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益壓榨下的中藥飲片:「摻雜摻偽」潛規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1/xNNDE4XzUxOTMxNg.html

■安徽國鑫等藥企用化工原料染色中藥遭調查

■專家:長期過量食用金胺O將對肝腎造成損害甚至致癌

根據國家食藥監局 認證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國獲得GMP認證資格的中藥飲片企業數量達到1032家。同時,根據中國中藥協會中藥飲片專業委員會統 計,2008年我國中藥飲片行業銷售收入(按主營業務為中藥飲片生產統計)前10位企業銷售僅佔當年行業總收入4.64%,行業集中度較低。另根據國家食 藥監局南方所預測,未來5年內,我國中藥飲片行業平均增長幅度將高於醫藥製造業整體增長幅度,2015年,我國中藥飲片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879.1億 元,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游資炒作中藥材在近幾年並不鮮見,而下游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對中藥材「摻雜摻偽」卻尤值關注,業內人士表示,這幾乎已成行業「潛規則」。

國 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下稱「國家食藥監局」)8日發佈公告稱,安徽省藥監局查獲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對嚴重違規的8家 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責令停產整頓,6家企業被收回GMP證書,並對12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國家食藥監局在這份聲明中確定,安徽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生產的 部分中藥飲片已經流入中藥飲片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

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7月份接到國家食藥監局的統一 部署,開展中藥專項集中整治行動,對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監督抽查,目前,暫時沒有發現成都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存在違法行為。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 來,市食藥監局還將進一步按照國家食藥監局的部署繼續展開調查。

藥企用化工原料染色中藥遭調查

日 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上曝光了一批生產企業,通過違法使用化工原料金胺O給中藥飲片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等,目前已對12家相關企業進行調 查。專家表示,長期過量食用金胺O將對肝腎造成損害甚至致癌,而過量食用鋁鹽、鎂鹽,會損傷神經系統,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通報介紹,安徽 國鑫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維濤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藥房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徐重道中藥飲片廠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並在 藥材中摻假;亳州市凱利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並摻假;安徽福春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貢藥飲片廠、亳州市萬珍中藥 飲片廠、安徽海鑫中藥飲片廠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國鑫、維濤、徐重道中藥飲片廠等還存在走票過票、貼牌包裝等問題。

鑑於上述企業生產的部分中藥飲片已進入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國家藥監局已嚴令各地方局加大監督力度,嚴防不合格的中藥飲片用於臨床配方和中成藥生產。

第 三軍醫大學藥物研究所博士後張翼冠介紹,金胺O別名鹽酸氨基四甲基二氨基苯甲烷,金胺O對皮膚黏膜有輕度刺激,可引起結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長 期過量食用,將對人體腎臟、肝臟造成損害甚至致癌,衛生部已於2008年將其列為非食用物質。同時,張翼冠表示,過量食用鋁鹽、鎂鹽,將會導致人體代謝功 能紊亂,肌肉疲乏無力,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被染色的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染色和增重的問題近幾年明顯多起來,一些名貴飲片比如首烏、紅花,相比起經濟損失,造成的用藥不准和安全危害問題更為突出。」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食藥監局藥品審評專家周超凡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9月8日,國家食藥監局公告通知,自7月18日開始的為期20天的全國中藥市場專項整治活動中,「已初步查獲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其中,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查獲一批違法生產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安徽亳州是歷史上有名的藥材種植地和交易市場,現在是國內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對全國中藥市場的發展情況很有代表性。」周超凡告訴記者。

但這樣一份來自安徽的「樣本」卻不能讓人放心。

「類似金胺O這樣的化工原料主要是增加顏色,比如丹參,品相不好的顏色會淺,有些商家就會通過增色把它染成深紫色,賣相好一些,價錢甚至會高出原來的200%或者更多。」周超凡談道。

事實上,近年來,化工原料對中藥飲片,特別是名貴中藥飲片的「污染」逐漸滲透。

天 津某知名中藥企業總工程師介紹,近年來,用白芍的根莖部分染色加工成川烏、草烏;用紅薯染色加工成制首烏;用薄紙、海帶切細絲染色摻雜於西紅花中;用澱粉 壓模製成冬蟲夏草;用山藥的珠芽(零余子)染色加工成延胡索及制川烏等做法不斷出現,把一些外形相似但色澤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正品飲片。

而染色之外,增重的摻偽問題似乎更加嚴重。

周超凡告訴記者,那些材質疏鬆的藥材,有時會被摻入硫酸鹽、氯化鈉、糖等增加飲片重量———如砂仁用食鹽水浸泡後加重,小通草、通草等用硫酸鹽或糖等浸泡增重等。

而對此次鋁鹽和鎂鹽增重,周超凡認為,相比起傳統食鹽、糖水浸泡增重等手段,這樣的化學品加重更加危險———「中藥每一味藥都是按克數計量的,彼此配伍也講究平衡,無端加入這些東西,完全影響了療效,某種程度上甚至會變成『毒藥』,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他說。

利益壓榨下的中藥飲片

「這些年藥監局一直都在做全國範圍和重點省份的中藥材專項整治,但是收效並不明顯,中藥飲片的不合格率始終高於西藥和中成藥。」前述中藥企業總工程師向記者透露。

「利益驅動是主要原因,中藥材這兩年的情況不太好,用藥量大,自然災害頻繁,加上國家價格控制,一些商家就開始鋌而走險。」周超凡談道。

2010年起,全國市場中藥材價格持續快速上漲,中藥材漲價連續進入新高峰,部分中藥飲片摻假問題直接上升。

中 國中藥協會中藥飲片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李景福曾就此問題表示,紅花、黃芩、雞內金、蒲黃、烏梅、五味子等幾種中藥飲片的問題比較嚴重,如市場上的紅花,產 地不一樣,價錢每公斤相差可達5元,造假者就將三等的紅花染色後冒充一等紅花來賣;像北五味子每公斤賣180元,而山五味子每公斤才30多元,造假者瞄準 這個差價就將棕色的山五味子染成紅色,摻入北五味子中,謀取高價。

他進一步表示,諸如此類染色摻假的飲片在全國各地的中藥材市場普遍存在,其中大多數被銷往鄉鎮醫院和小醫院。

「為 了保證成品藥的質量,大企業對用量大的藥材都建了自己的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基地,其他的供貨渠道也控制得比較嚴格,但那些中小型的製藥企 業,藥材來源的保證就確實是個問題。」前述製藥公司總工程師表示,「特別是近年來一些中藥非處方藥品種的大量生產,一些顆粒藥也進入醫療保險,藥材來源的 控制更成了問題。」

綜合第一財經日報 成都商報記者 賀華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