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华润系构建金融控股平台 欲全盘接收珠商行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319/18295999768.shtml


  有“超级买家”之称的华润集团,在内地对啤酒、房地产、电力等诸多行业进行一系列疯狂收购后,又开始瞄准内地银行业。

  13日,华润集团一位高层向本报独家透露:“2月底,华润集团已经和珠海市商业银行(下称“珠商行”)签定了意向性收购协议,具体收购事务由华 润投资部CEO吴丁负责。” 随后,记者致电珠商行,办公室汪小姐表示:“目前只是签定了意向协议,具体情况不太清楚。”珠海市国资委、金融办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但称重组的具体事宜如 收购金额等仍处于保密阶段,日后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

  对于此次收购,市场人士估计华润付出的代价将在20亿人民币左右,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华润集团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

  构建金融控股平台

  “去年,华润已开始与珠商行接触,准备全盘收购,在上报国资委审批时遇阻,但目前又有了实质性进展”。前述华润这位高层对记者表示。“华润收购珠海市商业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金融控股集团。”

  “其实除了华润,中石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平安(601318.HK)、中国人寿(601628.HK)、富邦银行(香港)等机构也都向珠商行抛过橄榄枝,没想到最终花落华润”,珠海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

  除珠商行盼嫁外,华润进军证券业遇阻后,也一直在寻找收购银行业的机会,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华润之前的战略是按照前掌门人宁高宁的思路:打造自己的非银行金融平台,他认为产融结合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但在收购内地证券公司受阻后,华润思路有所转变,开始了华润新掌门宋林时代的投资战略,准备进军银行业,打造自己的银行业金融平台。

  “此前,华润曾有意收购兴业证券、北京新世纪租赁公司、做华泰保险的大股东及收购深国投,都是为其打造金融控股平台在做准备。”华润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

  华润最早瞄准的是内地证券业翘楚—海通证券。2002年6月,市场盛传华润欲出资15亿元与上海实业争夺海通证券控股权,但在海通分散的股东结构中,华润拥有的股权不具有明显优势,且海通已有自己成型的企业文化,最终不得不放弃收购。

  华润也曾对中信、光大、国信、招商等证券公司做过考察,但这类券商大股东都是有实力、有背景的大企业集团,短期内难以出让控股权或引入控股股东。并且大多数在品牌、知名度、业务排名方面都不符合华润的要求。

  随后,兴业证券进入华润视野。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搁浅。

  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华润放弃证券业开始进军信托业。

  2006年10月,华润以17.4亿元人民币的总代价获得深国投51%的股份,深圳国资委仍持有49%股权。华润通过一系列业务整合后,深国投 将脱离房地产、零售等非主业业务,主要致力于金融业务发展,成为华润的主要金融平台。2008年12月,深国投更名为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华润系在收编信托业的同时,又将并购战车驶向银行业。

  “ 华润的一贯做法是对收购企业全盘控制,收购珠商行也不例外,控股是首要条件。珠商行符合华润的收购要求,经营状况不佳,所以收购成本就不会太高。目前华润 也只能从小打小闹的收购开始,然后再做大,进而达到成立金融控股集团的目的。”华润高层向本报记者表示。华润对收购公司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能够控股是首 要条件;公司高层及团队需认可华润的文化;当然该企业也需具备行业发展潜力。

  而郎咸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润这个思维是非常危险的,实质上华润是想进入金融控股公司领域。我担心会步德隆后尘。类似的做法也存在于海尔、新希望、东方等集团企业。这会影响到国家金融的稳定,因为以我国现况而言,企业产融应彻底分开。”

  欲全盘接收珠商行

  珠海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现下辖9家管理支行,51个营业网点,业务覆盖珠海市香洲、金湾和斗门三大行政区。在全国100多家城 市商业银行中,该行属于资产质量最差的“第六类行”。而银监会曾宣布,对于实施政策支持仍无法达标的“第六类”银行将考虑实施关闭措施。因而自2006年 以来,珠海市商业银行为“保牌”展开多轮引资谈判。

  “这次和华润的重组也是珠海市政府的意图,”珠海市经贸局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由珠海市金融办、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珠商行共同组成的股权转让项目组一直在积极物色买家。

  2007年3月,经过多轮谈判商定,中石油(0857.HK)总共出资30亿元控股珠海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后将持有86%的股份,但在2008年8月上报国资委审批时,由于国资委和财政部有异议,该项重组卡壳。

  不可否认的是,珠商行遇到的经营困难,可能让华润的收购成本大幅降低。业内人士揣测,华润的收购价格不会高于中石油当时商洽的收购价,原因是珠商行有约30亿元不良资产。所以可能收购价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

  “60系”人事布局浮出水面

  华润在开动并购机器的同时,也同时展开了新掌门宋林时代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并开始储备高级管理人才。

  原华润万家首席执行官陈朗被委任为华润创业执行董事及新董事总经理,接替陈树林的位置。华润创业主席宋林表示,委任陈朗这样的零售专才担任首席行政职位,对华创转型为领先的消费企业具有明确的策略意义。

  陈朗于2003年1月15日被任命为华润万家首席执行官,距2009年1月16日获委任华创董事总经理正好6年时间。陈朗在任期间,华润万家超市实现了扭亏为盈。

  “目前任三九集团CEO的乔世波将升任集团总经理,管理三家上市公司。三九集团总经理可能将由刘德军接任,但目前还没有宣布。”华润集团高层向 本报记者透露。而华润电力CEO王帅廷将被调任集团副董事长,则被内部解读为明升暗降、变相削权,其实华润电力的经营状况在华润集团中长期保持良好盈利贡 献,是“华润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据内部人士透露,职位被提升的陈朗等人均属宋林嫡系,都有投资部工作经历。

  “企业文化的整合也是宋林最看重的,因此华润最近召集了31名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华润集团中坚力量进行培训,内部叫60班。由美国最著名培训 机构Hay(合益)集团为华润量身定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华润高层向本报记者透露。60班的成员均由集团的核心高层、一级利润中心的管理层或二级利润中 心的一把手组成。这些成员将会成为未来华润集团的核心管理层。

  2月27日下午,华润高级人才60班启动会在去年底建成的海南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启动。

  业内人士分析,华润在经历了对超市、啤酒等行业的收购及艰难整合之后,近期略显疲惫,现金流也不会太宽松。所以华润近两年的战略重点是构建相对完整的金融产业链,为金融控股集团做铺垫,以为日后的进一步扩张打造融资平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6

中環在線: 唔等股東批准楊家誠部署接收伯明翰 李華華


2009-09-16 AD





 

泓 鋒國際(2309)老闆Carson楊家誠到底幾時真正入主英超球會伯明翰,相信最快要過埋9月29號股東會先知,但仍然無損佢由「飛髮佬」轉型為一個中 國偉大足球班主嘅夢想。噚日,呢個「疑似」伯明翰新班主,就帶住「疑似」伯明翰新CEO余懷英(即係現役泓鋒COO),喺北京會一會祖國傳媒,解構佢個英 超班主夢。

搵范志毅做球隊管理層

Carson話,中國喺世界體壇係就係「騰飛」,但足球表現就唔係好理想,佢只想盡點綿力, 推動中國足球。希望將伯明翰球隊實力加強,等1月轉會市場重開,引進有實力嘅球員,例如會引入前中國國家隊隊長范志毅做球隊管理層。據「消息」透露,泓鋒 嘅接收團隊喺10月底前抵達伯明翰,展開接收球隊工作,當地嘅華僑社團已經「動起來」,準備成立新嘅球迷組織。Carson話由15歲起睇英國波,又鍾意 踢波,最大願望係將英超概念引進中國,伯明翰人口百六萬,附近有廿萬中國人,佢哋會成為球隊核心力量。中國成千上萬英超迷會係推動作用,仲話伯明翰肯定會 喺中國開足球學校。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1

辜仲諒從台大復出 接收父親政商人脈

2012-5-14  TCW



中信辜家三兄弟,分家將滿一年, 中信辜家嫡長子辜仲諒,正式復出。

辜仲諒的復出舞台,是國內第一學府台灣大學。

五月十四日,由辜仲諒擔任董事長的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和國立台灣大學聯手宣布成立「國立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

這不僅是台大首度以「企業名字」為研究中心冠名,二十四個字的名稱更創下台大各單位紀錄,同時,也是國內首個以兒童少年及家庭問題為研究主題的智庫。

這個研究中心名列台大校級單位,參與的台大人員,層級一個比一個高。此中心的執行長為台大學務長馮燕,而最高位階的七位諮詢委員中,有四位是台大院長級以 上代表,三位外部人員,其中一位諮詢委員就是辜仲諒。

台大伸手,找當智庫足足討論一年,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中信辜家三兄弟,老大辜仲諒、老二辜仲都因金融購併案而官司纏身,礙於法令,都選擇擔任中信金、開發金旗下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做為與商界的聯絡平台。

去年初,辜仲選擇進入東吳大學企管系當兼任副教授,教授購併做為復出之作。今年,辜仲諒出手的格局更大,直接以第一學府台灣大學,做為復出平台。

一手促成此事的,就是辜仲諒與兒福聯盟董事長,也是台大學務長的馮燕。

馮燕指出,當初兒福聯盟想在民國百年舉辦「兒童國是會議」,一度以為政府沒經費,於是找上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加上今年政府組織改造後,兒童局將走入歷 史,因此提出民間設立智庫的概念。

由於老人有選票,兒童沒選票,政府、企業或慈善團體都以老人關懷為主,沒想到,辜仲諒大感興趣,還豪爽的說:「政府不做,我們來做。」而且強調「要做就要 做最好的。」結合國內最高學府台大的資源,推動成立國內首個研究兒童、青少年及家庭問題的智庫,未來還準備跟國際相關智庫接軌。

過去,台大校友捐錢蓋大樓,或成立研究中心,不在少數。例如,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以個人名義捐款,成立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捐贈一百五十億元給台大,成立以弟弟郭台成為名的「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

但這次特別的是辜仲諒不是台大校友,為何能與台大合作成立研究中心,並以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冠名?

據了解,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贊助台大研究中心的資金,每年僅約上千萬元,遠比捐贈大樓的資金還少,再加上辜仲諒標下彩券發行權,六年來的回饋金加上中獎人 捐款,超過一百五十億元,受惠人次超過百萬人,成了辜仲諒與台大合作的加分關鍵。

馮燕指出,為了討論智庫的名字,台大校方足足討論了一年,從去年四月開始籌備,今年五月終於正式簽約。

連戰提攜,鼓勵復出在北京市長面前,向賓客逐一敬酒

過去是金融界天之驕子的辜仲諒,五年多前因紅火案(編按:中信金控插旗兆豐金衍生的金融犯罪案)爆發而滯留海外,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回台,面對紅火 案官司,一直隱身,躲避媒體鎂光燈。

直到去年九月,辜仲諒在接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三年來,第一次出現在螢光幕前,就是在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信扶專案」記者會上,當時便語帶哀怨的說:「我什 麼都不能做,不能出門,連頭髮都是自己剪的。」

一位辜仲諒友人指出,辜濂松年事已高,本來希望辜仲諒以智囊身分,繼續為中信金提供意見,但當時辜仲諒卻提不起勁。一方面,他深知金管會緊盯他的動向,怕 他回中信金任職,另一方面,又要面對紅火案官司,他行蹤越是銷聲匿跡。

讓辜仲諒逐漸復出商界的關鍵人物,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場景拉回今年二月二十日,一場國賓飯店的宴會上。這一天是北京市長郭金龍的訪台餐會,原本坐在邊桌的辜仲諒,被坐在主桌的連戰,拉著到主桌敬酒,連戰還向 賓客逐一介紹辜仲諒。

這些年,辜仲諒日漸低調,除了官司纏身,還因為他沒有一個正式且稱頭的職銜。從小含金湯匙出生的他,頂著國內第一大民營銀行——中信銀董事長的身分,出入 各式政商場合,但現在的他,已沒有了商場頭銜,心裡有著官司的陰影。

因此,每次參加宴會,總讓辜仲諒感到不自在,深怕給其他商場友人帶來困擾。但連戰這位三代世交的長輩卻願意拉拔他一把,讓他深受鼓舞。連戰就曾對他說: 「不要怕曝光,」鼓勵他要多出來做點事。

辜家資產,首重人脈辜仲諒天生熱情,為接棒最佳人選

辜仲諒受到連戰的提攜,代表辜仲諒不僅在布局商場舞台,也正在繼承父親辜濂松最寶貴的資產:人脈。

一位金融界人士感嘆,中信辜家三兄弟去年已逐漸分家,三兄弟看的都是中信金、開發金、中租等事業體的股權,但沒有人意識到,曾經擔任過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 的辜濂松,身上最有價值的,其實是他長年累積出的人脈資產。

辜濂松人脈資產的價值,在中信銀的中國布局上展露無遺。

過去,中信銀一直積極申請在上海設立分行,但等了近兩年,執照卻遲遲未下來。去年十一月初,辜濂松親自出馬,率領中信銀高階主管前往北京,拜會中國銀行業 高層及銀監會,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還親自站在大門口,迎接辜濂松的到來。

三天後,中國銀監會找來中信金大陸事業總執行長羅聯福,親自把中信銀成立上海分行的執照,交給羅聯福。

四月十一日,中信銀上海分行開幕式上,辜濂松因病無法親自出席,但中信銀上海分行的開幕活動,猶如一場小型的兩岸「江陳會」,包括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海基 會董事長江丙坤等人,都親自出席。而連勝文也代表父親連戰出面,場面之大,是國內六家銀行登陸開幕,規模與手筆最大的一家,展現出辜家紅頂商人的氣勢。

辜家能夠展現兩岸紅頂商人的氣勢,來自辜家細膩手法培養出的政商人脈。以連戰為例,過去連戰擔任外交部長時期,在美國的政治外交空間遭到中共打壓,辜濂松 為此,每年在華盛頓舉辦一次「中信之夜」,宴請華盛頓各政商人士,透過商業手段突破政治打壓,幫連戰做足了美國華府的政治人脈,也讓辜家成了政府不可或缺 的政商夥伴。

連戰現在對辜仲諒的關照,其實就是辜濂松關照連勝文的翻版。最經典的例子是在二○○○年,連戰參選總統,連勝文代表連戰到處拜票,辜濂松當時就親自陪著連 勝文,到中信集團各事業體,逐一親自走訪、拜票。

如今,連戰帶著辜仲諒向政商界敬酒,還對他語多勉勵,讓辜仲諒心裡更加篤實,踏上復出之路。

辜濂松常年活躍於國際舞台,曾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無任所大使、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理事長,經貿外交觸角幾乎遍布全球五大洲,但這項寶貴的政商人脈,卻苦於 無人繼承衣缽。

辜家三兄弟之中,辜仲諒天生熱情、好交朋友的個性,比老二辜仲更懂得人情世故,也比老三辜仲立更加外向、好動。依過去辜家嫡長子接班的傳統,當中信辜家三 兄弟分家,辜仲諒成了接收父親人脈的最佳人選。

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理事長王鍾渝形容,辜仲諒活躍於老爸昔日積極推動的社團,與其說是人脈的繼承,不如說是「個性的繼承」。

走出官司,調整形象涉入各商業團體,為東山再起鋪路

今年二月八日,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舉行改選,辜仲諒不僅首次當選常務理事,在推選理事長、副理事長時,更以最高票當選副理事長。同時,和辜濂松私交甚篤的 王鍾渝,回鍋擔任理事長,為辜仲諒未來接棒而鋪路。

這也是辜仲諒首次接下辜濂松長期耕耘的商業團體。不僅如此,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理監事選出近一半的新血,幾乎都是辜仲諒創立的午餐會成員所囊括,代表辜仲 諒逐漸走出紅火案官司陰影,重拾起自己過往的商場人脈。此外,辜仲諒也開始涉足父親掌舵的其他社團法人,比如亞太商工總會、艾森豪獎金中華民國協會等。

面對紅火案一審九年刑期,仍在上訴二審的辜仲諒,一邊透過慈善募款做公益,調整社會觀感,也調整過去五年害怕面對鎂光燈的心態,一邊努力繼承父親過去的政 商人脈,這位中信辜家的嫡長子,企圖要重新找回自己的舞台。

【延伸閱讀】辜仲諒入主台大研究中心——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諮詢委員

姓名:羅清華職稱:台大學術副校長

姓名:張慶瑞職稱:台大理學院院長

姓名:趙永茂職稱:台大社會科學院院長

姓名:陳為堅職稱:台大公衛學院院長

姓名:詹火生職稱:勞委會前主委

姓名:薛香川職稱:台灣彩券董事長、中國信託銀行副董事長

姓名:辜仲諒職稱: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延伸閱讀】辜仲諒投身公益,找回舞台

2011/9/5活動:台灣彩券「百輛復康巴士」捐贈記者會意義:暌違5年,首次公開露面

2011/9/14活動: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信扶專案」意義:接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3年來,首次參加活動

2011/11活動:公視「誰來晚餐」錄影,到屏東拜訪家扶基金會扶助的單親媽媽意義:首度獻出電視處女秀

2011/12/8活動:第27屆「點燃生命之火 」全民愛心募款運動點燈儀式意義:首次主持點燈儀式

2012/2/8活動:出任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副理事長意義:首次接棒父親辜濂松的經貿外交社團

2012/2/15活動:第27屆「點燃生命之火」愛心募款運動商品義賣會意義:親自出馬催買氣,創下一日義賣金額新高紀錄

2012/5/14活動:成立國立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意義:國內首個兒少及家庭問題智庫,是台大首個以企業冠名的研究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2

鼎王賣珍奶 挑春水堂舊址 接收客源


2013-07-29  TWM  
 

 

以麻辣鍋起家的鼎王餐飲集團近日揮軍茶飲市場成立「囍壺人間茶館」,一口氣就在台北市開出兩家分店,巧合的是,這兩家店面皆為珍珠奶茶創始店「春水堂」原本位於南京東路一段與光復南路的舊址,鼎王董事長陳世明的盤算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鼎王租下的這兩間店面,是標榜直營的春水堂在台灣碩果僅存的兩家加盟店,因故未繼續經營,因此,一直想拓展茶飲品牌的陳世明得知這兩間春水堂店面的租約到期後,立刻與房東接觸承租下來。

不過,陳世明真正看中的,其實是這兩間春水堂老店十餘年來已在該商圈培養出自己的固定客源。以南京東路一段的南京店來說,是許多日本觀光客按圖索驥指名必訪的台灣珍珠奶茶人氣店;光復南路華視附近的春水堂,也因空間設計獨特,經常一位難求,而鼎王接手後可以縮短養客時間,相對而言不用投入太多的資源,營業額馬上就有起色。

鼎王餐飲集團營運部副理張詩易也不諱言,與台中相比,北市店面的室內面積普遍偏小,租金也高得嚇人,餐飲業者要在台北市找到好店面的難度愈來愈高;此外,鼎王通常會在新設店面投入千萬元在裝潢與硬體設備,所以租約一簽就是八至十年,但台北市有一個其他縣市沒有的特殊情況,很多店面都卡在有建商在洽談都更,連房東都不確定房子何時會拆掉,對於要長期經營的餐飲品牌來說,是不確定因素。

就是因為好店難尋,鼎王自然不願錯過機會,所以春水堂兩間店面七月十一日租約到期後,鼎王只花了一個禮拜整理就重新開幕,連內部裝潢都維持原本的東方風格,如果不特別提醒,消費者很難察覺原來已悄悄換了老闆。對此,囍壺人間茶館發言人梁靜軒強調,囍壺為了跨足茶飲市場,已研發產品兩年之久,與春水堂的菜單有所差異,只是因為剛好兩集團的形象都同樣走東方、中式風格,所以會讓人感覺雷同度較高。

鼎王這一招,雖然能夠大幅減少新店面開發客戶的陣痛期,但值得觀察的是,登門顧客對於「囍壺人間茶館」這個全新品牌的認知度,會不會也在「春水堂」的既有印象之下打了折扣?陳世明的奇招,究竟是高招還是險招?有待時間觀察。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43

雷士股東會吳長江“出局”王冬雷稱盡快接收萬州基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13742.html

29日在香港舉行的雷士照明(2222.HK,下稱雷士)臨時股東大會上,95.84%的投票股東,對罷免吳長江董事及董事會下屬委員會所有職務的議案,投了贊成票。
2

9日在香港舉行的雷士照明(2222.HK,下稱雷士)臨時股東大會上,95.84%的投票股東,對罷免吳長江董事及董事會下屬委員會所有職務的議案,投了贊成票。這意味著,吳長江在雷士董事會被“清理出局”。(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股東大會後,一臉輕松的雷士董事長兼臨時CEO王冬雷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雷士將盡快接收重慶萬州工廠。雷士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談鷹透露,此次風波中萬州工廠曾停產兩周,每天的利潤損失達到70萬元人民幣。

王冬雷同時透露,將以德才兼備為原則,盡快物色雷士新的CEO,帶雷士走上新的征程。

一位小股東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吳長江的許多做法不規範,且不斷減持雷士股權;而王冬雷作為大股東會更用心將雷士做好,“所以我贊同罷免吳長江,支持王冬雷。”

8月8日,雷士董事會罷免吳長江CEO職務,理由是吳長江私下向三家關聯公司山東雷士、重慶恩維西和中山聖地愛司授予雷士品牌20年的使用授權,而董事會多數成員之前並不知道。

不過,吳長江並不接受被免一事,他掌控下的重慶萬州基地和重慶總部停工兩周,惠州基地也因材料供應而部分生產癱瘓。雷士董事會決定暫停重慶“總部”運作,在惠州設立臨時總部。

談鷹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雷士董事會從未同意在重慶設立雷士照明總部,只是將其設定為區域銷售公司。“當然,重慶公司目前的工商登記,吳長江仍是法人代表,這(指變更)只是法律程序、時間的問題。”


(編輯:余佳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71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113

 

2015年7月29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北京知春里的辦公室內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的張一鳴,2012年3月創辦了“字節跳動”,半年後推出了移動資訊App今日頭條,目前有超過2500萬日活用戶。

一年前,這個公司主要是通過機器算法猜測某個用戶可能關註什麽內容,然後將用戶引到媒體網頁,或者抓取媒體內容推送給用戶。這一模式讓今日頭條陷入爭議。

此後,今日頭條開始加大對傳統媒體的利益分享力度。同時,積極引入自媒體等新內容創作者入駐,開辟新的信息源。但它依然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區別虛假信息,如何讓海量信息更精準地體現其對用戶的價值。

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如果做個調查,可能會發現一個公司的員工打開工作郵箱的頻率跟這個公司的業績有著某種正向關聯。郵件被閱讀得越及時,這個公司的業績往往越好。因為信息在公司內部被高效流動和分享,作出決策的時間在縮短,公司運營的效率在提升。

現在很多公司內部都有不少信息共享工具,比如即時通訊工具、郵箱和公司內部信息傳達系統等,但這些工具還不夠智能。很多公司還把開會當做最主要的信息流動工具,其實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信息流動的效率是否足夠高,對我們這種人才高度密集的知識型企業非常重要。

當然,像老幹媽這樣的傳統企業,不需要知道外界太多信息,也不需要跟外界交換太多信息,因為制作方法可以做到百年不變,或者基本不變。除非發生外部變化,比如自來水受到了汙染,否則它可以跟外部信息絕緣。

但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信息的流動效率正在從本質上影響著生產和資源配置。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文科生關註自由,理科生關註效率

信息的流動涉及安全、效率和自由等好幾個維度,政府比較關註安全,文科生比較關註自由,作為理科生,我最願意從效率角度看問題,即讓需要某個信息的人,快速得到這個信息。效率是比較好量化的。比如效率講究的是降低信噪比,減少無用信息對你時間的占用。用技術的手段提高信息流動效率,就是降低信噪比的過程,降低信噪比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消除有害信息,比如虛假信息,讓信息有序有效流動。

目前在信息的高效流動上,中國已經做得很不錯。我們的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都還可以。當然,在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比如互聯互通等方面還沒有做好。另外,信息鴻溝依然存在。東部比中西部信息化程度高,同一地區的信息發達程度也不相同,農村信息化依然落後。有次我去農村,聽老人說到某條信息,我一聽就知道是詐騙信息,其實你只需要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這是騙局,但當地農村大部分人還沒有觸網。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雖然能上網,但缺乏對信息的歸納判斷能力。他們說某個網站都報道了這事,肯定不會是騙子。我最不喜歡聽到他們說是在今日頭條上看到這類信息,所以我們跟全國很多公安部門合作,他們入駐我們平臺,比如有兒童走失的信息,我們就會推送給這個城市的用戶,有防詐騙信息,我們也會嘗試推送給老人等易受騙群體,以後我們可以做到專門推送給某個地區,比如給海澱區的老人們推一條這個區案發率很高的預防詐騙信息。

很多農村用戶經常網購到假貨,而且不太懂維權,甚至不知道怎麽網上退換貨。他們閱讀的資訊比較少。很多老的騙術在自東向西,從城市向農村移動。因此在中國內部信息流動的差異很大。

消除這種信息鴻溝主要是靠技術進步。我們現在先把一些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用技術的手段填平信息鴻溝。比如我們跟地震臺網的系統打通,一旦有地震發生,數據會傳給我們,機器自動生成文章,第一時間推送給當地用戶。這類合作正延伸到交通和治安領域。

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目前在信息分發領域,中國公司在產品和技術能力上,可與通常意義的發達國家同臺競技甚至更勝一籌。現在中國對於新事物是比較鼓勵的,你看Uber在很多國家被禁止,但在中國許多城市還在順利運營。

Uber是讓車的位置信息和人的位置信息更快匹配,今日頭條是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Uber對傳統出租車行業有影響。但我們跟Uber不太一樣,我們不是要取代誰,我們是新生的一個物種。我們跟搜索引擎的出現有點像。當年搜索引擎出現後,對門戶網站有沖擊。但搜索引擎幫助信息更有效率地傳播。我們也一樣,而且我們沒有取代傳統媒體,2014年5月我們完成C輪融資前,甚至我們出現之前,傳統媒體已經開始下滑,它是被整個移動互聯網影響的。

目前今日頭條的廣告模式是信息流的精準廣告。我們現在分給創作者的錢越來越多,我們要繼續努力賺錢,給創作者分越來越多的錢,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另外,對於災難調查等涉及公眾信息的信息生產,國外主要是公益基金會和政府主導,如果有合適條件我們也願意貢獻力量。對於這類信息生產的好的模式不是付費閱讀,而是公益贊助。

技術帶來的倒逼效應

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正對舊的一些東西產生倒逼效應。比如前不久的電梯事故和機場快軌冒煙事件,過去這類消息不一定能出現在媒體上,即便出現,最快也要第二天報紙才會印出來。但現在通過手機,分分鐘就傳播出來了。

特別是對於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比如上海跨年夜踩踏事件,技術不僅可以第一時間告知事件發生,避免更多的人前往外灘,甚至可以預防踩踏事件發生,在人數眾多的時候,通過手機推送信息引導大家分流。

在信息流動這個大市場,參與者包括信息的生產者、分發者和讀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環節都發生了變化。

現在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社交工具的發展,拉低了創作的門檻。創作的時效也提高了。以前寫篇稿子要去賓館,現在現場就能用手機發出去。以前只有攝影師才能做的事,現在人人都可以拿著手機拍下來放到網上。

信息分發的時效性、廣泛性、精準性和多樣性都大大提高了。以前除了《新聞聯播》這類節目之外,很少有一個信息能迅速抵達每個人,現在十個人里有七八個人在通過手機每天接收信息。

讀者的受益程度則不同。歸納整理能力強的,能從碎片信息中梳理出知識判斷,響應判斷。很多讀者通過評論、再次編輯傳播和收藏,變成了創作者和再創作者。用戶的參與有利於信息的更好傳播。

好壞信息同時向信息窪地流動

有了移動互聯網,信息開始向信息窪地流動。

在我們這類信息分發平臺出現之前,很少有媒體會刊登春季養豬該註意什麽這類信息,過去可能科技下鄉做過一點類似工作,但科技下鄉頻次很低。一些專門的養豬類報刊雜誌往往送達不到農村,尤其是某個村只有幾戶人家的時候,郵遞員基本不下鄉。豬肉降價了,不應該買豬崽了,但這個信息可能農民不會第一時間看到。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人在我們平臺上寫養豬的文章,農民通過手機就能看到這些信息。

當然,要想讓技術對信息的流動發揮價值,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得有人來生產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我們鼓勵更多的信息源入駐我們平臺,也歡迎政府機構接入,相當於是他們的政務公開平臺。

我強調信息的流動效率,但信息的有序流動也很重要。我們的手段是讓機器幫我們鑒別虛假信息。

機器鑒別的原理是,有個樣本庫,然後機器去學習,但總歸會有漏網之魚。於是我們也有辦法,就是一旦有5%的評論說是假消息,有3%的評論是舉報,機器就會自動抓取這條信息,然後扔給我們的信息審核團隊。

很多有害信息正從線下跑到線上。比如過去北京地鐵里經常有人叫賣報紙,說某個明星死了。這是假消息,只能在地鐵里偷偷賣。現在網絡發達了,這樣的假消息就直接搬到網上了,而且傳播很快。

最可怕的是這類假消息的傳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門檻,一個科技盲也能傳播信息了。他在科技領域的發言權跟他的傳播權限完全不對等。這是很危險的現象,這些都是造成信噪比過低的現實。

為了拉高信噪比,我們的做法是跟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權威機構合作,讓更多權威信息得到擴散。比如我們平臺上一旦出現醫療信息,我們每條都會跟醫院和衛計部門做信息確認,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也會跟政府機構做確認。考慮到負面風險和鑒別負擔,目前我們不開放醫療廣告。

十年內人工智能沒法戰勝人腦

今日頭條是靠技術系統驅動來進行信息分發的。這個系統目前由4000臺左右服務器組成,每天處理數據相當於100塊500G的硬盤。

這個系統的智力水平不好衡量,你讓它快速總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可能是高中水平,你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夠文藝,它可能是小學生水平。你要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傷感,它的智力就更低了。

我想說的是,計算機的優勢是記憶力好,而且精準,不知疲倦,但人腦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跨領域綜合判斷能力。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在理論上將來有可能在人工環境下重新形成物質和連接,但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是仿造和模擬人腦的神經傳遞機制。

過去我們覺得,不應該只由編輯部的幾個人來決定眾多的讀者該看什麽,所以,我們用機器來決定讀者看什麽,但兩者區別很大,傳統媒體是把觀點告訴別人,今日頭條是提供實用信息,比如給養豬專業戶提供更好的養豬信息,告訴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如何治療。傳統媒體是傳遞價值觀,我們只是讓有益的信息到達個體。

現在確實有人質疑說,我們這些分發平臺做的事情是收集和分析用戶行為,然後推薦分發信息。一旦在信息分發市場形成寡頭級的公司,這種信息壟斷會帶來潛在危險。比如說,有人擔心這個系統足夠智能後,它能看透每個人,會造成用戶隱私的問題。我覺得多慮了,我們只是知道用戶的興趣,遠遠達不到社交網站涉及的隱私問題,而且我們會有比它們更嚴格的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206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113

 

2015年7月29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北京知春里的辦公室內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的張一鳴,2012年3月創辦了“字節跳動”,半年後推出了移動資訊App今日頭條,目前有超過2500萬日活用戶。

一年前,這個公司主要是通過機器算法猜測某個用戶可能關註什麽內容,然後將用戶引到媒體網頁,或者抓取媒體內容推送給用戶。這一模式讓今日頭條陷入爭議。

此後,今日頭條開始加大對傳統媒體的利益分享力度。同時,積極引入自媒體等新內容創作者入駐,開辟新的信息源。但它依然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區別虛假信息,如何讓海量信息更精準地體現其對用戶的價值。

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如果做個調查,可能會發現一個公司的員工打開工作郵箱的頻率跟這個公司的業績有著某種正向關聯。郵件被閱讀得越及時,這個公司的業績往往越好。因為信息在公司內部被高效流動和分享,作出決策的時間在縮短,公司運營的效率在提升。

現在很多公司內部都有不少信息共享工具,比如即時通訊工具、郵箱和公司內部信息傳達系統等,但這些工具還不夠智能。很多公司還把開會當做最主要的信息流動工具,其實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信息流動的效率是否足夠高,對我們這種人才高度密集的知識型企業非常重要。

當然,像老幹媽這樣的傳統企業,不需要知道外界太多信息,也不需要跟外界交換太多信息,因為制作方法可以做到百年不變,或者基本不變。除非發生外部變化,比如自來水受到了汙染,否則它可以跟外部信息絕緣。

但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信息的流動效率正在從本質上影響著生產和資源配置。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文科生關註自由,理科生關註效率

信息的流動涉及安全、效率和自由等好幾個維度,政府比較關註安全,文科生比較關註自由,作為理科生,我最願意從效率角度看問題,即讓需要某個信息的人,快速得到這個信息。效率是比較好量化的。比如效率講究的是降低信噪比,減少無用信息對你時間的占用。用技術的手段提高信息流動效率,就是降低信噪比的過程,降低信噪比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消除有害信息,比如虛假信息,讓信息有序有效流動。

目前在信息的高效流動上,中國已經做得很不錯。我們的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都還可以。當然,在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比如互聯互通等方面還沒有做好。另外,信息鴻溝依然存在。東部比中西部信息化程度高,同一地區的信息發達程度也不相同,農村信息化依然落後。有次我去農村,聽老人說到某條信息,我一聽就知道是詐騙信息,其實你只需要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這是騙局,但當地農村大部分人還沒有觸網。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雖然能上網,但缺乏對信息的歸納判斷能力。他們說某個網站都報道了這事,肯定不會是騙子。我最不喜歡聽到他們說是在今日頭條上看到這類信息,所以我們跟全國很多公安部門合作,他們入駐我們平臺,比如有兒童走失的信息,我們就會推送給這個城市的用戶,有防詐騙信息,我們也會嘗試推送給老人等易受騙群體,以後我們可以做到專門推送給某個地區,比如給海澱區的老人們推一條這個區案發率很高的預防詐騙信息。

很多農村用戶經常網購到假貨,而且不太懂維權,甚至不知道怎麽網上退換貨。他們閱讀的資訊比較少。很多老的騙術在自東向西,從城市向農村移動。因此在中國內部信息流動的差異很大。

消除這種信息鴻溝主要是靠技術進步。我們現在先把一些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用技術的手段填平信息鴻溝。比如我們跟地震臺網的系統打通,一旦有地震發生,數據會傳給我們,機器自動生成文章,第一時間推送給當地用戶。這類合作正延伸到交通和治安領域。

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目前在信息分發領域,中國公司在產品和技術能力上,可與通常意義的發達國家同臺競技甚至更勝一籌。現在中國對於新事物是比較鼓勵的,你看Uber在很多國家被禁止,但在中國許多城市還在順利運營。

Uber是讓車的位置信息和人的位置信息更快匹配,今日頭條是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Uber對傳統出租車行業有影響。但我們跟Uber不太一樣,我們不是要取代誰,我們是新生的一個物種。我們跟搜索引擎的出現有點像。當年搜索引擎出現後,對門戶網站有沖擊。但搜索引擎幫助信息更有效率地傳播。我們也一樣,而且我們沒有取代傳統媒體,2014年5月我們完成C輪融資前,甚至我們出現之前,傳統媒體已經開始下滑,它是被整個移動互聯網影響的。

目前今日頭條的廣告模式是信息流的精準廣告。我們現在分給創作者的錢越來越多,我們要繼續努力賺錢,給創作者分越來越多的錢,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另外,對於災難調查等涉及公眾信息的信息生產,國外主要是公益基金會和政府主導,如果有合適條件我們也願意貢獻力量。對於這類信息生產的好的模式不是付費閱讀,而是公益贊助。

技術帶來的倒逼效應

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正對舊的一些東西產生倒逼效應。比如前不久的電梯事故和機場快軌冒煙事件,過去這類消息不一定能出現在媒體上,即便出現,最快也要第二天報紙才會印出來。但現在通過手機,分分鐘就傳播出來了。

特別是對於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比如上海跨年夜踩踏事件,技術不僅可以第一時間告知事件發生,避免更多的人前往外灘,甚至可以預防踩踏事件發生,在人數眾多的時候,通過手機推送信息引導大家分流。

在信息流動這個大市場,參與者包括信息的生產者、分發者和讀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環節都發生了變化。

現在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社交工具的發展,拉低了創作的門檻。創作的時效也提高了。以前寫篇稿子要去賓館,現在現場就能用手機發出去。以前只有攝影師才能做的事,現在人人都可以拿著手機拍下來放到網上。

信息分發的時效性、廣泛性、精準性和多樣性都大大提高了。以前除了《新聞聯播》這類節目之外,很少有一個信息能迅速抵達每個人,現在十個人里有七八個人在通過手機每天接收信息。

讀者的受益程度則不同。歸納整理能力強的,能從碎片信息中梳理出知識判斷,響應判斷。很多讀者通過評論、再次編輯傳播和收藏,變成了創作者和再創作者。用戶的參與有利於信息的更好傳播。

好壞信息同時向信息窪地流動

有了移動互聯網,信息開始向信息窪地流動。

在我們這類信息分發平臺出現之前,很少有媒體會刊登春季養豬該註意什麽這類信息,過去可能科技下鄉做過一點類似工作,但科技下鄉頻次很低。一些專門的養豬類報刊雜誌往往送達不到農村,尤其是某個村只有幾戶人家的時候,郵遞員基本不下鄉。豬肉降價了,不應該買豬崽了,但這個信息可能農民不會第一時間看到。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人在我們平臺上寫養豬的文章,農民通過手機就能看到這些信息。

當然,要想讓技術對信息的流動發揮價值,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得有人來生產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我們鼓勵更多的信息源入駐我們平臺,也歡迎政府機構接入,相當於是他們的政務公開平臺。

我強調信息的流動效率,但信息的有序流動也很重要。我們的手段是讓機器幫我們鑒別虛假信息。

機器鑒別的原理是,有個樣本庫,然後機器去學習,但總歸會有漏網之魚。於是我們也有辦法,就是一旦有5%的評論說是假消息,有3%的評論是舉報,機器就會自動抓取這條信息,然後扔給我們的信息審核團隊。

很多有害信息正從線下跑到線上。比如過去北京地鐵里經常有人叫賣報紙,說某個明星死了。這是假消息,只能在地鐵里偷偷賣。現在網絡發達了,這樣的假消息就直接搬到網上了,而且傳播很快。

最可怕的是這類假消息的傳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門檻,一個科技盲也能傳播信息了。他在科技領域的發言權跟他的傳播權限完全不對等。這是很危險的現象,這些都是造成信噪比過低的現實。

為了拉高信噪比,我們的做法是跟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權威機構合作,讓更多權威信息得到擴散。比如我們平臺上一旦出現醫療信息,我們每條都會跟醫院和衛計部門做信息確認,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也會跟政府機構做確認。考慮到負面風險和鑒別負擔,目前我們不開放醫療廣告。

十年內人工智能沒法戰勝人腦

今日頭條是靠技術系統驅動來進行信息分發的。這個系統目前由4000臺左右服務器組成,每天處理數據相當於100塊500G的硬盤。

這個系統的智力水平不好衡量,你讓它快速總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可能是高中水平,你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夠文藝,它可能是小學生水平。你要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傷感,它的智力就更低了。

我想說的是,計算機的優勢是記憶力好,而且精準,不知疲倦,但人腦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跨領域綜合判斷能力。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在理論上將來有可能在人工環境下重新形成物質和連接,但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是仿造和模擬人腦的神經傳遞機制。

過去我們覺得,不應該只由編輯部的幾個人來決定眾多的讀者該看什麽,所以,我們用機器來決定讀者看什麽,但兩者區別很大,傳統媒體是把觀點告訴別人,今日頭條是提供實用信息,比如給養豬專業戶提供更好的養豬信息,告訴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如何治療。傳統媒體是傳遞價值觀,我們只是讓有益的信息到達個體。

現在確實有人質疑說,我們這些分發平臺做的事情是收集和分析用戶行為,然後推薦分發信息。一旦在信息分發市場形成寡頭級的公司,這種信息壟斷會帶來潛在危險。比如說,有人擔心這個系統足夠智能後,它能看透每個人,會造成用戶隱私的問題。我覺得多慮了,我們只是知道用戶的興趣,遠遠達不到社交網站涉及的隱私問題,而且我們會有比它們更嚴格的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209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113

 

2015年7月29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北京知春里的辦公室內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的張一鳴,2012年3月創辦了“字節跳動”,半年後推出了移動資訊App今日頭條,目前有超過2500萬日活用戶。

一年前,這個公司主要是通過機器算法猜測某個用戶可能關註什麽內容,然後將用戶引到媒體網頁,或者抓取媒體內容推送給用戶。這一模式讓今日頭條陷入爭議。

此後,今日頭條開始加大對傳統媒體的利益分享力度。同時,積極引入自媒體等新內容創作者入駐,開辟新的信息源。但它依然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區別虛假信息,如何讓海量信息更精準地體現其對用戶的價值。

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如果做個調查,可能會發現一個公司的員工打開工作郵箱的頻率跟這個公司的業績有著某種正向關聯。郵件被閱讀得越及時,這個公司的業績往往越好。因為信息在公司內部被高效流動和分享,作出決策的時間在縮短,公司運營的效率在提升。

現在很多公司內部都有不少信息共享工具,比如即時通訊工具、郵箱和公司內部信息傳達系統等,但這些工具還不夠智能。很多公司還把開會當做最主要的信息流動工具,其實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信息流動的效率是否足夠高,對我們這種人才高度密集的知識型企業非常重要。

當然,像老幹媽這樣的傳統企業,不需要知道外界太多信息,也不需要跟外界交換太多信息,因為制作方法可以做到百年不變,或者基本不變。除非發生外部變化,比如自來水受到了汙染,否則它可以跟外部信息絕緣。

但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信息的流動效率正在從本質上影響著生產和資源配置。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文科生關註自由,理科生關註效率

信息的流動涉及安全、效率和自由等好幾個維度,政府比較關註安全,文科生比較關註自由,作為理科生,我最願意從效率角度看問題,即讓需要某個信息的人,快速得到這個信息。效率是比較好量化的。比如效率講究的是降低信噪比,減少無用信息對你時間的占用。用技術的手段提高信息流動效率,就是降低信噪比的過程,降低信噪比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消除有害信息,比如虛假信息,讓信息有序有效流動。

目前在信息的高效流動上,中國已經做得很不錯。我們的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都還可以。當然,在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比如互聯互通等方面還沒有做好。另外,信息鴻溝依然存在。東部比中西部信息化程度高,同一地區的信息發達程度也不相同,農村信息化依然落後。有次我去農村,聽老人說到某條信息,我一聽就知道是詐騙信息,其實你只需要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這是騙局,但當地農村大部分人還沒有觸網。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雖然能上網,但缺乏對信息的歸納判斷能力。他們說某個網站都報道了這事,肯定不會是騙子。我最不喜歡聽到他們說是在今日頭條上看到這類信息,所以我們跟全國很多公安部門合作,他們入駐我們平臺,比如有兒童走失的信息,我們就會推送給這個城市的用戶,有防詐騙信息,我們也會嘗試推送給老人等易受騙群體,以後我們可以做到專門推送給某個地區,比如給海澱區的老人們推一條這個區案發率很高的預防詐騙信息。

很多農村用戶經常網購到假貨,而且不太懂維權,甚至不知道怎麽網上退換貨。他們閱讀的資訊比較少。很多老的騙術在自東向西,從城市向農村移動。因此在中國內部信息流動的差異很大。

消除這種信息鴻溝主要是靠技術進步。我們現在先把一些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用技術的手段填平信息鴻溝。比如我們跟地震臺網的系統打通,一旦有地震發生,數據會傳給我們,機器自動生成文章,第一時間推送給當地用戶。這類合作正延伸到交通和治安領域。

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目前在信息分發領域,中國公司在產品和技術能力上,可與通常意義的發達國家同臺競技甚至更勝一籌。現在中國對於新事物是比較鼓勵的,你看Uber在很多國家被禁止,但在中國許多城市還在順利運營。

Uber是讓車的位置信息和人的位置信息更快匹配,今日頭條是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Uber對傳統出租車行業有影響。但我們跟Uber不太一樣,我們不是要取代誰,我們是新生的一個物種。我們跟搜索引擎的出現有點像。當年搜索引擎出現後,對門戶網站有沖擊。但搜索引擎幫助信息更有效率地傳播。我們也一樣,而且我們沒有取代傳統媒體,2014年5月我們完成C輪融資前,甚至我們出現之前,傳統媒體已經開始下滑,它是被整個移動互聯網影響的。

目前今日頭條的廣告模式是信息流的精準廣告。我們現在分給創作者的錢越來越多,我們要繼續努力賺錢,給創作者分越來越多的錢,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另外,對於災難調查等涉及公眾信息的信息生產,國外主要是公益基金會和政府主導,如果有合適條件我們也願意貢獻力量。對於這類信息生產的好的模式不是付費閱讀,而是公益贊助。

技術帶來的倒逼效應

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正對舊的一些東西產生倒逼效應。比如前不久的電梯事故和機場快軌冒煙事件,過去這類消息不一定能出現在媒體上,即便出現,最快也要第二天報紙才會印出來。但現在通過手機,分分鐘就傳播出來了。

特別是對於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比如上海跨年夜踩踏事件,技術不僅可以第一時間告知事件發生,避免更多的人前往外灘,甚至可以預防踩踏事件發生,在人數眾多的時候,通過手機推送信息引導大家分流。

在信息流動這個大市場,參與者包括信息的生產者、分發者和讀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環節都發生了變化。

現在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社交工具的發展,拉低了創作的門檻。創作的時效也提高了。以前寫篇稿子要去賓館,現在現場就能用手機發出去。以前只有攝影師才能做的事,現在人人都可以拿著手機拍下來放到網上。

信息分發的時效性、廣泛性、精準性和多樣性都大大提高了。以前除了《新聞聯播》這類節目之外,很少有一個信息能迅速抵達每個人,現在十個人里有七八個人在通過手機每天接收信息。

讀者的受益程度則不同。歸納整理能力強的,能從碎片信息中梳理出知識判斷,響應判斷。很多讀者通過評論、再次編輯傳播和收藏,變成了創作者和再創作者。用戶的參與有利於信息的更好傳播。

好壞信息同時向信息窪地流動

有了移動互聯網,信息開始向信息窪地流動。

在我們這類信息分發平臺出現之前,很少有媒體會刊登春季養豬該註意什麽這類信息,過去可能科技下鄉做過一點類似工作,但科技下鄉頻次很低。一些專門的養豬類報刊雜誌往往送達不到農村,尤其是某個村只有幾戶人家的時候,郵遞員基本不下鄉。豬肉降價了,不應該買豬崽了,但這個信息可能農民不會第一時間看到。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人在我們平臺上寫養豬的文章,農民通過手機就能看到這些信息。

當然,要想讓技術對信息的流動發揮價值,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得有人來生產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我們鼓勵更多的信息源入駐我們平臺,也歡迎政府機構接入,相當於是他們的政務公開平臺。

我強調信息的流動效率,但信息的有序流動也很重要。我們的手段是讓機器幫我們鑒別虛假信息。

機器鑒別的原理是,有個樣本庫,然後機器去學習,但總歸會有漏網之魚。於是我們也有辦法,就是一旦有5%的評論說是假消息,有3%的評論是舉報,機器就會自動抓取這條信息,然後扔給我們的信息審核團隊。

很多有害信息正從線下跑到線上。比如過去北京地鐵里經常有人叫賣報紙,說某個明星死了。這是假消息,只能在地鐵里偷偷賣。現在網絡發達了,這樣的假消息就直接搬到網上了,而且傳播很快。

最可怕的是這類假消息的傳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門檻,一個科技盲也能傳播信息了。他在科技領域的發言權跟他的傳播權限完全不對等。這是很危險的現象,這些都是造成信噪比過低的現實。

為了拉高信噪比,我們的做法是跟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權威機構合作,讓更多權威信息得到擴散。比如我們平臺上一旦出現醫療信息,我們每條都會跟醫院和衛計部門做信息確認,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也會跟政府機構做確認。考慮到負面風險和鑒別負擔,目前我們不開放醫療廣告。

十年內人工智能沒法戰勝人腦

今日頭條是靠技術系統驅動來進行信息分發的。這個系統目前由4000臺左右服務器組成,每天處理數據相當於100塊500G的硬盤。

這個系統的智力水平不好衡量,你讓它快速總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可能是高中水平,你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夠文藝,它可能是小學生水平。你要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傷感,它的智力就更低了。

我想說的是,計算機的優勢是記憶力好,而且精準,不知疲倦,但人腦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跨領域綜合判斷能力。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在理論上將來有可能在人工環境下重新形成物質和連接,但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是仿造和模擬人腦的神經傳遞機制。

過去我們覺得,不應該只由編輯部的幾個人來決定眾多的讀者該看什麽,所以,我們用機器來決定讀者看什麽,但兩者區別很大,傳統媒體是把觀點告訴別人,今日頭條是提供實用信息,比如給養豬專業戶提供更好的養豬信息,告訴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如何治療。傳統媒體是傳遞價值觀,我們只是讓有益的信息到達個體。

現在確實有人質疑說,我們這些分發平臺做的事情是收集和分析用戶行為,然後推薦分發信息。一旦在信息分發市場形成寡頭級的公司,這種信息壟斷會帶來潛在危險。比如說,有人擔心這個系統足夠智能後,它能看透每個人,會造成用戶隱私的問題。我覺得多慮了,我們只是知道用戶的興趣,遠遠達不到社交網站涉及的隱私問題,而且我們會有比它們更嚴格的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210

聯合國日籍高官要求日接收更多難民 以維持經濟規模

18日據共同社消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預防危機與恢複局局長中滿泉日前在日內瓦接受共同社采訪,就日漸嚴峻的難民問題稱“從公平負擔的角度來看,日本也應該再接收一些難民”,要求日本政府做出接收難民的政治決斷。

中滿泉是前南斯拉夫內戰時期負責解決難民保護等問題的聯合國難民問題專家之一。關於產生大量難民的敘利亞內戰,她表示:“問題並不容易解決。雖然日本能做的事有很多,但接收的難民數量實在太少。很多國家都在合作接收難民,(日本也)表現出協作姿態十分重要”。

根據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今年1月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有7586人申請難民身份,創下歷史新高,但其中只有27人獲得難民身份,占申請者總數約0.4%。實際上,這已經同比有所增加。2014年日本只接收了11名難民。

關於日本的難民政策,中滿稱:“今後(日本)人口將減少、經濟規模縮小,如果不接納移民和難民顯然無法維持目前的經濟規模”。她強調,日本是時候下決心敞開大門了。

據報道,中滿還表示,9月在紐約召開的難民及移民對策聯合國峰會“沒有討論任何有關(流離失所卻滯留在自己國家內的)國內難民問題。雖然這可能是一個政治上的微妙問題,但從人道主義角度來看很不正常”,表示考慮在國際會議等場合積極發起這方面的討論。

安倍晉三在聯合國“難民和移民問題峰會”上演講

此前,據日本《產經新聞》9月20日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當地時間19日下午參加聯合國“難民和移民問題峰會”,他在演講中稱,將在未來3年投入總額28億美元,用於支援難民、移民以及難民接收國。他強調,日本將在難民的人道主義支援上“起到主導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505

接收首架空客320neo洽購法國航司,長龍航空要加速飛出國門

隨著空客向長龍航空正式交付其第一架A320neo,搭載LEAP-1A發動機的A320neo在國內拉開了交付大幕。

與國內航司之前接收的A320neo相比,這款飛機最大的不同就是搭載了CFM的LEAP-1A發動機。

LEAP-1A發動機已在商業運營中實現了15%燃油效率的提高,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15%;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了50%。長龍航空目前訂購的A320neo將全部采用這款發動機。

這架A320neo是長龍航空引進的第32架飛機,將於6月2日投入商業運營。長龍航空年內還將引進9架A320neo。此外,東航、南航等國內航司也有十多架搭載LEAP-1A的A320neo即將交付。

從2013年12月開始投入客運運營,到機隊規模突破30架飛機,長龍航空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

與長龍航空同期(2012-2014)成立開航的“10後”航司們,目前都運營著單一型號的機隊,但機隊規模都沒有長龍大。

目前,這些“10後”航司已陸續達到開通國際航線的要求,其中長龍、東海及瑞麗三家公司已經開通了國際航線,烏魯木齊航空將於6月底開通首條國際航線,青島航空和九元航空也已申請擴大經營範圍。

其中,東海航空剛剛在本周使用波音737-800開通了其首條洲際航線深圳=達爾文,成為“10後”航司中飛得最遠的。不過,長龍航空首條洲際航線也已初具端倪。

就在不久前,長龍航空與西部機場集團、法國巴黎機場集團簽署了一份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開展中歐航線合作,西部機場集團和法國巴黎機場集團共同爭取增加陜西西安-巴黎航班,支持長龍航空開通西安-巴黎航線。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西安-巴黎航線已有海航在運營,而長龍航空尚沒有可以用於執飛這一洲際遠程航線的寬體機。

對此,長龍航空董事長劉啟宏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購買寬體機肯定是公司後續的計劃,而公司還在洽購一家擁有寬體機隊的法國航空公司,預計今年就會落定。

據記者了解,目前法國及法屬地區擁有寬體客機的航空公司超過10家,其中海航在多年前就投資了法國藍鷹航空(AIGLE AZUR),是其第二大股東。

藍鷹航空的基地位於法國巴黎奧利機場和戴高樂機場,海航當時投資也是看中了其申請中法國際航權的權利。

而對於總部位於杭州的長龍航空為什麽會去西安開通遠程洲際航線,劉啟宏稱,西安航空產業體量規模大,產業鏈完善,面臨建設“一帶一路”和自貿區等發展機遇,目前長龍航空已在西安建立了西北運營基地,還計劃成立西北分公司,將西安打造成長龍航空國內“雙基地”和全球國際航線網絡“雙中心”之一。

此外,長龍航空計劃與西部機場集團、西安高新管委會共同組建中國“一帶一路”航空公司,立足全寬體機運行,推進鹹陽機場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