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業追問】「憤怒的小鳥」 為何被搶了風頭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530

最近,曾經最火的遊戲應用「憤怒的小鳥」的幾個版本(原始版、季節版、里約版、太空版等)沒有一款擠進iPhone應用最暢銷排行榜的前50,最接近的那款也只是排在最暢銷排行榜的第52位;在iPad端,最暢銷的那款也只是排到了第55位。

不過,同樣是這款iPad版遊戲,它在iPad付費類應用的排行榜中卻排到了第2位。換句話說,在付費類排行榜中排到第2位的應用,在整個最暢銷排行榜中卻只排到了第55位!

那麼到底是哪類應用掙走了應用商店的錢呢?答案正是那些免費應用。這一點不難猜到,但沒想到免費應用是如此佔上風:目前,暢銷排行前25中有18款 應用是免費的(72%),又有22款應用是遊戲(88%)。而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假如你想最大可能地掙到錢,你還是得扎到遊戲裡面去。人們對遊戲的情感依 賴要高於其他任何一類應用。

擠兌「憤怒的小鳥」的免費遊戲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它們每一款應用都包含強大的應用內支付選項。二是它們會想盡辦法鼓勵用戶花錢買東西。在遊戲中,只 有很少一部分的用戶會花錢買東西。而在這小部分用戶中,又包含了所謂的遊戲死忠。雖然這個比例很小,但是一旦他們喜歡上遊戲,他們通常就願意為遊戲花上大 錢。

在玩一款遊戲時想買東西但是賬戶中的遊戲幣又不夠時,跟用戶說:「親,你的遊戲幣不夠哦,要不要再充點?」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法往往能極大地增加開發者的收入。

可以說,一個有效的應用內支付要麼得滿足玩家的好奇心,要麼得讓他們在遊戲中獲益。而一些無聊的應用內支付,比如說「提供遊戲的完整版」,或者「移除廣告」,效果實際並不理想。當然,這個模式的前提是,你可以為他們提供價值,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這類遊戲能掙到多少錢呢?CSR賽車(免費遊戲,目前在暢銷排行榜中排到第9位)剛剛發佈了一些他們的數據:2012年7月,他們單個遊戲在iOS 端就掙了超過1200萬美元。他們甚至還沒有開發出Android版的遊戲來。這就相當於每天產生40萬美元的收入,而且,他們還不是處在排行榜榜首的位 置。

另外一款遊戲應用Dragonvale則在過去三個多月中從沒從iPhone和iPad排行榜的前5掉下來過。這個成績比CSR賽車的成績還要好, 不過,假如我們估計得安全一點,就算它一天帶來30萬美元的收入。那麼,單單這一款遊戲一年的收入就有1.95億美元。這個結果太讓人吃驚了。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付費遊戲死定了呢?

不,當然不是的。在目前的這樣一個市場,假如沒有應用內支付,競爭起來會相當困難。但是,因為現在那些大型的遊戲開發商都完完全全瞄準了免費模式,對一些獨立的遊戲開發商來說,通過付費下載的形式蓄積力量,倒有可能讓他們衝入前25排行榜。

整個應用商店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各種遊戲通過標價.99元的付費下載掙錢;第二個階段是免費下載橫掃整個應用商店。而在第三個階段, 遊戲會憑藉他們在網絡中的力量變得真正地社交化。目前在Facebook和移動端的遊戲根本不能被界定為社交遊戲,因為沒有很多社交性的溝通在裡面。而在 未來,這種情況會有很大的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66

在建房夠賣5年:買房別再搶了! 第一財經財商

http://xueqiu.com/4541336641/29659956
前些年經常看到「日光盤」,開盤首日就被搶買一空,那種通宵排隊的場面真是壯觀。有時這是一種假象,尤其是2011年以來,個中貓膩媒體拆穿了不少,無非就是農民工可以很廉價地被僱傭,或者是地產商將新房輸送給腐敗官員等關係戶再讓真正的需求者向這些關係戶買。
今天,筆者繼續用數據說話,至少在目前,買房真的不需要再搶了!



查看原图
【找到我】第一財經《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

【加入我】回覆「姓名+電話+郵箱+投資領域」,加入第一財經日報《財商》投資俱樂部 ,定期獲得深度投資內參,加入qq群:316408348 進行投資交流。

既然有那麼多的存量房了,中國還缺房子嗎?

半個月前,筆者在第一財經日報《財商》上發表的《中國到底有多少房子?》一文中計算,2013年底,中國城鎮住宅面積約175.2億平方米~240.24億平方米,農村為233.67億平方米,合計起來上限值高達474億平方米。

474億平方米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中國115萬平方公里的平原上4%的面積是住宅。有讀者會說,你這麼算是都當作平房來算了,確實應該考慮容積率,但如果算上農村,這個容積率比1也高不了多少。

回到開頭那個問題,房子是不缺了,但人口遷徙、分配不均、拆遷等因素的存在,住房需求還是大量存在的。這又引出一個問題?買房還需要搶嗎?

前些年經常看到「日光盤」,開盤首日就被搶買一空,那種通宵排隊的場面真是壯觀。有時這是一種假象,尤其是2011年以來,個中貓膩媒體拆穿了不少,無非就是農民工可以很廉價地被僱傭,或者是地產商將新房輸送給腐敗官員等關係戶再讓真正的需求者向這些關係戶買。

今天,筆者繼續用數據說話,至少在目前,買房真的不需要再搶了!

3.24億平方米待售

第一個數據是待售面積,顧名思義即是準備出售的住宅量,此數據從2001年9月開始統計,但有意思的是該數據2001年~2004年、2010年的數據又無從可查,圖中顯示的缺失部分即是。

好在影響不大,截至2013年12月,全國住宅類商品房待售面積為3.24億平方米,創歷史新高。從圖中可以看出,待售面積近幾年持續攀高,說明供給很充足。

查看原图
圖1:2001年~2013年住宅類商品房待售面積(平方米)

也許有人說,按2013年住宅銷售面積11.57億平方米計算,3.24億平方米的待售住宅只夠賣3個多月的,不算啥。這顯然是靜態的眼光看問題了,因為還有40多億平方米的房子正在施工呢!而且這是全國平均數據,杭州之類的部分城市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中國在建住宅至少夠賣5年

第一財經日報《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再計算了一下中國目前到底還有多少住宅類商品房正在建設?

這個數據來得比想像中難多了,琢磨良久也難找到合適的數據項。如果直接用住宅類商品房施工面積計算,考慮到部分已經建好甚至預售,個中誤差不好統計。

一位地產公司研究總監也是望而興嘆,他稱業界一般通過代表性地產提供潛在供應量及全國份額來推算。

但這顯然也比較粗略的,因為月度的竣工比率都是在變化的,即開發商會根據房地產市場形勢來加快或推遲開盤。看1995年以來的年竣工率走勢,非常不穩定,何況月度了。

查看原图
圖2:1995年~2012年房屋建築面積竣工率

筆者最終找到這樣一種計算方法,即用1997年以來的每年新開工面積,減去每年的竣工面積,當然這裡也有個誤差,即1997年是沒有竣工數據可查的,不過1996年之前新開工面積都是有限的,所以就此忽略。

計算得出,1997年~2013年住宅新開工面積累計為115.63億平方米,1998年7月~2013年12月住宅竣工面積累計為69.28億平方米,兩者差值為45.35億平方米。

即截至2013年底,在建住宅面積約為45.35億平方米,當然這個數據還應扣去爛尾樓,數據無從可查,就此略過。

再對比2013年住宅累計施工面積48.63億平方米,兩者相差在3億平方米多,誤差尚在容忍範圍內,而且此誤差很可能是這部分已得到預售許可,進入待售統計項目中。

查看原图
圖3:1997年~2013年住宅類商品房新開工、竣工面積(萬平方米)

這尚未完工的45.35億平方米意味著什麼呢?夠賣多久呢?

若以2013年全國一般住宅類商品房銷售面積11.57億平方米計算,如此龐大的在建面積需要賣4年左右。但201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又是創歷史最高的。

若以2009年~2012年之間約9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這部分房子要5年多才能賣掉。

而上述預計是基於2014年起新開工面積為0,而這顯然不太可能。需要說明的是,在建的不代表沒有完成售賣,因為商品住宅銷售中60%多為期房,所以小部分在建住宅可能已經售出。

在建的房子需要好幾年才能消化,供給還不過剩嗎?而且還不算大規模興建的保障房。

35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創歷史新高

不過,各個城市又是有差異的。哪些城市供給不足呢?哪些城市又過剩呢?

供給情況可以用存貨去化月數來衡量,等於某一區域有效可售存貨總量除以之前一段時間平均月度銷售量。通俗點講,就是庫存的房子要賣多少個月。

存貨去化月數指標的合理範圍,萬科給的是5~10個月。低於5個月說明存貨嚴重不足,如果該指標高於10個月,則說明市場存貨相對比較充分。

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在4月末被曝光的一個內部發言中提到,現在庫存的問題事實上是挺尖銳的,萬科做了統計,與往年的3月去化加快不同,2014年3月27個主要的城市中,多數的存銷比在上漲,21個城市超過12個月,9個城市超過24個月。

具體到城市,深圳存銷比29個月,長沙24個月,無錫在上海區域中,57個月,很嚴重,寧波36個月,杭州33個月,上海33個月,天津39個月,唐山28個月(唐山整個城市加起來計算,已超過100個月,28個月是城區裡),瀋陽23個月,西安30個月,鄭州23個月。

據毛大慶講,在萬科內部,按照公司資金來源的成本和對股東收益率進行倒算,以平均21個月為一個風險警戒線。

另外,6月10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報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在內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557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20.1%,庫存再創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35個城市中,有29個城市庫存同比增長。其中南昌、寧波和九江3個城市的庫存上升幅度較大,同比增幅分別達到77.4%、60.9%和56.9%。

鑑於5月份市場成交並沒有預料中的大幅反彈,上述這些城市的房企可謂「壓力山大」了。

此外,申銀萬國證券2014年初統計出一個供需比,全國房地產市場目前供需比在119%,供給過剩的城市比例為37.14%。

具體來看,申萬的結論是一線城市明顯供給不足,整體供需比為64.5%;22個二線城市,平均供需比155%,其中44%的城市屬於供給過剩,尤其是太原、西寧、武漢、濟南;34個三四線城市平均供需比125%,屬於輕度供給過剩,但其中分化相當嚴重,以營口、鄂爾多斯、張家界最為嚴重。

(作者為《財商》主編助理,微博@艾經緯CBN,即將出版《房市大衰退》一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29

BAT燒錢圈地“互聯網+” 被搶了生意的運營商選擇跟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262.html

BAT燒錢圈地“互聯網+” 被搶了生意的運營商選擇跟進

第一財經日報 李娜 2015-10-23 06:00:00

面對移動互聯網與微信等OTT沖擊,2014年三大運營商講得最多的就是“擁抱互聯網”及“去電信化,而在今年,兩方陣營戰火逐漸向互聯網+領域滲透時,運營商的轉型則顯得更為迫切。

10月22日,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陳孟嘗在廣州宣布,未來三年廣東聯通將投資225億元用於“互聯網+”的基礎能力建設,其中用於超級網絡的建設為182億元,雲計算和移動互聯的投資分別為21億元和15億元,物聯網和大數據則分別為4億元和3億元。這是繼中國電信發布“互聯網+”行動白皮書後,運營商在該領域首次明確投資額度。

“什麽是互聯網+?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聯通希望扮演的是運營專家的角色。”陳孟嘗表示,廣東聯通未來希望在11個重點領域進行“互聯網+戰略”的布點,包括公共服務、金融、制造、交通、教育、農業等領域。此外,廣東聯通表示未來還將孵化1000家移動互聯小微企業,並且投資10億元用戶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和孵化基地。

事實上,面對移動互聯網與微信等OTT沖擊,2014年三大運營商講得最多的就是“擁抱互聯網”及“去電信化,而在今年,兩方陣營戰火逐漸向互聯網+領域滲透時,運營商的轉型則顯得更為迫切。

艾媒咨詢CEO張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隨著產業互聯網化的推進,運營商將面臨來自互聯網公司、民資寬帶運營商的更多挑戰,如何掌握在“互聯網+”時代的主動權,避免成為跟隨者,是運營商當前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從推動產業升級到國務院出臺《中國制造2025》,從此前兩會熱詞聚焦點再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不難看出國家欲以產業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經濟新動能的形成。

“而誰能找準切入點提早布局,誰就能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張毅對記者說。

可以看到,早在兩年前,加大互聯網+建設的聲音就此起彼伏,而三大運營商也都在相關領域發力。如中國電信明確提出將聚焦現代農業、工業制造、新興服務和企業運營四大領域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年將首先在智能制造試點、能源互聯網試點、健康醫療雲服務、教育雲服務、高效物流平臺等十大重點項目上發力。中國聯通表示持續構築高速、寬帶、互聯的智能網絡,打造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中國移動則提出推動4G與互聯網+的全面融合。

“但事實上,用戶的驅動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才讓互聯網+真正落地。”陳孟嘗表示,現階段各行各業都在經歷互聯網+的演進過程,此前廣東聯通完成了全省21個的智慧城市簽約,但現在才能真正使(這些項目)從夢想成為現實。

“但讓運營商動作緩慢的不僅僅是外部的環境,還有自身體制的問題。”有運營商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坦言,為了提升收入,過去運營商只是向企業推廣解決方案,而很少考慮企業深層次的需要,簡單地將原來的信息化應用包裝成互聯網+應用,比起BAT等互聯網企業,少了互聯網運用中所需要的靈活與變通。

相比之下,可以看到,除了加大雲計算以及大數據等“互聯網+”領域的關鍵技術布局外,BAT甚至開始涉及基礎設施領域,包括寬帶網絡、雲計算、大數據等底層技術,並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生態夥伴。

比如在雲計算布局上,阿里雲在8月份宣布將投入60億發展阿里雲業務;9月8日,百度開放雲就宣布了擁抱中國“3600行”計劃;而9月15日上午,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宣布,明年將投入20億元現金,用於騰訊雲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未來5年將保持每年投入20億元的水平,預計將投入超過100億元

在騰訊的內參上,騰訊副總裁邱躍鵬這樣寫道,現在是否還需要從底層開始構建雲計算這樣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我覺得這個時代已經過去,這是上個世紀以來,騰訊這類互聯網公司辛辛苦苦做的事情,現在恰恰是互聯網基礎設施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

“雲計算最早起源於互聯網公司,互聯網產品是雲計算的外衣。”邱躍鵬認為,騰訊已經有實力把這種互聯網基礎設施能力分享出來,給互聯網的公司以及傳統行業用戶。

雖然沒有挑明,但從全國智慧城市以及金融、教育等重點垂直領域的“爭奪戰”中,不難嗅出雙方陣營擦出的火藥味。

貴州此前作為大數據時代的樣板備受關註,阿里雲基礎設施支撐作用不容忽視。根據公開資料,阿里至少有60多名工程師參與“雲上貴州”,並將貴州7個廳局41個系統順利遷到了“雲上貴州”平臺,實現了政府部門之間、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

但華為一內部高層則對本報記者表示,運營商在做雲計算等業務時具有天然的優勢,過去積累的大量的數據基礎網絡以及全國性的網點,而發力互聯網+首先看中的都是雲計算、大數據領域,所以運營商在未來互聯網+競爭中仍具有優勢。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58

被微商搶了生意?內地內衣第一股凈利大跌超三成

生意不景氣,女人們連買內衣的錢都舍得不花了嗎?

因林誌玲代言為人所熟知的內衣公司都市麗人(02298.HK)雖然上半年營收勉強微漲,但凈利潤卻出現從2011年以來的首次下滑。對此,都市麗人的管理層解釋是因為公司聚焦的大眾市場受到了來自微商的沖擊。

責怪微商搶生意?

2014年登陸港股的都市麗人在在上市後一直處於保持雙位數增長。其扁平化分銷模式曾得到摩根士丹利方面認可,後者認為有別於傳統,可更有效地控制供應鏈及加盟商,帶來競爭優勢。此外,家券商機構在都市麗人上市時也給予肯定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前景。中金公司曾預計,2014~2016年都市麗人年收入增長幅度為31%~33%,同期利潤有望達到4.15億、5.67億元和7.19億元,對應複合年增長率為37.7%。

但如今被譽為“內地內衣第一股”的都市麗人的表現卻令市場失望了。這家公司最新公布今年上半年中期業績顯示,期內實現營收22.1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微增0.2%;凈利潤1.74億元,同比大跌35.63%。

除了怪罪國內消費疲乏之外,第一財經的記者註意到,都市麗人還特地將微商視為“罪魁禍首”。

微商又稱作微信營銷,是以微信為操作平臺的一種多層次層壓式分銷模式,包括多層(可多達10層)的分銷商持有和再分銷存貨。按照都市麗人做的市場調研 ,目前微商零售額約占了整個中國貼身衣物巿場超過10%的份額。

“2016年上半年期間微商的高速發展,亦打擊了大眾市場競爭者。”都市麗人方面解釋稱,由於公司持續聚焦於市場容量最大、發展最快的大眾市場。而如今在在面臨經濟放緩之際,來自微商的競爭給公司集團帶來了新的挑戰。可惜的是,這家公司未能預計來自微商的競爭強度,也未能快速反應並消除威脅。

都市麗人以無痕無鋼圈文胸為例稱,今年上半年的趨勢是市場對該款式的需求大增,也是微商上集中大賣的款式。但由於具備生產無痕無鋼圈文胸的技術供貨商數量較少,而都市麗人又缺乏此類的供應商,於是公司嚴重缺乏此類產品,大大影響了業績表現。這一情況也可解讀為都市麗人供應鏈的缺陷,正是因為供應鏈產能缺乏彈性,供貨跟不上,才導致該公司在市場面前不得不痛失良機。

都市麗人方面表示,雖然微商並不會持續下去,但在式微之前,對公司的威脅在接下來一段短時間仍將持續。

而除了線上的威脅,都市麗人的線下進展也不太樂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都市麗人凈關店238家,總門店數量降至8371家,經營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5.8%下滑至10.1%。該公司負責人早前向媒體透露,今年曾嘗試在部分門店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結果發現進店率下降。

貼身衣物行業競爭激烈

據都市麗人的總裁鄭耀南透露,目前都市麗人的市場份額為3.3%,而已足以讓公司在在同行業排名前列。可見國內內衣品牌的市場分散。

中國市場之大,即使都市麗人們的增長放緩並不意味著女人們不願意花錢買內衣。

實際上,在中國內衣市場的消費依舊樂觀。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數據(CBNData)不久前發布的一份《女性內衣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國內貼身衣物消費習慣較於發達國家有著明顯的差距,人均支出大約只有發達的國家一半左右。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加速成熟,女性內衣市場規模的擴大,這一差距將快速縮小。報告指出,國內女性內衣人均消費頻次逐年走高,說明聚焦內衣的消費習慣已逐漸成熟。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則表示,近幾年我國女性內衣市場銷售額增長速度均在10%以上,未來三年的增速將保持在10%左右。

來看看香港內衣生產企業維珍妮(02199.HK)。與都市麗人、安莉芳這些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內衣企業不同,維珍妮主要為全球的內衣商及運動品牌提供設計和代工業務,其客戶包括Victorias Secret、Bali、Maidenform、CalvinKlein等。這家公司在今年6月30日發布的2015/16年的財報顯示,公司的純利大幅增長超過30%,而其胸圍、運動胸圍及貼身內衣業務的收益同比增長21.1%。

相比於國內內衣市場,歐美內衣市場更加成熟。如今,這些歐美內衣品牌早已不滿足於穩定的歐美市場,正逐步向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拓展。換而言之,不是女人們不買了,而是由於可以選擇的品牌更多了,消費更加分散了。

熊曉坤表示,由於之前我國內衣企業品牌意識不強,較多品牌同質化明顯,這導致行業集中度較低。並且,國內內衣行業低端產品的比重最大。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內衣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指出,從長遠發展來看,我國內衣市場容量逐漸擴大,市場競爭同時也將變得空前激烈。在目前整個服裝行業毛利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內衣行業的利潤空間在不斷下降,中低端內衣產品的份額會越來越遭到擠占,而中高端內衣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做好市場細分,提升品牌形象仍然是內衣企業的發展方向。

所以,諸如都市麗人這樣的主攻中低端的企業的癥結並不是一味吐槽微商搶生意,而是應該自省是否可以順應市場的變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鄭耀南稱,2016年是都市麗人品牌升級的第一個元年。除了品牌,產品、門店等都會隨之升級。產品的升級體現在面料采購和設計等方面。據悉,產品的面料采購已經從國內轉到了國際品牌,萊卡、伊藤忠等都是其供應商,面料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設計方面也與法國、日本、韓國等設計機構進行全面的合作。而這些改革變化是否會體現在未來的業績中還有待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41

法國大行集體裁員 幾千名員工被互聯網搶了飯碗

法國巴黎銀行昨日(3月20日)向其投資者公布2020年前的戰略計劃部署細節,宣布在2020年之前從法國原有的1964家支行中關閉200個,占總支行數的10%,並同時還會從比利時現有的785家支行中關閉153個。

客戶偏向使用在線服務使法國銀行業不得不一輪又一輪地關閉網點。同時,低利率狀態下銀行利潤大幅下跌,為了節約成本,法國銀行業裁員不斷。

自2012年起,法國巴黎銀行陸續關閉其在歐洲的支行,法國境內至今已關閉236家支行。截至2015年,該行在比利時關閉了150家支行以節省3億歐元的開支。2016年10月開始,巴黎銀行又陸續對在比利時的網點進行兼並重組,將地理位置相對靠近的網點進行整合。同時還宣布將陸續關閉在意大利的100家支行並取消700多個現有崗位。

該行新聞發言人表示,“關閉支行的速度與前幾年相仿,預計每年將關閉50家左右。”據官方公告顯示,新一輪的關閉網點會使該行在2020年以前每年減少2%-4%的銀行職員。“勞動力流失的速度也與前些年相仿,鑒於正常情況下的離職和內部流動,這部分減少不會給銀行造成太多困擾”,該發言人稱。

為了進一步提升銀行的服務效率及質量,銀行將更側重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以及自動化系統等業務。該行預計在2017年至2019年之間,投資300億歐元用於銀行數字化改造及提高銀行服務效率。該計劃將於2020年之後每年實現27億歐元的儲蓄額,其中10億來自法國境內的零售銀行。

二月初,法國巴黎銀行公布其2016年年報,提出截至2020年該行年均凈收入需達到6.5%的增長目標,以保證零售銀行在國內市場的凈利潤實現0.5%的增幅。即使目前的經濟環境有所緩和,零售銀行的發展仍然受到低利率的壓迫。

法國其他銀行與巴黎銀行的做法幾乎一致,均考慮在縮減旗下分支銀行的數量的同時進行裁員,以此來重組改善線上及線下業務,提高服務效率,節約成本。

此前,法國第三大銀行——興業銀行也宣布將在2020年前,關閉法國境內400家零售網點至1800個,占網點總數20%。該行新聞發言人稱,因為顧客逐漸傾向使用網上銀行及自助銀行設備,而非親自造訪營業廳。同時,為了節約成本,興業銀行計劃於2020年之前通過員工退休等措施來裁減旗下零售服務部門員工2000余人,並將節約的成本投資於電子業務的發展。

法國里昂信貸銀行亦於去年12月宣布在2018年年底前削減750-850個崗位,這一數字占其行政和後勤部門人數的20%。此外,該行在去年3月就已經宣布,為了節約成本,將推出一系列重組計劃,包括關閉240家分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80

特朗普會見拉夫羅夫 卻被科米搶了頭條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突然宣布解除FBI局長科米職位,令輿論嘩然。周三特朗普安排與到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不過大家的焦點已經完全被科米所吸引。

特朗普釋疑為何解雇科米

周三早上,特朗普首次面對鏡頭解釋了自己的決定。“他的工作做得不好,就是這麽簡單,這與俄羅斯的調查無關”。與特朗普一起露面的,是尼克松時期的國務卿基辛格,並稱其為“老朋友”。

美國的媒體可不這麽想,《紐約時報》把頭版留給了特朗普解雇科米的新聞,並在社論中將這一事件與“水門事件”中尼克松解雇特別檢察官相比,文章甚至寫道,“科米被解雇是因為他領導的一項調查可能將一位總統趕下臺”。《芝加哥論壇報》則刊文稱,無論如何,這看上去都存在政治動機,是有意清洗主導調查的官員。

特朗普釋放善意 俄羅斯撇清幹系

特朗普隨後與到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了會面,這是特朗普上任以來會見的最高級別俄羅斯官員,雙方就敘利亞“安全區”、伊朗及烏克蘭問題(克里米亞)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特朗普也表達了希望改善兩國關系的願望。4月當蒂勒森到訪莫斯科時,特朗普曾表示美俄關系處於歷史最低點。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之前與拉夫羅夫進行會面,雙方剛出現在記者面前,拉夫羅夫便被問到如何看待FBI局長科米被解職,拉夫羅夫選擇“裝瘋賣傻”,“科米被解雇了?你開玩笑吧?”。隨後在俄羅斯駐美大使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拉夫羅夫再次否認了俄羅斯幹預美國政治體系,稱相關報道完全是“捏造”。

稍早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了一段畫面,身披冰球裝備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被問及如何看待科米被解雇。普京表示這不會對兩國關系有任何影響,俄羅斯與此事沒有任何關系。

科米引爆美國政壇 國會兩黨針鋒相對

特朗普的決定自然讓民主黨人很不滿意。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鑒於總統炒掉科米的方式,任何被挑選接替科米職務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擔心,如果不按照政府的意願來,會不會遭遇同樣的命運。舒默再次重申了前一天的要求,希望用一名獨立於FBI和政府的特別檢察官來調查俄羅斯幹預美國政治體系的案件。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內爾( Mitch McConnell )反擊道,特別檢察官會阻礙FBI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目前的調查工作,並揶揄民主黨此前也曾多次要求撤換科米。

現年56歲的科米2013年被奧巴馬任命為FBI局長,任期10年。因希拉里郵件門和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調查與民主黨和共和黨同時交惡,也讓他失去了政治盟友。科米是第二位被總統解雇的FBI局長,1993年,威廉塞申斯(William Sessions)因經濟問題被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司法部長雷諾解職。

特朗普早就想解雇科米

周三的白宮記者發布會也成為了媒體的焦點。白宮發言人Sarah Huckabee Sanders表示,特朗普想解雇科米的想法剛當選就有了。司法部、FBI職員已經對科米失去了信心。科米此前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召開有關希拉里“郵件門”的新聞發布會的行為無視紀律,給司法部帶來巨大沖擊。如果希拉里當選總統,也會解雇科米。白宮以“合適的方式”,通過書面形式將決定告知科米,而不是媒體所說的科米通過電視畫面才得知自己被解職。

據《紐約時報》及CNN等多家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科米此前稱要求司法部在有關俄羅斯幹擾美國大選調查上給予更多資金及人力支持,因為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要求FBI加快相關調查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755

共享單車到底搶了公交車多少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8/164696.shtml

共享單車到底搶了公交車多少生意?
DT數據俠 DT數據俠

共享單車到底搶了公交車多少生意?

才不會告訴你DT君沒騎過共享單車是因為腿短!

來源 | DT數據俠(ID:DTdatahero)

文丨S.Miller

編輯 | 肖鑒容

2015年6月,ofo首批2000輛單車在北大投放,2016年4月,摩拜在上海上線。短短兩年時間,各式共享單車迅速占領了全國各大城市的街頭。共享單車的出現,究竟給城市的公共交通帶來哪些影響?美國兩位學者針對當地“共享單車和公交車”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數據觀察角度。

W020170301026727117798

美國研究:共享單車導致公交乘客數下降

美國的一項關於共享單車出現前後的最新研究顯示,在紐約市,有上千條公交線路因為共享單車的沖擊,面臨被取代的隱憂。

哥倫比亞大學Kayleigh Campbell博士和紐約市立學院土木工程系Candace Brakewood助教聯合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紐約布魯克林和曼哈頓的公交線路沿途,每新增1000個下圖這種共享單車Citi Bike(DT君註:美國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為有樁單車)的停泊點,都會導致乘坐公交車的人數減少2.4%。

1

這個研究,嘗試剔除其他的影響因素後,單獨論證共享單車對公交乘客數量的影響。

兩人的研究發現,在有些出行中共享單車和公交可以互為補充,但在相對較短的出行中,單車和公交存在相互競爭。根據她們在蒙特利爾、華盛頓特區的調查,高達47%的共享單車用戶減少了乘坐公交的次數,甚至有14%的用戶表示他們不再使用公交車。

▍數據來源:共享單車公司和交通部門公開數據

Campbell和Brakewood這項研究通過共享單車在某個區域出現的前後對比從而獲取最真實的數據。

這是一項自然實驗,研究者只用通過收集現實中的數據以及其變化制作模型,不需要猜想,誤差幾乎為零,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研究環境。

兩人從Citi Bike公司獲得了共享單車的一些數據,Citi Bike由Motivate公司經營,前紐約大都會運輸管理局首席執行官Jay Walder擔任CEO。

Citi Bike於2013年5月在紐約開通,共有332個停泊點和6000輛自行車,此後三年Citi Bike擴張到了澤西市,新澤西州和其他地方。截至2016年3月31日,年度用戶總數為16.39萬人,用戶在2016年每天平均騎行3.85萬次。

根據當地法律要求,Citi Bike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詳細的用戶使用數據。這樣的數據使Campbell和Brakewood能夠方便地找出共享單車停泊點的位置和大小,用於這個研究。

Campbell和Brakewood主要是想驗證,乘坐公交車的人數下降是否和共享單車停泊點有關。另外,為了統計公交車乘客數量,兩人從紐約大都會運輸管理局收集了詳細的相關數據:包括每條線路上每天的班車數、全價票乘客和半價票乘客的分別數量等。

▍如何量化共享單車對公交車的影響

為了弄清楚共享單車對公交車客流的影響,兩位研究者將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公交線路分為兩組:一組是在公交線路沿線每1/4英里(約400米)內都有共享單車停泊點,另一組則是沒有。

2

(圖片說明:在紐約公交車路線沿線,每1/4英里範圍內共享單車停泊點數量情況;圖片來源:Campbell和Brakewood)

考慮到在有的公交線路沿線,只有一小部分路段有單車停泊點,所以兩位研究者使用了另外的計算方法,不僅統計每1/4英里範圍內共享單車停泊點的數量,還統計每天從停泊點出發的共享單車出行次數。

Campbell和Brakewood不僅比較不同的公交線路,為了證明是共享單車的出現才導致了公交車乘客數的下滑而不是私有自行車的影響,她們還會觀察在同一條路上人們騎車的車型。

來自Citi Bike和紐約城市規劃組織的數據顯示,超過65歲的老年人和殘疾人,也就是可以使用半價票的人群和其他使用全價票的人相比,不大可能使用共享單車。很明顯的是,這些使用半價票的群體對共享單車的使用數據並沒有做出什麽貢獻,他們是公交車的穩定客源。

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猜測,兩位研究者還進行了對比分析,將目前的數據模型放入Citi Bike出現的前一年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和Citi Bike出現後的數據並不相同。

兩個人不斷調整模型中的數據,但結果始終顯示:公交車乘客減少和共享單車有關。Campbell和Brakewood兩人由此確信,共享單車對公交車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她們發現,每1000個Citi Bike的停泊點,會造成乘坐公交車的人數下降2.4%。而如果把城市自行車道的不斷擴張的因素也納入考慮,Citi Bike的每1000個停泊點對公交乘客數的影響會減少至1.69%,因為有一部分公交乘客可能會(因為自行車道狀況較好等因素)轉而使用自己的單車,而不是Citi Bike。

無論如何,研究都表明,自從共享單車的出現,與以往相比,每天乘坐公交車的乘客的都減少了1.26-1.81萬人。考慮到研究期間Citi Bike平均每天使用都在2.6萬次左右時,公交車的乘客減少的數量還是很巨大的。

▍單車和公交車不應是敵對的關系

Campbell和Brakewood的研究方法還有進一步改進調整的空間。

比如,她們沒有考慮到土地的使用狀況、人口、經濟活動、公交票價、地鐵服務等。並且還需要考慮到日漸增加的網上即時叫車服務,比如城市出租車管理部門就已經有了不少關於出租車線路的精細化數據。

Campbell和Brakewood還希望能夠調查那些不使用單車的人如何看待共享單車的出現對他們的生活和出行方式的影響。 

“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是進行包括共享單車會員和非會員在內的調查,他們能夠讓我們知道人們的各種出行方式”,Campbell說道,“當然,與Motivate公司合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Motivate也會定期調查會員的出行選擇,比如詢問會員“如果共享單車不存在,你們將如何選擇今天的出行方式?”結果有5.8%的會員表示會選擇公交車,8.37%的人會打車或者租車。

隨著對公交出行的倡導和各部門機構更加註重快速、即時、可靠的公交服務,兩位研究者希望可以盡一份力來挽救公交被冷待的狀況。

“總的來說,紐約只是一個代表城市,還有許多大城市也存在著公交車使用日漸下滑的情況。”Brakewood表示,“這其中,共享單車的影響很大。”

但是公交車和單車都是十分高效、有存在價值的交通工具,它們不應該是敵對關系。

Campbell補充說,這對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並不是壞事。與其討論共享單車和公交如何競爭,不如看看它們的相互影響、對城市交通有多大貢獻。

註:本文編譯自CITYLAB.com網站文章《Who's Choosing Bike Share Over the Bus?》。

共享單車 公交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94

利字當頭:當AI搶了你的飯碗

1 : GS(14)@2017-01-12 08:07:25

踏入2017年,到處都好像是AI的新聞。廿一世紀霍士,將一套電影的劇本拿去讓IBM的Watson分析,然後剪成一條宣傳片,感覺上還是蠻緊湊的。另一邊廂,近來橫行網上圍棋界的Master,證實不是「藤原佐為」,而是AlphaGo。《蘋果日報》做了一張資料圖,解釋甚麼工種可以被AI取代,甚麼工種被取代的機會相對低;當中列舉了醫生、教師、時裝設計師、律師、撰稿人、軟件開發和導遊。資料來源據說是牛津大學的研究,可是以目前的發展看來,有理由相信不少表面上穩陣的工作,其實也暗藏危機。就以律師為例,除了因為行業的保護主義,其實不少律師的工作,不難被AI所取代。IBM的Ross,就是第一個在Watson上針對法律研究的AI程式。技術上,Watson可以將法規條文和過去判決,全部消化成程式邏輯,甚至分析和計算不同情況下,判決和量刑的機會率,然後就每一件案件的具體資料,提出法律意見。人腦再厲害,經驗再豐富,處理資訊的能力也不可能勝過大型電腦。當然,不是說所有律師都會失業;甚至乎優秀的律師,得到AI的協助,收入可能更高。可是,律師行業需要的各種支援人手,將會大大減少。事實上,醫生面對的情況也是一樣。至於撰稿人,就更加不用說了。電腦在社交網絡上收集大量的訊息,可以透過簡單的統計,找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並且經過AI分析,就像Watson分析劇本一樣,再拼湊出時下潮文。事實上,剛過去的美國總統大選,估計相關兩個候選人的Twitter貼文,尤其是有利特朗普的言論,有四成左右是由機器人發佈。有人說奧巴馬懂得借用社交媒體的力量,但依我說特朗普的團隊,才是真正的高手。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37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