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觀點】中國員工為何勤勞卻不敬業?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3/57317.html

i黑馬認為“中國人勤勞但不敬業”這種說法相當駭人聽聞。本文作者信海光揭示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對於各位創業者發掘和利用公司的人力資源有參考價值。從某種程度上講,低敬業度是中國員工對高盤剝率的報複。2011年中國員工的敬業度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5個百分點,僅為51%,也就是說兩個中國員工中就有一個不敬業。這結果不出乎我的意料,但顯然與一般人對中國勞動者的印象大有差異。至少從外界看,中國勞動者不該與不敬業相聯系,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以來,人們見多了外國媒體對中國勞動者這樣的描述:他們匍匐在流水線上,不停的加班加點,他們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任勞任怨,生產著這個星球上最豐富的產品......在境外的華埠,中國人留給當地人的印象也大體如此,他們不停的工作,即便在法律規定禁止工作的周末和深夜仍在幹活,因此他們掙得比外國鄰居更多的利潤,擡高了租金,以競爭優勢蠶食掉當地的市場。難道這樣的中國員工,居然在全球敬業榜排名中敬陪末座?其實大家都沒錯,只不過對中國員工勞動狀態的觀察角度不同而已。這里有三個相關的詞匯:辛苦、勤勞和敬業,對於外部觀察者來說,他們看到得更多的是辛苦的中國人、勤勞的中國人,但其中有多少同時也是敬業的中國人,實不可知。不妨換一角度,以中國人的視角看外國勞動者,人們也常聽到那些來自外企中國員工對外國同事的充滿羨慕的抱怨,比如美國同事拒絕加班,拉美同事普遍懶散,歐洲同事不管有多少工作沒做完到日子都必須休假等等,他們如此“不熱愛”工作,難道還比我們敬業得多?中國人的勤勞一直受到世界的贊許,但現在是時候該關註一下中國員工的不敬業現狀了。理清楚這一問題或許大大有助於中國經濟以及中國勞動者未來整體競爭力的提高。中國員工為什麽敬業度低?這中間其實包含著兩部分人,一部分是那些既不勤勞也不敬業的員工,比如國企員工,他們的低敬業度是眾所周知的,薪酬福利好,工作輕松,但卻乏人敬業,這實在是個從國企改革時期就已經在談論的老話題,反而沒什麽可特別討論之處;關鍵是剩余那些勤勞卻不敬業的員工,他們為什麽會如此呢?一部分原因或許可以從造就這批勞動者的大時代背景中去尋找。在Hay(合益)集團這次調查中,中國員工敬業度較低的“樣本”更多的集中在25歲以下的基層員工、研發類人員中,可以與之相交的是80後、90後的代際人群,如果這一代人中不敬業現象更普遍,那麽對這代人教育的失敗難辭其咎。辛苦可以是被動的,但敬業一定是主動的,是更“唯心”的。雖然目前還沒有相關調查結果可以印證,但我以為,青年人的不敬業與這代人信仰的空虛與缺失有重要關系。或許有人說:我有信仰,我信仰金錢與財富!但這恰恰是心態浮躁的表現。過度註重金錢的積累,如果是個體業者或者老板,它能體現為勤勞與敬業的一致性,比如出租車司機,玩命拉活,你可以說他勤勞,也可以說他敬業。但對於雇員群體來說,過度的追逐金錢與現實利益,體現的往往是過高的離職率,而這又恰恰是不敬業的一個重要標準。然而,我們又不能把“不敬業”的主要責任歸咎於年輕人的浮躁。所謂敬業度實質是指“員工在組織中所展示的對於組織的忠誠度”,在這里可以看出“敬業”是個雙向責任,中國員工為什麽不敬業,不但要問員工,更要“向組織問責”。也就是說,有兩個問題需要解答:中國社會為什麽培養不出敬業的員工?中國的企業為什麽培養不出敬業的員工?除了教育之外,勞動者普遍缺乏安全感是另外一大原因,主要是指經濟上的安全感,低工資、低社保,對未來的低期盼,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勞動者自身的職業理想都無從談起,當然更無法對企業和工作談忠誠,很多人不停的跳槽,只為追求一個經濟安全感。在企業中,忠誠是靠金錢買不來的,但沒有錢(投入),則一定沒有忠誠。按中華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提供的數據,中國居民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達到56.5%的峰值後,連續下降22年,2005年已經下降到36.7%,而從1978年到2005年,資本報酬占GDP的比重則上升20個百分點。從某種程度上講,低敬業度是中國員工對高資本盤剝率的報複。就像奴隸無法向奴隸主敬業一樣,在血汗工廠里,當然更談不上敬業度,而這種低層次的雇傭關系卻是中國制造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當然,以管理學論,如何提高員工敬業度有一套複雜的方法,它涉及到企業文化、激勵機制、發展機會等各個方面,但大道至簡,說到底都可以歸結到一點:公司到底能為員工做什麽以換取員工的忠誠。而在現階段,大部分企業其實沒必要去講更高的追求,只需狠狠心向員工多投入一點,就能性價比最高的換取員工的敬業度。但或許這一點也是最難的,其障礙有資本貪婪的本性、企業的短視,還有中國員工長期以來辛苦、勤勞給外界留下的誤解,很多人以為,在這群人身上獲取忠誠度輕而易舉,不需要投入真金白銀,很多人以為,有這樣任勞任怨的員工,即便沒有忠誠度也無所謂。或許,只有在未來付出沈重、甚至難以挽回的代價之後,他們才會真正明白。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信海光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74

小鮮肉為何敢如此不敬業?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541

 

陳道明的意思,無非是表達了一下爆紅的年輕演員拿了那麽多錢,應該遵守職業道德、好好演出。(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陳道明最近因為一段訪談又火了。媒體對該次訪談的報道,多冠以“陳道明怒懟小鮮肉”之類的標題。實際上,陳道明無非是表達了一下爆紅的年輕演員拿了那麽多錢,應該遵守職業道德、好好演出的意思。

近來,對演藝圈“小鮮肉”正好有諸多負面評論,比如某熱播劇男女一號在劇中多是“摳圖”演出,與劇組基本沒有對手戲。比如某編劇怒評“98%小鮮肉不敬業”,一出戲三十多個替身啦,出演配角的老演員與主演的替身飆戲啦,小鮮肉在演出時臺詞念不下便報數字等等亂象。陳道明的點評,又給這個近來熱議的話題添了一把火。

本來,年輕靚麗,人氣高的演員,在出演影視劇時,網傳可以拿到數千萬甚至更高的片酬。這個普通人看來的天價酬勞,與小鮮肉們乏善可陳的演技比起來,似乎不大相稱。如今還發現,小鮮肉們不但不用演技好,連基本的拍攝工作,也有替身、摳圖、綠幕等代勞。非粉絲的吃瓜群眾自然表示看不懂了。

不過,對演出質量不敏感、只對演出對象敏感的龐大粉絲群體,願意為這種劇掏錢才是真正的問題。小鮮肉們只要在影視劇的主角名單中出現,即便演技欠火候,也可以讓劇集收視率火爆,讓劇集的投資人賺錢。對制片方來說,何樂而不為?何必壓著小鮮肉要演技?制片方在小鮮肉身上舍得花真金白銀而不要求演技,自然是如此這般才能保證收益最大化。

實際中,上文提到的摳圖、用替身等問題,也往往是制片方為了省些錢,減少占用男女主角檔期的便宜法門;既然粉絲觀眾不做要求,讓制片方為情懷燒錢就強人所難了。所以,單單加強演員的職業道德,又或者讓制片方提高點藝術品位,恐怕很難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比如中國人會吃,而餐飲業由於開放度高,競爭也最激烈。一所餐廳要打出名頭多賺錢,收費比人貴些還要顧客盈門,可不容易。不但環境要幹凈,布置要有品位,菜品還要有特點,服務要好,食材要佳,出品還得色香味俱全。這樣的餐館,每個城市或多或少總有一些。要說這些餐館老板的職業道德如何高,也許是,但更主要的是,非如此,不能長期吸引顧客,不能在餐飲市場中賺到錢。菜難吃、臉難看的餐館,在挑剔的中國食客面前,只有倒閉一途。

但若有人在某地開餐館,竟發現即便菜炒得如何難吃,食材如何差勁,只要餐廳裝潢得好,顧客便能盈門。那此地開餐館的人,自然便只去投資餐廳裝潢,務求美輪美奐,而不去費心聘請好廚師,或費成本去采買好的食材了。這與其說是餐館老板的職業道德問題,不如說是食客的需求導向問題了。

影視劇集劇情無需燒腦或打動人,制作也不用精良,甚至也不必要求演員的演技,只要請對了明星,粉絲觀眾就能買賬。這樣的需求市場,自然產生這樣的影視劇產品。如果主演演技不過關,掏錢的觀眾便不買賬,恐怕用不了多久,老戲骨的片酬就變成天價了。

那麽是不是沒有觀眾喜歡看故事一流、制作精良的影視劇麽?倒也不是。各國出品的優秀劇集,在中國都有很龐大的觀眾基礎。這個需求市場,目前中國的制片人,往往似乎尚不舍得花大錢,冒著種種不確定性去開發。怎麽賺到這部分觀眾的錢,又是一個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50

林子峰逾16億購觀塘敬業街41號地盤

1 : GS(14)@2018-04-21 09:44:52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452&issue=20180420
Share  
【明報專訊】商廈成交活躍,吸引投資者買地自建商廈,其中資深投資者林子峰以16.3億元購入觀塘敬業街41號地盤。上述敬業街41號地盤,原為僑新工廠大廈,2007年獲財團作價逾1.52億元收購,大廈於2009年拆卸丟空至今,早前推出標售,據悉物業最終落入林子峰手中,作價約16.3億元,購入後擬興建一幢甲級商廈,地盤佔地21,980方呎,以可建樓面263,760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179元。

另消息指,亮碧思或有關人士剛購入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一中層單位,物業面積2508方呎,以成交呎價約3.5萬元計,料作價約8778萬元。原業主於2014年底以4920萬元購入,帳面獲利3858萬元或78%。

西環舖54年升值310倍

投資者李根興稱,旗下盛匯商舖基金剛以1900萬元買入西環卑路乍街15至15C號地下J舖,以面積500方呎計,呎價60,960元,原業主自1964年持貨至今,帳面獲利多達310倍。李補充,公司計劃把該舖分成兩間,預期每間租金3萬元,合共每月6萬元,租金回報料約3.8厘。

傳陳秉志中環中心單位呎叫4.88萬

此外,市傳由一班投資者包括陳秉志、張順宜及蔡志忠持有、即將與長實(1113)完成交易的中環中心一批單位,現正於市場放售,呎價約4萬至5.7萬元不等,其中,陳秉志持有的一層單位,有傳獲買家以呎價4.88萬元洽購,有望成為項目首個拆售個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