如輪轉的長和,計劃今年中港兩地推售12個樓盤,可售單位約4,000伙,目標銷售金額不少於300億元。繼緻藍天之後,集團本港還有多達8個新盤「排住隊嚟」,包括豪宅及上車盤,其中已有售樓紙的紅磡維港.星岸共321個單位將接力下月開售。至於將軍澳峻瀅2期及元朗安寧路項目亦計劃於年內發售。近日股市牛氣沖天,新盤重現大手客掃貨。長實高級營業經理何家欣表示,股市旺不少客買多間投資,緻藍天賣出的1,138伙,其中多達73組客買兩伙或以上,最大手為一組家庭連購5伙,涉逾3,500萬元。此外,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黃思聰表示,已出價單最後510伙,將會盡快公佈銷售的安排,有見投資的氣氛熾熱,A組大手客獲得優先認購,購買單位數量不設上限,但必須選購兩個或以上的單位,以及選購1伙四房戶,不可以只買三房戶。對於收緊一簽多行政策,黃思聰認為樓市以針對用家及本地投資者為主,經濟基調向好及住屋剛性需求大,暫時看不到有關政策對樓市有直接關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414/191117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09

減價潮蔓延至青衣 翠怡花園兩個月賣平百萬

1 : GS(14)@2015-10-09 01:51:14

■青衣翠怡花園一個單位累減三口價後以368萬元售出。 李展翹攝



【本報訊】樓市交投萎縮,平價沽貨潮殺到去中小型屋苑。青衣翠怡花園重現400萬元以下成交,1座望內園景單位,買家遲入市兩個月,樓價平近100萬元。該單位累減三口價後以368萬元售出,實用呎價8,326元,自去年底後再現低於400萬元或以下成交個案;相比兩個月前,同座同層鄰居E室,以460萬元售出,造價足足相差20%。記者:湯家明 陳家雄


繼尖沙嘴九龍站上蓋豪宅,有投資者「八折」急沽貨後,劈價風潮湧至青衣。利嘉閣何振榮表示,剛低價沽出的翠怡花園1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442方呎,建築面積562方呎,兩房間隔,業主今年9月以430萬元放盤,或因急需資金周轉,一個月內3次減價,累減至368萬元售出,實用呎價僅8,326元,建築呎價6,548元。




重現400萬元以下成交

記者現場直擊,上述單位位處低層,外望網球場,但同座同層同面積的E室,面向馬路,受車輛雜音影響,且對正消防局及警署,卻於兩個月前,獲買家以460萬元貴價承接,呎價1.04萬元,相隔兩個月,兩伙造價足足相差20%或92萬元。按土地註冊處紀錄,剛易手單位,原業主於2012年4月開始,先後向5間財務公司借貸。代理指,對上一宗低於400萬元成交,追溯至去年底,8座高層F室,面積略細,368方呎兩房,成交價396萬元,呎價1.07萬元,是次造價重返去年水平。現時約48個放盤,僅1伙叫價低於400萬元,為3座低層G室,面積368方呎,叫價365萬元。



海欣花園減價50萬沽

同區的海欣花園,同現低價成交。美聯物業樊志聰表示,鄰近翠怡花園的海欣花園,6座低層C室,建築面積610方呎,實用面積463方呎,兩房間隔,業主減價50萬元至490萬元成交,建築呎價8,033元,實用呎價10,583元。今年8月,同類海景單位,鄰座5座中層C室,樓層相差5層,造價558萬元,是次6座造價較8月差68萬元或差距12%。上述6座易手單位原業主於2005年8月以約182萬元購入上述物業,是次轉售賬面賺約308萬元,物業升值1.69倍。青衣翠怡花園居民張先生表示,屋苑最近的低價成交應不會拖低單位價格,因為成交價要視乎單位的位置,以及有無裝修。如果無裝修,平100萬唔奇,因為重新裝修都要五、六十萬元。另外,如果是第一期,假設一手買入,當年都是廿零、三十萬,平賣100萬亦都唔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08/193246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896

90後女經紀3個月賣樓2.38億

1 : GS(14)@2016-03-05 01:24:21

內媒持續唱好樓市,近日浙江溫州傳媒報道指,一個在溫州的90後女地產經紀在農曆新年後至今,已經賣出十多個單位,最貴的價值6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713萬港元);而從樓盤於去年12月中開賣至今不到3個月,她已賣出60多個、總值超過2億元(約2.38億港元)的單位。但就有網民質疑這是媒體炒作,「怎麼和去年推股市的風格如出一轍?」



網民質疑政府為促銷炒作

《溫州晚報》昨日報道,當地一名年僅25歲的美女經紀周淑芳,自從去年12月17日一個樓盤開賣以來,她已經賣出了超過60個單位,總值超過兩億元,而單單從農曆新年後至今,她已經賣出了十多個單位,每個單位都在300萬元(約357萬港元)至600萬元之間。報道指她的收入從以往的月薪不足5,000元(約5,940港元),增加至現在每月超過3萬元(約36,000港元)。周淑芳指3年前才入行,本來一直生意平淡,但打從去年3、4月起,政府出招催谷樓市,當地買樓的市民越來越多,做地產經紀的她亦從中受惠,她指自己業績能創新高,是因為現在溫州市民對置業恢復信心,買家只要覺得單位類型及價格適合大致都會立即「扑槌」。但有不少網民就質疑,這報道是為當地政府「去庫存」,將內地已經落成但未賣出的樓盤賣出,「每天跟風報房地產牛行情,去年股市去到4,000點的時候也是這樣!」《溫州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4/195157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91

天晉3房戶兩個月賣貴200萬

1 : GS(14)@2016-09-25 09:57:01

【明報專訊】二手樓價持續回升,將軍澳天晉一個高層3房單位,最新連租約以1260萬元售出,較兩個月前同類單位成交價貴210萬元。

實用725方呎 1260萬售出

中原分行經理伍錦基表示,天晉2座高層C室,實用725方呎(建築918方呎),新近以1260萬元售出,實呎17,379元(建呎13,725元)。原業主於2012年以951萬元購入,持貨4年帳面獲利309萬元或32%。對上同類型單位成交為7月份售出的同座高層C單位,面積相同,當時成交價僅1050萬元。

另外,利嘉閣地產分行經理梁志偉表示,淺水灣道117號高層單位,實用1975方呎(建築2809方呎),為四房兩廳連兩套房間隔,剛以月租約14.5萬元租出,實呎租約73.4元,與3年前租金相若。

四太淺水灣道單位14.5萬租出

資料顯示,上述單位由賭王四太梁安琪於2008年1月份以約5618萬元購入,現租出可享租金回報率逾3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94&issue=2016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04

第一城細戶癲賣478萬兩房分層新高價 3個月賣貴百萬

1 : GS(14)@2016-09-27 08:00:58

【本報訊】樓市瘋狂,昔日炒家樂園沙田第一城,成全港首個率先「破頂」藍籌屋苑。位於26座3伙樓上樓下單位,罕有地3個月內先後易手,且反傳統越低層越貴,由18樓賣最平360萬元,到樓下單位竟賣貴33%,以478萬元易手,更成第一城細戶「樓王」。3個月時間,一個上車盤竟急升百萬,怎能說樓市不癲。記者:朱連峰



沙田第一城26座D室3個中層單位,也是樓市瘋狂的最好印證。這3伙實用面積同為326方呎,兩房間隔。18樓單位先在今年6月24日登記易手,只售360萬元,呎價11,043元。但過多一個月,樓下17樓單位造價已升破400萬元,高見420萬元,惟高處未算高。再過多不夠兩個月,樓下層數較低,理應平過高層單位,但樓市癲,越低層反越貴,於過去的周日以478萬元天價易手,呎價14,663元,較部份銀行估值424萬元,高出13%。短短3個月,第一城樓價喪升33%,帶挈18樓買家賬面即賺118萬元。



■沙田第一城目前400萬元內放盤較年初大減八成。 朱家駿攝

首個藍籌屋苑破頂

上述沙田第一城中層細戶造價高達478萬元,成為屋苑歷來最貴兩房分層樓王,亦是全港首個率先升破去年高位的十大藍籌屋苑。第一城兩房分層戶去年最貴成交價也不到470萬元,為1座高層D室,去年4月以468萬元易手。促成交易的美聯翁凱傑表示,買家是70後夫婦,並非首次置業,數年前賣樓後租樓住,直至近日再入市,預計做六成按揭。單位屬優質盤,沒有窗台享河景,兼有約40萬元裝修。原業主2013年6月以359萬元買入,SSD屆滿三個月後沽貨,賺119萬元。美聯黃錦瀚指,第一城目前400萬元內放盤只約5個,較年初少約八成,最平叫價395萬元,且連租約。置安居鄭業基表示,有用家看中屯門海翠花園實用668方呎三房戶,年初造價480萬元,一路睇一路升,最終買貴近90萬元,剛以569萬元買入5座中層G室。



新港城呎價高見1.46萬

世紀21奇豐梁榮貴稱,馬鞍山昨單日兩宗破頂成交,其中新港城F座低層3室售492萬元,呎價14,599元創屋苑今年新高。同區居屋錦鞍苑C座高層7室連地價售508萬元,重返去年高位,原業主持貨滿3年SSD鬆綁賬面賺百萬元。美聯吳肇基稱,鰂魚涌太古城唐宮閣中層D室連租約售848萬元,三個月賣貴120萬元。港置余柏稱,長沙灣泓景臺再錄千萬成交,6座高層F室售1,070萬元,屬今年新高。樓價自今年3月見底後急反彈,全港十大屋苑樓價已逐步追貼去年高位,其中天水圍嘉湖山莊及藍田滙景花園,最新平均呎價7,850元及12,450元,與去年高位相差不足1%。沙田第一城亦低位反彈17%,與去年高位只差2.2%。



■陳小姐

【沙田街坊意見】

陳小姐:「見到第一城咁貴嘅價錢,都唔敢諗,太貴喇,普通市民好難買得起。樓市好似癲咗咁!有可能再慢慢升上去,見出面啲人仲係咁去買樓,購買力好似仲好好,始終係供求問題。」



■吳太

吳太:「唔敢評論樓價癲,因為而家所有嘢都係升同貴。唔好話樓價,畀得起梗係有能力,如果樓價再高啲都有人買。好難講樓價會唔會再升,今日唔知聽日事,等如呢啲天氣都仲有風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7/197830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204

嘉湖賠訂貨530萬沽 9個月賣貴55萬

1 : GS(14)@2016-12-23 08:12:17

【明報專訊】樓價升勢未有因「加辣」而放緩,天水圍嘉湖山莊有3房戶,9個月賣貴55萬元。中原分行經理馬斯力表示,嘉湖山莊8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635方呎(建築820方呎),以530萬元成交,實呎8346元(建呎6463元)。原業主於今年4月以475萬元售出單位後賠訂重售。不過,扣除約10萬元訂金連代理佣金後,因單位賣貴55萬元,估計原業主仍多賺約40萬元。以其2011年275萬元購入價計,帳面獲利255萬元或逾九成。

另馬鞍山新港城有2房戶做價高見525萬元。市場消息稱,新港城P座高層1室,實用面積370方呎(建築503方呎),以525萬元易手,較上周同類單位賣貴7萬元,實呎14,189元(建呎10,437元)。原業主於2012年以363萬元購入,帳面獲利162萬元或45%。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屋苑5期的兩房戶,上述成交價已是屋苑1至4期的同類最高紀錄。

龍蟠苑2房453萬沽 同類新高

鑽石山龍蟠苑亦有2房戶以同類新高價易手。土地註冊處顯示,屋苑B座高層1室,實用面積353方呎(建築480方呎),以453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實呎12,833元(建呎9438元),做價屬同類新高。惟原業主於今年9月才以400萬元(已補地價)購入,單位未過3年額印期,需付約兩成樓價額印稅(SSD),連使費料損手約50萬元。代理估計,是次不排除為內部轉讓。

聯盛大廈無契樓實呎逾8200元

另類物業亦獲追捧,世紀21昨於拍賣會上成功拍出兩伙無契樓。當中樓齡約44年的紅磡聯盛大廈,位於龍圖閣高層8號室,屬無契物業,實用面積287方呎,以240萬元成功拍出,實呎8362元。另聯盛大廈燕安閣高層16號室,同屬無契物業,實用面積402方呎,以330萬元成功售出,實呎8209元,兩伙物業成交呎價低正常單位約兩成。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61&issue=201612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