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健康药业暂不注入同仁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1/0MMDAwMDE5ODY0MA.html

9月19日,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威斯康辛州花旗参农业总会(简称:GBW)签约,成为该农业总会在中国的唯一授权经销商。

之前有消息称,同仁堂集团有意将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注入到上市公司同仁堂(600085),拟实现整体上市。

同仁堂健康药业是同仁堂专职做保健品子公司, 在同仁堂十大子公司中,地位仅次于同仁堂股份,而且其销售规模要略大于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

但同仁堂健康药业销售额多大,一直是个谜。同仁堂健康药业总经理俞俊称,“健康药业每年都是按照双位数以上增长”

唯一能获知资料显示,2009年1至4月,同仁堂健康药业实现销售11.7亿元,同比增长了13.19%;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了7.34%。

但同仁堂集团总经理梅群称,“目前暂时不会启动资产注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6

保險大佬表態暫不融資

http://my2628.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04.html

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資本充足率)一直是監管層關注的熱點。保監會3月30日公布的《2011年財產保險監管工作要點》顯示:2011年,保監會仍將防範 化解償付能力和資本金不足風險為監管重點,對問題公司繼續依法採取“一司一策”的有效監管措施,同時,把查處公司的業務、財務數據不真實等違法違規問題列 為重中之重。

近期保險公司發佈的2010年年報顯示,壽險、財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對此,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償付能力下降均屬正常範圍的正常波動,無礙險企未來發展。

保險公司高管也紛紛表態近期無融資需求。不過,以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增速不低于GDP增長率推測,2011年出現增資潮也未必是小概率事件。

償付能力下降,保險公司精打細算

雖 然多數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都高于監管要求,但值得關注的是,三大保險巨頭的償付能力均有所下降。最新年報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僅 為212%,相比2009年末的304%,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中國平安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7.9%,較2009年的302.1%,下降超三成;太 保產險資本充足率為167%,比去年同期的173%略有下降。

對此,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坦承:中國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下跌,與資本市場波動有關。此外,去年197億元高額現金分紅派息、公司業務發展對資本的佔用等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中國平安公告稱,壽險償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公司業務發展、資本市場波動及股息分配的影響。不過,由於產險保費強勁增長,帶動法定要求的最低資本大幅增加,因此,平安產險償付能力充足率比2009年末上升。

年報顯示,中國人壽、平安、太保的償付能力均在150%以上,仍然屬於監管規定的償付能力正常範圍。

“償付能力過高會影響股東的淨資產回報,過低則不符合監管要求,影響業務發展。”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表示,“平安將根據各方條件,比如ROE(淨資產收益率)、監管條件等因素來分析資本金水平,並將優先增資深發展,因為產壽險本身有盈利能力可補充資本金。”

劉家德也強調,中國人壽仍屬於償付能力充足的保險企業,償付能力充足率應該保持在相對合理且經濟的水平,不必追求過高目標。既要支持業務的有效發展,但也不能低于150%。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平安壽險、產險的償付能力分別為180.2%、179.6%,比2009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去 年,平安產險發行次級債25億元,並完成增資60億元,以增加實際資本。任匯川表示,“60億元的增資是一個權衡決策的結果。”對此,一位保險精算咨詢人 士認為,“去年平安產險143.6%的償付能力低于優秀要求,因此平安產險可能顧及業務表現進行增資。179.6%的資本充足率已經足夠,多了股東回報 低,因此公司高管對此會做些權衡。”

據悉,對償付能力和資本金不足的公司,保監會將通過限制規模、停批分支機構、責令加大分保、督促增資擴股、停業整頓甚至接管等措施限時整改到位,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中華聯合、都邦等償付能力長期嚴重不足的重點公司,監管層還將採取專項定人跟蹤等重點監管措施。

大公司近期無融資需求

保監會近期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細化,引發業界對險企新一輪的再融資潮的密切關注。

保監會不久前發佈了《關於動態償付能力測試有關事項的通知》,制定及調整了財險公司和壽險公司(包括健康險公司)動態償付能力測試的必測不利情景,財、壽險償付能力壓力測試標準均有提高。

根據保監會的要求,各保險公司在編制2010年及以後年度的年度償付能力報告時,還要按照必測不利情景進行動態償付能力測試,特別是針對一批償付能力充足率介于100%~120%間的保險公司必須在假設情景之下低于100%的要求。

目前,按照保監會對保險公司實施的分類監管的要求: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下的保險公司為不足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間的保險公司為關注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上的保險公司為正常公司。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人保財險償付能力為115%,相對去年末的111%有一定提升,但也屬關注類公司。

人保財險副董事長兼總裁王銀成表示,人保財險2月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經回升至120%,較2010年年底115%有所恢複。董事長吳焰補充說,償付能力將不會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因素,再發次級債的目的,也是希望繼續推動公司的發展,也符合條件。

太保集團產險償付能力的下降也直接導致市場猜測,中國太保或將再啓融資計劃。

不 過,太保董事長高國富明確表示“目前沒有再融資需求”。高國富稱,自2007年A股上市以來,集團償付能力充足率一直保持在300%以上,其中壽險業務償 付能力充足率在200%以上,未來仍會根據保監會的要求,將集團的償付能力保持在充足水平。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也表示,公司暫沒有再融資計劃。

按太保董事長高國富預期,太保2011年保險業務發展會高于GDP增長,維持15%以上的速度。而業務發展必將消耗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因此,業內人士預計,盡管目前各家公司的償付能力數據屬於正常範圍,近期內不會再融資,但2011年出現增資潮也未可知。

也有公司發行次級債來改善償付能力。中國財險2月28日宣布,公司擬發行本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的人民幣次級定期債務,期限為10年。不過2010 年12 月保監會出台《保險公司次級定期債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表示,將嚴控保險公司進行次級債再融資。

除了發行次級債,保險公司還可以通過股東增資、上市及再融資、從公司未分配利潤中提取以增加資本金,改善償付能力。

3月14日,平安向周大福旗下金駿有限公司定向增發2.72億股H股。平安首席執行官馬明哲表示,融資後,會大大加強平安集團的資本實力,同時融資將增強平安盈利能力,讓股東的價值得到更大提升。

除了從資本市場融資以外,馬明哲稱,公司自身也有很強的盈利能力,已經進入到良性的盈利能力周期,這次融資後,應該能支持一段時間內平安業務發展對資本的需求。

事實上,某公司准精算師告訴記者,影響償付能力的因素很多,因此,各大公司還可以通過調整相關業務的方式達到提升資本充足率的目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4

於剛:電商規模化才能生存 1號店暫不追求盈利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4/2619497.html
格戰硝煙正在電商行業消散,當電商大鱷京東欲「金盆洗手」退出價格戰之際,1號店卻希望通過叫板京東,卡位3C品類這一兵家必爭之地。1號店董事長於剛近日對騰訊科技表示,1號店還有大量市場機會,還處在產品線擴張、地域擴張階段,暫不會追求盈利。

隨著沃爾瑪控股1號店,背靠國際大鱷的1號店正大幅調整戰略方向,並借助沃爾瑪資源擴張。過去1號店一直將自己定位為網上超市,此後逐步引入3C等品類,以尋求平台化轉型。1號店也在逐步走出上海,今年還將在西安、瀋陽、濟南、廈門四地建倉。

1號店與大股東沃爾瑪戰略合作也已展開,沃爾瑪電商團隊成員也進駐1號店擔任高管。1號店通過沃爾瑪引進全球大量商品及沃爾瑪自有品牌,沃爾瑪很多全球供應商也成1號店全球供應商,如今1號店可直接進口國外商品。

於剛指出,追逐盈利是商業本質,這是整個業態走向理性化、健康標誌。不盈利、不健康企業就被慢慢淘汰掉,拿著股東和投資者的錢,不盈利的企業是種罪惡。對於1號店來說,不會刻意追求盈利,而是會在投入和盈利間尋求平衡。

其原因也在於,整個電商業態是個大浪淘沙過程。早期大家不清楚,大量資本進入,導致有很多小的商家。隨著行業發展、淨化,只有那些健康發展,有很好商務模式,有充足資金,非常關注顧客體驗,有一定規模的電商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於剛認為,大量中小電商倒閉是件好事,這樣才能讓資源更集中,電商規模非常重要,只有在投入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形成規模效益。

1號店公佈2012年銷售額較2011年增250%,無線業務增26倍。根據其2011年27.2億元銷售額計算,其2012年銷售額約68億。顯然,這與京東600億元規模存在不小差距。

隨著電商行業的格局基本形成,各家在不同品類上排位基本穩定,2013年將是各家電商爭取總體排位的關鍵之年。京東下一步主要目標將由燒錢圈地轉向盈利,這是決定其IPO成功與否關鍵。對於1號店和騰訊旗下電商易迅來說,份額相對較小,圈地仍屬第一要務。

以下是專訪一號店CEO於剛實錄:

騰訊科技:有傳聞稱全國平台型電商漏稅超1000億。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步步高商業董事長王填紛紛提及對電商徵稅,《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已實施,儘管國家稅務總局特意表態與「對電商徵稅」無關,但外界依然很關注,您預計電商徵稅何時變成現實?會造成什麼影響?

於剛:1號店一直是規範經營,對電商企業來說,電商徵稅這是好事,說明國家對電商行業影響力的認可和重視。電商徵稅時間點我不能預測,但國家出台這個政策將有利於規範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淘汰一些經營不規範的企業,促進行業良性發展,讓消費者購物也得到更好保障,也讓消費者更信任這個行業。

騰訊科技:順風快遞已經開始做生鮮冷鏈,今年3月28號1號店也正式推出生鮮,先從上海的水果做起,逐漸再引進更多冷凍食品、生鮮食品。您如何看待順風快遞做生鮮冷鏈?

於剛:我們也沒想就我們一家做食品,做快消品,我們也不會迴避這種競爭,反而我們認為,只有良性的競爭才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大家共同把市場做大。

對我們來說,不會把關注點放在別人身上,我們最關注的是怎麼把顧客體驗最好。只要我們做好了,顧客會做自己的選擇。我們也歡迎競爭,因為有競爭才有動力,把每一項都做好。

我一直講,1號店關注做顧客體驗,但顧客體驗不是虛的,是綜合顧客購物方方面面的,要有豐富的品類,好的價格,配送要及時,要有友好的用戶界面,要有好的售後。

當然,供應鏈是電子商務企業非常關鍵的部分,怎麼樣讓供應鏈運營更有效率,成本更低。系統和供應鏈方面,也一直是1號店投入最大的兩塊。

騰訊科技:現在國外已經有很多零售企業在提全渠道概念,電商企業也在紛紛轉型,您覺得未來什麼技術最有可能顛覆現有電商模式?1號店改如何去適應這場競爭?

於剛:電子商務本身就是很新的,新的商務模式層出不窮,新技術也不斷推出來,像移動這些技術。我們要抓住基本的電商成功的基石,如產品豐富度,價格,配送及時性,我們也為未來投資。我們從前年開始投入無線,現在有將近800萬用戶。

我們在無線用戶端不斷改進產品,讓其界面對用戶更友好,擁有更多功能,讓顧客簡單購物,因為小的無線終端,確實屏幕小,怎樣可以讓快速找到商品,完成訂單,我們費了很多功夫,將來還會更多的新的技術,新的商務模式。我們對新技術還是很敏感的,我們為未來投資。

騰訊科技:移動互聯網迅猛撲來,1號店如何轉向移動互聯網?您如何看待移動電商?是否會在這一領域展開併購?

於剛:這個完全要看機會,併購並不是事先計劃好的要做的事情,全要看有沒有好的機會,能不能和我們非常互補,能不能彌補我們的短處。

騰訊科技:沃爾瑪入股後,1號店在策略方面會有哪些改變?

於剛:1號店還是一家獨立經營的企業。沃爾瑪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戰略價值,包括供應商的價值,包括物流、供應鏈管理價值,包括沃爾瑪電商在全球做了十多年,也有很多的經驗,這些價值都是無價之寶。

當然,沃爾瑪入股後1號店的運營也不會受到影響,沃爾瑪借助1號店進入中國的電商市場,但1號店是獨立經營,沃爾瑪是戰略投資。

騰訊科技:有人說當京東追求盈利時,行業開始走向健康,隨著大批電商倒閉,活下來的電商會具有很高投資價值,在您看來,小電商會繼續倒閉嗎?什麼樣的電商才具有投資價值?

於剛: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確實是這樣,整個電商業態是個大浪淘沙過程。早期大家不清楚,大量的資本進入,導致有很多小的商家。慢慢的隨著發展、淨化,只有那些健康發展,有很好的商務模式,有充足資金,非常關注顧客體驗,有一定規模的電商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不具備這些條件的電商將慢慢被淘汰,這是正常的,也是好的現象,這樣才能讓資源更集中。電商規模非常重要,早期的投入很大,不管物流、技術、人才上投入都很大,只有達到一定的規模,才可以有規模效益。

中小電商倒閉是非常正常的過程,若是能夠生存下來,證明有好的商務模式,有充足的資金,關注顧客體驗,這樣的電商就一定有投資價值。

騰訊科技:今年以來京東提出「修養生息」策略,並將盈利列上日程,凡客也提出尋求盈利,整個電商市場明顯發生了變化,您如何看目前的電商市場?

於剛:追逐盈利是商業的本質,這也是整個業態走向理性化、健康的標誌,這是必須的。不盈利、不健康企業就被慢慢淘汰掉,能夠生存下來的電商就是必須要盈利的。拿著股東和投資者的錢,不盈利的企業是一種罪惡,追求盈利是好的現象和走向健康的標誌。

騰訊科技:1號店既要追求盈利,又要開4個城市倉儲,怎麼尋求規模化和盈利間的平衡?今年又會有哪些策略?

於剛:實際上尋求的是投入和盈利間的平衡。1號店現階段還有大量市場機會,還處在產品線擴張、在地域擴張階段,還不會追求盈利。電商早期就是要大力投入,這一點我們看得很清楚,在這個時間點,我們還是會更多去投入。

1號店最主要的策略這麼多年都不變,就是狠抓顧客體驗,這點最高重要性的,是highest priority,同時,我們要抓供應鏈管理和運營效率。去年,我們在這一方面做得不錯,整個運營成本,下降了37%,我們感到非常欣喜,我們運營效率在不斷提高。

從發展來講,我們還是持續做地域擴展、產品線擴張。產品品類今年目標是增加3倍,同時我們還在西安、瀋陽、濟南、廈門四個地方選址建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30

央行將非銀同業納入存貸比 暫不收準備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06

在同業存款納入存貸比時,央行將暫不會要求這部分存款繳納存款準備金,這意味著近期央行降準的可能性降低。

昨日晚間MNI援引未具名人士提到了上述消息,《第一財經日報》此後也報道,12月24日,央行與24家大型金融機構的會議上稱,“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業存款與同業借款納入存貸比,但是存款準備金初步定為零,上述機構不包括財務公司。”

報道稱,央行同時確定了存貸款口徑:存款、貸款均包括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間的存放;有存款準備金,暫定為零;利率仍保持現同業之間規則,自行商定。以後同業存放僅指存款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往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於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緩解企業融資高成本問題,具體提出了十大措施,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一事讓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即將下調準款準備金率。其中同業存款是否算作一般性存款,以及由其引發帶來的補繳準備金問題讓分析師們看好降準到來。

比如民生證券管清友就指出,若非存款類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存款準備金也將多補繳1.76萬億(按9.8萬億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和18%的存準率計算),至少需下調三次存準率對沖

而海通證券的姜超也曾表示,如果要把同業負債算作一般性存款,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需要補繳準備金。過去同業負債不用繳準,而一般性存款需要繳納20%左右的法定準備金——意味著銀行需要補繳2萬億左右的準備金。銀行在如何降準問題上難度頗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36

報道:央行發文確認非銀同業存款納入存貸比 暫不繳納準備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16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援引MNI的報道稱,在同業存款納入存貸比時,央行將暫不會要求這部分存款繳納存款準備金,這意味著近期央行降準的可能性降低。《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稱,央行近日已正式下發了相關文件。

報道稱,中國人民銀行向銀行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口徑調整後存款準備金政策和利率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

該文件內容為:

新納入各項存款口徑的存款是指存款類金融機構吸收的證券及交易結算類存放、銀行業非存款類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機構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機構存放。

上述存款應計入存款準備金交存範圍,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為零。

上述存款的利率管理政策保持不變,利率由雙方按照市場化原則協商確定。

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按照存款類金融機構執行。

上述這種調整將從2015年開始。

那麽,這項政策都有哪些影響呢?

新浪財經文章稱,這意味著以余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吸收的存款將繳納存款準備金。但這並不意味著其收益將下降,因為文件同時規定上述計入存款準備金的存款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時為零,這意味這貨幣基金存款暫時不需要繳納準備金。

報道援引中信建投證券觀點分析稱,同業政策變更主要在於釋放銀行信用擴張空間,是放松性目的 ,為銀行增加信貸創造條件。同時,暫不繳準備金意味著對沖性的降準也不會實施,利好資金面程度好於同存繳準並整體降準。

民生宏觀對此解讀稱:給你額度,但你不一定會用

①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但暫不繳納存款準備金,央行因新規修改降準對沖的必要性下降,降準預期後延。

②貨幣寬松和強勢美元導致匯率貶值,制約了央行貨幣寬松空間,央行用巧招,將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理論上可提高銀行的潛在放貸額度,達到貨幣放松降低融資成本的效果。

③此前因同業存款的繳準預期制約了銀行間市場銀行融出資金的意願,導致資金面緊張,若同業存款不繳準,將有助於資金利率下行。

④理論上釋放額外信用額度利好銀行股,但銀行的風控要求和資產質量壓力仍將制約銀行的信用擴張。跟給你發票額度但你不一定會用完是一個道理。

該消息在本月25日就已經傳出。當時,民生證券管清友指出,若非存款類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存款準備金也將多補繳1.76萬億(按9.8萬億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和18%的存準率計算),至少需下調三次存準率對沖

對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微博中評論稱:這並不準確。從流動性的角度,不繳沒改變流動性狀況繳了就收緊了;從資金成本的角度,不繳直接成本不變,降準就降了成本;從釋放信貸潛力角度,貸存比的松綁釋放了信貸潛力,與降準具有異曲同工之處。

網傳的央行第387號文件如圖所示:

1

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36

H&M的彩妝暫不進入中國 但未來重點依然在這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189.html

H&M的彩妝暫不進入中國 但未來重點依然在這里

一財網 劉曉穎 2015-10-16 13:25:00

H&M彩妝系列已經在9月登陸北美官網,並將於10月起在全球700家門店開放售賣,但暫時還未進入大中國地區。

從年初就開始預熱的H&M彩妝系列終於要在全球上市了。

這套包含口紅、指甲油、眼線筆等700款美容工具的系列產品已經在9月登陸北美官網,並將於10月起在全球700家門店開放售賣。

但可惜的是,“彩妝系列暫時還未進入大中國地區。”《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H&M中國總部獲悉。雖然如此,但並不表示這家公司不看好中國市場,而只是按照集團的策略與規劃,彩妝系列進入中國時候未成熟。

這個來自瑞典的時尚品牌目前在全球59個國家與地區擁有超過3600家門店,是排在西班牙品牌Zara的母公司Inditex之後的世界第二大服裝制造商。後者在2006年成功取代H&M成為歐洲最大的服裝銷售商。

在中國市場上,雙方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兩者分別於2006年、2007年先後進入中國開設門店。目前ZARA在中國市場有超過500家門店。但經歷過去三四年的瘋狂開店後,ZARA今年宣布放緩在中國的開店計劃。

“H&M全球始終以10%-15%的速度增長,中國亦是如此。截至今天,H&M在中國已有門店數量277家。”H&M中國總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相對於其競爭對手,H&M在過去三年新開門店數量較為穩定,分別為46、52,、68家,開店速度緩步推進。

H&M首席執行官Karl-JohanPersson曾預計中國將取代德國成為其最大市場,在中國市場的開店速度將超過全球其他任何國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僅僅靠單一品牌顯然還不夠。實際上已經有若幹個不那麽有名、但就產品類型與定位上來說與H&M互為補充的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市場。比如COS、MONKI、CHEAPMONDAY。“這些品牌目前在中國地區穩步擴張”上述人士透露,但她並沒有告訴本報記者具體規劃和數量。“我們將繼續把重點放在中國市場的擴張,因為我們相信能夠以可控的方式,繼續在中國發展並同時保持質量、可持續性及高盈利性。”

能夠支撐H&M在世界版圖高歌猛進的自然是公司的業績飄紅。據H&M9月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上一季度公司凈銷售額達總計54.5億美元,凈利潤達6.28億美元,比第二季度上升了19%。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09

券商“救市”賬簿曝光 浮虧12%暫不影響利潤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6961.html

俠之大者,為國護盤。

自去年6月股市大幅下挫以來,為了穩定市場,參與兩輪“救市”行動的21家券商投入集資超千億元委托證金公司統一投藍籌ETF,外界最關註的莫過於這筆龐大資金現在操盤情況如何,盈虧幾何,對證券業利潤影響會有多大。然而在最近密集披露的券商年報中,也尚無確切信息披露。

“截至2016年三月份,和初始出資相比,我們投入的資產凈值下降12%左右,今年一季度浮虧不到8%。”一家上市券商高層25日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了從證金公司剛拿到的凈值情況。據了解,證金公司每個季度都會給各家券商提供期末最新凈值情況。

“在去年這種行情下,12%的浮虧業績也是跑贏市場,證金公司算做得很不錯了,”一家私募基金投資總監對此評價道。根據多家券商公告,兩輪護盤資金分別於去年7月和9月投入A股。而滬深300指數去年7月初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跌幅為29%。

當談及是否會影響公司2015年報中的當期損益,上述券商高層同時表示,該筆資金的會計處理科目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欄,若公允價值變動超過成本的50%,則將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在50%以內則計入資本公積。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的利潤表都不會受到該筆浮虧影響。

記者又查閱了多家參與“救市”的券商年報,對於該筆專戶投資資金,也都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科目,並暫不進行計提減值準備。

比如,海通證券年報中就表示,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較大幅度下降,或在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後,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於非暫時性的,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成本的50%、或其公允價值低於成本的時間超1年、或被投資單位經營所處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等綜合因素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等,則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存在了客觀減值證據,就認定其已發生減值。

“若市場不再有大幅波動,護盤資金對券商的利潤影響可能到今年三季報能夠有明顯的反映。”業內人士據此推測。

去年股市大幅下挫之時,21家證券公司於7月4日火線發布聯合公告,以2015年6月30日凈資產的15%來出資,合計出資不低於1200億,該筆資金於7月6日就以收益互換的方式由證金公司操盤運作。救市的第二彈則有50家券商響應號召,出資額為7月末凈資產的20%,已經參與第一次的券商則以7月末凈資產的20%減去第一次出資來籌集。據保守估計,兩輪護盤資金合計投入超過1600億元。

而在券商最新公布的年報中,則有更確切的數據。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大券商投入的“救市”資金均超過其2015年凈利潤,其中中信證券兩次合計投入211億元、海通證券投入195億元、國泰君安投入170億元。

“沒有退出計劃,由證金公司統一安排吧。”對於何時退出,該上市券商高管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57

冷對物流業跨界金融 DHL暫不考慮金融業務

“我覺得我們業務的核心是物流,有一些產品可能會帶有一些金融意義,但現在現在不是我們的重點。”近日, DHL電子商務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鄭摯的上述表態,給物流企業紛紛跨界金融的現狀潑了一盆“冷水”。

鄭摯是在DHL電子商務深圳包裹操作中心啟用發布會上做出上述表態的。DHL電子商務是德國物流巨頭德國郵政DHL下屬子公司,專註於電商物流業務。其位於深圳阪田的包裹操作中心,年處理能力將達1800萬件包裹。

根據DHL電子商務介紹,通過深圳包裹操作中心,深圳當地出口跨境電商可通過DHL遍布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絡與世界各地的客戶連接。在此之前,該公司已在上海、武漢等多個國內主要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

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與之相關的物流企業也迅速崛起。除了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由於掌握了大量用戶,國內物流企業已經紛紛布局物流金融業務。如快遞巨頭順豐,已推出順豐倉儲融資、線上理財產品順手賺等多個金融產品。而早在10多年前,DHL就在上海為客戶提供物流和關稅融資服務。

“我們核心的價值主張在物流,從物流的角度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鄭摯說,DHL目前已為客戶提供貨物損壞的賠償、保險等金融服務,但在整體金融業務方面,暫不考慮設立專門的金融平臺,為相關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20

日本政府:暫不就竹島問題向國際法庭起訴

據共同社16日報道,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政府15日基本決定對韓國跨黨派國會議員團登上竹島(韓國稱獨島)一事僅由外務省局長級表達抗議,暫不向海牙國際法庭(ICJ)就主權問題提起訴訟。這是由於政府認為如果訴訟導致日韓間裂痕加深,就可能影響到應對朝鮮核與導彈開發的日美韓合作。

鑒於島根縣等提出考慮起訴的要求,外務省幹部堅持“將摸索最有效的時機”的立場。作為政府通過強調在竹島問題上的克制應對,希望能防止事件再次發生。

向援助原慰安婦財團提供的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72萬元)將按照12日的日韓外長電話會談達成的協議,盡快推進出資手續,與竹島問題分開對待。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各自負起責任落實關於慰安婦問題的日韓共識是極其重要的。”

關於登上竹島一事,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杉憲治15日在外務省召見韓國駐日大使館公使,稱“盡管事先已要求中止,(但仍然登島)極其令人遺憾”,強烈要求防止再次發生。

2012年8月,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登上竹島,日本政府開始正式考慮向ICJ起訴。同年12月第二屆安倍政府成立後,安倍表示“包括起訴在內,正在推進討論和準備”,但並沒有采取明顯動作。

另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朝野國會議員於15日集體訪問獨島, 視察獨島警備隊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617

寶塔實業: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暫不受新規影響

寶塔實業11月29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票 於 2016年 11 月 25 日、 11 月 28 日 、 11 月 29 日 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 20.28%,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規則》的相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經核實, 公司不存在重大事項, 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更正、補充之處。

2016 年 11 月 24 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最新《上市公司“高送轉”利潤分配和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的公告格式》,其中規定“原則上不支持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 50%以上)公司高比例送轉”。

近三個交易日,有數十位投資者咨詢公司半年度披露的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方案是否受新的規定影響,經公司向深交所咨詢,公司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方案暫時不受新規則的影響,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事宜,並將於 2016 年 12 月 7 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此事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