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守得云開見月明:李嘉誠如何培育新業務

http://www.xcf.cn/newfortune/gongsi/201207/t20120718_330254.htm

  李嘉誠的實業運營有兩點值得稱道,一是敏銳的投資眼光;二是擅於造勢使其投資的產業加速成熟。對於內地企業而言,其值得借鑑的經驗是重視投 資調查、慎重投資,減少對銀行資金的依賴,高效利用自有資金。這雖然可能放緩增長步伐,卻是紮實前進,長期看,相較於同行的優勢會愈加明顯。
   傾集團之力維持有巨大盈利潛力的產業,待經濟上揚週期再以豐厚回報反哺集團,是李嘉誠實業運營的慣用手法。這種實業運營策略在「長和系」的3G和地產開發 業務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通過拆分和處置盈利概念逐漸耗盡的夕陽產業取得充裕的現金流,並以之捕捉和培育具有豐厚盈利前景的新興產業,以此解決企業擴張過 程中的資金鏈斷裂問題和盈利下降問題,從而成功完成新舊產業佈局的交替。

  多元化:張弛有度的產業搭配
  企業擴張初期多表現為單一產業的市場份額增長。一般而言,單一產業的發展有兩個缺點,一是對行業衝擊比較敏感,缺乏緩衝機制;二是產業生命週期的侷限易使企業陷入成長瓶頸。多元化是企業因應行業風險與成長瓶頸的常見選擇。
   1950年夏,李嘉誠在香港筲箕灣創立長江塑膠廠。彼時,「共產黨要解放香港」的傳聞四起,企業界守業經營之心不定,李嘉誠卻看好香港的經濟前景,積極 從事塑膠產品生產,並依賴塑膠花挖得人生第一桶金。李嘉誠的行業直覺頗為敏銳,他很快意識到塑膠花製造的准入門檻很低,不宜長期經營。自1958年起,他 開始進軍地產業,積聚資金,儲存土地。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通過旗下長江實業收購和記黃埔公司22.4%的股權,大舉進軍船塢港口行業。1981 年,又通過和記黃埔收購屈臣氏集團,涉足零售行業。1986年12月,以32億港元收購赫斯基能源52%的股權,其產業觸角延伸到能源行業。同年,李嘉誠 設立和記通訊有限公司,統轄電話、傳訊和電視業務。至此,加上支撐集團運營所必需的財務及投資業務,「長和系」的七項核心業務:港口及相關服務、地產及酒 店、零售、基建、能源、財務及投資、電訊,初具規模。而後,「長和系」旗下各項產業雖有重組、增減,但由這七項核心業務構建的基本框架一直存續至今。「長 和系」內部有明確分工,核心企業為長江控股與和記黃埔,長江控股負責集團資本調配,主要業務一直由和記黃埔運營。
對於企業成長而言,在複雜的市場 中識別盈利良好的產業至關重要。1997年以來,和記黃埔七項核心業務的息稅前盈餘(EBIT)大體呈現增長趨勢(圖1),顯示和黃在產業組合構建上頗為 成功。但不同產業運營週期有所不同,向集團貢獻的盈利也有差異。集團發展不僅要看重各項產業的盈利狀況,還要重視充裕的現金保有量,避免緊張的財務狀況出 現。和記黃埔的港口、地產及酒店、零售、基建業務穩步上升,可以向集團中短期資金匱乏的其他事業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反觀能源、財務及投資和電訊業務對於 集團盈利的貢獻則不那麼穩定,比如能源業務在2007年和2008年對集團EBIT的貢獻達到100億港元以上,2009年則迅速回落至30億港元。這種 受全球經濟景氣影響顯著的業務在經濟上揚時可以為集團貢獻其他業務無法企及的盈利,在低潮時則需要集團其他業務的資金支持,而港口、地產及酒店、零售、基 建業務產生的穩定現金流入可以履行這一職責。這種張弛有度的業務搭配,既可以使集團各項業務的現金流互補,緩解外部的融資約束,又可以使集團保有當前需要 巨額資金支持、未來盈利前景巨大的業務,從而可以耐心等待這類業務在經濟上揚時反哺集團。


  利用各項業務每期息稅前盈餘前5年的移動標準差和移動平均值的比率,我們可以構建變異係數,用以測度各項業務的盈利波動程度(圖2)。 結果顯示,港口業務、地產及酒店業務、基建業務盈利貢獻一直很平穩,尤其是港口與基建業務息稅前盈餘歷年波動極少超過20%。能源、電訊、3G業務的息稅 前盈餘波動情況則一直比較劇烈,財務及投資業務的波動於近期劇升,而零售業務的息稅前盈餘一度波動巨大但於近期趨於平穩。總體而言,和記黃埔各項業務之間 的盈利互補效果非常明顯,除去3G業務的息稅前盈餘的波動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極少超過30%,且近年來一直處在下降狀態,這表明集團一直有穩定的資本增 值以便從容不迫地進行其產業佈局。

  3G業務:傾集團之力加以扶持
  從和記黃埔各項業務對於總息稅前盈餘的貢獻份額看,港口和基建一 直為集團供應穩定盈利(圖3)。2002年開始,3G業務的虧損一直是和記黃埔管理團隊面臨的棘手問題,其中2003-2005年,3G業務在息稅前盈餘 方面的虧損均超過了當年的息稅前盈餘總額。儘管業界普遍不看好3G的前景,但是李嘉誠以堅忍的意志一直將其支撐到2010年,並在2010年首度盈利,息 稅前盈餘約29億港元。由圖3可見,在3G業務虧損期間(2002-2009年),每年都有一筆出售投資及溢利,而且3G業務虧損越大出售投資數額也越 大。這種大手筆的資產處置動作可能是為彌補3G業務的持續虧損。


  和記電訊香港控股的資產負債數據顯示,在3G業務虧損的2006-2008年間其負債超過了總資產(圖4),集團可能動用了大量資金支持和記電訊香港控股。


  當然,負債可能來自銀行借貸,未必來自集團內的借貸。從和記電訊香港控股2006-2010年的債務結構看,應付關聯公司款項實質為和 記電訊香港應付直接控股公司(和記黃埔)的款項,在3G業務虧損嚴重的2006-2008年分別佔總負債的43%、63%和58%(圖5)。這筆款項相較 於有諸多使用限制並需要支付利息的銀行貸款而言,其好處在和記電訊香港控股的年報附註中表述得很清楚,「應付關聯公司款項為無抵押、免息及於有需要時償 還」。事實上,這筆關聯公司負債最終沒有被償還,而是「於2008年12月31日約124.18 億港元之應付直接控股公司款項已被資本化,為於2009年5月7日發行的4,814,346,176股本公司股份」。這也是2009年,和記電訊香港控股 的應付關聯公司款降至0,並使得資產負債率迅速下降的原因。若是這樣一筆巨額貸款來自於銀行,那麼,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應付起來絕對不會如此輕描淡寫。長江 系企業集團內部資本運作的優勢由此體現無遺。


  以上和黃的資產處置與資金調度清晰地體現出李嘉誠的一貫經營哲學:在穩健中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依賴於港口、基建和地產的穩定盈利,支持風險巨大的新興3G電訊業務;當新興業務逐漸成熟,又可以反哺整個集團企業。

  地產業務:
  「捂地」換來最大化的地產升值溢利
  和3G業務類似,和記黃埔在地產開發 方面也不急於在新業務上盈利。和記黃埔的「捂地」行為在業內頗具「盛名」,這實際上是基於和黃的房產業務運營策略。和黃習慣於率先佔有大量地產而不急於開 發,由於許多中小地產商會因為李嘉誠的聲名集聚於周邊。於是,商店、醫療、文娛設施逐漸完備,地產的市值隨之增長,和黃最先入盤、最後開盤,可以最大程度 地獲取地產市值上升的溢利。
  自2006年以來,和黃在京滬兩地的地產有6項被擱置4年以上而未有大規模開發(附表)。其中,北京十三陵地區的 住宅發展項目與上海新閘路商業發展項目更被擱置達5年。由於筆者僅截取了2006年以後的數據,上述擱置期限可能被低估。相信從更長的時間窗口來觀察,和 黃的「捂地」策略會更加明顯。例如上海古北御翠豪庭,和記黃埔於2001年以3.9億元購得該樓盤所在的上海古北新區1區14號地塊,總建築面積約18萬 平方米,土地購價為2167元/平方米。查閱2001年的和記黃埔財務報表,當時預計古北商業項目於2004年完工,然而,御翠豪庭最終全部竣工時間卻是 2008年。2007年中期,御翠豪庭主推精裝修房,報價為3-3.5萬元/平方米,2008年初又以5萬元/平方米開盤。筆者通過房價網查閱,發現御翠 豪庭二手房均價當前約為5.6萬元/平方米。對比2001年和黃以2167元/平方米獲得土地,其價值增值約25倍。相較於周邊地產商早期以2萬元/平方 米推出樓盤,和黃的「捂地」策略可謂技高一籌。其依靠長久聲譽和細緻經營推高所運營業務的前景,引得一眾地產商為其運營配套鋪路,而後耐心等待產業的成熟 和經濟的上揚,最終成功獲取運營業務的價值增長。


 
  對內地企業集團運營的啟示
  李嘉誠的實業運營有兩點值得稱道,一是敏銳的投資眼光;二是擅於造勢使其投資的產業加速成熟。
   第一點的具體表現是,當他為集團選取新的盈利增長點時,幾乎每每都能踏准經濟發展的趨勢,尤其是3G業務長達7年、動輒百億的巨額虧損,李嘉誠以80歲 高齡力排眾議、一意維持,的確令人感佩。這似乎來自於其天賦,常人只能望洋興嘆。其實,這源自其審慎和細緻的投資調查。這一點可追溯到其創業之 初,1957年,他開始涉足地產業時,手持一塊秒錶做「盡職調查」,從汽車站等熱鬧的地方步行到自己待購的目標,估算未來人流狀況,時至今日,李嘉誠仍自 信於外界詢問他問題,可輕而易舉地給出事實或數據,並自信「超過90%是對的」。
  第二點的具體表現是,早在iPhone這樣的3G通訊終端出 現之前(2007年1月9日由蘋果公司推出),李嘉誠就已經為3G業務運營所需的基礎通訊設施進行了全面構建,可以說,在2003年歐洲企業因3G時代遲 遲未到而無法承受巨額虧損時,正是李嘉誠的接手才保證了這一行業的持續發展,而iPhone等一眾3G通訊終端的出現既得益於現成的無線網絡通訊設施,又 反過來刺激了3G通訊產業的繁榮。房產開發方面也是如此,李嘉誠依靠盛名入主地產,引得一眾中小開發商與配套商戶追捧,最後開盤取得最大化的土地溢價。這 二者的運營策略何其相似,區別無非是3G業務所涉資金投入更大、回報前景也更豐厚而已,但手法如出一轍。
  李嘉誠的實業運營手法對於內地企業頗 具啟示意義。內地企業,無論國有還是民營,在擴張時跟風現象明顯,為企業選取新的盈利增長點時,調查往往不夠嚴謹。這導致資金比較充裕的國企往往出現一投 資就虧損,而資金匱乏的民企則往往陷入一投資就破產的窘境。在房產開發方面,內地企業高度依賴貸款和購房預付款,資金鏈緊繃,這導致其必須加快建設、盡快 建成和變現,無法從容、充分地享有土地溢價的好處,卻放大了自己面臨經濟蕭條、貸款政策收緊時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因此,對於內地企業而言,應重視投資調 查、慎重投資,減少對銀行資金的依賴,高效利用自有資金。這雖然可能放緩增長步伐,卻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紮實前進,在更長遠的時間界面,相較於同行的優勢會 愈加明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80

台新彰銀合併案重新啟動 苦熬七年半 吳東亮守得雲開見月明?

2013-02-25  NCW  
 

 

近日之內,台新金控將重新啟動與彰銀之間的合併,這場談了七年半之久的合併案是否能就此寫下美好結局,還是再起爭議?吳東亮的態度將是最大關鍵。

撰文‧劉俞青

這一役,讓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足足等了七年半,終於,接近最後收割階段。

因為就在近日之內,台新金控的董事會將針對「彰化銀行合併台新銀行」進行討論;這也是近幾年來,台新金再度將這個敏感的議題,重新端上䒷面。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吳東亮對這次重啟合併之路,高度謹慎,因此這次的董事會並非正式提案,僅是以「研究案」的形式提出討論,測試外界水溫,如果順利過關,後面的程序才會繼續進行。

如果照程序走,緊接著的彰銀董事會也會排入該議程討論,雙方逐步啟動這個合併模式;而距離二○○五年七月,台新金吳東亮以最高價每股二十六.一二元標下彰銀特別股,已經整整過了七年半之久。

七年半,可以改變多少事?小樹足以長成大樹,出生的嬰兒都念小學了,但台新金與彰銀這樁沒有結局的合併案,一拖,就是七年半。

這些年來,吳東亮不是沒有想過和解辦法,包括早在五年多前,當時的主管機關首長,就曾經建議雙方坐下來,談出合理的合併價格,讓合併案早早落幕,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而吳東亮自己也曾經在不耐的情緒下,脫口說出:「乾脆彰銀把台新金持有的特別股買回去算了!」但氣話終歸只是氣話,事情就還是這麼拖著。

合併現曙光

彰銀存續 成台新金子公司一直到去年底,台新金控極少數高層,從董事長吳東亮、總經理饒世湛、董事吳統雄及幾位高階主管,經過各種版本的沙盤推演、反覆研擬,再加上與主導彰銀官股的財政部密切溝通,取得財政部的初步同意之後,終於敲定了最後的合併方案。據了解,連新閣揆江宜樺都知悉這件即將啟動的合併案。

初步決定,將由彰銀擔任存續公司,台新銀行為消滅公司,兩家銀行合併。

合併後的「新彰銀」,第一大股東是台新金,持有「新彰銀」將近一半的股權,第二大股東則是官股;也因為台新金持有「新彰銀」近一半股權,按照《金控法》規定,「新彰銀」自然成為台新金的子公司,編製合併報表。

然而,在此之前,還有漫長的程序要走;因為這樁當時轟轟烈烈的合併案,外界各式的說法很多,為杜悠悠之口,台新金與財政部溝通的過程中,財政部一切採取最高、最嚴謹的規格,攤出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要求台新金全部都得按照程序走,一個步驟都省不得。

根據一位參與溝通過程的關鍵人士透露,「整個合併程序走完,彰銀的董事會要開七、八次」,台新金雖然精簡一點,但也要經過三、四次的董事會討論、通過。「七年多都等了,不急著這一時,」這位人士說。

過程一波三折

高價入主 卻蹉跎七年半時間回到○五年七月二十二日,彰銀的一四○億元特別股要尋找新主人,財政部透過公開標售的方式進行投標,吳東亮在最後一刻狠下心加碼,在紙條上寫下「二十六.一二元」的價格,讓新加坡商淡馬錫以「二十三.一元」扼腕。

台新金以最高價之姿入主彰銀,成為轉換後,持有彰銀二二.五五%的第一大股東;當天,吳東亮臉上帶著止不住的笑意,接受媒體專訪,並等著坐上台灣第二大金控的寶座。

但如果那時吳東亮預知接連而來的麻煩,恐怕笑不出來,因為接下來,一切都沒有按照財政部及吳東亮的共識走。

當時還有一段小插曲,淡馬錫得知吳東亮的出價之後,回頭向財政部提出希望用同樣價格,爭取官股與彰銀小股東的認同,卻被財政部拒絕,但也因為這段插曲,凸顯了台新金當時出價的合理性。

誰知就在台新金得標後沒多久,還來不及進一步加碼,台新金的命運就急轉直下,四年之中,先在○六年爆發雙卡危機,台新銀行當年度打消呆帳超過三百億元;緊接著○八年下半年爆發金融風暴,更讓台新金體質大傷,股價創下六元的歷史新低紀錄。

不過,對吳東亮而言,這些傷口,都抵不過被外界誤解的痛。

因為從○八年初開始,台新金就捲入「二次金改案」疑雲,遭受司法與外界的層層質疑,吳東亮多次面對辦公室被搜索、檢調約談的壓力,他始終堅持,「自己與台新金都清清白白」。

「別忘了,台新金是透過公開標售,才以最高價買下彰銀特別股,如果連公開標售都有問題,往後的合併案要如何進行?」一位投行經驗十多年的資深人士表示。

但無論劇本怎麼走,與彰銀的合併案就是卡在進不得、退不下的窘境,逼得吳東亮甚至在○八年初時正式對外宣布:合併案暫停。這一緩,就是五年。

而歷經這幾年的風雨,吳東亮以前的火爆脾氣早已變得平和,「遇到事情,從他表情一變,我就知道他脾氣來了,可是現在他會忍住不說話,沒多久,臉部線條就和緩了,」一位看著吳東亮長大的長輩就曾經形容他,「對太太也是,他現在常和May(吳東亮妻子彭雪芬)特別約時間吃飯,他說人老了,要對太太更好一點,不然會被休掉」。

確實,七年半的蹉跎,吳東亮已不復年輕,彰銀標售那年,他五十五歲,正值壯年,如今他已六十三歲,雖不致稱「老」,但鬢邊白髮的確多了許多,當年帶領台新先合併大安銀、再戰彰銀的銳氣,已不復見。

或許,年齡與經驗也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因此,這一次,吳東亮不急了,他一切慢慢來,先以「研究案」的形式測水溫,而且「隨時可以調整,什麼都能協調」。

除了態度柔軟之外,「價格」也是合併是否順遂的關鍵之一。

以目前兩家銀行的淨值來看,截至去年第三季為止,每股淨值差不多,大約在十三、四元上下,每股盈餘也差不多,但股價就有明顯差距,彰銀以其規模、不動產的價值,硬是比台新金的股價高出三成。

差臨門一腳

態度不是問題 就看價格據了解,吳東亮當然了解價格的微妙之處,因此內部取得共識,必要時寧可在價格上略微讓步,以求取合併的順利進行,「反正到最後,都併進台新金,讓一點沒關係」。

若一切順利的話,按照吳東亮的盤算,今年底前希望可以合併完成,屆時,台新金加上彰銀的總資產,將逼近四兆元,和去年第四季總資產突破四兆元的富邦金控規模差不多,兩者將分列國內第二、三大金控,僅次於國泰金控。

頗堪玩味的是,合併之後吳東亮的角色轉換。吳東亮是否仍然是台新金的最大股東?在董事會中的席次掌握,都還有待與官股之間一一協調。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八字只有一撇」,未來還有冗長的程序,靜待吳東亮一關關去克服。

而台新金內部對這樁合併案已經下達禁口令,一律三緘其口,嚴陣以對;財政部對此也表示,「這個案子具高度敏感性與政治性,目前僅以『研究案』處理,一切都還言之過早。」但對吳東亮而言,這個等了七年半的結果,實在是一點都不早了,如果能夠一切順遂進行,今年底前,台新金將徹底脫胎換骨,排名大躍進,終究是守到雲開見月明。

誰主導?誰存續?

——台新金與彰銀財報比較

彰銀 台新金

總資產 1.6兆元 2.7兆元股本 724億元 762億元淨值 1032億元 1775億元每股淨值 14.25元 13元稅後盈餘 75億元 144億元EPS 1.04元 1元2/19收盤價 16.75元 12.25元註:資料截至2012年第三季

製表: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35

守得雲開見月明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4ao.html

    大盤從2638點走到3000點一帶,多空雙方展開了拉鋸戰,股票逐漸分化,有的走得強,有的走得弱。

    有位朋友重倉的一只農藥股,基本面不錯,但就是一直沒有什麽起色。別說一帶一路、供給側、互聯網+、高新科技等題材與它無關,就連農業政策、生態環保等利好因素,它似乎也沒沾到什麽邊。看著這只半死不活的股票,朋友難免郁悶!“他媽的!老揣著這只爛股,恐怕連吃屎都撈不到熱的!”朋友自嘲說,並問,“你看我是不是把它給換了?”

    股市這波上漲只不過搖搖晃晃地走了短短兩個半月而已,你就熬不住了?當然,你若發現有更好的標的,即可換掉。現只因覺得它漲得慢而換,恐怕不是個什麽好理由吧?股市具有周期性與輪動性,階段性漲得快或慢完全是常態。有的高手還專門挑選滯漲績優股呢!為什麽?你打開歷史走勢圖看看,要是拿著低價滯漲績優股,最終後來者居上,哪個不是大贏家?股票走勢,橫有多長,豎有多高嘛!

    “守得雲開見月明,耐心等待是投資最精髓一環。”我說,“以後熱屎讓你吃個飽!哈哈!”

    “好!”朋友叫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7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